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济制度变迁对海洋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以我国沿海地区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狄乾斌 贾文菡 《海洋经济》 2024年第2期83-94,共12页
经济制度变迁对海洋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通过熵值法测算沿海地区经济制度水平,运用标准差椭圆及重心分析法将沿海地区经济制度水平空间分布变化特征可视化,最后使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对三大海洋经济圈经济制度变迁对海洋经济增速、海洋... 经济制度变迁对海洋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通过熵值法测算沿海地区经济制度水平,运用标准差椭圆及重心分析法将沿海地区经济制度水平空间分布变化特征可视化,最后使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对三大海洋经济圈经济制度变迁对海洋经济增速、海洋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制度变迁时间上分为1997-2002年、2003-2015年、2016-2018年3个时间阶段;空间上,经济制度重心呈现向北偏移的趋势,北部沿海地区经济制度水平提升较快,沿海地区经济制度水平在空间分布上逐渐趋于均衡。(2)在1997-2018年间,我国海洋经济依次呈现出缓慢发展、迅速发展、转型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特别是北部沿海省份海洋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但其产业结构仍有待优化升级。(3)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制度变迁影响海洋经济发展,且经济制度变迁对海洋经济增速的影响与其对海洋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相比更为显著;经济制度变迁对海洋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地域差异性,三大海洋经济圈海洋经济发展受经济制度变迁影响由大到小为:北部海洋经济圈>东部海洋经济圈>南部海洋经济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制度变迁 海洋经济 三大海洋经济圈 影响
下载PDF
海洋环境规制对海洋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影响研究——以中国沿海11省区市为例
2
作者 贾文菡 狄乾斌 陈小龙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2024年第5期658-666,共9页
环境规制是影响经济新旧动能转化的重要因素。基于中国沿海11个省区市2010-2020年数据,以《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作准自然实验,并用熵值法测度海洋经济新旧动能转换水平,运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海洋环境规制对海洋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影... 环境规制是影响经济新旧动能转化的重要因素。基于中国沿海11个省区市2010-2020年数据,以《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作准自然实验,并用熵值法测度海洋经济新旧动能转换水平,运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海洋环境规制对海洋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影响。结果表明:(1)海洋环境规制对海洋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存在显著促进作用;(2)海洋环境规制对海洋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影响存在持续性与滞后性;(3)海洋环境规制对海洋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影响存在空间异质性,北部与南部海洋经济圈环境规制与海洋经济新旧动能转换间不存在显著影响,但东部海洋经济圈环境规制显著促进了海洋经济新旧动能转换;(4)海洋科技创新在海洋环境规制促进海洋经济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起到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环境规制 新旧动能转换 准自然实验 双重差分法
下载PDF
中国淡水养殖碳排放效率的空间关联网络结构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小龙 贾文菡 +2 位作者 陈科其 梁晨露 狄乾斌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22-1135,共14页
推进绿色生态养殖,科学把握淡水养殖碳排放效率的空间关联网络结构,不仅是水产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农业低碳转型发展的重要基础。为制定更科学的养殖方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本研究从空间关联视角研究中国淡... 推进绿色生态养殖,科学把握淡水养殖碳排放效率的空间关联网络结构,不仅是水产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农业低碳转型发展的重要基础。为制定更科学的养殖方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本研究从空间关联视角研究中国淡水养殖碳排放效率,以2008—2021年中国30个省市为研究对象,运用Super-SBM模型测度淡水养殖碳排放效率,利用修正的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分析其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二次指派程序(QAP)模型实证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中国淡水养殖碳排放效率时空分布不均衡,时间上呈波动上升态势,空间上区域间差距不断缩小。(2)空间联系强度逐渐增强,但距理想状态仍有差距;整体网络关联性也不断增强,结构较为稳定。(3)东部沿海地区在空间网络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对碳排放效率空间关联影响显著,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在网络中处于被支配地位,对碳排放效率空间关联性的影响较弱,中部地区部分省市发挥“桥梁”与“中介”作用。(4)养殖品种结构优化、淡水养殖技术提高均可促进养殖区域间合作交流,促进空间关联网络形成;碳汇对生态保护和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区域交通和通信条件,使地区间联系更紧密,推动空间关联网络形成;养殖密度的增加导致养殖环境的恶化,不利于产业可持续发展;渔业经济发展对空间关联网络的形成产生正向影响,但不显著。为发展绿色低碳养殖,提升淡水养殖碳排放效率,应因地制宜地制定区域协同发展政策、优化养殖品种结构和提升养殖技术;同时重视不同省份间的低碳减排资源,推动淡水养殖碳排放效率区域联动;利用养殖密度相似性,调动区域同化效应,进一步缩小地区间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养殖 碳排放效率 空间关联网络 社会网络分析 低碳养殖
下载PDF
共生理论下海洋渔业“双链”融合机制、演化模式与路径
4
作者 狄乾斌 梁晨露 +2 位作者 陈小龙 陈科其 贾文菡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3-143,共11页
文章以中国三大海洋经济圈为例,深入剖析海洋渔业产业链与创新链内涵,并基于共生理论框架分析海洋渔业“双链”融合机制,采用改进的横纵向拉开档次法、Lotka-Volterm模型等方法,分析中国海洋渔业产业链和创新链的时空分异以及“双链”... 文章以中国三大海洋经济圈为例,深入剖析海洋渔业产业链与创新链内涵,并基于共生理论框架分析海洋渔业“双链”融合机制,采用改进的横纵向拉开档次法、Lotka-Volterm模型等方法,分析中国海洋渔业产业链和创新链的时空分异以及“双链”融合共生度时空演变特征,探究海洋“双链”融合模式及其差异化路径。结果表明:①研究期内,中国海洋渔业产业链和创新链发展水平均有大幅提升,区域发展水平差异显著,存在空间演变上的“马太效应”;②海洋渔业“双链”融合共生度波动上升,呈“N”型演变趋势;③海洋渔业“双链”融合共生度表现出单极格局向多极格局转变的特征。其中南部海洋经济圈最高,表现为“北高南低”空间格局;北部海洋经济圈次之,表现为“中间高、两端低”空间格局;④中国沿海地区海洋渔业“双链”融合呈现6种融合共生模式,并伴随提升、跃迁、衰退以及滞后的时序转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渔业 产业链 创新链 融合 共生理论
原文传递
中国海洋科技与绿色发展融合关系及动态交互效应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小龙 狄乾斌 +1 位作者 梁晨露 贾文菡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123,共12页
文章基于对海洋科技与海洋绿色发展的内涵界定及融合机理分析,运用改进的理想解排序法(TOPSIS)测算中国沿海11个省份的海洋科技与海洋绿色发展的综合指数,并采用融合协调相对发展度模型和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实证检验了海洋科技... 文章基于对海洋科技与海洋绿色发展的内涵界定及融合机理分析,运用改进的理想解排序法(TOPSIS)测算中国沿海11个省份的海洋科技与海洋绿色发展的综合指数,并采用融合协调相对发展度模型和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实证检验了海洋科技与海洋绿色发展的融合效应及动态关系。结果表明:①中国沿海省份的海洋科技水平不断上升,逐渐形成以山东、上海、广东三地为首的北、东、南三方向的海洋科技发展核心;海洋绿色发展水平呈波动上升态势,空间分异明显。②中国沿海省份的海洋科技与海洋绿色发展在融合协调度时序上不断增长;结合相对发展度对融合协调类型划分,呈现北部海洋经济圈>东部海洋经济圈>南部海洋经济圈的梯次变化空间演变格局。③北部海洋经济圈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绿色发展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东部和南部海洋经济圈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绿色发展存在双向因果关系,海洋绿色发展对海洋科技呈现出显著正向、持续影响,海洋科技创新对海洋绿色发展呈现长期、持续、波动、滞后的影响,但总体以海洋绿色发展对海洋科技的作用为主,且两大海洋经济圈冲击效应存在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科技发展 海洋绿色发展 融合发展 动态关系 动力机制 发展路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