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染敏料化太阳能电池中TiO_2薄膜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辛冠琼 程劲松 +1 位作者 张拴芬 张学俊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05-409,共5页
纳米TiO2薄膜的组成及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从微观结构、复合结构、掺杂、表面处理四方面综述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纳米TiO2薄膜的最新研究成果,探讨了如何通过提高电池中纳米TiO2薄膜对光的吸... 纳米TiO2薄膜的组成及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从微观结构、复合结构、掺杂、表面处理四方面综述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纳米TiO2薄膜的最新研究成果,探讨了如何通过提高电池中纳米TiO2薄膜对光的吸收、提高电荷的传输效率、降低电荷的复合来优化电池性能。对TiO2薄膜的表面处理,是今后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纳米TIO2薄膜 微观结构 复合结构 掺杂 表面处理
下载PDF
PVDF-HFP锂离子电池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张拴芬 辛冠琼 张学俊 《电池工业》 CAS 2012年第1期56-59,共4页
PVDF-HFP材料具有耐化学腐蚀、耐热性好、机械性能优等特点,有望成为锂离子电池隔膜材料。总结了PVDF-HFP的形态结构优势和PVDF-HFP膜的改性研究,并展望了PVDF-HFP膜未来改性研究的趋势。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隔膜 PVDF-HFP 改性
下载PDF
纳米TiO_2/PVDF-HFP微孔膜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拴芬 杨阳 +1 位作者 辛冠琼 张学俊 《广州化工》 CAS 2013年第6期92-94,共3页
采用溶剂挥发法并以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制备出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HFP)/二氧化钛(TiO_2)聚合物微孔膜。通过对微孔膜的红外光谱、吸液率、力学性能及热重性能的测试分析,结果表明TiO_2含量为15%的微孔膜的吸液率为190%,拉力为4... 采用溶剂挥发法并以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制备出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HFP)/二氧化钛(TiO_2)聚合物微孔膜。通过对微孔膜的红外光谱、吸液率、力学性能及热重性能的测试分析,结果表明TiO_2含量为15%的微孔膜的吸液率为190%,拉力为46 N,断裂延伸率为130%,分解温度为250℃。可以满足锂离子电池的商业使用要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 二氧化钛(TiO2) 微孔膜
下载PDF
不对称三苯胺-锌酞菁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毛利军 谭青龙 +2 位作者 辛冠琼 韩明亮 张学俊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315-2321,共7页
以对氨基酚、对硝基氯苯、8-羟基喹啉、4-硝基邻苯二甲腈以及醋酸锌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不对称2(3)-[二(对硝基苯基)氨基苯氧基]-9(10),16(17),23(24)-三(8-喹啉氧)锌酞菁(TQPc).用核磁、红外、元素分析等表征TQPc以及前驱化合物结构,TQP... 以对氨基酚、对硝基氯苯、8-羟基喹啉、4-硝基邻苯二甲腈以及醋酸锌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不对称2(3)-[二(对硝基苯基)氨基苯氧基]-9(10),16(17),23(24)-三(8-喹啉氧)锌酞菁(TQPc).用核磁、红外、元素分析等表征TQPc以及前驱化合物结构,TQPc的电子吸收光谱表现出了强烈的π-π*跃迁现象.利用紫外光谱研究了其N,N-二甲基甲酰胺(DMF)和CH2Cl2溶液的吸收光谱性质,结果表明在DMF中主要以单体的形式存在,浓度在0.223×10-5~2.587×10-5mol/L时,TQPc在CH2Cl2溶液中有二聚体的存在,经计算得到平衡常数为0.24×105L/mol.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TQPc的氧化还原行为,结合差分伏安数据计算了能级结构,LUMO(-1.04 V vs SCE)和HOMO(0.78 V vs SCE)与纳米TiO2导带能级匹配,可作为性能较好的电荷传输材料用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酞菁 8-羟基喹啉 三苯胺 光敏染料 二聚体
原文传递
食品中常用益生菌的检测和鉴定技术研究进展
5
作者 辛冠琼 蔡小钢 +3 位作者 谢颖君 刘春丽 余日晖 王红月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34期171-175,179,共6页
随着益生菌和人体共生关系研究的深入,菌种的快速发现、分离和筛选,以及益生菌产品质量的高效管控都有赖于检测及鉴定技术的进步。本文综述了表型、基因型等鉴定技术以及常用的定量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近年来,研究者们逐步将多种检测... 随着益生菌和人体共生关系研究的深入,菌种的快速发现、分离和筛选,以及益生菌产品质量的高效管控都有赖于检测及鉴定技术的进步。本文综述了表型、基因型等鉴定技术以及常用的定量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近年来,研究者们逐步将多种检测技术结合应用,提供多维度的检测方案,并进行相互验证,推动了检测技术向系统化、精准化、高效化以及低成本化的方向发展。本文为益生菌的日常检测研究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鉴定 定量检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