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名师访谈:古代文学研究的思考与总结——访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博士生导师诸葛忆兵教授 被引量:1
1
作者 诸葛忆兵 陈丽丽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18-21,共4页
题记:古代文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中国文学研究的重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电子资源的开发普及,古代文学研究进入一个新阶段,研究人员不断增加,研究成果日益丰富。面对新时代新机遇,如何更好地... 题记:古代文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中国文学研究的重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电子资源的开发普及,古代文学研究进入一个新阶段,研究人员不断增加,研究成果日益丰富。面对新时代新机遇,如何更好地对民族瑰宝进行发掘和推进,笔者对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诸葛忆兵教授进行采访。诸葛教授结合自己数十年研究经验,畅谈切身体会,从学习方法、文史打通、研究立场、选题以及超越意识五个方面对古代文学研究进行阐述,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特此辑录,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 古代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人民大学 组成部分 电子资源 研究人员 研究成果
下载PDF
诸葛忆兵教授访谈录
2
作者 杨阿敏 诸葛忆兵 《天中学刊》 2020年第5期7-20,共14页
诸葛忆兵教授深耕宋代文史研究数十年,早期致力于宋词研究,后逐渐转向文学与历史结合,近年主要致力于宋代科举制度与文学关系的研究。在治学理念上,诸葛忆兵教授坚持从文本出发,用史料说话,按照史实本身来做研究。其研究对于摆脱固有观... 诸葛忆兵教授深耕宋代文史研究数十年,早期致力于宋词研究,后逐渐转向文学与历史结合,近年主要致力于宋代科举制度与文学关系的研究。在治学理念上,诸葛忆兵教授坚持从文本出发,用史料说话,按照史实本身来做研究。其研究对于摆脱固有观念,开创宋代文史研究的新天地,都具有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诸葛忆兵 宋代 古典文学 治学
下载PDF
诸葛忆兵一帆斋: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3
作者 诸葛忆兵(口述) 绿茶 《名人传记》 2021年第10期58-63,共6页
不久前我和一位朋友聊天,他正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班,说有一位诸葛忆兵教授,宋代词学讲得非常好。我说,那是我老乡啊!几天后,我便造访了诸葛忆兵教授的书房“一帆斋”。走进诸葛教授家,我听到了久违的乡音,虽然我们是用普通话交流... 不久前我和一位朋友聊天,他正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班,说有一位诸葛忆兵教授,宋代词学讲得非常好。我说,那是我老乡啊!几天后,我便造访了诸葛忆兵教授的书房“一帆斋”。走进诸葛教授家,我听到了久违的乡音,虽然我们是用普通话交流,但温州人讲普通话,一听就是这个味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民大学 风正一帆悬 温州人 普通话
原文传递
论徐照的模拟民歌诗作
4
作者 诸葛忆兵 《中原文化研究》 2023年第4期102-109,共8页
“永嘉四灵”以写山水著称,然而“永嘉四灵”之首徐照存今诗作中,却有四十余首模拟民歌之作,全部收入《芳兰轩诗集》卷三,表现出诗人更为开阔的创作视野,以及对诗作模式更加深入的探索精神。首先,这些诗作反映民生疾苦,尤其关注连绵战... “永嘉四灵”以写山水著称,然而“永嘉四灵”之首徐照存今诗作中,却有四十余首模拟民歌之作,全部收入《芳兰轩诗集》卷三,表现出诗人更为开阔的创作视野,以及对诗作模式更加深入的探索精神。首先,这些诗作反映民生疾苦,尤其关注连绵战争给百姓带来的灾难,诗歌中时时凝聚着民间智慧。其次,这些诗篇中多数与女性题材相关,主要集中于相思离别的主题,徐照所留存的五首词,可与之对照阅读。徐照模拟民歌创作时,有意识拓展创作手法,诗体上向五七言绝句靠拢,口语化程度较高,通俗易懂。且特意汲取“江西诗派”精髓,脱胎换骨和点铁成金方面皆有成功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照 模拟民歌 社会现实 女性题材 另类创作
下载PDF
敛情约性,因狭出奇--论徐照山水诗
5
作者 诸葛忆兵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5-146,共12页
徐照居“四灵”之首,以擅写山水风景著称。徐照一生,大半在家乡温州度过,他的大量优秀诗篇都是歌咏永嘉山水的。只有写到家乡山水,徐照才以组诗形式予以咏叹,如《游雁荡山》八首、《净光山四咏呈水心先生》。组诗可以更加全面、立体地... 徐照居“四灵”之首,以擅写山水风景著称。徐照一生,大半在家乡温州度过,他的大量优秀诗篇都是歌咏永嘉山水的。只有写到家乡山水,徐照才以组诗形式予以咏叹,如《游雁荡山》八首、《净光山四咏呈水心先生》。组诗可以更加全面、立体地呈现家乡的山水风貌。温州城市坐落在山水之间,城内外山峰林立,水道交错,徐照居家周边或友人住宅附近都是赏心悦目的风光,这成为徐照诗歌吟咏的另一对象。“吾洲见地形”,徐照对家乡的山水充满自豪感。徐照多次外出游历,离家距离最远、时间最久的一次是随徐玑赴任永州司理参军。徐照沿途和在湘中饱览风光,并将之化作诗材,其山水诗有了更为开阔的画面。而且,他有意“诗将远地传”,以诗歌表达游历见闻。徐照自称“唐世吟诗侣”,以学习唐诗相标榜。其学习的是由中唐入晚唐的姚合、贾岛一派,更多的是承继了姚合“闲适诗”的创作精神,诗风清新秀丽,在平淡朴实中见新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照 永嘉四灵 山水诗 温州
下载PDF
洒然乎外 渊乎其中——论赵师秀仕宦立场与诗歌创作
6
作者 诸葛忆兵 《中国韵文学刊》 2024年第3期8-14,共7页
赵师秀乃赵宋宗室,初入仕途,施政特立独行。其后沉抑下僚,却始终潇洒超脱,身居官场,心系山水。梳理赵师秀的政治态度,亲近理学、疏离权贵的立场一直非常清楚。正当韩侂胄专权,将理学定性为“伪学”之际,赵师秀于上元建“明德先生祠”。... 赵师秀乃赵宋宗室,初入仕途,施政特立独行。其后沉抑下僚,却始终潇洒超脱,身居官场,心系山水。梳理赵师秀的政治态度,亲近理学、疏离权贵的立场一直非常清楚。正当韩侂胄专权,将理学定性为“伪学”之际,赵师秀于上元建“明德先生祠”。虽然因为官职卑微,没有受党争多大牵累,但是仕宦不畅则是必然结果。对待宋金关系和“开禧北伐”,赵师秀多有现实隐忧,对战事失利之后朝廷转向和议则持反对态度。赵师秀诗歌创作,主要是承继姚合而来。宋代科举考试建立了系列保密制度,科场录取相对公平,这极大地改变了宋代士人的心态和精神面貌,使他们能够以平和、平淡的态度面对仕宦中的种种不如意,赵师秀正是其中的一位代表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师秀 仕宦立场 政治态度 超脱淡远
下载PDF
论窦娥形象的内涵及《窦娥冤》的创作意图 被引量:11
7
作者 诸葛忆兵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30-134,共5页
窦娥是封建礼教的“孝子贤孙”,她不惜用生命去捍卫的是女子“从一而终”的贞节观和对长辈竭尽孝顺的孝道观。在窦娥的那个时代 ,出身于这样一个穷酸知识分子家庭 ,又是一位受社会压迫最深的弱女子 ,窦娥被毒害到拿泯灭人性的伦理道德... 窦娥是封建礼教的“孝子贤孙”,她不惜用生命去捍卫的是女子“从一而终”的贞节观和对长辈竭尽孝顺的孝道观。在窦娥的那个时代 ,出身于这样一个穷酸知识分子家庭 ,又是一位受社会压迫最深的弱女子 ,窦娥被毒害到拿泯灭人性的伦理道德规条要求自己 ,自觉地维护这些伦理规范 ,成为封建社会的牺牲品 ,是非常普通正常的。《窦娥冤》从传统的“贞节”、“孝道”等道德伦理规范角度出发 ,不认同蒙古人的现实统治 ,更主要的是体现了一种对现实社会伦理道德方面的批判 ,其中潜藏着的是一种强烈的民族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窦娥 贞节 民族意识 《窦娥冤》
下载PDF
心灵的避难所──论晏几道的恋情词 被引量:6
8
作者 诸葛忆兵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88-91,共4页
关键词 恋情词 词人 晏几道 歌妓 舞女 刘过 小山词 白日梦 优越感 宋词研究
下载PDF
洛蜀党争辨析 被引量:7
9
作者 诸葛忆兵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4期100-105,共6页
“洛蜀党争”是北宋元年间发生在政坛上的一场党派争逐。党争的缘起不仅仅是因为程颐和苏轼学术思想的不同,更重要的原因是二人性格上的极大反差。其争逐的焦点不是政见的不同,而是各报私怨。然而,洛蜀二派各只有寥寥一二成员,甚... “洛蜀党争”是北宋元年间发生在政坛上的一场党派争逐。党争的缘起不仅仅是因为程颐和苏轼学术思想的不同,更重要的原因是二人性格上的极大反差。其争逐的焦点不是政见的不同,而是各报私怨。然而,洛蜀二派各只有寥寥一二成员,甚至不成其为党派。相互攻击时指实某人为洛党或蜀党,多失实之处。“洛蜀党争”之所以被常常提及、夸大,与元政坛最大的一股政治势力朔党的操纵、利用有关。朔党为稳固权势,以党争为口实,打击双方,矛头主要指向苏轼。率直天真的苏轼和迂疏固执的程颐都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元大臣的争权夺利是酿就北宋末年政治危机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蜀党争 苏轼 程颐 太皇太后 宋人轶事汇编 《朱子语类》 学术思想 政治斗争 四库全书 总目提要
下载PDF
论范仲淹“积极防御”的守边策略 被引量:9
10
作者 诸葛忆兵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5-120,共6页
北宋多年来贯彻实施强干弱枝、守内虚外和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军事力量薄弱,边塞防卫松弛。范仲淹调任西北前线主帅后,为解决军需问题,要求建立“营田”制度;且适当招募当地壮丁,建立“土兵”制度;同时,精选将帅,精练士卒。范仲淹主张... 北宋多年来贯彻实施强干弱枝、守内虚外和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军事力量薄弱,边塞防卫松弛。范仲淹调任西北前线主帅后,为解决军需问题,要求建立“营田”制度;且适当招募当地壮丁,建立“土兵”制度;同时,精选将帅,精练士卒。范仲淹主张适当地发动局部进攻,进攻的目的是为了构筑起更好的防御体系,局部进攻应该成为“积极防御”的有机组成部分。由于朝廷基本采用了其“积极防御”的防边思路,西北前线形势很快稳定下来,宋、夏双方终于达成和平协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军事 范仲淹 守边 积极防御
下载PDF
论苏辙的奉使诗 被引量:3
11
作者 诸葛忆兵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8-183,共6页
苏辙元四年为贺辽国生辰使,出使途中,作《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在赴契丹途中苏辙充满了对异乡异族的陌生感,表现为对异族人情风俗与异域风光景色的拒斥和不接受,这是北宋“积弱”国势对时人心理状态影响的结果。到达契丹之后,苏辙对... 苏辙元四年为贺辽国生辰使,出使途中,作《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在赴契丹途中苏辙充满了对异乡异族的陌生感,表现为对异族人情风俗与异域风光景色的拒斥和不接受,这是北宋“积弱”国势对时人心理状态影响的结果。到达契丹之后,苏辙对异族有了切身的了解与理解,对待异乡异族的情感有了很大的转变,他开始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异乡的景物,态度变得平和,并推出“久安和好”的良好祝愿。苏辙出使途中与到达契丹之后的态度变化,昭示了民族交往的一条规则:需要客观、具体、深入地去了解“他者”,方能更加真实地把握对方,方能逐渐达到民族和平共处的理想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辙 心理状态 民族交往 “他者” 理想境界 和平共处 契丹 异族 异乡 出使 态度 方能 生辰 接受 异域 情感 景物
下载PDF
论宋代后妃与朝政 被引量:8
12
作者 诸葛忆兵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4期134-139,共6页
后妃干政是中国古代中央政治体制运行的一种常见模式,它往往导致政局和社会的动荡不安。宋代后妃与常人一样具有极强的权力欲,宋人也允许在特殊情况下,由母后垂帘听政。然宋代始终没有酿成后妃之祸,而是将后妃势力纳入良性运行轨道... 后妃干政是中国古代中央政治体制运行的一种常见模式,它往往导致政局和社会的动荡不安。宋代后妃与常人一样具有极强的权力欲,宋人也允许在特殊情况下,由母后垂帘听政。然宋代始终没有酿成后妃之祸,而是将后妃势力纳入良性运行轨道,成为皇权的有力补充,为历朝所罕见。这得力于宋人对后妃势力的有效抑制,以及与此相关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这种抑制,扩展到对付外戚势力。宋代皇室的平稳承继过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妃势力 干政 抑制 外戚
下载PDF
论北宋使辽诗 被引量:7
13
作者 诸葛忆兵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10-115,共6页
北宋频繁派遣使臣前往辽国,部分使臣将出使期间的见闻与感受形诸歌咏。使臣们出使途中情绪往往恶劣,诗歌中表现为对于异乡的气候风景、异族的民俗风情的排斥不接受,愁苦落寞的意绪成为使辽诗的主旋律。他们在诗歌里要追究五代割让土地... 北宋频繁派遣使臣前往辽国,部分使臣将出使期间的见闻与感受形诸歌咏。使臣们出使途中情绪往往恶劣,诗歌中表现为对于异乡的气候风景、异族的民俗风情的排斥不接受,愁苦落寞的意绪成为使辽诗的主旋律。他们在诗歌里要追究五代割让土地与北宋不能收回失地的原因,检讨现实的对辽政策。他们到达辽国之后,通过实际的接触,对待异乡异族的情感往往会有相当的转变。往往从拒斥转向适应,从陌生转向友好。他们或者将这种交往的过程与感受形诸文字,甚至能够产生更加广泛的良好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使辽诗 愁苦 民族友好
下载PDF
论陆游的“无题诗” 被引量:6
14
作者 诸葛忆兵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8-102,共5页
唐代以前,文人诗歌创作很少涉足男女情欲的描写。晚唐时期,文人群体笼罩在世纪末的绝望哀伤之中。李商隐大量的“无题”诗所倾诉的,是文人声色享受过程中的男女恋情体验。宋人对“无题”诗的理解大致分为两类:其一,“无题”诗是专门写... 唐代以前,文人诗歌创作很少涉足男女情欲的描写。晚唐时期,文人群体笼罩在世纪末的绝望哀伤之中。李商隐大量的“无题”诗所倾诉的,是文人声色享受过程中的男女恋情体验。宋人对“无题”诗的理解大致分为两类:其一,“无题”诗是专门写男女情爱的;其二,不愿意标明诗歌题目的。陆游还原李商隐“无题”诗的本意,他所作的七首“无题”诗,首首写男女情爱。而且,诗风缠绵哀怨,轻灵空濛,隐约委婉。受李商隐诗风影响,陆游“无题”诗的抒情模式也近似歌词。苏轼的词,人称“以诗为词”,陆游的“无题”诗则可称“以词为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题诗 陆游 艳情
下载PDF
论宋人落第诗 被引量:4
15
作者 诸葛忆兵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1-129,共9页
科举考试是宋代绝大多数文人必须经历和体验的一个生活阶段,因此,与科举考试相关的诸多生活形态便成为宋诗描写和表现的一大主题。宋人落第诗或是落第者自抒胸臆,或是他人安慰劝解,诗歌渲染上一层悲苦气氛,富有艺术感染力,是种种写科举... 科举考试是宋代绝大多数文人必须经历和体验的一个生活阶段,因此,与科举考试相关的诸多生活形态便成为宋诗描写和表现的一大主题。宋人落第诗或是落第者自抒胸臆,或是他人安慰劝解,诗歌渲染上一层悲苦气氛,富有艺术感染力,是种种写科举题材诗歌中最为出色的。宋人落第诗最常见的劝慰方式是以山水风景、春日风光等自然景色相慰藉,劝慰落第者览景遣情,排解愁绪。由此形成宋人落第诗的一种风貌:融情于景,蕴藉隽永。宋人落第诗大都择要叙说,点到为止,不发长篇议论,故多数落第诗篇幅短小。由此形成宋人落第诗的又一风貌:短小精悍,语意深长。宋人落第诗的风格,以凄怨和悲愤两种情调为主。总之,宋人落第诗摆脱了"议论、才学、文字"的窠臼,面目清新,含蓄淡约,其诗风类似唐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诗 落第诗 科举 劝慰 蕴藉
下载PDF
畏天命 敬鬼神──论孔子的“天命”观和鬼神观 被引量:4
16
作者 诸葛忆兵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71-76,共6页
畏天命敬鬼神──论孔子的“天命”观和鬼神观诸葛忆兵天地、祖光、鬼神的崇拜和信仰,构成华夏先民宗教生活的主体,进而演为某些基本的哲学范畴。承天之佑、先祖有灵、鬼神赐福,是先民宗教活动的主要目的,也是他们生存价值之依据。... 畏天命敬鬼神──论孔子的“天命”观和鬼神观诸葛忆兵天地、祖光、鬼神的崇拜和信仰,构成华夏先民宗教生活的主体,进而演为某些基本的哲学范畴。承天之佑、先祖有灵、鬼神赐福,是先民宗教活动的主要目的,也是他们生存价值之依据。这种先古宗教观,形成于生产力低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天” “天命”论 鬼神观 敬鬼神而远之 《论语》 鬼神信仰 鬼神崇拜 “民本”思想 天命观
下载PDF
李清照个性成因及其表现 被引量:7
17
作者 诸葛忆兵 《东岳论丛》 CSSCI 1997年第3期77-79,共3页
文章认为,李清照鲜明的叛逆个性的形成,是因为她有着良好的早期教育、宽松自由的家庭环境和青年时期美满幸福的婚姻生活;而蔑视权贵、关切国事、晚年再嫁与离异以及敢于批评男性权威、于创作中独辟蹊径等。
关键词 李清照 女性 叛逆个性
下载PDF
《词综》编纂意图及其价值 被引量:4
18
作者 诸葛忆兵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60-164,共5页
《词综》编纂之意图,是为了推尊词体,使创作归于醇雅。编纂《词综》之际,朱彝尊内心的亡国隐痛虽然无法完全消除,但是,抗清意志已经渐渐淡漠。所以,《词综》的编纂,是为了宣扬自己宗尚南宋,以姜夔、张炎词风为正的创作主张。《... 《词综》编纂之意图,是为了推尊词体,使创作归于醇雅。编纂《词综》之际,朱彝尊内心的亡国隐痛虽然无法完全消除,但是,抗清意志已经渐渐淡漠。所以,《词综》的编纂,是为了宣扬自己宗尚南宋,以姜夔、张炎词风为正的创作主张。《词综》推尊南宋词,意在倡导南宋词的“辞微旨远”,达到救明词之弊的目的,尤其是廓清《草堂诗余》给明词带来的淫逸卑下、琐屑的弊病。《词综》扶持绝学、宏开宗派的功绩,在清代影响至深。从总体上评价,《词综》当然是功大于过,后人的评论也是褒多于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综》 编纂 宗南宋 推尊词体
下载PDF
论辛弃疾艳情词 被引量:4
19
作者 诸葛忆兵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9-54,共6页
辛弃疾直接描写艳情的词作仅58首,数量极少。其酒宴赠妓词,只是为了调笑娱乐,词风以玩笑戏谑为主。而且,辛弃疾艳情词极少用慢词填写,仅仅三四首而已,与其"英雄词"多用慢调的格局不同。然而,辛弃疾酒宴上有"唤取红巾翠袖... 辛弃疾直接描写艳情的词作仅58首,数量极少。其酒宴赠妓词,只是为了调笑娱乐,词风以玩笑戏谑为主。而且,辛弃疾艳情词极少用慢词填写,仅仅三四首而已,与其"英雄词"多用慢调的格局不同。然而,辛弃疾酒宴上有"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的习惯,部分酒宴赠妓词也似有喻托。辛弃疾艳情词中离别相思之作有二十余首,能够将此类传统离别相思之作写得异常动人,且坚持俚俗浅白的风格,显然直接超越了南宋,回归北宋之浅俗率真。辛弃疾亦将北方故土作为思念的情人,部分别后相思之作喻托之意更加明显。辛弃疾寥寥几首与艳情关联的送别词,所呈现的依然是北宋柳永风貌。总之,辛弃疾对词的本体特征有深入的认识,且能够在创作中熟练地运用和表达。然其眷恋北方故土,热心仕进,一生以北伐为己任,所以,辛弃疾的各类题材艳情词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有了喻托之意。正因为充分地把握了词体抒情的特殊功能,辛弃疾才能挥洒自如地创作英雄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弃疾 艳情词 俚俗浅白 喻托
下载PDF
辛派词人论略 被引量:7
20
作者 诸葛忆兵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43-48,共6页
“辛派词人”以辛词为榜样 ,有意识地学习苏轼 ,其词作具有共同的爱国思想倾向。“辛派词人”之形成 ,与辛弃疾巨大的人格魅力与歌词艺术魅力密切相关。他们的政治主张与实践活动、个性与表现等等诸多复杂因素 ,都融合到了歌词创作之中 ... “辛派词人”以辛词为榜样 ,有意识地学习苏轼 ,其词作具有共同的爱国思想倾向。“辛派词人”之形成 ,与辛弃疾巨大的人格魅力与歌词艺术魅力密切相关。他们的政治主张与实践活动、个性与表现等等诸多复杂因素 ,都融合到了歌词创作之中 ,形成独特的风貌。而且 ,“辛派词人”为了表述自己的政治主张 ,共同选择了“以文为词”、议论纵横的表达方式。因此 ,“辛派词人”自然形成了豪迈奔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派 狂放 议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