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临床诊疗新进展 被引量:23
1
作者 诸葛瑞琪 周荣 倪新海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07-310,共4页
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CMD)是指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胸痛患者,存在的有心肌缺血或微循环病变证据。在过去的20年中,大量研究显示微循环结构与功能异常既可以出现在非闭塞性冠脉疾病但具有冠心病高危因素的人群中,也可出现于心肌病、闭... 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CMD)是指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胸痛患者,存在的有心肌缺血或微循环病变证据。在过去的20年中,大量研究显示微循环结构与功能异常既可以出现在非闭塞性冠脉疾病但具有冠心病高危因素的人群中,也可出现于心肌病、闭塞性冠脉疾病中,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因此成为重要的治疗靶点。目前其诊断和治疗具有较大的挑战性,此文对近年来有关不同临床类型的CMD诊断与治疗的研究新进展给予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述 微血管性心绞痛 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 诊断 治疗策略
下载PDF
线粒体心肌病分子遗传学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诸葛瑞琪 周荣 倪新海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38-444,共7页
线粒体是能量代谢的重要场所,供能不足易使高能量需求的心肌功能受损。线粒体心肌病(MCM)是心肌供能的氧化呼吸链基因缺陷导致的心肌组织结构和/或功能异常,多以肥厚型或扩张型心肌病为主要临床表型,少数可表现为左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 线粒体是能量代谢的重要场所,供能不足易使高能量需求的心肌功能受损。线粒体心肌病(MCM)是心肌供能的氧化呼吸链基因缺陷导致的心肌组织结构和/或功能异常,多以肥厚型或扩张型心肌病为主要临床表型,少数可表现为左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心肌病。目前分子生物学研究显示MCM多与线粒体基因(mtDNA)突变有关,主要涉及以下3类突变:tRNA基因点突变、编码线粒体呼吸复合体亚基的结构基因突变和调控区D环基因突变,但mtDNA突变导致心肌病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本文总结了MCMmtDNA突变分子遗传学机制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心肌病 线粒体基因 基因突变 发病机制
下载PDF
二尖瓣反流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选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诸葛瑞琪 张明子 +2 位作者 侯晓沛 赵振燕 吴永健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06-610,共5页
目的:总结二尖瓣反流(Mitral Regurgitation,MR)住院患者的主要临床特征及治疗选择因素分析。方法:连续入选2014-01-01至2015-12-31入住阜外医院,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为中度及中度以上MR的患者3 450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所有入... 目的:总结二尖瓣反流(Mitral Regurgitation,MR)住院患者的主要临床特征及治疗选择因素分析。方法:连续入选2014-01-01至2015-12-31入住阜外医院,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为中度及中度以上MR的患者3 450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所有入选患者分为手术组(n=1 845)和药物组(n=1 605)。采集患者入院时的基线资料及经胸超声心动图信息,比较不同治疗方式的两组患者临床特征之间的差异并分析决定治疗方式的影响因素。结果:3 450例患者平均年龄为(54.8±13.8)岁,≥65岁的老龄患者占总人数的26.99%(931例)。原发性病因是MR患者最多见的病因类型,就诊时无症状的患者为324例(9.39%),1 907例(55.28%)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下降。1 605例(46.52%)的患者未行手术治疗而采用药物保守治疗。3 450例患者住院期间总死亡率为0.75%(26例)。与药物组相比,手术组患者平均年龄较小[(52.65±12.01)岁vs(57.39±15.25)岁,P<0.001)],重度反流患者比例(56.69%vs 26.79%,P<0.001)、原发MR患者比例(89.49%vs 39.00%,P<0.001)、LVEF平均值[(61.62±9.20)%vs(48.00±17.53)%,P<0.001]均较药物组更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中重度MR患者治疗方式选择的因素主要有年龄(OR=0.561,95%CI:0.503~0.627)、MR病因类型(OR=3.062,95%CI:2.565~3.654)、MR程度(OR=0.103,95%CI:0.085~0.126)、LVEF(OR=2.478,95%CI:2.147~2.860)。结论:3 450例中重度MR患者中,老年患者占相当一部分比例,主要病因是原发性二尖瓣病变。高达46.52%的患者只接受药物保守治疗而未能进行外科干预。年龄增加、继发性病因、中度病变、LVEF减低是中重度MR患者接受药物保守治疗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闭锁不全 疾病特征 临床方案
下载PDF
老年二尖瓣反流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与诊疗现状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诸葛瑞琪 侯晓沛 +2 位作者 齐喜玲 郭新华 吴永健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31-235,共5页
目的:总结分析老年二尖瓣反流(MR)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与诊疗现状。方法:本研究为大型单中心回顾性研究,连续入选2014-05-01至2015-04-30期间入住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经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为中度及中度以上MR的1 741例患者,其中680... 目的:总结分析老年二尖瓣反流(MR)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与诊疗现状。方法:本研究为大型单中心回顾性研究,连续入选2014-05-01至2015-04-30期间入住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经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为中度及中度以上MR的1 741例患者,其中680例(39.06%)≥60岁的患者分入老年MR组,1 061例(60.94%)<60岁的患者分入非老年MR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疗方式的差异。结果:老年MR患者平均年龄为(66.98±5.94)岁,老年MR最常见的病因类型为退行性MR(41.18%)。老年MR组中合并冠心病(37.79%vs 17.43%)及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如高血压(45.44%vs 25.17%)、糖尿病(19.56%vs8.48%)、高脂血症(35.29%vs 19.51%)的患者比例均高于非老年MR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老年MR组患者的Euro SCOREⅡ评分较高[(5.54±2.42)分vs(3.15±1.66)分]、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较大[(57.72±12.37)mm vs(57.33±10.19)mm],合并联合瓣膜病变的患者比例(35.59%vs 40.81%)和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比例(54.71%vs 63.90%)较低,与非老年MR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在手术术式(二尖瓣瓣膜置换术或成形术)选择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行二尖瓣瓣膜置换术时,老年MR组中生物瓣的应用率高于非老年MR组(53.88%vs 18.67%,P<0.001)。结论:近四成中度及中度以上MR住院患者为老年MR患者。老年MR患者的反流病因以退行性二尖瓣病变最为常见。与非老年MR患者相比,老年患者退行性MR多见,合并症的比例较高,心功能较差,手术风险评分较高,接受手术干预治疗的比例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二尖瓣闭锁不全 疾病特征 治疗
下载PDF
线粒体心肌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诸葛瑞琪 周荣 倪新海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90-295,共6页
线粒体心肌病(MCM)是指由于编码氧化呼吸链的基因缺陷,导致心肌组织结构和/或功能异常(除外冠心病、高血压、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相关的心肌损伤)的一组异质性疾病。MCM多以肥厚型或扩张型心肌病为主要临床表型,少数表现为心律失常或... 线粒体心肌病(MCM)是指由于编码氧化呼吸链的基因缺陷,导致心肌组织结构和/或功能异常(除外冠心病、高血压、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相关的心肌损伤)的一组异质性疾病。MCM多以肥厚型或扩张型心肌病为主要临床表型,少数表现为心律失常或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有些则以心衰为首发症状。MCM患者常以多系统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症状缺乏特异性从而使诊断较为困难,心脏专科医师应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意识。目前针对本病多为支持性治疗,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本文重点总结MCM诊断策略的新进展,探讨可行的治疗方案,以期为心内科医师提供本病临床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线粒体心肌病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2018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和欧洲高血压学会高血压管理指南解读 被引量:15
6
作者 诸葛瑞琪 刘梅林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8年第9期488-491,共4页
高血压是导致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1]。2018年8月,欧洲心脏病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SC)和欧洲高血压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Hypertension,ESH)联合发布2018年高血压管理指南(以下简称《2018年指南》),... 高血压是导致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1]。2018年8月,欧洲心脏病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SC)和欧洲高血压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Hypertension,ESH)联合发布2018年高血压管理指南(以下简称《2018年指南》),强调在全球范围内,超过10亿人患有高血压。随着人口老龄化和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2025年高血压患者将增至15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管理指南 欧洲心脏病学会 欧洲高血压学会 指南解读
下载PDF
左心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和药物治疗进展 被引量:15
7
作者 诸葛瑞琪 倪新海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6年第2期165-170,共6页
左心疾病是临床上肺动脉高压的最常见原因之一。高血压和缺血性心脏病引起的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是这类肺动脉高压的常见病因。虽然近年来在左心疾病导致肺动脉高压机制上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尚无特异性治疗。现有临床试验提示5磷... 左心疾病是临床上肺动脉高压的最常见原因之一。高血压和缺血性心脏病引起的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是这类肺动脉高压的常见病因。虽然近年来在左心疾病导致肺动脉高压机制上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尚无特异性治疗。现有临床试验提示5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在此类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中可能有效,新近研究表明Rho激酶抑制剂可能为左心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的靶向治疗提供新的可能。本文就靶向药物在左心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治疗中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 病理生理机制 靶向药物 临床试验
下载PDF
经导管二尖瓣置换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4
8
作者 诸葛瑞琪 田艳蒙 吴永健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19-821,共3页
随着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技术逐渐成熟并展现出良好的预后,经导管二尖瓣置换(Transcatheter mitral valve replacement,TMVR)成为治疗二尖瓣反流的重要研究及发展方向,尤其对于外科手术高危的重度反流患者,TMVR理论上来讲应该可以使其获益... 随着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技术逐渐成熟并展现出良好的预后,经导管二尖瓣置换(Transcatheter mitral valve replacement,TMVR)成为治疗二尖瓣反流的重要研究及发展方向,尤其对于外科手术高危的重度反流患者,TMVR理论上来讲应该可以使其获益。目前多种TMVR瓣膜目前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并取得了良好的初步随访结果。尽管如此,在瓣膜的改良、围术期影像学技术创新、远期临床试验优化等各个方面,TMVR面临的挑战还有很多。这篇综述的主要介绍目前正在发展中的TMVR技术的研究近况与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述 心脏瓣膜 人工 心脏影像技术
下载PDF
阿司匹林用于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的进展 被引量:10
9
作者 诸葛瑞琪 刘梅林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2年第3期211-214,共4页
多年来,阿司匹林广泛用于心血管疾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多项大型临床试验和荟萃分析证实了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中的获益[1-5]。而近年,随着更多临床研究结果的发布,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的作用遭受质疑,国内外心血... 多年来,阿司匹林广泛用于心血管疾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多项大型临床试验和荟萃分析证实了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中的获益[1-5]。而近年,随着更多临床研究结果的发布,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的作用遭受质疑,国内外心血管疾病预防指南和共识对阿司匹林的一级预防推荐也进行了更新。现将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的相关研究进展概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心血管疾病 一级预防
下载PDF
退行性二尖瓣反流的临床治疗进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诸葛瑞琪 吴永健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7年第4期300-303,共4页
随着许多国家老龄化的日趋发展及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流行,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发病率明显升高。退行性二尖瓣反流主要是由于黏液样变性(Barlow病)或弹性纤维缺乏引起二尖瓣关闭不全,另外部分患者则主要发生老年性钙化病变。手术是有症... 随着许多国家老龄化的日趋发展及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流行,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发病率明显升高。退行性二尖瓣反流主要是由于黏液样变性(Barlow病)或弹性纤维缺乏引起二尖瓣关闭不全,另外部分患者则主要发生老年性钙化病变。手术是有症状重度退行性二尖瓣反流患者的首选治疗措施,而对于无症状患者的最佳治疗措施仍有争议。近年来微创二尖瓣修复如经皮穿刺导管治疗技术的发展为该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本文综述退行性二尖瓣反流的治疗现状及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二尖瓣反流 外科手术 微创性 二尖瓣修复
下载PDF
两种不同血运重建策略对2型糖尿病合并稳定性冠心病复杂病变患者健康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14
11
作者 侯晓沛 诸葛瑞琪 +3 位作者 田艳蒙 许亮 徐波 吴永健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31-636,共6页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两种不同血运重建策略对2型糖尿病合并稳定性冠心病复杂病变患者的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07-01至2015-06-30期间住院行CABG手术757例(CABG组)及PCI手术3 068...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两种不同血运重建策略对2型糖尿病合并稳定性冠心病复杂病变患者的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07-01至2015-06-30期间住院行CABG手术757例(CABG组)及PCI手术3 068例(PCI组)的2型糖尿病合并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共3 825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对其中复杂病变(SYNTAX评分≥33分)的178例患者进行了西雅图心绞痛问卷的随访调查,对最终结果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以评估影响生活质量的因素。结果:平均随访时间约为2年,结果显示,CABG组和PCI组间的健康状况或生活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PCI组,糖尿病病程(HR=1.08,95%CI:1.03~1.14,P=0.003)是介入术后生活质量评分降低的独立危险因素;而CABG组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HR=3.78,95%CI:2.31~6.17,P<0.001)和高血压(HR=1.77,95%CI:1.19~2.64,P=0.005)是CABG后生活质量评分降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复杂病变的患者,随访2年时CABG和PCI患者之间的健康状况或生活质量无明显差异。糖尿病病程是介入治疗术后生活质量评分降低的独立危险因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和高血压是CABG后生活质量评分降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冠心病 血运重建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老年二尖瓣环钙化的诊疗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诸葛瑞琪 齐喜玲 吴永健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8期3933-3936,共4页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 ( senile degenerative heartvalvular disease, SDHVD) , 又称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或老年心脏钙化综合征。是指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脏瓣膜周围结缔组织发生退行性变及纤维化,在脂质沉积的基础上出现钙盐沉...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 ( senile degenerative heartvalvular disease, SDHVD) , 又称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或老年心脏钙化综合征。是指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脏瓣膜周围结缔组织发生退行性变及纤维化,在脂质沉积的基础上出现钙盐沉积,导致瓣膜狭窄和(或)关闭不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 二尖瓣环钙化 老年心脏钙化综合征 钙化性心脏瓣膜病 诊疗 退行性变 组织发生 钙盐沉积
原文传递
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临床诊断策略新进展 被引量:7
13
作者 诸葛瑞琪 邵明凤 倪新海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36-441,共6页
临床实践中无阻塞性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的心绞痛患者并不少见,然而冠脉造影未发现固定阻塞性病变并不能代表整个冠脉树功能正常。冠脉血管功能性病变尤其是冠脉微血管功能障碍(CMD)在此类病例中占有很大比例。冠脉造影中通过侵入性手段... 临床实践中无阻塞性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的心绞痛患者并不少见,然而冠脉造影未发现固定阻塞性病变并不能代表整个冠脉树功能正常。冠脉血管功能性病变尤其是冠脉微血管功能障碍(CMD)在此类病例中占有很大比例。冠脉造影中通过侵入性手段检测冠脉微循环功能是目前CMD诊断的金标准。非侵入性检查手段如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心脏核磁共振(CMR)等有希望逐渐成为替代检测手段。由于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CMD患者(尤其是女性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风险显著增加,因此明确CMD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此文对近年来CMD临床检测手段新进展进行综述,并据此提出临床诊断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 检测手段 诊断策略
原文传递
老年二尖瓣反流住院患者治疗方案选择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诸葛瑞琪 张明子 +2 位作者 侯晓沛 齐喜玲 吴永健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96-500,共5页
目的分析老年二尖瓣反流(MR)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与诊疗现状,探讨影响老年MR患者治疗方案选择的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大型单中心回顾性研究,连续人选2014年5月1日至2015年4月30日入住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并经心脏超声检查确诊为中... 目的分析老年二尖瓣反流(MR)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与诊疗现状,探讨影响老年MR患者治疗方案选择的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大型单中心回顾性研究,连续人选2014年5月1日至2015年4月30日入住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并经心脏超声检查确诊为中度及中度以上MR的老年患者680例,根据对MR治疗方式分为手术组372例和药物组308例(45.3%),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影响老年MR患者治疗方案选择的因素。结果与手术组比较,药物组患者平均年龄大、原发性MR比例低、合并冠心病比例高、入院Euroscore-Ⅱ评分高(均P〈0.01)。药物组中度反流患者比例较手术组低,24.4%(75/308)比53.8%(200/372);平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低,(47.8±16.1)%比(61.5±9.2)%;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大,(59.2±11.4)mm比(55.8±8.8)mm(均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老年MR住院患者治疗方案选择的因素为MR程度、LVEF值、联合瓣膜病变、年龄、糖尿病(OR=62.067、1.089、4.791、0.879、0.414,P〈0.01或P〈0.05)。结论45.3%的老年MR患者只接受药物治疗。增龄、非重度MR、LVEF值减低、合并糖尿病、无联合瓣膜病变是老年MR患者未手术干预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闭锁不全 每搏输出量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经导管二尖瓣修复术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诸葛瑞琪 吴永健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45-348,共4页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65岁以上老年人群中,二尖瓣反流在各类瓣膜病的发病率中占首位。我国人口基数大、老龄化严重,我国二尖瓣反流患者数量庞大毋庸置疑,但目前国内尚无权威性老年瓣膜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关键词 二尖瓣修复术 流行病学调查 二尖瓣反流 应用 导管 老年人群 患者数量 瓣膜病
原文传递
阿司匹林用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推荐声明解读 被引量:1
16
作者 诸葛瑞琪 胡蒙亮 刘梅林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39-342,共4页
低剂量阿司匹林是心血管疾病防治的基本用药。近年,阿司匹林相关的出血等不良反应引起广泛关注。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基于最新系统证据审查,通过模型决策分析,在不同年龄、性别和心血管疾病风险分层的人群中评估阿司匹林用于心血管疾病... 低剂量阿司匹林是心血管疾病防治的基本用药。近年,阿司匹林相关的出血等不良反应引起广泛关注。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基于最新系统证据审查,通过模型决策分析,在不同年龄、性别和心血管疾病风险分层的人群中评估阿司匹林用于心血管疾病和结直肠癌一级预防的利弊,并更新了对阿司匹林一级预防的相关推荐:不推荐≥60岁的成年人启用低剂量阿司匹林进行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对于10年心血管疾病风险≥10%的40~59岁成年人可根据个体情况并充分沟通后决定。本文旨在对阿司匹林用于预防心血管疾病最新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推荐声明进行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阿司匹林 一级预防
原文传递
老年瓣膜性心脏病的诊治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诸葛瑞琪 吴永健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82-286,共5页
瓣膜性心脏病的发生发展与年龄密切相关,随着年龄增长,瓣膜病发生率也随之增加。在老年人群中,退行性主动脉瓣狭窄和二尖瓣反流是最常见的瓣膜性心脏病。严重的瓣膜性心脏病可导致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甚至死亡等后果,然而对于有症状的重... 瓣膜性心脏病的发生发展与年龄密切相关,随着年龄增长,瓣膜病发生率也随之增加。在老年人群中,退行性主动脉瓣狭窄和二尖瓣反流是最常见的瓣膜性心脏病。严重的瓣膜性心脏病可导致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甚至死亡等后果,然而对于有症状的重度瓣膜病患者来说,常规药物治疗疗效甚微,且因合并多种并发症常被认为是不适宜外科手术的高危群体。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不断创新和经导管介入技术的发展,老年瓣膜病患者的治疗方式也有了更多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瓣膜性心脏病 主动脉瓣狭窄 二尖瓣反流 评估 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