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候变化对灯盏花(Erigeron breviscapus)在中国潜在适生区的影响
1
作者 李晓娜 张琳 +4 位作者 白芹菲 马思玲 杨菡 潘尹茜雪 邓忠坚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44-1855,共12页
为了探讨气候变化对灯盏花潜在生态适宜区的影响,基于灯盏花(Erigeron breviscapus)分布数据、气候、土壤和地形等环境因子,运用MaxEnt模型模拟灯盏花在中国的潜在分布,采用刀切法筛选出影响灯盏花潜在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并借助于ArcGI... 为了探讨气候变化对灯盏花潜在生态适宜区的影响,基于灯盏花(Erigeron breviscapus)分布数据、气候、土壤和地形等环境因子,运用MaxEnt模型模拟灯盏花在中国的潜在分布,采用刀切法筛选出影响灯盏花潜在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并借助于ArcGIS软件中的空间分析工具分析气候变化对我国灯盏花潜在适生区的影响。结果表明:MaxEnt模型能够极好地模拟灯盏花的潜在分布,气温年较差、年均降水量和海拔是影响灯盏花潜在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与基准气候(1970—2000年)相比,可持续发展路径(SSP126)情景和中间发展路径(SSP245)情景下灯盏花高适生区面积分别减少了21229.17、16053.47 km^(2),仅传统发展路径(SSP585)情景下中高适生区面积共增加27749.03 km^(2),SSP126和SSP245情景下灯盏花适生区的质心均向东南方向移动,仅SSP585情景下灯盏花适生区的质心向东北方向移动。综上所述,各气候情景下灯盏花适生区均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但SSP126和SSP245情景下灯盏花在我国的潜在适生区面积缩减,仅SSP585情景有利于我国灯盏花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潜在适生区 MaxEnt模型 灯盏花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南缘昆虫多样性的海拔梯度格局研究
2
作者 廖周洋 杨大荣 +7 位作者 孔德斌 官云芳 张颖 曾洁 王戌勃 袁煜林 邓忠坚 张媛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138-2147,共10页
为阐明青藏高原地区昆虫多样性与海拔梯度间的相关性,在青藏高原东南缘的迪庆藏族自治州开展了昆虫多样性的海拔梯度格局研究,调查海拔范围为1600~3800 m。基于alpha多样性指数和Jaccard相似性系数,使用回归分析、主成分分析和beta多样... 为阐明青藏高原地区昆虫多样性与海拔梯度间的相关性,在青藏高原东南缘的迪庆藏族自治州开展了昆虫多样性的海拔梯度格局研究,调查海拔范围为1600~3800 m。基于alpha多样性指数和Jaccard相似性系数,使用回归分析、主成分分析和beta多样性分解等方法探讨了海拔梯度对昆虫多样性分布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青藏高原东南缘具有较高的昆虫多样性,4次野外调查共采集到昆虫5141头,隶属于13目80科;不同海拔梯度上的昆虫群落组成具有差异,相比于高海拔区域,低海拔区域拥有更多的昆虫类群,这可能是由于低海拔地区具有较好的水热条件和生境异质性,可为不同昆虫类群提供适宜生境。②昆虫alpha多样性指数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可能是由海拔升高引起的温度降低以及植被类型的转变导致。③不同海拔梯度间昆虫群落Jaccard相似性系数在0.36~0.56之间,均表现为中等不相似或中等相似;除低海拔区域外,相邻海拔梯度间昆虫群落的相似性随海拔升高而逐渐降低,这一趋势可能是由海拔梯度升高带来的环境压力改变以及物种对特定海拔的适应性分化引起的。研究显示,青藏高原东南缘的昆虫多样性分布格局受海拔梯度显著影响,低海拔地区具有更高的昆虫多样性,不同海拔梯度具有各自的优势昆虫类群,不同海拔梯度间的多样性差异主要是由于周转而非嵌套导致。该研究结果可为青藏高原昆虫多样性保护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多样性 青藏高原 海拔梯度 分布格局 物种周转
下载PDF
云南彝族地区不同城镇化水平区域的古树遗留特征
3
作者 郑梦菲 邓忠坚 +1 位作者 刘倬志 古旭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00-610,共11页
古树是指树龄在100年以上,因受人类文化影响而保存下来的自然资源,被誉为“绿色文物”,是学者研究区域植被和民族文化变迁的重要依据。为探讨城镇化发展对区域古树遗留特征的影响,并探明城镇化发展、民族文化与古树遗留三者之间的关系,... 古树是指树龄在100年以上,因受人类文化影响而保存下来的自然资源,被誉为“绿色文物”,是学者研究区域植被和民族文化变迁的重要依据。为探讨城镇化发展对区域古树遗留特征的影响,并探明城镇化发展、民族文化与古树遗留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期建立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角度出发的古树保护方案。该文以云南省彝族的主要聚居地楚雄市坝区为研究对象,对形成城镇化水平梯度的7个乡镇开展古树资源调查。结果表明:(1)楚雄市坝区有古树16科22属26种301株,其中黄连木、侧柏和云南山茶古树合计超过总数的75%。(2)城镇化率最高的鹿城镇、东瓜镇以及城镇化率最低的子午镇古树物种多样性在楚雄坝区的7个镇中都较高,但聚集分布于寺庙、学校和公园。(3)鹿城镇和东瓜镇的物种组成和空间分布展现出外来文化影响特征,子午镇则保留了更多的彝族“神树林”原生植被。(4)彝族人口占比高的乡镇并未拥有更高的古树多样性或遗留更多的传统“神木”。综上认为,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少数民族文化面临逐步丢失的困境,研究古树的组成和空间分布特征对于加强古树保护与提升民族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率 古树 物种多样性 分布特征 民族文化
下载PDF
2000—2018年云南省易门县植被指数时空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4
作者 李晓娜 邓忠坚 +2 位作者 王秋华 张卓亚 王玉和 《林业调查规划》 2023年第5期49-55,103,共8页
基于Landsat系列数据,将RS与GIS相结合,分析易门县2000—2018年间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时空变化特征,并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0—2018年间研究区NDVI值随时间呈波动变化趋势(0.547~0.614),2000—2009年呈增长趋势,2010年陡降,201... 基于Landsat系列数据,将RS与GIS相结合,分析易门县2000—2018年间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时空变化特征,并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0—2018年间研究区NDVI值随时间呈波动变化趋势(0.547~0.614),2000—2009年呈增长趋势,2010年陡降,2010—2018年持续增长,高植被覆盖度(0.500≤NDVI值<0.700)区域占优势(占比33.83%~46.41%);县域内NDVI值与地形因子显著相关(P<0.05),随海拔的升高而显著增长,随坡度变化呈先增长后降低的趋势,不同坡向间NDVI值差异显著(P<0.05),阴坡最大,阳坡最小;各乡镇间NDVI值差异较大,十街彝族乡NDVI值最小为0.517,六街街道最大为0.629;NDVI的年际变化受人类活动和气候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其与人口数量相关性最大,其次是GDP,年降水量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VI 时空动态 影响因素 易门县
下载PDF
基于BioMod2组合模型下草地贪夜蛾在云南省的适宜生境分布变化研究
5
作者 袁煜林 吕建平 +4 位作者 潘嫦艳 廖周洋 侯墨林 邓忠坚 张媛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571-3580,共10页
【目的】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草地贪夜蛾在云南省的生境分布变化,旨在为农业部门开展草地贪夜蛾的防控和监测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通过系统收集草地贪夜蛾在云南省的分布点,并结合野外调查数据,利用BioMod2组合模型和ArcGIS 10.7,模拟... 【目的】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草地贪夜蛾在云南省的生境分布变化,旨在为农业部门开展草地贪夜蛾的防控和监测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通过系统收集草地贪夜蛾在云南省的分布点,并结合野外调查数据,利用BioMod2组合模型和ArcGIS 10.7,模拟草地贪夜蛾在当前和未来气候条件下的潜在生境分布变化。【结果】将9种物种分布模型进行组合,得到组合模型AUC、TSS和Kappa均值分别为0.994、0.980和0.943,其中,广义线性模型(GBM)、广义增强模型(GLM)、随机森林(RF)和人工神经元网络(ANN)是预测草地贪夜蛾生境分布的最优模型,表现最差的模型是表面分布区分室模型(SRE),未能通过模型精度检验。影响草地贪夜蛾分布的4个重要环境变量因子为坡度、海拔、年均气温和最高气温。当前时期草地贪夜蛾在云南省的适生生境面积为32.94万km2,占云南省总面积的83.61%。在未来气候模拟条件下,适生区面积扩张,尤其是低适生区和高适生区面积明显扩张,扩张均值分别为27.84%和12.80%;非适生区和中适生区面积减少,下降均值分别为19.69%和32.92%。【结论】基于气候变化大背景下的预测结果显示,草地贪夜蛾在云南省的适生区面积明显扩张,非适生区面积收缩,适生区有向高海拔和高纬度地区扩散的趋势,气候变化导致虫害的风险增大,应密切监控虫灾严重区域及新发地的虫情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BioMod2组合模型 生境分布变化 风险防控
下载PDF
气候变化下草地贪夜蛾在云南省的潜在分布格局变化研究
6
作者 袁煜林 吕建平 +2 位作者 高一心 邓忠坚 张媛 《中国农学通报》 2023年第33期119-127,共9页
旨在为农业部门开展草地贪夜蛾的防控以及政策制定提供科学参考。通过系统收集草地贪夜蛾在云南省的分布点,并结合野外调查数据,采用MaxEnt模型及ArcGIS软件,结合当前及CMIP5未来气候,对云南省草地贪夜蛾潜在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模... 旨在为农业部门开展草地贪夜蛾的防控以及政策制定提供科学参考。通过系统收集草地贪夜蛾在云南省的分布点,并结合野外调查数据,采用MaxEnt模型及ArcGIS软件,结合当前及CMIP5未来气候,对云南省草地贪夜蛾潜在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模型模拟的AUC值为0.903,表明MaxEnt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影响草地贪夜蛾的4个最重要环境变量为:年均气温、最高气温、海拔与坡度。在当前状态下,适生区总面积为27.12万km^(2),占云南省总面积的68.83%。在2050年的RCP 2.6和RCP 8.5情景下,潜在适生区面积分别比当前扩张13.92%和16.35%;在2070年的RCP 2.6和RCP 8.5情景下,适生区面积比当前分别扩张16.65%和16.25%。基于未来气候变化的预测显示,草地贪夜蛾在云南省的适生区面积明显扩大,适生区有向高纬度和向高海拔地区扩散的趋势,气候变化导致危害的风险增大,应密切监控虫灾严重区域及新发地的虫情发展,并进一步加大对该种入侵农业害虫的研究和防治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MaxEnt模型 气候变化 分布格局 风险防控 云南省
下载PDF
云南省卫星热点与林火格局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邓忠坚 李晓娜 +3 位作者 周汝良 叶江霞 徐盛基 赵春梅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32-137,共6页
根据国家林业局和西南卫星林火监测分中心2007—2013年监测到的云南省卫星热点数据,基于ARCGIS空间分析模块,运用核密度法量化分析了2007—2013年云南省卫星监测热点与林火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云南省热点年平均密度为0.0058个/... 根据国家林业局和西南卫星林火监测分中心2007—2013年监测到的云南省卫星热点数据,基于ARCGIS空间分析模块,运用核密度法量化分析了2007—2013年云南省卫星监测热点与林火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云南省热点年平均密度为0.0058个/km2,林火年平均密度为0.0009起/km2;热点和林火的空间分布特征均表现为聚集性,均可分为低密度区 (〈 0.0064, 〈 0.0032)、中密度区 (0.0064~0.0177, 0.0032~0.0122) 和高密度区 (0.0177~0.0687, 0.0122~0.0414);云南省热点和林火聚集分布格局差异性突出,热点高密度区集中于省内农林业重点开发区域,如普洱市、西双版纳州、德宏州、红河州和文山州;相对而言,林火高密度区主要分布在滇中的云南松林、暖温性稀树灌木草丛以及滇西北的高山针叶林区。而滇南、滇西南地区虽然热点密度较高,但因气候相对湿润,林火密度反而较低。本研究可以为云南的防火基础设施建设、火灾扑救能力建设及日常巡护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监测 热点 林火 密度 空间格局 云南
下载PDF
基于物种分布模型的黄杯杜鹃潜在分布区预测研究
8
作者 高一心 邓忠坚 《河北省科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62-68,共7页
黄杯杜鹃是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园艺价值和医药开发价值的物种,目前处于易危状态,因此了解其潜在分布区对制定相应的物种保护措施具有重要意义。利用Max Ent、RF和GLM模型分别预测了黄杯杜鹃在云南的潜在分布区,预测结果的AUC值分别为0... 黄杯杜鹃是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园艺价值和医药开发价值的物种,目前处于易危状态,因此了解其潜在分布区对制定相应的物种保护措施具有重要意义。利用Max Ent、RF和GLM模型分别预测了黄杯杜鹃在云南的潜在分布区,预测结果的AUC值分别为0.988、0.963和0.981。基于物种先验分布区和物种分布调查数据,优选了Max Ent模型的预测结果为最佳预测结果。研究结果表明黄杯杜鹃在滇西北的潜在分布状况,提供了一种模型性能评估方法,为多模型选优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杯杜鹃 物种分布模型 分布预测 云南
下载PDF
基于ArcGIS Engine的林权证附图制作系统 被引量:3
9
作者 邓忠坚 周汝良 魏晓燕 《林业调查规划》 2008年第2期21-23,共3页
手工制作林权证附图存在工作量大,繁琐、误差大、效率低等问题,因此建立基于GIS技术的宗地管理系统用于制作林权证附图等很有必要.在对该系统需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系统应具备的功能.然后选择ArcGIS Engine和Microsoft Visual C#200... 手工制作林权证附图存在工作量大,繁琐、误差大、效率低等问题,因此建立基于GIS技术的宗地管理系统用于制作林权证附图等很有必要.在对该系统需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系统应具备的功能.然后选择ArcGIS Engine和Microsoft Visual C#2005为开发平台,对所需功能的实现方法、步骤和技术要点作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CGIS ENGINE 林权证附图 宗地 制图系统
下载PDF
ArcGIS中以指定幅面和比例尺输出选定区域地图的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邓忠坚 周汝良 《林业调查规划》 2009年第5期17-20,共4页
介绍以指定幅面和比例尺输出选定区域地图的必要性及在ArcMap中的制图流程.以A4幅面、1∶50000比例尺为例,论述了按指定幅面和比例尺制图的思路及其实现方法和步骤.
关键词 ARCENGINE ARCGIS 指定幅面 指定比例尺 地图输出
下载PDF
基于GIS的自然保护区综合监管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11
作者 邓忠坚 黄晓园 周汝良 《电脑与信息技术》 2015年第6期7-10,共4页
中国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存在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问题。在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的背景下,管理部门急需借助先进的科技手段提高对自然保护区的综合监管能力。针对这种需求,提出构建基于GIS技术的自然保护区综合监管系统,对系统的总体需... 中国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存在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问题。在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的背景下,管理部门急需借助先进的科技手段提高对自然保护区的综合监管能力。针对这种需求,提出构建基于GIS技术的自然保护区综合监管系统,对系统的总体需求,系统结构、功能模块、实现方式进行分析与论述。系统实现了对自然保护区基础数据管理及专题图制作、建设项目空间影响分析、信息统计与报表制作、保护区的空间查询与可视化对比等功能。研究表明,该系统可实现自然保护区综合监管辅助决策,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自然保护区 综合监管 ARCENGINE
下载PDF
云南卫星林火监测中的地面核查辅助决策模型研究
12
作者 邓忠坚 李清玉 +1 位作者 龙晓敏 周汝良 《河北省科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26-31,共6页
基于卫星林火监测发现的地面高温热源坐标,研究了供基层单位开展地面核查、处置的辅助决策模型。首先利用空间查询分析,获取热点所在林区、县市、乡镇以及最近地名参考信息,然后,建立预警模型,将热点危险性进行分级,并给出了与之对应的... 基于卫星林火监测发现的地面高温热源坐标,研究了供基层单位开展地面核查、处置的辅助决策模型。首先利用空间查询分析,获取热点所在林区、县市、乡镇以及最近地名参考信息,然后,建立预警模型,将热点危险性进行分级,并给出了与之对应的地面核查处置应对方法。该模型能支持基层单位快速、经济地处置林火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火监测 热点 地面核查 预警模型
下载PDF
云南县域生物多样性指数空间连续化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邓忠坚 李晓娜 甘淑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6-22,共7页
生物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工作的基础,但由于经费与时间上的限制,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估多以县级行政区为基本单元,难以满足相关规划的需求。本文基于云南省县域生物多样性指数评估成果数据,依据生态系统生物多... 生物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工作的基础,但由于经费与时间上的限制,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估多以县级行政区为基本单元,难以满足相关规划的需求。本文基于云南省县域生物多样性指数评估成果数据,依据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价值当量及人类足迹指数格局,利用GIS分析方法,将县域生物多样性指数值展布到1 km×1 km的栅格单元中,形成精细化、空间连续化的云南省生物多样性指数空间分布格局。结果显示:生物多样性等级低、中、一般和高的区域面积分别占云南省国土面积的20.20%、29.32%、33.80%、16.68%;空间连续化的生物多样性指数格局能更精细表达云南省生物多样性富集区的空间分布;本研究所识别的高生物多样性区域,有68.9%位于划定的保护优先区范围内,而仅有38.9%的保护优先区位于本研究结果划定的高生物多样性区域内。研究表明:县域生物多样性空间连续化方法精度较高,可为优化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提供数据参考,也可为与其他空间连续化的生态环境要素进行空间关联分析,探讨生物多样性形成及维持机制等问题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指数 地理信息系统 分布格局 空间连续化
下载PDF
基于GIS的森林火灾扑救指挥辅助决策系统的建立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叶江霞 舒立福 +3 位作者 邓忠坚 赵璠 王艳霞 周汝良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5-20,共6页
针对山地森林火灾预防难、扑救难、易伤亡的特点,在对森林防火业务进行需求分析的基础上,以GIS为核心,建立森林防火基础地理数据库,综合应用空间信息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硬件开发技术及林火理论对其进行研发,建立了森林火灾扑救指挥辅... 针对山地森林火灾预防难、扑救难、易伤亡的特点,在对森林防火业务进行需求分析的基础上,以GIS为核心,建立森林防火基础地理数据库,综合应用空间信息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硬件开发技术及林火理论对其进行研发,建立了森林火灾扑救指挥辅助决策系统。系统实现了GPS人员动态跟踪及火情采集、林火热点管理、林火蔓延模拟、灭火扑救辅助决策、森林火灾发展态势发布、三维火环境场景浏览等多个功能。系统以.net技术、SQL Server数据库技术、Skyline三维可视化技术、ArcGIS Engine开发组件为基础,结合GPS芯片、通讯网络及智能手机进行集成开发。系统建立示范以来,在日常林火管理中能及时发现潜在森林火灾、开展计算机辅助决策与处置,实现森林防火计算机信息化,从而提高林火管理水平,取得良好的防灾、减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火灾 扑救指挥 辅助决策 GIS 数据库
下载PDF
1986—2015年滇西北地区土地利用类型时空动态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晓娜 邓忠坚 +2 位作者 王秋华 王玉和 万仕蓉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7-145,共9页
基于1986年、1995年、2005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和2015年的Landsat 8 OLI数据,利用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变化、分形理论和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滇西北地区30 a来土地利用类型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86—2015年研究区土地利用均是林地占绝对优... 基于1986年、1995年、2005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和2015年的Landsat 8 OLI数据,利用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变化、分形理论和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滇西北地区30 a来土地利用类型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86—2015年研究区土地利用均是林地占绝对优势,其比例均在64%以上,城乡工矿用地面积最小,面积比例均不足1%,水域除外,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均呈上升趋势,城乡工矿用地变化最大;土地利用类型转换主要存在于林地—草地—耕地三者之间,2005—2015年间,三者间转换面积达到最大;各土地利用类型分形特征表现为林地、草地、城乡居住工矿用地和未利用土地的斑块形状趋于稳定,而耕地和水域趋于活跃状态;研究区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较复杂,景观总体破碎化加剧,连通度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类型变化 分形特征 景观格局指数 滇西北
下载PDF
山地城市骑行绿道选线适宜性评价研究——以云南省普洱市为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邓忠坚 李晓娜 +1 位作者 杨红梅 甘淑 《林业调查规划》 2021年第4期193-200,共8页
以云南省典型山地城市普洱市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实地调查、专家咨询等方法,筛选出山地城市骑行绿道选线影响因子,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适宜性评价模型,对普洱市思茅区骑行绿道适宜建设区域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山地城市骑行绿... 以云南省典型山地城市普洱市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实地调查、专家咨询等方法,筛选出山地城市骑行绿道选线影响因子,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适宜性评价模型,对普洱市思茅区骑行绿道适宜建设区域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山地城市骑行绿道选线除强制考虑地质灾害和空间管制因素外,主要受自然环境基底、景观资源、交通环境、使用需求的影响,其中自然环境基底影响最大,最适宜区域分布在海拔600~1200 m、坡度0~8°地形较平坦的城镇及其周边;适宜区及基本适宜区为海拔900~1500 m、坡度0~20°区域;不适宜区域为海拔高于1700 m、坡度大于20°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骑行绿道选线 适宜性评价 层次分析法(AHP) 山地城市 普洱市
下载PDF
云南普洱市城市绿道植物选择 被引量:3
17
作者 邓忠坚 杨红梅 +1 位作者 邱鹏瑞 甘淑 《中国城市林业》 2020年第5期35-39,共5页
文章以云南省普洱市为例,在实地调查普洱城市园林绿化植物,规划绿道线路两侧植物及城市周边天然植被的植物种类、观赏特性、生长势等基础上,选取生态适应性、生态效益、景观效益3大因子,12项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进行综合评价,筛选... 文章以云南省普洱市为例,在实地调查普洱城市园林绿化植物,规划绿道线路两侧植物及城市周边天然植被的植物种类、观赏特性、生长势等基础上,选取生态适应性、生态效益、景观效益3大因子,12项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普洱市城市绿道植物130种。研究结果显示,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绿道植物评价方法是利用较少的定量信息使决策的过程数学化,可为气候相似城市的绿道植物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道 植物选择 层次分析法 云南普洱市
下载PDF
哀牢山自然保护区南华片黑颈长尾雉生境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9
18
作者 姚小刚 李明会 +2 位作者 周伟 邓忠坚 张仁功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68-72,F0003,共6页
在地理信息系统(GIS)支持下,结合实地调查,对分布于云南哀牢山自然保护区南华片的黑颈长尾雉生境适宜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不考虑人类活动影响时,黑颈长尾雉的适宜生境面积为2 041.38 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8.06%;次适宜生境面积为2 775... 在地理信息系统(GIS)支持下,结合实地调查,对分布于云南哀牢山自然保护区南华片的黑颈长尾雉生境适宜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不考虑人类活动影响时,黑颈长尾雉的适宜生境面积为2 041.38 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8.06%;次适宜生境面积为2 775.84 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0.96%;较不适宜生境面积为18 612.81 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73.49%;而不适宜生境面积为1 896.99 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7.49%。考虑人类活动影响时,黑颈长尾雉的适宜生境和次适宜生境分别减少27.30%和9.49%,而较不适宜生境和不适宜生境分别增加4.34%和0.68%。表明哀牢山自然保护区南华片黑颈长尾雉的生境适宜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颈长尾雉 生境适宜性 地理信息系统 哀牢山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Modeling foraging habitats of Hume’s Pheasant (Syrmaticus humiae) in Dazhong Mountain, Yunnan, southwestern China 被引量:5
19
作者 周伟 李宁 +3 位作者 邓忠坚 张庆 李明会 王学荣 《Chinese Birds》 2010年第4期236-243,共8页
We modeled foraging habitats of Hume’s Pheasant (Syrmaticus humiae) on a macro-habitat level using ArcGIS in an attempt to provide scientific reference for management and restoration of habitats. Field work was condu... We modeled foraging habitats of Hume’s Pheasant (Syrmaticus humiae) on a macro-habitat level using ArcGIS in an attempt to provide scientific reference for management and restoration of habitats. Field work was conducted from March to April in 2006 and 2008, and from October to November in 2005 and 2008 in Dazhong Mountain, Yunnan Province, southwestern China. The selection of ecological factors was estimated by means of a resource selection index, distance analysis and the method of hierarchical habitat selection. The foraging habitat patches were modeled spatially by ArcG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actual and potential foraging patches overlapped considerably in spring and autumn. The number and total areas of patches in the autumn were smaller than those in the spring. The minimum and average areas of patches in the autumn were larger than those in the spring, while the maximum areas of actual and potential foraging patches in the autumn were equal to those in the spring. Similarity in the selection for survival and safety consideration in both seasons was the main strategy for landscape factors of habitats by Hume’s Pheasant, while seasonal difference in selecting a landscape matrix was their secondary strategy, affecting landscape factors in the habitat. Changes of foraging patches in both seasons reflect a difference of resources requirement by the bird. Fragmentation and miniaturization of foraging patches would result in the formation of a meta-population of Hume’s Pheasa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me’s Pheasant (Syrmaticus humiae) foraging strategy habitat modeling habitat patch
下载PDF
古树名木资源科普旅游开发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古旭 张瑞 +1 位作者 郭吉朋 邓忠坚 《林业调查规划》 2018年第1期156-159,190,共5页
我国古树名木资源丰富,并且具有较高的景观、科研和历史价值,因而成为开发优质科普旅游的基础。文中对古树名木的科普价值和旅游资源潜力进行分析,并且以"树文化"为发展契机的贵州妥乐村、台湾科普旅游典范——溪头自然教育... 我国古树名木资源丰富,并且具有较高的景观、科研和历史价值,因而成为开发优质科普旅游的基础。文中对古树名木的科普价值和旅游资源潜力进行分析,并且以"树文化"为发展契机的贵州妥乐村、台湾科普旅游典范——溪头自然教育园区以及面临开发与保护平衡的云南腾冲古银杏村为案例,分析了3个景区的成功要素和建设经验。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类型的古树名木资源分布区的科普旅游开发模式和景区建设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树名木 科普旅游 开发模式 景区建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