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沙漠结皮蓝藻新记录属——结席藻属(Crustifilum,Coleofasciculales)及相近属的分类讨论
1
作者 许叶伟 郭晓雨 +4 位作者 陈友信 李华 段明 虞功亮 乔之怡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81-1591,共11页
为进一步推进现代蓝藻分类系统单系化发展,研究对从宁夏沙坡头的土壤结皮样本中分离纯化得到CHAB7530和CHAB7535两株丝状蓝藻进行了研究。该藻株在形态学上与束鞘丝藻类(Coleofasciculus-like)和微鞘藻类(Microcoleus-like)的物种相似,... 为进一步推进现代蓝藻分类系统单系化发展,研究对从宁夏沙坡头的土壤结皮样本中分离纯化得到CHAB7530和CHAB7535两株丝状蓝藻进行了研究。该藻株在形态学上与束鞘丝藻类(Coleofasciculus-like)和微鞘藻类(Microcoleus-like)的物种相似,基于16S rRNA基因的序列分析表明,CHAB7530和CHAB7535与帕斯结席藻(Crustifilum hispaliculae Moreira-Fernandes,Giraldo-Silva,D.Roush&Garcia-Pichel 2021)的序列相似性达99.7%—99.9%,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它们与结席藻属(Crustifilum)聚集并形成支持度良好的进化分支。此外还补充了该物种的ITS二级结构数据。结合分子、形态学和生态学数据的多相方法分析表明CHAB7530和CHAB7535为帕斯结席藻(C.hispaliculae),该属种是中国新记录属种。文章还结合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对先前从Microcoleus steenstrupii复合体中独立出来的部分属(例Parifilum)进行了分类学的修改建议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藻 结席藻属 束鞘丝藻科 生物土壤结皮 沙漠 新记录属
下载PDF
紫外-可见光光谱法测定COD几种典型算法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韩璐璐 乔之怡 +1 位作者 虞功亮 常玺凤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24年第1期45-47,共3页
紫外-可见光谱法是当前检测水体中化学需氧量(COD)的重要方式之一,文中在介绍紫外-可见光谱法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综述了偏最小二乘法、线性回归法、PB神经网络法等几种典型的算法的原理及其在紫外-可见光谱测定COD中应用现状,并浅析了... 紫外-可见光谱法是当前检测水体中化学需氧量(COD)的重要方式之一,文中在介绍紫外-可见光谱法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综述了偏最小二乘法、线性回归法、PB神经网络法等几种典型的算法的原理及其在紫外-可见光谱测定COD中应用现状,并浅析了各算法的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可见光光谱法 COD 算法
下载PDF
贵州山区新建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被引量:5
3
作者 张朝硕 罗斌 +5 位作者 周贤君 李为 李钟杰 刘家寿 虞功亮 段明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56-563,共8页
对贵州山区新建水库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进行研究,有利于了解同类水库的浮游植物群落演替趋势,还可以评估水华发生的潜在风险,为管理部门提供参考。贵州省六盘水市的观音岩水库和万营水库,分别为2018年和2017年建成蓄水的新建水库,... 对贵州山区新建水库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进行研究,有利于了解同类水库的浮游植物群落演替趋势,还可以评估水华发生的潜在风险,为管理部门提供参考。贵州省六盘水市的观音岩水库和万营水库,分别为2018年和2017年建成蓄水的新建水库,文章以实地调查为基础对两座水库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进行了研究。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间的季度调查显示,两座水库分别检出32种和28种浮游植物,优势种均以硅藻和绿藻为主,藻类平均密度分别为3.46×10^(6)和4.79×10^(6)cells/L。RDA分析结果显示,观音岩水库和万营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的主要驱动因子相同,均为水温(WT)、总磷(TP)和水体透明度(SD)。总体来说,新建水库在运行初期出现藻类暴发的风险较低,在后续管理中,应着重关注浮游植物密度受温度、外源营养及季节变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环境因子 云贵高原 新建水库 观音岩水库 万营水库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依沙矛丝藻的分布
4
作者 李文科 耿若真 +3 位作者 陈友信 李华 李仁辉 虞功亮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78-1184,共7页
利用长江中下游87个浅水湖泊的调查数据,研究了依沙矛丝藻(Cuspidothrix issatschenkoi)在长江中下游湖泊中的分布现状以及生态适应性特征。结果表明,依沙矛丝藻在长江中下游湖泊中分布广泛,在调查区域内超过一半的湖泊被检测到,生物量... 利用长江中下游87个浅水湖泊的调查数据,研究了依沙矛丝藻(Cuspidothrix issatschenkoi)在长江中下游湖泊中的分布现状以及生态适应性特征。结果表明,依沙矛丝藻在长江中下游湖泊中分布广泛,在调查区域内超过一半的湖泊被检测到,生物量为0.001—3.019 mg/L;依沙矛丝藻的生物量与总磷呈现负相关关系,与总氮呈现正相关关系,表明依沙矛丝藻在低磷的条件下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和竞争力,水体中充足的氮源将增加依沙矛丝藻水华的风险。此外,依沙矛丝藻已被报道是中国水体中产生鱼腥藻毒素的主要类群之一,可能会对淡水生态安全造成巨大威胁。研究结果可为今后开展有害藻类的生态学研究和风险管控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水湖泊 地理分布 总氮 总磷 依沙矛丝藻
下载PDF
葛洲坝下游江段中华鲟产卵场食卵鱼类资源量估算 被引量:29
5
作者 虞功亮 刘军 +1 位作者 许蕴 常剑波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91-599,共9页
为定量评估食卵鱼类对中华鲟资源的危害 ,1 997— 2 0 0 1年间 ,对中华鲟产卵场所在的葛洲坝水利枢纽坝址至下游庙嘴之间长约 5km的江段 ,进行了渔业捕捞样本抽样和解剖检测 ,运用体长股分析方法并结合渔获物中不同种类的相对数量比例... 为定量评估食卵鱼类对中华鲟资源的危害 ,1 997— 2 0 0 1年间 ,对中华鲟产卵场所在的葛洲坝水利枢纽坝址至下游庙嘴之间长约 5km的江段 ,进行了渔业捕捞样本抽样和解剖检测 ,运用体长股分析方法并结合渔获物中不同种类的相对数量比例估算出食卵鱼类资源量。研究结果表明 ,吞食中华鲟卵的主要有圆口铜鱼、铜鱼、瓦氏黄颡鱼等 1 1种鱼类 ,其年度资源量为 1 97487— 744487尾 ,多年平均 44482 2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洲坝下游江段 中华鲟 产卵场 食卵鱼类资源量 估算
下载PDF
中国淡水微囊藻属常见种类的分类学讨论——以滇池为例 被引量:56
6
作者 虞功亮 宋立荣 李仁辉 《植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27-741,共15页
根据中国云南滇池藻类样品的观察结果,对中国分布的淡水微囊藻属Microcystis10个常见种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同时对它们的分类学进行了讨论,并整理出分类检索表。这10种微囊藻是铜绿微囊藻M.aeruginosa、放射微囊藻M.botrys、坚实微囊... 根据中国云南滇池藻类样品的观察结果,对中国分布的淡水微囊藻属Microcystis10个常见种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同时对它们的分类学进行了讨论,并整理出分类检索表。这10种微囊藻是铜绿微囊藻M.aeruginosa、放射微囊藻M.botrys、坚实微囊藻M.firma、水华微囊藻M.flos-aquae、鱼害微囊藻M.ichthyoblabe、挪氏微囊藻M.novacekii、假丝微囊藻M.pseudofilamentosa、史密斯微囊藻M.smithii、绿色微囊藻M.viridis、惠氏微囊藻M.wesenbergii。最后还讨论了中国报道的其它微囊藻种类的分类学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藻门 微囊藻属 形态学特征 分类 中国
下载PDF
葛洲坝水利枢纽下游宜昌江段渔业资源现状 被引量:14
7
作者 虞功亮 许蕴玕 +2 位作者 谭细畅 邓中粦 常剑波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662-669,共8页
1997-1999年间统计了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下游宜昌江段的不同渔具渔获物3254kg。共获得鱼类45种,优势种类为铜鱼、瓦氏黄颡鱼、长鳍吻鮈、圆筒吻鮈、草鱼、鲢、长吻鮠、南方鲇等,鳊、青鱼、鳡等的相对数量比建坝前减少,(鱼宗)、鳜、鳤、... 1997-1999年间统计了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下游宜昌江段的不同渔具渔获物3254kg。共获得鱼类45种,优势种类为铜鱼、瓦氏黄颡鱼、长鳍吻鮈、圆筒吻鮈、草鱼、鲢、长吻鮠、南方鲇等,鳊、青鱼、鳡等的相对数量比建坝前减少,(鱼宗)、鳜、鳤、鲌类等建坝前的常见种类现在较为少见或罕见。鲥、裂腹鱼、华鲮、暗纹东方鲀等偶见种类以及珍稀鱼类白鲟未被发现。目前该江段渔获物中低龄个体比重较高,性成熟个体较少。过度捕捞是影响坝下江段渔业资源衰退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资源 葛洲坝水利枢纽下游江段 长江
下载PDF
中国淡水微囊藻三个新记录种 被引量:11
8
作者 虞功亮 李仁辉 《植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53-358,共6页
迄今为止,全球范围内报道了约50种微囊藻Microcystis,中国记录报道的有19种,但一些描述仍较模糊。最近在云南滇池、武汉东湖和南湖、北京、浙江杭州和绍兴等地野外调查中发现一些微囊藻水华含有较高的多样性,其中有3种微囊藻在中国尚未... 迄今为止,全球范围内报道了约50种微囊藻Microcystis,中国记录报道的有19种,但一些描述仍较模糊。最近在云南滇池、武汉东湖和南湖、北京、浙江杭州和绍兴等地野外调查中发现一些微囊藻水华含有较高的多样性,其中有3种微囊藻在中国尚未报道:M.novacekii (Komárek) Compère 1974,M.smithii Komárek & Anagnostidis 1995和M.botrys Teiling 1942。本文对这3个新记录种进行形态特征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藻门 微囊藻属 挪氏微囊藻 史密斯微囊藻 放射微囊藻 新记录 中国
下载PDF
利用滇池水华蓝藻提取生物燃料的方法比较 被引量:2
9
作者 虞功亮 樊庆春 +3 位作者 余博识 郭嘉 王存文 李仁辉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9年第4期67-69,共3页
采用酸热法、有机溶剂法和热裂解法,利用滇池的水华蓝藻进行提取生物燃料的研究,并比较了这些方法的提取效率。滇池的水华蓝藻以微囊藻为主,酸热法和有机溶剂法提取的总酯含量为蓝藻干重的5%~10%,平均为7.21%;热裂解法提取生... 采用酸热法、有机溶剂法和热裂解法,利用滇池的水华蓝藻进行提取生物燃料的研究,并比较了这些方法的提取效率。滇池的水华蓝藻以微囊藻为主,酸热法和有机溶剂法提取的总酯含量为蓝藻干重的5%~10%,平均为7.21%;热裂解法提取生物燃料的效率最高,所提取的生物能(烃类)含量为蓝藻干重的16.5%~19.3%,平均为18.17%。表明利用水华蓝藻提取生物燃料符合现实水环境治理的需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热法 有机溶剂法 热裂解法 生物燃料 水华蓝藻 滇池
下载PDF
湖泊遥感中溶解性有机碳的研究综述
10
作者 柏静 虞功亮 +4 位作者 景学武 许叶伟 张玟萱 周欣雅 乔之怡 《河北渔业》 2023年第4期40-46,共7页
从研究文献现状、DOC光学特性、反演模型开发、卫星传感器及数据源等方向展开讨论。梳理了过去3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及趋势,对未来DOC浓度遥感反演算法需要解决的问题和难题进行总结。
关键词 遥感 湖泊 溶解性有机碳 水质反演
下载PDF
水华蓝藻类群乌龙藻属(Woronichinia)的分类学讨论
11
作者 虞功亮 吴忠兴 +3 位作者 邵继海 朱梦灵 谭文华 李仁辉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12,共4页
目前,世界报道乌龙藻属有11个种类,中国报道2种,但属种特征的描述比较模糊,尤其是其模式种仍被归在其他属.根据采自国内的野外藻类样品和分离纯化培养的藻株,对中国分布的乌龙藻属及其模式种赖格乌龙藻(Woronichinia naegeliana(Unger)E... 目前,世界报道乌龙藻属有11个种类,中国报道2种,但属种特征的描述比较模糊,尤其是其模式种仍被归在其他属.根据采自国内的野外藻类样品和分离纯化培养的藻株,对中国分布的乌龙藻属及其模式种赖格乌龙藻(Woronichinia naegeliana(Unger)E lenkin,1933)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和描述,并对它们的分类学进行了讨论,还将乌龙藻与相似属种微囊藻、腔球藻进行了形态学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龙藻属 赖格乌龙藻 蓝藻 形态 分类 中国
下载PDF
巢湖蓝藻水华形成原因探索及“优势种光合假说” 被引量:33
12
作者 贾晓会 施定基 +6 位作者 史绵红 李仁辉 宋立荣 方昊 虞功亮 李轩 杜桂森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968-2977,共10页
为探索蓝藻水华的形成原因,从2007年以来对巢湖西区浮游藻类种类、优势种季节变化、初级生产力、水质参数及优势种的光合生理生态学特性作了观测。关于蓝藻水华形成过程中迅猛发展的原因,近80a已提出了10种假说,但对解释巢湖形成的蓝藻... 为探索蓝藻水华的形成原因,从2007年以来对巢湖西区浮游藻类种类、优势种季节变化、初级生产力、水质参数及优势种的光合生理生态学特性作了观测。关于蓝藻水华形成过程中迅猛发展的原因,近80a已提出了10种假说,但对解释巢湖形成的蓝藻水华,尚显不足。基于对蓝藻水华的了解,提出了如下"优势种光合假说":(1)蓝藻水华包含各种藻类,蓝藻水华发生不仅与藻细胞浓度有关,还与水体初级生产力直接有关。巢湖中这两者在夏季最大,在冬季最小。但无定量关系。(2)水华藻类中生长最快、细胞密度最大的是优势种,含有多个优势种时可能随季节更替。巢湖几乎整年发生蓝藻水华,已检测出4种优势种都是蓝藻,从早春起先是水华鱼腥藻,以后有绿色微囊藻、惠氏微囊藻和铜绿微囊藻。(3)各种环境因子都影响优势种生长,其中少数主导因子影响较大。在巢湖富营养条件下,光强、温度和pH值是主导因子。(4)主导因子对优势种光合活性的影响,可决定其能否处于优势。巢湖的温度和pH值变化可能促进了惠氏微囊藻取代绿色微囊藻,铜绿微囊藻取代惠氏微囊藻,而光强变化可能调节冬季时水华鱼腥藻取代了绿色微囊藻,春季时正好是相反的取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藻水华 优势种 光合生理生态学 优势种光合假说 巢湖
下载PDF
长薄鳅仔稚鱼发育和生长的研究 被引量:23
13
作者 梁银铨 胡小建 +2 位作者 虞功亮 黄道明 常剑波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6-100,共5页
关键词 长薄鳅 仔稚鱼 发育 生长 鳅科
下载PDF
湖鲟微卫星DNA引物应用于中华鲟亲子关系分析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7
14
作者 朱滨 常剑波 +3 位作者 谭细畅 虞功亮 吴志强 肖从学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47-553,共7页
利用湖鲟(Acipenser fulvescens)的4对微卫星引物对中华鲟随机个体样本进行PCR扩增,分析电泳结果发现,4对引物均可在中华鲟个体中得到稳定的同源序列,其中2对引物所探测到的等位基因数目较多,在个体间表现出较高的多态性,利用它们产生的... 利用湖鲟(Acipenser fulvescens)的4对微卫星引物对中华鲟随机个体样本进行PCR扩增,分析电泳结果发现,4对引物均可在中华鲟个体中得到稳定的同源序列,其中2对引物所探测到的等位基因数目较多,在个体间表现出较高的多态性,利用它们产生的DNA指纹图谱,能够对1999年度获得的中华鲟亲鱼样本进行有效的个体区分。并且这两对湖鲟的微卫星引物在对1999年度已知亲本的同一家系中的中华鲟随机个体的分析中,表现为按照孟德尔方式进行共显性遗传。证明这2对微卫星引物可以用于鉴别中华鲟人工放流个体和自然繁殖个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鲟 微卫星DNA 亲子鉴定
下载PDF
中国水华蓝藻的新记录属--拟浮丝藻属(Planktothricoides) 被引量:13
15
作者 吴忠兴 余博识 +3 位作者 彭欣 虞功亮 覃家理 李仁辉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61-465,共5页
在近年来对水华蓝藻的调查中,确定了我国一水华蓝藻新记录属——拟浮丝藻属Planktothricoides(WoIoszyńska) Suda et Watanabe 2002。文中对该属及该属一个新记录种的主要形态学特征进行了描述,并对其相近属浮丝藻属Planktothrix进行... 在近年来对水华蓝藻的调查中,确定了我国一水华蓝藻新记录属——拟浮丝藻属Planktothricoides(WoIoszyńska) Suda et Watanabe 2002。文中对该属及该属一个新记录种的主要形态学特征进行了描述,并对其相近属浮丝藻属Planktothrix进行了形态学比较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丝藻属 拟浮丝藻属 拉氏拟浮丝藻 水华 中国
下载PDF
青海湖刚毛藻分布特征变化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郝美玉 朱欢 +8 位作者 熊雄 何玉邦 敖鸿毅 虞功亮 吴辰熙 刘国祥 罗泽 刘剑彤 闫保平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52-1158,共7页
研究通过现场调查、资料收集和遥感影像解译,分析了青海湖水质及刚毛藻分布特征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 2011—2019年间青海湖主要水质指标保持动态稳定,水质未呈现显著变化趋势。2019年现场调查发现,近岸浅水区域存在数量可观的刚毛藻分... 研究通过现场调查、资料收集和遥感影像解译,分析了青海湖水质及刚毛藻分布特征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 2011—2019年间青海湖主要水质指标保持动态稳定,水质未呈现显著变化趋势。2019年现场调查发现,近岸浅水区域存在数量可观的刚毛藻分布,其中以鸟岛和布哈河口周边区域刚毛藻生物量最大, 8月的平均生物量达到5213.4 g/m^2。遥感影像分析显示,刚毛藻主要分布在青海湖西部及西北部湖湾及入湖河口附近,1987—2019年间刚毛藻覆盖面积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分析表明,近年来刚毛藻生物量增加和覆盖面积扩大可能与青海湖水位不断上涨以及新生浅水淹没区范围的扩大有关。目前,刚毛藻分布的这种变化对青海湖水生态环境的影响尚不明确,后续需进一步关注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双重影响下青海湖的水生态系统健康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毛藻 青海湖 气候变化 遥感影像 成因分析
下载PDF
我国淡水水华蓝藻-束丝藻属新记录种 被引量:13
17
作者 吴忠兴 虞功亮 +1 位作者 施军琼 李仁辉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40-1144,共5页
由于束丝藻属(Aphanizomenon Morr.ex Born.et Flah.)的藻丝、营养细胞、藻丝末端细胞(Terminal cells)、异型胞(Heterocysts)、厚壁休眠孢子(Akinetes)的形态和大小等特征易变,对鉴定工作造成许多困难,所以该属的分类一直以来是藻类学... 由于束丝藻属(Aphanizomenon Morr.ex Born.et Flah.)的藻丝、营养细胞、藻丝末端细胞(Terminal cells)、异型胞(Heterocysts)、厚壁休眠孢子(Akinetes)的形态和大小等特征易变,对鉴定工作造成许多困难,所以该属的分类一直以来是藻类学者面临的长期难题。基于当今束丝藻属的分类研究,对我国淡水水体束丝藻属进行了研究,比较了该属的藻丝、营养细胞、异形胞、厚壁孢子及末端细胞的特征,发现了我国淡水水体的2个新记录种:柔细束丝藻(Aphanizomenon gracileLemmermann)和依沙束丝藻(A.issatschenkoi(Usaev)Prokina-Lavrenko),并对其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束丝藻属 新记录种 水华蓝藻
下载PDF
微生物碳酸盐岩的显微结构基本特征 被引量:11
18
作者 吴亚生 姜红霞 +1 位作者 李莹 虞功亮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21-334,共14页
以前的微生物岩识别和分类只根据裸眼可见的中观结构,而对显微镜下的微观结构未予使用。微生物的显微结构有什么基本特征,是否可以用于微生物岩的识别和分类是本文关注的焦点。作者从微生物岩形成机制和实际材料的观察来探讨这个问题。... 以前的微生物岩识别和分类只根据裸眼可见的中观结构,而对显微镜下的微观结构未予使用。微生物的显微结构有什么基本特征,是否可以用于微生物岩的识别和分类是本文关注的焦点。作者从微生物岩形成机制和实际材料的观察来探讨这个问题。在诱导钙化实验中观察到,蓝藻鞘丝藻Lyngbya的胶鞘表面有碳酸盐矿物形成:先是在胶鞘表面形成点状碳酸盐颗粒,后来碳酸盐几乎包裹整个丝体,形成一个矿物壳。微生物岩形成的模式推演表明,微生物岩一般都有微生物留下的孔(模孔)和包围模孔的矿物壳2种基本单元。对3个地点的现代微生物碳酸盐岩和1个地点的古代(寒武纪)微生物岩的观察,发现在显微尺度上都具有模孔,此外还可能有矿物壳或胶结物。模孔的形状、大小、排列方式是微生物碳酸盐岩显微结构研究的核心内容,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用于微生物岩的识别和分类,以及作为分析形成机制和形成环境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碳酸盐岩 微生物岩 显微结构 模孔 矿物壳 基本凝块
下载PDF
杭州城市河道生态治理实践及成效 被引量:8
19
作者 邱佩璜 范华 +6 位作者 徐玉裕 汪国英 熊雄 虞功亮 谢志才 吴辰熙 刘剑彤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4-40,共7页
评估杭州市城市河道生态治理成效,为更好地指导城市河道生态修复工作提供借鉴。后横港、沿山河、新塘河和南大河位于杭州市中心城区,水质都处于劣V类,蓝藻水华和黑臭暴发频繁,从2014年开始,分别开展了一系列生态修复工程。测定氨氮、总... 评估杭州市城市河道生态治理成效,为更好地指导城市河道生态修复工作提供借鉴。后横港、沿山河、新塘河和南大河位于杭州市中心城区,水质都处于劣V类,蓝藻水华和黑臭暴发频繁,从2014年开始,分别开展了一系列生态修复工程。测定氨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溶解氧指标判断水质改善情况,分析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判断水体生态修复程度。氨氮后横港下降超过80%,沿山河和南大河下降60%左右;总磷后横港下降接近70%,其他河道下降23%-55%;后横港、沿山河、新塘河高锰酸盐指数进一步降低,部分河道高锰酸盐指数能达到II类水水平;溶解氧浓度都明显上升,均能达到III类以上水平。南大河的浮游植物密度达到了水华暴发的水平;各条河道的原生动物和轮虫类密度都较高,但Shannon多样性指数普遍在1-2;枝角类和桡足类密度偏低;底栖动物Shannon指数均低于1,指示河道处于严重污染状态。杭州市城市河道生态治理工作的中心是:沉水植物恢复及以沉水植物恢复为基础、包含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等在内全水域生物多样性恢复的生态系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治理 城市河道 水质 沉水植物 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微生物岩的概念和重庆老龙洞剖面P-T界线地层微生物岩成因 被引量:31
20
作者 吴亚生 姜红霞 +1 位作者 虞功亮 刘丽静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37-775,共39页
微生物岩的原始定义指底栖微生物主导形成的沉积体或岩石体。笔者对该概念进行了扩充,认为微生物岩除了包括叠层石、凝块石、纹层石、核形石、均一石之外,还应该包括微生物骨架岩、微生物粘结岩、非钙化浮游或漂浮微生物形成的模铸岩、... 微生物岩的原始定义指底栖微生物主导形成的沉积体或岩石体。笔者对该概念进行了扩充,认为微生物岩除了包括叠层石、凝块石、纹层石、核形石、均一石之外,还应该包括微生物骨架岩、微生物粘结岩、非钙化浮游或漂浮微生物形成的模铸岩、矿化浮游或漂浮微生物形成的颗粒岩和泥粒岩。P-T界线地层微生物岩的特征是具有由较粗矿物晶体(主要是方解石,其次是白云石)组成的斑点状、树枝状、网状结构的灰岩。这3种结构分别称为斑点状体、树枝状体、网状体,在露头上呈暗色,在薄片中呈浅色,一般由无定形的亮晶充填体和其间的微亮晶组成。亮晶充填体是指无定形的孔洞被不同成岩期形成的矿物充填形成的结构体,因成岩作用各异,造成不同层位、不同地点的亮晶充填体内部的矿物类型和充填顺序存在差异;所有的亮晶充填体都不具有壁,故不是钙化化石。通过形态、大小和生态比较,以及形成演化分析,认为亮晶充填体的前身是漂浮蓝细菌微囊菌,胶鞘是微囊菌形成模铸化石的关键因素。亮晶充填体是表层水漂浮生活的微囊菌沉入海底后,被泥晶沉积物掩埋或者被早期海底胶结物胶结,在泥晶沉积物半固结或固结之后腐烂留下的孔洞被后期成岩作用形成的矿物充填形成的。P-T界线地层微生物岩段顶部遭受成岩作用程度高,树枝状体和网状体中的亮晶充填体的轮廓基本都被破坏,变成微亮晶和亮晶,以前被学者解释为凝块石;但斑点状体、树枝状体、网状体是成岩流体沿着亮晶充填体或其他化石丰富的地方运移形成较粗的晶体而造成的,并不符合凝块石的定义。同时,少数学者把树枝状体本身当成底栖生物,也是没有充分认识树枝状体的矿物组成而做的解释。该微生物岩段含有钙化的小球状化石和同心层状化石,但它们不是组成微生物岩的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岩 凝块石 二叠纪-三叠纪界线地层 蓝细菌 微囊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