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格尔对现代性问题的剖析与重塑 被引量:1
1
作者 詹世友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50,I0002,共12页
黑格尔是第一个把现代性上升为一个哲学问题的思想家,他热情欢迎现代性的到来,但同时对现代性中的内在分裂、矛盾和冲突有敏锐的把握,指出其存在着所有权不具普遍性、劳动异化、市民社会伦理丧失、大规模贫困对精神带来消极影响等方面... 黑格尔是第一个把现代性上升为一个哲学问题的思想家,他热情欢迎现代性的到来,但同时对现代性中的内在分裂、矛盾和冲突有敏锐的把握,指出其存在着所有权不具普遍性、劳动异化、市民社会伦理丧失、大规模贫困对精神带来消极影响等方面的危机。黑格尔认为,当时的其他思想家对此问题的认识都存在偏差,所以主张对现代性予以政治伦理重塑:在逐步恢复伦理性的市民社会发展的基础上,社会必须继续进展到现代国家,才能真正对现代性加以政治伦理的重塑,即现代国家能够使个人的特殊性与国家的普遍性达到有中介的统一,这样个人的本质就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得到了塑造,所有权、个人的主观性、劳动的异化、贫困等问题都将得到有效解决。黑格尔对现代性的剖析体现了强大的思想力量,但其重塑方案终究只是一种理想化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 现代性危机 市民社会 政治伦理
下载PDF
康德论从自然状态过渡到法权状态的五大理由
2
作者 詹世友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6-66,共11页
康德的法权理论是从纯粹实践理性法则中引申出的,所以排除了经验因素、现实功利、幸福等等的考量,而集中思考法权概念本身所内含的要求。在自然状态下人们的行为关系达不到法权概念的要求,只能暂时地、不稳定地获得自己的法权;只有法权... 康德的法权理论是从纯粹实践理性法则中引申出的,所以排除了经验因素、现实功利、幸福等等的考量,而集中思考法权概念本身所内含的要求。在自然状态下人们的行为关系达不到法权概念的要求,只能暂时地、不稳定地获得自己的法权;只有法权状态(公民状态、公民宪政状态,其政体形态必定是共和制)才能克服这个缺陷。他主张,我们从自然状态过渡到法权状态具有五大理由,比如自然状态的历史发展中必然出现法权要素、无法出现人们联合起来的普遍的共同意志以实证立法、存在无法执行契约的困境、无法形成正规的具有最高强制力的权力机构、只能按对法权的主观理解行事等,而进入法权状态则能克服这些缺陷,并政治性地实现人们的外在自由。对人而言,走出自然状态,进入公民状态,是我们的义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的法权学说 自然状态 法权状态 过渡 理由
下载PDF
正义价值关怀下的政治大业——莱布尼茨政治哲学之要旨
3
作者 詹世友 刘佳琦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1,共11页
莱布尼茨在政治哲学领域颇有建树,主张政治是一门“有用的科学”,以促进人类的共同福祉为终极目标。所以,政治哲学应该秉承一种正义的价值关怀。在他看来,正义就是一种“有智慧的人的仁爱”,而仁爱就是能够以他人的幸福为自己的幸福的... 莱布尼茨在政治哲学领域颇有建树,主张政治是一门“有用的科学”,以促进人类的共同福祉为终极目标。所以,政治哲学应该秉承一种正义的价值关怀。在他看来,正义就是一种“有智慧的人的仁爱”,而仁爱就是能够以他人的幸福为自己的幸福的品德。在正义原则的指导下,我们要严正反对以统治者的任性意志为基础的专制主义,削弱主权的绝对性和单一性。最佳政体是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和民主政体的混合。政治家应具备政治美德、杰出才干,引导民众达成理性共识,大力发展能促进人类身心健康和福祉的科学技术,努力推进事关人类总体福祉的宏图大业。他的政治思想体现了一种博爱情怀和实践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布尼茨 人类福祉 正义价值 政治大业
下载PDF
亲证本真性:象山心学的精神血脉
4
作者 詹世友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11,共11页
陆象山“心本论”主张以主观的心来容摄客观精神——理,从而在本体层面上发明本心(即心之本真),他认为,“气禀”“溺于物欲”和“溺于意见”都会造成对本心的遮蔽(其中“溺于意见”所造成的遮蔽最难清除),从而使人形成一种非本真的生活... 陆象山“心本论”主张以主观的心来容摄客观精神——理,从而在本体层面上发明本心(即心之本真),他认为,“气禀”“溺于物欲”和“溺于意见”都会造成对本心的遮蔽(其中“溺于意见”所造成的遮蔽最难清除),从而使人形成一种非本真的生活方式和道德修养方式.如果先立乎其大,发明本心,并且存心、养心、求放心,则我们就能亲证我们的本真性,那种作为本体的本心就会被涵养得正大、深厚,发用出来,就能够贯通内外、本末,从而保证我们行为的道德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山心学 本心 心之本真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正义观的辩证结构 被引量:11
5
作者 詹世友 施文辉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25,共11页
马克思主义认为,正义的最高标准是实现能促使人获得全面发展的客观社会物质生产条件,所谓"正义的环境"并非产生正义问题的实质根源。人类历史就是逐步实现这些条件的漫长历史,也即追求正义的漫长历史。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主流... 马克思主义认为,正义的最高标准是实现能促使人获得全面发展的客观社会物质生产条件,所谓"正义的环境"并非产生正义问题的实质根源。人类历史就是逐步实现这些条件的漫长历史,也即追求正义的漫长历史。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主流正义观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所谓惟一的公平标准。资本主义社会达到了形式性的正义标准,却有着实质性的非正义。只有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消除异化劳动,才能获得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这是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中才能达到的实质性正义。所以,马克思主义正义观内涵着在社会物质生产方式的现实运动中逐渐展开的辩证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正义观 异化劳动 人的全面发展 辩证结构
下载PDF
“为政以德”:孔子政治伦理思想的内在逻辑理路——从美德政治学的角度看 被引量:7
6
作者 詹世友 王涵林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9-104,共6页
孔子在社会理想上憧憬"大同"之世,在现实的政治治理上则向往以亲情关系为主轴的家国一体的周礼之治,力图使政治社会成为一个"道德的团体",所以,"为政以德"成为其政治伦理思想的核心。礼制是其对社会基本... 孔子在社会理想上憧憬"大同"之世,在现实的政治治理上则向往以亲情关系为主轴的家国一体的周礼之治,力图使政治社会成为一个"道德的团体",所以,"为政以德"成为其政治伦理思想的核心。礼制是其对社会基本结构的设计,义乃政治治理的价值目标,孝悌是政德之根,仁为诸政德之全体大用,所以,其政治伦理思想内含一种内在逻辑结构,同时又表现出典型的美德政治学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同 为政以德 逻辑理路
下载PDF
公共领域·公共利益·公共性 被引量:68
7
作者 詹世友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4-73,共10页
公共领域的存在必要性缘于以下事实:我们必须在公共领域中发现和创造公共利益。公共利益的根本特点是其间接或直接的可分享性。我们的自我是普遍自我和特殊自我的统一体,这一点可以说明为什么公共领域和公共利益能够存在,以及公共领域... 公共领域的存在必要性缘于以下事实:我们必须在公共领域中发现和创造公共利益。公共利益的根本特点是其间接或直接的可分享性。我们的自我是普遍自我和特殊自我的统一体,这一点可以说明为什么公共领域和公共利益能够存在,以及公共领域的公共性为什么不是一个自然事实,而是我们要努力实现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领域 公共利益 公共性 自我
下载PDF
论精神空间 被引量:19
8
作者 詹世友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6-33,共8页
精神是一种结构形态的存在 ,其各结构维度如理智、情感、意志等 ,都能得到涵养而变得宽广和深厚。其秘密在于 :劳动可以对欲望满足实行延迟 ,这种时间上的延迟导致了空间上的开拓。它在心灵中“空出”了一个场域 ,于是我们可以通过知、... 精神是一种结构形态的存在 ,其各结构维度如理智、情感、意志等 ,都能得到涵养而变得宽广和深厚。其秘密在于 :劳动可以对欲望满足实行延迟 ,这种时间上的延迟导致了空间上的开拓。它在心灵中“空出”了一个场域 ,于是我们可以通过知、情、意互渗来对自己的精神空间进行开拓、涵厚和化通。其中理性精神是精神空间的一种决定性的支撑力量。在任何情况下 ,道德教化的任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空间 延迟 德性 涵厚 化通 道德
下载PDF
霍布斯正义理论的论证策略 被引量:3
9
作者 詹世友 方之美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7,共7页
霍布斯把自然状态下人的状况还原到一种相互恐惧的状态,并认为人实际上不适合于过社会生活。但人最基本的愿望是免除死于暴力的恐惧,所以正义的根本指向是获得和平。自然法只能是对人们的应然约束,包括外在的应然规则和内在美德,而没有... 霍布斯把自然状态下人的状况还原到一种相互恐惧的状态,并认为人实际上不适合于过社会生活。但人最基本的愿望是免除死于暴力的恐惧,所以正义的根本指向是获得和平。自然法只能是对人们的应然约束,包括外在的应然规则和内在美德,而没有刚性的强制力,所以政治国家的出现就是必需的,其特点就是主权者不是契约的一方,其意志就是大家的意志,并垄断惩罚的暴力,于是战争状态被消除了,所有的权利转让者都能得到平等对待,这就是政治国家的正义性之所在。这种逻辑是严整的,但是由于简化过度,其中的逻辑缺环也所在多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布斯 正义 自然法 契约 政治国家 论证策略
下载PDF
从政治的道德目的到政治的道德基础 被引量:3
10
作者 詹世友 施文辉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1-53,共13页
西方政治哲学的论证重心经历了一种从政治的道德目的到政治的道德基础的转换。古代的政治伦理学通常把政治的道德基础看作一种自然因素,故而对此并不着力论证,却着重于赋予政治以道德目的;近代以来的西方政治伦理学则认为政治关系是人为... 西方政治哲学的论证重心经历了一种从政治的道德目的到政治的道德基础的转换。古代的政治伦理学通常把政治的道德基础看作一种自然因素,故而对此并不着力论证,却着重于赋予政治以道德目的;近代以来的西方政治伦理学则认为政治关系是人为的,从而对政治的道德基础详加论证,但许多学者对政治的道德目的却心存疑虑。实际上,只有对政治的道德基础严加论证之后,政治的道德目的才能更好地加以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政治哲学 政治道德目的 政治道德基础 论证
下载PDF
当代中国道德文化精神的多维综合铸造 被引量:2
11
作者 詹世友 王涵林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8,共8页
当今中国社会道德文化精神必须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铸造。这主要是因为当今社会经济的市场化改革使得我们的道德精神必须适应市场经济对人们的道德要求。保障并实现人们的基本平等权利是道德建设的前提,基于职业责任的伦理制度建设是道... 当今中国社会道德文化精神必须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铸造。这主要是因为当今社会经济的市场化改革使得我们的道德精神必须适应市场经济对人们的道德要求。保障并实现人们的基本平等权利是道德建设的前提,基于职业责任的伦理制度建设是道德建设的具体载体,培养理性的道德思维方式则是塑造我们的道德美德的基本维度,而培育公共伦理精神则是当今社会促使人们道德升华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文化精神 权利 职责 道德思维方式 公共伦理精神
下载PDF
道德价值奠基:人性论路径及其分判——以荀子和亚里士多德伦理思想为例 被引量:11
12
作者 詹世友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4-42,共9页
一般说来,哲学家们以人性论为道德价值奠基,人性论的路径决定着道德价值的发生和成型及其最高形态。荀子和亚里士多德分别采取价值论的人性论和结构论的人性论,并且这也是中国和西方的人性论的两条不同路径。由于持性恶论,荀子认为道德... 一般说来,哲学家们以人性论为道德价值奠基,人性论的路径决定着道德价值的发生和成型及其最高形态。荀子和亚里士多德分别采取价值论的人性论和结构论的人性论,并且这也是中国和西方的人性论的两条不同路径。由于持性恶论,荀子认为道德教化的任务就是积伪成善以化性,而且善的制度环境和价值系统来自人性外部———圣人的制作,因而特别重视“礼”的规范,教化的最高境界是“全”、“粹”;由于持结构论的人性论,亚里士多德认为道德教化的任务是促使心灵的各成分把自己的功能发挥到优秀状态,让理性与情感、欲望相互涵容、化通起来而成伦理之德,并且认为这有助于整体生活之“好”———至善,从而获得道德价值,其最高境界则是理智自身功能的发挥(自己思考自己)———沉思,这是最自由的活动,是最高实践,也是一种至福。解析荀子和亚里士多德的道德理论这一个案,有着普遍性的价值哲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奠基 价值论的人性论 结构论的人性论 道德教化
下载PDF
公共治道的转变与公共伦理学的建立 被引量:2
13
作者 詹世友 张逸云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0-45,共6页
在人类政治治道从统治行政到管理行政再到公共(服务)行政发展的过程中,公共道德问题越来越突出,主要原因是市场有着各种外部性,而行政也由于行政人员的角色多元化、社会多元化、价值观念多元化等而产生大量的公共道德需求。这就要求我... 在人类政治治道从统治行政到管理行政再到公共(服务)行政发展的过程中,公共道德问题越来越突出,主要原因是市场有着各种外部性,而行政也由于行政人员的角色多元化、社会多元化、价值观念多元化等而产生大量的公共道德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提高公共伦理意识,加强公共道德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伦理 市场 外部性 公共利益
下载PDF
角色意识与角色伦理 被引量:12
14
作者 詹世友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3期29-34,共6页
角色意识和角色伦理涵盖个人的所有道德行为和道德活动,是个体道德论的深化,它关乎个人人格的外在表现及其在角色活动中的进一步塑造成型。
关键词 角色 角色意识 角色伦理 人格
下载PDF
从信用到信任——从公共伦理学的角度看 被引量:5
15
作者 詹世友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72-79,共8页
信用是社会交往的必备纽带 ,却不会自动地得到遵守。信用体系出现危机 ,从根本上说 ,是社会中的信任氛围稀薄的反映。信任是应付不确定性和高风险的社会策略。信任问题的复杂性在于 :它不仅是制度设置问题 。
关键词 信用 信任 制度设置 道德生态
下载PDF
“教化”理论的基本原则论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詹世友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1995年第10期10-15,共6页
“教化”理论的基本原则论析詹世友一、“教化”释义“教化”在中国古代通常是指一种政治─—伦理措施,比如“明人伦,兴教化”之类。许慎《说文解字》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即是说,统治者施行政教伦理措施,百姓则仿效之... “教化”理论的基本原则论析詹世友一、“教化”释义“教化”在中国古代通常是指一种政治─—伦理措施,比如“明人伦,兴教化”之类。许慎《说文解字》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即是说,统治者施行政教伦理措施,百姓则仿效之,以建立一种清明稳定的社会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化 基本原则 普遍性本质 黑格尔 现实环境 伽达默尔 自然存在 个别性 绝对精神 道德规范
下载PDF
教化:荀子伦理思想的本旨 被引量:9
17
作者 詹世友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共8页
荀子继承“周孔教化”的宏愿,在理论上系统地论证了教化的必要性和现实途径。他以性恶论为基础提出教化的必要性,认为要实现教化的目的,则所教之物必须入于人心而涵化之。其要在于养情正行而起伪化性,具体途径则是通过礼教和乐教、五经... 荀子继承“周孔教化”的宏愿,在理论上系统地论证了教化的必要性和现实途径。他以性恶论为基础提出教化的必要性,认为要实现教化的目的,则所教之物必须入于人心而涵化之。其要在于养情正行而起伪化性,具体途径则是通过礼教和乐教、五经之教等方式来实现教化目的。可以说,荀子的伦理思想特别明确地以教化为本旨。就教化理论而言,其逻辑之严密,体系之完整,在先秦儒家中,皆属首屈一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伦理思想 教化
下载PDF
论中国古代教化的实践智慧 被引量:5
18
作者 詹世友 栗玉仕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1期17-24,共8页
中国古代教化活动所注目的是实践目的 ,而非理论目的 ,它有着强烈的政治实践和道德实践性格 ,并且表现了一种突出的实践智慧。中国古代教化活动都是为着整体地塑造人的心灵 ,使人培养起智力上的精审、情感和意志的相互协调、平衡。
关键词 中国 古代教化活动 实践目的 政治实践 道德实践
下载PDF
道德规范的本质维度:“器”还是“道”? 被引量:3
19
作者 詹世友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0-27,共8页
关键词 道德规范 法律规范 伦理学 社会生活 普遍性 工具理性 行为规范 合理化 价值合理性 道德理性
下载PDF
康德人性概念的系统解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詹世友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1-71,共11页
康德的人格概念比较复杂,它包括感性能力、感性偏好、机智、想象力、记忆力、知性、判断力、理性、人格等成分,但是要把理性和人格单独看待。人既是本体界的存在者,又是现象界的存在者,分析其人性概念,必须把它看做在理性和人格理念的... 康德的人格概念比较复杂,它包括感性能力、感性偏好、机智、想象力、记忆力、知性、判断力、理性、人格等成分,但是要把理性和人格单独看待。人既是本体界的存在者,又是现象界的存在者,分析其人性概念,必须把它看做在理性和人格理念的范导下的向善发展的人类本性,即"人格中的人性",由此才能理解"人性公式"的真正寓意,即它为什么能够成为我们基于理性的意志的客观目的或者目的自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人性 人格中的人性 人性完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