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统建筑与开放建筑的思考 被引量:1
1
作者 贾倍思 《中国住宅设施》 2016年第9期24-27,共4页
我们的传统建筑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中国还是外国,大量的建筑都已经一百年,甚至更早。可是今天如果谈百年建筑很困难,为什么我们今天谈一些百年建筑还需要做研究,可是我们的传统建筑自然就是百年的或者是二百年的甚至是三百年的建... 我们的传统建筑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中国还是外国,大量的建筑都已经一百年,甚至更早。可是今天如果谈百年建筑很困难,为什么我们今天谈一些百年建筑还需要做研究,可是我们的传统建筑自然就是百年的或者是二百年的甚至是三百年的建筑。目的之一就是想看传统建筑对百年建筑有什么样的启示,我们的未来长久建筑有什么样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建筑 传统建筑 住宅设计 建筑设计
下载PDF
紧凑还是分散?——对中国城市在加速城市化进程中发展方向的思考 被引量:71
2
作者 陈海燕 贾倍思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1-69,共9页
通过对中国45个特大城市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探讨城市密度与城市环境,包括公共设施的可达性,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城市公交系统的发展,资源能源的人均消耗,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之间的关系,目的是研究城市环境对于人口密度的承载能力,为中... 通过对中国45个特大城市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探讨城市密度与城市环境,包括公共设施的可达性,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城市公交系统的发展,资源能源的人均消耗,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之间的关系,目的是研究城市环境对于人口密度的承载能力,为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提出可供选择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紧凑城市” 环境 城市密度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功能主义建筑和低碳建筑的反思——长效建筑理论及策略初探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擎 贾倍思 李敏儿 《城市建筑》 2015年第31期13-15,共3页
环境持续恶化和温室效应使绿色建筑和低碳建筑近年来成为实现建筑可持续性的主流思想。但在西方国家,建筑全球化和地方主义之间的矛盾、绿色建筑和传统建筑之间的割裂、建筑师和使用参与者之间的隔离等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并成为讨论如何... 环境持续恶化和温室效应使绿色建筑和低碳建筑近年来成为实现建筑可持续性的主流思想。但在西方国家,建筑全球化和地方主义之间的矛盾、绿色建筑和传统建筑之间的割裂、建筑师和使用参与者之间的隔离等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并成为讨论如何实现建筑长效性的焦点。本文的研究揭示了绿色建筑在时间维度、人的参与和层次策略的缺失,从而导致可持续建筑的长效性受到普遍质疑。因此,实现长效建筑需要考虑时间的因素、人的参与和层次的设计策略。结论进一步表明,保证一个建筑价值长存的先决条件是这个建筑能够转换或者改变用途,长效建筑可以通过简单经济的方式实现,而低碳和绿色也可以通过传统的建筑学方法进行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建筑 长效建筑 开放建筑 层次
下载PDF
住宅建设与北京城市环境——关于北京住宅小区发展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海燕 贾倍思 韩涛 《城市建筑》 2005年第3期7-10,共4页
住房改革后,大规模的住宅小区建设给北京及其他城市的支撑系统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本文以北京为例,从7个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入手,探讨住宅小区建设与城市可持续性发展之间的互动影响,提倡把更多的对环境的考虑引入... 住房改革后,大规模的住宅小区建设给北京及其他城市的支撑系统和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本文以北京为例,从7个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入手,探讨住宅小区建设与城市可持续性发展之间的互动影响,提倡把更多的对环境的考虑引入到规划设计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宅小区 环境危机 可持续发展 北京
下载PDF
学术论坛 高密度城市居住品质和改造
5
作者 贾倍思 《世界建筑导报》 2023年第4期24-24,共1页
中国的城镇化发展已经答道65.2%,已进入快速发展期的尾声。这意味着在土地资源的制约、人口集聚和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高密度居住和居住区改造已成为大城市住区发展的重要趋势。通过大拆大建来提高居住品质的时代已即将过去,通过综合整... 中国的城镇化发展已经答道65.2%,已进入快速发展期的尾声。这意味着在土地资源的制约、人口集聚和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高密度居住和居住区改造已成为大城市住区发展的重要趋势。通过大拆大建来提高居住品质的时代已即将过去,通过综合整治和提升改造措施提升居品质的趋势已逐渐崭露头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品质 高密度城市 城市住区 学术论坛 综合整治 人口集聚 大拆大建 提升改造
下载PDF
关于以裙楼行人综合体为代表的高密度香港地区立体城市形态解析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贾倍思 《世界建筑导报》 2023年第4期49-52,共4页
香港地区人口密度极高的情况下,具有多层步行系统的紧凑城市形态应运而生,成为现代主义人车分流思想的体现。裙楼行人综合体是香港地区等城市垂直空间结构的独特之处,它被定义为由裙楼层、地上层、地下层或山坡通过高架走道、地面人行... 香港地区人口密度极高的情况下,具有多层步行系统的紧凑城市形态应运而生,成为现代主义人车分流思想的体现。裙楼行人综合体是香港地区等城市垂直空间结构的独特之处,它被定义为由裙楼层、地上层、地下层或山坡通过高架走道、地面人行道、地下通道和山坡连接起来的一组独立开发项目。这项研究不同于城市形态研究惯例选取欧洲老城区的形成发展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主要关注亚洲高密度高层立体城市的形态构成要素和空间关系结构。本文试图开发一种方法来描述和分析以裙楼行人综合体为代表的垂直高密度城市形态的形成与特征,以及对比湾仔新的现代主义式的城市肌理与传统殖民时期的方格网城市肌理在组成和结构上的差异。实证案例将选自香港地区核心区,位于湾仔和金钟之间的大型裙楼行人综合体。它位于最新的填海区,最新填海区的城市肌理与以往填海区的城市肌理和半山区肌理,在地块和建筑物规模上有极大的不同。除了分析构成要素规模的差异外,本文还将分析两类城市肌理在空间结构上的异同。研究发现,随着陆续几个填海阶段,新的城市肌理先后形成,后期形成的城市肌理逐渐出现了新的实体和空间要素,如裙房群,以及形成新的空间关系结构,例如室内与室外元素之间的新关系,这是由室外空间要素之间的关系延伸而来的。这些湾仔城市形态中,新的要素通过嵌入在街道、地块和建筑之间的分层关系中,改变了原本传统元素的排列规则,表达出新的结构。本研究拓展了现有的理论方法,通过运用新的元素和结构定义,解读裙楼行人综合体代表的立体城市形态,深入理解了立体香港地区的空间结构和模式,旨在未来为低纬度地区的高密度城市的形态研究提供方法,并为城市设计提供参考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裙楼行人综合体 高密度立体城市形态 形态元素 形态结构
下载PDF
鲍姆施拉格和埃伯勒的长效建筑实践 被引量:3
7
作者 贾倍思 王擎 《新建筑》 2012年第4期61-67,共7页
鲍姆施拉格和埃伯勒的建筑设计专注于在地方性、时间性、灵活性、可持续性以及高舒适和低能耗之间找到合适的平衡点。阐述他们对优质建筑的独特理解,对灵活性设计运用的重视,对节能特别是被动式设计的研究,以及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经济的... 鲍姆施拉格和埃伯勒的建筑设计专注于在地方性、时间性、灵活性、可持续性以及高舒适和低能耗之间找到合适的平衡点。阐述他们对优质建筑的独特理解,对灵活性设计运用的重视,对节能特别是被动式设计的研究,以及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经济的解决办法,并结合设计策略分析了其典型的项目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性 时间性 灵活性 大进深平面 被动式设计 经济性
下载PDF
空气质量与住区形态特征的相关性研究简介 被引量:7
8
作者 贾倍思 吴隽洋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20年第6期1-9,共9页
坪山区是深圳东进战略中重点开发的集产业和居住于一体的新区。依托于丰富的自然环境,坪山规划虽致力于打造生态和健康的生活和工作新城,但对环境指数特别是新建住区的形态的健康指数的研究仍然缺乏。本研究对位于市郊、中心市区以及郊... 坪山区是深圳东进战略中重点开发的集产业和居住于一体的新区。依托于丰富的自然环境,坪山规划虽致力于打造生态和健康的生活和工作新城,但对环境指数特别是新建住区的形态的健康指数的研究仍然缺乏。本研究对位于市郊、中心市区以及郊野和工业混合区三个住区的形态和空气质量做了相关性研究,针对空气质量中的空气负离子和空气颗粒物(PM2.5),采用现场测量和数据分析方法,得出地域、空间形态与空气负离子以及PM2.5浓度的关系。本研究对后新冠疫情的住区规划建设的探索特别是对空气质量的评估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区形态 空气负离子 环境质量 PM2.5
下载PDF
寻找私有和共享的结合点——经济型住宅中的公民社会营造 被引量:8
9
作者 贾倍思 《新建筑》 2009年第3期4-15,共12页
城市居住问题是城市化进程的组成部分,也是公民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社会本身的复杂性,解决低收入群体的居住问题需要对问题本身进行定位。首先通过对欧洲早期社会住宅发展史的分析,指出根据不同历史和区域条件寻找商品经济(私有)... 城市居住问题是城市化进程的组成部分,也是公民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社会本身的复杂性,解决低收入群体的居住问题需要对问题本身进行定位。首先通过对欧洲早期社会住宅发展史的分析,指出根据不同历史和区域条件寻找商品经济(私有)和公有体制(共享)的结合点,是解决住宅问题的关键。其次,分析了香港和新加坡两个亚洲重要的华人城市在社会住宅建设方面的经验,以印证私有和共享的划分要根据各自不同的目标和条件。最后结合现代建筑参与设计和开放建筑设计案例,分析了主动将私有和共享的结合点运用于经济型住宅的方法,旨在为中国建筑师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住宅 共享 公民社会 开放建筑
下载PDF
绿色城市不是可持续发展城市——生态系统观念在城市发展研究中的重要性 被引量:8
10
作者 贾倍思 《新建筑》 1999年第1期15-17,共3页
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许多方面,保护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中国城市发展的目标。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中,与保护环境有关的具体措施,包括增加绿地面积,已开始逐步实施。然而对于城市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战... 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许多方面,保护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中国城市发展的目标。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中,与保护环境有关的具体措施,包括增加绿地面积,已开始逐步实施。然而对于城市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认识依然有限,对于21 世纪新的城市概念、新的城市形态和模式的研究还刚刚开始;已有百年历史的“花园城市”理论仍在毒化人的心灵和全球环境,因为这种城市模式在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中实现的同时,全球环境却在继续恶化。片面的城市绿化措施,不仅不能使城市向可持续发展迈进,而且会掩盖和助长反持续发展的倾向。只有将生态平衡原理引入城市设计,将城市作为一个空间范围来考察资源的流出和流入,才可能找到环境和发展问题的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城市形态 生态城市 生态平衡
下载PDF
中国殖民城市早期集群住宅形态学比较及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贾倍思 杨玉平 张理晖 《中国名城》 2013年第5期35-43,共9页
二十世纪初期的中国殖民城市集群住宅已经被今天的人们逐渐遗忘,甚至面临消失的命运。针对当前千城一面的中国建筑现状,通过对六个殖民城市的早期集群住宅的产生及发展进行图形学分析,阐明不同殖民城市早期集群住宅的形态、相互之间的... 二十世纪初期的中国殖民城市集群住宅已经被今天的人们逐渐遗忘,甚至面临消失的命运。针对当前千城一面的中国建筑现状,通过对六个殖民城市的早期集群住宅的产生及发展进行图形学分析,阐明不同殖民城市早期集群住宅的形态、相互之间的区别、与传统住宅的关联,分析自然、社会及人文等环境因素对其产生及发展的影响,从而揭示出住宅发展的内在规律,以期对现代城市住宅产生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集群住宅 形态学 殖民城市
下载PDF
传统民居保护的困境与出路──新加坡和香港的经验比较 被引量:4
12
作者 贾倍思 《华中建筑》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40-141,155,共3页
亚洲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变革已彻底改变了传统民居的经济技术和社会文化基础。传统民居保护的现实意义何在,是保护和发展之矛盾的中心所在。新加坡和香港是亚洲两个以中华文化为背景的、经济快速发展的城市。文章对传统民居的保护经... 亚洲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变革已彻底改变了传统民居的经济技术和社会文化基础。传统民居保护的现实意义何在,是保护和发展之矛盾的中心所在。新加坡和香港是亚洲两个以中华文化为背景的、经济快速发展的城市。文章对传统民居的保护经过一段各不相同的坎坷路程,通过多方面、多层次地实例剖析和对两地社会文化的比较.揭示了以文化为主导的文物民居保护的必然结果、以生态为主导的民居保护和发展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坡 香港 传统民居保护
下载PDF
鲍姆施拉格和埃伯勒的建筑设计特点 被引量:2
13
作者 贾倍思 《新建筑》 2011年第6期59-63,共5页
鲍姆旋拉格和埃伯勒(BE)的建筑设计特点可以归纳为强烈的形态规则、地方性、对建造技术和工艺的关注、对传统和现代技术的推广等几个方面。他们对当代建筑学的贡献体现在将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目标与高质量的建筑设计相结合。他们对建筑... 鲍姆旋拉格和埃伯勒(BE)的建筑设计特点可以归纳为强烈的形态规则、地方性、对建造技术和工艺的关注、对传统和现代技术的推广等几个方面。他们对当代建筑学的贡献体现在将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目标与高质量的建筑设计相结合。他们对建筑品质精益求精的追求是建立在对建筑所处的社会、文化和技术条件的理解基础之上的。与传统建筑思维(如地方主义和"建构"主义)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设计 设计特点 建造技术 社会目标 地方主义 可持续发展 现代技术
下载PDF
从“学”到“教”:——由学习模式的多样性看设计教学行为和质量 被引量:28
14
作者 贾倍思 《建筑师》 2006年第1期38-46,共9页
本文首先介绍大卫·科尔布的经验认知和学习模式理论,分析比较了有关研究在建筑设计课中的运用成果,特别是唐纳德·舍恩对建筑设计室教学基本方式的研究。本文指出,设计室教学法强调知识的操作转型而忽视了知识理解和成形。本... 本文首先介绍大卫·科尔布的经验认知和学习模式理论,分析比较了有关研究在建筑设计课中的运用成果,特别是唐纳德·舍恩对建筑设计室教学基本方式的研究。本文指出,设计室教学法强调知识的操作转型而忽视了知识理解和成形。本文强调对学生个性和学习模式的多样性的认识的重要性,主张设计课的改革应从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的研究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教学 学习模式 认知 转形
下载PDF
香港公屋本质、公屋设计和居住实态 被引量:13
15
作者 贾倍思 《时代建筑》 1998年第3期58-62,共5页
:文章分析了香港在不同时期的公屋政策、公屋设计及居住实态。指出高密度的公屋形态与土地政策之间的关系。香港公屋发展史可作为中国城市探讨可持续发展合运途径的一种参照。
关键词 香港 公共住宅 居住实态 实质 住房设计
下载PDF
从高密度到高层高密度——香港城市居住形态20年剖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贾倍思 《住区》 2017年第4期62-67,共6页
香港住区建设的重点已从97回归以前以现代功能主义为导向的新城及单一居住功能的小区建设,转向97回归后的后现代城市的见缝插针式的多功能综合式的,高密度和质量提升并进建设方式。高密度不再视为居住质量的问题,高密度作为提高生活和... 香港住区建设的重点已从97回归以前以现代功能主义为导向的新城及单一居住功能的小区建设,转向97回归后的后现代城市的见缝插针式的多功能综合式的,高密度和质量提升并进建设方式。高密度不再视为居住质量的问题,高密度作为提高生活和城市空间质量,提高资源效率的机会日益显现。本文以湾仔为例,剖析了97回归以后,城市更新带来高密度,综合性,高生活品质,以及竖向城市中居住环境的特点。揭示了香港城市居住形态从"数量"到"质量"、从高密度到高层高密度、从平面到竖向空间的认知方式的变化,并试图提出香港特点的建筑学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向城市 高密度 资源效率 居住形态
下载PDF
开放建筑教育课题二:设计建筑的灵活性 被引量:2
17
作者 贾倍思 《世界建筑导报》 2014年第2期32-37,共6页
上一篇文章探讨的是如何设计建筑的永恒性,强调的是公共空间,体形,立面和结构体的设计方法和在教学中的应用。本文探讨建筑的灵活性,建筑与人进行互动的意义和方式,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教学课程分成三个练习。练习1试图转变受传统建筑... 上一篇文章探讨的是如何设计建筑的永恒性,强调的是公共空间,体形,立面和结构体的设计方法和在教学中的应用。本文探讨建筑的灵活性,建筑与人进行互动的意义和方式,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教学课程分成三个练习。练习1试图转变受传统建筑教育局限的学生静态建筑思维,建立他们对动态设计的信心。练习2要求在既定的结构体中,设计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与之适应的灵活的,可由住户操作的填充体系。练习3要求学生将这个填充体系应用到一个新的特定环境中的新建的建筑当中,并研究新的适应性结构,与环境相协调。文章最后和学生探讨开放建筑的相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课题 填充体系 公共空间 教学课程 南苑机场 永恒性 人的皮肤 作业练习 组合形态 可由
下载PDF
针对建筑学生的设计行为和心理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贾倍思 《时代建筑》 2007年第3期30-33,共4页
文章首先介绍经验认知理论和四种认知模式。采用科尔布的学习模式测试题(Leaning Style Inventory,或LSI)和一组十三个问题的问卷,笔者调查了学生课程设计中常见的设计思维和行为现象。目的是了解不同学生的不同设计行为特点。研究发现... 文章首先介绍经验认知理论和四种认知模式。采用科尔布的学习模式测试题(Leaning Style Inventory,或LSI)和一组十三个问题的问卷,笔者调查了学生课程设计中常见的设计思维和行为现象。目的是了解不同学生的不同设计行为特点。研究发现,应变型的学生动手能力强,与老师之间的互动积极、快速。低年级学生中的发散型和归纳型远高于建筑专业需要的应变型。建筑学教育的目标是在全面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强调在应变型方向上的发展。文章同时主张学生们必须体验不同的学习模式,及其中存在的压力和矛盾来提高创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教学 学习模式 问卷调查
下载PDF
跨校教学在建筑系研究生班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贾倍思 《时代建筑》 2001年第S1期54-55,39,共3页
本文提倡以人的终身教育为目标的教育思想;结合香港社会和经济特点,介绍了以课题为核心和以网站为基础的高等 教育改革的思想。最后介绍了香港大学建筑系研究生一年级与清华大学和柏林艺术大学的一项合作设计。
关键词 终身教育 课题核心教育法 跨校教学
下载PDF
开放建筑教育课题四:动态艺术和动态建筑 被引量:1
20
作者 贾倍思 《世界建筑导报》 2014年第4期28-33,共6页
无论东方或西方,建筑和艺术本为一体。早期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和现代艺术流派,如立体主义和荷兰风格派,关系密切。然而以功能主义为基础的现代主义,特别是"二次大战"后的现代建筑,逐渐远离和落后于艺术的发展。其表现为将建筑... 无论东方或西方,建筑和艺术本为一体。早期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和现代艺术流派,如立体主义和荷兰风格派,关系密切。然而以功能主义为基础的现代主义,特别是"二次大战"后的现代建筑,逐渐远离和落后于艺术的发展。其表现为将建筑视为静态的材料和空间的构成。本文通过分析和介绍现代艺术重要流派之一,"动态艺术"(Kinetic Art),说明与建筑最接近的抽象雕塑,因为引入了"时间"和"观众"两个元素而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开放建筑"的研究和当代艺术的发展是并驾齐驱的,因为"开放建筑"否定功能决定论,指出材料和空间构成的局限,主张"时间"和"使用者"在建筑过程中的主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设计 教学 课程设计 开放建筑 动态艺术 动态建筑 建筑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