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焦炭还原焙烧锰矿制备硫酸锰及其机理
1
作者 谢济运 黎桂昌 +1 位作者 叶有明 马皓皓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31,共6页
以非洲进口锰矿为原料,焦炭为还原剂,进行还原焙烧、硫酸浸出制备硫酸锰溶液。探究焦炭配比、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对锰还原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参数,并对焙烧反应体系进行热力学分析及对浸出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最佳的焙... 以非洲进口锰矿为原料,焦炭为还原剂,进行还原焙烧、硫酸浸出制备硫酸锰溶液。探究焦炭配比、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对锰还原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参数,并对焙烧反应体系进行热力学分析及对浸出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最佳的焙烧条件为:焦炭配比15%、800℃焙烧60 min,锰的还原率达到97.84%。焙烧体系反应都是自发进行的,表观活化能为22.4586 kJ/ mol,且浸出过程受内扩散控制,动力学方程为:1-2 x/ 3-(1-x)^(2/3)=8.48exp(-22458.6/RT)×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矿 焦炭 焙烧还原 热力学 动力学
下载PDF
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湿地松松针中挥发油和莽草酸的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谢济运 陈小鹏 +2 位作者 李志荣 陈芳 粟本超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97-903,共7页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了湿地松松针中挥发油和莽草酸,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提取物中莽草酸的含量。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水蒸汽蒸馏法提取莽草酸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松针粒度为40目、料液比(W/V)为1:12、浸泡时间为6 h、提取时间...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了湿地松松针中挥发油和莽草酸,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提取物中莽草酸的含量。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水蒸汽蒸馏法提取莽草酸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松针粒度为40目、料液比(W/V)为1:12、浸泡时间为6 h、提取时间为4 h,莽草酸的得率为1.32%。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松针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从湿地松松针挥发油中分离出133种化学成分,鉴定了其中的37种成分,占挥发油总离子流的88.33%。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有β-蒎烯(15.08%)、大根香叶烯(14.31%)、α-蒎烯(8.67%)、β-石竹烯(9.82%)、3-蒈烯(5.49%)、τ-依兰油醇(5.33%)、杜松烯(4.98%)、α-杜松醇(3.77%)、γ-榄香烯(3.47%)、α-石竹烯(2.13%),湿地松松针水蒸汽蒸馏挥发油总得率为0.315%。该研究为深度开发松针药用资源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松针 莽草酸 高效液相色谱 水蒸馏浸提法 正交试验 气相色谱-质谱
下载PDF
Extraction and Content Determination of Shikimic Acid in Pinus elliottii Engelm 被引量:13
3
作者 谢济运 陈小鹏 +2 位作者 李志荣 陈芳 粟本超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0年第3期177-181,共5页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Pinus elliottii Engelm resources.[Method] The extraction process of shikimic acid in Pinus elliottii Engelm was studied,and the co...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Pinus elliottii Engelm resources.[Method] The extraction process of shikimic acid in Pinus elliottii Engelm was studied,and the content of shikimic acid was determined by HPLC.The HPLC conditions were as follows;Alltima NH2 (5 μm,4.6 mm × 150 mm) column separation;the mobile phase was acetonitrile-2%H3PO4 (90:10);the flowing velocity was 1 ml/min;test wavelength was 213 nm,the width of belt was 16 nm;reference wavelength was 300 nm,the width of belt was 80 nm.[Result] By the single factor and orthogonal tests,the optimum conditions were found as follows:ethanol concentration 60%,extraction temperature 75 ℃,solid-liquid ratio 1:25,extraction time 2.5 h.The extraction rate of shikimic acid was 1.49%.[Conclusion] Shikimic acid in Pinus elliottii Engelm could be used as a new resource to develop and utiliz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nus elliottii Engelm Shikimic acid Ethanol extraction Orthogonal test
下载PDF
湿地松松针中莽草酸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被引量:11
4
作者 谢济运 陈小鹏 +2 位作者 李志荣 陈芳 粟本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571-4574,共4页
[目的]为更好地开发利用湿地松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研究了湿地松松针中莽草酸的提取工艺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了莽草酸含量。高效液相色谱的色谱条件:色谱柱:Alltima NH2(5μm,4.6mm×150.0mm);移动相:乙腈-2%H3PO4(90∶10);流... [目的]为更好地开发利用湿地松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研究了湿地松松针中莽草酸的提取工艺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了莽草酸含量。高效液相色谱的色谱条件:色谱柱:Alltima NH2(5μm,4.6mm×150.0mm);移动相:乙腈-2%H3PO4(90∶10);流速:1ml/min;测定波长为213nm,带宽为16nm;参比波长为300nm,带宽为80nm。[结果]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乙醇浸提法提取最佳工艺:乙醇浓度为60%,提取温度为75℃,料液比为1∶25,提取时间为2.5h。在该条件下,莽草酸的提取率为1.49%。[结论]湿地松松针可以作为新的莽草酸资源加以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松松针 莽草酸 乙醇浸提法 正交试验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松针中莽草酸的含量 被引量:6
5
作者 谢济运 陈小鹏 +2 位作者 粟本超 陈芳 李志荣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43-947,共5页
松针为我国传统中药,《本草纲目》曰:松针,味苦温、无毒,久服令人不老,轻身益气,主治风湿疮,生毛发,安五脏,守中,不饥,延年。历代均入药用,民间用于治疗神经衰弱、维生素丙缺乏症、营养性水肿、风牙肿痛、阴囊湿痒、腰痛、... 松针为我国传统中药,《本草纲目》曰:松针,味苦温、无毒,久服令人不老,轻身益气,主治风湿疮,生毛发,安五脏,守中,不饥,延年。历代均入药用,民间用于治疗神经衰弱、维生素丙缺乏症、营养性水肿、风牙肿痛、阴囊湿痒、腰痛、跌打损伤和预防钩虫病。现代临床医学上常用以治疗慢性气管炎、预防流脑和感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松针 莽草酸
下载PDF
柑桔溃疡菌的共振散射光谱 被引量:11
6
作者 谢济运 蒋治良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06-411,共6页
研究了柑桔溃疡菌的共振散射光谱,在 330、 425、 465和 695 nm产生四个共振散射峰 .当激发波长为 330 nm( 9.09× 1014 Hz)时,溃疡菌溶液在 330 nm( 9.09× 1014 Hz)、 660 nm( 1/2× 9.09× 1014 Hz)和 990 n... 研究了柑桔溃疡菌的共振散射光谱,在 330、 425、 465和 695 nm产生四个共振散射峰 .当激发波长为 330 nm( 9.09× 1014 Hz)时,溃疡菌溶液在 330 nm( 9.09× 1014 Hz)、 660 nm( 1/2× 9.09× 1014 Hz)和 990 nm( 1/3× 9.09× 1014 Hz)分别产生一共振散射峰和 1/2、 1/3两个分频散射峰;当激发波长为 465 nm( 6.45× 1014 Hz)时,在 456 nm(6.45× 1014 Hz)和 930 nm(1/2× 6.45× 1014 Hz)分别产生一个共振散射峰和一个 1/2分频射峰 ;当激发波长为 930 nm(3.23× 1014 Hz)时 ,在 930 nm (3.23× 1014 Hz)、 620 nm(3/2× 3.23× 1014 Hz)、 465 nm(2× 3.23× 1014 Hz)和 310 nm (3× 3.23× 1014 Hz)分别产生一个共振散射峰,一个 3/2分频共振散射峰,一个 2倍频共振散射峰和一个 3倍频共振散射峰 .柑桔溃疡菌是一种非线性散射光学介质 .分频散射和倍频散射峰与共振散射峰具有相似的散射行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桔溃疡菌 共振散射 光谱 非线性散射光谱 柑桔溃疡病
下载PDF
减压内沸法提取湿地松松针中莽草酸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谢济运 陈小鹏 陈芳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480-1484,共5页
以湿地松松针为原料,高浓度乙醇为解吸剂,低浓度乙醇为热提剂,采用减压内部沸腾提取法,对湿地松松针中莽草酸进行提取工艺的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提取最佳工艺是:当乙醇浓度70%,解吸时间18 min,热提温度65℃,热提时间4 m... 以湿地松松针为原料,高浓度乙醇为解吸剂,低浓度乙醇为热提剂,采用减压内部沸腾提取法,对湿地松松针中莽草酸进行提取工艺的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提取最佳工艺是:当乙醇浓度70%,解吸时间18 min,热提温度65℃,热提时间4 min,解吸时料液比1∶1.6,热提剂用量260 mL,热提剂浓度30%,提取2次时,提取效果最好,湿地松松针干基中莽草酸的提取率为1.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松松针 莽草酸 减压 内沸法 正交试验
下载PDF
血细胞的光谱特性研究 被引量:31
8
作者 谢济运 蒋治良 +2 位作者 钟福新 冯忠伟 郭秀姣 《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 CAS 2000年第3期178-181,共4页
首次研究了血液、红细胞、白细胞和血清的共振散射光谱 .全血和红细胞均在 310nm、470nm、5 6 0nm、6 0 0nm处产生四个共振散射峰 .白细胞在 310nm、470nm处产生二个共振散射峰 ;血清在 310nm、470nm、6 80nm处产生三个较弱共振散射峰 ... 首次研究了血液、红细胞、白细胞和血清的共振散射光谱 .全血和红细胞均在 310nm、470nm、5 6 0nm、6 0 0nm处产生四个共振散射峰 .白细胞在 310nm、470nm处产生二个共振散射峰 ;血清在 310nm、470nm、6 80nm处产生三个较弱共振散射峰 .全血和红细胞在 417.6nm处有最大吸收峰 ,白细胞在 376 .3nm处有最大吸收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 白细胞 血清 血液 光谱分析
下载PDF
减压内部汽化法提取马尾松松针中总黄酮的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谢济运 蓝峻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6213-6215,共3页
[目的]研究内部汽化法提取马尾松松针总黄酮的提取工艺,为马尾松的高效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提取时间、解吸时间、解吸剂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对提取马尾松松针总黄酮得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减压内部汽... [目的]研究内部汽化法提取马尾松松针总黄酮的提取工艺,为马尾松的高效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提取时间、解吸时间、解吸剂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对提取马尾松松针总黄酮得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减压内部汽化法提取马尾松松针总黄酮的工艺条件。[结果]各因素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解吸剂浓度。最佳工艺为用固液比为1∶1.6的75%乙醇溶液解吸25min,再用固液比1∶20的L20%乙醇溶液、温度70℃热提3min,提取率高达2.84%。[结论]采用减压内部汽化法在此工艺条件下提取马尾松松针总黄酮效果较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总黄酮 内部汽化法 提取工艺
下载PDF
松针有效成分的提取与分析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10
作者 谢济运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13498-13500,13512,共4页
介绍松针的资源概况,综述所含挥发油、色素、维生素、氨基酸、蛋白质、黄酮类化合物、莽草酸、可溶性糖类、木脂素等化学成分及其提取与分析方法。
关键词 松针 有效成分 提取 分析
下载PDF
莽草酸的提取及分析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谢济运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1年第3期70-73,共4页
介绍了莽草酸的重要作用,阐述了植物体内莽草酸的提取、分离及分析的方法,并对其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莽草酸 提取及分析 分离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共振散射光谱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谢济运 《柳州师专学报》 2003年第3期83-88,共6页
对1993年以来,国内主要刊物所发表的有关普通荧光分光光度计用于光散射分析方面的论文进行综述。简要地介绍了共振光散射技术的实验方法,并对该技术在生化研究和分析中的发展前景进行预测。共收集文献78篇。
关键词 共振光散射技术 综述 进展
下载PDF
高师院校中高职教育的现状与改革对策
13
作者 谢济运 蓝峻峰 《柳州师专学报》 2010年第5期87-89,135,共4页
在分析高师院校高职教育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促进高职教育改革的几个配套措施及对策,便于形成高职教育的教学观、质量观,构建高职教育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
关键词 高师院校 教育现状 改革对策
下载PDF
广西柳州产马尾松和湿地松松针挥发油的GC/MS分析 被引量:18
14
作者 粟本超 谢济运 +1 位作者 陈小鹏 陈芳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08年第2期70-75,共6页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广西柳州产新鲜马尾松和湿地松松针中提取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别对两树种松针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从马尾松松针挥发油中分离出96种化学成分,鉴定了其中的35种成分,占挥发油总离子流的93...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广西柳州产新鲜马尾松和湿地松松针中提取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别对两树种松针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从马尾松松针挥发油中分离出96种化学成分,鉴定了其中的35种成分,占挥发油总离子流的93.13%;从湿地松松针挥发油中分离出133种化学成分,鉴定了其中的38种成分,占挥发油总离子流的88.83%。两树种松针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大致相似,主要是单萜和倍半萜,以及少量萜烯的醇、酯类化合物,但在含量上有较大的差别。马尾松松针挥发油中α-蒎烯的含量约为湿地松的3倍,而后者的β-蒎烯含量是前者的1.29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法 马尾松 湿地松 挥发油
下载PDF
复合酶在叶下珠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蓝峻峰 廖政达 +1 位作者 谢济运 玉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5期15254-15255,15257,共3页
[目的]探索复合酶辅助提取叶下珠有效成分的工艺条件,为叶下珠的高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水为提取溶剂,以总黄酮提取得率为考察指标,选择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纤维素酶浓度和果胶酶浓度等5因素4水平,用正交试验优选其最佳工... [目的]探索复合酶辅助提取叶下珠有效成分的工艺条件,为叶下珠的高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水为提取溶剂,以总黄酮提取得率为考察指标,选择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纤维素酶浓度和果胶酶浓度等5因素4水平,用正交试验优选其最佳工艺条件。[结果]复合酶法提取叶下珠有效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2 h,料液比1∶25(g∶ml),提取温度40℃,纤维素酶浓度1.4 g/L,果胶酶2.0 g/L。在此条件下,黄酮的提取率为1.589%。试验所考察的5个因素中,对提取率影响的主次顺序为:提取温度>果胶酶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纤维酶浓度。[结论]复合酶法提取省时、高效、低碳耗且提取率高,是一种对环境友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下珠(Phyllanthus urinaria L.) 复合酶 黄酮 提取工艺
下载PDF
叶下珠总黄酮的半仿生提取工艺 被引量:10
16
作者 蓝峻峰 谢济运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42-744,共3页
目的研究半仿生法提取叶下珠总黄酮的工艺条件。方法利用正交实验对叶下珠总黄酮的半仿生法提取工艺进行了优选,以黄酮提取得率为考察指标,考察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三因素对总黄酮提取得率的影响。结果实验得到的最佳提取工艺条... 目的研究半仿生法提取叶下珠总黄酮的工艺条件。方法利用正交实验对叶下珠总黄酮的半仿生法提取工艺进行了优选,以黄酮提取得率为考察指标,考察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三因素对总黄酮提取得率的影响。结果实验得到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0,在85℃下每次提取1.5 h,分别以pH 2.0、7.5、8.3的水溶液为提取溶剂各提取一次。在此条件下,黄酮的提取得率较高,均值为1.505%。结论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叶下珠植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下珠 半仿生提取 总黄酮
下载PDF
果胶酶法提取叶下珠黄酮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8
17
作者 蓝峻峰 谢济运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11128-11129,共2页
[目的]优化果胶酶法提取叶下珠(Phyllanthus urinaria L.)中总黄酮的工艺。[方法]以蒸馏水为提取剂,在提取过程中加入果胶酶,以黄酮提取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考察提取温度、pH值、料液比、果胶酶浓度和提取时间对叶下珠黄酮得率的影响... [目的]优化果胶酶法提取叶下珠(Phyllanthus urinaria L.)中总黄酮的工艺。[方法]以蒸馏水为提取剂,在提取过程中加入果胶酶,以黄酮提取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考察提取温度、pH值、料液比、果胶酶浓度和提取时间对叶下珠黄酮得率的影响。[结果]采用果胶酶法提取叶下珠中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pH值为5的蒸馏水为提取剂,料液比1∶30(W/V),果胶酶浓度为2.0g/L,在温度为55℃条件下提取150min。在此优化条件下,叶下珠中黄酮的提取率较高,为1.469%。[结论]该研究可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叶下珠植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下珠 果胶酶 黄酮 提取工艺
下载PDF
黄酒中生物胺的测定 被引量:7
18
作者 玉澜 谢济运 蓝峻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1期6498-6500,共3页
[目的]为测定黄酒中生物胺的含量寻求一种快速、简单、灵敏的检测方法。[方法]以丹磺酰氯为衍生剂,室温离子液体作为萃取、富集、衍生介质来测定黄酒中生物胺的含量。[结果]用室温离子液体[HMIM]PF6为介质来衍生、萃取和富集黄酒中的生... [目的]为测定黄酒中生物胺的含量寻求一种快速、简单、灵敏的检测方法。[方法]以丹磺酰氯为衍生剂,室温离子液体作为萃取、富集、衍生介质来测定黄酒中生物胺的含量。[结果]用室温离子液体[HMIM]PF6为介质来衍生、萃取和富集黄酒中的生物胺。通过试验得出比较理想的衍生条件:衍生剂量1.5 ml,硼砂缓冲液的pH 9.10,硼砂缓冲液量为2.0 ml,1.0 ml[HMIM]PF6离子液,超声时间为30 min。所得出的6种生物胺回收率为87.5%~109.8%,相对标准偏差为0.75%~3.21%,检出限量为0.005~0.025μg/ml。该方法将衍生、萃取和富集3个步骤集于一体,大大简化了试验,离子液体可有效促进分离,稳定性良好,所建立的方法线性范围良好。[结论]以丹磺酰氯为衍生剂,室温离子液体作为萃取、富集、衍生介质来测定生物胺的含量,是测定黄酒及其他饮料中痕量生物胺含量的一种快速、简单、灵敏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温离子液 生物胺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甘蔗渣苯酚液化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廖政达 蓝峻峰 谢济运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13501-13502,13505,共3页
[目的]研究甘蔗渣苯酚液化的最佳工艺。[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苯酚与甘蔗渣质量比、催化剂用量等对甘蔗渣液化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液化工艺。[结果]在甘蔗渣苯酚液化过程中,反应温度对液化效果的... [目的]研究甘蔗渣苯酚液化的最佳工艺。[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苯酚与甘蔗渣质量比、催化剂用量等对甘蔗渣液化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液化工艺。[结果]在甘蔗渣苯酚液化过程中,反应温度对液化效果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反应时间,5%~8%催化剂用量对液化效果影响不大。甘蔗渣苯酚液化的最佳工艺:催化剂用量7%,液化温度160℃,苯酚与甘蔗渣质量比为6,液化时间110 min。在此工艺下,甘蔗渣的液化率为98.67%。[结论]该研究为甘蔗渣的综合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渣 苯酚 液化
下载PDF
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的生物胺 被引量:3
20
作者 玉澜 蓝峻峰 谢济运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8578-8581,共4页
[目的]为测定食品中的生物胺寻求一种快速、简单的方法。[方法]采用以丹磺酰氯作为衍生剂,室温离子液体作为萃取、富集和衍生介质,以超声作为反应条件的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的生物胺。[结果]测定食品中的生物胺较理想的衍生条件是:衍... [目的]为测定食品中的生物胺寻求一种快速、简单的方法。[方法]采用以丹磺酰氯作为衍生剂,室温离子液体作为萃取、富集和衍生介质,以超声作为反应条件的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的生物胺。[结果]测定食品中的生物胺较理想的衍生条件是:衍生剂量1.5ml,硼砂缓冲液的pH9.10,硼砂缓冲液量为2 ml,1 ml[OMIM]PF6离子液,超声时间为20 min。[结论]液相色谱法是测定食品中生物胺含量的一种快速、简单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生物胺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