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幽门螺杆菌与临床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赖广顺 王成文 《医学综述》 2012年第23期3994-3997,共4页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人类一个最常见的细菌感染,世界各地均有较高的流行率。现已证实,Hp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有密切联系。在1994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Hp定为Ⅰ级致癌原。现就近年来Hp与相关临床疾病,侧重Hp与结直肠肿瘤,消...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人类一个最常见的细菌感染,世界各地均有较高的流行率。现已证实,Hp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有密切联系。在1994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Hp定为Ⅰ级致癌原。现就近年来Hp与相关临床疾病,侧重Hp与结直肠肿瘤,消化道外疾病,如色素性痒疹、渗出性中耳炎及血友病等疾病的研究情况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结直肠肿瘤 色素性痒疹 渗出性中耳炎 血友病
下载PDF
T-spot.TB在克罗恩病和肠结核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6
2
作者 何敏 荀安营 +3 位作者 赖广顺 吴慧华 邹兵 吴子刚 《医学综述》 2014年第23期4364-4366,共3页
目的探讨结核杆菌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在克罗恩病和肠结核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北京大学深圳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35例克罗恩病和37例肠结核患者进行T-spot.TB、糖类抗原125(CA125)测定,比较两种检测方法检测克罗恩... 目的探讨结核杆菌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在克罗恩病和肠结核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北京大学深圳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35例克罗恩病和37例肠结核患者进行T-spot.TB、糖类抗原125(CA125)测定,比较两种检测方法检测克罗恩病和肠结核的阳性率,并比较T-spot.TB和血CA125对克罗恩病和肠结核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肠结核组T-spot.TB、血CA125检测阳性率分别为91.9%(34/37)和78.4%(29/38),均显著高于克罗恩病组的8.6%(3/37)和21.6%(9/38)(P<0.05),T-spot.TB鉴别克罗恩病和肠结核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9%、91.4%、91.7%、91.9%和91.4%,均高于血CA125检测。结论 T-spot.TB方便快捷,敏感性和特异性高,在克罗恩病和肠结核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肠结核 结核杆菌T细胞斑点试验 糖类抗原125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大肠癌的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何敏 陈文科 +3 位作者 邹兵 赖广顺 余光银 吕国庆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8期2742-2745,共4页
目的:检测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在大肠癌及其癌前病变(腺瘤性息肉)中的感染情况,探讨H.pylori感染与大肠癌发病的关系.方法:肠癌组、腺瘤组、对照组各40例.肠癌组和腺瘤组分别在肠癌和腺瘤病变处活检,对照组正常大... 目的:检测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在大肠癌及其癌前病变(腺瘤性息肉)中的感染情况,探讨H.pylori感染与大肠癌发病的关系.方法:肠癌组、腺瘤组、对照组各40例.肠癌组和腺瘤组分别在肠癌和腺瘤病变处活检,对照组正常大肠黏膜处活检.HE染色明确病变的组织病理学诊断,银染法检测活检黏膜H.pylori的感染情况.结果:肠癌组H.pylori检出率高于对照组,低于腺瘤组,但肠癌组与腺瘤组相比(2=0.524,P=0.469)、肠癌组与对照组相比(2=2.813,P=0.09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腺瘤组H.pylori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591,P=0.018).结论:大肠癌与大肠腺瘤的H.pylori感染率高于正常对照组,H.pylori局部感染可能是大肠肿瘤发病的一个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结直肠癌 结直肠腺瘤
下载PDF
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4
作者 莫如聪 林宁 +3 位作者 刘扬浪 赖名恩 李世聪 赖广顺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0年第34期131-134,共4页
目的:探讨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ANVUGIB)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ANVUGIB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考组与研究组,每组42例。参考组行奥美拉唑治疗,研究... 目的:探讨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ANVUGIB)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ANVUGIB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考组与研究组,每组42例。参考组行奥美拉唑治疗,研究组在参考组的基础上联合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输血量、止血时间、住院时间、炎性因子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考组(P<0.05)。研究组止血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参考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输血量、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均低于参考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ANVUGIB效果显著,具有止血快、安全性高、输血量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并能降低炎症反应,促进病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 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 奥美拉唑
下载PDF
内镜下止血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莫如聪 林宁 +3 位作者 李世聪 赖广顺 刘扬浪 赖名恩 《黑龙江医学》 2021年第15期1623-1624,共2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止血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1月就诊于廉江市人民医院的160例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80例。参考组行单一艾司奥美拉唑治疗,试验组行内镜... 目的:探讨内镜下止血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1月就诊于廉江市人民医院的160例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80例。参考组行单一艾司奥美拉唑治疗,试验组行内镜下止血与艾司奥美拉唑联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再出血率、止血时间、住院时间、输血量、胃液pH值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考组,再出血率、输血量低于参考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24h胃液pH值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试验组胃液pH值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接受内镜下止血联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安全性较高,能缩短止血时间,减少再出血发生与输血量,提高胃液pH值,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并出血 艾司奥美拉唑 内镜 胃液PH值 再出血
下载PDF
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IL-6、NF-Bp65和胃泌素水平及治疗后临床疗效分析
6
作者 莫如聪 赖广顺 黄国定 《中国卫生工程学》 CAS 2024年第2期265-267,共3页
目的探究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核转录因子-Bp65(NF-Bp65)和胃泌素水平及治疗后临床疗效。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本院行胃镜检查的85例幽门螺杆菌(Hp)阳性中重度消化性溃疡患者纳入观察组,另选择同期于本院健康体检... 目的探究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核转录因子-Bp65(NF-Bp65)和胃泌素水平及治疗后临床疗效。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本院行胃镜检查的85例幽门螺杆菌(Hp)阳性中重度消化性溃疡患者纳入观察组,另选择同期于本院健康体检的80例志愿者纳入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清IL-6、NF-Bp65及胃泌素水平。观察组患者采用益生菌联合标准三联疗法治疗,连续治疗3 w后检测血清IL-6、NF-Bp65及胃泌素水平,同时记录观察组Hp转阴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前血清IL-6、NF-Bp65及胃泌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L-6、NF-Bp65及胃泌素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85例患者治疗后Hp转阴80例,转阴率为94.12%(80/85)。结论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IL-6、NF-Bp65及胃泌素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益生菌联合标准三联疗法可明显提高消化性溃疡患者Hp转阴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白介素-6 核转录因子-Bp65 胃泌素 三联疗法 幽门螺杆菌
原文传递
内镜下曲张静脉套扎联合药物治疗肝硬化并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 被引量:2
7
作者 莫如聪 林宁 +3 位作者 李世聪 赖广顺 刘扬浪 赖名恩 《慢性病学杂志》 2022年第6期879-881,887,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ndoscopic esophageal varix ligation,EVL)联合药物治疗肝硬化并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9年6月经广东省廉江市人民医院治疗的82例肝硬化并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 目的探讨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ndoscopic esophageal varix ligation,EVL)联合药物治疗肝硬化并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9年6月经广东省廉江市人民医院治疗的82例肝硬化并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按非盲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接受奥曲肽治疗,观察组接受EVL+奥曲肽联合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5 d。记录两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后1周依据食管曲张静脉改善程度评估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肝静脉压力梯度(hepatic venous pressure gradient,HVPG)、再出血发生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56%)高于对照组(80.49%),再出血发生率(14.63%)低于对照组(36.59%),止血时间(1.36±0.43)d、和住院时间(19.82±3.57)d短于对照组(2.89±0.57)d和(27.14±4.1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HVP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VPG(6.51±1.07)mm Hg(1 mm Hg=0.133 kPa),低于对照组(11.63±1.34)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32%)低于对照组(14.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VL+奥曲肽联合治疗肝硬化并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能够提升止血效果,改善HVPG,减少再出血发生率,缩短止血时间及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内镜下曲张静脉套扎 奥曲肽 再出血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