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资源与环境专硕研究生线上教学的思考
1
作者 谭桂平 彭若斯 邱永福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9期181-184,共4页
通过对东莞理工学院的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硕士点在2020年初及2022年初两个阶段开展的线上教学情况进行探讨,立足于该新设硕士点的基础背景,分别从教学安排和网络问卷调查等方面对线上教学质量进行研究,对学生线上学习表现和任课教师线... 通过对东莞理工学院的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硕士点在2020年初及2022年初两个阶段开展的线上教学情况进行探讨,立足于该新设硕士点的基础背景,分别从教学安排和网络问卷调查等方面对线上教学质量进行研究,对学生线上学习表现和任课教师线上教学方式等具体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学生对线上教学的综合评价,指出了当前线上教学开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个人设想,希望建立师生双向沟通渠道以及建设教学资料提交审核网站等,使线上教学管理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与环境 线上教学 教学质量 管理体系
下载PDF
湖相沉积软土中盾构端头关键控制措施研究
2
作者 阮永芬 张虔 +3 位作者 吴龙 李飞鹏 陈博 谭桂平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07-817,共11页
湖相沉积软土在昆明地区分布广泛,工程性质极其特殊,在该场地中盾构施工风险性极高,易引发端头失稳,涌水涌砂灾害,探究软土场地盾构端头施工关键控制措施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采用经验分析法并引入正交试验对端头加固工艺及加固范围进... 湖相沉积软土在昆明地区分布广泛,工程性质极其特殊,在该场地中盾构施工风险性极高,易引发端头失稳,涌水涌砂灾害,探究软土场地盾构端头施工关键控制措施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采用经验分析法并引入正交试验对端头加固工艺及加固范围进行分析,得出适用性最优工艺与最优加固范围计算模型,给出各工艺应用建议、端头稳定敏感性排序及加固范围理论解。针对现有洞门密封止水系统涌水涌砂风险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由三道密封构件与两道主动措施组成的新型永久密封止水系统。将所得结论与创新型止水系统应用于昆明轨道交通5号线会宝区间端头,采用MidasGts与对数螺旋滑动计算模型对端头土体进行数值模拟与稳定性计算,所得位移云图及安全系数与实际施工情况相吻合,由此实现端头加固范围理论解与工程解的统一。从施工现场来看,新型止水系统应用效果非常理想,有效保证了盾构进出洞安全,可为相似盾构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湖相沉积软土 盾构法 端头加固 洞门止水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大学无机化学实验慕课应用的探讨 被引量:3
3
作者 谭桂平 叶领云 刘传生 《广东化工》 CAS 2016年第14期273-274,共2页
文章通过分析慕课与无机化学实验之间的关系,并对具体开展无机化学实验的慕课安排进行初步的探讨,希望可以通过慕课的网络教学技术手段,提高学生在无机化学实验中的操作能力。
关键词 无机化学实验 慕课 网络教育
下载PDF
基于有机太阳能电池聚合物给体材料的溴原子修饰研究
4
作者 谭桂平 林立宇 +3 位作者 廖华娜 叶文珊 王励申 徐平如 《广东化工》 CAS 2016年第12期31-32,51,共3页
本研究以有机太阳能电池聚合物给体材料的中间体2,7-二(4-正己基噻吩)-9H-芴为基础,在噻吩环上引入溴原子进行修饰,以猝灭其荧光,从而获得相应的紫外线吸收剂,并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及核磁共振谱等对产物进行表征,并... 本研究以有机太阳能电池聚合物给体材料的中间体2,7-二(4-正己基噻吩)-9H-芴为基础,在噻吩环上引入溴原子进行修饰,以猝灭其荧光,从而获得相应的紫外线吸收剂,并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及核磁共振谱等对产物进行表征,并利用紫外可见光光谱和分子荧光光谱对产物的光谱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引入溴原子数目越多,荧光强度越低,更适合作为紫外光吸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化物 重原子效应 给体材料 紫外线吸收剂
下载PDF
《发光与显示》面授公选课的探索与实践
5
作者 谭桂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3年第3期162-165,共4页
本文基于全校性面授公选课《发光与显示》的开课实践,通过论述课程设计和教学目标,阐述课程的教学内容安排,并讨论邀请相关企业研发人员及相关科研院所年轻学者为学生授课的特别安排,在课程内进行产学研融合,为学生提供当前显示产业的... 本文基于全校性面授公选课《发光与显示》的开课实践,通过论述课程设计和教学目标,阐述课程的教学内容安排,并讨论邀请相关企业研发人员及相关科研院所年轻学者为学生授课的特别安排,在课程内进行产学研融合,为学生提供当前显示产业的发展信息及最新的发光材料研发资讯,并在课程教学环节融入课程思政元素,使课程内容与教学目标一一对应。最后讨论课程综合成绩评价的合理性,进一步探讨课程的思政性质,为相似课程的开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与显示 公选课 教学安排
下载PDF
无机化学实验混合式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6
作者 谭桂平 花开慧 高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3年第2期187-189,共3页
本文从无机化学实验课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出发,对该新颖的教学方式进行介绍,利用SPOC课程作为线上学习方案,按照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毕业要求,对考查重点与教学目标进行对应,并讨论学生线上线下学习综合成绩的评价方法... 本文从无机化学实验课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出发,对该新颖的教学方式进行介绍,利用SPOC课程作为线上学习方案,按照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毕业要求,对考查重点与教学目标进行对应,并讨论学生线上线下学习综合成绩的评价方法,基于原有的线下教学评价体系,结合线上教学平台学生自主学习的成绩评价,得出学生在无机化学实验课程学习的综合评价成绩,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各学习环节中的表现,并侧重对实验操作的考查评价,符合课程开设的目标,最后总结了当前评价体系的优缺点,并针对不足之处提出了初步的改进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化学实验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成绩评价
下载PDF
噻吩-芴基溴化物型紫外光吸收剂的合成及其光谱性质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廖华娜 叶文珊 +3 位作者 林立宇 王励申 徐平如 谭桂平 《广东化工》 CAS 2016年第11期58-59,45,共3页
本研究以2,7-二噻吩芴衍生物为基础,引入Br进行改性,以获得性能优良的UV吸收剂,并通过MS和NMR对产物进行结构表征,并利用UV-Vis和PL对产物的紫外光吸收性能及发光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引入四个溴原子时,C2薄膜的最大UV吸收峰位于29... 本研究以2,7-二噻吩芴衍生物为基础,引入Br进行改性,以获得性能优良的UV吸收剂,并通过MS和NMR对产物进行结构表征,并利用UV-Vis和PL对产物的紫外光吸收性能及发光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引入四个溴原子时,C2薄膜的最大UV吸收峰位于290~420nm之间,而荧光相对强度接近于0,是具有应用潜力的紫外光吸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光吸收剂 噻吩-芴基 溴化物
下载PDF
管理和维护校调频广播台 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 被引量:1
8
作者 潘美云 谭桂平 《邵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S2期146-146,158,共2页
通过对校调频台的使用,阐明了无线电调频台在辅助外语听力教学中发挥的作用,以及调频台在使用中的管理和维护,利用调频台辅助外语听力教学,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外语听力水平。
关键词 校调频广播台 英语听力水平 管理 维护 外语教学 听力教学 听说能力
下载PDF
基于可拓云理论的泥炭质土场地沉降风险评价 被引量:15
9
作者 阮永芬 陈赵慧 +2 位作者 吴龙 谭桂平 李飞鹏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9-67,共9页
为更好地研究泥炭质土场地地铁车站基坑周边沉降问题,预测和评估施工时及施工后的沉降风险,在分析了泥炭质土的特点后,选择土层厚度、有机质质量分数、重度、天然含水率、孔隙比、土层埋深和压缩模量7个指标,建立沉降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为更好地研究泥炭质土场地地铁车站基坑周边沉降问题,预测和评估施工时及施工后的沉降风险,在分析了泥炭质土的特点后,选择土层厚度、有机质质量分数、重度、天然含水率、孔隙比、土层埋深和压缩模量7个指标,建立沉降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根据改进层次分析法和改进熵权法求出主观权重与客观权重,最后用理想点法耦合主客观权重求出各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根据沉降等级分类标准,生成每个评价指标的云滴图,计算得到各评价因子的可拓云矩阵,进而将综合权重向量与可拓云矩阵相乘得到综合确定度,根据综合确定度最大原则确定样本沉降风险等级。以昆明某地铁车站施工监测数据为例,用建立的可拓云模型对泥炭质土场地的沉降风险进行评价,最终评价结果与实际监测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分析方法的合理性及可行性。该评价方法充分考虑了多种因素影响,明确了沉降的风险等级,评价结果为泥炭土场地上建(构)筑物的设计施工及应急处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可拓云理论 泥炭质土 理想点法 沉降风险评价
下载PDF
DE-GWO算法优化SVM反演软土力学参数 被引量:9
10
作者 阮永芬 余东晓 +3 位作者 吴龙 谭桂平 李飞鹏 陈博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66-170,共5页
岩土物理力学参数是岩土工程设计及施工的主要依据。为得到更符合实际的岩土力学参数,研究提出了一种更加快捷准确的参数确定方法,即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的位移反分析法。基于发展于自然仿生学的群智能算法-灰狼算法(GWO),结合差分进化... 岩土物理力学参数是岩土工程设计及施工的主要依据。为得到更符合实际的岩土力学参数,研究提出了一种更加快捷准确的参数确定方法,即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的位移反分析法。基于发展于自然仿生学的群智能算法-灰狼算法(GWO),结合差分进化算法(DE)的交叉变异操作对灰狼算法进行进化,得到一种差分进化灰狼混合优化算法(DEGWO),用其对支持向量机参数进行优化后反演出岩土力学参数。结合昆明某地铁隧道项目,采用Midas/GTS有限元软件构建模拟隧道施工的三维仿真模型。以某段隧道顶地表实测沉降数据为依据,用差分进化灰狼混合算法优化后的支持向量机模型反演岩体力学参数,并据反演参数及地勘报告建议参数计算得出的、Peck法计算的与实际地表监测的沉降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据反分析得出的参数计算的地表沉降值与实测值基本吻合,另外两种方法的计算值与实测值相差较大。通过以上分析表明本方法合理可行,反演出参数合理,用其进行计算的结果准确更符合实际,本方法能为岩土力学参数的获取、校核提供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参数反演 支持向量机 差分进化算法 灰狼算法 位移反分析
下载PDF
PSO-SVM反演隧道周围加固软土的力学参数 被引量:3
11
作者 阮永芬 余东晓 +2 位作者 杨均 吴龙 谭桂平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7-96,共10页
传统获取土体物理力学参数的试验方法受土体扰动、仪器及人员操作影响,得到的结果往往较离散。研究基于统计学习理论的支持向量机(SVM)改进方法,通过使用搜索效率高的仿生学算法——微粒群算法(PSO)对支持向量机参数进行优化,提高支持... 传统获取土体物理力学参数的试验方法受土体扰动、仪器及人员操作影响,得到的结果往往较离散。研究基于统计学习理论的支持向量机(SVM)改进方法,通过使用搜索效率高的仿生学算法——微粒群算法(PSO)对支持向量机参数进行优化,提高支持向量机的预测精度,并结合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得到一种新的可快速获取参数指标的反演计算模型。从而达到在统计样本量较少的情况下,也能获得很好预测结果的目的。以实际隧道施工过程中地表沉降监测数据为依据,对隧道周围泥炭质土及黏土层加固后的压缩模量采用POS-SVM进行反演,将反演值代入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地表沉降,并对实际监测、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及Peck公式计算的地表沉降值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在布设的28个地表沉降监测点中,实际监测及模型计算结果间差异很小,一半的点之间差异小于10%,有几个点稍大,但最大也仅是18.8%。监测与模型计算结果吻合较好,沉降规律也一致。而Peck公式计算的值大部分偏大,计算沉降与实际监测的规律也不一致。以上研究结果表明,采用PSO-SVM反演岩土力学参数的方法是合理可行的,对今后设计及施工所需岩土力学参数的确定及校核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参数反演 支持向量机(SVM) 泥炭质土 微粒群算法(PSO)算法 morlet核函数
下载PDF
泥炭质土层中地铁盾构隧道施工关键控制措施 被引量:5
12
作者 吴龙 阮永芬 +3 位作者 李飞鹏 杨均 谭桂平 许键 《施工技术》 CAS 2019年第17期76-80,共5页
泥炭质土层为昆明滇池湖相沉积的区域性特殊软土地层,工程性质差,沼气含量高。作为滇池流域首个全区间穿越泥炭质土层的地铁盾构施工项目,施工过程中需解决和克服诸多不良地质带来的行业性难题,如盾构掘进中施工参数及姿态难以控制,盾... 泥炭质土层为昆明滇池湖相沉积的区域性特殊软土地层,工程性质差,沼气含量高。作为滇池流域首个全区间穿越泥炭质土层的地铁盾构施工项目,施工过程中需解决和克服诸多不良地质带来的行业性难题,如盾构掘进中施工参数及姿态难以控制,盾构机突然'磕头',管片极易上浮,会增加管片破损、错台及渗漏水控制的难度,穿越沼气地层安全保障技术,长距离下穿既有城市道路的沉降控制技术,泥炭质土承载力较低如何防止地面及盾构沉降,端头如何加固等问题。结合5号线首期盾构隧道施工,对一些关键点的施工控制技术措施进行了总结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盾构 泥炭质土层 加固 动态调控 结构沉降 施工技术
下载PDF
化工反应器系统的最大时滞可耐受度指数求解与应用分析
13
作者 黄卫清 谭桂平 钱宇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74-981,共8页
化工反应器系统具体操作过程中常会受到时滞和不确定参数影响,在一些操作工况下不确定参数是不可调节的。为了保证化工系统实际操作的安全和可靠性以避免环境污染事件和人员伤害,系统所能耐受的最大时滞值非常有必要得到求解和分析。提... 化工反应器系统具体操作过程中常会受到时滞和不确定参数影响,在一些操作工况下不确定参数是不可调节的。为了保证化工系统实际操作的安全和可靠性以避免环境污染事件和人员伤害,系统所能耐受的最大时滞值非常有必要得到求解和分析。提出了含不确定参数的化工反应器系统的时滞耐受度指数问题、给出了求解和应用分析框架。首先对反应器系统进行建模,采用泰勒展开式和拉普拉斯变换将反应器系统线性化成为含不确定参数及时滞的传递函数模型。其次采用PID闭环控制的控制策略对系统进行动态响应性能测试,PID参数采用MATLAB的NCD(nonlinear control design package)模块进行优化。最后采用二分法结合系统的动态响应性能测试结果对系统所能耐受的最大时滞值τmax进行求解。以一个典型具有连续进出料的反应-分离系统为案例,对含不确定参数的反应器系统的时滞耐受度指数进行了求解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研究策略可以为含不确定参数的连续反应器系统的时滞耐受度指数的求解提供快速、简洁有效的方法和思路,从而提高化工反应器系统实际运行的安全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反应器 时滞 不确定性 优化
下载PDF
硕士选修课《有机污染化学》的网络教学设计
14
作者 谭桂平 常学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2年第12期5-8,共4页
本文对我校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硕士点的专业选修课《有机污染化学》的网络教学进行设计,针对该课程理论和实验教学的情况,结合学生网络问卷调查结果,将理论教学的设为18学时,并分设为两部分完成。第一部分是进行网络直播,讲授理论基础... 本文对我校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硕士点的专业选修课《有机污染化学》的网络教学进行设计,针对该课程理论和实验教学的情况,结合学生网络问卷调查结果,将理论教学的设为18学时,并分设为两部分完成。第一部分是进行网络直播,讲授理论基础知识和介绍相关最新科研成果;第二部分是待线下实验教学结束后,让学生通过线上提交实验报告和课程论文,进行师生互动讨论。涉及实验教学(14学时),则计划通过网络课程进行前期培训,充分体现实验课程的灵动性。认真录制好全部演示实验,以保证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硕士 网络教学 有机污染化学 实验教学
下载PDF
加强服务功能,提高学校档案管理水平
15
作者 谭桂平 《东西南北(教育)》 2018年第10期309-309,共1页
从学校档案管理、分类、服务渠道角度,就学校档案管理的收集、整理、利用实行科学管理,进行探索,从实践的角度提出学校档案管理的思路。
关键词 档案管理 服务机制 服务渠道
下载PDF
HPS教育引领下的大学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新设计 被引量:2
16
作者 高峰 曲江英 +3 位作者 臧云浩 谭桂平 吴松原 都京 《广州化工》 CAS 2020年第14期150-152,共3页
无机化学实验课程如何在关注实验技能和基本原理的同时对学生加强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提出在无机化学实验的教学中融入HPS教育,在强化实验技能和基本原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提高学生... 无机化学实验课程如何在关注实验技能和基本原理的同时对学生加强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提出在无机化学实验的教学中融入HPS教育,在强化实验技能和基本原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以“从海带中提取碘”为例,基于HPS教育的理念,对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进行了设计,在兼顾化学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突出了HPS教育价值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化学实验 HPS教育 从海带中提取碘 批判精神 创新意识
下载PDF
“PBL”教学模式在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花开慧 范洪波 谭桂平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115-118,共4页
无机化学实验是材料、化工等专业大学新生的首门基础实验课,教师教学效果及学生学习效果对学生的专业认知、后续课程学习及专业素质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大学新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将基于问题的"PBL"教学模式引入无机化学实验... 无机化学实验是材料、化工等专业大学新生的首门基础实验课,教师教学效果及学生学习效果对学生的专业认知、后续课程学习及专业素质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大学新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将基于问题的"PBL"教学模式引入无机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取得良好教学效果,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敦促学生全程参与,促进了学生的能力培养和全面考核,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化学实验 PBL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噻吩基与苯基修饰的铱(Ⅲ)配合物合成与光谱性质对比
18
作者 黄培旭 阮巧云 +5 位作者 蓝国森 邓泳锋 伦振安 关铭越 李梦昱 谭桂平 《广东化工》 CAS 2022年第16期19-20,共2页
本研究将传统的2-苯基吡啶配体进行改性,用富电子的噻吩基团代替苯基,得到有机配体2-噻吩基吡啶(L1),并以L1合成铱(Ⅲ)配合物C1,而基于2-苯基吡啶(L2)配体的铱(Ⅲ)配合物C2也被合成得到,以用做性质对比;随后通过质谱(MS)、核磁共振谱(N... 本研究将传统的2-苯基吡啶配体进行改性,用富电子的噻吩基团代替苯基,得到有机配体2-噻吩基吡啶(L1),并以L1合成铱(Ⅲ)配合物C1,而基于2-苯基吡啶(L2)配体的铱(Ⅲ)配合物C2也被合成得到,以用做性质对比;随后通过质谱(MS)、核磁共振谱(NMR)以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产物C1和C2进行结构表征,并利用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UV-Vis)以及光致发光光谱(PL)等测试手段,对比C1与C2的光谱性质,利用噻吩基代替苯基后,UV-Vis的吸收范围扩大,PL的最大发射峰发生了红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噻吩基吡啶 2-苯基吡啶 铱(Ⅲ)配合物 光谱性质 带隙宽度
下载PDF
均苯三甲酸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研究
19
作者 李浩源 汤一丰 +3 位作者 李宗键 刘传生 叶领云 谭桂平 《广东化工》 CAS 2019年第8期108-109,共2页
伴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国家工业生产力也日渐上升,随之能源消耗也日渐增大,除了一些环保清洁能源如:氢能、太阳能、风能、水力发电等,许多其他传统能源如煤炭、燃油等,燃烧后会生成破坏自然环境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含硫化合物一直是... 伴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国家工业生产力也日渐上升,随之能源消耗也日渐增大,除了一些环保清洁能源如:氢能、太阳能、风能、水力发电等,许多其他传统能源如煤炭、燃油等,燃烧后会生成破坏自然环境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含硫化合物一直是燃油中难以祛除的部分,且含硫化合物对环境的危害相当严重,所以研究如何祛除燃油中含硫化合物具有重大意义。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是一种由有机配体和金属阳离子通过配位组合在一起的材料,它的排列规则,整齐有序,孔洞结构方面都具有力学的稳定性,均苯三甲酸金属配合物即具有这种性质,由金属阳离子和1,3,5苯三甲酸根按照一定比例通过配位聚合而形成的,具有稳定的孔道结构,可应用在燃油中含硫化合物的吸附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 均苯三甲酸 合成
下载PDF
2,1,3-苯并噻二唑类溴化物的合成及其性质研究
20
作者 蓝国森 李海财 +4 位作者 余嘉裕 刘嘉俊 赵崇嘉 周万森 谭桂平 《广东化工》 CAS 2018年第8期42-43,64,共3页
2,1,3-苯并噻二唑(BT)由苯环和噻唑环构成,具有较强大的共面性、吸电子能力、较好的空气稳定性和高载流子迁移率,可作为受体材料。另外,噻吩基为含有S原子的五元环结构,也具有强的供电子能力,两者通常被作为受体单元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 2,1,3-苯并噻二唑(BT)由苯环和噻唑环构成,具有较强大的共面性、吸电子能力、较好的空气稳定性和高载流子迁移率,可作为受体材料。另外,噻吩基为含有S原子的五元环结构,也具有强的供电子能力,两者通常被作为受体单元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中。本文以2,1,3-苯并噻二唑为基体,引入噻吩基团以及溴原子进行改性,合成了4,7-双(2-溴-5-噻吩基)-2,1,3-苯并噻二唑。通过IR、NMR、MS来表征其分子结构和UV-Vis、PL研究其光谱性质。通过实验数据,发现引入溴原子后,产物的UV-Vis光谱产生相应的红移,其薄膜的UV-Vis光谱覆盖至700nm,且其荧光发射发生猝灭,表明了产物具有优良的光吸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1 3-苯并噻二唑 结构表征 光谱性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