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合微生物菌剂对葡萄生长、品质及根际土壤环境的影响
1
作者 车建美 赖恭梯 +5 位作者 李思雨 郭奥琳 陈冰星 陈杏 刘波 赖呈纯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64-274,共11页
【目的】葡萄是我国栽培广泛的五大果树品种之一,长期过量施用化肥,破坏微生物生态,从而影响葡萄产量和品质。探究不同来源菌株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对改善葡萄果实品质的作用。【方法】采用复合微生物菌剂[短短芽胞杆菌(Brevibacillus brev... 【目的】葡萄是我国栽培广泛的五大果树品种之一,长期过量施用化肥,破坏微生物生态,从而影响葡萄产量和品质。探究不同来源菌株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对改善葡萄果实品质的作用。【方法】采用复合微生物菌剂[短短芽胞杆菌(Brevibacillus brevis)FJAT-0809-GLX、贝莱斯芽胞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FJAT-55034及短短芽胞杆菌(B.brevis)FJAT-10623]灌根,分析复合微生物菌剂对葡萄生长和果实品质及根际土壤酶活性、可培养芽胞杆菌多样性等的影响。【结果】复合微生物菌剂能够促进葡萄叶片生长,提高叶片的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及POD和PPO活性。处理组葡萄幼果的叶绿素b含量、SOD和PPO活性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00%、11.77%和66.67%。施用复合微生物菌剂能够促进葡萄提早成熟及果实转色,提升果实品质,其中,单果重比对照高出29.06%,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蛋白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7.31%和94.74%,且处理组成熟果实的PPO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此外,复合微生物菌剂能够显著提高土壤淀粉酶、过氧化氢酶、纤维素酶、蔗糖酶活性及芽胞杆菌的种类和数量。相关性分析表明,辣椒芽胞杆菌(Bacillus zanthoxyli)和假蕈状芽胞杆菌(Bacillus pseudomycoides)可促进葡萄叶片生长及果实品质提升。【结论】复合微生物菌剂具有改良土壤、促进葡萄生长和提升果实品质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微生物 短短芽孢杆菌 贝莱斯芽孢杆菌 葡萄 品质 土壤
下载PDF
短短芽胞杆菌分支酸合成酶基因BbaroC的鉴定及转录因子调控分析
2
作者 车建美 赖恭梯 +6 位作者 许恒 贺丽媛 李思雨 陈冰星 王阶平 刘波 赖呈纯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4年第1期8-17,共10页
分支酸合成酶AroC是莽草酸途径中芳香族化合物合成的关键酶,探明短短芽胞杆菌aroC基因的特征及转录调控因子可为短短芽胞杆菌作用机理研究奠定基础。从短短芽胞杆菌FJAT-0809-GLX中克隆了aroC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转录因子预测。... 分支酸合成酶AroC是莽草酸途径中芳香族化合物合成的关键酶,探明短短芽胞杆菌aroC基因的特征及转录调控因子可为短短芽胞杆菌作用机理研究奠定基础。从短短芽胞杆菌FJAT-0809-GLX中克隆了aroC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转录因子预测。短短芽胞杆菌FJAT-0809-GLX中aroC基因序列长度为1 164 bp, GenBank登录号为OR475562。短短芽胞杆菌FJAT-0809-GLX与Brevibacillus brevis NBRC 100599的aroC基因序列同源性最高,为98.88%,与Brevibacillus brevis HNCS-1的AroC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最高,为100%;其编码的蛋白为亲水性蛋白,无信号肽,定位于细胞质。靶向BbaroC的转录因子共有23个,分别来自10个物种,Escherichia coli(Strain K12 MG1655)和Bacillus subtilis(Strain 168)分别预测到12个和3个转录因子。BbaroC在短短芽胞杆菌抑菌活性物质产生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为其在农业上的广泛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短芽胞杆菌 分支酸合成酶 氨基酸 莽草酸途径 转录因子
下载PDF
刺葡萄STS基因克隆及其在不同光质下的表达水平
3
作者 许恒 赖恭梯 +7 位作者 贺丽媛 李思雨 林俊璇 郭奥琳 赖谱富 车建美 陈桂信 赖呈纯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5-473,共9页
【目的】研究刺葡萄芪合酶(STS)基因的序列特征及其在不同光质处理下的表达水平,旨在为进一步解析STS基因通过响应光信号调控刺葡萄愈伤组织中白藜芦醇合成的分子机制提供依据。【方法】以刺葡萄愈伤组织为材料,利用逆转录PCR(RT-PCR)... 【目的】研究刺葡萄芪合酶(STS)基因的序列特征及其在不同光质处理下的表达水平,旨在为进一步解析STS基因通过响应光信号调控刺葡萄愈伤组织中白藜芦醇合成的分子机制提供依据。【方法】以刺葡萄愈伤组织为材料,利用逆转录PCR(RT-PCR)技术成功克隆获得了4个STS基因,对这些基因及其编码蛋白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其在不同光质下和不同培养阶段的表达水平。【结果】成功地从刺葡萄愈伤组织中克隆获得了VdSTS5、VdSTS6、VdSTS20、VdSTS21共4个基因,均含1179 bp完整开放阅读框(ORF),编码392个氨基酸残基,预测其编码的是亲水性、无信号肽的细胞质定位蛋白,磷酸化修饰主要发生在苏氨酸和丝氨酸位点上,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无规则卷曲和延伸链组成,STS与查尔酮合成酶(CHS)的蛋白质序列具有高度同源性。4个VdSTS的蛋白质序列在系统进化树上处于3个不同的大分支中,其中,VdSTS5与VdSTS21处在不同的分支中,而VdSTS6与VdSTS20聚在同一分支中,葡萄属不同种之间的STS蛋白质序列相似度高,推测其可能具有相同的功能。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预测发现,4个VdSTS启动子含有多个光响应元件,还含有转录因子识别和作用元件、激素作用元件等。光质显著影响4个VdSTS的表达,在白光、红光、黄光和黑暗处理下,VdSTS的总体表达水平较高,而在绿光和紫光处理下,VdSTS的总体表达水平较低;同时,VdSTS对不同光质的响应不仅存在着基因间的差异,还存在不同培养阶段的差异,VdSTS5在培养后期强烈响应黄光的调控,VdSTS6、VdSTS20在培养中期对黑暗和红光的响应最强,VdSTS21则在培养中期强烈响应红光的调控,这些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影响着刺葡萄愈伤组织中白藜芦醇的合成。【结论】4个VdSTS对光质的响应存在差异,可能在响应不同光质调控中对刺葡萄愈伤组织白藜芦醇的合成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葡萄 愈伤组织 STS基因 基因克隆 光质 表达水平
下载PDF
巨峰葡萄半乳糖醛酸转移酶基因GAUT克隆及在摘心处理下的表达分析
4
作者 李思雨 赖恭梯 +5 位作者 贺丽媛 许恒 林俊璇 郭奥琳 陈桂信 赖呈纯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3-643,共11页
半乳糖醛酸转移酶(GAUT)是果胶合成过程的关键酶,对植物茎和叶的细胞壁等组织器官生长发育具有重要调控作用。为探究摘心处理下GAUT在葡萄茎和叶中的表达,以巨峰葡萄(Vitis labrusca×Vitis vinifera Kyoho)为材料,进行VvGAUTs克隆... 半乳糖醛酸转移酶(GAUT)是果胶合成过程的关键酶,对植物茎和叶的细胞壁等组织器官生长发育具有重要调控作用。为探究摘心处理下GAUT在葡萄茎和叶中的表达,以巨峰葡萄(Vitis labrusca×Vitis vinifera Kyoho)为材料,进行VvGAUTs克隆,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分析基因结构与功能,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其在巨峰葡萄摘心处理下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本研究克隆得到4个巨峰葡萄GAUTs,开放阅读框(ORF)长度分别为1056、1167、1038和1071 bp,分别编码351、388、345和356个氨基酸,与葡萄基因组相应基因序列同源性均达到98%以上,分别命名为VvGAUT1a、VvGAUT1b、VvGAUT3、VvGAUT4a。VvGAUT1a编码稳定蛋白,其余3个基因编码不稳定蛋白;VvGAUTs与纤维素、木质素和糖代谢等相关蛋白密切互作。VvGAUTs在不同摘心处理的巨峰葡萄茎、叶中表达模式差异显著,2叶摘心处理总体上抑制茎VvGAUTs基因表达,而VvGAUTs在叶中的表达呈现生长前期增强、生长后期受抑制的趋势。此外,在巨峰葡萄生长前期VvGAUT1a、VvGAUT1b和VvGAUT3在茎、叶的表达明显高于生长后期,而VvGAUT4a在巨峰葡萄茎生长后期表达增强,在叶中表达变化较平缓。综上,摘心调控巨峰葡萄VvGAUTs基因表达,可能在控制其茎、叶生长,平衡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为探究摘心调控葡萄树体生长的分子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峰葡萄 半乳糖醛酸转移酶 基因克隆 摘心 基因表达
下载PDF
龙眼胚性愈伤组织线粒体ATP合酶β亚基基因克隆及其在龙眼体胚发生过程中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21
5
作者 赖呈纯 赖钟雄 +2 位作者 方智振 林玉玲 姜顺日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3392-3401,共10页
【目的】克隆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胚性愈伤组织线粒体ATP合酶β亚基基因(mitochondrial F1-ATPase beta subunit gene),并分析该基因在龙眼体胚发生过程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RT-PCR结合RACE法,通过T/A克隆测序,获得龙... 【目的】克隆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胚性愈伤组织线粒体ATP合酶β亚基基因(mitochondrial F1-ATPase beta subunit gene),并分析该基因在龙眼体胚发生过程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RT-PCR结合RACE法,通过T/A克隆测序,获得龙眼胚性愈伤组织线粒体ATP合酶β亚基基因全长序列;随后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研究该基因在龙眼体胚发生过程中的表达规律。【结果】成功克隆龙眼胚性愈伤组织线粒体ATP合酶β亚基基因完整c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FJ222749),该序列全长2099bp,由1677bp核苷酸组成的ORF,编码558个氨基酸。该基因与其它植物的线粒体ATP合酶β亚基基因在核苷酸序列和推导的氨基酸序列方面相似性较高。对来源于动、植物的28条线粒体ATP合酶β亚基基因编码区序列所构建的进化树分析表明,由线粒体ATP合酶β亚基基因编码区序列所建立的系统关系树与真实的动、植物进化基本一致,龙眼处在双子叶植物中,由于该基因在龙眼同科属的植物中为首次克隆,所以有自己单独的分支。qRT-PCR结果分析表明,随着龙眼体胚的发育,线粒体ATP合酶β亚基基因转录水平逐渐升高,到球形胚阶段达到最高,而后又急剧下降,到鱼雷形胚阶段降到最低,子叶形胚阶段略有升高。【结论】龙眼线粒体ATP合酶β亚基基因与其它植物相应序列具有较高同源性,在龙眼体胚发育过程中,以球形胚阶段的表达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 体细胞胚胎发生 线粒体ATP合酶β亚基基因 基因克隆 实时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果实生长与果园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对‘茂谷柑’裂果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赖呈纯 黄贤贵 +3 位作者 王琦 陈源 高慧颖 谢鸿根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34-439,共6页
以7年生'茂谷柑'果树及其所在的果园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茂谷柑'果实的裂果率、纵横径、果皮厚度,并对果园土壤的含水量进行了测定,同时采用适时喷灌的措施防止裂果.结果表明:'茂谷柑'果实紧实,纵横径的快速... 以7年生'茂谷柑'果树及其所在的果园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茂谷柑'果实的裂果率、纵横径、果皮厚度,并对果园土壤的含水量进行了测定,同时采用适时喷灌的措施防止裂果.结果表明:'茂谷柑'果实紧实,纵横径的快速增长及果皮的迅速变薄,是裂果发生的重要内在因素;而果园土壤水分的亏缺和不规律变化,是诱发裂果的关键外部因素.无喷灌措施的自然条件下,裂果率可达到18%以上,裂果主要集中在8月中旬至11月下旬.采用适时喷灌的措施,使土壤含水量保持较均衡并在临界值之上,可有效防止裂果,裂果率可以控制在5.0%以下,极大地降低裂果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茂谷柑' 柑橘 果实生长 裂果 水分
下载PDF
龙眼体细胞胚发生早期的蛋白质组学 被引量:7
7
作者 赖呈纯 赖钟雄 +2 位作者 方智振 何园 姜顺日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775-1790,共16页
【目的】通过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体细胞胚发生早期5个阶段的蛋白质组学研究,为植物胚胎发育相关蛋白基因分离和植物体细胞胚发生相关机制等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已建立的龙眼体细胞胚发生再生系统,经同步化培养... 【目的】通过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体细胞胚发生早期5个阶段的蛋白质组学研究,为植物胚胎发育相关蛋白基因分离和植物体细胞胚发生相关机制等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已建立的龙眼体细胞胚发生再生系统,经同步化培养获得龙眼体细胞胚发生早期5个阶段胚性培养物,并采用双向电泳和质谱技术对龙眼体细胞胚发生早期的蛋白质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龙眼体细胞胚发生早期5个阶段的蛋白质2D表达谱可检测到1 203—1 798个蛋白点,其在龙眼体细胞胚发生早期各阶段大部分具有阶段差异表达特性,有小部分是阶段特异表达,根据其蛋白数目、表达丰度、分子量和等电点等变化,确定了龙眼体细胞胚发生早期的ECII到CpECGE阶段是体细胞胚发生早期的关键性阶段。成功鉴定45个差异蛋白,成功率为37%,其中以能量、碳水化合物代谢相关蛋白和氧化胁迫反应相关蛋白占多数,分别为22%和27%;通过其功能分析可以推断出,龙眼体细胞胚发生早期,能量和糖代谢是体细胞胚发生的基础,而氧化胁迫反应是体细胞胚发生的先决条件,并通过参与细胞骨架的稳定、氮代谢、信号转导、基因调控、蛋白质的翻译加工修饰和定位等功能的蛋白,构成一个庞大的龙眼体细胞胚发生蛋白质调控网络系统,保证体细胞胚的正常发育。【结论】对龙眼体细胞胚发生早期过程的蛋白质表达变化有了较全面的了解,蛋白质表达数量呈先减低后升高再减低的趋势,龙眼体细胞胚发生早期能量和糖代谢旺盛,氧化胁迫反应相关蛋白对体细胞胚早期的发生和发育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 体细胞胚发生 蛋白质组学 双向电泳 质谱
下载PDF
葡萄品种资源遗传关系的ISSR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赖呈纯 范丽华 +3 位作者 黄贤贵 甘煌灿 谢鸿根 余亚白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0-28,共9页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95份葡萄品种(系)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12条引物扩增出160个清晰可辨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147个,多态性为91.88%;95份葡萄资源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1.4326,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0.25...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95份葡萄品种(系)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12条引物扩增出160个清晰可辨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147个,多态性为91.88%;95份葡萄资源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1.4326,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0.2598,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0.3979;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0.55000-0.99375,平均遗传相似系数0.72171;聚类分析结果表明,95份葡萄资源划分为3大类,分别为欧亚种、欧美杂种和东亚种群,这与葡萄传统分类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ISSR 遗传多样性 品种资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刺葡萄愈伤组织UFGT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赖呈纯 潘红 +4 位作者 黄贤贵 范丽华 赖钟雄 段长青 刘文慧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677-1685,共9页
为从细胞水平上揭示刺葡萄3-O-类黄酮葡萄糖基转移酶(UFGT)基因调控花青素合成的功能,以刺葡萄愈伤组织为试验材料,根据刺葡萄愈伤组织转录组UFGT序列片段,利用RT-PCR结合RACE技术克隆得到VdUFGT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和表达特性分... 为从细胞水平上揭示刺葡萄3-O-类黄酮葡萄糖基转移酶(UFGT)基因调控花青素合成的功能,以刺葡萄愈伤组织为试验材料,根据刺葡萄愈伤组织转录组UFGT序列片段,利用RT-PCR结合RACE技术克隆得到VdUFGT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和表达特性分析。结果表明,VdUFGT基因cDNA和DNA开放阅读框(ORF)分别为1 371 bp和1 448 bp,包含2个外显子和1个内含子,编码456个氨基酸,为带负电荷的不稳定的亲水性蛋白,具有一个UDPGT结构域,是UDPGT超家族成员,包含UDP-黄酮糖基转移酶特征区域。由UFGT同源基因编码蛋白所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与植物进化的关系相一致,6个葡萄属植物聚为一支。RT-qPCR分析表明,刺葡萄红色愈伤组织VdUFGT转录水平极显著高于白色愈伤组织,培养25 d的2个细胞培养物差异可达79倍;在刺葡萄愈伤组织连续培养过程中,红色愈伤组织中Vd UFGT转录水平变化幅度较大,在愈伤组织快速生长中期和衰老初期分别出现峰值,而刺葡萄白色愈伤组织VdUFGT转录水平与红色愈伤组织相比变化幅度不大,且始终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说明VdUFGT对刺葡萄红色愈伤组织细胞培养物中的花青素生物合成有重要的调控作用,这种调控作用主要发生在刺葡萄愈伤组织细胞快速生长中期和细胞衰老初期。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阐明VdUFGT调控刺葡萄细胞花青素合成的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葡萄 愈伤组织 3-O-类黄酮葡萄糖基转移酶基因(UFGT)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下载PDF
龙眼胚性培养物高分辨率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 被引量:6
10
作者 赖呈纯 赖钟雄 +2 位作者 何园 方智振 欧阳建树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7-41,共5页
试验以龙眼胚性培养物为材料,通过对小型垂直板双向电泳和固相pH梯度凝胶双向电泳比较分析,进行龙眼胚性培养物高分辨率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固相pH梯度凝胶双向电泳可以极大地提高分辨率,相同龙眼胚性培养物的... 试验以龙眼胚性培养物为材料,通过对小型垂直板双向电泳和固相pH梯度凝胶双向电泳比较分析,进行龙眼胚性培养物高分辨率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固相pH梯度凝胶双向电泳可以极大地提高分辨率,相同龙眼胚性培养物的蛋白样品染色后所得的蛋白质谱点数从334左右增加到810左右;由于龙眼胚性培养物的蛋白等电点集中在3.5-7.0之间,采用13 cm的IPG胶条时,以pH 4-7的IPG胶条分离蛋白的效果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 胚性培养物 蛋白质 双向电泳 高分辨率 蛋白质组学
下载PDF
葡萄不同摘心处理下qRT-PCR内参基因的筛选与验证 被引量:4
11
作者 赖呈纯 潘红 +4 位作者 张静 王琦 高慧颖 陈源 黄贤贵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90-900,共11页
摘心处理是保证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关键栽培技术之一,选择稳定可靠的内参基因,有利于葡萄摘心响应分子机制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本研究以不同摘心处理的葡萄叶片和茎杆为材料,利用qRT-PCR分析15个候选内参基因Actin、AP-2、Cyclophilin、E... 摘心处理是保证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关键栽培技术之一,选择稳定可靠的内参基因,有利于葡萄摘心响应分子机制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本研究以不同摘心处理的葡萄叶片和茎杆为材料,利用qRT-PCR分析15个候选内参基因Actin、AP-2、Cyclophilin、EF1-α、GAPDH、VAG、SAND、α-Tubulin、β-Tubulin、UBQ-L40、NAD5、ADH2、60SRP、18S rRNA、UBQ等在所供材料中的转录水平,并用RefFinder软件对候选内参基因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试验结果表明,葡萄叶片为材料的试验体系的最稳定内参基因为SAND和VAG,而葡萄茎杆为材料的试验体系以AP-2和Actin为最稳定的内参基因,且采用双内参基因组合,可以进一步提高试验结果的精确度;通过目的基因VvSS4转录水平数据标准化的验证,所获得的2组内参基因在各自的试验体系中可靠性高,可用于后续相关目的基因定量表达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摘心 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 内参基因 表达稳定性
下载PDF
‘农科180’番茄种苗组织培养规模化繁育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赖呈纯 黄贤贵 +4 位作者 范丽华 谢鸿根 郑回勇 陈华 刘波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7-162,共6页
以‘农科180’番茄种子为材料,研究其无菌萌发的条件与方法,并以其无菌苗的茎尖、子叶和下胚轴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培养基对其无菌株系建立的影响,同时探讨适合其芽苗增殖的培养基。结果表明,种子浸泡10~15 h后采用10%(v/v )的... 以‘农科180’番茄种子为材料,研究其无菌萌发的条件与方法,并以其无菌苗的茎尖、子叶和下胚轴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培养基对其无菌株系建立的影响,同时探讨适合其芽苗增殖的培养基。结果表明,种子浸泡10~15 h后采用10%(v/v )的次氯酸钠消毒20 min ,可以获得整齐的无菌苗;不同的外植体诱导产生不定芽所用的培养基不同,其中适合子叶诱导不定芽的培养基为MS+2.0 mg · L^-1 BA +0.5 mg · L ^-1 IAA ,适合茎尖诱导不定芽的培养基为MS+0.1mg·L^-1 BA +0.1mg·L ^-1 IBA ;番茄芽苗增殖以MS+0.1mg·L^-1 BA +0.1 mg · L^-1 IBA增殖的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组织培养 外植体 快速繁殖 试管苗
下载PDF
葡萄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被引量:5
13
作者 赖呈纯 范丽华 +3 位作者 谢鸿根 余亚白 郑铭西 谢福鑫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9-164,共6页
采用正交设计L9(34)对影响葡萄ISSR-PCR反应体系的4个因素(dNTP、TaqDNA聚合酶、引物、模板DNA)在3个浓度水平上进行试验,并通过直观分析初步确定其反应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了dNTP、TaqDNA聚合酶、引物、模板DNA、退火... 采用正交设计L9(34)对影响葡萄ISSR-PCR反应体系的4个因素(dNTP、TaqDNA聚合酶、引物、模板DNA)在3个浓度水平上进行试验,并通过直观分析初步确定其反应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了dNTP、TaqDNA聚合酶、引物、模板DNA、退火温度及循环次数等因素或条件对葡萄ISSR-PCR扩增结果的影响,确定最佳反应水平。最终建立了葡萄ISSR-PCR扩增的最佳反应体系:在25μL的反应体系中,dNTP浓度0.2 mmol/L,TaqDNA聚合酶的用量0.5 U,引物浓度0.4mmol/L,DNA模板用量40 ng。反应程序:94℃预变性5 min;94℃变性1 min,52℃退火1 min,72℃延伸1 min 30 s,40次循环;最后72℃延伸10 min,10℃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ISSR-PCR 正交设计 单因素试验 反应体系
下载PDF
刺葡萄DFR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赖呈纯 黄贤贵 +2 位作者 甘煌灿 潘红 范丽华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83-689,共7页
根据葡萄DFR基因CDS序列设计刺葡萄开放阅读框(ORF)特异引物,利用RT-PCR技术克隆获得其DFR基因序列,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刺葡萄DFR基因ORF序列全长1 014bp,编码337个氨基酸,命名为Vitis davidii dihydrofla... 根据葡萄DFR基因CDS序列设计刺葡萄开放阅读框(ORF)特异引物,利用RT-PCR技术克隆获得其DFR基因序列,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刺葡萄DFR基因ORF序列全长1 014bp,编码337个氨基酸,命名为Vitis davidii dihydroflavonol 4-reductase gene(VdDFR),GenBank登录号为KF915803。刺葡萄DFR蛋白预测分子量为37 593.2Da,理论等电点pI为5.81,是一个跨膜亲水蛋白,无典型信号肽,不属于分泌蛋白,并且亚细胞定位主要位于细胞质中(70%);二级结构以无规则卷曲为主(52.82%),是一种mixed类蛋白;该蛋白有潜在的7个糖基化位点和16个磷酸化位点,具有NAD(P)结合位点,有NAD依赖型的表异构酶/脱氢酶的N端结构域,属于NADB_Rossmann超家族成员。核苷酸序列分析表明,刺葡萄DFR基因与美丽葡萄、山葡萄和酿酒葡萄的同源性为99%,与圆叶葡萄同源性为98%,与显齿蛇葡萄同源性为94%,进化上比较保守,利用DFR基因编码区碱基序列所建立的系统关系树与真实的植物进化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葡萄 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 DFR基因 克隆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雷公藤组织培养快繁技术初探 被引量:8
15
作者 赖呈纯 余亚白 +3 位作者 谢鸿根 陈源 王琦 胡雪珍 《武夷科学》 2006年第1期182-184,共3页
以带腋芽的幼嫩茎段为外植体,研究雷公藤的离体快繁技术。结果表明:附加2.0 mg/L BA和0.1 mg/L IBA的MS固体培养基可诱导腋芽萌发,诱导率达95%;附加3.0 mg/L BA和0.1 mg/L IBA的MS固体培养基为适宜的芽苗继代增殖培养基,增殖率可... 以带腋芽的幼嫩茎段为外植体,研究雷公藤的离体快繁技术。结果表明:附加2.0 mg/L BA和0.1 mg/L IBA的MS固体培养基可诱导腋芽萌发,诱导率达95%;附加3.0 mg/L BA和0.1 mg/L IBA的MS固体培养基为适宜的芽苗继代增殖培养基,增殖率可达5.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 离体培养 快繁技术
下载PDF
摘心对‘巨峰’葡萄生长及蔗糖和淀粉代谢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赖呈纯 张富民 +6 位作者 赖恭梯 潘红 张静 潘若 阙秋霞 黄贤贵 范丽华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23-635,共13页
为揭示摘心对‘巨峰’葡萄(Vitis vinifera×V.labrusca‘Kyoho’)生长发育、蔗糖和淀粉代谢的作用及其分子机理,采用不同留叶摘心方式,对叶片和茎段表型,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蔗糖和淀粉积累特征,以及蔗糖和淀粉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 为揭示摘心对‘巨峰’葡萄(Vitis vinifera×V.labrusca‘Kyoho’)生长发育、蔗糖和淀粉代谢的作用及其分子机理,采用不同留叶摘心方式,对叶片和茎段表型,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蔗糖和淀粉积累特征,以及蔗糖和淀粉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摘心抑制‘巨峰’葡萄叶片生长和茎段增粗,但促进花序早期的快速增长,提高单果重、果穗重、株产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叶摘心提高生长发育后期叶片蔗糖、茎段蔗糖和淀粉的含量;2叶摘心促进蔗糖代谢基因SPS、NI、CWI的高表达,同时抑制淀粉代谢中AMY的表达。因此,2叶摘心能够调控SPS、NI、CWI和AMY基因的表达进而促进蔗糖合成和淀粉积累,为果实成熟、新梢萌芽和开花奠定营养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摘心 蔗糖 淀粉 糖代谢
下载PDF
“台农甜蜜”桃胚愈伤组织的诱导与继代保持 被引量:3
17
作者 赖呈纯 余亚白 +3 位作者 赖钟雄 谢鸿根 王琦 陈源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8年第11期54-59,共6页
以5年生"台农甜蜜"桃接近成熟的胚为试验材料,研究接种方式、光照条件和不同培养基对其愈伤组织诱导影响。结果表明,黑暗条件下,将去除种皮的"台农甜蜜"桃子叶胚接种到附加2.0mg/L的MS培养基上培养,可以诱导出松散... 以5年生"台农甜蜜"桃接近成熟的胚为试验材料,研究接种方式、光照条件和不同培养基对其愈伤组织诱导影响。结果表明,黑暗条件下,将去除种皮的"台农甜蜜"桃子叶胚接种到附加2.0mg/L的MS培养基上培养,可以诱导出松散的、生长状态良好的桃愈伤组织。在"台农甜蜜"桃愈伤组织继代保持过程中,比较了光照条件、愈伤组织类型、不同培养基和继代方式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附加1.0mg/L2,4-D的MS培养基与附加1.0mg/L2,4-D、0.5mg/LKT、100mg肌醇的MS培养基交替继代,并在光照下培养,可以实现"台农甜蜜"桃TN2和TN3类型愈伤组织的长期继代保持,并使其保持旺盛的生长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农甜蜜”桃 愈伤组织 继代保持
下载PDF
樱桃番茄‘秋香’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赖呈纯 潘红 +3 位作者 孙小彦 黄贤贵 范丽华 谢鸿根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2-26,共5页
以温室种植的‘秋香’番茄健壮幼嫩侧芽为材料,研究4种不同消毒方法对番茄外植体的消毒效果,并通过继代培养,进一步研究并筛选‘秋香’番茄组织培养最佳培养基。试验结果表明:外植体消毒效果较理想的方式是10%的NaClO溶液(v/v)消毒20min... 以温室种植的‘秋香’番茄健壮幼嫩侧芽为材料,研究4种不同消毒方法对番茄外植体的消毒效果,并通过继代培养,进一步研究并筛选‘秋香’番茄组织培养最佳培养基。试验结果表明:外植体消毒效果较理想的方式是10%的NaClO溶液(v/v)消毒20min,后用0.1%HgCl_2溶液(w/v)+2滴吐温20消毒3min;无菌株系建立适合的培养基为MS+BA 0.1mg·L^(-1)+IBA 0.1mg·L^(-1);继代培养适宜培养基配方为MS+BA0.1mg·L^(-1)+IBA 0.5mg·L^(-1),可以较快获得健壮的‘秋香’番茄试管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樱桃番茄 外植体 无菌株系 继代培养
下载PDF
荔枝转基因悬浮细胞再生松散性胚性愈伤组织的原生质体分离与初步培养 被引量:6
19
作者 赖呈纯 赖钟雄 +1 位作者 黄浅 桑庆亮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07年第2期137-141,共5页
以荔枝优良品种下番枝转gus和hpt基因悬浮细胞再生的松散性胚性愈伤组织(TSFEC)为试材,进行原生质体分离研究及初步培养。结果表明:潮霉素会延长荔枝TSFEC原生质体分离的酶解时间,比一般的酶解时间多2 h,但对原生质体产量和存活率的影... 以荔枝优良品种下番枝转gus和hpt基因悬浮细胞再生的松散性胚性愈伤组织(TSFEC)为试材,进行原生质体分离研究及初步培养。结果表明:潮霉素会延长荔枝TSFEC原生质体分离的酶解时间,比一般的酶解时间多2 h,但对原生质体产量和存活率的影响不大;TSFEC培养时间对原生质体分离的影响很大,其中以培养15-20 d时的原生质体产量最大,为(10.1-10.5)×107个.g-1,此时原生质体的活力最高,存活率可以达到93.1%-93.4%;酶解方式对原生质体产量和活力影响都不大,常规的酶解方式酶解的最适宜时间为14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转基因悬浮细胞 松散性胚性愈伤组织 原生质体分离
下载PDF
福建地区葡萄自然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的组成及差异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赖呈纯 赖恭梯 +5 位作者 车建美 黄贤贵 王琦 高慧颖 官雪芳 林斌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55-1664,共10页
【目的】对福建地区葡萄自然发酵酵母菌组成的差异进行分析,明确福建主要酵母菌种类,为酿制具有南方地域特色的葡萄酒提供优良菌株。【方法】采集夏黑、刺葡萄和玫瑰香葡萄自然发酵不同阶段[发酵前期(7 d)、中期(15 d)和后期(25 d)]的... 【目的】对福建地区葡萄自然发酵酵母菌组成的差异进行分析,明确福建主要酵母菌种类,为酿制具有南方地域特色的葡萄酒提供优良菌株。【方法】采集夏黑、刺葡萄和玫瑰香葡萄自然发酵不同阶段[发酵前期(7 d)、中期(15 d)和后期(25 d)]的发酵液进行酵母菌分离,采用WL培养基进行酵母菌表型性状鉴别,挑取代表性菌株进行DNA提取及26S rDNA D1/D2鉴定,分析不同发酵阶段酵母菌的组成差异。通过测定相同发酵条件下的酒精度、总糖、还原糖和总酸含量,对酿酒酵母的酿酒性能进行初步分析。【结果】不同品种葡萄自然发酵的发酵液中共分离获得114株菌株,根据其表型鉴定为18个不同的表型类群。进一步通过酵母菌的26S rDNA D1/D2区序列测序,可将114株酵母菌菌株划分为18种,包括拜耳接合酵母(Zygosaccharomyces bailii)、双孢接合酵母(Zygosaccharomyces bispo-rus)、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等。不同品种葡萄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种类和组成具有一定的差异,其中刺葡萄A有10种、刺葡萄B有11种、夏黑A和玫瑰香均为7种、夏黑B有8种。陆生伊萨酵母(Issatchenkia terricola)出现在刺葡萄A、玫瑰香和夏黑B发酵前期,且所占比例最高,分别达100.00%、50.00%和40.00%;盔形毕赤酵母(Pichia ga-leiformis)是夏黑A和刺葡萄B发酵前期的优势菌;在不同品种葡萄自然发酵中期均含有泽普林假丝酵母(Candida zemplinina)和盔形毕赤酵母;刺葡萄A、刺葡萄B和夏黑B发酵后期的优势菌为盔形毕赤酵母,所占比例分别为40.00%、55.56%和71.43%;酿酒酵母在夏黑A、玫瑰香和夏黑B发酵中期开始出现,直到发酵后期,均占有较大比例,分别为66.67%、42.86%和14.29%。初步葡萄酿酒发酵表明,酿酒酵母VMH-M042的酿酒性能(酒精度12.5%、总糖含量76.0 g/L、还原糖含量40.5 g/L、总酸含量5.6%)优良。【结论】福建地区不同品种葡萄分离得到的酵母菌资源丰富,区域性差异明显,特异性资源较多,其中酿酒酵母VMH-M042在葡萄酒发酵中表现出较优良的酿酒性能,可为南方葡萄酒酿制提供丰富的菌种资源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酵母菌 自然发酵 形态特征 分子鉴定 福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