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喀什地区学龄期儿童BA急性发作的临床特点及血清25(OH)D_(3)水平与疾病严重度的相关性
1
作者 日孜万古丽·买吐送 阿斯姆古丽·吾布力 +2 位作者 阿依努尔·阿布力米提 许吕宏 蔡耘 《新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557-564,共8页
目的探讨喀什地区儿童支气管哮喘(BA)急性发作的临床特点,以及25-羟维生素D_(3)(25(OH)D_(3))水平与疾病严重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喀什地区某三甲医院收治的6~14岁BA急性发作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疾病严重度(轻度、中度及重度)及血清25(O... 目的探讨喀什地区儿童支气管哮喘(BA)急性发作的临床特点,以及25-羟维生素D_(3)(25(OH)D_(3))水平与疾病严重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喀什地区某三甲医院收治的6~14岁BA急性发作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疾病严重度(轻度、中度及重度)及血清25(OH)D_(3)水平(正常、不足及缺乏)进行分组,比较不同组的临床特征差异,分析血清(25(OH)D_(3))水平与疾病严重度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112例患儿,男女比例为2.61∶1,年龄为9.0(7.0,11.0)岁。112例患儿以春季发病为主,占42.9%。过敏原阳性率为74.1%(83/112),其中以吸入性过敏原为主(89.1%),树木组合阳性率最高(47.0%)。疾病严重度轻度组36例、中度组51例、重度组25例,随着疾病严重度的增加,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_(1))、FEV_(1)与FVC的比值(FEV_(1)/FVC)逐渐下降(P<0.001);重度组嗜酸性粒细胞(EOS)百分比高于轻度组(P<0.05)。25(OH)D_(3)水平正常组28例、不足组21例、缺乏组35例;缺乏组FVC、FEV_(1)、FEV_(1)/FVC、最大呼气峰流速均低于不足组和正常组(P均<0.05);3组患儿疾病严重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9.538,P=0.008),血清25(OH)D_(3)水平与BA急性发作的疾病严重度呈负相关(τ=-0.304,P=0.002)。结论喀什地区学龄期儿童BA急性发作高峰为春季,吸入性过敏原以树木组合为主。随着病情严重度的增加,患儿肺功能逐渐下降。血清25(OH)D_(3)水平与BA患儿肺功能及急性发作的病情严重度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急性发作 临床特点 25羟-维生素D_(3) 儿童 喀什
下载PDF
致敏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对造血干细胞植入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许吕宏 方建培 +3 位作者 徐宏贵 翁文骏 陈凤英 郭芬芬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6期1339-1343,共5页
本研究目的是建立致敏的动物模型,探索致敏动物体内免疫功能的改变,并探讨致敏对造血干细胞植入的影响。经尾静脉分别输注不同数量的C57BL/6脾细胞(1×105、1×106、1×106,连续注射2次,间隔7天)于BALB/c小鼠,通过补体依赖... 本研究目的是建立致敏的动物模型,探索致敏动物体内免疫功能的改变,并探讨致敏对造血干细胞植入的影响。经尾静脉分别输注不同数量的C57BL/6脾细胞(1×105、1×106、1×106,连续注射2次,间隔7天)于BALB/c小鼠,通过补体依赖淋巴细胞毒性实验、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和ELISA等方法检测致敏模型的免疫功能。致敏BALB/c模型经8Gy60Coγ-线照射后通过尾静脉或骨髓腔移植1×107C57BL/6骨髓细胞,观察移植后生存情况。结果表明:致敏BALB/c模型均产生不同强度的供者反应性抗体,1×106及1×106连续注射2次,间隔1周的致敏组脾细胞体外增殖均明显高于正常小鼠。各组致敏模型小鼠经尾静脉注射C57BL/6骨髓细胞后,均于移植后第9-15天死亡,1×106连续注射2次,间隔1周的致敏BALB/c模型经骨髓腔注射骨髓细胞后亦于2周内死亡。结论:通过同种异基因的脾细胞输注建立不同致敏程度的动物模型,该致敏模型小鼠体内免疫功能的变化与致敏程度有关。脾细胞输注致敏使受者对供者造血干细胞产生排斥作用,而骨髓腔注射方法并不能改善植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细胞 致敏模型 造血干细胞 骨髓移植
下载PDF
FAK基因沉默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 被引量:7
3
作者 许吕宏 方建培 +2 位作者 Le Yi 翁文骏 洪冬玲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352-1355,共4页
目的:本研究靶向黏着斑激酶(FAK)基因,构建FAK-shRNA慢病毒载体,并研究FAK基因沉默对白血病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化学合成人FAK基因的shRNA序列,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将该FAK shRNA序列插入含荧光素GFP慢病毒质粒。该FAK shRNA慢病毒载... 目的:本研究靶向黏着斑激酶(FAK)基因,构建FAK-shRNA慢病毒载体,并研究FAK基因沉默对白血病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化学合成人FAK基因的shRNA序列,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将该FAK shRNA序列插入含荧光素GFP慢病毒质粒。该FAK shRNA慢病毒载体在体外包装、浓缩,然后转染至人白血病细胞株。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及蛋白质印迹方法检测FAK基因表达水平,予Annexin V标记检测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经核苷酸序列分析提示FAK shRNA正确插入慢病毒质粒,该病毒载体在白血病细胞株的转染率为10%-25%。与对照组相比(无FAK shRNA的慢病毒载体),FAK shRNA慢病毒载体在细胞FAK mRNA及蛋白水平的抑制率分别为40%和70%。凋亡实验表明,对照组与FAK shRNA慢病毒载体组的Annexin V阳性率分别为(4.19±0.36)%和(8.48±0.58)%,两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我们成功构建FAK shRNA慢病毒载体,该载体能抑制FAK基因表达并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着斑激酶 基因沉默 白血病 细胞凋亡 REH细胞
下载PDF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β-地中海贫血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许吕宏 方建培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231-233,共3页
地中海贫血(thalassemia,TM)是单基因遗传的慢性溶血性疾病。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是目前临床根治重型β-TM的唯一方法。自1981年首例HSCT治疗TM成功报道后,目前国际应用HSCT治疗重型β-T... 地中海贫血(thalassemia,TM)是单基因遗传的慢性溶血性疾病。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是目前临床根治重型β-TM的唯一方法。自1981年首例HSCT治疗TM成功报道后,目前国际应用HSCT治疗重型β-TM已超过4000例。近年有关TM患者磁共振成像(MRI)T2*检测、HSCT前预处理方案、供者来源细胞选择等均取得长足发展,移植疗效也得到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Β-地中海贫血 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治疗 HSCT 溶血性疾病 单基因遗传 磁共振成像 预处理方案
下载PDF
全不相合与全相合骨髓细胞在致敏模型的归巢与植入 被引量:1
5
作者 许吕宏 方建培 +1 位作者 翁文骏 叶启翔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61-565,共5页
【目的】探讨全不相合与全相合供者骨髓细胞在致敏模型的归巢与植入情况。【方法】以异基因脾细胞输注致敏的BALB/c小鼠作为移植受者,致敏模型经8 Gy 60Co照射后分别经尾静脉移植1×107 C57BL/6或BALB/c供者的骨髓细胞。予CFSE标记... 【目的】探讨全不相合与全相合供者骨髓细胞在致敏模型的归巢与植入情况。【方法】以异基因脾细胞输注致敏的BALB/c小鼠作为移植受者,致敏模型经8 Gy 60Co照射后分别经尾静脉移植1×107 C57BL/6或BALB/c供者的骨髓细胞。予CFSE标记供者骨髓细胞,并分别在移植后不同时间点(2、12及48 h),通过病理切片及组织细胞悬液动态示踪供者细胞在致敏受者各组织的分布。移植后记录各组的生存情况,每周监测造血重建与骨髓恢复情况。【结果】归巢实验表明C57BL/6骨髓细胞在致敏受者股骨的分布随时间推移先增加而后减少,在脾脏的分布随时间推移呈进行性减少。BALB/c骨髓细胞在致敏模型股骨及脾脏的分布均随时间推移而增加。接受C57BL/6骨髓细胞的致敏模型于移植第12~15天内全部死亡,血象及骨髓象呈进行性下降;而接受BALB/c骨髓细胞的能长期存活,血象及骨髓象能迅速恢复。【结论】全不相合的供者骨髓细胞在致敏模型中完全被排斥,而全相合供者的骨髓细胞能在致敏模型中能进行有效的归巢与植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移植 致敏模型 植入 归巢
下载PDF
脾细胞输注致敏对异基因骨髓细胞损伤的机制 被引量:1
6
作者 许吕宏 方建培 +1 位作者 翁文骏 洪冬玲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81-785,共5页
【目的】探讨脾细胞输注致敏对异基因供者骨髓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异基因脾细胞输注的BALB/c小鼠作为致敏模型,未致敏(正常)BALB/c小鼠作为对照,异基因供者骨髓细胞来源于C57BL/6小鼠。通过补体依赖细胞毒性反应(CDC)、细... 【目的】探讨脾细胞输注致敏对异基因供者骨髓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异基因脾细胞输注的BALB/c小鼠作为致敏模型,未致敏(正常)BALB/c小鼠作为对照,异基因供者骨髓细胞来源于C57BL/6小鼠。通过补体依赖细胞毒性反应(CDC)、细胞毒性免疫细胞杀伤作用、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ADCC)、粒-单核细胞集落培养(CFU-GM)等实验研究致敏血清及致敏免疫细胞对异基因骨髓细胞的影响。【结果】与补体孵育30min或1hr后,致敏血清组死亡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正常血清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细胞毒性免疫细胞杀伤作用及ADCC实验中致敏组的细胞毒性指数均高于正常组,其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致敏血清与骨髓细胞孵育组的CFU-GM数量比单纯骨髓细胞组有所减少,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致敏受者通过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途径损伤异基因骨髓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细胞 致敏 骨髓细胞 损伤
下载PDF
抗CD20单抗在致敏受者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应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许吕宏 方建培 +3 位作者 Le Yi 洪冬玲 翁文骏 魏菁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040-2043,共4页
目的:寻找促进异基因造血干细胞在致敏受者植入的策略研究,探讨抗CD20单抗在致敏受者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作用。方法:分别于移植前第14d及第7d予BALB/c小鼠输注C57BL/6小鼠的脾细胞建立致敏模型。实验组于移植前第11d经尾静脉输注抗CD20单... 目的:寻找促进异基因造血干细胞在致敏受者植入的策略研究,探讨抗CD20单抗在致敏受者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作用。方法:分别于移植前第14d及第7d予BALB/c小鼠输注C57BL/6小鼠的脾细胞建立致敏模型。实验组于移植前第11d经尾静脉输注抗CD20单抗(美罗华)2mg/mouse,对照组于移植前第11d予输注RPMI-1640培养液0.2mL/mouse。于第0d(移植当天)取部分小鼠分离得血清及脾细胞,并检测供者反应性抗体及CD19+B细胞;部分小鼠予[^(60)Co]致死量照射,4h后予1×107C57BL/6小鼠骨髓细胞进行移植,观察生存情况及血常规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血清细胞毒性指数分别为(37.00±3.46)%和(51.80±3.49)%,差异显著(P<0.01);2组的脾细胞CD19+B细胞百分比分别为(17.32±3.02)%和(34.26±2.87)%,差异显著(P<0.01)。照射移植后2组受者均于14d左右全部死亡,生存中位数分别为第13d及第11d,Log-rank检验2组间的差别无显著(P>0.05)。濒死动物血常规结果示三系减少,提示受者死于造血衰竭。结论:抗CD20单抗能杀伤受者B细胞,降低致敏程度,但实验中该单抗并不能有效促进异基因造血干细胞在致敏受者的植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敏受者 抗CD20单抗 造血干细胞移植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在致敏受者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许吕宏 洪冬玲 +1 位作者 吴燕峰 方建培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5-229,共5页
【目的】本实验拟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在致敏受者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分离BALB/c小鼠骨髓细胞,通过贴壁培养方法获得MSC,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分子标记。通过异基因脾细胞输注方法建立致敏动物模型;绿色... 【目的】本实验拟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在致敏受者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分离BALB/c小鼠骨髓细胞,通过贴壁培养方法获得MSC,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分子标记。通过异基因脾细胞输注方法建立致敏动物模型;绿色荧光染料标记骨髓MSC,分别移植到非致敏及致敏受者体内,并于移植后不同时间点检测MSC的归巢情况。致敏BALB/c小鼠经照射预处理,联合应用同基因MSC与异基因骨髓细胞移植,每日观察小鼠的生存情况。【结果】体外培养第4代MSC表现为长梭形,阴性表达造血细胞表面分子而阳性表达粘附分子。动物体内实验发现移植后第48小时,MSC在非致敏受者体内主要归巢于骨髓,而在致敏受者体内主要归巢于脾脏。造血干细胞移植实验中,致敏小鼠接受同基因骨髓MSC与异基因骨髓细胞移植,结果发现致敏小鼠在移植后第12~16天全部死亡,生存中位数时间是14 d。【结论】成功培养小鼠骨髓MSC;移植后MSC在致敏受者体内主要归巢于脾脏组织;联合应用MSC移植并不能有效促进异基因造血干/祖细胞在致敏受者体内植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致敏受者 造血干细胞移植
下载PDF
黏着斑激酶基因对REH白血病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9
作者 许吕宏 方建培 +2 位作者 徐宏贵 翁文骏 张亚停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4-48,共5页
【目的】研究黏着斑激酶(FAK)基因对白血病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构建FAK shRNA慢病毒载体,转染至急性淋巴白血病细胞株REH,同时建立空白载体对照细胞株。通过蛋白质印迹方法检测FAK蛋白表达情况,予荧光染料Annexin V标记细胞... 【目的】研究黏着斑激酶(FAK)基因对白血病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构建FAK shRNA慢病毒载体,转染至急性淋巴白血病细胞株REH,同时建立空白载体对照细胞株。通过蛋白质印迹方法检测FAK蛋白表达情况,予荧光染料Annexin V标记细胞观察细胞凋亡情况。体外应用Transwell培养体系,观察白血病细胞在细胞因子SDF-1作用下的迁移能力。将REH细胞予绿色荧光CFSE进行标记,经尾静脉注射到SCID小鼠,观察白血病细胞在动物体内归巢及白血病生成情况。【结果】FAK shRNA慢病毒载体在REH白血病细胞蛋白水平的抑制率为75%。凋亡实验中,空白对照组和FAK基因沉默组Annexin V+细胞百分比分别为(2.19±0.36)%和(6.48±0.58))%。体外迁移实验发现空白对照组与FAK基因沉默组的细胞迁移百分比分别为(50.3±7.22)%和(7.6±3.15)%;动物体内归巢实验发现FAK基因沉默的细胞归巢于骨髓能力明显降低。白血病动物实验发现空白载体对照组小鼠生存时间是40~47 d,而FAK基因沉默组小鼠生存时间是72~80 d。白血病细胞输注后第45天,空白载体对照组与FAK基因沉默组小鼠骨髓中白血病细胞所占百分比分别为(65.5±8.20)%和(9.60±3.65)%。【结论】FAK基因沉默能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并降低白血病细胞迁移及归巢能力,并抑制白血病生成,提示分子靶向FAK基因有望成为白血病治疗的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着斑激酶 白血病 REH细胞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黏着斑激酶基因沉默靶向治疗白血病的实验研究
10
作者 许吕宏 方建培 +2 位作者 翁文骏 徐宏贵 张亚停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3期602-606,共5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黏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基因沉默对白血病细胞生长、白血病生成及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构建FAKshRNA慢病毒载体,转染至BCR/ABL-BaF3白血病细胞株,体外观察细胞生长及凋亡情况。建立白血病动物模型,探讨F... 本研究旨在探讨黏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基因沉默对白血病细胞生长、白血病生成及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构建FAKshRNA慢病毒载体,转染至BCR/ABL-BaF3白血病细胞株,体外观察细胞生长及凋亡情况。建立白血病动物模型,探讨FAKshRNA对白血病细胞在体内生成的影响。联合应用FAKshRNA及STI571化疗药物,观察白血病细胞凋亡及动物生存情况。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FAKshRNA慢病毒载体,该载体能有效沉默FAK基因表达。体外培养结果表明,FAK基因沉默能抑制白血病细胞生长。凋亡实验发现空白对照组与FAK基因沉默组中Annexin V表达率分别为(3.46±0.56)%和(7.3±0.7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血病动物实验发现,空白对照组小鼠生存时间是21-27天,而FAK基因沉默组小鼠生存时间是52-60天,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应用FAK基因沉默及STI571化疗药物表明,两者均能明显促进白血病细胞凋亡并延长动物生存时间。结论 :FAK基因沉默能抑制白血病细胞生成,增强白血病细胞对化疗药物敏感性,提示FAK基因沉默有望成为白血病治疗的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着斑激酶 白血病 基因沉默
下载PDF
FAK基因沉默增强白血病细胞对化疗药物敏感性
11
作者 许吕宏 方建培 +1 位作者 王英 翁文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315-1318,共4页
目的:本实验研究黏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基因沉默对白血病细胞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构建FAKshRNA慢病毒载体,转染至BCR/ABL-BaF3白血病细胞株,通过蛋白质印迹方法检测FAK蛋白表达情况。体外应用不同浓度的化疗药... 目的:本实验研究黏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基因沉默对白血病细胞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构建FAKshRNA慢病毒载体,转染至BCR/ABL-BaF3白血病细胞株,通过蛋白质印迹方法检测FAK蛋白表达情况。体外应用不同浓度的化疗药物伊马替尼处理BCR/ABL-BaF3细胞,予Annexin V标记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建立白血病动物模型,联合应用FAKshRNA及伊马替尼进行处理,观察小鼠生存情况,分析白血病细胞在小鼠骨髓及脾脏的分布情况。结果:成功建立FAKshRNA慢病毒载体,该载体能有效沉默FAK基因表达。体外实验发现5μmol/L伊马替尼处理时,空白对照组与FAK基因沉默组中Annexin V阳性细胞百分比分别为(9.76±1.97)%和(21.90±3.20)%,差异显著(P<0.05);予50μmol/L伊马替尼处理时,2组中Annexin V阳性细胞百分比分别为(56.10±6.00)%和(82.10±5.70)%,差异显著(P<0.05)。白血病动物实验中,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生存分析结果显示FAK基因沉默组小鼠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白血病细胞输注后第60 d,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白血病细胞在FAK基因沉默组小鼠骨髓和脾脏的分布明显减少。结论:FAK基因沉默能明显增强白血病细胞对化疗药物敏感性,提示FAK基因沉默有望成为白血病治疗的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着斑激酶 基因沉默 白血病 药物敏感性
下载PDF
异基因骨髓细胞在致敏模型体内归巢示踪与植入分析
12
作者 许吕宏 方建培 +1 位作者 翁文骏 徐宏贵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457-1461,共5页
目的:探讨异基因供者骨髓细胞在致敏模型体内的归巢示踪与植入分析。方法:以异基因脾细胞输注方法建立致敏的BALB/c小鼠模型,同时取正常BABL/c小鼠作为非致敏模型。致敏或非致敏模型经8 Gy[60Co]照射后分别经尾静脉移植1×107 C57B... 目的:探讨异基因供者骨髓细胞在致敏模型体内的归巢示踪与植入分析。方法:以异基因脾细胞输注方法建立致敏的BALB/c小鼠模型,同时取正常BABL/c小鼠作为非致敏模型。致敏或非致敏模型经8 Gy[60Co]照射后分别经尾静脉移植1×107 C57BL/6小鼠骨髓细胞。用绿色荧光染料CFSE标记供者骨髓细胞,并分别在移植后不同时点(2 h、12 h及48 h),通过组织细胞悬液动态示踪供者细胞在致敏受者各组织的分布。移植后记录各组的生存情况,每周监测造血重建与骨髓恢复情况。予H-2Db进行标记移植后受者骨髓细胞,检测供者嵌合百分比。结果:CFSE能标记供者骨髓细胞并用于体内示踪实验。动物体内归巢示踪实验表明,与非致敏组相比,异基因供者骨髓细胞在致敏受者体内的外周血、脾脏及股骨的分布均明显减少。植入分析结果发现,非致敏受者于移植后能长期存活,外周血及骨髓细胞均能迅速恢复;而致敏组中,小鼠均于移植后2周左右全部死亡,生存中位数为13 d,外周血及骨髓细胞均随时间推移呈进行性减少。嵌合分析显示移植后第7 d,非致敏受者与致敏受者的供者骨髓细胞百分比分别为(48.07±4.70)%和(0.77±0.11)%,两者差异显著(P<0.01)。结论:异基因供者骨髓细胞在致敏受者体内脾脏及股骨等部位被清除,不能有效植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细胞 致敏模型 归巢 植入
下载PDF
致敏血清干扰小鼠骨髓移植的作用研究
13
作者 许吕宏 方建培 +1 位作者 翁文骏 吴燕峰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25-928,共4页
目的:研究致敏血清在小鼠骨髓移植中的作用,明确抗体介导的移植排斥作用。方法:在移植前1天将200μl致敏血清或非致敏血清注射到正常BALB/c小鼠中,移植受者经致死量照射后回输1×107 C57BL/6小鼠的骨髓细胞。应用补体依赖淋巴细胞... 目的:研究致敏血清在小鼠骨髓移植中的作用,明确抗体介导的移植排斥作用。方法:在移植前1天将200μl致敏血清或非致敏血清注射到正常BALB/c小鼠中,移植受者经致死量照射后回输1×107 C57BL/6小鼠的骨髓细胞。应用补体依赖淋巴细胞毒性方法检测移植前受者的供者反应性抗体,并观察移植后受者的生存情况及植入分析。结果:致敏血清输注可促使供者反应性抗体存在于受者体内。骨髓移植后,接受致敏血清输注的受者80%于10天左右均死于骨髓衰竭,而接受非致敏血清输注的受者能长期存活。植入分析表明接受致敏血清输注的受者在移植后其血象及骨髓细胞随时间推移进行性下降,且供者细胞的嵌合百分比也进行性减少;与接受非致敏血清输注组相比,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致敏血清能介导小鼠的骨髓移植排斥,其中供者反应性抗体介导的体液免疫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敏血清 骨髓移植 供者反应性抗体
下载PDF
骨髓腔输注造血干/祖细胞在致敏模型应用的实验研究
14
作者 许吕宏 方建培 +1 位作者 翁文骏 史沛杰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2期427-430,共4页
本研究旨在致敏模型中通过骨髓腔输注异基因造血干/祖细胞方法探讨致敏移植的新策略。应用脾细胞输注方法建立的致敏BABL/c小鼠作为致敏模型,取正常BALB/c小鼠作为非致敏受者,通过骨髓腔输注同种异基因造血干/祖细胞,观察移植后受者的... 本研究旨在致敏模型中通过骨髓腔输注异基因造血干/祖细胞方法探讨致敏移植的新策略。应用脾细胞输注方法建立的致敏BABL/c小鼠作为致敏模型,取正常BALB/c小鼠作为非致敏受者,通过骨髓腔输注同种异基因造血干/祖细胞,观察移植后受者的生存及血象恢复情况。同时分离致敏及非致敏小鼠的血清,应用补体依赖细胞毒性反应方法检查血清抗体对异基因造血干/祖细胞损伤的影响。结果显示:非致敏受鼠经骨髓腔输注造血干/祖细胞后能长期存活,血象随时间推移而逐渐恢复正常。而致敏移植受鼠中有1只小鼠于移植前由于麻醉意外而死亡,其余90%致敏受鼠(9/10)经骨髓腔注射骨髓细胞后于2周内死亡,血象随时间推移而逐渐下降。取濒死的致敏受鼠组织行病理切片检查,证实致敏受鼠死于骨髓衰竭。补体依赖细胞毒性反应实验结果显示,非致敏组和致敏组的造血干/祖细胞死亡细胞百分比分别为(7.80±1.93)%和(50.80±3.12)%,两组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致敏血清对异基因造血干/祖细胞具有损伤作用。结论:通过骨髓腔输注造血干/祖细胞的方法并不能促进异基因供者细胞在致敏受者体内植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腔输注 造血干/祖细胞 致敏模型
下载PDF
FAK shRNA抑制白血病BCR/ABL-BaF3细胞生长
15
作者 许吕宏 方建培 +1 位作者 翁文骏 潘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106-2110,共5页
目的:本实验研究黏着斑激酶(FAK)shRNA对白血病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构建FAK shRNA慢病毒载体,转染至BCR/ABL-BaF3白血病细胞株,同时建立空白载体对照细胞株。通过蛋白质印迹方法检测FAK等蛋白表达情况,体外观察白血病细胞在RPMI-1640... 目的:本实验研究黏着斑激酶(FAK)shRNA对白血病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构建FAK shRNA慢病毒载体,转染至BCR/ABL-BaF3白血病细胞株,同时建立空白载体对照细胞株。通过蛋白质印迹方法检测FAK等蛋白表达情况,体外观察白血病细胞在RPMI-1640完全培养基生长以及在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基集落形成。将BCR/ABL-BaF3经尾静脉注射到BALB/c小鼠体内建立白血病动物模型,观察小鼠生存情况,分析白血病细胞在小鼠脾脏的分布情况。结果:FAK shRNA能有效沉默FAK基因表达,降低STAT5蛋白磷酸化水平,并引起caspases-3活化。体外实验发现FAK shRNA能明显抑制白血病细胞生长。集落形成实验中,空白载体对照组与FAK shRNA组中细胞集落数量分别为215.60±13.01和125.00±9.06,2组差异显著(P<0.01)。白血病动物实验发现空白载体对照组小鼠生存时间是21-27 d,而FAK基因沉默组小鼠生存时间是52-60 d,2组差异显著(P<0.05)。白血病输注后第25 d,空白载体对照组与FAK shRNA组小鼠脾脏中白血病细胞所占百分比分别为(82.40±6.13)%和(14.50±3.70)%,2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体外实验及动物体内实验均证实FAKshRNA能明显抑制白血病细胞生长,提示FAK基因沉默有望成为白血病治疗的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KshRNA 白血病 BCR/ABL-BaF3细胞
下载PDF
MCV、MCH、RBC脆性和HbA2在广东地区α-地中海贫血筛查中的价值 被引量:15
16
作者 刘勇 林晓英 +7 位作者 黄燕 黄倩雯 陈海雷 沈妙娜 阮嘉钰 李欣瑜 许吕宏 方建培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679-1682,共4页
目的:探讨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ROFT)和血红蛋白A2(HbA2)在广东地区筛查α-地中海贫血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月到2017年12月于本院就诊患者外周血365例。以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为金标准,... 目的:探讨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ROFT)和血红蛋白A2(HbA2)在广东地区筛查α-地中海贫血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月到2017年12月于本院就诊患者外周血365例。以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为金标准,同时进行血细胞常规分析,血红蛋白电泳测定和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测定。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确定MCV、MCH、ROFT和HbA2在α-地中海贫血中的最佳截断值。结果:α-地中海贫血基因类型以--SEA/αα最常见(54.59%)。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不同分型α-地中海贫血MCV、MCH、ROFT和HbA2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CV、MCH、ROFT和HbA2诊断α-地中海贫血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81.45 fl、27.35 pg、79.95%和2.55%。结论:不同实验室应该建立适合本地区的α-地中海贫血初筛截断值。MCV、MCH、ROFT和HbA2对于诊断α-地中海贫血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灵敏度,广东地区建议使用MCV<81.45 fl、MCH<27.35 pg、ROFT<79.95%和HbA2<2.55%作为筛查α-地中海贫血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地中海贫血 平均红细胞体积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血红蛋白A2
下载PDF
地中海贫血患儿血清特异性PRA影响脐血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能力的观察 被引量:7
17
作者 翁文骏 方建培 +5 位作者 吴燕峰 肖露露 徐宏贵 包蓉 魏菁 许吕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200-2204,共5页
目的:探讨反复输血地中海贫血患儿血清中特异性群体反应性抗体(PRA)对脐血造血干/祖细胞增殖、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1×105脐血单个核细胞(MNC)与实验血清(健康儿童AB血清50μL、PRA血清0μL、50μL、100μL)、补体联合孵育后... 目的:探讨反复输血地中海贫血患儿血清中特异性群体反应性抗体(PRA)对脐血造血干/祖细胞增殖、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1×105脐血单个核细胞(MNC)与实验血清(健康儿童AB血清50μL、PRA血清0μL、50μL、100μL)、补体联合孵育后半固体集落培养,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并计数第7d、第14d总集落数和各种集落数。结果:脐血造血干/祖细胞受PRA血清作用后,在半固体集落培养第7d,总集落数、CFU-GM分别为A组88.20±9.41、79.00±11.39和B组88.60±9.12、79.20±10.44,显著高于C组20.60±7.39、15.20±4.66和D组4.00±2.05、1.40±0.51,P<0.01;其余各组的各种集落数两两比较,差异无显著(P>0.05)。A组与E组比较:两组的各种集落数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半固体集落培养第14d,总集落数、CFU-GM分别为A组216.00±31.10、117.40±24.80和B组213.20±31.06、116.00±19.75,显著高于C组97.80±14.43、32.80±8.10和D组31.40±13.41、8.40±4.30,P<0.01;第14dCFU-GEMM分别为A组45.60±8.51和B组42.60±7.03,显著高于C组20.80±6.96和D组7.80±6.06,P<0.05;第14dBFU-MK分别为A组12.80±4.42、B组11.00±2.74,显著高于D组1.00±0.55,P<0.05;B组第14dCFU-E17.20±4.03显著高于D组5.60±2.87,P<0.05。A组与E组比较:两组的各种集落数比较差异均无显著(P>0.05)。PRA血清量与各种集落数目之间的Kendall相关分析:PRA血清量与第7d的总集落数及CFU-GM、第14d的总集落数、CFU-GM、CFU-GEMM、BFU-E、BFU-MK呈负相关(tau-b分别为-0.793、-0.849、-0.808、-0.804、-0.645、-0.674、-0.624,P<0.01;与第14dCFU-MK呈负相关(tau-b为-0.466,P<0.05)。结论:特异性PRA对脐血造血干/祖细胞的增殖、分化能力具有抑制作用;在一定浓度下其抑制作用与PRA剂量有相关性:PRA剂量越大,抑制作用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血 造血干细胞 地中海贫血 群体反应性抗体
下载PDF
西达本胺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亚停 黄科 +3 位作者 许吕宏 韩黠蔚 李欣瑜 方建培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37-741,共5页
目的:探讨西达本胺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治疗儿童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7例。7例患儿分为联合治疗(西达本胺+HSCT)组(4例)和HSCT... 目的:探讨西达本胺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治疗儿童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7例。7例患儿分为联合治疗(西达本胺+HSCT)组(4例)和HSCT(传统HSCT)组作为对照组(3例),比较2组间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和其它相关并发症,以及植入、复发和患儿生存情况,观察西达本胺的不良反应,并对患儿进行随访,随访至2019年1月。结果:7例患儿均存活,植入率为100%,未出现复发;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GVHD的发生率无差异;应用西达本胺的过程中,有3例出现不良反应,其中3级以上不良反应有2例,均为血液学不良反应(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其它的不良反应为非血液学不良反应(转氨酶升高、乏力、恶心、呕吐),无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联合治疗组有2例在检查微小残留病(minimal redidaul disease,MRD)过程中发现其并非肿瘤表达的成熟淋巴细胞,这与初诊时的免疫表型和TCR重排的比对结果,不支持残留T-ALL肿瘤细胞来源,在复查MRD的过程中发现异常T细胞有增多趋势。这说明,西达本胺可能通过一些途径诱导了白血病细胞的分化。结论:造血干细胞移植仍是治疗儿童T-ALL的有效手段之一。部分患儿在应用西达本胺过程中出现了异常T细胞非克隆性扩增。患儿对西达本胺的不良反应是可以耐受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达本胺 儿童 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
下载PDF
α-干扰素联合短疗程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持续性和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被引量:12
19
作者 陈沫 刘红兵 +2 位作者 周传新 许吕宏 方建培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142-149,共8页
目的研究α-干扰素联合短疗程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持续性和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28例于2014年6月-2016年10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就诊的持续或慢性ITP患儿参与此研究,他们被... 目的研究α-干扰素联合短疗程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持续性和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28例于2014年6月-2016年10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就诊的持续或慢性ITP患儿参与此研究,他们被随机按2.5:1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0例患儿予以α-干扰素联合短疗程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照组8例患儿单用短疗程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组根据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进一步分为调节T细胞下降B细胞上升(Treg↓B↑)亚组和调节T细胞正常B细胞上升(Treg-B↑)亚组。组间差异采用成组t检验,组内差异采用配对t检验;采用Krusal-Wallis秩和检验分析治疗后的疗效对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儿的血小板计数明显升高,相比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1)。治疗组20例患儿用药前PLT的平均值为(17.90±6.43)×10~9/L,治疗后PLT的峰值平均为(117.45±50.14)×10~9/L,中位起效时间为26.7(9~72)天,中位疗效维持时间为10.5(6~34)个月。治疗24周后,Treg↓B↑亚组的有效率高于Treg-B↑亚组(P<0.05);Treg↓B↑亚组治疗后的外周血Treg%、CD4^+%、CD4^+/CD8^+较治疗前升高(P<0.05)。不良反应为1例出现流感样症状。结论α-干扰素联合短疗程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持续性和慢性ITP既能获得较短的起效时间,又能较长时间维持疗效,特别对于Treg↓B↑类型,其机制可能为促使淋巴细胞亚群达到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干扰素 糖皮质激素 儿童持续性和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调节性T细胞
下载PDF
阻断B7/CD28及CD40/CD154共刺激信号对致敏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叶启翔 许吕宏 +1 位作者 许威 方建培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01-806,共6页
本研究旨在通过阻断致敏小鼠的B7/CD28及CD40/CD154共刺激信号途径,探讨其免疫功能的变化,为应用于异基因骨髓移植的免疫耐受提供实验依据。将致敏的BALB/c小鼠分成4组:①CTLA4Ig+anti-CD154鼠源性同型对照抗体;②anti-CD154单克隆抗体+... 本研究旨在通过阻断致敏小鼠的B7/CD28及CD40/CD154共刺激信号途径,探讨其免疫功能的变化,为应用于异基因骨髓移植的免疫耐受提供实验依据。将致敏的BALB/c小鼠分成4组:①CTLA4Ig+anti-CD154鼠源性同型对照抗体;②anti-CD154单克隆抗体+CTLA4Ig鼠源性同型对照抗体;③CTLA4Ig+anti-CD154单克隆抗体;④CTLA4Ig及anti-CD154单克隆抗体的鼠源性同型对照抗体。正常BALB/c小鼠应用CTLA4Ig及antiCD154单克隆抗体的鼠源性同型对照抗体。给予每只小鼠CTLA4 Ig和anti-CD154单克隆抗体或相对应的同型对照抗体各500μg,于移植前7天尾静脉输注,每组小鼠各5只。移植当天处死各组小鼠,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脾细胞中CD19+CD69+B细胞数量、CD44high/CD62Lhigh及CD44high/CD62Llow/-T细胞数量。用流式细胞仪或ELISA法检测血清中抗体及细胞因子的变化。结果表明:小鼠致敏后CD19+CD69+B细胞数量与正常小鼠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阻断B7/CD28或/和CD40/CD154共刺激信号通路后可见抑制效应(P<0.01),两者同时阻断具有协同作用(P<0.01)。小鼠致敏后记忆性T细胞CD44high/CD62Lhigh及效应性T细胞CD44high/CD62Llow/-与正常相比亦明显增多(P<0.01)。阻断共刺激信号通路后可使其明显抑制,CTLA4 Ig和anti-CD154单克隆抗体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效应(P<0.01)。各组小鼠细胞因子及IgG、IgM抗体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血清中致敏抗体检测显示致敏后特异性抗体升高,阻断共刺激信号通路后其明显被抑制(P<0.01)。结论:阻断B7/CD28或CD40/CD154共刺激信号途径均能抑制致敏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及体液免疫功能;同时阻断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刺激信号 B7CD28 致敏 CTLA4 IGG anti—CD154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