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溶藻菌CZBC1在氯化物型盐碱水中对铜绿微囊藻的溶藻效果研究
1
作者 胡晓娟 杨铿 +6 位作者 文国樑 苏浩昌 许云娜 徐创文 徐煜 徐武杰 曹煜成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9-175,共7页
为研发氯化物型盐碱水体溶藻菌菌剂,选取溶藻菌菌株CZBC1,探讨了滤液组、菌体组、菌液组在初始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密度分别为10^(5)和10^(6)个·mL^(-1)的氯化物型盐碱水中对铜绿微囊藻的溶藻效果。结果发现,菌株CZ... 为研发氯化物型盐碱水体溶藻菌菌剂,选取溶藻菌菌株CZBC1,探讨了滤液组、菌体组、菌液组在初始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密度分别为10^(5)和10^(6)个·mL^(-1)的氯化物型盐碱水中对铜绿微囊藻的溶藻效果。结果发现,菌株CZBC1同时具有直接和间接2种溶藻方式,菌株CZBC1的滤液组、菌体组、菌液组作用于铜绿微囊藻时能使藻细胞变形、褪色或破裂,在氯化物型盐碱水体中可以发挥良好的溶藻效果。当初始藻密度为10^(5)个·mL^(-1)时,第6天菌液组的铜绿微囊藻密度可降至2.30×10个·mL^(-1),菌体组降至1.27×10~2个·mL^(-1),对照组为3.67×10^(5)个·mL^(-1),菌液组和菌体组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组的最高溶藻率可达99%以上。当初始藻密度为10^(6)个·mL^(-1)时,第6天菌液组的铜绿微囊藻密度可降至8.30×10^(5)个·mL^(-1),对照组为3.17×10^(6)个·mL^(-1),菌液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最高溶藻率为78.8%。从溶藻效果来看,菌液组>菌体组>滤液组。研究表明,溶藻菌CZBC1在氯化物型盐碱水中对铜绿微囊藻具有良好的溶藻效果,可用于氯化物型盐碱池塘中的微囊藻水华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藻菌 铜绿微囊藻 蜡样芽胞杆菌 氯化物型盐碱水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蓝藻溶藻菌CZBC1发酵培养工艺 被引量:4
2
作者 胡晓娟 徐创文 +5 位作者 李卓佳 文国樑 杨铿 许云娜 李莎莎 曹煜成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092-2099,共8页
【目的】优化蓝藻溶藻菌——蜡样芽孢杆菌CZBC1的发酵培养工艺,为蓝藻溶藻菌制剂的工业化发酵生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适合蜡样芽孢杆菌CZBC1生长的最适碳源和氮源,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中心组合试验设计(CCD... 【目的】优化蓝藻溶藻菌——蜡样芽孢杆菌CZBC1的发酵培养工艺,为蓝藻溶藻菌制剂的工业化发酵生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适合蜡样芽孢杆菌CZBC1生长的最适碳源和氮源,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中心组合试验设计(CCD)确定关键因子的最佳数量水平,并以Desig-Expert 8.0.5进行回归分析,通过响应面分析获得CZBC1的最佳发酵培养工艺参数。【结果】蜡样芽孢杆菌CZBC1的最佳碳源、氮源分别为麸皮+糖蜜(1∶1)和酵母膏。以麸皮+糖蜜用量(A)、酵母膏用量(B)、pH(C)、培养时间(D)为因素变量,CZBC1芽孢数(lgN)为响应值,拟合得到二次多元回归方程为lgN=8.5019-0.2222A+0.0998B-0.1292C+0.3801D+0.2194AB-0.1133AC+0.1350AD+0.2049BC-0.0651BD+0.0638CD-0.1260A^2-0.3152B^2-0.0380C^2-0.2533D^2,其中,碳源(麸皮+糖蜜)用量与氮源(酵母膏)用量的交互作用、碳源用量与pH的交互作用、碳源用量与培养时间的交互作用、氮源用量与pH的交互作用对CZBC1芽孢数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下同)。响应面分析优化得到的蜡样芽孢杆菌CZBC1最佳发酵培养参数:麸皮+糖蜜6.84 g/L,酵母膏3.36 g/L,pH 6.50,培养时间42 h。此条件下,CZBC1芽孢数的实际值为5.75×10~8CFU/mL,与理论值(5.90×10~8CFU/mL)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极显著高于优化前采用营养肉汤发酵培养的芽孢数(1.28×10~7CFU/mL)。【结论】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得出蜡样芽孢杆菌CZBC1最佳发酵培养工艺能有效提高菌株的芽孢数量,且模型拟合效果较好,可用于指导蓝藻溶藻菌制剂的工业化发酵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藻 溶藻菌 芽孢 培养参数 响应面分析
下载PDF
解磷菌PSBHY-3对池塘底泥的解磷效果 被引量:3
3
作者 胡晓娟 许云娜 +5 位作者 胡百文 徐煜 杨铿 文国樑 李卓佳 曹煜成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096-2102,共7页
【目的】研究解磷菌PSBHY-3对池塘底泥的解磷效果,为解磷菌在养殖池塘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模拟池塘环境系统为平台,探究不同浓度(103、104、105和106CFU/mL)PSBHY-3对池塘底泥的解磷效果;并在无菌池塘底泥水体系统中... 【目的】研究解磷菌PSBHY-3对池塘底泥的解磷效果,为解磷菌在养殖池塘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模拟池塘环境系统为平台,探究不同浓度(103、104、105和106CFU/mL)PSBHY-3对池塘底泥的解磷效果;并在无菌池塘底泥水体系统中分别设P组(PSBHY-3)、D组(有机物降解菌De)、P-D组(PSBHY-3与De的初始菌量比1∶1)、P-3D组(PSBHY-3与De的初始菌量比1∶3)、3P-D组(PSBHY-3与De的初始菌量比3∶1)和对照组,分析PSBHY-3与De复配使用的解磷效果。【结果】至试验结束(第8 d)时,与对照组相比,J-3(103CFU/mL)、J-4(104CFU/mL)、J-5(105CFU/mL)和J-6(106CFU/mL)组的池塘底泥总磷(TP)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下同),对应的TP降解率分别为7.05%、6.60%、4.03%和9.17%。在PSBHY-3和De复配试验中,2株菌株间不仅未出现生长拮抗现象,还能促进De生长。至试验结束(第8 d)时,各加菌组对池塘底泥TP的降解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以P组的TP降解率(8.17%)最高,而P-3D、P-D、D和3P-D组的TP降解率分别为5.38%、4.97%、4.38%和3.91%,各加菌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经16S rDNA序列分析和Biolog微生物自动分析系统鉴定,确定PSBHY-3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结论】PSBHY-3为解淀粉芽孢杆菌,对池塘底泥沉积磷具有较好的降解效果,可作为研发水产养殖用解磷菌菌剂的备选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磷菌 解磷效果 池塘底泥 有机物降解菌 复配使用
下载PDF
不同培养条件下菌株NB5对氨氮的去除效果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胡晓娟 文国樑 +5 位作者 田雅洁 苏浩昌 徐武杰 徐煜 许云娜 曹煜成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9-96,共8页
文章研究了从硝化菌群中分离的菌株NB5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及其对氨氮(NH4+-N)和亚硝氮(NO2−-N)的去除效果,并对菌株NB5进行了鉴定。结果发现,菌株NB5在盐度25~45、pH 6.0~9.0、15~35℃和通气量1~2 L·min^−1的条件下生长良... 文章研究了从硝化菌群中分离的菌株NB5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及其对氨氮(NH4+-N)和亚硝氮(NO2−-N)的去除效果,并对菌株NB5进行了鉴定。结果发现,菌株NB5在盐度25~45、pH 6.0~9.0、15~35℃和通气量1~2 L·min^−1的条件下生长良好(P>0.05)。在盐度45、35和25条件下对NH4+-N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96.24%、88.93%和75.08%;pH 7.5和9.0条件下分别为99.53%和99.37%;温度30、25、15和35℃条件下分别为99.53%、97.22%、97.29%和71.26%;通气量为2和1 L·min^−1时分别为99.87%和99.82%。在上述培养条件下菌株NB5对NH4+-N的最大去除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他条件组(P<0.05)。菌株NB5在不同培养条件下对NO2−-N浓度变化无显著作用(P>0.05)。经16S rDNA序列分析,菌株NB5鉴定为海水硝酸盐还原菌(Nitratireductor aquimarinus)。研究表明,菌株NB5具有较好的环境适应性和氨氮去除效果,尤其适合中高盐度(25~45)养殖池塘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硝酸盐还原菌 氨氮 培养条件
下载PDF
解磷菌PSBHY-3的发酵培养工艺参数优化 被引量:1
5
作者 胡晓娟 许云娜 +3 位作者 徐创文 杨铿 文国樑 曹煜成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75-482,共8页
【目的】优化解磷菌PSBHY-3的培养参数,为水产养殖专用解磷菌的工业化发酵生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适合解磷菌菌株PSBHY-3生长的发酵培养基碳氮源及其含量;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获得对菌量影响最显著的3个... 【目的】优化解磷菌PSBHY-3的培养参数,为水产养殖专用解磷菌的工业化发酵生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适合解磷菌菌株PSBHY-3生长的发酵培养基碳氮源及其含量;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获得对菌量影响最显著的3个因子;通过最陡爬坡试验和Box-Behnken试验确定显著因子的最佳水平,建立主要培养参数的回归方程,得出优化后显著因子的最佳值及预测菌量;通过摇瓶试验验证,检验模型方程的准确性。【结果】菌株PSBHY-3的最佳碳源、氮源分别为可溶性淀粉和蛋白胨—酵母膏(1∶1)。以温度(A)、蛋白胨—酵母膏(B)和转速(C)为因素变量,菌株PSBHY-3的菌量为响应值,拟合得到二次多元回归方程Y=17.10-0.88A+0.55B+1.27C+0.24AB+0.34AC-0.24BC-3.57A^(2)-2.78B^(2)-6.13C^(2)。优化得到的解磷菌菌株PSBHY-3最佳发酵培养参数为:可溶性淀粉10.0 g/L,蛋白胨10.18 g/L,酵母膏10.18 g/L,氯化钠3.0 g/L,硫酸镁1.0 g/L,pH 7,培养温度35.54℃,转速164 r/min,接种量1%,装液量60%(V/V)。在最佳发酵培养条件下,菌量实际值为1.81×10^(9) CFU/mL,与理论菌量(1.72×10^(9) CFU/mL)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优化前采用营养肉汤培养的菌量(1.90×10^(8) CFU/mL)(P<0.05)。【结论】通过单因素试验、Plackett-Burman试验、最陡爬坡试验和Box-Behnken试验等优化了菌株PSBHY-3的发酵参数,显著提高了目的菌量,回归方程预测准确,优化后的发酵参数可用于水产养殖专用解磷菌的工业化发酵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磷菌 解淀粉芽孢杆菌 发酵 培养参数
下载PDF
光合细菌菌剂和沼泽红假单胞菌对实验水体氮磷营养盐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14
6
作者 信艳杰 胡晓娟 +6 位作者 曹煜成 徐煜 许云娜 苏浩昌 徐创文 文国樑 李卓佳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1-41,共11页
为比较光合细菌菌剂与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的生理生态特性,分析了不同初始菌量的菌剂PG和菌株PSB-1对实验水体氨氮(NH_4^+-N)、亚硝氮(NO_2^--N)、硝氮(NO_3^--N)和活性磷(PO_4^(3-)-P)的降解效果,通过高通量测... 为比较光合细菌菌剂与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的生理生态特性,分析了不同初始菌量的菌剂PG和菌株PSB-1对实验水体氨氮(NH_4^+-N)、亚硝氮(NO_2^--N)、硝氮(NO_3^--N)和活性磷(PO_4^(3-)-P)的降解效果,通过高通量测序分析了菌剂PG的优势菌组成及实验结束时水体细菌数量和微生物群落组成。结果显示,菌剂PG组对实验水体的PO_4^(3-)-P、NO_3^--N和NO_2^--N有一定的降解作用,其最大降解率分别为40.98%、28.28%和20.12%。菌株PSB-1组仅对实验水体的NO_2^--N和PO_4^(3-)-P有一定的降解效果,其最大降解率分别为14.19%和9.88%。菌剂PG的主要优势菌为红假单胞菌属(Rhodopseudomonas sp.)。实验7 d后实验组水体细菌数量和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变化,水体细菌数量增长,形成以异养细菌为优势菌的菌群结构。结果表明光合细菌菌剂PG对水质因子的降解效果优于沼泽红假单胞菌PSB-1,但与报道的高效光合细菌菌株的降解能力存在一定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细菌菌剂 沼泽红假单胞菌 氮磷营养盐 微生物群落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基于生物絮团技术构建的零换水养殖系统对凡纳滨对虾高密度养殖效果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范鹏程 徐武杰 +6 位作者 文国樑 徐煜 许云娜 李卓佳 杨铿 张建设 曹煜成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833-2840,共8页
【目的】探讨在零换水条件下开展凡纳滨对虾高密度养殖的可行性,为后续推动对虾零换水高效健康养殖模式的规模化产业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封闭式串联养殖池系统,凡纳滨对虾虾苗放养密度690尾/m^3,养殖周期91 d(13周),以生物... 【目的】探讨在零换水条件下开展凡纳滨对虾高密度养殖的可行性,为后续推动对虾零换水高效健康养殖模式的规模化产业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封闭式串联养殖池系统,凡纳滨对虾虾苗放养密度690尾/m^3,养殖周期91 d(13周),以生物絮团技术调控养殖水质,养殖全程不换水,定期监测与分析养殖水体主要水质指标及细菌数量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经13周的零换水养殖后,凡纳滨对虾平均存活率为(83.90±2.74)%,收获规格平均为14.50±0.99 g/尾,单位水体对虾产量平均为8.39±0.48 kg/m^3,饲料系数平均为1.25±0.06,养殖对虾单产平均耗水量为120.00±6.38 L/kg。从养殖第7周起,水体中生物絮团量维持在18.2~30.4 mL/L,pH基本维持在7.31~7.60,总碱度在116~224 mg/L范围内波动变化,总氨氮(TAN)浓度降低至0.45 mg/L以下并保持至试验结束,亚硝酸盐氮(NO2-N)浓度保持低于0.70 mg/L,硝酸盐氮(NO3-N)浓度呈持续上升趋势,至试验结束时接近135.0 mg/L。养殖水体中的异养细菌和弧菌数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中,异养细菌从第9周后一直维持在×10^6CFU/mL的数量级水平,弧菌从第7周后一直维持在×10^2CFU/mL的数量级水平。【结论】科学运用生物絮团技术对凡纳滨对虾养殖水质进行原位调控能实现高密度零换水的高效健康养殖,还可有效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有助于推动对虾养殖产业的绿色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高密度养殖 零换水 微生物调控 生物絮团
下载PDF
溶藻菌A2对4种微藻的溶藻效果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郗建云 曹煜成 +5 位作者 李卓佳 文国樑 徐武杰 郑奇宏 李振成 许云娜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4-42,共9页
将溶藻菌菌株A2以初始浓度107CFU·m L-1接入到锥状斯氏藻(Scrippsiella trochoidea)、条纹小环藻(Cyclotella striata)、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和四尾栅藻(Scenedesmus quadricauda)的纯培养与混合培养藻液中,研究A... 将溶藻菌菌株A2以初始浓度107CFU·m L-1接入到锥状斯氏藻(Scrippsiella trochoidea)、条纹小环藻(Cyclotella striata)、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和四尾栅藻(Scenedesmus quadricauda)的纯培养与混合培养藻液中,研究A2对不同微藻的溶藻专一性,并通过16S r DNA序列分析对A2菌株进行菌株鉴定。结果表明,经16S r DNA鉴定,菌株A2属于海杆菌属(Marinobacter sp.);在微藻纯培养与混合培养环境下,A2皆可有效溶解甲藻类的锥状斯氏藻,对硅藻类的条纹小环藻具有一定的溶解效果,对绿藻类的四尾栅藻生长无影响,可以促进绿藻类蛋白核小球藻的生长。在多种微藻共存环境下,A2菌组锥状斯氏藻死亡率可高达98.29%和95.37%,蛋白核小球藻的浓度较对照组提高237.6%。结果表明,菌株A2具有良好的溶藻专一性,可作为研发养殖池塘甲藻调控剂的备选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状斯氏藻 溶藻菌 专一性
下载PDF
4种因子对玫瑰红红球菌XH2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田雅洁 曹煜成 +5 位作者 胡晓娟 黄小帅 徐煜 许云娜 李卓佳 文国樑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64-172,共9页
菌株XH2是从虾池养殖中后期(50 d)水体环境中筛选的1株具有氨氮去除功能的菌株,经16S rDNA测序和Biolog生化鉴定,该菌株为玫瑰红红球菌(Rhodococcus rhodochrous)。分析发现,该菌株在盐度为5~45、p H为6.0~9.0、温度为15℃~45℃、通... 菌株XH2是从虾池养殖中后期(50 d)水体环境中筛选的1株具有氨氮去除功能的菌株,经16S rDNA测序和Biolog生化鉴定,该菌株为玫瑰红红球菌(Rhodococcus rhodochrous)。分析发现,该菌株在盐度为5~45、p H为6.0~9.0、温度为15℃~45℃、通气量为1~2 L/min的条件下生长良好,菌量最高可达1.03×10~9 cells/ml。在盐度为25~45、pH为6.0~9.0、温度为15℃~30℃、通气量为1~2 L/min的条件下,菌株对氨氮的去除效果显著(P<0.05),在第1~3天对培养液中氨氮的最高去除率可达90.0%~100.0%,而各实验组中,亚硝酸盐氮浓度无明显变化。结果显示,菌株XH2对盐度、p H、温度等主要环境因子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与大部分水产养殖池塘水体的盐度、温度、pH变动区间大体一致;其对水体氨氮的去除效果良好,可作为养殖池塘水体氨氮防控菌剂产品研发的备选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瑰红红球菌 氨氮 理化因子
下载PDF
溶藻细菌A3的溶藻特性 被引量:3
10
作者 郗建云 曹煜成 +6 位作者 徐武杰 胡晓娟 徐煜 许云娜 李卓佳 文国樑 李莎莎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1-159,共9页
本研究以锥状斯氏藻(Scrippsiella trochoidea)、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四尾栅藻(Scenedesmus quadricauda)、条纹小环藻(Cyclotella striata)作为实验藻种,将浓度为107 CFU/ml的菌株A3分别加入到4种微藻的单... 本研究以锥状斯氏藻(Scrippsiella trochoidea)、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四尾栅藻(Scenedesmus quadricauda)、条纹小环藻(Cyclotella striata)作为实验藻种,将浓度为107 CFU/ml的菌株A3分别加入到4种微藻的单种藻液、2种藻混合藻液、3种藻混合藻液中,每48 h观察藻细胞形态并统计藻细胞数量,实验周期为10 d,以探究菌株A3对4种微藻的溶藻效果。结果显示,在单种藻实验中,加菌组锥状斯氏藻细胞于第1天失去运动活性,细胞拉长变形,第5天细胞壁破裂溶解,第10天细胞密度为7.07×10^2 cells/m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90×10^4 cells/ml(P〈0.05);实验期间,加菌组蛋白核小球藻细胞形态保持完整,第10天藻细胞密度为2.58×10^7 cells/m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09×10^7 cells/ml(P〈0.05);加菌组四尾栅藻细胞形态保持完整,与对照组藻细胞密度无显著差异(P〉0.05);加菌组条纹小环藻细胞于第8天溶解,第10天对照组与加菌组藻细胞密度分别为4.38×10^5 cells/ml、1.78×10^5 cells/ml,加菌组藻细胞密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混合藻实验中,菌株A3对各种微藻的溶藻效果与单种藻实验结果类似,菌株A3对锥状斯氏藻生长具有显著的溶藻作用,对蛋白核小球藻与四尾栅藻无溶藻作用,对条纹小环藻生长具有较弱的溶藻作用。研究表明,菌株A3具有溶藻选择性,对锥状斯氏藻具有显著的溶藻作用,而对其他3种藻无溶藻作用或溶藻作用相对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藻菌A3 微藻调控 溶藻选择性
下载PDF
解磷微生物在养殖池塘中应用的可行性探讨 被引量:2
11
作者 胡百文 胡晓娟 +3 位作者 曹煜成 许云娜 吴垠 李卓佳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80-184,共5页
介绍了池塘养殖系统中磷的收支情况及解磷微生物的数量,并对自然环境中解磷微生物的数量及其分布、适应范围和解磷效果进行了综述,由此探讨了解磷微生物在养殖池塘中应用的可行性。针对目前的养殖实际,结合解磷微生物在水产养殖环境中... 介绍了池塘养殖系统中磷的收支情况及解磷微生物的数量,并对自然环境中解磷微生物的数量及其分布、适应范围和解磷效果进行了综述,由此探讨了解磷微生物在养殖池塘中应用的可行性。针对目前的养殖实际,结合解磷微生物在水产养殖环境中应用的初步研究成果,对其发展方向做出了展望。外源施加高效解磷微生物,可促进养殖池塘的磷循环,提高磷的利用率,解磷微生物在养殖池塘中应用具备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磷微生物 养殖池塘系统 应用
下载PDF
钝顶螺旋藻SP1(Spirulina platensis)对集约化养殖尾水氮磷的去除效果 被引量:2
12
作者 鲁敏 曹煜成 +4 位作者 胡晓娟 许云娜 孙志伟 张建设 文国樑 《生态科学》 CSCD 2021年第2期125-132,共8页
针对集约化养殖模式后期硝酸盐氮和磷酸盐浓度较高的问题,实验设置生物絮团养殖尾水(BFW)和BG11培养液(BGW)两种水体环境,并以池塘常见优势微藻--绿色颤藻OC1(Oscillatoria chlorina)作为对比,研究分析了钝顶螺旋藻SP1(Spirulina platen... 针对集约化养殖模式后期硝酸盐氮和磷酸盐浓度较高的问题,实验设置生物絮团养殖尾水(BFW)和BG11培养液(BGW)两种水体环境,并以池塘常见优势微藻--绿色颤藻OC1(Oscillatoria chlorina)作为对比,研究分析了钝顶螺旋藻SP1(Spirulina platensis)对集约化养殖尾水氮磷的去除效果及其生长状况。结果发现,在BFW组中两种微藻均对硝酸盐氮(NO^(3-)-N)、总无机氮(TIN)和磷酸盐(PO_(4)^(3-)-P)去除效果明显(P<0.05),其中,螺旋藻对NO^(3-)-N、TIN和PO_(4)^(3-)-P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79.60%、46.06%和98.55%,相应的浓度值分别从130.04 mg·L^(-1)、130.85 mg·L^(-1)和10.23 mg·L^(-1)降至26.53 mg·L^(-1)、70.58 mg·L^(-1)和0.15 mg·L^(-1),其数量降低的绝对值分别为103.51 mg·L^(-1)、60.27 mg·L^(-1)、10.08 mg·L^(-1);在BGW组中两种藻对氮磷均具有一定的去除效果,但总体仍低于BFW组。实验过程中两种微藻的细胞数量均无明显变化(P>0.05)。可见,钝顶螺旋藻SP1和绿色颤藻OC1均可在BFW和BGW两种水体营养环境下存活,且对水中的氮磷均有良好的去除效果;虽然颤藻亦是集约化养殖水环境中的常见微藻优势种,但它能分泌蓝藻毒素,因此,从产业应用的可行性考虑可将螺旋藻作为集约化养殖尾水净化的备选藻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藻 集约化养殖 尾水
下载PDF
宁夏地区不同模式养殖池塘夏季浮游微藻群落特征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锦帆 胡晓娟 +5 位作者 曹煜成 许云娜 文国樑 李力 孙真 沈斌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1-173,共13页
为研究宁夏地区夏季不同模式养殖池塘的浮游微藻群落结构特征,采集了当地棚塘接力养殖(PT)、稻渔种养(DY)、土池养殖(TC)3种模式的池塘水体样品,分析了其浮游微藻群落组成及其与水质因子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共检出浮游微藻5门27属,总数... 为研究宁夏地区夏季不同模式养殖池塘的浮游微藻群落结构特征,采集了当地棚塘接力养殖(PT)、稻渔种养(DY)、土池养殖(TC)3种模式的池塘水体样品,分析了其浮游微藻群落组成及其与水质因子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共检出浮游微藻5门27属,总数量为1.52×10^(4)~2.39×10^(8) ind./L,生物量为0.16~97.78 mg/L,数量多样性为0.03~3.31,生物量多样性为0.29~3.58。不同模式池塘的浮游微藻群落结构差异显著。PT模式池塘的微藻群落无明显共性特征,蓝藻(Cyanophyta)、绿藻(Chlorophyta)和硅藻(Bacillariophyta)占优势情况均有出现,如拟鱼腥藻(Anabaenopsis sp.)、鱼腥藻(Anabaena sp.)、颤藻(Oscillatoria sp.)、盘星藻(Pediastrum sp.)、卵囊藻(Oocystis sp.)、小环藻(Cyclotella sp.)等;TC模式池塘的微藻优势属单一,分别以盘星藻、小球藻(Chlorella sp.)和微囊藻(Microcystis sp.)占优势;DY模式池塘的微藻多样性丰富,以小球藻、栅藻(Scenedesmus sp.)、盘星藻、卵囊藻、刚毛藻(Cladophora sp.)等绿藻和小环藻、菱形藻(Nitzschia sp.)等硅藻为优势藻。蓝藻生物量与水体中硝酸盐氮(NO_(3)^(–)-N)、亚硝酸盐氮(NO_(2)^(–)-N)、化学需氧量(COD)浓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研究表明,宁夏地区夏季温度高、光照时间长,池塘水体中C、N营养高,易形成以微囊藻、拟鱼腥藻等有害蓝藻优势种群;调控池塘水质时应将其作为关键控制点之一,防控有害藻华暴发而导致减产降效的不良状况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藻群落 水质 宁夏 盐碱水池塘
下载PDF
新常态下云南省区域发展面临的形势分析
14
作者 许云娜 《城市地理》 2016年第8X期73-73,共1页
当前我国经济正步入增长减速、结构优化和创新驱动的'新常态',作为西部边疆地区的云南省区域发展将面临新的形势。从实际省情分析,新常态下云南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抓好用好政策倾向、积极依托地缘生态将大有可为,同时产业化发... 当前我国经济正步入增长减速、结构优化和创新驱动的'新常态',作为西部边疆地区的云南省区域发展将面临新的形势。从实际省情分析,新常态下云南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抓好用好政策倾向、积极依托地缘生态将大有可为,同时产业化发展不足、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地区和城乡差异明显问题依然并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常态 区域发展 面临形势 云南省
下载PDF
4种理化因子对菌株XH1硝化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胡晓娟 文国樑 +5 位作者 田雅洁 黄小帅 徐煜 许云娜 李卓佳 曹煜成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91-1299,共9页
【背景】基于硝化菌群的富集培养技术可高效稳定地去除养殖水体中的有害氮素,而当前在水产养殖领域有关硝化菌群定向培育及硝化功能菌株的研究较少。【目的】研究不同盐度、pH、温度、通气量条件下硝化菌群分离菌株XH1的生长及其对氨氮... 【背景】基于硝化菌群的富集培养技术可高效稳定地去除养殖水体中的有害氮素,而当前在水产养殖领域有关硝化菌群定向培育及硝化功能菌株的研究较少。【目的】研究不同盐度、pH、温度、通气量条件下硝化菌群分离菌株XH1的生长及其对氨氮和亚硝氮的去除效果。【方法】设置不同梯度的盐度、pH、温度、通气量条件,通过计数菌量、测定氨氮及亚硝氮的浓度变化,比较不同条件下菌株XH1的生长及其对氨氮和亚硝氮的影响。【结果】菌株XH1可在盐度5‰-35‰、pH 6.0-9.0、温度15-45℃和通气量0.5-1V/(V·min)的条件下生长良好,菌量最高可达2.34×10^9cells/mL;在盐度5‰-35‰、pH 6.0-9.0、温度15-30℃、通气量0.5V/(V·min)的条件下,对氨氮的去除效果显著(P<0.05),在第1-3天对培养液中氨氮的最高去除率可达86%-97%,但培养液中的氨氮浓度先降后升;对亚硝氮的最高去除率达68%。【结论】菌株XH1对盐度、pH、温度等主要环境因子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其对水体氨氮的去除效果良好,可作为中低盐度养殖池塘水体氨氮防控菌剂产品研发的备选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氧化柠檬胞菌 硝化 氨氮 理化因子
原文传递
不同寡营养培养条件下南海水体细菌群落结构及其对碳源的利用特征 被引量:9
16
作者 庄康 胡晓娟 +3 位作者 曹煜成 许云娜 张建设 文国樑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697-2710,共14页
【背景】绝大多数海洋微生物不可培养,为挖掘海洋生态系统中可培养的微生物资源,研究者尝试寡营养培养等方法。【目的】比较不同寡营养培养条件下南海水体细菌数量、群落结构及其对碳源的利用特征差异。【方法】采用原2216E培养液(Y)、... 【背景】绝大多数海洋微生物不可培养,为挖掘海洋生态系统中可培养的微生物资源,研究者尝试寡营养培养等方法。【目的】比较不同寡营养培养条件下南海水体细菌数量、群落结构及其对碳源的利用特征差异。【方法】采用原2216E培养液(Y)、稀释10倍(Y-10)和稀释50倍(Y-50)的2216E培养液培养南海海水样品,用荧光定量PCR法和16S rRNA基因检测细菌数量和菌群结构;利用平板计数法计数异养细菌的数量,纯化鉴定可培养细菌;采用Biolog EcoPlateTM微板法分析不同培养基中细菌群落对碳源的利用特征。【结果】Y组细菌总数高于Y-10组和Y-50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异养细菌数量显著高于Y-10组和Y-50组(P<0.05)。16S rRNA基因测序结果表明,不同稀释倍数下的细菌群落结构差异明显,Y组检测出10门193属,优势类群为Proteobacteria(56.44%)和Bacteroides(37.27%);Y-10组检测出15门220属,优势类群为Proteobacteria(40.30%)、Bacteroides(36.91%)和Firmicutes(17.30%);Y-50组检测出14门226属,优势类群为Proteobacteria(45.19%)、Bacteroides(25.29%)、Planctomycetes(13.58%)和Firmicutes(11.21%)。通过平板培养,Y组和Y-10组均分离到6属14株优势菌,Y-50组分离到7属13株优势菌,其中,Bacillus为其共有的优势菌属,稀释10倍培养液筛得的Microbacterium(1株)、Vibro(1株)、Idiomarina(1株)、Halobacillus(1株)共4株优势菌和稀释50倍培养液筛得的Alcanivorax(1株)、Sulfitobacter(1株)、Alteromonas(1株)、Pseudomonas(1株)、Exiguobacterium(2株)、Vibro(3株)共9株优势菌不同于原培养液。通过寡营养培养,可培养细菌群落的代谢活性和McIntosh指数显著增加(P<0.05),其对聚合物、羧酸、氨基酸、糖类的利用率也显著提高(P<0.05)。【结论】通过寡营养培养能增加细菌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提高可培养细菌的代谢活性和对碳源尤其是聚合物、羧酸、氨基酸和糖类的利用率,分离纯化可获得原培养基未筛选得到的细菌。因此,在南海远洋海域可培养细菌样品的采集及复苏时,可通过寡营养培养法获得更丰富的南海可培养微生物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寡营养培养 海洋微生物 细菌群落结构 细菌代谢功能 多样性指数
原文传递
“互联网+”背景下云南省发展边境贸易电子商务的现状分析
17
作者 许云娜 《商场现代化》 2016年第8期48-49,共2页
在社会需求和信息技术的强力推动下,电子商务正以惊人的速度在全球呈现出竞相发展的迅猛态势,正在向纵深化、个性化、专业化、区域化、国际化和融合化方向发展。本文基于云南省边境贸易规模小、空间布局分散和销售链长、利润流失的现状... 在社会需求和信息技术的强力推动下,电子商务正以惊人的速度在全球呈现出竞相发展的迅猛态势,正在向纵深化、个性化、专业化、区域化、国际化和融合化方向发展。本文基于云南省边境贸易规模小、空间布局分散和销售链长、利润流失的现状,立足云南省电子商务发展初具规模,提出了云南开展边境贸易电子商务的必然选择,有望突破传统边贸销售模式的制约,实现云南边贸经济的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境贸易 电子商务 云南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