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省区域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研究 被引量:25
1
作者 谢志仁 刘庄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85-88,共4页
本文论述了区域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的基本思路 ,介绍了江苏省区域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的技术路线和指标体系 ,并根据评价结果对江苏省生态环境区域分异规律作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 区域生态环境 综合评价 江苏 评价指标 指标体系 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
下载PDF
平原地区水土流失区划与评价模型试验——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谢志仁 肖彬 +1 位作者 黄家柱 刘庄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1期94-98,共5页
平原地区的水土流失不仅存在 ,而且在特定的条件和特定的范围内还相当严重 .在尚无平原区水土流失强度国家分级标准的情况下 ,在对平原地区水土流失进行区域性宏观研究时可以采用主导因子法建立评价模型进行本底分级 .本项研究以GIS技... 平原地区的水土流失不仅存在 ,而且在特定的条件和特定的范围内还相当严重 .在尚无平原区水土流失强度国家分级标准的情况下 ,在对平原地区水土流失进行区域性宏观研究时可以采用主导因子法建立评价模型进行本底分级 .本项研究以GIS技术和模糊模式识别方法为技术支撑 ,对江苏省平原区水土流失本底进行了 4级划分的模型试验 ,获得了分级图和一批统计数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划 模型试验 平原地区 水土流失 评价模型 江苏 主导因子法 GIS 模糊模式识别
下载PDF
面向未来的海面变化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谢志仁 夏胜俊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1997年第2期235-246,共12页
长期以来以地质时期海面变化过程等理论性研究为主要方向的海面变化研究经过70年代在观念、方法和资料积累方面的突破,自80年代初期以来进入了以“面向未来”为基调的成熟发展的新阶段,出现了一大批关于未来海面变化幅度及其影响... 长期以来以地质时期海面变化过程等理论性研究为主要方向的海面变化研究经过70年代在观念、方法和资料积累方面的突破,自80年代初期以来进入了以“面向未来”为基调的成熟发展的新阶段,出现了一大批关于未来海面变化幅度及其影响和对策的研究成果,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研究体系。90年代初以来的几年间,世界海面研究的活跃领域是地质历史时期(例如LGM,5e等阶段)的海面实况、极地冰原对气候变化的反应、海面控制原理、海面模型以及绝对海面的航天测量技术与应用等方面。这一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预测热”之后的“冷思考”。中国海面变化研究近年来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迅速发展,今后应注意引进先进技术方法,加强学科间的交叉合作,发掘自身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面变化 海面研究 海面预测
下载PDF
三角洲地区海面——地面系统整合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谢志仁 王琳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0-114,共5页
海面———地面系统变化是三角洲发育演变的控制性因素,也是研究三角洲地区人地关系演变的重要背景.本文从我国海面变化研究和三角洲地区人地相互作用研究的现状分析出发,诠释了加强海面———地面系统整合研究的必要性,提出了今后应该... 海面———地面系统变化是三角洲发育演变的控制性因素,也是研究三角洲地区人地关系演变的重要背景.本文从我国海面变化研究和三角洲地区人地相互作用研究的现状分析出发,诠释了加强海面———地面系统整合研究的必要性,提出了今后应该关注的5个相互联系的关键性研究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面——地面系统 三角洲 人地关系 海面变化
下载PDF
追忆我国著名地理学家杨怀仁教授 被引量:1
5
作者 谢志仁 陈钦峦 朱诚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402-1407,共6页
我国著名地理学家、我国地貌与第四纪专业的一代宗师、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教授、我们敬爱的老师杨怀仁先生因病于2009年10月20日10时20分在南京逝世,享年93岁。
关键词 地理学家 南京大学 海洋科学 第四纪 地貌
下载PDF
关于循环经济、环境教育和教育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1
6
作者 谢志仁 李久生 《环境导报》 2003年第14期2-3,共2页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环境教育 可持续发展教育 3R原则 大学
下载PDF
加强基于互联网的第四纪科学教育
7
作者 谢志仁 周娅 +1 位作者 张明阳 王琳 《宁夏工程技术》 CAS 2004年第3期297-300,共4页
近年来,我国第四纪科学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分析了当前国内第四纪科普教育和不同层次的第四纪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国内互联网上所呈现的丰富的高层次第四纪研究资源,但大众领域第四纪教育资源贫乏的现状;对比国外网上第四纪教... 近年来,我国第四纪科学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分析了当前国内第四纪科普教育和不同层次的第四纪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国内互联网上所呈现的丰富的高层次第四纪研究资源,但大众领域第四纪教育资源贫乏的现状;对比国外网上第四纪教育资源丰富多彩的状况,指出加快发展基于互联网的第四纪科学教育不仅是一项迫切的任务,而且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并以已基本建成的《第四纪科学导论》网络课程为例,讨论了大学第四纪网络课程建设的设计原则、教学内容和结构、功能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纪科学 教育 网络课程
下载PDF
谈长江三角洲的环境变迁
8
作者 谢志仁 《遥感信息》 CSCD 1992年第3期28-28,43,共2页
长江三角洲地处东亚大陆东缘、亚热带北缘,为一海、陆、气界面交接的环境变迁敏感地区。在其漫长的环境过程中,深受作为全球变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该区域的地质构造、气候及海洋因素的控制。现代长江三角洲地跨苏浙沪二省一市,为一人口密... 长江三角洲地处东亚大陆东缘、亚热带北缘,为一海、陆、气界面交接的环境变迁敏感地区。在其漫长的环境过程中,深受作为全球变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该区域的地质构造、气候及海洋因素的控制。现代长江三角洲地跨苏浙沪二省一市,为一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地区。随着人类活动规模不断扩大,人为因素的强度日益增强,已成为足以与海、陆、气等自然因素相抗衡的又一环境变迁主导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 三角洲 环境 变迁
下载PDF
辽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被引量:183
9
作者 蒋卫国 李京 +2 位作者 李加洪 谢志仁 王文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08-414,共7页
以生态系统健康及压力 -状态 -响应 (PSR)模型作为研究方法 ,根据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 ,建立一套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以遥感数据及统计监测数据为基础 ,以小流域为评价单元 ,采用 RS和 GIS技术 ,对每个小流域湿地进行单因子... 以生态系统健康及压力 -状态 -响应 (PSR)模型作为研究方法 ,根据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 ,建立一套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以遥感数据及统计监测数据为基础 ,以小流域为评价单元 ,采用 RS和 GIS技术 ,对每个小流域湿地进行单因子和综合评价 ,揭示盘锦市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空间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1)辽河三角洲盘锦市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相对较好的区域面积占 2 2 % ,相对一般的占 5 2 % ,相对较差的占 2 6 %。 (2 )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相对较好 ,但其中局部地区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已经受到威胁 ,健康状况转为一般。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流域 辽河三角洲 水稻田 区域面积 健康评价 湿地生态系统 单因子 生态系统健康 湿地资源 河口
下载PDF
成都地区土壤环境质量初步评价 被引量:59
10
作者 刘红樱 谢志仁 +3 位作者 陈德友 周雪梅 冯小铭 郭坤一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97-303,共7页
采用尼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 ,参照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对成都地区的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进行评价 .划分出土壤安全区和 4个土壤污染区 ,其中成都市区土壤重金属污染主要为Hg ,Cd和Pb ,邛崃山东坡和龙门山为Cd ,Ni,Cr ,Cu和Zn ,彭州 青... 采用尼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 ,参照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对成都地区的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进行评价 .划分出土壤安全区和 4个土壤污染区 ,其中成都市区土壤重金属污染主要为Hg ,Cd和Pb ,邛崃山东坡和龙门山为Cd ,Ni,Cr ,Cu和Zn ,彭州 青白江为Ni,Hg和Cd .在安全区内圈定了有益元素Se ,Mo ,B ,Mn ,Fe和营养元素N ,P ,K综合适中的都江堰、蒲江县和龙泉驿 3个优质区 .土壤污染区的蔬菜和人发Hg含量明显高出了安全区 ,表现出了不同的生态效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市 土壤评价 环境质量 土壤污染 环境评价标准 重金属污染 生态环境
下载PDF
白洋淀流域景观空间格局变化研究 被引量:27
11
作者 张明阳 王克林 +2 位作者 何萍 谢志仁 高吉喜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4-140,共7页
通过GIS技术和景观结构分析软件FRAGSTATS对白洋淀流域1986年和2000年景观格局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①在景观尺度上,研究区景观破碎化程度下降,斑块形状更加简单规则,斑块类型分布更加离散,空间连接性减小,多样性和均匀度增加; ②在... 通过GIS技术和景观结构分析软件FRAGSTATS对白洋淀流域1986年和2000年景观格局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①在景观尺度上,研究区景观破碎化程度下降,斑块形状更加简单规则,斑块类型分布更加离散,空间连接性减小,多样性和均匀度增加; ②在景观要素类型尺度上,耕地面积减少,并且更加破碎,形状更加复杂,而与此相对的是城乡工矿居民用地面积增加,形状规则;尽管林地面积的增加主要来自草地的转化,但是林地和草地的破碎化程度、斑块形状和连通性等指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水域面积减小,形状变得规则且斑块集中; ③林牧和农牧交错带的景观格局变化非常明显,说明了其景观生态比较脆弱和易变; ④人类活动对白洋淀流域的干扰主要集中在东部旱地区,同时西部山区的封山育林和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建设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 空间格局 旱地 斑块 封山育林 白洋淀 林地面积 增加 耕地面积 规则
下载PDF
白洋淀流域景观空间格局随高程分异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张明阳 王克林 +3 位作者 刘会玉 谢志仁 何萍 高吉喜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5-81,共7页
在ERDASIMAGE中对白洋淀流域2000年的TM数据解译处理,并在ARCGIS和景观结构分析软件FRACSTATS软件的支持下,计算出不同高程带下景观格局指数,并做进一步的分析,结果表明:白洋淀流域景观格局受高程影响显著,分别表现在景观水平和景观要... 在ERDASIMAGE中对白洋淀流域2000年的TM数据解译处理,并在ARCGIS和景观结构分析软件FRACSTATS软件的支持下,计算出不同高程带下景观格局指数,并做进一步的分析,结果表明:白洋淀流域景观格局受高程影响显著,分别表现在景观水平和景观要素类型上,空间格局特征随高程呈有规律的分异,但是人为景观类型耕地和居民点表现出与自然景观草地和林地随高程变化不同的分异特征。同时,白洋淀流域东部的人为景观与西部的自然景观也表现出不同的景观格局特征。耕地作为白洋淀流域的主要景观类型,对各个高程带的总体景观格局影响很大。而丘陵区由于其位于农牧和林牧交错带,也表现出与其它高程带不一致的格局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洋淀流域 景观空间格局 结构分析软件 景观格局指数 自然景观 景观类型 2000年 高程带 TM数据 景观要素 分异特征 高程变化 GIS ARC 居民点 交错带 丘陵区 耕地 人为
下载PDF
基于遥感与GIS的辽河三角洲湿地资源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36
13
作者 蒋卫国 李京 +2 位作者 王文杰 谢志仁 宫辉力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2005年第3期62-65,共4页
以1986年和2000年遥感影像为基本信息源,在G IS技术支持下,建立湿地空间数据库,分析15 a来研究区湿地资源的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力。结果表明,水稻田和虾蟹池面积大量增加,空间分布趋于集中化;沼泽地和滩涂面积不断萎缩,面积大减,破碎化... 以1986年和2000年遥感影像为基本信息源,在G IS技术支持下,建立湿地空间数据库,分析15 a来研究区湿地资源的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力。结果表明,水稻田和虾蟹池面积大量增加,空间分布趋于集中化;沼泽地和滩涂面积不断萎缩,面积大减,破碎化程度日益严重;人口压力、传统工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及人们对经济利益追求是湿地资源变化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辽河三角洲 湿地 驱动力
下载PDF
江苏省湿地资源现状及其可持续利用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杨秀春 朱晓华 +1 位作者 黄家柱 谢志仁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1-84,共4页
结合国内外湿地研究进展,利用遥感图像解译,以GIS技术为支撑,对江苏省湿地资源现状进行了调查,对造成湿地资源减少与退化的主要原因以及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最后提出进行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若干对策。
关键词 湿地资源 江苏 可持续利用 地理信息系统软件 资源利用率 生态环境 GIS技术
下载PDF
基于RS和GIS的三江平原湿地景观变化研究 被引量:51
15
作者 蒋卫国 王文杰 +1 位作者 谢志仁 高士平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8-31,共4页
利用1986年和2000年遥感影像作为基本信息源,在GIS技术支持下,建立湿地空间数据库。选取斑块大小、分维数、景观破碎度、景观多样性和优势度等指标,对湿地景观空间格局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同时利用马尔柯夫模型对该地区的湿地景观类型... 利用1986年和2000年遥感影像作为基本信息源,在GIS技术支持下,建立湿地空间数据库。选取斑块大小、分维数、景观破碎度、景观多样性和优势度等指标,对湿地景观空间格局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同时利用马尔柯夫模型对该地区的湿地景观类型转换进行了模拟。结果显示,1986—2000年期间,该地区的湿地景观发生了显著变化,湿地景观趋于破碎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湿地景观 三江平原
下载PDF
GIS支持的考古信息管理系统——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被引量:15
16
作者 肖彬 谢志仁 +1 位作者 闾国年 朱晓华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10-114,共5页
G I S技术的发展为考古界纷繁的信息管理工作提供了便利.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近 500 个考古点资料建立信息管理系统,从系统制作的技术手段到系统的应用,作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关键词 GIS 考古 空间数据 属性数据 信息管理系统
下载PDF
宁夏降水变化及其与ENSO事件的关系 被引量:36
17
作者 信忠保 谢志仁 王文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9-55,共7页
分析1959~2001年的月降水数据发现;20世纪60~80年代宁夏降水有较明显的干旱趋势,但90年代降水较80年代有所增加.功率谱分析表明,ENSO和宁夏降水具有一致的变化周期,即14年、3.75年、准2年和1.5年.宁夏降水对EL Nino事件达到最显著响... 分析1959~2001年的月降水数据发现;20世纪60~80年代宁夏降水有较明显的干旱趋势,但90年代降水较80年代有所增加.功率谱分析表明,ENSO和宁夏降水具有一致的变化周期,即14年、3.75年、准2年和1.5年.宁夏降水对EL Nino事件达到最显著响应需要滞后2~4个月,而对LA Nina事件的响应比对EL Nina迅速,只需滞后1~2个月便达到最显著响应.ENSO对宁夏不同季节降水的影响差异很大.EL Nino发生4个月后,春、夏、秋三个季节降水都偏少,但冬季降水却是增加了.LA Nina发生1个月后,夏、秋、冬三个季节降水都偏多,但春季降水减少了.EL Nino事件发生期间,宁夏年降水偏少28 mm,占常年降水量的10%,而LA Nina发生期间,年降水偏多24 mm,占年降水量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 降水 ENSO 相关性
下载PDF
提高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水平的新思路——GIS与层次分析法的结合 被引量:37
18
作者 刘庄 谢志仁 沈渭寿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3-168,共6页
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涉及众多要素,同时又需要反映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的空间格局。层次分析法在多要素综合评价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而GIS技术拥有强大的空间分析能力,将GIS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应用于江苏省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可以充... 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涉及众多要素,同时又需要反映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的空间格局。层次分析法在多要素综合评价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而GIS技术拥有强大的空间分析能力,将GIS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应用于江苏省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可以充分发挥两种方法的优势。首先,根据江苏省生态环境的基本特点确定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和基本评价单元,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出每个评价单元的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和分指数;然后运用GIS技术,根据每个评价单元的质量指数和分指数,自动生成江苏省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等级图;在此基础上,对江苏省生态环境整体及各不同侧面质量状况的空间分异规律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显示,江苏省生态环境质量基本上由南向北逐渐降低,与自然环境状况的空间格局大体吻合,但局部地区有差异。表明自然条件对江苏省生态环境质量的空间分异起决定性作用,但社会经济和环境污染等因素同样对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以成为决定因素,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生态环境的空间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 生态环境评价 GIS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江苏省生态环境质量动态评价研究 被引量:27
19
作者 朱晓华 杨秀春 谢志仁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7-100,共4页
本文应用层次分析法 ,对江苏省生态环境质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系统评价 ,指出江苏省生态环境质量空间分布不仅存在着客观的空间分区特征 ,而且其生态环境质量在总体上存在着变坏态势。在此基础上 ,本文还深入分析了江苏省各地级市生态环... 本文应用层次分析法 ,对江苏省生态环境质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系统评价 ,指出江苏省生态环境质量空间分布不仅存在着客观的空间分区特征 ,而且其生态环境质量在总体上存在着变坏态势。在此基础上 ,本文还深入分析了江苏省各地级市生态环境质量的动态变化趋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质量动态评价 江苏 环境保护 研究方法
下载PDF
卫星测高揭示的海面变化经纬向耦合特征及其对ENSO事件响应 被引量:5
20
作者 俞肇元 袁林旺 +2 位作者 闾国年 罗文 谢志仁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972-1982,共11页
本文引入3阶主张量分析方法对1993~2008年赤道太平洋地区卫星测高数据进行解析,前两个主张量可有效表征海面变化的经、纬向耦合特征,重构与对比了该时段内6次ENSO事件海面变化的经、纬向演化的空间构型与耦合作用过程.结果表明:海面的... 本文引入3阶主张量分析方法对1993~2008年赤道太平洋地区卫星测高数据进行解析,前两个主张量可有效表征海面变化的经、纬向耦合特征,重构与对比了该时段内6次ENSO事件海面变化的经、纬向演化的空间构型与耦合作用过程.结果表明:海面的经向变化可表征ENSO强度变化,纬向变化表现为受ENSO影响的年周期波动;经、纬向张量的时间系数与MEI以及EMI指数间多尺度分析表明,两者均受El Nino Modoki影响,但在耦合尺度、能量共振关系以及相位关系上存在差异;海面变化对不同类型ENSO事件响应差异主要表现在高、低海面位置、振幅以及高、低值区分布形态与空间范围等方面.其中常规的El Nino多表现为东太平洋型ENSO,El Nino Modoki则表现为中太平洋型.不同类型的ENSO在经纬向耦合演化轨迹的周期性、规则性和方向性特征可在一定程度上作为ENSO类型区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道太平洋 海面变化 ENSO PTA3 EL Nino Modoki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