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祝大地电场异常与1995年永登5.8、1996年天祝5.4级地震 被引量:11
1
作者 赵和云 阮爱国 +2 位作者 扬荣 梁子斌 韩德胜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6-64,共9页
利用中法合作的天祝电测台从 1 994年 1 0月至 1 997年 6月每分钟的观测资料 ,使用常规分析方法、分数维方法、垂直极化方向投影法和MT定点测深二维反演方法处理后 ,发现在 1 995年 7月 2 2日永登 5.8级地震 (Δ=84km)和 1 996年 6月 1... 利用中法合作的天祝电测台从 1 994年 1 0月至 1 997年 6月每分钟的观测资料 ,使用常规分析方法、分数维方法、垂直极化方向投影法和MT定点测深二维反演方法处理后 ,发现在 1 995年 7月 2 2日永登 5.8级地震 (Δ=84km)和 1 996年 6月 1日天祝 5.4级地震 (Δ =65km)前 ,4种方法、5种参数不同程度地显现出短临异常 ,并表现出较好的协调性 .其中分数维异常和主轴视电阻率异常显示了明显的方向性 .地电场异常对与台站同处一条断裂带上天祝地震的孕震过程反映更敏感 .还从 4个方面讨论了异常的可靠性 ,并提出了产生异常的可能机理 .认为永登 5.8级地震前大地电场异常由主要是震源处的电磁辐射以及台站下方 7km左右介质电性变化共同产生 ;而天祝地震前异常主要由台站下方 5~ 3 0km范围内沿断裂走向的岩石电阻率变化所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电场 短临异常 异常特征 异常机理 地震前兆 永登地震 初电阻率 天祝地震
下载PDF
青海省共和7.0级地震前兆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3
2
作者 赵和云 梁子彬 +1 位作者 李炳乾 钱家栋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59-366,共8页
在共和地区简化的介质模型上,应用固液两相介质的本构关系,模拟计算了1990年共和7.0级地震的前兆特征.结果表明,模拟得到的介质状态分布、扩展变化与共和地震前可靠异常的时空分布规律大体相似.由此得知,共和地震的孕育经... 在共和地区简化的介质模型上,应用固液两相介质的本构关系,模拟计算了1990年共和7.0级地震的前兆特征.结果表明,模拟得到的介质状态分布、扩展变化与共和地震前可靠异常的时空分布规律大体相似.由此得知,共和地震的孕育经历了大面积弹性变形—早期的非弹性膨胀—西宁周围地区的应变软化与弹性恢复—震源附近高密度地体的非弹性膨胀—发震等过程.可以看出,它既不是一个简单的裂隙发育贯通过程,也不是孕震区非弹性体积膨胀、进水过程,而是介质多种状态此起彼伏的复杂进程,其具体程式受震源及周围地区的地质构造环境所决定.由此得出,不同地震孕育的地质构造环境不可能相同,其前兆显示的时空分布规律也必然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地震前兆 数值模拟 二相介质 青海
下载PDF
甘肃、宁夏和青海地区地震前兆的某些特征 被引量:4
3
作者 赵和云 钱家栋 +2 位作者 夏玉胜 毛可 梁子斌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1997年第3期1-10,共10页
通过对甘肃、宁夏和青海三省(区)20次地震的前兆异常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该地区地震前兆存在“地震异常范围小、异常幅度小、异常时间短和地震活动周期短”的区域特征.同时还发现甘、宁、青地区的地震前兆有以下5个方面的共性特征... 通过对甘肃、宁夏和青海三省(区)20次地震的前兆异常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该地区地震前兆存在“地震异常范围小、异常幅度小、异常时间短和地震活动周期短”的区域特征.同时还发现甘、宁、青地区的地震前兆有以下5个方面的共性特征:(1)6级以上地震前都有空区出现,且不同震级的空区随逼近发震时间先后嵌套出现,呈现了介质逐渐硬化的过程;(2)多种前兆的趋势异常各具某种优势形态;(3)形变资料在大震前的反向(或加速)变化是本地区出现频率较高的一种前兆;(4)同一区域的多种前兆在时间进程上存在内在的协调一致性;(5)强震发震日期及其短临前兆与磁暴、朔望及大气压力变化等外部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前兆 统计分析 共性 西北地区 中国
下载PDF
Pb-PbCl_2固体不极化电极在地电场观测中的作用和效能 被引量:9
4
作者 赵和云 阮爱国 +1 位作者 梁子斌 杨荣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45-52,共8页
从二个方面讨论了Pb-PbCl2固体不极化电极在地电场观测中的效能和地震预报中的作用。一方面,由地电场的基本规律衡量了兰州、天祝用Pb-PbCl2固体不极化电极所得到观测资料的性质,认为观测量中绝大部分为地电场物理量,其中对地电场... 从二个方面讨论了Pb-PbCl2固体不极化电极在地电场观测中的效能和地震预报中的作用。一方面,由地电场的基本规律衡量了兰州、天祝用Pb-PbCl2固体不极化电极所得到观测资料的性质,认为观测量中绝大部分为地电场物理量,其中对地电场的快速变化(大地电场)记录的真实可靠;对缓慢变化(自然电场)除地下真实的变化外,还可能叠加有微小的电极电位漂移。不过这种漂移远比铅电极小得多,约15天小于1.5mV/km。另一方面,在兰州、天祝使用Pb-PbCl2固体不极化电极观测的2~3年期间,发生了永登5.8级地震和天祝5.4级地震。永登5.8级地震前,兰州、天祝台观测到地电、地磁日变形态崎变和突变,表明震源处有电磁辐射扰动;天祝5.4级地震前,由于天祝台与震中同处一条话动断裂,与断层垂直的测线上出现了明显的自然电位增大异常。所有这些观测结果表明,Pb-PbCl2固体不极化电极的使用可以推动地电观测与应用研究进入一个新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电场 不极化电极 地电异常
下载PDF
地电阻率趋势变化的形态特征与地震 被引量:22
5
作者 赵和云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368-375,共8页
总结26年来全国近百个台站的地电阻率观测资料,发现可将以月均值为基本数据的地电阻率趋势变化形态分为5种类型,其中的3种类型属异常变化,它们有互不相同的定性、定量特征,并且与地震的关系也不相同:“漏斗”型地电阻率趋势变... 总结26年来全国近百个台站的地电阻率观测资料,发现可将以月均值为基本数据的地电阻率趋势变化形态分为5种类型,其中的3种类型属异常变化,它们有互不相同的定性、定量特征,并且与地震的关系也不相同:“漏斗”型地电阻率趋势变化与强震相对应,“勺”型变化则与中强震活动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而“斜”型趋势变化一般不对应地震.本文由受压岩石的实验结果对不同类型的形态特征以及与地震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讨论,认为不同地电阻率趋势变化形态实际上反映了地下岩土层所处的应力状态不同:“漏斗”型反映了地下岩土层处于高应力状态;“勺”型反映地下介质处于中高应力状态;而“斜”型则反映地下介质的应力在松弛.所有这些认识对于中期地震预报是有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电阻率 趋势变化 形态分类 地震
下载PDF
衡量地电阻率观测资料内在质量的一种方法 被引量:5
6
作者 赵和云 丁卉 韩德胜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1999年第2期156-159,共4页
提出了一种衡量地电阻率观测资料内在质量的方法。该方法综合了仪器精 度、环境干扰、季节变化、观测信噪比等因素,能对观测资料的质量给出公正、合理的 评价。
关键词 地电阻率 观测资料质量 评价法 地震前兆
下载PDF
地电台址大范围介质条件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赵和云 阮爱国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1992年第3期64-70,共7页
本文取两类震源模型,即“闭锁”模型和“膨胀”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了大范围层状介质在多种不同组合情况下,其应力、应变场的分布,并进而计算了由附加应力、应变产生的视电阻率变化量。结果表明,不同介质组合对地电阻率前兆异常观测... 本文取两类震源模型,即“闭锁”模型和“膨胀”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了大范围层状介质在多种不同组合情况下,其应力、应变场的分布,并进而计算了由附加应力、应变产生的视电阻率变化量。结果表明,不同介质组合对地电阻率前兆异常观测的影响不同,有利于发现前兆异常的大范围介质条件是:(1)坚硬层孕震;(2)孕育地震的高强度坚硬层要薄;(3)地表疏松覆盖层不能太厚。此外,计算结果还表明,地电台站探测范围内的介质力学,电性条件对前兆异常观测也有重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观测 地电台址 介质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利用地电阻率短临异常预报天祝—景泰6.2级地震的可能性 被引量:1
8
作者 赵和云 杜学彬 孙景芳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5-20,共6页
景泰6.2级地震前,震中300km范围内虽有9个地电台,但有短临异常的台站仅三个,且异常时空分布规律性差。由于这些特点,尽管震前已发现了这些异常,但终因不认识其复杂图象而未作出短临预报。本文利用地电异常与断裂展布、发震应力之间的关... 景泰6.2级地震前,震中300km范围内虽有9个地电台,但有短临异常的台站仅三个,且异常时空分布规律性差。由于这些特点,尽管震前已发现了这些异常,但终因不认识其复杂图象而未作出短临预报。本文利用地电异常与断裂展布、发震应力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解释了景泰地震前地电短临异常的时空分布特征,认为这种异常图象是特定构造格局下的真实反映。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震前作出地震三要素预报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电阻率 短临异常 预报 地震 震级
下载PDF
地电阻率的分数维及其前兆特征 被引量:2
9
作者 赵和云 梁子彬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1-17,共7页
本文利用关联维数的计算方法处理了昌黎地电台、青县地电台1970年至1978年地电阻率日均值资料。结果表明:地电阻率时间序列存在分维结构,并且在地震前有明显的降维变化。显然,这一特征对地震预报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地震前兆 地电阻率 分数维
下载PDF
兰州地震研究所地电场预报地震研究取得显著进展
10
作者 赵和云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351-352,共2页
关键词 地电场 异常 地震预报
下载PDF
地电阻率预报地震新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9
11
作者 薛顺章 温新民 +3 位作者 董永德 梁子彬 张庆渊 赵和云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227-234,共8页
采用单一极距观测地电阻率预报地震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本文以地下浅部水平层状介质模型为基础,建立多极距观测系统电阻率反演方法,以探索提高地电阻率预报效能的新途径.多台的长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多极距观测反演方法获得的... 采用单一极距观测地电阻率预报地震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本文以地下浅部水平层状介质模型为基础,建立多极距观测系统电阻率反演方法,以探索提高地电阻率预报效能的新途径.多台的长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多极距观测反演方法获得的地下浅部勘探底层电阻率的变化预报地震,比地电阻率变化预报地震具有明显独特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电阻率 地震预报 多极距观测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缘及其邻区的地壳结构与地震关系初探 被引量:17
12
作者 周民都 赵和云 +1 位作者 马钦忠 钱家栋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1997年第1期58-63,共6页
用人工地震测深资料及天然地震反演结果给出了东经96°~108°,北纬32°~40°范围内的莫霍面埋深图,并讨论了莫霍面轮廓与中强地震发生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强地震多发生在地壳厚度急剧变化。
关键词 地壳结构 莫霍间断面 青藏高原 强震 地震
下载PDF
大地电磁场的两种大震短临异常 被引量:5
13
作者 安海静 赵家骝 +1 位作者 赵和云 刘宝勤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8-173,共6页
根据中法电磁合作台运行6年的资料,在年变形态对比的基础上合理地选取有效测道值构建了相应的时间序列图。从中发现昆仑山口西8.1级大震前一个多月时间中,正常大地电磁场中叠加间歇性畸变干扰,按形态分为'阶跃突跳'、'单尖... 根据中法电磁合作台运行6年的资料,在年变形态对比的基础上合理地选取有效测道值构建了相应的时间序列图。从中发现昆仑山口西8.1级大震前一个多月时间中,正常大地电磁场中叠加间歇性畸变干扰,按形态分为'阶跃突跳'、'单尖突变'两种类型。简略地讨论了产生两种异常现象的可能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电磁场 短临异常 日变时间序列 年变
下载PDF
景泰6.2(Ms)级地震地电阻率变化特征 被引量:6
14
作者 杜学彬 赵和云 +1 位作者 陈宝智 郭惠敏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8-35,共8页
本文讨论了景泰6.2级地震,400km范围内有关11个地电台震前地电阻率变化,得到如下结论:1)武威、定西和水丹地电台在本次地震前观测到地电阻率临震突变;2)中、强地震前地电台能否观测到地电阻率临震突变与分布于震源区内、外的深大活断裂... 本文讨论了景泰6.2级地震,400km范围内有关11个地电台震前地电阻率变化,得到如下结论:1)武威、定西和水丹地电台在本次地震前观测到地电阻率临震突变;2)中、强地震前地电台能否观测到地电阻率临震突变与分布于震源区内、外的深大活断裂、强烈活断层以及发震应力场有关;3)临震前地电阻率变化时-空特征表明本次地震可能是NNW向(或与该方向大致相同)应力场短期内作用增强诱导发生的,并且震源断层北盘起了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电阻率 应力场 地震 震级
下载PDF
我国地电预报地震的研究取得明显进展
15
作者 赵和云 《国际地震动态》 1990年第10期6-10,共5页
本文从观测系统、资料质量、分析预报方法、科学研究以及预报实践等诸方面综述了自1985年以来地电方法预报地震的研究所取得的新进展。
关键词 地震 预报 地电法
下载PDF
孕震过程中冲流电位地电异常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朱涛 赵和云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98-406,共9页
分别计算了具有对称压力源分布的水平层状半空间介质模型和各向异性裂隙模型的地表冲流电位异常 .结果表明 ,本文所采用的模型计算出来的地表冲流电位异常最大值的量级是合理的 ,其幅度最大约为几百毫伏 ;异常范围随地下各向异性强烈程... 分别计算了具有对称压力源分布的水平层状半空间介质模型和各向异性裂隙模型的地表冲流电位异常 .结果表明 ,本文所采用的模型计算出来的地表冲流电位异常最大值的量级是合理的 ,其幅度最大约为几百毫伏 ;异常范围随地下各向异性强烈程度而变化 .同时 ,在计算地表冲流电位异常时引入了各向异性裂隙的概念 ,从而从理论上解决了实际观测与理论不相符合的矛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冲流电位 地电异常 各向异性裂隙 孕震 对称压力源
下载PDF
松山台地电场的自然电位异常 被引量:2
17
作者 安海静 赵家骝 +1 位作者 赵和云 刘宝勤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15-120,共6页
根据对中法合作天祝松山电磁台运行6年的全部资料(变化周期≥1d)的分析,从中可看出,我国西部某些中强以上地震前,天祝地电场出现了缓变信息异常,也就是通常所指的自然电位异常。异常有2种形式,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性背景变化和大幅度的... 根据对中法合作天祝松山电磁台运行6年的全部资料(变化周期≥1d)的分析,从中可看出,我国西部某些中强以上地震前,天祝地电场出现了缓变信息异常,也就是通常所指的自然电位异常。异常有2种形式,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性背景变化和大幅度的单向加速变化。除此之外,震前还有短临的大地电场阶跃性异常。文中讨论了几种异常的可能机理,认为大幅度的单向加速异常与磁暴有关;而趋势性背景变化是过滤电场的冲流电位在震前明显改变所致,主要出现在2001年昆仑山口西8.1级大震之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电场 自然电位 异常 地震 电磁台
下载PDF
地电台址构造条件的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 被引量:5
18
作者 阮爱国 赵和云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1991年第4期22-28,共7页
本文应用粘弹性三维有限元程序,模拟了在定常速率加载边界条件下,断层对于层状介质应力、应变场的影响,并进而通过应力—应变场与地电阻率变化的关系,最终揭示出断层对地电观测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断裂所处位置、断裂的力学性质及类... 本文应用粘弹性三维有限元程序,模拟了在定常速率加载边界条件下,断层对于层状介质应力、应变场的影响,并进而通过应力—应变场与地电阻率变化的关系,最终揭示出断层对地电观测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断裂所处位置、断裂的力学性质及类型对地电台址的选择有重要意义。破碎且较宽的平行断层对地电信息有一定的阻隔作用,而久不活动的被压实的断裂、垂直断层的中段、雁列式断裂端点对地电信息却有增强作用。另外本文还讨论了发震构造的类型对地电观测的影响,结果表明断错型地震的前兆信息强,而走滑型地震的前兆信息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电台址 有限元 数值模拟 构造
下载PDF
地电阻率的分数维结构 被引量:2
19
作者 梁子斌 赵和云 蔡红卫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1996年第1期29-35,共7页
利用重建动力学相空间的方法,对唐山地震前后其周围几个台站及山丹地电台1990年的地电阻率观测资料进行了关联分维、李雅普诺夫指数及复杂度的计算,结果表明,地电阻率时间序列具有分维结构,在正常情况下,其吸引子维数在2.5... 利用重建动力学相空间的方法,对唐山地震前后其周围几个台站及山丹地电台1990年的地电阻率观测资料进行了关联分维、李雅普诺夫指数及复杂度的计算,结果表明,地电阻率时间序列具有分维结构,在正常情况下,其吸引子维数在2.5左右。由复杂度的计算结果得知,地电阻率变化远比其它已知的标准奇怪吸引子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电阻率 分数维 时间序列 相空间 地震预报
下载PDF
起伏地形条件下层状介质的视电阻率计算及其在地电前兆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马钦忠 赵和云 钱家栋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1993年第2期1-5,共5页
本文以二维层状介质模型为基础利用边界单元法,对地形起伏所引起的视电阻率变化进行了数值模拟,探讨了水平层状介质表层存在不规则地形条件下地电阻率的理论计算方法,并讨论了地形对地电前兆复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起伏较大的地形变化... 本文以二维层状介质模型为基础利用边界单元法,对地形起伏所引起的视电阻率变化进行了数值模拟,探讨了水平层状介质表层存在不规则地形条件下地电阻率的理论计算方法,并讨论了地形对地电前兆复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起伏较大的地形变化对视电阻率相对变化量中的深层电阻率变化有减小作用,这就降低了地电观测资料中包含的深层电性信息的比例,因而对突出地电观测资料中孕震变化的成份是不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地电阻率 地震前兆 地形条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