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观建成环境对地铁站域可步行性的影响研究——以大连为例
1
作者 徐伟星 曾鹏 +2 位作者 刘蓓蓓 蔡良娃 施林丰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6-113,共8页
以大连中心城区内7个地铁站点周边800 m范围内的步行空间环境为研究对象,通过对719名步行者进行问卷调查,借助结构方程模型,探析微观建成环境与站域可步行性的内在关联。研究发现,存在6个潜变量影响站域可步行性,“便捷性”占主导地位... 以大连中心城区内7个地铁站点周边800 m范围内的步行空间环境为研究对象,通过对719名步行者进行问卷调查,借助结构方程模型,探析微观建成环境与站域可步行性的内在关联。研究发现,存在6个潜变量影响站域可步行性,“便捷性”占主导地位。结合实地调研情况,识别出建成环境中的人行道过街、天桥过街、地下通道过街和指示标识是高效失衡型指标,并针对性地提出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步行性 地铁站域 微观建成环境 结构方程模型 满意度
下载PDF
新时期空间规划与治理体制转型的回顾与展望
2
作者 蔡良娃 王佳倍 李晋轩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2023年第3期74-79,共6页
从现代规划制度的概念本源进行探讨,回顾新时期空间规划与治理体制转型的成果与局限,并尝试对其进一步转型方向提出若干基础性思考。首先,通过反思现代规划制度的发展历史,认为现代规划以公共利益为目标、以国家强制力为手段,并已形成... 从现代规划制度的概念本源进行探讨,回顾新时期空间规划与治理体制转型的成果与局限,并尝试对其进一步转型方向提出若干基础性思考。首先,通过反思现代规划制度的发展历史,认为现代规划以公共利益为目标、以国家强制力为手段,并已形成了专业的学术领域和专门的执业者。其次,回顾了我国新时期空间规划与治理体制转型的背景、过程与方向,指出其主要成果在于统筹了发展和保护、推进了“多规合一”,以及持续完善了国土空间规划的理论建构。最后,面对近几年我国空间规划编制与实施中的客观困境,从“优化公共参与机制、调整刚性管控边界、厘清体系层级结构、发挥专业技术力量”四个维度提出了进一步推进体制转型的重点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规划 空间治理 体制转型
下载PDF
县域乡村工业用地空间格局与组织优化研究——以冀中南地区肃宁县为例 被引量:4
3
作者 曾鹏 朱柳慧 蔡良娃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7-110,共14页
解析乡村工业用地空间组织特征,可为推动乡村工业集约、高效发展提供支撑。以冀中南地区为研究范围,梳理该地区乡村工业发展现状及转型困境,选取肃宁县进行实证分析,通过构建空间格局指标体系,测算县域乡村工业用地的空间分布、空间形... 解析乡村工业用地空间组织特征,可为推动乡村工业集约、高效发展提供支撑。以冀中南地区为研究范围,梳理该地区乡村工业发展现状及转型困境,选取肃宁县进行实证分析,通过构建空间格局指标体系,测算县域乡村工业用地的空间分布、空间形态和功能关系等内容,探讨其空间组织方式并提出优化建议。研究表明:(1)乡村工业用地呈现出比重高、布局散的分布特征,土地碎片化严重,邻近乡村居民点、道路交通,向规划产业园区集中程度较低。(2)规划产业园区内乡村工业用地面积、平均邻近指数等5个指标对县域乡村工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聚类分析得出工业主导型、非工业主导型两大类,高度集聚型、一般集聚型、高度密集型、一般分散型、高度分散型5小类村庄单元,总体呈现出“大圈层、小组团”的空间组织方式。(3)提出县级层面统筹空间布局、乡镇层面推动有机集中、村庄层面实施分类腾退的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中南地区 县域 乡村工业用地 空间格局 组织方式 二分K-means聚类 地理探测器
下载PDF
基于主体功能区的国土空间规划传导机制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解永庆 张婷 +2 位作者 蔡良娃 汪雨菲 曾鹏 《小城镇建设》 2023年第7期63-69,78,共8页
主体功能区是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基础性制度,将主体功能区作为传导线索,可以向上衔接国家空间战略,向下指导要素布局,打通从国家级规划到区县级规划的传导通道,是实现国家战略的必然需求。本文以主体功能区为基础,通过梳理总结制度的演... 主体功能区是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基础性制度,将主体功能区作为传导线索,可以向上衔接国家空间战略,向下指导要素布局,打通从国家级规划到区县级规划的传导通道,是实现国家战略的必然需求。本文以主体功能区为基础,通过梳理总结制度的演进,辨析主体功能区现行传导模式和阻碍。基于传导有效性提出“底层逻辑—作用机制—传导方式”的传导架构,进一步提出建立引导机制、约束机制、激励机制、考核机制的传导机制,基于国土空间规划的空间管控手段,提出细化主体功能区类型,强化“三区三线”引导和约束,分类型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形成差别化的考核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 国土空间规划 规划传导 空间管控
下载PDF
信息化城市的美学内涵与空间观念的拓展 被引量:5
5
作者 蔡良娃 曾坚 曾鹏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2期133-137,共5页
以电气技术、信息技术和生态技术为基础的信息化城市是未来发展的方向。通过信息化城市的界定,阐述了信息化城市的美学内涵以及在信息媒体影响下的城市审美方式的变迁和信息化城市空间观的拓展。结果表明,信息化城市的美学与其审美方式... 以电气技术、信息技术和生态技术为基础的信息化城市是未来发展的方向。通过信息化城市的界定,阐述了信息化城市的美学内涵以及在信息媒体影响下的城市审美方式的变迁和信息化城市空间观的拓展。结果表明,信息化城市的美学与其审美方式有密切关系,审美活动的交互性、审美对象的瞬时性和审美体验的沉浸性,推动信息化城市空间向着自由化、兼容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城市 美学内涵 空间观念拓展
下载PDF
建筑美学教学方法思考与探索 被引量:6
6
作者 蔡良娃 曾坚 曾鹏 《高等建筑教育》 2013年第3期95-97,共3页
本科阶段的建筑美学教育,是在设计技巧训练之外,培养学生城市规划与建筑学的专业审美眼光和美学思维方式,其作用意义不可忽视。重点分析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介绍了天津大学建筑美学课程教学注重天大传统美学理论的延续,关注前沿创新理论... 本科阶段的建筑美学教育,是在设计技巧训练之外,培养学生城市规划与建筑学的专业审美眼光和美学思维方式,其作用意义不可忽视。重点分析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介绍了天津大学建筑美学课程教学注重天大传统美学理论的延续,关注前沿创新理论,通过调整教学内容比例,开展横向主题式教学,采用多元结合的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效果的做法以及取得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美学 教学方法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信息时代的建筑空间形态及其生成理论 被引量:7
7
作者 蔡良娃 曾坚 曾鹏 《新建筑》 2006年第3期76-80,共5页
信息时代的建筑空间观念已经突破了传统的实体空间的界限,形成了物理空间与数字化空间、物质实体与虚拟建构之间共同存在的状态,使信息时代建筑的审美时空观拓展为一种虚实共存的新领域。电脑所赋予的空间虚拟能力使建筑空间很容易被实... 信息时代的建筑空间观念已经突破了传统的实体空间的界限,形成了物理空间与数字化空间、物质实体与虚拟建构之间共同存在的状态,使信息时代建筑的审美时空观拓展为一种虚实共存的新领域。电脑所赋予的空间虚拟能力使建筑空间很容易被实施切割、扭曲、滑动、重叠等操作,信息时代建筑空间建构达到空前复杂和自由。通过对先锋建筑师空间形体生成案例的分析,总结了信息时代建筑空间形体生成的基本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时代 建筑空间形态 形体生成
下载PDF
参数化建筑设计中美学观念的演变 被引量:15
8
作者 蔡良娃 曾鹏 《新建筑》 2013年第2期68-71,共4页
参数化建筑设计中,借助计算机强大的运算功能,通过不同的规则和算法生成各异的建筑形态。从纷繁复杂的建筑现象中总结参数化建筑设计审美观念的演变,为拓展当今建筑创作视野提供全新的美学理论和思维方法,并为参数化建筑方案评价提供美... 参数化建筑设计中,借助计算机强大的运算功能,通过不同的规则和算法生成各异的建筑形态。从纷繁复杂的建筑现象中总结参数化建筑设计审美观念的演变,为拓展当今建筑创作视野提供全新的美学理论和思维方法,并为参数化建筑方案评价提供美学依据。运用哲学、美学、信息技术等基本原理,从系统论、信息论、行为心理学的多维视野出发,通过哲学思考和逻辑归纳双重角度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化 建筑设计 美学观念
下载PDF
交织与连续——莫比乌斯概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被引量:4
9
作者 蔡良娃 曾鹏 《新建筑》 2010年第3期61-65,共5页
拓扑学概念"莫比乌斯带"具有空间的连续与交织的特性,这种特性与当今许多建筑师追求的空间的交织、流动和模糊的设计理念相应合。借由对莫比乌斯概念在建筑设计中的不同诠释,各种以其为构思图式的建筑设计应运而生。分析了多... 拓扑学概念"莫比乌斯带"具有空间的连续与交织的特性,这种特性与当今许多建筑师追求的空间的交织、流动和模糊的设计理念相应合。借由对莫比乌斯概念在建筑设计中的不同诠释,各种以其为构思图式的建筑设计应运而生。分析了多个以莫比乌斯为概念的建筑设计,并探讨了该概念在建筑设计中被反复应用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比乌斯 交织 连续 建筑设计
下载PDF
儿童友好城市理念下安全街区与出行路径研究--以荷兰为例 被引量:57
10
作者 曾鹏 蔡良娃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3-110,共8页
儿童友好城市空间,不是要建设一个儿童主导的街区或城市,而是通过规划与管理等措施,提升原有街区或城市的儿童友好度。即以原有城市为基础,建立"儿童友好型"街区,为儿童提供安全的社会环境、完善的步行和骑行道路系统、能够... 儿童友好城市空间,不是要建设一个儿童主导的街区或城市,而是通过规划与管理等措施,提升原有街区或城市的儿童友好度。即以原有城市为基础,建立"儿童友好型"街区,为儿童提供安全的社会环境、完善的步行和骑行道路系统、能够促发儿童游戏,形成吸引人的环境等。在20世纪,对街区环境以及对儿童权利与需求的关注,促使各国进行了一系列街区环境改造实践。如荷兰的生活庭院(Woonerf)概念、儿童出行路径(Kindlint)等都是为了保障儿童能够自由而安全地独立出行而设立的。它们都试图以儿童的需求为衡量指标,达到居住街区能够满足所有人利益,对所有使用者友好的目的。本文以"儿童友好城市"理念为依据,在分析阿姆斯特丹、代尔夫特等城市儿童友好街区改造相关案例的基础上,总结安全街区与儿童出行路径规划设计理念与实施方法。对比我国城市居住区相关规划不足,以期对我国居住区及城市儿童友好度的提升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区安全 儿童友好城市 儿童出行路线 规划设计
下载PDF
信息时代建筑的探索者——荷兰NOX作品解读 被引量:7
11
作者 曾鹏 曾坚 蔡良娃 《世界建筑》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6-109,共4页
NOX是荷兰重要的当代建筑事务所之一,他们横跨建筑、视频、装置、杂志等领域,力图探索信息时代建筑的全新形式。本文着重解读了他们的建筑设计理念和建筑作品。
关键词 NOX 信息时代 建筑体验 作品解读
下载PDF
信息技术影响下的建筑审美体验 被引量:4
12
作者 曾坚 蔡良娃 曾鹏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311-314,共4页
运用哲学、美学、信息技术等学科的基本原理,透过当前剧烈变动的建筑美学发展动向,分析了信息时代建筑的审美体验的变革,指出信息技术影响下的建筑审美体验包括:注重交流、交互与大众参与的建筑审美体验,数字图像的视觉冲击与瞬时性审美... 运用哲学、美学、信息技术等学科的基本原理,透过当前剧烈变动的建筑美学发展动向,分析了信息时代建筑的审美体验的变革,指出信息技术影响下的建筑审美体验包括:注重交流、交互与大众参与的建筑审美体验,数字图像的视觉冲击与瞬时性审美,“沉浸式”体验与虚实的反转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建筑 审美体验 交流 视觉化 虚拟现实
下载PDF
基于儿童友好城市理念的天津市旧居住区儿童安全出行路线比较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曾鹏 奚雪晴 蔡良娃 《上海城市规划》 2020年第3期38-46,共9页
以天津市3个不同时期的典型旧居住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儿童友好城市理念框架,分析居住区儿童安全出行路线的相关要素。通过层次分析法与定序选择模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构建旧居住区儿童出行友好度评价体系,从可达性、连续性和空间环境3个... 以天津市3个不同时期的典型旧居住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儿童友好城市理念框架,分析居住区儿童安全出行路线的相关要素。通过层次分析法与定序选择模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构建旧居住区儿童出行友好度评价体系,从可达性、连续性和空间环境3个维度进行现状要素分析评价。在3类旧居住区中,与封闭式旧居住区相比,开放式旧居住区的可达性、连续性更优,但车辆对儿童的干扰更大,儿童出行矛盾集中体现在机动车干扰与居住区内部道路的环境质量低方面。最后,根据评价结果对研究区域提出儿童出行路线的空间改造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友好城市 天津市旧居住区 安全出行路线 街道空间
下载PDF
参数化地域建筑创作方法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曾鹏 蔡良娃 《新建筑》 2014年第3期112-116,共5页
参数化设计为地域建筑的设计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引导地域化建筑创作的方法与实践发生着前所未有的转变。通过对当前参数化建筑设计领域与地域化相关实践与理论的分析,认为参数化地域建筑创作方法包括三方面内容:自然要素的参数化生成、... 参数化设计为地域建筑的设计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引导地域化建筑创作的方法与实践发生着前所未有的转变。通过对当前参数化建筑设计领域与地域化相关实践与理论的分析,认为参数化地域建筑创作方法包括三方面内容:自然要素的参数化生成、传统材料与建造技术的参数化创新、地域文化要素的参数化转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化 地域建筑 创作方法 自然要素 传统材料与建造技术 文化要素
下载PDF
传承、开拓与创新——何镜堂先生及其建筑团队的创作思想与艺术手法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曾坚 蔡良娃 曾鹏 《新建筑》 2008年第5期12-15,共4页
何镜堂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建筑大师、工程院院士,一位活跃、高产、成绩卓著的建筑师,也是一位知识丰富、平易近人的建筑教育家。通过分析何镜堂及由其领衔的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团队的设计实践、教育理念,以及建筑管理方面的经历.总结了... 何镜堂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建筑大师、工程院院士,一位活跃、高产、成绩卓著的建筑师,也是一位知识丰富、平易近人的建筑教育家。通过分析何镜堂及由其领衔的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团队的设计实践、教育理念,以及建筑管理方面的经历.总结了其独特的建筑创作思想及艺术特点,归纳了其优秀的建筑设计手法及建筑教育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拓进取 创作思想 艺术特点
下载PDF
海湾及沿海都市圈格局下的新城建设与发展模式——渤海湾与长三角核心区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曾鹏 魏琛朋 蔡良娃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5-80,共6页
都市圈是区域城镇化的一种高级形态,而新城建设是大都市核心的扩散式重组,与都市圈功能重构和空间优化相伴而生。沿海地区及海湾都市圈具有开放的产业经济结构、高效的资源配置能力、强大的极化扩散功能和发达的国际合作网络,是经济发... 都市圈是区域城镇化的一种高级形态,而新城建设是大都市核心的扩散式重组,与都市圈功能重构和空间优化相伴而生。沿海地区及海湾都市圈具有开放的产业经济结构、高效的资源配置能力、强大的极化扩散功能和发达的国际合作网络,是经济发展和创新策源的核心区;适宜孕育多极的城镇网络体系,新城建设对都市圈格局优化的作用独特而显著。长三角核心区都市圈和环渤海湾都市圈是我国最重要的沿海及海湾都市圈,其中的上海与天津则是依托沿海及海湾都市圈生长发展的核心城市,但二者的圈域空间结构与新城建设模式又大相径庭。通过分析环渤海湾都市圈和长三角核心区都市圈,天津和上海市域城镇网络特征及新城建设的布局和时序,研究都市圈空间结构优化机制和发展要素流动机制,探索沿海及海湾都市圈“发展格局—空间格局”优化视角下新城建设与发展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格局 发展格局 新城建设 都市圈
下载PDF
信息建筑美学的哲学内涵与理论拓展 被引量:8
17
作者 曾坚 蔡良娃 《城市建筑》 2005年第2期4-7,共4页
本文从哲学内涵、审美原则等层面,建构信息美学的理论框架,提出知识创新和效益优先、交互性与平等性以及多元与个性化,是信息建筑美学重要的审美价值原则,并从形式美学的维度拓展、空间美学的类型变异和技术美学的内涵延伸三方面,分析... 本文从哲学内涵、审美原则等层面,建构信息美学的理论框架,提出知识创新和效益优先、交互性与平等性以及多元与个性化,是信息建筑美学重要的审美价值原则,并从形式美学的维度拓展、空间美学的类型变异和技术美学的内涵延伸三方面,分析了信息建筑美学的内容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建筑美学 哲学内涵 审美原则 观念拓展
下载PDF
基于三生空间网络的京津冀地区镇域乡村振兴路径 被引量:25
18
作者 曾鹏 朱柳慧 蔡良娃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60-66,共7页
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在于实现城乡统筹与乡村全面发展。京津冀地区乡村土地广袤,但长期以来该区域城乡发展极不平衡,乡村地区振兴路径单一、资源依赖严重,缺乏持续、广域的激活动力,需要进行区域网络思维下的乡村协同发展路径研究。文章... 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在于实现城乡统筹与乡村全面发展。京津冀地区乡村土地广袤,但长期以来该区域城乡发展极不平衡,乡村地区振兴路径单一、资源依赖严重,缺乏持续、广域的激活动力,需要进行区域网络思维下的乡村协同发展路径研究。文章从三生空间角度解读京津冀地区乡村的现状特征与发展困境,提出将镇域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础单元,实现镇域乡村的资源统筹、功能优化和治理协同,以三生空间网络组织镇村空间系统,通过空间认知和重构,从基底、节点和联系3个方面进行镇域三生空间网络化组织,以提高乡村地域空间的综合价值,实现乡村振兴的多元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镇域 三生空间网络 京津冀地区
下载PDF
存量时期天津划拨工业用地更新研究与展望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晋轩 蔡良娃 徐宁晗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6期531-537,共7页
作为老工业基地城市,天津当前针对划拨工业用地的更新实践尚显不足,较难以应对“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要求。文章首先从理论角度界定了存量时期的内涵,并解析了在存量发展背景下进一步探究天津划拨工业用地更新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 作为老工业基地城市,天津当前针对划拨工业用地的更新实践尚显不足,较难以应对“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要求。文章首先从理论角度界定了存量时期的内涵,并解析了在存量发展背景下进一步探究天津划拨工业用地更新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其次,先后从“工业用地转型发展、划拨工业用地更新、天津划拨工业用地”三个角度完成了对既有研究的综述评析;最后,建议在未来的研究中梳理全域尺度划拨工业用地的时空演变特征、解析其全生命周期迭代模式,并判断不同转型情景下天津划拨工业用地更新的外部干预和内部自组织动力机制。进一步开展面向存量时期的天津划拨工业用地更新研究,有助于支撑存量土地资源的优化利用、为城乡空间治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存量时期 划拨工业用地
下载PDF
《城市建筑》02/2005——信息建筑美学的哲学内涵与理论拓展
20
作者 曾坚 蔡良娃 《重庆建筑》 2005年第4期9-9,共1页
在工业时代,随着科技的发展,技术美学也应运而生。在追求实用的功能和效率的同时,机器造型审美也在建筑领域得以拓展。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高技建筑美学。具有广泛适应性和可变性,是此类建筑的功能特性,而冰冷的造型与巨大的尺度... 在工业时代,随着科技的发展,技术美学也应运而生。在追求实用的功能和效率的同时,机器造型审美也在建筑领域得以拓展。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高技建筑美学。具有广泛适应性和可变性,是此类建筑的功能特性,而冰冷的造型与巨大的尺度,以及严重耗能和高昂的造价,这一切又使“高技”建筑饱受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美学 哲学内涵 城市建筑 20世纪60年代 信息 工业时代 技术美学 建筑领域 机器造型 功能特性 可变性 适应性 造价 耗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