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74例尖锐湿疣患者HPV检测与分型 被引量:2
1
作者 赵俊郁 岳学苹 王爱平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7年第1期80-80,共1页
关键词 外生殖器尖锐湿疣 HPV检测 分型 HPV亚型 人乳头瘤病毒 聚合酶链反应 生殖道感染 上皮内癌变
下载PDF
威灵仙等4种中药抑制黑素生成作用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仲少敏 吴艳 +2 位作者 汪科 赵俊郁 朱学骏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701-704,共4页
目的:研究威灵仙等4种中药对melan-a小鼠黑素细胞酪氨酸酶(Tyr)活性、Tyr及酪氨酸酶相关蛋白(TRP)基因转录与蛋白表达的影响,对4种中药抑制黑素生成的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用中药提取物处理melan-a小鼠黑素细胞后进行黑素含量测... 目的:研究威灵仙等4种中药对melan-a小鼠黑素细胞酪氨酸酶(Tyr)活性、Tyr及酪氨酸酶相关蛋白(TRP)基因转录与蛋白表达的影响,对4种中药抑制黑素生成的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用中药提取物处理melan-a小鼠黑素细胞后进行黑素含量测定,左旋多巴染色、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RT)-PCR和Westernblot分别测Tyr及TRP-1、TRP-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以熊果苷作为阳性对照。结果:4种中药在20μg/mL浓度时具有明确的抑制黑素生成的作用,并且都不同程度地抑制Tyr的氧化活性。威灵仙、五倍子可以同时降低Tyr及TRP-1、TRP-2的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量。而麦冬、白苏叶可以降低Tyr及TRP-1、TRP-2的合成,但是对基因表达无影响。结论:威灵仙及五倍子提取物可以通过抑制Tyr、TRP-1、TRP-2的基因表达及蛋白合成和Tyr的多巴氧化活性这三方面实现其抑制黑素产生的作用;麦冬、白苏叶在基因转录后的酶蛋白水平发挥抑制黑素生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黑素生成 酪氨酸酶 酪氨酸酶相关蛋白 melan-a小鼠
下载PDF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桥粒芯蛋白抗体水平监测寻常型天疱疮患者病情变化 被引量:10
3
作者 钟珊 邱于芳 +3 位作者 韩蓓蓓 赵俊郁 朱学骏 陈喜雪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14-420,共7页
目的:研究较大样本寻常型天疱疮(pemphigus vulgaris,PV)患者,血清抗桥粒芯蛋白(desmoglein,Dsg)1和抗Dsg3特异性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指数长期的变化情况,观察其与病情变化的相关性,探讨其... 目的:研究较大样本寻常型天疱疮(pemphigus vulgaris,PV)患者,血清抗桥粒芯蛋白(desmoglein,Dsg)1和抗Dsg3特异性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指数长期的变化情况,观察其与病情变化的相关性,探讨其用于病情监测、预测疾病复发和指导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对20例确诊PV的患者进行长期随访,收集患者在各随访时间点的血清,记录每次随访时的病情并进行评分(autoimmune bullous skin disorderintensity score,ABSIS);检测患者血清的间接免疫荧光(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IIF)滴度、Dsg3 ELISA指数和Dsg1 ELISA指数;利用统计学方法和做图方法分析病情评分与Dsg3 ELISA指数、Dsg1 ELISA指数和IIF滴度之间的关系。结果:PV患者皮肤和口腔的病情评分,分别与Dsg3 ELISA指数、Dsg1 ELISA指数和IIF滴度均具有显著性关联(P<0.01),患者疾病活动期和临床缓解期两组间Dsg3 ELISA指数、Dsg1 ELISA指数和IIF滴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患者相关性分析发现,Dsg3 ELISA指数、Dsg1 ELISA指数和IIF滴度几乎均与病情平行波动变化,ELISA指数优于IIF的平行性,并且ELISA指数可以预测病情是否会反复,从而指导治疗。结论:PV患者血清抗Dsg3抗体ELISA指数与病情变化平行波动,可以反映疾病的活动程度,可用于病情监测,并可为临床上预测疾病复发,指导临床调整治疗提供有利的实验室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疱疮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桥粒芯糖蛋白质类 监测 生理学
下载PDF
ELISA技术检测寻常型天疱疮桥粒芯蛋白3抗体水平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闫言 徐浩翔 +8 位作者 晋红中 陈金波 曾跃平 陈喜雪 钟珊 汪科 赵俊郁 李妍 朱学骏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29-531,共3页
目的:评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桥粒芯蛋白(desmoglein,Dsg)3抗体在寻常型天疱疮(PV)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来自不同中心的106例PV患者和106例对照人群血清标本编盲后,进行ELISA检测抗Dsg3自身抗体和间接免疫荧光(IIF)法检测... 目的:评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桥粒芯蛋白(desmoglein,Dsg)3抗体在寻常型天疱疮(PV)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来自不同中心的106例PV患者和106例对照人群血清标本编盲后,进行ELISA检测抗Dsg3自身抗体和间接免疫荧光(IIF)法检测血清天疱疮自身抗体。结果:EIISA法检测Dsg3抗体敏感度为77.4%,特异性为94.3%;IIF法检测抗体敏感度为79.2%,特异性为94.3%。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LISA方法检测Dsg3抗体对于寻常型天疱疮的诊断是一种较好的辅助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疱疮 寻常型 桥粒芯蛋白3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下载PDF
疱疹样天疱疮4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李薇薇 陈喜雪 +2 位作者 涂平 赵俊郁 朱学骏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0-21,共2页
疱疹样天疱疮(herpetiformpemphigus,HP)是天疱疮的一种少见变型,笔者通过对我科的42例HP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为临床上合理地处置疱疹样天疱疮提供依据。
关键词 天疱疮 疱疹样 糖皮质激素 氨苯砜
下载PDF
中药抑制黑素生成作用的筛选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仲少敏 吴艳 +3 位作者 赵俊郁 汪科 杨淑霞 朱学骏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6年第6期703-706,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中药对小鼠黑素细胞系Mel-Ab及melan-a黑素生成的影响,筛选出有减少黑素生成作用的中药。方法:药物处理Mel-Ab细胞后分别进行黑素含量和细胞生存率的测定。选取的中药在melan-a与鼠角质形成细胞系SP-1共培养做进一步实验... 目的:通过研究中药对小鼠黑素细胞系Mel-Ab及melan-a黑素生成的影响,筛选出有减少黑素生成作用的中药。方法:药物处理Mel-Ab细胞后分别进行黑素含量和细胞生存率的测定。选取的中药在melan-a与鼠角质形成细胞系SP-1共培养做进一步实验。熊果苷作为阳性对照。结果:川芎、威灵仙、桂枝、麦冬、白果、蒿本、红花、白苏叶的醇提物,五倍子的水提物在细胞培养水平对黑素生成有明显抑制作用,强于相同浓度熊果苷的作用。其中五倍子、威灵仙、白果、川芎在共培养中作用效果更为显著。结论:本研究表明上述九种中药提取物对黑素生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素生成 中药 黑素细胞系 角质形成细胞系 共培养
下载PDF
中药桂枝抑制黑素生成的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吴艳 仲少敏 +2 位作者 赵俊郁 汪科 朱学骏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12,共3页
目的研究中药桂枝对小鼠黑素细胞系M el-a黑素生成、酪氨酸酶活性及基因表达的影响,阐明桂枝抑制黑素生成的机理。方法用药物处理M el-a细胞后进行黑素含量、L-DOPA染色、放免法测定酪氨酸酶活性,western b lot和实时RT-PCR分别测酪氨... 目的研究中药桂枝对小鼠黑素细胞系M el-a黑素生成、酪氨酸酶活性及基因表达的影响,阐明桂枝抑制黑素生成的机理。方法用药物处理M el-a细胞后进行黑素含量、L-DOPA染色、放免法测定酪氨酸酶活性,western b lot和实时RT-PCR分别测酪氨酸酶及酪氨酸酶相关蛋白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选取熊果苷作为阳性对照。结果10μg/m l浓度的桂枝提取物在细胞培养水平对黑素生成有明显地抑制作用,强于20μg/m l浓度的熊果苷。桂枝可以抑制酪氨酸酶mRNA表达;减少这种限速酶的蛋白产量,在细胞量相同的情况下,桂枝明显抑制酪氨酸酶的氧化活性。结论中药桂枝有很强的抑制黑素产生的作用,其作用是通过抑制酪氨酸酶的基因表达、蛋白合成和氧化活性这三方面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素生成 桂枝 酪氨酸酶 酪氨酸酶相关蛋白
下载PDF
BP180NC16a与大疱性类天疱疮病情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8
8
作者 李妍 王娣 +4 位作者 陈喜雪 钟珊 邱于芳 赵俊郁 朱学骏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32-334,共3页
目的探讨大疱性类天疱疮(BP)患者外周血血清IIF滴度、BP180NC16a-ELISA指数与病情变化的相关性。方法监测12例以系统糖皮质激素治疗为主的泛发性BP患者不同时期病情变化及其相应的IIF滴度和BP180NC16a-ELISA指数,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目的探讨大疱性类天疱疮(BP)患者外周血血清IIF滴度、BP180NC16a-ELISA指数与病情变化的相关性。方法监测12例以系统糖皮质激素治疗为主的泛发性BP患者不同时期病情变化及其相应的IIF滴度和BP180NC16a-ELISA指数,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IIF滴度与病情变化没有平行关系,BP180NC16a-ELISA指数与病情变化较平行。结论BP180NC16a-ELISA指数可作为BP病情的监测和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疱性类天疱疮(BP) 间接免疫荧光(IIF) BP180NC16a—ELISA
下载PDF
Tri-Luma^█,曲酸和熊果苷对人体黑化模型的脱色效果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仲少敏 赵俊郁 +1 位作者 朱学骏 吴艳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21-323,共3页
目的评价Tri-Luma,曲酸和熊果苷外用对人体黑化模型的脱色效果。方法使用日光模拟器在健康受试者后背部诱导色素斑形成,局部外用Tri-Luma2次/周,曲酸和熊果苷2次/d,连用8周。各组分别设空白对照和基质对照。分光测色仪(chromameter)... 目的评价Tri-Luma,曲酸和熊果苷外用对人体黑化模型的脱色效果。方法使用日光模拟器在健康受试者后背部诱导色素斑形成,局部外用Tri-Luma2次/周,曲酸和熊果苷2次/d,连用8周。各组分别设空白对照和基质对照。分光测色仪(chromameter)测色素斑部位L值。结果Tri-Luma处理组黑素在第4,6,8周时与空白对照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有较快的消退趋势;曲酸和熊果苷处理组黑素变化与空白对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氢醌复合制剂Tri-Luma外用对人体黑化模型的脱色效果明确,可以作为脱色药物研究的阳性对照。熊果苷和曲酸在人体黑化模型上效果不肯定,作为阳性对照不够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醌Tri-Luma 曲酸 熊果苷 黑化
下载PDF
胶体金法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 被引量:8
10
作者 陈剑 秦俭 +3 位作者 赵俊郁 陈伟 汪科 朱学骏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4-15,共2页
目的 : 探讨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胶体金法 (TPAb)对梅毒诊断的实用性和优越性。方法 : 用TPAb法对梅毒患者、非梅毒患者血清进行检测 ,同时与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 (RPR)和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 (TPHA)相比较。结果 : TPAb法检测一期梅... 目的 : 探讨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胶体金法 (TPAb)对梅毒诊断的实用性和优越性。方法 : 用TPAb法对梅毒患者、非梅毒患者血清进行检测 ,同时与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 (RPR)和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 (TPHA)相比较。结果 : TPAb法检测一期梅毒 2 1例敏感性为 71.4 3% ,高于RPR法 (5 7.14 % )及TPHA法 (6 6 .6 7% ) ;二期梅毒 6 4例 ,TPAb法及TPHA法检测敏感性均为 10 0 % ,高于RPR法 (92 .19% )。同时对 12 5例非梅毒患者血清进行了检测 ,结果全部阴性 ,特异性为 10 0 %。结论 : TPAb法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而且简单、方便、快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体金法 重组TP抗原 梅毒 诊断
下载PDF
皮肤基底细胞癌组织中桥粒芯糖蛋白1+2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汤占利 韩钢文 +3 位作者 涂平 赵俊郁 武玲慎 朱学骏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52-253,共2页
目的:探讨皮肤基底细胞癌中桥粒芯糖蛋白1+2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桥粒芯糖蛋白1+2在24例皮肤基底细胞癌皮损中的表达情况,并以8份正常组织作对照。结果:桥粒芯糖蛋白1+2在正常皮肤表皮细胞间表达较强,而皮肤基底细胞... 目的:探讨皮肤基底细胞癌中桥粒芯糖蛋白1+2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桥粒芯糖蛋白1+2在24例皮肤基底细胞癌皮损中的表达情况,并以8份正常组织作对照。结果:桥粒芯糖蛋白1+2在正常皮肤表皮细胞间表达较强,而皮肤基底细胞癌组织中表达显著减弱或无表达。结论:桥粒芯糖蛋白1+2可能在皮肤基底细胞癌的发生中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细胞 皮肤 桥粒芯糖蛋白 免疫组化
下载PDF
烟酰胺和N-乙酰葡萄糖胺改善色斑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艳 仲少敏 +9 位作者 Joe Kaczvinsky 赵俊郁 乔圆 邓琳 Chieko Soh Cindy Berge Michael Marmor Donald Bissett Larry Robinson 朱学骏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628-631,共4页
目的:比较含烟酰胺和N-乙酰葡萄糖胺的护肤品在改善色素沉着方面的效果。方法:双盲、基质对照人体试验。采用REAL3.0系统采集所有图像,用相关软件分析色斑面积百分比、L*a*b值、黑素相关的色斑面积百分比、平均黑素含量(灰度)和黑素相... 目的:比较含烟酰胺和N-乙酰葡萄糖胺的护肤品在改善色素沉着方面的效果。方法:双盲、基质对照人体试验。采用REAL3.0系统采集所有图像,用相关软件分析色斑面积百分比、L*a*b值、黑素相关的色斑面积百分比、平均黑素含量(灰度)和黑素相关的皮肤颜色均匀度;Chromameter测量非色斑部位皮肤颜色改变;由皮肤科专家分析使用护肤品前后照片改善情况和受试者自我比较进行主观评价。结果:与基质相比,含烟酰胺和N-乙酰葡萄糖胺的护肤品可以抑制色斑面积的增加,减轻紫外线引起的肤色加深和肤色不均匀。结论:正常人皮肤对含烟酰胺和N-乙酰葡萄糖胺的护肤品有良好的耐受性,与基质相比,该护肤品有一定的减轻色素沉着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酰胺 N-乙酰葡萄糖胺 色素沉着 护肤品
下载PDF
先天性红细胞生成性卟啉病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邑 赵俊郁 +1 位作者 涂平 朱学骏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594-595,共2页
报告1例先天性红细胞生成性卟啉病。患者男,43岁。自幼有严重的光敏感及排红色尿,由于严重的光损伤,逐渐造成面部毁容、眼睑外翻及手部畸形。血液及尿液涂片在荧光显微镜下呈阳性反应,分光光度计检测发现血清在390-430nm及尿液在380... 报告1例先天性红细胞生成性卟啉病。患者男,43岁。自幼有严重的光敏感及排红色尿,由于严重的光损伤,逐渐造成面部毁容、眼睑外翻及手部畸形。血液及尿液涂片在荧光显微镜下呈阳性反应,分光光度计检测发现血清在390-430nm及尿液在380-420nm范围有强吸收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卟啉病 红细胞生成性 光敏感
下载PDF
皮肤光反应类型与紫外线诱导黑化反应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仲少敏 赵俊郁 +1 位作者 朱学骏 吴艳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208-1210,1214,共4页
目的观察皮肤光反应类型,肤色和最小红斑量与紫外线诱导黑化反应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日光模拟器对26名健康受试者后背皮肤进行紫外线照射,测定最小红斑量并用总量3MED的紫外线诱导色素形成。测量曝光部位,非曝光部位和黑素斑L*a*b*值。... 目的观察皮肤光反应类型,肤色和最小红斑量与紫外线诱导黑化反应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日光模拟器对26名健康受试者后背皮肤进行紫外线照射,测定最小红斑量并用总量3MED的紫外线诱导色素形成。测量曝光部位,非曝光部位和黑素斑L*a*b*值。以最小红斑量,皮肤光反应类型和肤色分别对受试者进行分组,比较不同组间紫外线诱导黑化反应的变化。结果不同最小红斑量,皮肤光反应类型和肤色的个体在接受3MED的紫外线照射后,黑化程度和消退速度没有差异。结论对于不同的最小红斑量,皮肤光反应类型和肤色的个体诱导色素生成需要的紫外线总剂量不同,但是色素的形成程度和消退情况没有明显差异。提示中国人的皮肤晒黑潜能比较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 色素沉着 皮肤光反应类型 个体类型角 最小红斑量
下载PDF
桥粒芯糖蛋白1在不同表皮肿瘤中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葛新红 涂平 +3 位作者 韩钢文 武玲慎 赵俊郁 朱学骏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21-423,共3页
目的 : 了解桥粒芯糖蛋白 1与表皮肿瘤的病理及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 : 采用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链霉卵白素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 ,检测了桥粒芯糖蛋白 1(Dsg1)在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Bowen病、日光角化病、角化棘皮瘤、脂溢... 目的 : 了解桥粒芯糖蛋白 1与表皮肿瘤的病理及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 : 采用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链霉卵白素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 ,检测了桥粒芯糖蛋白 1(Dsg1)在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Bowen病、日光角化病、角化棘皮瘤、脂溢性角化病及正常皮肤中的表达。结果 : Dsg1在正常表皮中显著表达 ;在鳞状细胞癌和基底细胞癌的肿瘤组织中表达显著减弱或消失 ;在Bowen病和日光角化病细胞间变区域无表达 ;在绝大多数角化棘皮瘤、脂溢性角化病中的表达为强而连续的胞膜染色 ,与正常表皮中的表达相似。结论 : 皮肤恶性肿瘤中Dsg1的表达显著减弱或消失 ,可能与肿瘤的侵袭性和转移有关 ,Dsg1可能对表皮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达 桥粒芯糖蛋白 表皮肿瘤 脂溢性角化病 BOWEN病 正常皮肤 基底细胞癌 角化棘皮瘤 鳞状细胞癌 侵袭性
下载PDF
特应性皮炎皮损角质形成细胞TLR2和TLR4的表达 被引量:5
16
作者 谢志强 刘玲玲 +4 位作者 窦霞 闻卫兢 王娣 赵俊郁 朱学骏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6年第1期23-25,共3页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TLR)2和TLR4在特应性皮炎(AD)表达及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9例中至重度AD患者急性发作期炎性皮损TLR2和TLR4表达。结果:免疫组化检测显示在正常皮肤基底细胞层角质形成细胞(KC)胞膜散在表...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TLR)2和TLR4在特应性皮炎(AD)表达及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9例中至重度AD患者急性发作期炎性皮损TLR2和TLR4表达。结果:免疫组化检测显示在正常皮肤基底细胞层角质形成细胞(KC)胞膜散在表达TLR2和TLR4。TLR2和TLR4均在AD急性发作期炎性皮损KC胞膜及胞浆过度表达,以膜表达为主,主要定位于基底细胞层至棘细胞层。结论:AD皮损角质形成细胞TLR2和TLR4过度表达可能与AD皮肤天然免疫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TOLL样受体
下载PDF
2个痒疹样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家系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姜薇 孙婷婷 +1 位作者 赵俊郁 朱学骏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0年第11期753-755,共3页
目的:检测2个痒疹样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家系的基因突变。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RT-PCR、DNA直接测序明确突变位点。结果:发现家系1中先证者COL7A1基因的61号外显子5217位发生G>C的改变,造成甘氨酸(GGT)被精氨酸(CGT... 目的:检测2个痒疹样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家系的基因突变。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RT-PCR、DNA直接测序明确突变位点。结果:发现家系1中先证者COL7A1基因的61号外显子5217位发生G>C的改变,造成甘氨酸(GGT)被精氨酸(CGT)取代;家系2中先证者87号内含子c.6900+1G>C的剪接突变,导致87号外显子被剪切,86号外显子与88号外显子直接拼接,Ⅶ型胶原的胶原区缺少了23个氨基酸;健康对照不存在此两种突变。结论: 2个家系发现的突变均为导致该疾病发生的特异性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营养不良型 痒疹样 基因突变
下载PDF
鲍温病中桥粒芯糖蛋白1+2表达的研究
18
作者 汤占利 韩钢文 +3 位作者 涂平 赵俊郁 武玲慎 朱学骏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18-420,共3页
目的 : 探讨桥粒相关蛋白与皮肤肿瘤的关系 ,对桥粒芯糖蛋白 1+2在鲍温病中的表达水平进行了研究。方法 :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 18例鲍温病皮损中桥粒芯糖蛋白 1+2的表达情况 ,以 8例正常皮肤组织作对照。结果 : 桥粒芯糖蛋... 目的 : 探讨桥粒相关蛋白与皮肤肿瘤的关系 ,对桥粒芯糖蛋白 1+2在鲍温病中的表达水平进行了研究。方法 :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 18例鲍温病皮损中桥粒芯糖蛋白 1+2的表达情况 ,以 8例正常皮肤组织作对照。结果 : 桥粒芯糖蛋白 1+2在正常皮肤 (8 8)表皮全层细胞间呈现较强的染色 ;鲍温病中 4例 (4 18)表达近似正常对照 (+++) ,12例表达为胞周灶状染色 (++) ,2例表达为胞浆内近核颗粒状染色 (+)。结论 : 桥粒芯糖蛋白 1+2在皮肤鲍温病中表达部分下调 ,可能与肿瘤的恶性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温病 桥粒芯糖蛋白1+2 皮肤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检测
下载PDF
特应性皮炎皮损HSP70的表达及他克莫司对其表达的影响
19
作者 谢志强 赵俊郁 朱学骏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6年第10期797-799,共3页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HSP)70在特应性皮炎(AD)中的表达及外用他克莫司对HSP70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8例中至重度AD患者急性发作期炎性皮损HSP70表达及外用0.1%或0.03%他克莫司软膏治疗AD3周后HSP70表达的变化。结果:...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HSP)70在特应性皮炎(AD)中的表达及外用他克莫司对HSP70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8例中至重度AD患者急性发作期炎性皮损HSP70表达及外用0.1%或0.03%他克莫司软膏治疗AD3周后HSP70表达的变化。结果:免疫组化检测显示HSP70在AD急性发作期炎性皮损角质形成细胞(KC)的胞核,胞浆及胞膜外过度表达,其中在3例大面积泛发或红皮病型急性AD皮损KC中,HSP70以弥漫性细胞核表达伴胞浆表达为特征,主要定位于基底层至颗粒层;外用他克莫司软膏治疗3周后特应性皮炎皮损KCHSP70的核表达消失,胞浆及膜(表面)表达信号减弱。结论:急性期AD皮肤KC的HSP70过度表达;他克莫司可通过直接或间接作用抑制KC的HSP70诱导性或过度表达,从而可抑制或下调与内源性HSP70危险信号有关的AD皮肤天然自身免疫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他克莫司 热休克蛋白
下载PDF
Hallopeau—Siemens型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大疱性表皮松解症一家系的基因突变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郑艳红 赵俊郁 +3 位作者 黄永初 卜定方 姜薇 朱学骏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7年第3期131-133,共3页
目的鉴定一Hallopeau—Siemens型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真皮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家系的基因突变,为进一步开展产前诊断奠定基础。方法提取患者及其父母的基因组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DNA直接测序明确突变位点,并使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目的鉴定一Hallopeau—Siemens型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真皮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家系的基因突变,为进一步开展产前诊断奠定基础。方法提取患者及其父母的基因组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DNA直接测序明确突变位点,并使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进一步确定该家系的致病原因。结果发现患者COL7A1基因存在2个突变:①第12号外显子上第4326位碱基由胞嘧啶突变为胸腺嘧啶,使第525位氨基酸由精氨酸(G)突变为终止密码(R525X);②第105号外显子上第27716位碱基由胞嘧啶突变为胸腺嘧啶,使第2510位氨基酸由精氨酸(G)突变为终止密码(R2510X)。其母为R525X突变杂合子,其父为R2510X突变杂合子。结论COL7A1基因的R525X无义突变和R2510X无义突变是引起该患者临床症状的特异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松解 大疱性 基因 突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