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促进重庆市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前沿展望 被引量:1
1
作者 谭江蓉 向艳妮 《重庆行政》 2023年第6期58-61,共4页
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对新时期托育服务提出了新要求。2022年8月16日,国家卫健委等17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明确了17个部门将共同保障推动... 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对新时期托育服务提出了新要求。2022年8月16日,国家卫健委等17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明确了17个部门将共同保障推动托育行业发展,要求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降低托育机构运营成本以及提升托育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务院办公厅 照护服务 运营成本 高质量发展 重庆市 生育支持
下载PDF
人口流动、老龄化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 被引量:51
2
作者 谭江蓉 杨云彦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15,共7页
利用中国1%人口抽样调查和人口普查的省域数据,从四个截面考察人口外流、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村居民消费倾向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村老年人口的生活来源与健康状况是其中的影响因素;... 利用中国1%人口抽样调查和人口普查的省域数据,从四个截面考察人口外流、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村居民消费倾向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村老年人口的生活来源与健康状况是其中的影响因素;人口流动通过直接与间接效应对农村居民消费也表现出显著的正向影响。人口外流与老龄化均不同程度刺激、助长了农村居民消费。完善农村的社会养老及医疗保障体系、适度发展老年产业、规范和鼓励农村人口流动为现时期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和促进农村居民消费提供了重要切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流动 老龄化 农村居民消费
下载PDF
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研究:回顾与前瞻 被引量:8
3
作者 谭江蓉 杨云彦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1-49,共9页
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的发展经历了从最初简单的节育手术等节制生育的服务措施,到明确将利益导向政策上升到国家制度层面,再到全面建设和发展利益导向政策体系的几个重要阶段。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目标由降低生育率向稳定低生育水平... 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的发展经历了从最初简单的节育手术等节制生育的服务措施,到明确将利益导向政策上升到国家制度层面,再到全面建设和发展利益导向政策体系的几个重要阶段。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目标由降低生育率向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转变,利益导向方法、手段与措施的不断丰富与拓展,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也面临着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的科学评估、普惠政策与利益导向政策协调机制的建立与完善、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背景下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走向的明确等一系列新的研究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生育 利益导向 人口政策 综述
下载PDF
全面二孩政策下重庆市不同流向区域流动人口二孩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的比较分析——基于2016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 被引量:5
4
作者 谭江蓉 《西北人口》 CSSCI 2018年第3期44-51,共8页
本文利用2016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将重庆市户籍流动人口按不同流向区域划分为市内流动、流出到西部地区(不含重庆)、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四种类型,分析比较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重庆市不同流向区域流动人口的二孩生育意愿及影... 本文利用2016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将重庆市户籍流动人口按不同流向区域划分为市内流动、流出到西部地区(不含重庆)、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四种类型,分析比较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重庆市不同流向区域流动人口的二孩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发现:重庆市仅有17.89%的流动人口明确打算会再生育一个孩子,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及一孩年龄等变量影响着重庆市流动人口的二孩生育意愿。研究结果还发现,重庆市不同流向区域流动人口之间的二孩生育意愿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已在流入地买房对不同流向区域流动人口二孩生育意愿的影响有着明显不同,市内流动和流入到西部地区的近距离流动人口中,已在流入地买房者比没在流入地买房者生育二孩的可能性高出20%以上,而流向东中部地区的流动人口其可能性两者相比却还要低10%以上。一孩性别也对重庆市不同流向区域流动人口二孩生育意愿产生着不同的影响,一孩为男孩相比一孩为女孩的流动人口,中部地区打算生育二孩的可能性低64.4%,而市内流动样本两者的可能性相比还要高出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二孩政策 流动人口 二孩生育意愿 区域性比较
下载PDF
西部大开发对外开放政策实施效果评价 被引量:5
5
作者 谭江蓉 白志礼 《开发研究》 CSSCI 2006年第3期74-76,共3页
本文从西部对外开放的角度,选取了对外贸易、利用外资、服务贸易三方面主要指标,对这些指标在大开发战略前后作了纵向和横向的比较。比较表明,政策实施后西部地区在对外开放方面有了一些进步,但与全国及东中部发展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 本文从西部对外开放的角度,选取了对外贸易、利用外资、服务贸易三方面主要指标,对这些指标在大开发战略前后作了纵向和横向的比较。比较表明,政策实施后西部地区在对外开放方面有了一些进步,但与全国及东中部发展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且有继续扩大的趋势。文章进一步分析了产生这种差距的原因,并对往后的西部大开发对外开放政策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对外开放 效果评价
下载PDF
3岁以下随迁子女的父职照料对流动女性就业参与的影响研究——基于2016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谭江蓉 姜春云 《西北人口》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7-36,共10页
基于2016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综合运用Probit模型、工具变量法和交互效应检验,分析3岁以下随迁子女的父职照料对流动女性就业参与的影响程度以及这种影响的代际和户籍异质性,并进一步检验了家庭特征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显示,3... 基于2016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综合运用Probit模型、工具变量法和交互效应检验,分析3岁以下随迁子女的父职照料对流动女性就业参与的影响程度以及这种影响的代际和户籍异质性,并进一步检验了家庭特征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显示,3岁以下随迁子女父职照料对流动女性就业参与存在显著的正向激励。相较于母亲单独照料3岁以下随迁子女,父职照料使流动女性就业参与的概率提升约35.4%,且这种影响存在代际和户籍方面的异质性。此外,进一步的交互效应检验还发现,家庭经济状况和最小随迁子女年龄发挥着正向调节作用,即3岁以下随迁子女父职照料对流动女性就业参与的正向影响,会因为家庭经济状况越好和3岁以下随迁子女的年龄越大而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职照料 随迁子女 流动女性 就业参与 性别红利
下载PDF
重庆市城乡统筹阻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谭江蓉 《开放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3-47,共5页
城乡统筹是针对城乡发展失衡现状提出来的,其目标就是城乡一体化。城乡统筹发展面临着一系列阻碍因素。城镇化是集中过程和扩散过程的统一,人口转移和空间扩散是其重要内容。本文以重庆市为例,从城镇化的人口转移和空间扩散两个角度出发... 城乡统筹是针对城乡发展失衡现状提出来的,其目标就是城乡一体化。城乡统筹发展面临着一系列阻碍因素。城镇化是集中过程和扩散过程的统一,人口转移和空间扩散是其重要内容。本文以重庆市为例,从城镇化的人口转移和空间扩散两个角度出发,着重分析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着的阻碍城乡统筹发展的因素——农业劳动力不彻底转移、农业从业人员比重下降幅度小于农业产值比重下降幅度以及不合理的城镇体系,并针对阻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转移 空间扩散 城乡统筹 城镇化
下载PDF
3岁以下子女随迁对流动人口收入的影响研究——基于社会性别的多层次验证 被引量:2
8
作者 谭江蓉 杨君 《南方人口》 CSSCI 2022年第3期67-80,共14页
本文结合2016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与2016年高德地图为来源的地级市托育机构的兴趣点数据(POI),构建多层线性模型,考察3岁以下子女随迁对流动人口收入的影响,并通过重新划分样本探讨收入是否存在的性别差异。研究结果表明,3岁以... 本文结合2016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与2016年高德地图为来源的地级市托育机构的兴趣点数据(POI),构建多层线性模型,考察3岁以下子女随迁对流动人口收入的影响,并通过重新划分样本探讨收入是否存在的性别差异。研究结果表明,3岁以下子女随迁会显著降低流动人口收入,且影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和男性流动人口相比,3岁以下子女随迁主要降低女性流动人口收入。本文进一步分析祖辈随迁和婴幼儿托育机构对3岁以下子女随迁对流动人口收入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祖辈随迁和婴幼儿托育机构数量有助于抑制3岁以下子女随迁对流动人口收入的不利影响,且对女性收入的提升作用远超于男性。基于上述结果,本文提出以下建议:一、增加对托育机构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二、合理规划当地的养老体系为随迁子女的祖辈照料提供基础;三、打破传统性别角色观念,在劳动力市场释放女性性别红利;四、拓宽流动人口再教育途径,推进流动人口人力资本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收入性别差异 3岁以下子女随迁 多层线性模型
下载PDF
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溢出效应分析——以京九铁路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谭江蓉 王崇举 《特区经济》 2012年第8期258-260,共3页
重要交通基础设施沿线的区域经济发展,离不开完善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以工商业为主的三次产业发展以及经济中心或大城市。本文通过比较分析京九铁路建设运营前后沿线中部地区的交通、产业以及城市发展状况,发现京九铁路对沿线中部地区... 重要交通基础设施沿线的区域经济发展,离不开完善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以工商业为主的三次产业发展以及经济中心或大城市。本文通过比较分析京九铁路建设运营前后沿线中部地区的交通、产业以及城市发展状况,发现京九铁路对沿线中部地区发展的溢出效应并不明显。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存在滞后,随着时间的延长,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不断健全,产业和城市不断发展,区域内部经济物质要素重新优化和配置,交通基础设施对沿线区域经济发展的溢出效应将会显著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 经济发展 溢出效应 京九铁路
下载PDF
高校教师混合式教学能力分析框架及提升策略 被引量:2
10
作者 谭江蓉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第9期136-138,共3页
“互联网+教育”推动着混合式教学快速发展,混合式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能力准备。高校教师混合式教学能力分为内在能力和外在能力,从内在来看,高校教师首先应有高瞻远瞩、与时俱进的视野和心智,以及开放透明、和他人交流... “互联网+教育”推动着混合式教学快速发展,混合式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能力准备。高校教师混合式教学能力分为内在能力和外在能力,从内在来看,高校教师首先应有高瞻远瞩、与时俱进的视野和心智,以及开放透明、和他人交流协作、继而反思和持续改进创新的勇气和能力;从外在来看,表现为和他人良好的沟通能力,以及拥有数据思维和互联网工具的技术应用能力。为此,可以通过举办专业性的混合式教学技能培训、构建在线专业发展共同体和即时在线交流平台、推行混合式教学课程实践等举措提升高校教师混合式教学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高校教师 混合式教学能力
下载PDF
基于二元经济结构的重庆市县域城镇化发展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谭江蓉 《特区经济》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16-217,共2页
重庆市有着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积极推进县域城镇化,适度发展小城市和小城镇,才能为大批从土地上走出来的农民真正转变为市民提供可能,为实现城乡统筹创造条件。本文描述了重庆市县域城镇化的现状,剖析了其发展进程和发展阶段,并对县域... 重庆市有着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积极推进县域城镇化,适度发展小城市和小城镇,才能为大批从土地上走出来的农民真正转变为市民提供可能,为实现城乡统筹创造条件。本文描述了重庆市县域城镇化的现状,剖析了其发展进程和发展阶段,并对县域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水平作了相关性分析,最后提出了促进县域城镇化发展的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 二元经济结构 县域城镇化
下载PDF
流动模式对流动女性劳动参与的影响研究——基于2017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1
12
作者 谭江蓉 杨君 《绿色科技》 2022年第6期240-245,253,共7页
推动女性尤其是流动女性就业有利于促进劳动力就业市场的性别平衡,实现性别红利,激发潜在的社会生产力。由于不同的流动模式对女性就业状态的影响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利用2017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从个... 推动女性尤其是流动女性就业有利于促进劳动力就业市场的性别平衡,实现性别红利,激发潜在的社会生产力。由于不同的流动模式对女性就业状态的影响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利用2017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从个人特征、流动特征和家庭功能三个层面出发,实证分析了不同流动模式对女性劳动参与的影响。结果发现:配偶随迁时女性就业几率比单人流动低19.4%;子女随迁时比女性单人流动的就业几率低32.5%;祖辈随迁时,流动女性的就业几率会显著提高34.3%。运用倾向值得分匹配方法对上述模型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结果依旧成立。为了释放流动女性的性别红利,提出了建议:对流动的模式进行调整与优化,同时政府、社会、家庭等主体要加大对流动女性劳动参与的政策支持与资源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模式 流动女性 劳动参与
下载PDF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及作用机制研究
13
作者 谭江蓉 《融智》 2011年第1期14-17,共4页
利用Eviews3.1软件,对中国1985—2007年的人均GDP与城镇化率进行了平稳性检验、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协整检验,建立了回归与ARMA组合模型,并对两者的作用机制进行了阐述。结果表明:人均GDP的对数系列和城镇化率的对数... 利用Eviews3.1软件,对中国1985—2007年的人均GDP与城镇化率进行了平稳性检验、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协整检验,建立了回归与ARMA组合模型,并对两者的作用机制进行了阐述。结果表明:人均GDP的对数系列和城镇化率的对数系列均为二阶单整系列;人均GDP与城镇化率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城市化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Granger原因,但经济发展不是城市化发展的Granger原因;对数人均GDP与对数城镇化率是(2,2)阶协整的,两者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对于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城市化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主要表现为城市化促进农业、工业、服务业以及区域经济的发展,另外城市化还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的产生和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经济发展 协整 作用机制
下载PDF
江津市产业发展现状、背景及对策分析
14
作者 谭江蓉 白志礼 黄应绘 《甘肃农业》 2006年第8X期66-67,共2页
本文依据统计数据和部分调查资料,首先分析了江津市当前的产业发展现状,其次深入剖析了目前江津市产业发展的机遇,并揭示了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江津产业发展对策措施。文章以产业发展研究为切入点,对于江津市县域... 本文依据统计数据和部分调查资料,首先分析了江津市当前的产业发展现状,其次深入剖析了目前江津市产业发展的机遇,并揭示了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江津产业发展对策措施。文章以产业发展研究为切入点,对于江津市县域经济的发展以及江津市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经济 产业发展 江津市 对策措施
下载PDF
新农村建设中的村干部问题探析 被引量:23
15
作者 张绪珠 白志礼 谭江蓉 《农村经济》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11-113,共3页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确定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思路,而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直接组织者和推动者——村干部,则是实施效果好坏的决定性因素。就此,本文通过分析村干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以及我国村干部建设...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确定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思路,而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直接组织者和推动者——村干部,则是实施效果好坏的决定性因素。就此,本文通过分析村干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以及我国村干部建设的现状,提出了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的几点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村干部素质
下载PDF
过度城市化与失地农民问题
16
作者 谭江蓉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2005年第B09期36-37,共2页
我国目前大量城市都存在过度城市化现象——通过土地征用的廉价剥夺农民的合法权益。通过合理补偿失地农民,将土地补偿与农民后期的生活保障结合起来,不仅可以从土地供给上抑制过度城市化的问题,而且可以有效缓解失地农民问题。
关键词 过度城市化 失地农民 征地标准
下载PDF
农地使用权流转与二元结构变革 被引量:9
17
作者 白志礼 谭江蓉 《经济问题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97-102,共6页
统筹城乡发展、变革二元结构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农地使用权的有效流转是实现这一变革的关键和切入点。本文从分析阻碍我国农民工流动的障碍和根源入手,阐述了农地使用权流转的现状和问题,对我国农地流转对二元结构变革的影... 统筹城乡发展、变革二元结构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农地使用权的有效流转是实现这一变革的关键和切入点。本文从分析阻碍我国农民工流动的障碍和根源入手,阐述了农地使用权流转的现状和问题,对我国农地流转对二元结构变革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展示了未来土地使用权变化格局,提出了我国土地流转的五种模式,并对实现农地有效流转的四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结构 农地使用权流转 模式 对策
下载PDF
基于竞争、协同、共生、互赢机制的川渝经济合作与发展探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白志礼 谭江蓉 《软科学》 CSSCI 2007年第4期75-78,82,共5页
论述川渝两地发挥区域经济优势,共同打造西部经济增长极,是两地面临的共同历史机遇和战略任务。对竞争与合作的机制进行了理论上的概括,对川渝两地经济发展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了两地经济发展的互补性领域,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经济发展... 论述川渝两地发挥区域经济优势,共同打造西部经济增长极,是两地面临的共同历史机遇和战略任务。对竞争与合作的机制进行了理论上的概括,对川渝两地经济发展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了两地经济发展的互补性领域,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经济发展的共生、协同、互赢机制以及推进川渝经济合作与发展的设想与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渝经济 合作 经济发展
下载PDF
3岁以下随迁子女照料对流动女性就业参与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姜春云 谭江蓉 《南方人口》 CSSCI 2020年第3期60-71,共12页
本文把3岁以下随迁子女照料分为家庭照料和社会化托育服务,利用2016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综合运用Probit模型、工具变量法以及交互效应检验,考察3岁以下随迁子女照料对流动女性就业参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纠正内生性偏... 本文把3岁以下随迁子女照料分为家庭照料和社会化托育服务,利用2016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综合运用Probit模型、工具变量法以及交互效应检验,考察3岁以下随迁子女照料对流动女性就业参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纠正内生性偏误后,与母亲作为主要照料人相比,其他家庭照料主体参与照料对流动女性就业参与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其中,父亲参与的照料能够使流动女性的就业概率提升约30%,而祖辈照料则使流动女性就业概率提升约58%。另外,选择社会化托育服务对流动女性就业参与也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进一步的交互检验表明,母亲照料1-2岁和2-3岁随迁子女会使得其就业概率更低,分别是照料0-1岁随迁子女的9.4%和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3岁婴幼儿 随迁子女照料 流动女性就业 就业参与 性别红利
下载PDF
家庭化迁移对流动女性就业质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5
20
作者 姜春云 谭江蓉 《人口与社会》 2021年第5期64-77,共14页
基于2016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运用OLS模型和工具变量法分析家庭化迁移对流动女性就业质量的影响,并引入随迁子女照料这一中介变量,分析家庭化迁移影响流动女性就业质量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家庭化迁移对流动女性就业质量有显... 基于2016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运用OLS模型和工具变量法分析家庭化迁移对流动女性就业质量的影响,并引入随迁子女照料这一中介变量,分析家庭化迁移影响流动女性就业质量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家庭化迁移对流动女性就业质量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且这种负向影响在从事中低端职业的流动女性中表现得更为突出。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家庭化迁移通过提高流动女性照料随迁子女的概率来影响其就业质量的提升,且这一中介路径的影响效应在从事低端职业的流动女性中更加明显。相关部门应重视家庭化迁移对流动女性就业质量的负面影响,并采取措施进行消减,尤其要关注从事低端职业的流动女性就业质量不高和流动家庭中的随迁子女照料支持不足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化迁移 流动女性 随迁子女照料 就业质量 性别红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