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松阔混交对侵蚀退化地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王慧钦
吕茂奎
姜永孟
吴君梅
朱洪如
张世良
邓翠
谢锦升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针阔混交措施对红壤侵蚀区马尾松林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影响 |
姜永孟
苏浩浩
陆宇明
邓薇
刘珏伶
吕茂奎
谢锦升
|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3
|
武夷山杉木林丛枝菌根真菌沿海拔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刘珏伶
曹聪
阮超越
姜永孟
李晓杰
熊小玲
吕茂奎
谢锦升
|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
2024 |
0 |
|
4
|
植被恢复对退化红壤团聚体稳定性及碳分布的影响 |
谢锦升
杨玉盛
陈光水
朱锦懋
曾宏达
杨智杰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39
|
|
5
|
退化红壤植被恢复后土壤轻组有机质的季节动态 |
谢锦升
杨玉盛
杨智杰
黄石德
陈光水
|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40
|
|
6
|
侵蚀红壤人工恢复的马尾松林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
谢锦升
杨玉盛
郭剑芬
陈光水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33
|
|
7
|
植被恢复对退化红壤轻组有机质的影响 |
谢锦升
杨玉盛
解明曙
陈光水
杨智杰
黄石德
|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33
|
|
8
|
严重侵蚀红壤封禁管理后土壤性质的变化 |
谢锦升
杨玉盛
陈光水
郭剑芬
|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31
|
|
9
|
植被恢复对侵蚀退化红壤碳吸存的影响 |
谢锦升
杨玉盛
解明曙
黄石德
钟炳林
岳辉
|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25
|
|
10
|
亚热带侵蚀红壤植被恢复后营养元素通量的变化 |
谢锦升
杨玉盛
陈光水
高人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2
|
|
11
|
土壤轻组有机质研究进展 |
谢锦升
杨玉盛
解明曙
杨少红
杨智杰
|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42
|
|
12
|
严重侵蚀红壤封禁管理后群落的生物量及生产力变化 |
谢锦升
黄荣珍
陈银秀
杨玉盛
王维明
|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10
|
|
13
|
严重侵蚀红壤不同治理模式群落N、P养分循环研究 |
谢锦升
林瑞余
黄荣珍
陈光水
杨玉盛
|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14
|
|
14
|
水土保持乔灌混交林N、P养分循环的研究 |
谢锦升
蔡丽平
黄荣珍
陈银秀
杨玉盛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6
|
|
15
|
封禁管理对严重退化群落养分循环与能量的影响 |
谢锦升
杨玉盛
陈光水
黄荣珍
郑本暖
|
《山地学报》
CSCD
|
2002 |
17
|
|
16
|
退化红壤不同治理模式马尾松生长特点分析 |
谢锦升
陈光水
何宗明
杨玉盛
吴大同
|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11
|
|
17
|
亚热带花岗岩侵蚀红壤的生态退化与恢复技术 |
谢锦升
杨玉盛
解明曙
|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
2004 |
29
|
|
18
|
侵蚀红壤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呼吸与土壤性质的关系 |
谢锦升
杨智杰
曾宏达
高人
陈光水
杨玉盛
|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6
|
|
19
|
土壤颗粒有机质研究进展 |
谢锦升
杨玉盛
陈光水
杨智杰
高人
毛艳玲
邹双全
|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
2009 |
16
|
|
20
|
陆生植物自身能否排放甲烷? |
谢锦升
杨玉盛
高玉春
杨智杰
刘小飞
范跃新
易黎明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