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纤维腺瘤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19
1
作者 赵扬冰 陈洁 《临床外科杂志》 2007年第6期369-371,共3页
关键词 乳腺纤维腺瘤 治疗进展
下载PDF
冷光透照法对乳腺疾病诊断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赵扬冰 《现代预防医学》 CAS 1994年第3期162-165,共4页
本文将冷光透照法与B超及X光检查对乳腺疾病的诊断效能进行了比较,其结果显示无统计学显著差异。冷透+B超、冷透+X线+B超的联合使用可提高对乳腺癌诊断的敏感度但特异度有所降低。由于冷光检查对于较小或较深之肿瘤诊断较困难... 本文将冷光透照法与B超及X光检查对乳腺疾病的诊断效能进行了比较,其结果显示无统计学显著差异。冷透+B超、冷透+X线+B超的联合使用可提高对乳腺癌诊断的敏感度但特异度有所降低。由于冷光检查对于较小或较深之肿瘤诊断较困难,尚不宜作为健康人群中乳癌的筛选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光透照法 乳腺疾病 诊断
下载PDF
乳癌患者乳头受累危险因素的研究
3
作者 赵扬冰 陈佩珍 +4 位作者 陈国经 朱精强 王学 史宗道 陈彬 《华西医学》 CAS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337-340,共4页
从1987年7月至1989年6月,对我科104例乳癌患者的术后乳头离体标本作了病理切片检查,以了解乳头受癌肿累及的危险因素。104例患者中20例(19.2%)乳头受累及。乳癌的临床分期、癌肿——乳头距、乳头外观改变及腋淋巴结转移数因素为乳癌患... 从1987年7月至1989年6月,对我科104例乳癌患者的术后乳头离体标本作了病理切片检查,以了解乳头受癌肿累及的危险因素。104例患者中20例(19.2%)乳头受累及。乳癌的临床分期、癌肿——乳头距、乳头外观改变及腋淋巴结转移数因素为乳癌患者乳头受累的有统计学显著意义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受累 危险因素 乳腺癌
下载PDF
肿瘤标志物CA15—3对诊断乳癌远转移的价值
4
作者 赵扬冰 李进前 《现代预防医学》 CAS 1997年第1期1-3,共3页
1995年6月—1996年4月,作者对129例病理确诊为乳腺癌并接受了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随访内容之一,进行了CA15—3测定,并对其中的88例进行了CEA检测。术后随访时间6月—118月。13例确诊为复发或转移。以... 1995年6月—1996年4月,作者对129例病理确诊为乳腺癌并接受了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随访内容之一,进行了CA15—3测定,并对其中的88例进行了CEA检测。术后随访时间6月—118月。13例确诊为复发或转移。以血清CA15—3=15u/ml作为界值,敏感度为46.2%,特异度为97.4%,阳性预检值为66.7%。以CEA≥12ng/ml为阳性,则敏感度为37.5%,特异度为88.8%。阳性预检值为25.0%。CA15—3是一种预示是否有乳癌远转移的较好的肿瘤标志物。作者还对CA15—3和CEA联合诊断试验的价值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标志物 CA15-3 CEA 乳癌远转移 乳腺癌
下载PDF
乳腺肿瘤中VEGF的表达和MVD分布 被引量:20
5
作者 李宏江 敬静 +3 位作者 汪静 吕青 陈琳 赵扬冰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88-289,共2页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 (MVD)的分布与乳腺癌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雌激素受体 (ER)表达、腋淋巴转移及复发转移和生存率的关系。方法 用 因子抗体与抗 VEGF多克隆抗体分别作乳腺病灶病理切片的...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 (MVD)的分布与乳腺癌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雌激素受体 (ER)表达、腋淋巴转移及复发转移和生存率的关系。方法 用 因子抗体与抗 VEGF多克隆抗体分别作乳腺病灶病理切片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在显微镜下判断 VEGF染色程度和进行微血管计数。结果 乳腺癌的 VEGF阳性表达率为 5 1.35 % (38/74 ) ,MVD均值为 (30 .8± 19.4 )个 /2 0 0倍视野 ,而良性乳腺疾病的 VEGF阳性表达率 16 .13% (5 /31) (P<0 .0 0 5 ) ,MVD均值为 (16 .0 9± 7.9)个 /2 0 0倍视野 (P<0 .0 5 ) ;乳腺癌中 ,MVD与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腋淋巴转移及复发转移有关 (P<0 .0 5 ) ,VEGF与腋淋巴转移及复发转移有关(P<0 .0 5 )。 VEGF和 MVD与患者的无瘤生存率明显相关 (P<0 .0 5 )。 VEGF和 MVD之间无明显关系。结论 乳腺癌的 VEGF和 MVD与患者的预后有关 ,均可作为判断乳癌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 VEGF不是影响肿瘤新生血管形成的唯一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微血管密度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新生血管
下载PDF
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宏江 赵扬冰 +3 位作者 敬静 徐卫云 陈国经 陈佩珍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05-206,共2页
目的 探讨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1 1 0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3例 (39 1 % )乳头内陷 :45例 (40 9% )误诊为乳腺癌 ;术后 8例 (7 3 % )切口感染 ,其中 5例形成乳管瘘。结论 浆细... 目的 探讨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1 1 0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3例 (39 1 % )乳头内陷 :45例 (40 9% )误诊为乳腺癌 ;术后 8例 (7 3 % )切口感染 ,其中 5例形成乳管瘘。结论 浆细胞性乳腺炎极易误诊为乳腺癌 ;乳头内陷畸形是引起该病的重要原因 ;病灶彻底切除及手术时机的正确选择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细胞性乳腺炎 乳腺导管扩张症 乳头内陷 乳管瘘 外科治疗 临床特点 诊断 治疗 临床分析
下载PDF
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裸鼠移植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0
7
作者 白绍槐 赵扬冰 +4 位作者 张旋波 李宏江 敬静 谢从义 陈国经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2期220-221,共2页
将1996年1月获得的1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原发肿瘤和转移淋巴结,移植于BALB/c-nu/nu裸小鼠胸部乳垫下,31天后在局部出现肿瘤结节,并逐渐长大,以后进行鼠间传代移植,现已15代,移植成功率100%,肿瘤... 将1996年1月获得的1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原发肿瘤和转移淋巴结,移植于BALB/c-nu/nu裸小鼠胸部乳垫下,31天后在局部出现肿瘤结节,并逐渐长大,以后进行鼠间传代移植,现已15代,移植成功率100%,肿瘤保持了原先的生物学特性。经医学文献检索证实,该模型在国内属首次建立,为乳腺癌的深入研究建立了一个很有价值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鼠 动物模型 浸润性导管癌 乳腺癌 移植
下载PDF
希罗达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储大同 刘基巍 +8 位作者 李维廉 宋三泰 赵扬冰 宋恕平 赵龙妹 朱建新 王怀谨 张嘉庆 北京希罗达治疗乳腺癌协作组100021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321-324,共4页
目的:评价希罗达(Xeloda)治疗国人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2001年6月至2002年8月,共入选76例转移性乳腺癌病人。所有病人均予希罗达2 500mg/m^2/天,分早晚两次,饭后30分钟内口服,连服14天,间歇7天,即每个治疗周期为21天;至... 目的:评价希罗达(Xeloda)治疗国人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2001年6月至2002年8月,共入选76例转移性乳腺癌病人。所有病人均予希罗达2 500mg/m^2/天,分早晚两次,饭后30分钟内口服,连服14天,间歇7天,即每个治疗周期为21天;至少治疗2周期。结果:76例中,1例完全缓解,25例部分缓解。病情稳定34例(44.7%),疾病进展为 15例(19.7%)。总有效率为 34.2%。肿瘤控制率(CR+PR+SD)为 78.9%。毒性反应 Ⅰ/Ⅱ级主要为手足综合征 19例(25.0%)、恶心13例(17.1%)和腹泻12例(15.8%); Ⅲ级主要为恶心2例(2.6%)、呕吐2例(2.6%)、血小板减少2例(2.6%)、GOT升高2例(2.6%)及头晕1例(1.3%),无Ⅳ级毒性。结论:口服希罗达治疗国人复治的转移性乳腺癌疗效较高,耐受性好,可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罗达 治疗 转移性乳腺癌 疗效 安全性 临床研究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BRCA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模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云青 张思仲 +1 位作者 肖翠英 赵扬冰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057-1060,共4页
目的:探讨在散发性乳腺癌患者中乳腺癌易感基因1(breastcancer1,BRCA1)启动子区13个CpG二核苷酸甲基化模式与肿瘤发生的关系。方法:用新发展的甲基化敏感单链构象分析法methylationsensitivesinglestrandconformationanalysis,MSSSCA及... 目的:探讨在散发性乳腺癌患者中乳腺癌易感基因1(breastcancer1,BRCA1)启动子区13个CpG二核苷酸甲基化模式与肿瘤发生的关系。方法:用新发展的甲基化敏感单链构象分析法methylationsensitivesinglestrandconformationanalysis,MSSSCA及DNA测序技术,对66例乳腺癌患者的癌组织、癌旁组织、外周血细胞中的BR-CA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模式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有3种不同的甲基化模式。其中16例(24.2%)为高度甲基化,3例(4.5%)为部分甲基化,其余为未甲基化。结论:在部分散发性乳腺癌中BRCA1基因是高度甲基化的,它可能是BRCA1基因表达下降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BRCA1基因 MS-SSCA法 甲基化模式 启动子
下载PDF
乳腺癌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宏江 赵扬冰 +3 位作者 吕青 敬静 陈国经 陈佩珍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1年第z1期263-265,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外科治疗的策略及手术技巧的改进.方法:总结及随访258例乳腺癌的外科治疗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①Ⅲ期乳腺癌行改良根治术88例,行根治术20例,两者的无瘤生存率与总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Ⅳ期患者有5例行根治性手术... 目的:探讨乳腺癌外科治疗的策略及手术技巧的改进.方法:总结及随访258例乳腺癌的外科治疗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①Ⅲ期乳腺癌行改良根治术88例,行根治术20例,两者的无瘤生存率与总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Ⅳ期患者有5例行根治性手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②采用特制乳腺刀游离皮瓣和电刀切除,手术输血3.5%.局部并发症:术后皮下积血2.7%.皮瓣坏死7.4%,皮下积液18.6%.患肢水肿4.3%.结论:改良根治术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术式.部分Ⅳ期患者仍然可以行根治性手术:乳腺刀和电刀的使用,可以减少手术输血,缩短手术时间,不会增加并发症合理的腋窝清扫可以减少并发症.肿瘤防治杂志,2001,8(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外科学 手术后并发症 随访研究 预后
下载PDF
乳癌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宏江 赵扬冰 +4 位作者 吕青 敬静 李志宇 徐卫云 袁家天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6期331-334,共4页
目的 探讨乳癌外科治疗的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5 8例乳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1)13 6例Ⅰ~Ⅱ期患者行改良根治术 ,总生存率为 10 0 % ,无复发生存率为 92 .6%。 (2 )保留乳房的乳癌手术 2例 ,1例 (5 0 % )术后 5个月局部复发。 (... 目的 探讨乳癌外科治疗的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5 8例乳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1)13 6例Ⅰ~Ⅱ期患者行改良根治术 ,总生存率为 10 0 % ,无复发生存率为 92 .6%。 (2 )保留乳房的乳癌手术 2例 ,1例 (5 0 % )术后 5个月局部复发。 (3 )Ⅲ期乳癌行改良根治术 88例 ,行根治术 2 0例 ,两者的无瘤生存率与总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 (4 )Ⅳ期患者有 5例行根治性手术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5 )采用特制乳腺刀游离皮瓣和电刀切除 ,并合理清扫腋窝 ,手术输血率为 3 .5 %。局部并发症有术后皮下积血 2 .7% ,皮瓣坏死 7.4% ,皮下积液 18.6% ,患侧肢体水肿 4.3 %。结论 改良根治术是治疗Ⅰ~Ⅲ期乳癌的主要术式 ,乳腺刀和电刀的使用 ,可以减少手术输血 ,缩短手术时间 ;合理的腋窝清扫可以减少患侧肢体水肿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癌 外科治疗 乳腺刀 电刀 改良极治术 腋窝清扫
下载PDF
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防治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李宏江 朱精强 +2 位作者 赵扬冰 敬静 李志宇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56-157,共2页
关键词 乳腺癌 术后皮下积液 防治
下载PDF
乳腺癌术后影响患肢功能康复的原因 被引量:17
13
作者 李宏江 赵扬冰 +3 位作者 陈国经 敬静 徐卫云 陈佩珍 《中国康复》 2001年第3期138-139,共2页
目的分析乳腺癌术后患者患肢功能康复失败的原因 ,以提高生存质量。方法对 2 10例乳腺癌患者术后早期即循序渐进的进行 >3- 6个月的患肢功能康复训练 ,并分析康复效果及失败原因。结果术后 3- 6个月时有 10例(4.8% )患者患肢功能康... 目的分析乳腺癌术后患者患肢功能康复失败的原因 ,以提高生存质量。方法对 2 10例乳腺癌患者术后早期即循序渐进的进行 >3- 6个月的患肢功能康复训练 ,并分析康复效果及失败原因。结果术后 3- 6个月时有 10例(4.8% )患者患肢功能康复失败 ,其中 1例胸大肌外侧分索条状挛缩改变 ;2例切口延伸至腋下 ,切口瘢痕挛缩 ;7例为未坚持训练所致。结论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康复失败的原因主要是患者因各种原因未坚持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肩关节 康复 训练
下载PDF
新辅助化疗对晚期乳腺癌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宏江 敬静 +2 位作者 汪静 吕青 赵扬冰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57-159,共3页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是否能提高晚期乳腺癌患者的远期生存率。方法:对142例Ⅲb、Ⅳ期乳腺癌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新辅助化疗的75例中13例CR,其中5例达到病理完全缓解(pCR),44例PR。52例(69.3%)获得根治性手术(其中16例为Ⅳ期患者),...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是否能提高晚期乳腺癌患者的远期生存率。方法:对142例Ⅲb、Ⅳ期乳腺癌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新辅助化疗的75例中13例CR,其中5例达到病理完全缓解(pCR),44例PR。52例(69.3%)获得根治性手术(其中16例为Ⅳ期患者),2年总生存率为76.0%,无瘤生存率为48.0%。而未做术前化疗的67例中35例(52.2%)获得根治性手术,2年总生存率为56.7%,无瘤生存率为29.9%。结论:新辅助化疗能降低乳腺癌的术前TNM分期,并使部分Ⅳ期患者重新获得根治性手术的机会,并且能够改善晚期患者的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NM分期 新辅助化疗 乳腺癌 外科治疗
下载PDF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与微血管密度对乳腺癌患者预后的评价:1~10年随访观察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宏江 敬静 +3 位作者 陈琳 吕清 汪静 赵扬冰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11期2072-2073,共2页
目的:观察乳腺良恶疾病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的分布,并探讨VEGF和MVD与乳腺癌肿瘤大小(T)、组织学分级、雌激素受体水平(ER)、腋淋巴转移及复发转移的关系,同时评价VEGF和MVD的预后价值。方法:用Ⅷ因子... 目的:观察乳腺良恶疾病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的分布,并探讨VEGF和MVD与乳腺癌肿瘤大小(T)、组织学分级、雌激素受体水平(ER)、腋淋巴转移及复发转移的关系,同时评价VEGF和MVD的预后价值。方法:用Ⅷ因子抗体与抗VEGF多克隆抗体分别作病理切片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显微镜下判断VEGF染色程度和进行微血管计数。随访预后情况。结果:乳腺癌的VEGF表达阳性率为51.35%(38/74),MVD均值为(30.8±19.4)个/200倍视野,而良性乳腺疾病的VEGF表达阳性率16.13%(5/31)(χ2=11.21,P<0.005),MVD均值为(16.09±7.9)个/200倍视野,(t=4.47,P<0.01);乳癌中,MVD与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腋淋巴转移及复发转移有关(t=2.0,P<0.05;F=3.48,P<0.05;χ2=4.24,P<0.05;t=2.84,P<0.05),VEGF与腋淋巴转移及复发转移有关(χ2=5.62,P<0.05;χ2=5.13,P<0.05)。VEGF和MVD与患者的无瘤生存率明显相关(χ2=5.12,P<0.05;χ2=8.752,P<0.05)。VEGF和MVD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乳腺癌的VEGF表达阳性率与MVD大于良性乳腺疾病者。VEGF与MVD与患者的预后相关,均可作为判断乳癌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VEGF不是影响肿瘤新生血管形成的惟一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微血管密度 乳腺癌 预后 随访 腋淋巴转移 复发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治疗前后血清VEGF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6
作者 敬静 赵扬冰 +1 位作者 李宏江 吕青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89-892,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手术和术后治疗对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以及血清VEGF水平与治疗疗效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44例乳腺癌患者术前1d、术后第1、3、7、30、120d的血清VEGF水平;采用免疫... 目的探讨乳腺癌手术和术后治疗对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以及血清VEGF水平与治疗疗效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44例乳腺癌患者术前1d、术后第1、3、7、30、120d的血清VEGF水平;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雌激素调节蛋白(PS2)、原癌基因C-erbB-2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术后第1d血清VEGF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P<0.001);术后第3、7d较术前和术后第1d明显升高(P<0.001);术后30d下降,接近术前水平(P>0.05)。44例乳腺癌患者中,有15例术后120d血清VEGF水平明显高于术前和术后第1d(VEGF升高组,P<0.01),有29例明显低于术前和术后第1d(VEGF降低组,P<0.01),两组病例术前和术后1、3、7、30d的血清VEG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EGF升高组ER表达明显低于降低组(P<0.01),而C-erbB-2表达明显高于降低组(P<0.01),升高组中淋巴结阳性率高,且临床分期晚的患者较多。结论乳腺癌外科手术切除与术后辅助治疗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清VEGF水平;患者血清VEGF水平与其治疗疗效和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乳腺癌患者治疗疗效和预后判断监测的重要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乳腺癌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腋淋巴结阴性乳腺癌新生血管形成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宏江 敬静 +3 位作者 赵扬冰 朱精强 张世羽 史宗道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5-78,共4页
背景与目的:观察腋淋巴结阴性乳腺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density,MVD)的分布,并探讨VEGF和MVD与肿瘤大小(T)、组织学分级、雌激素受体水平(ER)、及复发转移的关... 背景与目的:观察腋淋巴结阴性乳腺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density,MVD)的分布,并探讨VEGF和MVD与肿瘤大小(T)、组织学分级、雌激素受体水平(ER)、及复发转移的关系,同时评价检测VEGF和MVD对预后预测的价值。方法:用Ⅷ因子抗体与抗VEGF多克隆抗体分别对62例腋淋巴结阴性乳腺癌作病理切片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显微镜下判断VEGF染色程度以及进行微血管计数。随访预后情况。结果:MVD和VEGF与组织学分级和复发转移有关(P<0.05)。VEGF表达阳性患者和高MVD患者的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均明显低于VEGF表达阴性患者和低MVD患者的相应生存率(P<0.01)。尤其在VEGF表达阳性且MVD也高的患者更明显(P<0.005)。VEGF和MVD之间也明显相关(P<0.01)。结论:VEGF与MVD与腋淋巴结阴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相关,均可作为有价值的预后预测指标,两者联合应用对预后判断更有价值。VEGF是促进肿瘤新生血管形成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腋淋巴结阴性乳腺癌 微血管密度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新生血管形成
下载PDF
乳腺疾病中微血管的观察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宏江 敬静 +3 位作者 朱精强 赵扬冰 张世羽 史宗道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1999年第5期285-287,共3页
为观察乳腺良恶性疾病中微血管密度(m icrovessel density, M V D)的分布以及 M V D 与乳腺癌肿瘤大小( T)、组织学分级、雌激素受体水平( E R)及腋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用Ⅷ因子抗体作病理切片的免... 为观察乳腺良恶性疾病中微血管密度(m icrovessel density, M V D)的分布以及 M V D 与乳腺癌肿瘤大小( T)、组织学分级、雌激素受体水平( E R)及腋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用Ⅷ因子抗体作病理切片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显微镜下进行微血管计数。结果: 乳腺癌的 M V D均值为30.8±19.4 个/200 倍视野,明显大于乳腺良性肿瘤的 M V D均值(16.09±7.9 个/200 倍视野), P< 0.01; 乳腺癌中, M V D 与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及腋淋巴转移有关( P< 0.05),而与雌激素受体水平无关。本实验结果提示: 乳腺癌的 M V D 大于良性乳腺疾病者,可作为判断乳腺癌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微血管密度 新生血管
下载PDF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宏江 汪静 +3 位作者 吕青 敬静 赵扬冰 陈佩珍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331-333,共3页
目的 探讨治疗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有效方法。方法 采用亚甲蓝标记切除蓝染导管及腺体的方法治疗 13 2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4例伴有癌变 ) ,评价其疗效。结果 导管内乳头状瘤 91例 ,导管内乳头状瘤病 41例 ,其中 ,癌变 4例。 119... 目的 探讨治疗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有效方法。方法 采用亚甲蓝标记切除蓝染导管及腺体的方法治疗 13 2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4例伴有癌变 ) ,评价其疗效。结果 导管内乳头状瘤 91例 ,导管内乳头状瘤病 41例 ,其中 ,癌变 4例。 119例 (90 .1%)随访 3~ 46个月 ,术后原导管溢液治愈 ,无复发。结论 采用亚甲蓝标记切除蓝染导管及其腺体是治疗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外科学 乳头状瘤/外科学
下载PDF
乳腺疾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5
20
作者 敬静 李宏江 +2 位作者 朱炜炜 赵扬冰 张世羽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1年第5期322-323,共2页
目的 观察乳腺良恶性疾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表达状况以及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血行转移、腋淋巴结转移等预后因素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LSAB法分析了 7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30例良性乳腺病和7例癌旁组织中VEGF的蛋白... 目的 观察乳腺良恶性疾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表达状况以及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血行转移、腋淋巴结转移等预后因素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LSAB法分析了 7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30例良性乳腺病和7例癌旁组织中VEGF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乳癌组和癌旁组VEGF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良性病组。有血行转移或淋巴结转移组VEGF表达水平高于无转移组 ,而在其他预后因素中分布无差异。结论 VEGF表达水平对判定乳腺疾病良恶性及乳癌血行转移或淋巴转移的可能性有一定的预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生成 VEGF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