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32篇文章
< 1 2 8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机直连低轨卫星的应用场景及业务需求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刘悦 田野 +4 位作者 赵冬 李彦坤 杨虎啸 高然 忻向军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65,共10页
手机直连卫星是低轨(low earth orbiting,LEO)星座系统的重要应用方向之一。概述了手机直连卫星的主要技术路线、应用场景及业务类型;分析了低轨星座的建设成本、承载能力、运营收入;提出了我国手机直连卫星通信的主要应用应以广覆盖、... 手机直连卫星是低轨(low earth orbiting,LEO)星座系统的重要应用方向之一。概述了手机直连卫星的主要技术路线、应用场景及业务类型;分析了低轨星座的建设成本、承载能力、运营收入;提出了我国手机直连卫星通信的主要应用应以广覆盖、海量连接为主,而卫星大流量宽带上网应用存在商业闭环的风险;最后探讨了结合应用需求的技术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直连卫星 低轨星座系统 低空经济 非地面网络
下载PDF
基于三维点云计算的CO_(2)-水-岩反应程度量化表征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蒋长宝 程岳 +5 位作者 李春梅 侯典东 杨毅毫 焦冰洋 赵冬 邓博知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19,共11页
CO_(2)地质封存是减少大气中CO_(2)排放,降低温室效应的重要途径,CO_(2)注入含水地层中时,CO_(2)-水-岩反应可能引起岩石矿物的侵蚀,对CO_(2)地质封存安全性产生显著影响。在室内实验中,通过表征岩石表面的形貌特征可以有效地评估CO_(2)... CO_(2)地质封存是减少大气中CO_(2)排放,降低温室效应的重要途径,CO_(2)注入含水地层中时,CO_(2)-水-岩反应可能引起岩石矿物的侵蚀,对CO_(2)地质封存安全性产生显著影响。在室内实验中,通过表征岩石表面的形貌特征可以有效地评估CO_(2)-水-岩反应程度,为CO_(2)地质封存的安全性评估提供科学依据。通过三维点云计算可以精确量化地表征CO_(2)-水-岩反应程度,这种方法首先运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构建岩石表面的三维模型,确定CO_(2)-水处理前岩石表面三维模型的基准面,并基于处理前的均方根粗糙度确定处理后岩石表面三维模型的基准面。基于三维模型点云信息,提出了两种不同的体积计算新方法,并通过对规则模型体积的计算比较了两种计算方法的准确性与适用性,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两种计算方法量化表征CO_(2)-水处理前后岩石表面的侵蚀体积。最后,以陕西省咸阳市某煤矿煤样为例,开展了CO_(2)-水-岩反应模拟试验,验证了计算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侵蚀体积计算方法可有效地量化表征CO_(2)-水-岩反应程度,CO_(2)-水处理后岩石表面不同区域的侵蚀差异性明显,岩石表面的侵蚀体积与均方根粗糙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比关系,随着均方根粗糙度的增大,侵蚀体积也相应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点云 CO_(2)-水-岩 基准面 均方根粗糙度 反应程度
下载PDF
AuNPs/CNTs/PDMS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其导电性能研究
3
作者 赵冬 王浩宇 +4 位作者 程宏烈 姚鹏龙 白金锁 吴思彤 桑胜波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2-66,共5页
通过物理混合和原位还原的方法制备了纳米金/碳纳米管/聚二甲基硅氧烷(AuNPs/CNTs/PDMS)复合薄膜。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表明碳纳米管(CNTs)在PDMS中均匀分布。当CNTs含量为4%(wt,质量分数,下同)时,其与纳米金(AuNPs)形成相互连接的网络,... 通过物理混合和原位还原的方法制备了纳米金/碳纳米管/聚二甲基硅氧烷(AuNPs/CNTs/PDMS)复合薄膜。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表明碳纳米管(CNTs)在PDMS中均匀分布。当CNTs含量为4%(wt,质量分数,下同)时,其与纳米金(AuNPs)形成相互连接的网络,复合薄膜具有导电性;CNTs含量为3%,AuNPs还原时间为8h时,复合薄膜灵敏度最高,应变系数为5.71。AuNPs/CNTs/PDMS复合薄膜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导电性,可广泛应用于柔性可穿戴设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NPs/CNTs/PDMS 柔性 应变传感器 协同导电
下载PDF
高填方路堤滑坡成因分析及防护对策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鹏 杨龙伟 +2 位作者 李永勤 李小兵 赵冬 《地基处理》 2024年第S01期95-102,110,共9页
以某高速公路互通匝道高填方路堤边坡失稳为例,综合考虑填方区原始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及施工工艺对路堤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分析了土−岩二元结构填方边坡的变形特征和破坏机理,认为岩土界面可能为填方边坡的最薄弱层面而非填筑界面。同时... 以某高速公路互通匝道高填方路堤边坡失稳为例,综合考虑填方区原始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及施工工艺对路堤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分析了土−岩二元结构填方边坡的变形特征和破坏机理,认为岩土界面可能为填方边坡的最薄弱层面而非填筑界面。同时,根据滑坡成因分析和稳定性评价结果,借助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填方边坡的破坏机理做了进一步验证,并对抗滑桩支挡结构的受力状态进行了数值分析。分析可知,滑坡滑面主要在岩土界面处,滑面形态呈折线状;通过开挖台阶、设置宽平台和抗滑桩支挡可有效抑制路堤边坡变形,同时应加强排水;在抗滑桩支挡作用下,高填方路堤边坡潜在滑动面表现为由深层向浅层的演化破坏;滑动面以上桩身应力逐渐减小,在滑面处形成“三角状”高应力区,滑动面以下桩−土接触段桩身应力主要集中在桩前;桩身主要受弯段在潜在滑面以下;桩身主要受推力部位在滑面以上桩长1/5~1/3处,而主要抗力部位在滑面以下桩前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填方路堤边坡 成因分析 稳定性评价 数值分析 抗滑桩
下载PDF
三金排石颗粒对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后患者的临床研究
5
作者 蔡泽锋 赵冬 +1 位作者 黄正宇 林谋清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3期439-441,共3页
目的:分析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后患者应用三金排石颗粒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我院外一科(泌尿外科)行经尿道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的输尿管结石住院患者1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0... 目的:分析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后患者应用三金排石颗粒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我院外一科(泌尿外科)行经尿道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的输尿管结石住院患者1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治疗组术后给药三金排石颗粒,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可视疼痛量表(VAS)评分、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评分卷表(OABSS)、生活质量评估表(QOL)评分、尿生化指标,同时对术后临床治疗效果、结石残留率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临床疗效更高,术后结石残留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药物治疗后均未发生不良反应。治疗前,两组VAS、IPSS、OABSS、QOL评分及尿生化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VAS、IPSS、OABSS评分以及尿白细胞(尿WBC)、尿红细胞(尿RBC)、尿β_(2)微球蛋白(尿β_(2)-MG)、24h尿钙(24h尿Ca)水平低于对照组,QOL评分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后患者应用三金排石颗粒治疗可有效提升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并可改善患者尿生化指标,提高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金排石颗粒 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 生活质量
下载PDF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机制
6
作者 张彩云 赵冬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91-96,共6页
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工匠型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责任。培养大学生的大国工匠精神是提升企业实力的需要,有利于促进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有助于推动高职院校和企业的共同发展。因此,要立足新时代工匠精神对职业... 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工匠型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责任。培养大学生的大国工匠精神是提升企业实力的需要,有利于促进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有助于推动高职院校和企业的共同发展。因此,要立足新时代工匠精神对职业教育文化发展的现实诉求,认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必要性,从加强校企文化融合的硬件设施建设等方面探索校企文化融合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 企业文化 融合机制
下载PDF
降胆固醇单片复方制剂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1
7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 葛均波 +3 位作者 赵冬 陈桢玥 王箴 彭道泉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33-443,共11页
有效的血脂管理可显著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负担,但目前我国ASCVD患者血脂管理仍面临血脂达标率低、治疗依从性不佳的现状。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他汀和非他汀类药物组成的单片... 有效的血脂管理可显著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负担,但目前我国ASCVD患者血脂管理仍面临血脂达标率低、治疗依从性不佳的现状。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他汀和非他汀类药物组成的单片复方制剂(single-pill combination,SPC)对于提高血脂达标率、改善治疗依从性及预防不良心血管事件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规范我国降胆固醇SPC的临床应用,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组织国内心血管、脑血管、内分泌及药理学专家共同制定了《降胆固醇单片复方制剂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本共识对SPC的临床应用优势及临床研究进行了阐述,并制定了ASCVD防治血脂管理路径,对SPC的适用人群、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处理等给出了明确的指导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片复方制剂 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 血脂管理 胆固醇 联合治疗
下载PDF
高灵敏度柔性多层等强度梁式力/位移传感器设计及传感理论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倪娜 叶智鹏 +1 位作者 李东波 赵冬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75-786,共12页
针对目前柔性传感器大多数结构为薄膜形式,不利于法向集中力与位移同时测量的问题,设计并制备了一种基于多层离子皮肤(柔性电容传感片)的等强度梁式传感器.该触觉传感器由多层离子皮肤和等强度梁构成.当梁的自由端接触被测物时,传感器... 针对目前柔性传感器大多数结构为薄膜形式,不利于法向集中力与位移同时测量的问题,设计并制备了一种基于多层离子皮肤(柔性电容传感片)的等强度梁式传感器.该触觉传感器由多层离子皮肤和等强度梁构成.当梁的自由端接触被测物时,传感器可以将力或位移转化为输出的电容信号来进行法向接触力或位移的测量.建立了传感器电容变化量与梁自由端力/位移关系的传感理论模型,并通过力/位移加载试验对传感理论模型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传感器的传感理论模型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当传感器具有四层结构时,对力/位移测量的灵敏度分别为1.855 mN/pF和0.694 mm/pF.所能测得最小力为0.02 mN,最小位移为0.01 mm,同时该传感器表现出良好线性度(R2=0.994).该传感理论模型可为此类传感器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在柔性机器和医疗健康检测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传感器 等强度悬臂梁 位移
下载PDF
微波照射下附着砂浆对再生混凝土粗骨料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邵珠山 王维涛 +2 位作者 赵冬 袁媛 郭轩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34,共8页
微波照射回收废弃混凝土中的粗骨料是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混凝土再资源化技术。粗骨料表面附着砂浆耗散的微波能量对于回收粗骨料的质量有显著影响。本实验选取了两种常见的粗骨料,花岗岩和玄武岩,制成表面包裹均匀厚度砂浆的试样进... 微波照射回收废弃混凝土中的粗骨料是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混凝土再资源化技术。粗骨料表面附着砂浆耗散的微波能量对于回收粗骨料的质量有显著影响。本实验选取了两种常见的粗骨料,花岗岩和玄武岩,制成表面包裹均匀厚度砂浆的试样进行微波加热试验,研究了不同的砂浆厚度和含水率下试样表面的温度变化,并对微波照射后砂浆失水特性、裂纹扩展及破坏特征进行了分析。微波加热结束后剔除粗骨料表面剩余的附着砂浆,选取形状完整未发生熔融的粗骨料进行单轴抗压强度测试,研究包裹砂浆对微波照射粗骨料强度折减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照射后花岗岩和玄武岩骨料的强度随粘结砂浆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加;微波照射后花岗岩骨料强度随黏附砂浆厚度增加而增加,玄武岩骨料强度随黏附砂浆厚度增加呈下降趋势。与厚度相比,砂浆的含水率对微波加热后粗骨料的强度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微波加热 砂浆厚度 含水率 强度弱化
下载PDF
基于可移动中子源的瞬发γ活化成像研究进展
10
作者 程璨 赵冬 +4 位作者 梁旭文 杨晓艳 贾文宝 夏勋荣 顾加雨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49-757,共9页
瞬发γ活化成像技术基于瞬发γ射线中子活化分析,结合准直测量或者伴随粒子测量手段,以实现对样品内部中元素位置分布的测量。当前大多数相关研究都是基于大型中子源开展的,这限制了该技术的应用场景,可移动小型化中子源是该技术现场应... 瞬发γ活化成像技术基于瞬发γ射线中子活化分析,结合准直测量或者伴随粒子测量手段,以实现对样品内部中元素位置分布的测量。当前大多数相关研究都是基于大型中子源开展的,这限制了该技术的应用场景,可移动小型化中子源是该技术现场应用的必然要求。基于可移动中子源的瞬发伽马活化成像技术按照准直方式可分为基于单孔准直、编码孔准直及伴随粒子测量三类,对其技术原理、研究进展及仍存在的问题进行介绍与讨论。目前的技术在空间分辨率上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未来将进一步结合图像处理算法提高成像质量并降低测量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移动中子源 瞬发伽马射线 元素分布成像 位置分辨率
下载PDF
热中子屏蔽性能测试平台设计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11
作者 王豫庆 李多宏 +6 位作者 张荣华 贾文宝 赵冬 谭西早 朱秋平 周志波 黎春 《核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3-34,共12页
材料热中子屏蔽性能测试是评价新型中子屏蔽材料屏蔽性能的重要手段,并为材料的改进和应用提供重要指导,在中子辐射屏蔽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目前,基于同位素中子源的纯热中子场不易获得,而常用的热中子探测器能量响应范围较宽,导... 材料热中子屏蔽性能测试是评价新型中子屏蔽材料屏蔽性能的重要手段,并为材料的改进和应用提供重要指导,在中子辐射屏蔽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目前,基于同位素中子源的纯热中子场不易获得,而常用的热中子探测器能量响应范围较宽,导致材料的热中子屏蔽性能测试结果的准确性较差。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镉差法”的热中子屏蔽性能方法并建立相应的测试平台。该平台基于252Cf同位素中子源与3He正比计数器,以误差最小化为设计原则,利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对该平台的辐射屏蔽体、中子慢化体、准直体及探测器屏蔽体的材料及尺寸进行优化。对常用辐射防护材料的热中子屏蔽性能进行测试以验证测试方法可行性与准确性,并对探测系统类型、中子源强度、探测系统远近距离、探测系统偏移及中子源类型5种影响因素进行了实验分析。研究表明,该平台的材料热中子屏蔽性能测试结果重复性高、再现性强,可实现对材料热中子屏蔽性能的准确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中子屏蔽性能 能量响应 镉差法 蒙特卡罗模拟
下载PDF
用显微CT研究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的土壤团聚体微结构特征 被引量:30
12
作者 赵冬 许明祥 +2 位作者 刘国彬 张蓉蓉 脱登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23-129,共7页
为了更好了解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团聚体微结构的影响,该研究采用显微CT技术扫描3~5 mm土壤团聚体,获取了3.25μm分辨率的二维图像,并应用数字图像处理软件对团聚体孔隙结构进行三维重建,定量研究了黄土丘陵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 为了更好了解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团聚体微结构的影响,该研究采用显微CT技术扫描3~5 mm土壤团聚体,获取了3.25μm分辨率的二维图像,并应用数字图像处理软件对团聚体孔隙结构进行三维重建,定量研究了黄土丘陵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自然草地、人工灌木和坡耕地)土壤团聚体微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两种植被恢复模式均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团聚体水稳性(P〈0.05),降低了土壤容重。与坡耕地处理相比,自然草地土壤团聚体总孔隙度、大孔隙度(〉100μm)、瘦长型孔隙度分别增加了20%、23%和24%,而分形维数和连通性指数欧拉特征值分别降低了2%和75%,且各指标二者间差异均显著(P〈0.05)。人工灌木土壤团聚体的上述各项孔隙参数均优于自然草地(较坡耕地分别增加了70%、88%和43%以及降低了4%和92%),且除欧拉特征值外,差异均显著(P〈0.05)。分形维数和连通性对土壤结构变化的响应相当敏感,可作为该地区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质量评价的指标,研究结果可为黄土高原土壤质量评价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团聚体 图像处理 显微CT 微结构 植被恢复 黄土丘陵区
下载PDF
中子多芯硼管探测器热中子灵敏度检测研究
13
作者 赵国海 张荣华 +5 位作者 李多宏 徐争争 陈金铸 赵冬 贾文宝 韩叶良 《世界核地质科学》 CAS 2024年第4期841-847,共7页
中子探测器用于测量未知中子辐射场的中子信息时,热中子灵敏度是中子探测器的一项重要参数,需提前对其进行热中子灵敏度的检测,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此外热中子灵敏度也是中子探测器性能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指导着探测器的改进和应用。... 中子探测器用于测量未知中子辐射场的中子信息时,热中子灵敏度是中子探测器的一项重要参数,需提前对其进行热中子灵敏度的检测,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此外热中子灵敏度也是中子探测器性能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指导着探测器的改进和应用。为检测某中子多芯硼管探测器样件的热中子灵敏度,提出一种在非标准中子场下测量热中子灵敏度的实验方法。该方法通过慢化同位素中子源建立含有热中子的中子场,利用活化箔法对探测器所在空间处的热中子注量率进行绝对测量,进而求得该中子探测器的热中子灵敏度。此外,对于不同几何布置下该中子多芯硼管探测器的热中子灵敏度检测结果进行实验分析,确定优选的几何布置。结果表明:该中子多芯硼管具有良好的热中子灵敏度,且测量结果与厂家在标定的结果吻合良好,验证该热中子灵敏度检测方法的可行性与准确性。此实验方法为后续开展探测器的结构设计、优化等提供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子探测器 热中子灵敏度 热中子注量率
下载PDF
正常高值血压人群10年心血管病发病危险的分析 被引量:99
14
作者 赵冬 李翠芬 +5 位作者 王薇 刘静 曾哲淳 王文化 孙佳艺 吴兆苏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730-733,共4页
目的探讨中国35-64岁人群正常高值血压(采用2005年中国高血压指南新的定义)的分布特点、与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及10年心血管病发病危险。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对1992年建立的11省市35-64岁队列研究共30378人基线时血压水... 目的探讨中国35-64岁人群正常高值血压(采用2005年中国高血压指南新的定义)的分布特点、与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及10年心血管病发病危险。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对1992年建立的11省市35-64岁队列研究共30378人基线时血压水平、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分布及10年发生心脑血管病事件(包括冠心病和脑卒中)危险关系进行分析。结果(1)中国35-64岁人群中正常高值血压的现患率为32.2%,其中男性为34.2%,女性为30.2%。(2)正常高值血压人群,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在正常高值范围者最多(45.0%),其次为仅收缩压在正常高值范围者(34.9%),舒张压在正常高值者最少(20.1%)。(3)正常高值血压人群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平均水平高于正常血压人群。(4)调整年龄、性别和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后,与正常血压者相比,基线血压在正常高值范围者10年冠心病事件的发病风险增加31%,脑卒中事件的发病风险增加49%,总心血管病事件的发病风险增加44%。结论正常高值血压者心血管病发病危险高于正常血压者,应加强正常高值血压人群高血压及心脑血管事件的早期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心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发病率
下载PDF
稻季田面水不同形态氮素变化及氮肥减量研究 被引量:46
15
作者 赵冬 颜廷梅 +2 位作者 乔俊 薛峰 杨林章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43-749,共7页
通过氮肥减量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稻季3次施肥后田面水不同形态氮素的变化特征、水稻产量与氮肥农学效率和环境效应的关系。结果表明:施氮显著增加了田面水的氮素质量浓度,且氮素质量浓度随施氮量的减少而降低。田面水总氮,有机氮在施氮... 通过氮肥减量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稻季3次施肥后田面水不同形态氮素的变化特征、水稻产量与氮肥农学效率和环境效应的关系。结果表明:施氮显著增加了田面水的氮素质量浓度,且氮素质量浓度随施氮量的减少而降低。田面水总氮,有机氮在施氮后1 d达到最大,随后快速下降;铵态氮和无机氮在基肥和分蘖肥施用1 d后也达到最大,而在穗肥施用后经历了一个先升后降的变化过程;无机氮是田面水氮素的主要形态,应将无机氮作为农田排水污染检测的主要指标;施氮后1周是防止稻田田面水氮素大量流失的关键时期;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氮肥农学效率不断下降,氮素径流损失不断增大,综合水稻产量、农学效率和环境效应,试验区氮肥减量50%是可行的,但其产量持续性仍需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田面水 氮素形态 氮肥减量 产量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中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伴性功能障碍用药规律
16
作者 刘秋璇 陈佳敏 +2 位作者 谢慧玲 蔡泽锋 赵冬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22期1-6,共6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中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CP)伴性功能障碍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中药治疗CP伴性功能障碍的临床文献,...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中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CP)伴性功能障碍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中药治疗CP伴性功能障碍的临床文献,时限为从建库至2023年11月5日,运用Excel软件统计中药使用频次、性味、归经及功效,SPSS statistic26进行关联规则分析,SPSS Modeler18行聚类分析。结果:纳入52篇文献,包括59个中药处方,涉及中药158味。药物使用总频次为626次,使用频次≥10次的药物有车前子、柴胡、黄柏、淫羊藿、丹参、茯苓、甘草、山萸肉、菟丝子、赤芍等。药性排前3的依次是寒、温、平性。药味排前3的依次是甘、苦、辛味。归经排前3的依次是肝、肾、脾经。功效使用频次排前6的依次是补虚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理气药及收涩药。关联规则分析得到置信度及支持度最高的为熟地黄、山药、山萸肉组合。通过聚类分析挖掘出3种组方,分别适合于肾阴阳两虚证、肝郁脾虚夹湿热证、湿热夹瘀证。结论:临床治疗CP伴性功能障碍常使用车前子、柴胡、黄柏、淫羊藿、丹参等中药,以补虚活血、清热利湿、理气为主,符合该病肾虚肝郁、湿热瘀滞的主要病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前列腺炎 性功能障碍 数据挖掘 中药 用药规律
下载PDF
某大底盘双塔楼偏置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分析
17
作者 王江龙 高扬 +2 位作者 赵冬 王丽梅 张晨 《甘肃科学学报》 2024年第5期110-116,124,共8页
以某城市综合体实际工程为背景,研究扭转不规则等超限工程的破坏机理和应对措施,并基于抗震性能提出工程设计方法。该工程为大底盘双塔楼偏置超长复杂高层建筑,存在扭转不规则、楼板不连续、竖向体型收进、局部穿层柱、双塔楼结构及塔... 以某城市综合体实际工程为背景,研究扭转不规则等超限工程的破坏机理和应对措施,并基于抗震性能提出工程设计方法。该工程为大底盘双塔楼偏置超长复杂高层建筑,存在扭转不规则、楼板不连续、竖向体型收进、局部穿层柱、双塔楼结构及塔楼偏置等不规则项,采用基于动力非线性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利用多种软件进行了小震下的反应谱分析和弹性动力时程分析、中震弹性和不屈服的承载力复核,以及大震下的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结果表明:该结构抗震性能良好,结构体系合理可行,能够达到小震弹性、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性能目标。由于该结构超长,通过温度作用间接效应分析,计算超长结构在温度影响下产生的温度应力,并根据温度应力计算配筋,与结构荷载效应组合,解决了超长混凝土结构温度应力影响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限高层建筑 双塔楼 抗震性能设计 动力弹塑性分析 温度应力
下载PDF
太湖地区稻田氮素损失特征及环境效应分析 被引量:29
18
作者 赵冬 颜廷梅 +2 位作者 乔俊 杨林章 吕寒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49-1154,共6页
通过氮肥减量小区试验,研究了太湖地区稻田氮素径流损失、渗漏损失、氨挥发损失以及氨挥发通量的动态变化特征,阐述了氮素损失量、水稻产量与施氮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稻季氮素径流损失和氨挥发损失均随施氮量的增加不断增加,而渗漏... 通过氮肥减量小区试验,研究了太湖地区稻田氮素径流损失、渗漏损失、氨挥发损失以及氨挥发通量的动态变化特征,阐述了氮素损失量、水稻产量与施氮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稻季氮素径流损失和氨挥发损失均随施氮量的增加不断增加,而渗漏损失与施氮量没有显著相关性。综合整个稻季,氨挥发损失以分蘖肥期最高,基肥期次之,穗肥期最低。稻季氮素总损失为13.7~59.8 kg·hm-2,占总施氮量的16.5%~22.2%,且随施氮量的增加而不断增加,其中氨挥发损失占42.2%~72.0%,径流损失占22.2%~38.4%,渗漏损失占5.8%~22.7%。稻季181 kg·hm-2的氮肥用量,较常规施氮量减少了33%的氮肥,增加了10.3%的产量,降低了48.5%的氮素损失,较好地兼顾了粮食产量和环境效应;而对于重要环境区域或高污染区域,还可以尝试更低的氮肥投入,以达到更好的环境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太湖地区 氮素损失 环境效应
下载PDF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药物治疗进展
19
作者 朱琳 许永崧 +2 位作者 冯晓彤 赵冬 柯静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8-445,共8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目前导致成人失明的主要原因。近年来DR的治疗手段不断丰富,其中药物治疗相关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更是获得了很大的进展。本文总结了DR相关治疗药物的现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目前导致成人失明的主要原因。近年来DR的治疗手段不断丰富,其中药物治疗相关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更是获得了很大的进展。本文总结了DR相关治疗药物的现况和进展,包括羟苯磺酸钙(calcium dobesilate,CAD)、胰激肽原酶(pancreatic kininogenase,PK)、非诺贝特(fenofibrate)、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nti-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anti-VEGF)药物、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ucagon-like peptide-1 receptor agonist,GLP-1RA)、钠-葡萄糖共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odium-dependent glucose transporter 2 inhibitors,SGLT-2i)、非奈利酮(finerenone)、抗氧化剂、天然产物及褪黑素(melatonin)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药物治疗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秦巴山区富水公路滑坡监测分析及工程效果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赵冬 蔡庆娥 +1 位作者 刘卫民 尉学勇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4-29,共6页
滑坡的形成和发展往往与地表水和地下水活动相关,本文深入分析了秦巴山区十天高速某富水滑坡的成因机理,预测了公路开挖后滑坡的变形破坏模式并制定了相应的治理方案;通过施工期间监测资料分析及工程效果研究,验证了其变形破坏模式并总... 滑坡的形成和发展往往与地表水和地下水活动相关,本文深入分析了秦巴山区十天高速某富水滑坡的成因机理,预测了公路开挖后滑坡的变形破坏模式并制定了相应的治理方案;通过施工期间监测资料分析及工程效果研究,验证了其变形破坏模式并总结了治理工程实施过程中滑坡各阶段变形特点。提出对于地下水来源丰富的大型覆盖层滑坡,其蠕变特性与黏性土的流变性及自身的应力状态有关,滑体中黏粒含量越高、塑性指数越大、含水量越高,土的流变性越强,滑坡蠕动变形越明显;该类滑坡仅采取支挡和地表排水措施难以有效控制其变形发展,需辅以泄水隧洞等地下排水工程,改变地下水渗流场,提高滑带有效应力,方可稳定滑坡;大型深层覆盖层滑坡即使采用抗滑桩等支挡工程进行预加固,随着开挖的加深,坡体应变能释放,将形成新的塑性区,滑面的发展遵循"渐进破坏"理论,逐步向下发展,治理工程需兼顾多层滑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巴山区 富水滑坡 流变性 泄水隧洞 塑性区 渐进破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