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现代性与民族化:郭沫若早期戏剧的承启功能与史学价值 |
逯艳
|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2
|
外宣翻译对中原经济区文化产业建设的重要性 |
逯艳
|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3 |
3
|
|
3
|
以“上帝之眼”窥视——《了不起的盖茨比》电影叙述视角探微 |
逯艳
|
《电影评介》
|
2014 |
2
|
|
4
|
艾米莉·狄金森诗歌创作的后现代特征 |
逯艳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5
|
论郭沫若建国后“官员型学者”的身份特质 |
逯艳
|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
2016 |
1
|
|
6
|
论中国现代文学史(著作)的《女神》书写 |
逯艳
|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
2014 |
1
|
|
7
|
天使般的形象——评《威克菲尔德牧师传》中的索菲娅形象 |
逯艳
|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5 |
2
|
|
8
|
语块教学与大学英语写作能力的发展 |
逯艳
|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12 |
1
|
|
9
|
梅娘小说中的男性形象分析 |
逯艳
|
《淄博师专学报》
|
2008 |
1
|
|
10
|
“东风”隐含的多重意义指向 |
逯艳
|
《淄博师专学报》
|
2011 |
1
|
|
11
|
关于晚年郭沫若佚作中“大寨”的几点看法 |
逯艳
|
《淄博师专学报》
|
2010 |
1
|
|
12
|
《野草》中鲁迅“爱”的哲学 |
逯艳
|
《淄博师专学报》
|
2009 |
1
|
|
13
|
重评郭沫若20世纪50年代的科学诗——兼对一种简单化研究视角的分析 |
逯艳
|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14
|
郭沫若《战声集》中“们”之意象考释 |
逯艳
|
《郭沫若学刊》
|
2015 |
0 |
|
15
|
近代翻译先驱伍光建翻译成就及其思想探析 |
逯艳
|
《兰台世界(上旬)》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16
|
郭沫若:建国后儿童文学的护航人——以“十七年”期间《人民日报》为参照 |
逯艳
|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
0 |
|
17
|
《饥饿游戏2:星火燎原》:女权意识的领跑与反思 |
逯艳
|
《电影评介》
|
2014 |
0 |
|
18
|
从郭沫若“十七年”的外交诗文看他作为“公共人物”的外交策略 |
逯艳
|
《哈尔滨学院学报》
|
2013 |
0 |
|
19
|
试论“十七年”郭沫若作为“公共人物”的合理性 |
逯艳
|
《社会科学论坛》
|
2012 |
0 |
|
20
|
高校青年大学生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关系——以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为例 |
逯艳
|
《文教资料》
|
201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