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箴”的流变与历代官箴书创作——兼及官箴书中的从政道德思想 被引量:19
1
作者 裴传永 《理论学刊》 CSSCI 1999年第2期93-97,共5页
“箴”是西周时期出现的一种文体。在“箴”的发展历程中,就规诫对象而言,它经历了由君王到百官再到私人的发散式嬗变;就体式与风格而言,它经历了由单纯的四言骈文向骈散并举、由单纯的短章向长短并茂的裂变式演进。官箴书是“箴”... “箴”是西周时期出现的一种文体。在“箴”的发展历程中,就规诫对象而言,它经历了由君王到百官再到私人的发散式嬗变;就体式与风格而言,它经历了由单纯的四言骈文向骈散并举、由单纯的短章向长短并茂的裂变式演进。官箴书是“箴”这一文体一步步发展的必然产物。自唐至清,官箴书的数量几乎呈几何级数地增长着,而以忠君爱民、清廉俭朴、诚信公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箴书 从政道德 文体 规诫 流变 百官箴 真德秀 刘勰 《左传》 文心雕龙
下载PDF
孔子的忠德观探析 被引量:8
2
作者 裴传永 《伦理学研究》 2005年第6期21-25,共5页
“忠”是孔子道德学说的一个重要范畴。孔子对“忠”的论述非常全面和系统,其中既包括对“忠”的学理性探讨,也包括对忠德的培育、践行等的方法论指导,构成了一个理论性与实践性兼备的完整体系。孔子的“忠”具有泛伦理特征,在他看来,... “忠”是孔子道德学说的一个重要范畴。孔子对“忠”的论述非常全面和系统,其中既包括对“忠”的学理性探讨,也包括对忠德的培育、践行等的方法论指导,构成了一个理论性与实践性兼备的完整体系。孔子的“忠”具有泛伦理特征,在他看来,“忠”是一切人都应具备的道德品格,不存在主体上的选择性;“忠”的美德不仅应当施于主体以外的所有人,而且应当施于主体所从事的工作和事业,施于自己的祖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忠德 伦理定位 主体 客体 培育
下载PDF
习近平对传承弘扬中华优秀官箴文化的历史性贡献 被引量:2
3
作者 裴传永 王萍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3-33,共11页
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习近平就对中华优秀官箴文化给予了高度关注并结合各级领导干部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作风能力建设的需要而加以引用和阐发。此后的30年间,他始终重视发挥中华优秀官箴文化的镜鉴作用,不断推动中华优秀官箴文化的价值... 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习近平就对中华优秀官箴文化给予了高度关注并结合各级领导干部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作风能力建设的需要而加以引用和阐发。此后的30年间,他始终重视发挥中华优秀官箴文化的镜鉴作用,不断推动中华优秀官箴文化的价值发现与发掘,在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方面作了生动的示范,同时也使中华优秀官箴文化的研究逐渐走出冷门而进入到"显学"的行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中华优秀官箴文化 “清、慎、勤”
下载PDF
论子夏在中国经学史上的地位——从《史记·孔子世家》"六艺"的本义说起 被引量:4
4
作者 裴传永 《中国哲学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0-47,共8页
子夏是被孔子寄予厚望并着意栽培的一位得意门生。他"身通六经",并凭借深厚的学养大规模设坛授徒,弟子众多且不少人后来都颇有成就,其经学传播之功在孔门弟子当中无人能出其右。子夏在注重经学传播的同时,也非常重视经学研究... 子夏是被孔子寄予厚望并着意栽培的一位得意门生。他"身通六经",并凭借深厚的学养大规模设坛授徒,弟子众多且不少人后来都颇有成就,其经学传播之功在孔门弟子当中无人能出其右。子夏在注重经学传播的同时,也非常重视经学研究。在这方面,他既有训释元典的若干具体成果,更有研究方法上的发凡起例。子夏堪称中国经学史上一位"导夫先路"的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夏 “六艺” 孔子 经学史 本义 世家 史记 经学研究 研究方法 中国经学 弟子 传播
下载PDF
曹操“唯才是举”、“重才轻德”说正误 被引量:3
5
作者 裴传永 《东岳论丛》 CSSCI 1998年第3期75-78,共4页
曹操“唯才是举”、“重才轻德”说正误裴传永清代赵翼在《廿二史札记》卷七中说:“人才莫盛于三国,亦惟三国之主各能用人,故得众力相扶,以成鼎足之势。”此话颇有见地。关于三国之主如何善用人才及他们的用人标准,古往今来许多学... 曹操“唯才是举”、“重才轻德”说正误裴传永清代赵翼在《廿二史札记》卷七中说:“人才莫盛于三国,亦惟三国之主各能用人,故得众力相扶,以成鼎足之势。”此话颇有见地。关于三国之主如何善用人才及他们的用人标准,古往今来许多学者都曾撰文予以探讨,其中自不乏真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才是举” 曹操 三国志 二三子 先贤行状 “才” 用人标准 《魏书》 中共山东省委 《短歌行》
下载PDF
人的价值和人的权利:孔子人学的两大发现 被引量:3
6
作者 裴传永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88-92,共5页
孔子的哲学是一种以人为中心,以人的个体发展、群体交往和物我关系(包括天人关系)为基本对象的哲学,是一种人学。孔子基于人的生命价值逐渐被重视的社会大背景,把整体的人作为研究对象,作出了"天之所生,地之所养,人为大矣"的... 孔子的哲学是一种以人为中心,以人的个体发展、群体交往和物我关系(包括天人关系)为基本对象的哲学,是一种人学。孔子基于人的生命价值逐渐被重视的社会大背景,把整体的人作为研究对象,作出了"天之所生,地之所养,人为大矣"的理性判断和价值定位;又基于这种理性判断和价值定位,阐发了在当时可以说是相当丰富的有关人的权利的观点和主张。人的价值和人的权利的学说是孔子人学的两大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人学 价值 权利
下载PDF
《隆中对》别论 被引量:3
7
作者 裴传永 《山东社会科学》 1988年第5期71-75,共5页
《隆中对》向为人们所称道。近几年,不少研究者对它更是推祟备至。薛国中同志认为,诸葛亮提出《隆中对》之后,刘备集团便“沿着《隆中对》的路线,进行政治的和军事的斗争。”吴洁生同志也说《隆中对》被刘备用为建国方略。对于《隆中对... 《隆中对》向为人们所称道。近几年,不少研究者对它更是推祟备至。薛国中同志认为,诸葛亮提出《隆中对》之后,刘备集团便“沿着《隆中对》的路线,进行政治的和军事的斗争。”吴洁生同志也说《隆中对》被刘备用为建国方略。对于《隆中对》,更多的同志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业师张大可教授认为它是“诸葛亮为刘备提出的一条正确的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隆中对 诸葛亮传 刘备集团 孙权 荆州 曹操 赤壁之战 益州 三国志 政治路线
下载PDF
“有官者之龟鉴”:吕本中《官箴》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裴传永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45-152,共8页
吕本中所著《官箴》虽不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官箴书,但却称得上是早期官箴典籍中最富特色和最具代表性之作。《官箴》的开篇语"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堪称全书之警策,道出了吕本中对于踏入仕途、临民理政且... 吕本中所著《官箴》虽不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官箴书,但却称得上是早期官箴典籍中最富特色和最具代表性之作。《官箴》的开篇语"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堪称全书之警策,道出了吕本中对于踏入仕途、临民理政且志在有所作为的官员所应具备的官德作风与修养的基本观点和主张。书中的诸多论断,既是他本人和前修时贤为官从政经验的总结,同时也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和精神,并且由于言简意赅、论述精辟,对后世产生了持久而巨大的影响。1990年以来,习近平同志的多次引述和创造性阐发,对于实现吕本中《官箴》及其当官"三事"的价值再发现和推动相关研究的持续深入开展可谓居功至伟,同时也为各级领导干部能动、自如地以史为镜、鉴古知今作出了表率、提供了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本中 《官箴》 当官“三事” “清、慎、勤”
下载PDF
“大同”“小康”的概念传承与意涵衍变——兼及中国共产党人对“大同”“小康”的承古开新 被引量:3
9
作者 裴传永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53-162,共10页
"大同"的概念首见于《尚书》,后来相继被道家经典《庄子》和《列子》、杂家名著《吕氏春秋》、儒家要籍《礼记》和《孔子家语》,以及汉代以降各种文献广泛使用。就意涵而言,先秦典籍中它所表征的基本都是一种至善至美的境界,... "大同"的概念首见于《尚书》,后来相继被道家经典《庄子》和《列子》、杂家名著《吕氏春秋》、儒家要籍《礼记》和《孔子家语》,以及汉代以降各种文献广泛使用。就意涵而言,先秦典籍中它所表征的基本都是一种至善至美的境界,至《礼记》而终成最高社会理想的代名词。"小康"的概念首见于《诗经》,本义是"稍安",后被《礼记》用以指称仅次于"大同"的理想社会。中古以降,诸多史籍和文学作品多从民生或社会状况的角度使用"小康"的概念。毛泽东对"大同"概念不仅经常加以使用,而且基于全球视野提出了"世界大同"的目标,且赋予"大同"以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全新意蕴。邓小平对于"小康"的传承之功集中体现在其多达40多次的频繁使用上,而他围绕"小康"所提出的一系列论断和所进行的深入阐发,生动体现了其对这一古老概念之意涵的丰富和开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同” “小康” 传承 衍变
下载PDF
康有为的“大同”理想述论 被引量:2
10
作者 裴传永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31-134,共4页
关键词 康有为 “大同”理想 中国 近代 《大同书》 西方资本主义 “至公” 思想渊源
下载PDF
王弼《易》《老》二注成书先后及年代考辨 被引量:3
11
作者 裴传永 《周易研究》 1997年第3期22-28,共7页
王弼《易》《老》二注成书先后及年代考辨裴传永王弼字辅嗣,山阳高平(今山东金乡)人,生于魏文帝黄初七年(226),病故于魏废帝曹芳嘉平元年(249),在人世上只度过了二十四个春秋。王弼的生命虽然短暂,但其人生的脚步却异... 王弼《易》《老》二注成书先后及年代考辨裴传永王弼字辅嗣,山阳高平(今山东金乡)人,生于魏文帝黄初七年(226),病故于魏废帝曹芳嘉平元年(249),在人世上只度过了二十四个春秋。王弼的生命虽然短暂,但其人生的脚步却异常坚实;他尽管英年早逝,可在学术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 《老子》 王弼 《周易注》 《老子注》 何晏 《周易》 正始 吏部尚书 三国志
下载PDF
儒家思想——曹操思想的主干 被引量:2
12
作者 裴传永 《理论学刊》 CSSCI 1998年第3期104-109,共6页
儒家思想——曹操思想的主干裴传永自从晋代陈寿作出曹操“揽申、商之法术”(《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评曰》。下引该书,只注纪传)的评断、傅玄提出“魏武好法术”(《晋书·傅玄传》)的观点以来,曹操便被归入了“法家... 儒家思想——曹操思想的主干裴传永自从晋代陈寿作出曹操“揽申、商之法术”(《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评曰》。下引该书,只注纪传)的评断、傅玄提出“魏武好法术”(《晋书·傅玄传》)的观点以来,曹操便被归入了“法家者流”中。新中国成立后,先是在由郭沫若的《谈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操 儒家思想 “唯才是举” 儒家色彩 政治理想 三国志 《礼运》 法家思想 道德伦理观 二三子
下载PDF
历代释“忠”述论 被引量:2
13
作者 裴传永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96-99,共4页
“忠”这个概念首见于《论语》。在先秦典籍中,对“忠”字的解释可谓多种多样,视角不同,侧重点各异,但基本上都是围绕人的心志展开论说,强调的是内心的真诚不欺和外在行为的大公无私。汉唐至明清时期,学者们对“忠”意蕴的诠释,具有较... “忠”这个概念首见于《论语》。在先秦典籍中,对“忠”字的解释可谓多种多样,视角不同,侧重点各异,但基本上都是围绕人的心志展开论说,强调的是内心的真诚不欺和外在行为的大公无私。汉唐至明清时期,学者们对“忠”意蕴的诠释,具有较之以前明显不同的几个特点,具体说来就是:其一,许多学者都能自觉地运用声训、形训、义训等训诂方法释“忠”;其二,不少学者关于“忠”的训释是结合对《论语》文本的解读而进行的;其三,学者们的训释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体现了各自的时代特点和学派特点。近现代学者释“忠”,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在荡除旧伦理、建设新道德的时代背景下,勇于剔除附加在忠范畴上的封建意识,并在复归其原初意义的同时,又赋予其以鲜明的时代精神,使“忠”这个古老的伦理概念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 汉唐 明清 近现代 伦理
下载PDF
试论孔子的政治理想 被引量:2
14
作者 裴传永 《东岳论丛》 CSSCI 1999年第3期63-66,共4页
对于什么是孔子的政治理想,学术界迄今尚无定论,观点主要有三,即“礼运大同”说、“论语大同”说、“有道”说。作为“礼运大同”说的仿制品的“论语大同”说,存在着导致孔子的政治理想与他的治国主张的相互矛盾、对史料的运用和理... 对于什么是孔子的政治理想,学术界迄今尚无定论,观点主要有三,即“礼运大同”说、“论语大同”说、“有道”说。作为“礼运大同”说的仿制品的“论语大同”说,存在着导致孔子的政治理想与他的治国主张的相互矛盾、对史料的运用和理解不够严谨、准确等不足,此说难以成立。因此,“有道”才是孔子的政治理想。因为,第一,“有道”是孔子政治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第二,孔子赞美“有道”、痛恨“无道”,说过“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的话,并视当世为“无道”社会,从逻辑上证明了“有道”是他心目中的理想政治。孔子“有道”政治理想有其具体内容,但孔子把实现“有道”政治理想的希望寄托在最高统治者“修己以敬”、“为政以德”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有道 政治理想
下载PDF
解读前贤 嘉惠后学——读《王禹偁诗集编年笺注》感言 被引量:1
15
作者 裴传永 《山东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7-157,共1页
关键词 诗集 解读 笺注 编年 后学 中国诗歌史 诗歌创作 文学批评 唐宋
下载PDF
孙权决计抗曹过程考——从《建康实录》、《资治通鉴》的有关描述说起 被引量:1
16
作者 裴传永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69-74,共6页
孙、刘联合在赤壁之战大败曹操,奠定了三国鼎立的格局。但史料关于孙权决计抗曹过程的描述却有不同,《建康实录》将诸葛亮排除在这个过程之外,《资治通鉴》则以之为促使孙权决计抗曹的第一人。其实,由于主、客观多方面原因,两说均... 孙、刘联合在赤壁之战大败曹操,奠定了三国鼎立的格局。但史料关于孙权决计抗曹过程的描述却有不同,《建康实录》将诸葛亮排除在这个过程之外,《资治通鉴》则以之为促使孙权决计抗曹的第一人。其实,由于主、客观多方面原因,两说均存在一定错误。本文认为,孙权一开始态度就是明确、坚决的,只是由于他急于与群臣商讨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权 诸葛亮 赤壁之战
下载PDF
邓小平小康理论对中国传统小康思想的继承和超越 被引量:1
17
作者 裴传永 刘永鹏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8-22,共5页
邓小平小康理论与中国传统小康思想有着不可割裂的内在联系。邓小平小康理论是对传统小康思想的批判继承——邓小平小康理论的核心概念源出于传统小康思想;它对民生的关注和对富民强国的追求也与传统小康思想一脉相承。邓小平小康理论... 邓小平小康理论与中国传统小康思想有着不可割裂的内在联系。邓小平小康理论是对传统小康思想的批判继承——邓小平小康理论的核心概念源出于传统小康思想;它对民生的关注和对富民强国的追求也与传统小康思想一脉相承。邓小平小康理论更是对传统小康思想的升华和超越——邓小平小康理论突破了传统小康思想片面怀旧、厚古非今的狭窄视野和僵化思维;传统小康思想把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视为维护社会秩序的手段,邓小平小康理论则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实现小康的根本目的;传统小康思想视礼为治国之本,邓小平小康理论则把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作为治国的基础性工程;传统小康思想只是提出了小康的目标,却没有给出如何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方案,邓小平小康理论是一个集目标、意义、条件、步骤、措施为一体的完整的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川 继承 超越
下载PDF
孟子的“仁政”理想述论 被引量:1
18
作者 裴传永 《理论学刊》 CSSCI 2000年第3期113-117,共5页
“仁政”是孟子政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也是他的政治理想。“仁政”理想的要义是家给百亩之田、五亩之宅 ,形成君民同乐的良好关系。孟子“仁政”理想的提出 ,反映了他制止野蛮战争和暴政、安定社会的美好愿望 ,虽有空想成分 ,但其... “仁政”是孟子政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也是他的政治理想。“仁政”理想的要义是家给百亩之田、五亩之宅 ,形成君民同乐的良好关系。孟子“仁政”理想的提出 ,反映了他制止野蛮战争和暴政、安定社会的美好愿望 ,虽有空想成分 ,但其人民性、进步性也是不容否认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盂子 仁政 井田制 与民同乐 儒家
下载PDF
《管子》的君臣观初探 被引量:1
19
作者 裴传永 孙希国 《管子学刊》 1998年第1期4-8,共5页
《管子》的君臣观初探裴传永孙希国《管子》一书,内容广博,思想深刻精到,但由于其具体成书年代一直众说纷纭、悬而不决,致使关于《管子》思想的研究迟迟不能得到深入、系统的开展,使《管子》的许多创见迟迟不能得到合理、准确的历... 《管子》的君臣观初探裴传永孙希国《管子》一书,内容广博,思想深刻精到,但由于其具体成书年代一直众说纷纭、悬而不决,致使关于《管子》思想的研究迟迟不能得到深入、系统的开展,使《管子》的许多创见迟迟不能得到合理、准确的历史定位,此诚为古代思想史研究的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子》 君臣观 君臣关系 人臣 兴利除害 思想品德 进步性 中共山东省委 《大匡》 商周时期
下载PDF
“礼运大同”思想之我见
20
作者 裴传永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51-54,共4页
政治理想,就是人们对自己所憧憬、向往的那样一种社会政治局面的理性思考和勾画。儒家创始人孔子是较早阐明自己的政治理想的思想家,这一点已为学术界所公认;但是孔子的政治理想究竟为何?对此,学术界却是众说纷纭,没有定论。在关... 政治理想,就是人们对自己所憧憬、向往的那样一种社会政治局面的理性思考和勾画。儒家创始人孔子是较早阐明自己的政治理想的思想家,这一点已为学术界所公认;但是孔子的政治理想究竟为何?对此,学术界却是众说纷纭,没有定论。在关于孔子政治理想的诸多见解中,“礼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政治理想 “大同” 郭沫若 《礼运》 《春秋》 子游 《礼记》 孙中山 《左传》 《礼记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