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宋明儒学诸概念的意义演变及其关系——以“宋学”“道学”“理学”为中心的考察 |
连凡
|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Neo-Confucian(ism)”概念的翻译、流传与阐发——以冯友兰的学术生涯为中心 |
连凡
|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3
|
试从《中国哲学家孔夫子》看“宋明新儒家”概念之渊源 |
连凡
|
《国际汉学》
CSSCI
|
2024 |
0 |
|
4
|
《宋元学案》的层次结构与学案设置——兼论全祖望与黄宗羲思想史观之异同 |
连凡
|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5
|
道统论的突破与《宋元学案》的思想史构建——兼论“宋初三先生”思想史地位的确立 |
连凡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6
|
海内外《文献通考·经籍考》研究述评 |
连凡
|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8 |
4
|
|
7
|
海内外《宋元学案》研究述评与展望 |
连凡
|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
2017 |
3
|
|
8
|
翻译、流传与阐发——冯友兰与“Neo-Confucian(ism)”概念 |
连凡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9
|
宋代湖湘学派的发展脉络及思想阐释——以《宋元学案》为中心的考察 |
连凡
|
《天中学刊》
|
2018 |
2
|
|
10
|
中日关于周敦颐《太极图说》阐释的比较研究 |
连凡
|
《甘肃理论学刊》
|
2018 |
2
|
|
11
|
艾儒略《性学觕述》与耶儒魂性会通 |
连凡
|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7 |
2
|
|
12
|
论黄宗羲《破邪论》及其与利玛窦思想之比较——以魂魄、轮回、祭祀为中心 |
连凡
|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7 |
1
|
|
13
|
“事功本于仁义,仁义达之事功”--《宋元学案》视域下的浙东事功学派源流及其评价 |
连凡
|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8 |
1
|
|
14
|
论谢良佐的学术地位及其哲学思想——以《宋元学案》为中心的考察 |
连凡
|
《武陵学刊》
|
2018 |
1
|
|
15
|
《文献通考·经籍考》编纂体例与辑录文献 |
连凡
|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8 |
1
|
|
16
|
从《宋元学案》看政治与儒学的互动影响——以党禁与杂学为中心 |
连凡
|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8 |
1
|
|
17
|
论《太极图说》哲学诠释的三条路径——以朱熹、黄宗羲、伊藤仁斋为代表 |
连凡
|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
2017 |
1
|
|
18
|
高校人文通识课的教育理念与教学实践——以武汉大学“《四书》导读”课程为案例 |
连凡
|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CAS
|
2017 |
1
|
|
19
|
《宋元学案》对东莱吕氏家学的评价——以吕希哲、吕本中、吕祖谦为中心 |
连凡
|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7 |
1
|
|
20
|
论《宋元学案》中全祖望的案语及其学术价值——兼论宋元儒学思想史的建构 |
连凡
|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
2017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