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5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速器驱动先进核能系统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
作者 詹文龙 杨磊 +1 位作者 闫雪松 张勋超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809-1815,共7页
针对现有商业反应堆核燃料利用效率低和乏燃料安全处置难等问题,中国科学院原创性地提出了加速器驱动先进核能系统(ADANES)的概念。对ADANES进行了初步物理研究,对超导直线加速器、高功率散裂靶、堆芯结构材料、乏燃料处理和新型燃料制... 针对现有商业反应堆核燃料利用效率低和乏燃料安全处置难等问题,中国科学院原创性地提出了加速器驱动先进核能系统(ADANES)的概念。对ADANES进行了初步物理研究,对超导直线加速器、高功率散裂靶、堆芯结构材料、乏燃料处理和新型燃料制备等进行了大规模前期计算与关键参数实验,论证了系统的可行性。目前,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已得到“十二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支持,计划于2019年动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燃料循环 加速器驱动先进核能系统 陶瓷反应堆 乏燃料处理 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
下载PDF
兰州放射性核束流线的磁铁与电源 被引量:4
2
作者 詹文龙 郭忠言 +16 位作者 刘冠华 党建荣 何锐荣 周嗣信 尹全民 罗亦孝 王义芳 魏宝文 孙志宇 肖国青 王金川 江山红 李加兴 孟祥伟 张万生 秦礼军 王全进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7,共7页
:描述了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最近建成的兰州放射性核束流线(RIBLL)的磁铁和电源系统的物理设计和性能特点。考虑高阶分量的影响,二级偏转磁铁的入口和出口极面采用二次曲面形状,除使磁铁起偏转作用外,还有聚焦和发散的功能。RIBL... :描述了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最近建成的兰州放射性核束流线(RIBLL)的磁铁和电源系统的物理设计和性能特点。考虑高阶分量的影响,二级偏转磁铁的入口和出口极面采用二次曲面形状,除使磁铁起偏转作用外,还有聚焦和发散的功能。RIBLL中首次采用大功率开关电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放射性核束流线 磁铁 电源
下载PDF
兰州放射性核束流线数据获取和分析系统 被引量:2
3
作者 詹文龙 孙志宇 +7 位作者 郭忠言 肖国青 王金川 李家兴 孟祥伟 江山红 秦礼军 王全进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1-16,共6页
描述了用于兰州放射性核束流线上的在线数据获取和分析系统。该系统被连接在100M以太网上,使用windowsNT窗口界面,采用CAMAC标准,联合CERN的PAW和CERN-LIB,使用得心应手,功能齐全,安全可靠。获... 描述了用于兰州放射性核束流线上的在线数据获取和分析系统。该系统被连接在100M以太网上,使用windowsNT窗口界面,采用CAMAC标准,联合CERN的PAW和CERN-LIB,使用得心应手,功能齐全,安全可靠。获取速率~640kb/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束流线 数据获取 分析系统
下载PDF
兰州放射性束流线 被引量:7
4
作者 詹文龙 郭忠言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18-223,共6页
兰州放射性束流线(RIBLL)是产生中能重离子放射性束流(RIB)的装置和高精度放射性束物理的实验谱仪.RIBLL的立体角接收度>65msr、动量接收度达10%;RIBLL可提供极化RIB;RIBLL采用大接收度双消色差反对称结构,既可纯化放射性束... 兰州放射性束流线(RIBLL)是产生中能重离子放射性束流(RIB)的装置和高精度放射性束物理的实验谱仪.RIBLL的立体角接收度>65msr、动量接收度达10%;RIBLL可提供极化RIB;RIBLL采用大接收度双消色差反对称结构,既可纯化放射性束,还可作为0°磁谱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束流 双消色差 立体角接收度 动量接收度
下载PDF
鼻咽癌误诊漏诊15例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詹文龙 陈惠敏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47-248,共2页
对1995年~1996年收治的15例鼻咽癌误诊漏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颈淋巴结转移是鼻咽癌早期常见症状之一,本组66.7%(10/15)有颈淋巴结转移。提示鼻咽部检查应作为颈部肿块患者的一种常规检查;同时提出密切观察... 对1995年~1996年收治的15例鼻咽癌误诊漏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颈淋巴结转移是鼻咽癌早期常见症状之一,本组66.7%(10/15)有颈淋巴结转移。提示鼻咽部检查应作为颈部肿块患者的一种常规检查;同时提出密切观察鼻咽部病变不甚典型的病例,必要时重复活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诊断 误诊 漏诊
下载PDF
国际合作是实现科技创新的有效途径 被引量:1
6
作者 詹文龙 谢铭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2年第1期66-69,共4页
关键词 近代物理研究所 国际合作 科技创新 中国
下载PDF
推进科研事业单位改革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被引量:1
7
作者 詹文龙 《中国机构改革与管理》 2012年第4期47-49,共3页
1998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重大决策,批准中国科学院实施知识创新工程试点。由此,我院开始进行了深层次、大力度的结构调整和体制机制改革,为我院取得知识创新丰硕成果提供了保障。
关键词 事业单位改革 科技创新能力 知识创新工程试点 科研 国家创新体系 体制机制改革 1998年 中国科学院
下载PDF
安全高效是核能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被引量:4
8
作者 詹文龙 《能源与节能》 2011年第3期1-2,共2页
叙述了目前提高核能使用效率存在的问题以及3种丰富核燃料供应的技术途径,指出,尽管核能有着不可估量的利用前景,但是只有做到安全高效,才能真正保证核能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安全 高效 核能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锥形气管食管吻合法声门重建术
9
作者 詹文龙 陈惠敏 蔡钺候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4期176-177,共2页
本文介绍对全喉切除5例患者施行锥形气管食管吻合法声门重建术。随访9个月到4.5年,4例术后讲话清楚,发音良好,饮食自如:1例因误咽明显而失败。
关键词 喉切除术 气管 食管 吻合术
下载PDF
食管腐蚀伤10例临床分析
10
作者 詹文龙 王华林 《浙江预防医学》 1998年第9期555-556,共2页
分析10例食管化学腐蚀伤,除1例误服浓硫酸外,其余9例均误服或自饮碱性物,造成程度不一的食管狭窄,进食困难。腐蚀剂的存放、保管、使用不当是引起本病的直接原因;早期留置鼻饲管对防止食管狭窄有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 食管腐蚀伤 食管狭窄 腐蚀剂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基础科学研究六十年
11
作者 詹文龙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9年第3期217-229,共13页
文章简要回顾了中科院基础科学研究60年的发展历程,从制定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建立大科学装置、培养优秀人才、创新科研项目资助模式、开展国内外交流合作等方面阐述了我院基础科学研究对我国科学事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列举了我院基础科学... 文章简要回顾了中科院基础科学研究60年的发展历程,从制定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建立大科学装置、培养优秀人才、创新科研项目资助模式、开展国内外交流合作等方面阐述了我院基础科学研究对我国科学事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列举了我院基础科学研究在若干研究领域做出的重大贡献,并对基础科学研究的发展进行了思考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 基础科学研究 60年
下载PDF
额部岛状皮瓣修复下咽癌手术缺损
12
作者 詹文龙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2期96-96,共1页
关键词 下咽肿瘤 外科手术 岛状皮瓣
下载PDF
兰州重离子冷却储存环工程 被引量:25
13
作者 夏佳文 詹文龙 +5 位作者 魏宝文 原有进 宋明涛 张文志 杨晓东 赵红卫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5-38,共4页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是兰州重离子研究装置的后续工程 .它的建造目的是将重离子束的能量提高到 1 Ge V/u附近 ,同时利用储存环电子冷却技术将束流品质提高一个数量级 ,并提供更多种类的重离子束 ,以开展更广范围和更高精度的物...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是兰州重离子研究装置的后续工程 .它的建造目的是将重离子束的能量提高到 1 Ge V/u附近 ,同时利用储存环电子冷却技术将束流品质提高一个数量级 ,并提供更多种类的重离子束 ,以开展更广范围和更高精度的物理实验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是一个双储存环系统 ,由一个主环和一个实验环构成 .对其总体布局、总体参数、主要功能进行了介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离子加速器 储存环 电子冷却 总体布局 总体参数 束流参数 兰州 CsRe准连续束内靶实验 重离子束 CsRe离分辨谱仪 HIRFL-CSR HIRFL
下载PDF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 被引量:25
14
作者 夏佳文 詹文龙 +14 位作者 魏宝文 原有进 刘勇 徐瑚珊 肖国青 高大庆 乔卫民 袁平 杨晓天 杨晓东 周忠祖 毛瑞士 杨建成 杨雅清 王猛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787-1794,共8页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HIRFL-CSR,是一个多用途、多功能的双冷却储存环同步加速器系统,由主环CSRm和实验环CSRe构成,并以兰州重离子级联回旋加速器HIRFL作注入器。CSR利用高频变谐波的方法,将重离子束的能量从7-25 MeV/u同步加速到...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HIRFL-CSR,是一个多用途、多功能的双冷却储存环同步加速器系统,由主环CSRm和实验环CSRe构成,并以兰州重离子级联回旋加速器HIRFL作注入器。CSR利用高频变谐波的方法,将重离子束的能量从7-25 MeV/u同步加速到200-1 000 MeV/u,同时利用重离子储存环中空心电子束冷却技术将束流品质提高1个数量级,并通过储存环的快引出及慢引出,提供多种类的重离子束以及放射性次级束(RIBs),以开展范围更广精度更高的物理实验。该装置于2007年投入运行,已取得了重要的运行结果,如实现了剥离注入与多圈注入、空心电子束对重离子束的冷却与累积、变谐波宽能区同步加速、等时性环型谱仪、RIBs的产生收集与ToF高分辨质量测量以及高能重离子束的变能慢引出等。摘要: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HIRFL—CSR,是一个多用途、多功能的双冷却储存环同步加速器系统,由主环CSRm和实验环CSRe构成,并以兰州重离子级联回旋加速器HIRFL作注入器。CSR利用高频变谐波的方法,将重离子束的能量从7~25MeV/u同步加速到2001000MeV/u,同时利用重离子储存环中空心电子束冷却技术将束流品质提高1个数量级,并通过储存环的快引出及慢引出,提供多种类的重离子束以及放射性次级束(RIBs),以开展范围更广精度更高的物理实验。该装置于2007年投入运行,已取得了重要的运行结果,如实现了剥离注入与多圈注入、空心电子束对重离子束的冷却与累积、变谐波宽能区同步加速、等时性环型谱仪、RIBs的产生收集与ToF高分辨质量测量以及高能重离子束的变能慢引出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离子加速器 冷却储存环 重离子束累积 电子冷却 放射性次级束
下载PDF
核物理研究新进展:兰州放射性束流线
15
作者 詹文龙 郭忠言 《科学》 1998年第4期21-23,共3页
兰州放射性束流线,是中国科学院的重大科学工程项目,它将为我国放射性核束物理研究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提供良好的物质和技术条件。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IMP)和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HIRFL)成功建成兰州放射性束流线(RIBLL),... 兰州放射性束流线,是中国科学院的重大科学工程项目,它将为我国放射性核束物理研究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提供良好的物质和技术条件。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IMP)和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HIRFL)成功建成兰州放射性束流线(RIBLL),并顺利投人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物理 放射性束流线 放射性核素 核反应
下载PDF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重离子束治癌进展 被引量:60
16
作者 肖国青 张红 +2 位作者 李强 宋明涛 詹文龙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5-88,共4页
介绍了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在重离子束治癌研究和治疗装置研制方面的最新进展,以及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重离子束治癌的发展规划。
关键词 重离子治癌 浅层肿瘤临床治疗试验 治癌装置产业化
下载PDF
超重核研究实验方法的历史和现状简介 被引量:14
17
作者 徐瑚珊 周小红 +17 位作者 肖国青 詹文龙 靳根明 郭俊盛 张玉虎 诸永泰 郭忠言 段利敏 孙志宇 甘再国 李松林 李文飞 李剑锋 徐华根 陈若富 马越 张雪荧 贾飞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6-90,共15页
简单介绍了超重核合成的历史,详细讨论了目前超重核合成最成功的技术路线,包括产生方法、分离手段以及探测技术,并就各种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探讨了目前超重核研究所面临的困难以及介绍了国际上几个主要相关实验室的研究动态,并对... 简单介绍了超重核合成的历史,详细讨论了目前超重核合成最成功的技术路线,包括产生方法、分离手段以及探测技术,并就各种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探讨了目前超重核研究所面临的困难以及介绍了国际上几个主要相关实验室的研究动态,并对超重核研究的发展趋势做了简单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核合成 冷熔合 热熔合 电磁反冲核分离器 充气反冲核分离器 实验方法 原子核物理
下载PDF
一种高性能双维位置灵敏平行板雪崩探测器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猛 郭忠言 +14 位作者 詹文龙 肖国青 徐瑚珊 毛瑞士 胡正国 陈志强 孙志宇 李加兴 王武生 陈立新 李琛 白洁 张小安 张金霞 李存藩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45-248,共4页
本文描述了为兰州放射性离子束流线(RIBLL)研制的一种高性能平行板雪崩计数器(PPAC)。它由中心阳极和X、Y位置阴极构成,阳极—阴极间距3mm。阳极为1.5 mm 厚Mylar膜,双面镀金。阴极为f25mm 镀金钨丝,丝距1mm,位置读出采用电荷分除法。... 本文描述了为兰州放射性离子束流线(RIBLL)研制的一种高性能平行板雪崩计数器(PPAC)。它由中心阳极和X、Y位置阴极构成,阳极—阴极间距3mm。阳极为1.5 mm 厚Mylar膜,双面镀金。阴极为f25mm 镀金钨丝,丝距1mm,位置读出采用电荷分除法。工作气体异丁烷。当工作气压为700 Pa,阳极电压为500 V时,对3组分a粒子位置分辨 0.76 mm(FWHM),探测效率约9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放射性离子束流线 电荷分除法 结构 工作原理 双维位置灵敏平行板雪崩探测器
下载PDF
中国极化电子离子对撞机计划 被引量:8
19
作者 曹须 常雷 +84 位作者 畅宁波 陈旭荣 陈卓俊 崔著钫 戴凌云 邓维天 丁明慧 龚畅 桂龙成 郭奉坤 韩成栋 何军 黄虹霞 黄银 Kaptari L P 李德民 李衡讷 李民祥 李学潜 梁羽铁 梁作堂 刘国明 刘杰 刘柳明 刘翔 罗晓峰 吕准 马伯强 马伏 马建平 马余刚 冒立军 Mezrag C 平加伦 秦思学 任航 Roberts C D 申国栋 史潮 宋勤涛 孙昊 王恩科 王凡 王倩 王荣 王睿儒 王涛峰 王伟 王晓玉 王晓云 吴佳俊 吴兴刚 肖博文 肖国青 谢聚军 谢亚平 邢宏喜 徐瑚珊 许怒 徐书生 鄢文标 闫文成 闫新虎 杨建成 杨一玻 杨智 姚德良 尹佩林 詹文龙 张建辉 张金龙 张鹏鸣 张肇西 张振宇 赵红卫 赵光达 赵强 赵宇翔 赵政国 郑亮 周剑 周详 周小蓉 邹冰松 邹丽平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9,共59页
轻子散射实验是探索核子与原子核结构的理想工具。中国电子离子对撞机(Electron Ion Collider in China,EicC)建议书设想在已开建的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High Intensity heavy ion Accelerator Facility,HIAF)的基础上,升级质子束流为2... 轻子散射实验是探索核子与原子核结构的理想工具。中国电子离子对撞机(Electron Ion Collider in China,EicC)建议书设想在已开建的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High Intensity heavy ion Accelerator Facility,HIAF)的基础上,升级质子束流为20 GeV的极化束流,并建造2.8~5 GeV极化电子束流,从而实现质心系能量为15~20 GeV的双极化电子-离子对撞。EicC设计的亮度为(2~4)×10^33cm^-2·s^-1,质子束流极化率达到70%,电子束流极化率达到80%。该装置除了能提供极化轻离子束流(例如:氦-3)外,也可产生非极化重离子束流(碳-12~铀-238)。EicC将聚焦核子海夸克部分子结构、原子核物质结构与性质、奇特强子态三个方面的物理研究。高亮度、高精度的对撞机有助于精确地测量核子结构函数并对核子进行三维成像,揭示强相互作用的动力学规律;原子核部分子分布包括核子短程关联以及原子核介质效应同样是该提案的重要科学目标;EicC能区接近重味夸克产生阈值,在研究重味强子谱方面拥有低背景的独特优势,有助于发现研究新的奇特强子态。质子质量起源问题也可以通过重味矢量介子的产生来研究。为了完成上述物理目标,我们将利用最先进的探测器技术建造接近全立体角覆盖的EicC对撞机谱仪。在准备EicC白皮书的过程中,我们得到世界各国专家的支持。EicC的物理与已有的实验和美国即将建设的EIC中的物理项目相互补充。EicC的建成及运行有望引领前沿的中高能核物理研究,使我国在加速器和探测器先进技术等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为我国核物理与强子物理以及相关科学领域提供大型综合实验平台与人才培养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离子对撞机 核子结构 核子质量 奇特强子态 量子色动力学 螺旋度 横动量依赖部分子分布 广义部分子分布 深度虚康普顿散射 深度虚介子散射 能量回收型直线加速器 极化度 自旋旋转器 三维成像
下载PDF
核用碳化硅纤维增强碳化硅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0
作者 欧阳琴 王艳菲 +14 位作者 徐剑 李寅生 裴学良 莫高明 李勉 李朋 周小兵 葛芳芳 张崇宏 何流 杨磊 黄政仁 柴之芳 詹文龙 黄庆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21-840,共20页
碳化硅纤维增强碳化硅(SiC_(f)/SiC)复合材料具有低中子毒性、耐中子辐照和耐高温氧化等特性,成为先进核能系统重要的候选结构材料。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和工业界针对核用SiC_(f)/SiC复合材料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 碳化硅纤维增强碳化硅(SiC_(f)/SiC)复合材料具有低中子毒性、耐中子辐照和耐高温氧化等特性,成为先进核能系统重要的候选结构材料。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和工业界针对核用SiC_(f)/SiC复合材料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进展。针对SiC_(f)/SiC复合材料面向核用所关注的重点方向,如核用SiC纤维、纤维/基体界面相、复合材料制备工艺、数值仿真、腐蚀行为和表面防护、连接技术以及辐照损伤等方面,本文进行了综述和讨论,并针对核用要求指出了SiC_(f)/SiC复合材料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可能的解决思路,希望对该材料的进一步研发和最终应用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结构材料 核材料 碳化硅 辐照损伤 综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