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7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温共烧陶瓷技术及发展 被引量:14
1
作者 赵全明 滕建辅 +1 位作者 周国飞 李锵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5期85-89,共5页
详细叙述了低温共烧陶瓷材料的生产工艺及相关技术,介绍其在多层电路模块化(Multi-Chip MOdules)设计中的特点及应用,并概要总结了LTCC相关技术的未来发展动向.
关键词 低温共烧陶瓷 多层电路模块 微波 电路设计 封装
下载PDF
308例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赵全明 张英川 +2 位作者 方冬平 刘兵 郝蓬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211-213,共3页
目的 :探讨用Judkins导管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可行性和方法学。方法 :30 8例 ,男性 2 35例 ,女性 73例 ,平均年龄 (6 1 8± 8 7)岁。临床诊断 :稳定性心绞痛 10 5例 (34 1% ) ,不稳定性心绞痛 6 2例 (2 0 1% ) ,急性心... 目的 :探讨用Judkins导管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可行性和方法学。方法 :30 8例 ,男性 2 35例 ,女性 73例 ,平均年龄 (6 1 8± 8 7)岁。临床诊断 :稳定性心绞痛 10 5例 (34 1% ) ,不稳定性心绞痛 6 2例 (2 0 1% ) ,急性心肌梗塞 75例 (2 4 4 % ) ,其它 6 6例 (2 1 4 % )。手术过程 :1 Allen试验 ;2 桡动脉穿刺 ;3 用Judkins导管行选择性右冠和左冠造影。结果 :2 95例造影获得成功 ,成功率为95 8%。造影结果 :74例 (2 5 1% )冠脉正常 ,73例 (2 4 75 % )单支病变 ,73例 (2 4 75 % )双支病变 ,75例(2 5 4 % )三支病变。导管选择 :1.右冠造影 :2 95例中 ,2 85例 (96 6 % )用Judkins右冠导管 ,9例 (3 0 6 % )用Amplatz右冠导管 ,1例 (0 34% )用Voda右冠导管 ;2 左冠造影 :2 5 6例 (86 8% )用Judkins左冠导管 ,31例 (10 5 % )用Amplatz左冠导管 ,8例 (2 7% )用Voda左冠导管。结论 :用Judkins导管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是一种安全可行的选择 ;经皮穿刺桡动脉途径具有止血容易、术后无须卧床休息、病人痛苦小和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心肌梗塞 桡动脉 冠状动脉造影 临床分析 动脉穿刺 适应证
下载PDF
经皮穿刺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304例 被引量:31
3
作者 赵全明 王现青 +7 位作者 田军 李慧平 陈岩 周晗 牛振民 沈玉祥 M.Hamon G.Grollier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2年第3期132-134,共3页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方法学。方法  30 4例患者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结果  2 91例获得成功 ,13例失败 ,6例桡动脉穿刺和插管未成功 ,4例导丝或导管在上肢动脉中前进受阻 ,3例因锁骨下动脉...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方法学。方法  30 4例患者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结果  2 91例获得成功 ,13例失败 ,6例桡动脉穿刺和插管未成功 ,4例导丝或导管在上肢动脉中前进受阻 ,3例因锁骨下动脉硬化和迂曲而不能插管至冠状动脉开口处。结论 经皮穿刺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冠状动脉介入诊断新途径 ,具有止血容易、术后无须卧床休息、病人痛苦小和并发症少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桡动脉穿刺 冠状动态造影术 方法学 安全性
下载PDF
经皮穿刺桡动脉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和支架术123例报告 被引量:9
4
作者 赵全明 田 军 +2 位作者 李慧平 Martial Homon Gilles Grollier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69-271,共3页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介入材料的选择。 方法:选择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成功的123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88处左冠状动脉病变中,56例使用了Judkins左冠导管,16例使用了Vo...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介入材料的选择。 方法:选择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成功的123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88处左冠状动脉病变中,56例使用了Judkins左冠导管,16例使用了Voda左冠导管门4例使用了Amplatz左冠导管,另2例分别使用了人Amplatz左冠导管和MAC导管。45处右冠状动脉病变中,26例使用了Judkins右冠导管,12例使用了Amplatz右冠导管,6例使用了Amplatz左冠导管,l例使用了MAC指引导管。 结果:共对123例患者的138处病变(左主干1例,左前降支53例,左回旋支34例,右冠状动脉45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血管5例)进行了治疗。其中,对4处病变进行了单纯的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65处进行了直接支架术,69处进行了PTCA加支架术。123例中119例获得成功(96.7%)。支架置入前后血管平均狭窄程度分别为83.4%和 5.8%。共置入支架 131枚,其中 2.5 mm的11枚,2.75 mm的 5枚,3.0 mm的 50枚,3.5mm的 51枚,4.0 mm的 13枚,5mm的1枚。 结论:经桡动脉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一种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术 桡动脉 经皮穿刺 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
下载PDF
^(99)Tc^m标记的annexinV检测不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赵全明 许金鹏 +2 位作者 王蒨 陈大明 米洪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349-1352,共4页
目的探讨放射标记的膜联蛋白无创检测不稳定斑块的可行性。方法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只白兔通过球囊拉伤膈下降主动脉内膜,并饲喂含2%胆固醇的高脂饲料15周,制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对照组仅饲喂普通饮食。实验... 目的探讨放射标记的膜联蛋白无创检测不稳定斑块的可行性。方法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只白兔通过球囊拉伤膈下降主动脉内膜,并饲喂含2%胆固醇的高脂饲料15周,制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对照组仅饲喂普通饮食。实验组3只家兔分别注射99TcmannexinⅤ20μg、200μg和500μg,降主动脉活体核素成像和离体核素成像,以及动脉标本数码照相。实验组降主动脉分段,测定其放射强度。结果注射500μg99TcmannexinⅤ5min和120min后,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沿腹主动脉走行即可见一条放射性浓集的条状影像。离体降主动脉核素成像与大体标本数码照相病变斑块相一致。粥样硬化斑块明显的节段,靶非靶比值也相对较高。结论99TcmannexinⅤ核素成像检测实验性动脉粥样斑块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可发展成为一种无创检测不稳定斑块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斑块 放射标记的膜联蛋白
下载PDF
PET/CT无创检测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赵全明 杜慧峰 +5 位作者 董小黎 徐占民 王倩 许金鹏 宋爱丽 米洪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165-1168,共4页
目的探讨PET/CT无创检测动脉粥样斑块的可行性。方法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通过球囊拉伤膈下降主动脉内膜,并饲喂含2%胆固醇的高脂饲料20周,制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对照组仅饲喂普通饮食20周。静脉注射FDG(1mCi/... 目的探讨PET/CT无创检测动脉粥样斑块的可行性。方法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通过球囊拉伤膈下降主动脉内膜,并饲喂含2%胆固醇的高脂饲料20周,制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对照组仅饲喂普通饮食20周。静脉注射FDG(1mCi/kg)180min后,将对照组和实验组动物置于PET/CT设备下进行降主动脉活体成像,之后处死实验组动物,进行降主动脉标本游离,数码照相,降主动脉标本分段,测定其放射强度和靶非靶比值。结果注药180min后18F-FDG PET/CT活体显像显示:所有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兔均可见沿降主动脉分布的放射性浓集显像。离体大体标本数码照相病变斑块与活体显像相一致。活体SUV以及离体标本放射性技术显示靶-非靶比值均相对较高。结论18F-FDG PET/CT无创检测动脉粥样斑块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有可能发展成为一种临床无创评价斑块稳定性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CT 不稳定斑块
下载PDF
掌侧解剖锁定钢板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1
7
作者 赵全明 顾晓峰 +2 位作者 杨惠林 程力 刘忠堂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第20期2740-2742,共3页
目的:研究掌侧解剖锁定钢板对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2013年10月采用解剖锁定钢板治疗的28例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所有骨折均通过掌侧入路加锁定加压钢板进行固定,通过Gartland-Werley标准对术后... 目的:研究掌侧解剖锁定钢板对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2013年10月采用解剖锁定钢板治疗的28例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所有骨折均通过掌侧入路加锁定加压钢板进行固定,通过Gartland-Werley标准对术后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15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2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12~24周,平均愈合时间18周;按照Gartland-Werley评分:优19例,良6例,可3例,总优良率为89.3%。结论:应用掌侧入路解剖锁定钢板对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进行治疗,不但能够重建腕关节的解剖结构,而且能够恢复腕关节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侧解剖锁定钢板 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半导体纳米氧化物气敏传感器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赵全明 李玲玲 +1 位作者 王广健 张剑军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z1期343-344,共2页
论述了金属氧化物 Sn O2 的气敏机理 ,并对通过掺杂金属、金属离子、金属氧化物以及形成复合型、多组分氧化物等方法制备 Sn O2
关键词 传感器 气敏材料 SNO2薄膜 制备 应用
下载PDF
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对体外模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元的作用 被引量:4
9
作者 赵全明 宋岳涛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68-472,共5页
目的:探讨星形胶质细胞(Ast)条件培养液(ACM)对体外模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元的影响。方法:分离纯化培养大鼠大脑皮质Ast和神经元,体外模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用ACM培养损伤后的神经元,测定其神经元的活性、存活率、死亡率、培... 目的:探讨星形胶质细胞(Ast)条件培养液(ACM)对体外模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元的影响。方法:分离纯化培养大鼠大脑皮质Ast和神经元,体外模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用ACM培养损伤后的神经元,测定其神经元的活性、存活率、死亡率、培养液乳酸脱氢酶(LDH)的漏出率和NOS强阳性细胞的表达量。结果:ACM能使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元的活性和存活率明显提高,使死亡率、LDH的漏出率和NOS强阳性细胞的表达量显著降低。结论:(1)体外模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元的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2)ACM对受损的神经元具有重要的保护和修复作用;(3)Ast在脑缺血预适应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胶质细胞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神经元
下载PDF
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Tyro3在大鼠脑的表达及定位分析(英文)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全明 李灵敏 +1 位作者 张策 郭睿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05-910,共6页
目的:分析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receptor tyrosine kinases,RTKs)亚家族TAM(Tyro3、Axl和Mer)在大鼠脑中的表达模式及细胞定位,并进一步探讨TAM在脑中表达的意义。方法:分别提取出生后3、9、15、30及52 d龄SD大鼠脑组织总RNA和总蛋白,实... 目的:分析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receptor tyrosine kinases,RTKs)亚家族TAM(Tyro3、Axl和Mer)在大鼠脑中的表达模式及细胞定位,并进一步探讨TAM在脑中表达的意义。方法:分别提取出生后3、9、15、30及52 d龄SD大鼠脑组织总RNA和总蛋白,实时定量PCR(real time quantitative PCR)检测TAM mRNA水平的表达,Westernblotting检测TAM蛋白水平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Tyro3蛋白在大鼠脑中的定位。结果:Tyro3 mRNA在脑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Axl及Mer,从生后15 d龄开始有明显表达,随后呈现明显上调趋势,至生后52 d龄Tyro3mRNA的表达量达到15 d的3.2倍。Tyro3蛋白的表达水平也呈明显上调趋势,从生后15 d龄开始到52 d龄,Ty-ro3蛋白的表达量显著增高,生后52 d龄Tyro3蛋白的表达量是15 d龄的1.3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Ty-ro3蛋白主要分布于皮层细胞,梨状皮层和海马区细胞内有Tyro3蛋白的强阳性着色;在亚细胞水平,Tyro3蛋白存在于锥体神经元的胞质和树突部分。结论:TAM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家族Tyro3基因及其编码产物在大鼠脑组织发育过程中呈阶段性上调表达,并且Tyro3蛋白在海马神经元胞体及轴突有显著高表达,提示Tyro3蛋白可能通过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信号转导途径参与了脑突触功能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大鼠 SpragueDawley
下载PDF
数字信号处理教学方法探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全明 王霞 +2 位作者 高军萍 王宝珠 吴焕丽 《教学研究》 2008年第5期443-444,450,共3页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是电子信息类本科生的重要专业基础课,为了能够更好地体现该课程内容的基础性和前沿性,笔者将现代化技术引入了课堂教学。在教学中针对数字信号处理理论性强、概念抽象的特点,开发并完善了多媒体教学辅助系统,充分发挥...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是电子信息类本科生的重要专业基础课,为了能够更好地体现该课程内容的基础性和前沿性,笔者将现代化技术引入了课堂教学。在教学中针对数字信号处理理论性强、概念抽象的特点,开发并完善了多媒体教学辅助系统,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手段的优势。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信号处理 教学方法 多媒体
下载PDF
电脱盐系统优化操作 被引量:3
12
作者 赵全明 刘家凯 郭涛 《辽宁化工》 CAS 2013年第3期248-249,共2页
随着公司原油加工品种的增加,以及原油重质化、劣质化的影响,原油破乳愈加困难。针对加工原油变化情况,分别从破乳剂选择、电脱盐温度的控制、电场强度、注水量、混合压差的调整及反冲洗等方面优化操作,达到改善电脱盐系统运行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 原油 破乳剂 脱盐温度 电场强度
下载PDF
二氧化锡膜气敏传感器最新研究成果 被引量:8
13
作者 赵全明 王广健 +1 位作者 李玲玲 蒋栋 《传感器世界》 2002年第7期1-6,共6页
在论述二氧化锡气敏机理的基础上,介绍了通过掺杂金属、金属离子、金属氧化物等方法制备二氧化锡膜气敏传感器的研究成果以及二氧化锡传感器阵列电鼻子的研究现状,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二氧化锡 气敏特性 传感器 气敏传感器 掺杂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认识现状 被引量:16
14
作者 赵全明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8期611-612,620,共3页
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的早期定义是指支架置入术后6~9个月,冠状动脉造影发现其管腔丢失率〉50%。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术后,血管再狭窄发生率高达30%... 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的早期定义是指支架置入术后6~9个月,冠状动脉造影发现其管腔丢失率〉50%。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术后,血管再狭窄发生率高达30%~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支架内再狭窄
下载PDF
UHF RFID系统的读写器设计 被引量:7
15
作者 赵全明 杜军梅 +1 位作者 梁飞宇 张英旭 《现代仪器》 2012年第6期48-50,58,共4页
本文对超高频射频识别技术进行一般介绍,主要说明读写器软硬件设计。首先,介绍读写器的硬件结构设计,并对读写器各个模块的电路设计进行说明。其次,介绍读写器的软件设计,对读写器信号收发流程进行说明。最后,对系统所用的防碰撞算法进... 本文对超高频射频识别技术进行一般介绍,主要说明读写器软硬件设计。首先,介绍读写器的硬件结构设计,并对读写器各个模块的电路设计进行说明。其次,介绍读写器的软件设计,对读写器信号收发流程进行说明。最后,对系统所用的防碰撞算法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写器 射频识别 防碰撞算法
下载PDF
微带带通滤波器CAD仿真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全明 曹晓 《电子元器件应用》 2008年第12期76-78,共3页
论述了应用Ansoft公司的designer微波仿真软件来设计微波带通滤波器的方法,给出了通过增加四个90°拐角来使微带带通滤波器结构更加紧凑,并使其保持良好性能的实现方案。仿真结果表明,利用此软件结果设计出的滤波器具有良好的滤波性... 论述了应用Ansoft公司的designer微波仿真软件来设计微波带通滤波器的方法,给出了通过增加四个90°拐角来使微带带通滤波器结构更加紧凑,并使其保持良好性能的实现方案。仿真结果表明,利用此软件结果设计出的滤波器具有良好的滤波性能,而且一致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带 带通滤波器 ANSOFT DESIGNER CAD
下载PDF
70岁以上老年病人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的经验体会
17
作者 赵全明 吕树铮 +4 位作者 马长生 张英川 方冬平 郝蓬 刘兵 《海南医学》 CAS 2002年第11期59-61,共3页
目的 :探讨老年病人经桡动脉途径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1、对象 :10 4名病人 ,男性 80人 ,女性 2 4人 ,平均年龄 (74.2± 4.4)岁。临床诊断 :稳定性心绞痛 3 6例 (3 4.6% ) ,不稳定性心绞痛 2 2例(2 1.1% ) ,... 目的 :探讨老年病人经桡动脉途径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1、对象 :10 4名病人 ,男性 80人 ,女性 2 4人 ,平均年龄 (74.2± 4.4)岁。临床诊断 :稳定性心绞痛 3 6例 (3 4.6% ) ,不稳定性心绞痛 2 2例(2 1.1% ) ,急性心肌梗死 2 7例 (2 6.0 % ) ,其它 19例 (18.3 % )。 2、方法 :(1)Allen试验 ;(2 )桡动脉穿刺 :置入 5F或 6F动脉鞘管 ;(4 )用药 :动脉鞘内注入 2 -5mg异搏啶或 2mg异舒吉 ;静脉注射肝素 5 0mg ;(5 )造影顺序 :右冠、左冠和左室造影 ;(6)造影完成后 ,立刻拨出鞘管 ,加压包扎 ,2小时后改为普通包扎。结果 :1、手术结果 :10 0例获得成功 ,成功率为 96.2 %。 4例失败的原因是 :2例因桡动脉穿刺和插管未成功 ,2例因锁骨下动脉硬化和迂曲而不能插管至冠脉开口处 ;2、造影结果 :13例冠脉正常 ,17例单支病变 ,3 3例双支病变 ,3 7例三支病变。 3、导管选择 :(1)右冠造影 :10 0例中 ,97例用Judkins右冠导管 ,2例用Amplatz右冠导管 ,1例用Amplatz左冠导管 ;(2 )左冠造影 :90例用Jud kins左冠导管 ,8例用Amplatz左冠导管 ,2例用Voda左冠导管。结论 :在老年病人经桡动脉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是一种安全可行的介入诊断新途径 ,具有止血容易、术后无须卧床休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岁以上老年病人 桡动脉途径 冠状动脉造影术 安全性 介入治疗 心绞痛 急性心肌梗死 可行性
下载PDF
以天麻和钩藤为主的中药制剂干预体外模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
18
作者 赵全明 宋岳涛 +1 位作者 唐一鹏 洪庆涛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3期49-51,共3页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体外模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变化及以天麻和钩藤为主的中药制剂——抗呆Ⅰ号对其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2-03/2004-04在科学实验中心完成。先分别进行大鼠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体外模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变化及以天麻和钩藤为主的中药制剂——抗呆Ⅰ号对其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2-03/2004-04在科学实验中心完成。先分别进行大鼠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的分离纯化培养及体外模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建立,然后分别进行下列实验:①按随机数字表法将传代后培养5d的星形胶质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和缺血用药组(应用抗呆Ⅰ号),在体外模拟脑缺血4h和再灌注3h,18h,24h,36h,48h和72h后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②用再灌注18h后收集的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经抗呆Ⅰ号作用的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及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与抗呆Ⅰ号联合应用以1∶5的浓度来培养损伤后的神经元,再对其培养的神经元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①体外培养大鼠的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在模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各时相点分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能力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0.01);除再灌注72h外,其余各时相点缺血用药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缺血再灌注模型组(P<0.05~0.01)。②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组、经抗呆Ⅰ号作用的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组和联合应用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各时相点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表达水平大多显著高于缺血再灌注模型组(P<0.05~0.01),均在再灌注18h时达到高峰,其作用强度为经抗呆Ⅰ号作用的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联合应用>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结论:体外模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使星形胶质细胞表达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能力增强,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能促进受损神经元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抗呆Ⅰ号可增强受损神经组织的分泌功能,促进其损伤后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病理学 再灌注损伤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碱性 星形细胞 神经元
下载PDF
七年制局部解剖学教学方法实践与探讨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全明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10年第2期128-130,共3页
作为联系医学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之间的桥梁学科,局部解剖学的教学效果对七年制医学生将来的外科基本技能训练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作者就七年制医学生的特点,在文中阐述了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在教学中如何吸引学生注意力、提升学生学习... 作为联系医学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之间的桥梁学科,局部解剖学的教学效果对七年制医学生将来的外科基本技能训练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作者就七年制医学生的特点,在文中阐述了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在教学中如何吸引学生注意力、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善用多媒体课件、指导学生标本操作及课后总结归纳等方面的体会,旨在帮助七年制学生顺利地完成基础学科向临床学科的过渡,为其后续临床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解剖学 桥梁学科 教学方法 七年制医学生
下载PDF
缺血性心肌病误诊2例分析
20
作者 赵全明 戴文龙 +2 位作者 田磊 米树华 吕树铮 《医师进修杂志》 2005年第10期62-62,共1页
关键词 缺血性心肌病 诊2 扩张性心肌病 介入治疗 误诊为 患者 诊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