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电针联合手牵足蹬手法复位对初次肩关节脱位患者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8例初次肩关节脱位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手牵足蹬法复位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电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目的观察电针联合手牵足蹬手法复位对初次肩关节脱位患者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8例初次肩关节脱位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手牵足蹬法复位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电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Rowe氏评分系统中稳定性及活动度评分、肩关节角度及治疗前、出院时和出院后1个月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变化,并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各项评分及总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疼痛和运动范围评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Rowe氏评分中的稳定性和活动度评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前屈上举、外展外旋角度均增大(P<0.05),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体侧外旋角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手牵足蹬手法复位可改善初次肩关节脱位患者的肩关节功能及疼痛情况,无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展开更多
变速箱是旋转机械传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程实践中对其进行快速有效的故障诊断和故障分类具有重要意义。以变速工况下齿轮的振动信号为分析对象,基于短时间傅里叶变换(Short Time Fourier Transform,STFT)时频表示方法构建一种新...变速箱是旋转机械传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程实践中对其进行快速有效的故障诊断和故障分类具有重要意义。以变速工况下齿轮的振动信号为分析对象,基于短时间傅里叶变换(Short Time Fourier Transform,STFT)时频表示方法构建一种新的故障特征,引入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进行故障分类。结果表明,该故障特征可有效表征齿轮故障。展开更多
目的比较肩袖修补联合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转位治疗伴或不伴肩胛下肌损伤的巨大肩袖撕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9月于四川省骨科医院上肢科接受关节镜下肩袖修补联合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转位治疗的巨大肩袖撕裂患者73例,...目的比较肩袖修补联合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转位治疗伴或不伴肩胛下肌损伤的巨大肩袖撕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9月于四川省骨科医院上肢科接受关节镜下肩袖修补联合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转位治疗的巨大肩袖撕裂患者73例,男35例、女38例,年龄(58.8±7.6)岁(范围46~73岁)。左侧11例、右侧62例。致伤原因:车祸伤6例、摔伤13例、无明显诱因54例。根据是否合并肩胛下肌损伤分为肩胛下肌损伤组(37例)和无肩胛下肌损伤组(36例)。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Constant-Murley评分、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UCLA)肩关节评分和肩关节活动度评价肩关节疼痛及功能改善情况。末次随访摄肩关节MRI,采用Sugaya分级评估肩袖是否存在再撕裂。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肩胛下肌损伤组术后1年VAS评分为(0.58±0.87)分,小于肩胛下肌损伤组的(1.16±1.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26,P=0.018)。无肩胛下肌损伤组术后1年Constant-Murley评分和UCLA评分分别为(94.03±6.19)分和(32.94±2.59)分,均大于肩胛下肌损伤组的(86.51±11.96)分和(30.38±3.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无肩胛下肌损伤组前屈和体侧外旋分别为137.22°±26.79°和54.72°±13.20°,大于肩胛下肌损伤组的121.08°±22.83°和38.65°±17.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体侧内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肩胛下肌损伤组术后1年肩峰下间距为(9.4±1.3)mm,肩胛下肌损伤组为(9.0±1.5)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18,P=0.192)。无肩胛下肌损伤组术后1年肩袖再撕裂2例,肩胛下肌损伤组5例。结论关节镜下肩袖修补联合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转位治疗伴或不伴肩胛下肌损伤的巨大肩袖撕裂临床疗效满意,对无肩胛下肌损伤的患者疼痛及功能改善更明显。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取自体肩胛冈肩盂植骨治疗肩关节复发性前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8年8月,采用关节镜下取自体肩胛冈肩盂植骨治疗27例肩关节复发性前脱位患者资料。其中男20例,女7例;年龄30.8岁(范围,19~50岁)。2...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取自体肩胛冈肩盂植骨治疗肩关节复发性前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8年8月,采用关节镜下取自体肩胛冈肩盂植骨治疗27例肩关节复发性前脱位患者资料。其中男20例,女7例;年龄30.8岁(范围,19~50岁)。27例患者肩盂均有骨缺损,缺损体积为肩盂体积的10%~15%。初次脱位到手术时间为(24.1±15.8)个月。采用关节镜下取自体肩胛冈肩盂植骨治疗。术后患侧肩关节使用外展支具固定6周,6周后开始被动活动肩关节;术后10~12周开始力量训练;6个月后开始体育活动。末次随访时采用Constant-Murley评分、上肢功能障碍评分(Disability of Arm,Shoulder and Hand,DASH)评价肩关节及上肢功能,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价疼痛情况。CT三维重建测量患者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移植骨块的长、宽、高并计算骨块的吸收率。记录患者末次随访时的主观满意度。结果2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9.8个月(范围,13~39个月)。术后无一例发生感染、血管神经损伤。末次随访时患者Constant-Murley评分为(85.15±5.62)分(范围,76~94分),DASH评分为(13.39±5.51)分(范围,3.19~21.95分),VAS评分为(1.29±0.45)分(范围,1~2分);以上三个指标分别与术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患者术后活动度为:前屈上举153°±24°,体侧外旋38°±21°,内旋70°±21°,外展139°±18°。末次随访时,骨块吸收率为46.1%±20.6%(范围,24.0%~71.7%);肩关节无一例发生持续疼痛及再脱位,恐惧试验均为阴性。患者满意度评价,19例非常满意,6例满意,2例一般。结论关节镜下取自体肩胛冈肩盂植骨治疗关节盂骨质缺损10%~15%的肩关节复发性前脱位,术后可恢复肩关节稳定性,显著提高肩关节功能,明显降低肩关节脱位复发率。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观察电针联合手牵足蹬手法复位对初次肩关节脱位患者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8例初次肩关节脱位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手牵足蹬法复位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电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Rowe氏评分系统中稳定性及活动度评分、肩关节角度及治疗前、出院时和出院后1个月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变化,并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各项评分及总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疼痛和运动范围评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Rowe氏评分中的稳定性和活动度评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前屈上举、外展外旋角度均增大(P<0.05),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体侧外旋角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手牵足蹬手法复位可改善初次肩关节脱位患者的肩关节功能及疼痛情况,无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文摘目的比较肩袖修补联合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转位治疗伴或不伴肩胛下肌损伤的巨大肩袖撕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9月于四川省骨科医院上肢科接受关节镜下肩袖修补联合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转位治疗的巨大肩袖撕裂患者73例,男35例、女38例,年龄(58.8±7.6)岁(范围46~73岁)。左侧11例、右侧62例。致伤原因:车祸伤6例、摔伤13例、无明显诱因54例。根据是否合并肩胛下肌损伤分为肩胛下肌损伤组(37例)和无肩胛下肌损伤组(36例)。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Constant-Murley评分、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UCLA)肩关节评分和肩关节活动度评价肩关节疼痛及功能改善情况。末次随访摄肩关节MRI,采用Sugaya分级评估肩袖是否存在再撕裂。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肩胛下肌损伤组术后1年VAS评分为(0.58±0.87)分,小于肩胛下肌损伤组的(1.16±1.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26,P=0.018)。无肩胛下肌损伤组术后1年Constant-Murley评分和UCLA评分分别为(94.03±6.19)分和(32.94±2.59)分,均大于肩胛下肌损伤组的(86.51±11.96)分和(30.38±3.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无肩胛下肌损伤组前屈和体侧外旋分别为137.22°±26.79°和54.72°±13.20°,大于肩胛下肌损伤组的121.08°±22.83°和38.65°±17.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体侧内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肩胛下肌损伤组术后1年肩峰下间距为(9.4±1.3)mm,肩胛下肌损伤组为(9.0±1.5)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18,P=0.192)。无肩胛下肌损伤组术后1年肩袖再撕裂2例,肩胛下肌损伤组5例。结论关节镜下肩袖修补联合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转位治疗伴或不伴肩胛下肌损伤的巨大肩袖撕裂临床疗效满意,对无肩胛下肌损伤的患者疼痛及功能改善更明显。
文摘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取自体肩胛冈肩盂植骨治疗肩关节复发性前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8年8月,采用关节镜下取自体肩胛冈肩盂植骨治疗27例肩关节复发性前脱位患者资料。其中男20例,女7例;年龄30.8岁(范围,19~50岁)。27例患者肩盂均有骨缺损,缺损体积为肩盂体积的10%~15%。初次脱位到手术时间为(24.1±15.8)个月。采用关节镜下取自体肩胛冈肩盂植骨治疗。术后患侧肩关节使用外展支具固定6周,6周后开始被动活动肩关节;术后10~12周开始力量训练;6个月后开始体育活动。末次随访时采用Constant-Murley评分、上肢功能障碍评分(Disability of Arm,Shoulder and Hand,DASH)评价肩关节及上肢功能,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价疼痛情况。CT三维重建测量患者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移植骨块的长、宽、高并计算骨块的吸收率。记录患者末次随访时的主观满意度。结果2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9.8个月(范围,13~39个月)。术后无一例发生感染、血管神经损伤。末次随访时患者Constant-Murley评分为(85.15±5.62)分(范围,76~94分),DASH评分为(13.39±5.51)分(范围,3.19~21.95分),VAS评分为(1.29±0.45)分(范围,1~2分);以上三个指标分别与术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患者术后活动度为:前屈上举153°±24°,体侧外旋38°±21°,内旋70°±21°,外展139°±18°。末次随访时,骨块吸收率为46.1%±20.6%(范围,24.0%~71.7%);肩关节无一例发生持续疼痛及再脱位,恐惧试验均为阴性。患者满意度评价,19例非常满意,6例满意,2例一般。结论关节镜下取自体肩胛冈肩盂植骨治疗关节盂骨质缺损10%~15%的肩关节复发性前脱位,术后可恢复肩关节稳定性,显著提高肩关节功能,明显降低肩关节脱位复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