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技术评价手-臂双侧强化训练对痉挛型偏瘫患儿上肢功能的临床效果
1
作者 贠国俊 郭莹莹 +4 位作者 张冬雪 王玉娟 王景刚 曹建 莫潼 《中国康复》 2023年第4期200-203,共4页
目的:研究手-臂双侧强化训练(HABIT)治疗痉挛型偏瘫患儿后大脑功能代偿情况以及上肢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将痉挛型偏瘫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例,2组均给予常规作业康复治疗,研究组在常规作业康复治疗的基础上采用HABIT... 目的:研究手-臂双侧强化训练(HABIT)治疗痉挛型偏瘫患儿后大脑功能代偿情况以及上肢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将痉挛型偏瘫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例,2组均给予常规作业康复治疗,研究组在常规作业康复治疗的基础上采用HABIT治疗。在治疗前后对所有偏瘫患儿采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技术评估各向异性系数(FA),进行上肢功能试验(UEFT)、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2(PDMS-2)量表评估。结果:治疗21d后,2组患儿的FA值、UEFT评分、PDMS-2抓握及视觉运动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上述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均P<0.05)。结论:手-臂双侧强化训练可以明显改善痉挛型偏瘫患儿的上肢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型偏瘫 手-臂双侧强化训练治疗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 上肢功能
下载PDF
长期预防治疗的血友病儿童关节健康功能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周春明 黄美欢 +5 位作者 陈怡静 陈艺 王玉娟 李瑞豪 贠国俊 曹建 《安徽医药》 CAS 2023年第10期1965-1969,共5页
目的探讨长期预防治疗血友病儿童的关节健康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8月于深圳市儿童医院康复科就诊的73例接受预防治疗的血友病儿童为研究对象,依据年龄分为幼儿组(22例)、少儿组(36例)和少年... 目的探讨长期预防治疗血友病儿童的关节健康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8月于深圳市儿童医院康复科就诊的73例接受预防治疗的血友病儿童为研究对象,依据年龄分为幼儿组(22例)、少儿组(36例)和少年组(15例),使用关节健康功能评分(HJHS)评估其关节健康状态。将年龄、体质量、严重程度、预防治疗剂量、预防频率(次/周)、首次预防年龄、疗程、年出血次数、体育活动参与等因素作为变量进行相关分析和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关节健康功能影响因素。结果接受预防治疗的血友病儿童年出血次数为0(0,1.00)次,零出血率为61.64%。踝关节HJHS评分少年组5.00(1.00,12.00)分显著高于幼儿组0(0,0)分和少儿组1.00(0,4.75)分(P<0.05);少年组踝关节HJHS评分显著高于膝关节0(0,1.00)分和肘关节0(0,4.00)分(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年龄、体质量、首次预防年龄、预防剂量与血友病儿童关节健康功能相关(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首次预防年龄、体质量、严重程度、体育活动参与和年出血次数是血友病儿童关节健康功能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长期预防治疗的血友病儿童能够较好的维持关节健康功能,但踝关节仍有恶化可能,而影响关节健康功能的因素众多,预防治疗应基于疾病严重程度、体质量、年出血次数、生活方式和身体活动水平及其他因素尽早进行个体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友病 补充疗法 因子Ⅷ 因子Ⅸ 关节健康功能 回归分析
下载PDF
儿童膈肌功能障碍的超声评估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枝 王景刚 +2 位作者 贠国俊 李庆云 曹建 《中国康复》 2023年第4期253-256,共4页
膈肌是介于胸腔和腹腔之间穹窿状扁薄的阔肌,由中央部的肌腱和周围的肌纤维构成。膈肌在呼吸运动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呼吸过程中80%动力来源于膈肌[1]。膈肌功能障碍是指气管内压的改变小于11cmH 2O(1 cmH 2O=0.098 kPa)[2],包括膈肌无... 膈肌是介于胸腔和腹腔之间穹窿状扁薄的阔肌,由中央部的肌腱和周围的肌纤维构成。膈肌在呼吸运动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呼吸过程中80%动力来源于膈肌[1]。膈肌功能障碍是指气管内压的改变小于11cmH 2O(1 cmH 2O=0.098 kPa)[2],包括膈肌无力和膈肌瘫痪。脊髓损伤、多发性硬化症、格林-巴利综合征、重症肌无力等神经肌肉疾病及接受机械通气治疗均可引起膈肌功能障碍[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膈肌 功能障碍 超声评估
下载PDF
表面肌电在脑瘫康复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方 贠国俊 +1 位作者 黄美欢 郭莹莹 《中国康复》 2023年第10期626-630,共5页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是一组由于发育中胎儿或婴幼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引起的运动和姿势发育持续性障碍综合征,运动障碍常伴有感觉、知觉、认知、交流及行为障碍,导致患儿活动受限,影响日常生活[1]。临床上,患儿常表现为肌肉张...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是一组由于发育中胎儿或婴幼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引起的运动和姿势发育持续性障碍综合征,运动障碍常伴有感觉、知觉、认知、交流及行为障碍,导致患儿活动受限,影响日常生活[1]。临床上,患儿常表现为肌肉张力的增高或肌力低下,肌肉力量之间的不平衡导致患儿精细功能下降、走路姿势的异常等,进而影响患儿的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因此,解决神经肌肉功能的异常是患儿的首要目标,也是康复方案制定的主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肌电 脑瘫 评估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用于改善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蹲伏步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贠国俊 吴寿桐 +3 位作者 曹建 刘青 杨雪 黄美欢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3-67,共5页
目的:应用体外冲击波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蹲伏步态的疗效分析。方法:30例痉挛性双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治疗组加用冲击波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对2组患儿的膝、踝关节的最大角度和关节活动度、肌张力、步长、步速... 目的:应用体外冲击波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蹲伏步态的疗效分析。方法:30例痉挛性双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治疗组加用冲击波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对2组患儿的膝、踝关节的最大角度和关节活动度、肌张力、步长、步速和粗大运动功能评分(GMFM)进行评定。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儿踝关节的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和踝关节屈曲最大角度和最小角度都明显改善(P<0.05);腘绳肌群和小腿三头肌群的肌张力明显下降(P<0.05),但治疗组改善更明显;两组患儿GMFM评分、步速、步长均有改善(P<0.05),但治疗组效果更明显。结论:体外冲击波可以降低脑瘫患儿腘绳肌、小腿三头肌肌张力,能够改善患儿的蹲伏步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体外冲击波 蹲伏步态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治疗脑瘫肌痉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6
作者 贠国俊 刘青 +2 位作者 杨雪 王玉娟 曹建 《中国康复》 2015年第3期198-200,共3页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对脑瘫患儿小腿三头肌痉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脑瘫肌痉挛患儿50例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6例,2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加用冲击波治疗,治疗前后对2组患儿的被动关节活动度(PROM)、改良的Asworth分级(MAS)...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对脑瘫患儿小腿三头肌痉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脑瘫肌痉挛患儿50例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6例,2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加用冲击波治疗,治疗前后对2组患儿的被动关节活动度(PROM)、改良的Asworth分级(MAS)、粗大运动功能评分(GMFM)、足底支持面积和足底压力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治疗1周及4周后,小腿三头肌M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呈逐渐下降趋势(P<0.05),且各时间段各项评分均更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1周后,小腿三头肌MAS评分及踝关节PROM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小腿三头肌MAS评分较治疗前及治疗1周时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1周及4周后,踝关节PROM、GMFM评分、足底面积及足底压力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且呈逐渐上升趋势(P<0.05),且各时间段各项评分均更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1周后,踝关节PROM、GMFM评分、足底面积及足底压力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踝关节PROM、GMFM评分、足底面积及足底压力均较治疗前及治疗1周时明显增加(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治疗可以降低脑瘫患儿小腿三头肌张力,缓解肌肉痉挛,改善其粗大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 脑瘫 痉挛
下载PDF
A型肉毒毒素注射配合综合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型偏瘫型脑瘫患儿临床分析 被引量:14
7
作者 贠国俊 魏道儒 +3 位作者 曹建 刘青 杨雪 王玉娟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11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治疗痉挛型偏瘫型脑瘫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痉挛型偏瘫型脑瘫儿童40例,随机分为A型肉毒毒素治疗组20例和单纯康复治疗组(对照组)20例。治疗组将A型肉毒毒素注射到患儿腘伸肌群和小腿三头肌群,注射后第2天开始进...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治疗痉挛型偏瘫型脑瘫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痉挛型偏瘫型脑瘫儿童40例,随机分为A型肉毒毒素治疗组20例和单纯康复治疗组(对照组)20例。治疗组将A型肉毒毒素注射到患儿腘伸肌群和小腿三头肌群,注射后第2天开始进行康复训练(共6个月)。所有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腘窝角和足背屈角角度的测量、改良的Ashworth量表、粗大运动功能分级量表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的腘伸肌群和小腿三头肌群肌张力和粗大运动功能评分均比注射前改善明显(P<0.05),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A型肉毒素配合康复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患儿患侧的肌张力,有助于提高运动功能,缩短治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瘫型脑瘫 A型肉毒毒素 痉挛
下载PDF
先天性偏瘫和获得性偏瘫患儿上肢功能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贠国俊 王景刚 +3 位作者 张恭巍 刘青 王玉娟 陈土容 《中国康复》 2020年第4期201-203,共3页
目的:观察先天性和获得性偏瘫患儿的上肢功能和头颅磁共振(MRI)的关系,为提高偏瘫型脑瘫患儿的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该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4~6岁痉挛型偏瘫患儿97例,其中先天性偏瘫组62例,获得性偏瘫组35例,采集患儿头颅MRI... 目的:观察先天性和获得性偏瘫患儿的上肢功能和头颅磁共振(MRI)的关系,为提高偏瘫型脑瘫患儿的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该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4~6岁痉挛型偏瘫患儿97例,其中先天性偏瘫组62例,获得性偏瘫组35例,采集患儿头颅MRI影像检查结果,脑瘫患儿手功能分级系统(MACS)和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DMS-2)评估结果;分析2组患儿头颅MRI和上肢功能的差异。结果:获得性偏瘫患儿的MACS分级、抓握能力和视觉整合运动评分明显优于先天性偏瘫患儿(P<0.05),先天性偏瘫患儿脑损伤以脑发育不良和脑白质损伤为主,而获得性偏瘫以脑灰质损伤为主。结论:先天性偏瘫患儿的上肢功能较获得性明显严重;先天性偏瘫和获得性偏瘫患儿因大脑损伤的部位不同,上肢功能的严重程度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偏瘫 获得性偏瘫 上肢功能
下载PDF
SON基因变异致ZTTK综合征1例报告 被引量:3
9
作者 贠国俊 王景刚 +1 位作者 李庆云 郭莹莹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825-828,共4页
目的分析由SON基因变异引起ZTTK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遗传学特征。方法回顾分析1例ZTTK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患儿,男,3岁,表现为运动发育迟缓、智力异常,脑电图异常,头颅磁共振成像示胼胝体发育不良。二代测序发现患儿SON基因3号外... 目的分析由SON基因变异引起ZTTK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遗传学特征。方法回顾分析1例ZTTK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患儿,男,3岁,表现为运动发育迟缓、智力异常,脑电图异常,头颅磁共振成像示胼胝体发育不良。二代测序发现患儿SON基因3号外显子存在c.5753-5756del(p.Val 1918GlufsTer87)杂合变异。Sanger验证发现患儿父母均未携带该变异,为新生变异。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CMG)指南,符合“PVS1+PS2+PM2”证据,综合评级为“致病”。结论患儿确诊ZTTK综合征,丰富了SON基因变异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TTK综合征 SON基因 新发变异 基因检测
下载PDF
手足口病伴周围神经损伤1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贠国俊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0年第4期384-384,共1页
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可引起手足口病,由于EV71的高度嗜神经性,重症可合并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的损害,现就EV71感染累及周围神经损伤的病例进行报道。
关键词 手足口病/并发症 周围神经损伤/并发症 神经传导阻滞 儿童
下载PDF
综合康复治疗30例唐氏综合征疗效分析
11
作者 贠国俊 刘青 +1 位作者 吴凌云 杨雪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1期255-256,共2页
目的综合康复训练对唐氏综合征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和精细运动发育的疗效分析。方法对30例唐氏综合征患儿行运动、作业、针刺康复治疗。治疗前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和精细运动发育商(FMQ)、抓握能力(Grs)和视觉-运动统合能力(VIS)... 目的综合康复训练对唐氏综合征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和精细运动发育的疗效分析。方法对30例唐氏综合征患儿行运动、作业、针刺康复治疗。治疗前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和精细运动发育商(FMQ)、抓握能力(Grs)和视觉-运动统合能力(VIS)分别进行评定。治疗后,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和精细运动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有助于改善患儿的粗大和精细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氏综合征 粗大运动功能量表 精细运动
下载PDF
应用扩散张量成像研究儿童偏瘫型脑瘫皮质脊髓束损伤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12
作者 贠国俊 曹建 +3 位作者 刘青 曾洪武 杨雪 王玉娟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第24期9-11,共3页
目的探讨白质纤维束成像(DTT)技术在分析皮质脊髓束(CST)损伤在偏瘫患儿童粗大功能影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4例偏瘫型脑瘫患儿进行扩散张量成像及DTT,测量健侧和患侧CST的各项异性分数(FA)值和表观弥散系数(ADC)值。评估CST的移位、... 目的探讨白质纤维束成像(DTT)技术在分析皮质脊髓束(CST)损伤在偏瘫患儿童粗大功能影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4例偏瘫型脑瘫患儿进行扩散张量成像及DTT,测量健侧和患侧CST的各项异性分数(FA)值和表观弥散系数(ADC)值。评估CST的移位、连续性及损伤情况;并评估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GMFM),分析CST损伤程度与偏瘫型脑瘫患儿预后的相关性。结果软化灶与CST的关系分3级,CST1级,FA值降低,ADC轻度增高(P>0.05);CST2级和3级,FA值明显降低,ADC明显增高(P<0.05);患儿CST分级越高,GMFM值越低,患儿的预后越差。结论DTT可以显示CST与软化灶的损伤关系,并能对偏瘫型脑瘫患儿的预后作出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瘫型脑瘫 皮质脊髓束 白质纤维束成像
下载PDF
肌内效贴在脑瘫儿童康复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2
13
作者 黄美欢 曹建 +1 位作者 贠国俊 周春明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2-105,共4页
近年来,肌内效贴技术在康复领域发展迅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运动损伤、骨科疾病、神经疾病、儿童疾病的康复治疗中。它作为综合康复疗法中的有效辅助手段,能够更好地促进或抑制肌肉的功能,支持、保护关节,减轻疼痛,增加本体感觉的输入,... 近年来,肌内效贴技术在康复领域发展迅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运动损伤、骨科疾病、神经疾病、儿童疾病的康复治疗中。它作为综合康复疗法中的有效辅助手段,能够更好地促进或抑制肌肉的功能,支持、保护关节,减轻疼痛,增加本体感觉的输入,维持躯干的正常对线等^([1—2]),现已为治疗师广泛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瘫儿童 综合康复疗法 儿童疾病 骨科疾病 治疗师 运动损伤 神经疾病 康复领域 康复治疗 肌张力低下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联合肉毒毒素治疗对痉挛型脑瘫运动功能和身体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17
14
作者 杨雪 刘青 +4 位作者 曹建 贠国俊 王玉娟 王景刚 陈土容 《中国康复》 2019年第7期339-342,共4页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ESW)联合肉毒毒素(BoNT-A)治疗对痉挛型脑瘫下肢运动功能和身体活动的影响。方法:将60例2~10岁痉挛型脑瘫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2组均接受患侧小腿三头肌BoNTA注射及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BoNT-A注射24...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ESW)联合肉毒毒素(BoNT-A)治疗对痉挛型脑瘫下肢运动功能和身体活动的影响。方法:将60例2~10岁痉挛型脑瘫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2组均接受患侧小腿三头肌BoNTA注射及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BoNT-A注射24h后给予低能量ESW治疗。治疗前后对2组患儿的改良Asworth分级(MAS)、粗大运动功能评分(GMFM)D区和E区、身体活动水平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2组患儿MAS评分降低、GMFM D区和E区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治疗组MAS降低和D区评分增加较对照组显著(P<0.05)。治疗后,2组患儿的静坐时间百分比减少、轻强度身体活动时间百分比增加(P<0.05),且治疗组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ESW联合BoNT-A治疗是改善痉挛型脑瘫肌痉挛、站立功能及身体活动的有效方法,比单独BoNT-A治疗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痉挛 身体活动 体外冲击波 肉毒毒素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儿童偏瘫型脑瘫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5
作者 陈锦佳 曾洪武 +3 位作者 干芸根 贠国俊 向葵 方佃刚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3年第5期10-13,41,共5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在儿童偏瘫型脑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集20例偏瘫患儿及年龄相匹配的20例健康儿童的常规颅脑MRI及DTI数据,得到FA图、ADC图和VR图。测量锥体束经过的双侧内囊后肢、大脑脚和脑桥层面感兴趣区(ROI)的FA...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在儿童偏瘫型脑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集20例偏瘫患儿及年龄相匹配的20例健康儿童的常规颅脑MRI及DTI数据,得到FA图、ADC图和VR图。测量锥体束经过的双侧内囊后肢、大脑脚和脑桥层面感兴趣区(ROI)的FA值、1-VR值和ADC值。数据分为三组,偏瘫组患侧(A组)、偏瘫组健侧(B组)和正常对照组左右侧平均值(C组),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检测A-B组的差异,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检测A-C组、B-C组差异。以内囊后肢及同侧大脑脚为ROI,分别追踪锥体束。结果 20例偏瘫组MRI平扫100%异常,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脑室旁脑白质软化、脑萎缩、软化灶、脑白质减少、胼胝体发育不良和脑穿通畸形。所有偏瘫患儿彩色编码ADC图、FA图和VR图显示双侧大脑结构不对称,病变区域颜色混杂,边缘不清,其中16例DTT图显示病变侧不同程度锥体束缺失。A组较B组、C组三个层面ROI的FA值与1-VR值均显著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间的FA值与1-VR值无显著差异。大脑脚层面ROI的ADC值B组较A组、C组显著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组间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DTT能更直观显示白质纤维形态及走行,通过FA值、1-VR值和ADC值等参数的测量进行量化分析,对偏瘫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障碍做出客观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张量成像 脑性瘫痪 儿童
下载PDF
多巴胺联合酚妥拉明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疗效比较 被引量:24
16
作者 吕惠 贠国俊 《河北医药》 CAS 2012年第2期193-194,共2页
目的观察多巴胺联合酚妥拉明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3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120例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多巴胺联合酚妥拉明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每组60例,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 目的观察多巴胺联合酚妥拉明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3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120例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多巴胺联合酚妥拉明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每组60例,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45例,有效12例,显效率75.0%,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显效36例,有效16例,显效率60.0%,总有效率86.7%。2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多巴胺联合酚妥拉明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效果理想,可缩短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胺 酚妥拉明 小儿 肺炎合并心衰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疗法在肌肉痉挛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17
作者 刘青 曹建 贠国俊 《中国康复》 2014年第1期65-67,共3页
肌肉痉挛是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最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肢体功能的恢复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1-2].传统缓解痉挛,降低肌张力的方法主要是物理治疗和肉毒毒素注射及口服药物等[3-7].这些方法虽然都能起到治疗效果,但在有效性和安全性等方面... 肌肉痉挛是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最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肢体功能的恢复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1-2].传统缓解痉挛,降低肌张力的方法主要是物理治疗和肉毒毒素注射及口服药物等[3-7].这些方法虽然都能起到治疗效果,但在有效性和安全性等方面都存在各自的缺陷.体外冲击波治疗(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ESWT)在治疗肌腱及骨骼系统疾病方面的疗效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同.本文复习最近十几年来的国外文献资料,就冲击波的分类、特性、临床应用,以及体外冲击波(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ESW)在治疗肌肉痉挛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如下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 肌肉痉挛
下载PDF
儿童神经肌肉疾病患者的睡眠呼吸障碍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琴 鲍燕敏 +4 位作者 路新 贠国俊 刘爱良 郑跃杰 文飞球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8-163,共6页
目的分析神经肌肉疾病(NMD)患儿的睡眠呼吸障碍(SDB)特征,提高对儿童NMD合并SDB的诊治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既往确诊NMD且行多导睡眠监测(PSG)的18例患儿(NMD组)的病例资料,选取同期睡眠习惯异常、无神经肌肉疾病且PSG显示睡眠结构正常... 目的分析神经肌肉疾病(NMD)患儿的睡眠呼吸障碍(SDB)特征,提高对儿童NMD合并SDB的诊治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既往确诊NMD且行多导睡眠监测(PSG)的18例患儿(NMD组)的病例资料,选取同期睡眠习惯异常、无神经肌肉疾病且PSG显示睡眠结构正常的11例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的SDB日夜间症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发生率、肺功能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数值、睡眠结构特征、睡眠呼吸事件等。结果NMD组中16例(89%)存在SDB相关日、夜间临床症状,发生症状最小年龄为1岁。与对照组相比,NMD组总睡眠时间减少、睡眠效率降低(P<0.05),快速动眼(REM)期睡眠比例下降(P<0.05),OSA和低通气事件增加(P<0.05),REM期氧减事件增多,该期血氧饱和度降低(P<0.05)。NMD组中确诊OSA 17例(94%);所有患儿肺功能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均正常。结论NMD儿童发生SDB比例高,病程早期即可出现SDB,其睡眠结构受损,睡眠效率降低,呼吸事件以阻塞型为主,氧减多发生REM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肌肉疾病 睡眠呼吸障碍 多导睡眠监测 儿童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结合肉毒毒素治疗对痉挛型双瘫脑性瘫痪患儿立位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青 曹建 +3 位作者 贠国俊 王玉娟 戴梦颖 王景刚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22期126-128,共3页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结合肉毒毒素治疗对于痉挛型双瘫脑性瘫痪患儿立位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 52例痉挛型双瘫脑性瘫痪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两组患儿均接受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实验组于接受注射治疗后第2天...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结合肉毒毒素治疗对于痉挛型双瘫脑性瘫痪患儿立位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 52例痉挛型双瘫脑性瘫痪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两组患儿均接受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实验组于接受注射治疗后第2天给予低能量体外冲击波治疗。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轨迹长和矩形面积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的轨迹长和矩形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的轨迹长(43.28±6.22)cm和矩形面积(1.41±0.67)cm^2均小于对照组的(48.38±7.33)cm、(2.11±0.76)cm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独使用肉毒毒素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相比,采用体外冲击波结合肉毒毒素注射疗法更够有效的改善患儿的立位平衡功能,显著促进患儿肢体能力的改善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型双瘫 脑性瘫痪 肉毒毒素注射治疗 冲击波治疗 立位平衡
下载PDF
构音障碍儿童实施言语治疗效果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丽兰 曹建 +1 位作者 李蔷 贠国俊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0年第5期1157-1159,共3页
[目的]对159例构音障碍儿童语音矫正效果进行疗效分析。[方法]应用语音发音技巧和家庭配合训练治疗159例构音障碍儿童,对其各年龄段音位发音矫错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159例学龄儿童中语音矫正正常化27例(17.0%);显效82例(51.6%);有效3... [目的]对159例构音障碍儿童语音矫正效果进行疗效分析。[方法]应用语音发音技巧和家庭配合训练治疗159例构音障碍儿童,对其各年龄段音位发音矫错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159例学龄儿童中语音矫正正常化27例(17.0%);显效82例(51.6%);有效39例(24.5%);无效11例(6.9%),总有效率93.1%。[结论]利用语音发音技巧、家庭配合训练和保持欢快心情治疗儿童构音障碍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构音障碍 言语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