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2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湘西民族地区农文旅融合发展问题及现状研究:以永顺县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伍宏铖 覃建雄 +1 位作者 罗丽 张哲 《山西农经》 2024年第8期133-135,共3页
在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农文旅融合发展成为民族地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但从当前民族地区的农文旅融合发展实际来看,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直接影响着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以湘西民族地区的永顺县为例,系统梳理当地农文... 在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农文旅融合发展成为民族地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但从当前民族地区的农文旅融合发展实际来看,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直接影响着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以湘西民族地区的永顺县为例,系统梳理当地农文旅融合发展现状情况,总结出当前永顺县农文旅在融合发展中存在着基础设施薄弱、历史文化挖掘不深、过度商业化、复合型人才缺乏等问题。结合当地实际,提出应当从以下四方面来提升:完善基础设施,构建服务体系;深挖文化价值,打造特色亮点;准确定位,把握发展方向;外引内育,组建人才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文旅融合 问题 湘西民族地区
下载PDF
川滇黔桂地区泥盆系层序地层分析 被引量:21
2
作者 覃建雄 陈洪德 +6 位作者 田景春 彭军 侯中健 寿建峰 杨晓宁 沈安江 陈子炓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72-180,共9页
根据层序关键界面、体系域叠置关系及内部构型特征 ,结合生物地层资料 ,右江盆地泥盆系可划分为 1 7个三级层序 ,其中下统 7个、中统 5个、上统 5个 ,包括 9个Ⅰ型层序、8个Ⅱ型层序 ,代表 1 7次三级相对海平面变化产物。在此基础上 ,... 根据层序关键界面、体系域叠置关系及内部构型特征 ,结合生物地层资料 ,右江盆地泥盆系可划分为 1 7个三级层序 ,其中下统 7个、中统 5个、上统 5个 ,包括 9个Ⅰ型层序、8个Ⅱ型层序 ,代表 1 7次三级相对海平面变化产物。在此基础上 ,对不同沉积背景的层序进行了对比 ,建立了相应的层序格架模型。结果表明 ,不同沉积相带的层序内部构型和成因格架存在一定的差异 ,但由于海平面变化这一共同因素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 泥盆纪 右江盆地 川滇黔桂地区
下载PDF
右江盆地层序充填序列与古特提斯海再造 被引量:24
3
作者 覃建雄 陈洪德 +1 位作者 田景春 杨作升 《地球学报(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2-70,共9页
首次识别出 5个级别的层序界面及相应的沉积层序 ,以不同级别的层序界面作为划分相应级别层序的重要标志 ,不同级别的层序反映不同地质事件和动力转化过程。将 5个级别的沉积层序作为板间、板缘、板内构造过程的地层记录 ,反映了沉积盆... 首次识别出 5个级别的层序界面及相应的沉积层序 ,以不同级别的层序界面作为划分相应级别层序的重要标志 ,不同级别的层序反映不同地质事件和动力转化过程。将 5个级别的沉积层序作为板间、板缘、板内构造过程的地层记录 ,反映了沉积盆地类型、性质及演化过程 ,并与沉积盆地之间存在不同级别的耦合效应 :超级层序相当于沉积盆地域的地层记录 ;Ⅰ级层序对应于一个成因盆地的地层记录 ;Ⅱ级层序反映沉积盆地的构造阶段或构造沉积幕 ;准Ⅱ级层序揭示盆地构造期或沉积幕 ;Ⅲ级层序相当于盆地充填韵律 ;Ⅳ级、Ⅴ级层序分别相当于盆地充填体系域和冲填体系。研究表明 ,右江古特提斯海演化经历了陆内裂陷海、陆缘裂谷海、孤后裂谷海和残余海前陆盆地 4个发展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充填序列 古特提斯海 右江盆地 沉积盆地
下载PDF
西昌盆地流体包裹体及其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4
作者 覃建雄 张长俊 +1 位作者 李天生 李云岗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16-225,共10页
通过对西昌盆地下二叠统碳酸盐岩流体包裹体研究证实,储层成岩演化和烃类生成、运移、聚集的每一阶段均可形成流体包裹体,是储层孔隙形成环境、发育阶段以及油气演化、运移、聚集的直接标志。不同世代胶结物和不同期次孔隙充填矿物中... 通过对西昌盆地下二叠统碳酸盐岩流体包裹体研究证实,储层成岩演化和烃类生成、运移、聚集的每一阶段均可形成流体包裹体,是储层孔隙形成环境、发育阶段以及油气演化、运移、聚集的直接标志。不同世代胶结物和不同期次孔隙充填矿物中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表明,西昌盆地下二叠统烃源告演化及储层孔隙的发展经历了准同生期、成岩早期和中晚期、表生期、再埋藏早、中、晚期7个演化阶段。其中,表生期岩溶孔洞缝、再埋藏早期深部溶蚀孔洞缝和中晚期构造裂隙构成了区内聚烃期储集空间。石油开始生成和初次运移发生在晚二叠世(再埋藏早期),大量运移聚集发生在三叠纪(再埋藏中期),天然气大量运移聚集发生在侏罗纪及其之后(再埋藏晚期)。油气生成、运移和聚集与海西期玄武岩喷发(热)事件、印支-燕山期构造运动及岩浆多期侵入活动紧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包体 油气勘探 西昌盆地 早二叠世
下载PDF
右江盆地二叠纪生物礁层序地层学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覃建雄 曾允孚 +1 位作者 陈洪德 田景春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506-517,462-525,共12页
通过右江盆地二叠纪生物礁层序地层研究表明 ,在海平面升降旋回的各个时期 ,均有生物礁的发育 ,并呈现各自特征的层序内部构型及成因格架。低水位礁仅发育于台盆背景 ,以加积丘礁或点礁为特色 ,常与混屑浊积岩、硅灰岩、硅泥岩共生 ;陆... 通过右江盆地二叠纪生物礁层序地层研究表明 ,在海平面升降旋回的各个时期 ,均有生物礁的发育 ,并呈现各自特征的层序内部构型及成因格架。低水位礁仅发育于台盆背景 ,以加积丘礁或点礁为特色 ,常与混屑浊积岩、硅灰岩、硅泥岩共生 ;陆棚边缘礁发育于台盆和斜坡背景 ,与低水位期的相比 ,礁体较大 ,数量较多 ,因为该期相对稳定的底质和水动力条件对生物礁的萌生更具诱导作用 ;海侵期表现为伴随海平面向陆超覆而形成的向陆年轻化的海侵型台盆礁、斜坡礁、台缘礁、台内礁组合 ,具加积 -退积型堆积序列 ,礁顶发育硬底、生物挠动面、海底熔蚀面、淹没面、水下中止面等 ,礁盖包括硅岩、火山碎屑浊积岩、放射虫岩、骨针岩、深水遗迹相、生物密集层、浮游相灰岩、含锰磷酸盐灰泥岩等 ,生长方式主要是追补式和中止式 ,以宝塔礁、链状礁、点礁为主 ;高水位礁以进积礁、加积礁和混积礁组合为特征 ,广泛发育于台内、台缘、斜坡、台盆等环境 ,具向上变浅序列 ,礁顶发育暴露面、岩溶面、冲刷侵蚀面、钙化壳、白云岩帽等 ,礁盖主要有残积相、潮坪相、浊积相、丘滩相等 ,规模大、分布广 ,以堤礁、环礁、马蹄形礁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礁 层序格架 二叠纪 右江盆地 层序地层学
下载PDF
西昌复合盆地层序充填序列与沉积动力演化初探 被引量:15
6
作者 覃建雄 夏竹 +1 位作者 张长俊 王运生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45-55,共11页
本文从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动力学角度 ,对西昌复合盆地进行了初步的研究。西昌复合盆地在不同地质演化阶段具有不同的大地构造属性 ,在区域上表现为不同区块具有不同的层序成因格架 ,显示典型的纵向叠加、横向复合的复式特点。盆地层序充... 本文从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动力学角度 ,对西昌复合盆地进行了初步的研究。西昌复合盆地在不同地质演化阶段具有不同的大地构造属性 ,在区域上表现为不同区块具有不同的层序成因格架 ,显示典型的纵向叠加、横向复合的复式特点。盆地层序充填序列包括 2个超层序、5个巨层序、8个一级层序、14个二级层序、76个三级层序以及若干个次一级层序 ,分别代表 2个、5个、8个、14个、76个和若干个相应周期的海 (湖 )平面变化产物。盆地形成和发展受特提斯洋张力和不同块体边缘聚力的复合控制 ,其演化经历了褶皱基底固结、被动边缘海盆发展、陆内盆地改造三大阶段 ,具体包括造山裂谷 (Z1)、初始被动边缘 (Z2 )、稳定被动边缘 (∈—P2 )、边缘热隆—拉裂 (P3 )、残余海盆 (T1—T2 )、周缘前陆 (T3 —J1)、陆内坳陷 (J2 —K1)、挤压改造 (K2 —E1) 8个不同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昌复合盆地 层序充填序列 沉积动力演化 沉积学 层序地层学
下载PDF
西南地区二叠纪层序地层及海平面变化 被引量:25
7
作者 覃建雄 曾允孚 +5 位作者 陈洪德 田景春 李余生 钱奕中 寿建峰 沈安江 《岩相古地理》 CSCD 1998年第1期19-35,共17页
西南地区二叠系可划分为2个二级层序、11个三级层序,它们代表11次三级海平面升降旋回,其中有6次可与欧美地区二叠纪海平面变化相对比,它们是伦纳德(Leonardian)早期、瓜达卢普(Guadalupian)早期、瓜... 西南地区二叠系可划分为2个二级层序、11个三级层序,它们代表11次三级海平面升降旋回,其中有6次可与欧美地区二叠纪海平面变化相对比,它们是伦纳德(Leonardian)早期、瓜达卢普(Guadalupian)早期、瓜达卢普(Guadalupian)晚期、卡赞(Kazanian)早期、鞑靼(Tatarian)早期和鞑靼(Tatarian)晚期的海平面旋回。研究表明,该区二叠纪相对海平面变化作为全球海平面变化和同沉积构造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它与欧美地区乃至联合古陆发展具反向效应,即具有以海侵型碳酸盐沉积序列为典型的主体海平面上升的特点。作者认为显生宙全球海平面旋回曲线的二叠纪部分总体具有两种类型或分支:其一是以海侵型碳酸盐沉积序列为主的反映海平面主体上升的特提斯型或华南型;其二是以海陆过渡—陆相海退沉积序列为主的揭示海平面主体下降的经典型或欧美型。作者强调,全球二叠纪海侵型全球海平面旋回曲线应以西南地区为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 海平面变化 二叠系 西南地区 特提斯型
下载PDF
碳酸盐斜坡沉积层序地层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覃建雄 曾允孚 +1 位作者 陈洪德 田景春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10-118,共9页
通过右江盆地二叠系层序地层研究表明,在海平面升降旋回的各个时期,均有重力流的发育,并显示各自特征的层序内部构型和成因格架。低水位期以盆缘-下斜坡混屑浊积岩为特征,陆棚边缘体系域中重力流相对较少;海侵期重力流以钙屑碎屑... 通过右江盆地二叠系层序地层研究表明,在海平面升降旋回的各个时期,均有重力流的发育,并显示各自特征的层序内部构型和成因格架。低水位期以盆缘-下斜坡混屑浊积岩为特征,陆棚边缘体系域中重力流相对较少;海侵期重力流以钙屑碎屑流及其再改造砂沉积为主;高水位期重力流沉积厚度大、分布广、成因类型丰富,主要以钙屑塌积岩、颗粒流、液化沉积物流、碎屑流及浊流大量发育为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 斜坡体系 重力流 沉积层 碳酸盐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下奥陶统白云岩成因及储集特征 被引量:14
9
作者 覃建雄 曾允孚 杨俊杰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75-284,共10页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下奥陶统碳酸盐岩白云岩化可划分为蒸发泵-渗透回流白云岩化、混合水(早期和晚期)白云岩化、埋藏压宾流(非脉状)铁白云岩化和构造热液(脉状)白云岩化四种成因模式。成岩早期混合水粉晶(颗粒)白云岩和中晶残余...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下奥陶统碳酸盐岩白云岩化可划分为蒸发泵-渗透回流白云岩化、混合水(早期和晚期)白云岩化、埋藏压宾流(非脉状)铁白云岩化和构造热液(脉状)白云岩化四种成因模式。成岩早期混合水粉晶(颗粒)白云岩和中晶残余颗粒白云岩平均孔隙度2.64%,渗透率7.5×10-3μm2,是区内主要的储集岩,后生期铁白云石脉与油气藏分布具明显的一致性,发育H2O、CO2气液包裹体和烃类气液两相流体包裹体,是寻找油气的重要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相 成因 白云岩 早奥陶统 储集层
下载PDF
层序地层作为沉积盆地识别标志的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覃建雄 陈洪德 田景春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2期72-81,共10页
本文以盆地充填动力学为指导 ,从层序界面与盆山转换、层序级别与盆地规模、层序格架与盆地类型、层序充填与盆地演化 4个方面 ,对层序与盆地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 ,结果表明层序地层作为盆地的识别标志主要包括 :①不同成因类型和规模... 本文以盆地充填动力学为指导 ,从层序界面与盆山转换、层序级别与盆地规模、层序格架与盆地类型、层序充填与盆地演化 4个方面 ,对层序与盆地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 ,结果表明层序地层作为盆地的识别标志主要包括 :①不同成因类型和规模级别的界面作为划分相应成因级别层序的重要标志 ,它们反映地壳演化过程中的动力转换事件 ,其中超级、Ⅰ级、Ⅱ级界面分别反映盆地域之间、盆地之间、盆山之间的应力转换机制 ,Ⅲ—Ⅳ级界面揭示了构造、海平面、气候、物源联合引起的盆地容纳空间和沉积机制的转变过程。②作为板间、板缘、板内过程的沉积记录 ,层序与盆地之间存在特定的耦合关系 ,即超级层序相当于沉积盆地域 ,Ⅰ级层序相当于沉积盆地 ,Ⅱ级层序对应于盆地构造沉积幕 ,Ⅲ级层序对应于盆地充填幕 ,Ⅳ—Ⅴ级层序相当于盆地充填韵律。③不同成因沉积盆地 ,层序成因格架及内部构型各异 ,因而根据层序特征研究 ,可判识盆地成因属性。④在盆地演化的不同阶段 ,盆地性质、构造特征、沉积格局存在差异 ,所形成的层序构型、界面属性及组合特征等亦不同 ,因而通过层序充填序列的研究 ,可揭示盆地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 沉积盆地 界面级别 盆地演化
下载PDF
中国喀斯特旅游研究:回顾与展望
11
作者 李文路 覃建雄 《旅游导刊》 2024年第4期86-111,共26页
喀斯特旅游实践对喀斯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需要系统的学术研究进行科学指导,因此非常有必要对喀斯特旅游的相关研究进行回顾和展望。目前在国内喀斯特旅游的研究体系中,鲜有进行知识总结和问题反思的文献。本文梳理和归纳了198... 喀斯特旅游实践对喀斯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需要系统的学术研究进行科学指导,因此非常有必要对喀斯特旅游的相关研究进行回顾和展望。目前在国内喀斯特旅游的研究体系中,鲜有进行知识总结和问题反思的文献。本文梳理和归纳了1985年以来国内喀斯特旅游的代表性文献,系统地回顾了该领域的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指出了研究不足,构建了研究框架,并提出了研究展望。研究发现:(1)国内喀斯特旅游研究经历了萌芽阶段(1985—1996年)、发展阶段(1997—2009年)和稳定阶段(2010年至今);(2)研究主题聚焦于喀斯特旅游资源基本内涵、喀斯特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喀斯特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喀斯特乡村旅游及扶贫开发和喀斯特旅游影响与可持续发展5个方面;(3)研究方法在定性研究与量化分析方面均有所涉及,定性研究成果较为丰富;(4)在学术界,喀斯特旅游的关注度呈现波动状态,且存在着研究成果质量不高、研究不成体系等问题;(5)未来需要加强对喀斯特旅游的基础性研究、经验性研究和时代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地质旅游 山地旅游 可持续发展 文献综述
下载PDF
四川省旅游度假区成因分类、空间布局与开发模型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覃建雄 张培 陈兴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205-211,共7页
自然条件、生态环境和空间要素构成旅游度假区的第一要素。四川省域不同地区其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各有差异,形成不同成因类型的旅游度假区。不同成因类型旅游渡假区,其空间分布具有自身的规律性。论文在综合分析四川省地质地貌背景和自... 自然条件、生态环境和空间要素构成旅游度假区的第一要素。四川省域不同地区其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各有差异,形成不同成因类型的旅游度假区。不同成因类型旅游渡假区,其空间分布具有自身的规律性。论文在综合分析四川省地质地貌背景和自然环境条件基础上,阐述四川省域旅游度假区成因分类和环境特点,以及不同成因类型度假区的空间分布规律。最后,提出不同类型度假区功能结构特点和开发建设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度假区 成因分类 空间布局 开发模型 四川
下载PDF
层序成因动力学中的构造因素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覃建雄 陈洪德 田景春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77-86,共10页
以层序—盆地—构造为主线 ,对层序成因动力学中的构造控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层序发育的构造控制主要表现为 :1 )构造控制盆地边界 ,进而控制层序充填轮廓 ;2 )构造级次控制层序和层序级别 ;3)构造属性控制盆地性质 ,进而控制层序... 以层序—盆地—构造为主线 ,对层序成因动力学中的构造控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层序发育的构造控制主要表现为 :1 )构造控制盆地边界 ,进而控制层序充填轮廓 ;2 )构造级次控制层序和层序级别 ;3)构造属性控制盆地性质 ,进而控制层序成因格架和界面成因类型 ;4)随着层序规模和界面级别的增大 ,构造控制的意义和痕迹越明显 ;5)同沉积断裂活动控制层序的内部构型 ;6)构造基底活动形式控制着层序容纳空间和结构型式 ;7)构造演化控制着盆地演化及性质 ,进而控制着层序充填样式和组合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成因动力学 层序地层 沉积断裂活动控制层序 活动形式 几何形态
下载PDF
四川龙门山马角坝地区石炭纪层序地层及海平面变化研究 被引量:30
14
作者 覃建雄 曾允孚 +1 位作者 黄志勋 吴勇 《岩相古地理》 CSCD 1996年第1期19-33,共15页
在沉积学、生物地层学研究之基础上,结合沉积地球化学资料,对龙门山马角坝地区石炭系进行了露头层序地层学研究。首次识别出9个三级层序和若干个四至五级高频层序。在三级层序中,岩关组2个、大塘组3个、威宁组2个、马平组2个,... 在沉积学、生物地层学研究之基础上,结合沉积地球化学资料,对龙门山马角坝地区石炭系进行了露头层序地层学研究。首次识别出9个三级层序和若干个四至五级高频层序。在三级层序中,岩关组2个、大塘组3个、威宁组2个、马平组2个,它们均可作区域性对比。其中,四个层序分别与冈瓦纳大陆晚古生代五次冰川事件中四次间冰期-冰期旋回相对应,表明其成因与冰川型全球海平面变化有关。显然,研究区石炭纪层序主要受控于全球海平面升降旋回,具有全球对比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学 海平面变化 石炭纪 龙门山地区 四川
下载PDF
地震遗迹景观体系与旅游开发模式研究——以汶川地震遗址区为例 被引量:4
15
作者 覃建雄 唐勇 +3 位作者 陈兴 张培 沈兴菊 薛熙明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43-146,共4页
如何发掘、保护、发挥和利用好地震堰塞湖景观资源及其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中潜在的独特作用,成为国内外亟待解决的重大科研课题。论文通过汶川地震遗址区地震新增地质景观(尤其是新增地质灾害景观和堰塞湖景观)的挖掘、识别、清理及其... 如何发掘、保护、发挥和利用好地震堰塞湖景观资源及其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中潜在的独特作用,成为国内外亟待解决的重大科研课题。论文通过汶川地震遗址区地震新增地质景观(尤其是新增地质灾害景观和堰塞湖景观)的挖掘、识别、清理及其资源体系的建立,阐述地震新增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类型、特征及其空间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重点提出基于地震新增遗迹景观及堰塞湖景观资源的旅游开发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遗迹景观 新增堰塞湖 景观体系 旅游开发模式 汶川地震
下载PDF
现代沉积学理论重大进展综述 被引量:8
16
作者 覃建雄 徐国盛 曾允孚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3-32,共10页
现代沉积学重大进展主要表现在各种边缘、分支、交叉、横断学科的诞生和发展。其中,层序地层学的进展表现在层序生物地层学、成岩层序地层学、高频层序地层学、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应用层序地层学、定量层序地层学等理论的涌现和发展... 现代沉积学重大进展主要表现在各种边缘、分支、交叉、横断学科的诞生和发展。其中,层序地层学的进展表现在层序生物地层学、成岩层序地层学、高频层序地层学、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应用层序地层学、定量层序地层学等理论的涌现和发展;资源沉积学从过去的矿产型资源沉积学研究转向了资源的有限性和稀有性、资源的永续利用与社会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研究;环境沉积学从单一的环境科学研究转向了与环境经济、开发、规划、管理、保护、防治等相结合的研究;大地构造沉积学从板块构造与沉积作用关系研究转向了对不同板块构造背景下盆地沉积过程的动态模拟,进而更有效、更精确地对相关矿产进行预测;事件沉积学从传统的地质灾害事件研究发展到了近现代乃至未来全球事件的研究和预测;全球旋回地层学以全球沉积岩为研究对象,以全球古气候、全球古地理、全球构造运动和沉积作用为研究内容;大陆动力沉积学以大陆动力学和沉积学为基础,探讨不同大陆动力学背景下沉积盆地的形成机制和发展演化,最终了解大陆岩石圈演化与生物圈、大气圈及水圈之间的关系;实验沉积学屏弃了传统的定性和描述性研究,注重定量统计、成因规律和机制模拟等的研究;全球变化沉积学通过过去全球变化的成因、过程和后果的研究,预测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 沉积学理论 全球变化 大陆动力 进展
下载PDF
江汉盆地海相地层油气勘探前景的包裹体证据 被引量:7
17
作者 覃建雄 刘岫峰 +2 位作者 李余生 黄克难 柯小平 《地球学报(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5-62,共8页
江汉盆地海相地层矿物流体包裹体,按成岩序列和共生组合关系可划分为5期和5种组合类型,其中2~5种组合类型(第3~6期)与油气的生成、运移和聚集关系密切。相应的均一温度和含盐度分别在105~180℃和8~20ω(NaC... 江汉盆地海相地层矿物流体包裹体,按成岩序列和共生组合关系可划分为5期和5种组合类型,其中2~5种组合类型(第3~6期)与油气的生成、运移和聚集关系密切。相应的均一温度和含盐度分别在105~180℃和8~20ω(NaCleq)%之间,有机包裹体丰度67.3%,平均总烃质量分数0.295×10-6,平均CH4/CO2比值1.32。包裹体诸参数,结合其他有机地球化学资料综合证实,区内烃源岩母质类型好,有机质丰度较高,油气演化处于高成熟阶段。石油和天然气大量生成、运移和聚集分别发生在印支-燕山早期和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期,并与圈闭的形成相配套,油气藏保存条件较佳,油气勘探前景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包裹体 油气勘探 海相地层 江汉盆地
下载PDF
层序成因格架中的储集体分布——以西南地区二叠系为例 被引量:6
18
作者 覃建雄 陈洪德 +2 位作者 田景春 李余生 杨作升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4,共4页
西南地区二叠系层序成因格架及储集体分布关系的研究表明,不同成因沉积盆地的层序内部构型及成因格架不同,其中储集体特征及分布亦各异。总体而言,该区二叠系层序格架中的有利储集体主要包括:①低水位体系域中的盆底斜坡扇、浪控三... 西南地区二叠系层序成因格架及储集体分布关系的研究表明,不同成因沉积盆地的层序内部构型及成因格架不同,其中储集体特征及分布亦各异。总体而言,该区二叠系层序格架中的有利储集体主要包括:①低水位体系域中的盆底斜坡扇、浪控三角洲砂体、河谷充填进积复合砂体、混屑浊积岩、冲积扇砂体、丘礁组合;②海侵体系域中的浅滩及障壁滩砂体、河口湾砂体、潮控三角洲砂体、扇三角洲砂体、丘礁滩组合、火山碎屑浊积岩、浊积扇及扇三角洲砂体;③高水位体系域中的河控三角洲、冲积扇河道砂体、扇三角洲砂体、钙屑重力流沉积、丘礁滩组合、滩坝砂体、白云岩;④与层序界面有关的岩溶储层,包括界面上的残积相、界面及下伏的岩溶角砾岩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学 储集层 二叠纪 西南地区
下载PDF
西昌复合盆地层序界面研究及意义 被引量:5
19
作者 覃建雄 夏竹 田景春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3-150,共8页
根据界面组构特征、延伸范围、侵蚀程度及间断期限 ,西昌复合盆地共识别出特级 (3个 )、超级 (4个 )、Ⅰ级 (3个 )、Ⅱ级 (2个 )、Ⅲ级 (7个 )、Ⅳ级 (5 9个 ) 6个级别类型的层序界面 ,共 78个 ,不同级别类型的层序界面 ,其组构、特征... 根据界面组构特征、延伸范围、侵蚀程度及间断期限 ,西昌复合盆地共识别出特级 (3个 )、超级 (4个 )、Ⅰ级 (3个 )、Ⅱ级 (2个 )、Ⅲ级 (7个 )、Ⅳ级 (5 9个 ) 6个级别类型的层序界面 ,共 78个 ,不同级别类型的层序界面 ,其组构、特征及分布各异。在此基础上 ,结合构造活动、盆地性质、盆山转换、海平面变化等 ,将西昌复合盆地 78个层序界面归结为造山侵蚀、升隆侵蚀、陆上侵蚀、暴露溶蚀、水下间断、海侵上超等 6种成因类型 ,不同成因类型界面其形成背景、成因机理明显不同。在层序界面级别类型及成因机理研究成果基础上 ,通过对层序界面与地层划分、盆地演化及油气储层关系的初步研究表明 ,层序界面不仅在油气勘探中发挥重要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界面 级别类型 成因类型 西昌复合盆地 油气勘探 沉积盆地 地球动力学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储层深埋次生孔隙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覃建雄 徐国盛 +1 位作者 吴勇 成都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 CAS 1995年第4期9-14,共6页
鄂尔多斯盆地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储层是成岩期白云岩化,表生期古岩溶和后生期深埋溶解作用叠加改造的结果.深理溶解作用既可通过扩大改造光期孔洞缝形成溶蚀扩大孔隙体系,亦可通过溶蚀碳酸盐产生新增孔隙体系,从而大大提高了碳酸盐储... 鄂尔多斯盆地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储层是成岩期白云岩化,表生期古岩溶和后生期深埋溶解作用叠加改造的结果.深理溶解作用既可通过扩大改造光期孔洞缝形成溶蚀扩大孔隙体系,亦可通过溶蚀碳酸盐产生新增孔隙体系,从而大大提高了碳酸盐储层储集条件.根据孔隙结构特征,区内碳酸监岩储层深埋次生孔隙可划分为17种类型,它们是富含有机酸、CO2和H2S的具有化学侵蚀性的酸性地下成岩流体与碳酸盐之间相互作用的产物.无论在沉积学还是沉积地球化学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集层 次生孔隙 碳酸盐岩 孔隙 奥陶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