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皮肤CD_(30)^+间变性大T细胞淋巴瘤1例 被引量:9
1
作者 邢传平 李宁 +1 位作者 哈英娣 陈菊梅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79-180,共2页
报告 1例罕见的原发于皮肤T细胞淋巴瘤。患者女 ,18岁 ,头顶部不明原因的反复出现结节状肿物。病理检查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瘤细胞CD3 0 + 、CD3 + 、LCA+ 、EMA+ 、CEA-、CD2 0 -。对肿瘤局部放射治疗效果满意。
关键词 皮肤CD^+30T细胞淋巴瘤 病理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Na^+微电流检测在手术中诊断良恶性病变的应用 被引量:8
2
作者 邢传平 刘斌 +2 位作者 李宁 高自芳 钱震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260-262,共3页
目的:研究Na+微电流检测在快速诊断良、恶性病变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良性病变45例,恶性肿瘤15例。肉眼观察切取病变组织2份,同时进行冷冻切片与Na+微电流检测。检测后组织分别标记,10%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切片观察。结果:与常规石蜡切片... 目的:研究Na+微电流检测在快速诊断良、恶性病变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良性病变45例,恶性肿瘤15例。肉眼观察切取病变组织2份,同时进行冷冻切片与Na+微电流检测。检测后组织分别标记,10%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切片观察。结果:与常规石蜡切片诊断比较,冷冻切片法符合率为100%,微电流检测法符合率为96.67%(58/60),对良性病变诊断微电流检测法符合率100%(45/45),恶性肿瘤符合率86.7%(13/15),做出诊断的时间早于冷冻切片20min以上。Na+微电流检测曲线良性病变一般在20μA上下移动,不超过30μA,恶性肿瘤在30μA以上,最高为65μA。结论:Na+微电流检测术中能快速准确地判定病变的性质,帮助术者实施手术。与冷冻切片法同步应用,两者可以相互印证,是手术中快速诊断的又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诊断 阳离子浓度 微电流 肿瘤
下载PDF
新型肿瘤检测仪临床试验报告 被引量:3
3
作者 邢传平 刘斌 +3 位作者 王怡刚 李宁 钱震 董亮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0年第2期79-80,共2页
目的:对手术中的肿瘤组织标本快速定性做出诊断。方法:术中同步应用2种技术方法:Na+微电流检测法和冰冻切片法对80例新鲜病变组织标本进行定性诊断。将检测组织放入37℃恒温水浴锅中复温3min,取出后吸净表面水分,置探头于组织上,同时仪... 目的:对手术中的肿瘤组织标本快速定性做出诊断。方法:术中同步应用2种技术方法:Na+微电流检测法和冰冻切片法对80例新鲜病变组织标本进行定性诊断。将检测组织放入37℃恒温水浴锅中复温3min,取出后吸净表面水分,置探头于组织上,同时仪器荧屏上出现与红线并行的黑色微电流曲线。Na+微电流曲线值<0μA为良性,>0μA为恶性,检测后标本分别编号进行常规病理检查。结果:Na+微电流检测法与冰冻切片法诊断符合率为96.25%,与石蜡切片诊断符合率为93.75%。结论:Na+微电流检测法能在几分钟内对病变组织快速定性判断,若与冰冻切片法同时应用可以互相印证,提高准确性。该方法不能对肿瘤进行分型、分类,尚不能代替病理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 Na+微电流检测法 冰冻切片法 石蜡切片法 定性诊断 比较
下载PDF
皮肤Merkel细胞癌3例 被引量:4
4
作者 邢传平 曹晓哲 +1 位作者 李宁 钱震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38-339,共2页
目的:报告3例皮肤Merkel细胞癌,进一步了解该肿瘤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特点和电镜观察的特征。方法:采用光镜、免疫组化和电镜技术,对3例患者的皮损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及诊断。结果:光镜检查示肿瘤位于真皮内,呈团片状、巢状、岛状或... 目的:报告3例皮肤Merkel细胞癌,进一步了解该肿瘤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特点和电镜观察的特征。方法:采用光镜、免疫组化和电镜技术,对3例患者的皮损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及诊断。结果:光镜检查示肿瘤位于真皮内,呈团片状、巢状、岛状或散在分布,细胞大小较一致。免疫组化示NSE、CgA、Sy、EMA、α-ACT在肿瘤细胞呈阳性表达。电镜观察示肿瘤细胞胞质内可见神经分泌颗粒。结论:皮肤Merkel细胞诊断依赖病理学检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rkel细胞癌 皮肤 组织病理学 免疫组化 电镜
下载PDF
泡状棘球蚴病16例临床病理学及免疫组化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邢传平 刘斌 +2 位作者 李宁 钱震 董亮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353-354,F0003,共3页
目的:探讨泡状棘球蚴病临床病理学及免疫组化特征。方法:对16例泡状棘球蚴病变组织切片进行CD20、CD3、CD45RA、CD45RO、CD5染色,部分病例做了EMA、CD68、CK标记。结果:泡状棘球蚴病见于肝、脑、肺、胰腺和淋巴结等器官,免疫组化结果提... 目的:探讨泡状棘球蚴病临床病理学及免疫组化特征。方法:对16例泡状棘球蚴病变组织切片进行CD20、CD3、CD45RA、CD45RO、CD5染色,部分病例做了EMA、CD68、CK标记。结果:泡状棘球蚴病见于肝、脑、肺、胰腺和淋巴结等器官,免疫组化结果提示病变内散在浸润淋巴细胞中有T细胞和B细胞,泡球囊肿内生发上皮与角质膜不表达CK和EMA,增生的组织细胞表达CD68和EMA。结论:泡状棘球蚴病诊断依赖病理活检,术前穿刺活检或术中冰冻切片检查是行之有效的诊断方法。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综合防治该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 泡状棘球蚴病 临床 免疫组化
下载PDF
腹股沟包块、皮肤泛发性结节 被引量:2
6
作者 邢传平 李宁 +1 位作者 哈英娣 钱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6期591-592,I076,共3页
病史摘要患者男,53岁。因腹股沟肿块入院。1995年5月偶感左下腹不适,偶有痛感,休息后缓解。同年8月中旬患者平卧时无意中发现左腹股沟有一包块,蚕豆大,活动,无疼痛,生长迅速。入院行肿物切除活检,病理报告为淋巴结转移... 病史摘要患者男,53岁。因腹股沟肿块入院。1995年5月偶感左下腹不适,偶有痛感,休息后缓解。同年8月中旬患者平卧时无意中发现左腹股沟有一包块,蚕豆大,活动,无疼痛,生长迅速。入院行肿物切除活检,病理报告为淋巴结转移癌,考虑恶性黑色素瘤。遂行腹部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肿瘤 MERKEL细胞癌 腹股沟包块 结节
下载PDF
神经断端埋植骨骼肌重建支配的实验形态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邢传平 杨超 葛宝丰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22-124,共3页
神经断端埋植骨骼肌重建支配的实验形态观察730050兰州军区总医院邢传平,杨超,葛宝丰摘要神经断端埋植骨骼肌重建支配的实验研究,从组织学、酶组织化学和超微结构方面,追踪观察了神经再生的动态生长变化过程。认为既往常用于... 神经断端埋植骨骼肌重建支配的实验形态观察730050兰州军区总医院邢传平,杨超,葛宝丰摘要神经断端埋植骨骼肌重建支配的实验研究,从组织学、酶组织化学和超微结构方面,追踪观察了神经再生的动态生长变化过程。认为既往常用于神经镀金镀银染色法,在光镜下不能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断端 埋植骨骼肌 运动终扳 己酰胆碱酯酶
下载PDF
乳腺粘膜相关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邢传平 刘斌 +1 位作者 李天真 董亮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2期134-136,共3页
目的 :为进一步提高对乳腺粘膜相关淋巴瘤本质的认识 ,减少临床上的误诊误治。方法 :对 3例乳腺粘膜相关淋巴瘤的临床和病理特点、组织发生和治疗原则进行探讨。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 ,对肿瘤进行多种免疫学标记。结果 :临床上多发于... 目的 :为进一步提高对乳腺粘膜相关淋巴瘤本质的认识 ,减少临床上的误诊误治。方法 :对 3例乳腺粘膜相关淋巴瘤的临床和病理特点、组织发生和治疗原则进行探讨。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 ,对肿瘤进行多种免疫学标记。结果 :临床上多发于中年妇女 ,初始为孤立性无痛性肿块。肿瘤组织由小裂样淋巴细胞、单核样B细胞、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构成 ,浸润生长 ,形成淋巴上皮病变 ,浸润脂肪组织。免疫组织学染色CD4 5( +)、CD2 0 ( +)、CDw75( +)、轻链κ( +)、λ( +)、bcl- 2 ( +)、CD3( - )、CD4 5RO( - )、EMA( - )。证实肿瘤来源于B细胞。治疗以肿块切除后局部放疗和全身化疗为宜。结论 :该肿瘤可发生于正常存在MALT粘膜组织 ,也可发生在正常不存在MALT粘膜器官组织中 ,与感染和自身过度免疫反应性淋巴细胞增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粘膜相关淋巴瘤 临床病理 误诊 误治
下载PDF
脾脏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10例报告 被引量:2
9
作者 邢传平 刘斌 +1 位作者 苏勤军 杨艳丽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9年第6期1143-1144,共2页
目的:进一步提高对脾脏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认识。方法:收集10例手术切除脾脏NHL病例进行临床病理学观察。结果:男8例,女2例。年龄16-72岁,平均44.7岁。患者以乏力消瘦,上腹部疼痛不适、发热、脾肿大为主要症状。临床Ι期8例,Π期... 目的:进一步提高对脾脏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认识。方法:收集10例手术切除脾脏NHL病例进行临床病理学观察。结果:男8例,女2例。年龄16-72岁,平均44.7岁。患者以乏力消瘦,上腹部疼痛不适、发热、脾肿大为主要症状。临床Ι期8例,Π期2例。影象学检查提示脾内占位性病变,表现为多结节4例,单结节4例,粟粒样结节1例,无明显肿块1例。来源于B细胞9例,其中SMZL3例,SLL2例,DLBCL4例,T细胞PTL1例,均经免疫组化证实。结论:超声、CT、MRI影象学检查对脾脏NHL早期发现有很大帮助,明确诊断依赖组织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化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脏 非霍奇金淋巴瘤 病理学 免疫组化
下载PDF
肾细胞癌的组织病理和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邢传平 钱震 +1 位作者 哈英娣 刘华福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5期468-468,共1页
肾细胞癌的组织病理和超微结构观察邢传平钱震哈英娣刘华福(兰州军区总医院病理科,兰州730050)肾细胞癌又称肾腺癌,一般分为透明细胞型,颗粒细胞型,混合细胞型和未分化型。由于肾癌形态上的复杂多样性,临床预后存在着明显... 肾细胞癌的组织病理和超微结构观察邢传平钱震哈英娣刘华福(兰州军区总医院病理科,兰州730050)肾细胞癌又称肾腺癌,一般分为透明细胞型,颗粒细胞型,混合细胞型和未分化型。由于肾癌形态上的复杂多样性,临床预后存在着明显差别,近年来新的组织类型不断被提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肾细胞癌 病理 超微结构
下载PDF
浅谈临床病理学诊断与医疗纠纷 被引量:6
11
作者 邢传平 贺冠宪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398-399,共2页
关键词 病理学诊断 医疗纠纷 临床
下载PDF
阳离子微电流检测仪在甲状腺肿瘤术中诊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邢传平 哈英娣 +2 位作者 刘斌 钱震 苏勤军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1年第6期530-532,共3页
目的探讨手术中快速定性诊断甲状腺肿瘤的新方法。方法随机选择手术中切除的新鲜甲状腺病变组织标本100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80例;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47.35岁。诊断良性病变95例,恶性肿瘤5例。同步应用肿瘤检测仪阳离子微电流检测法... 目的探讨手术中快速定性诊断甲状腺肿瘤的新方法。方法随机选择手术中切除的新鲜甲状腺病变组织标本100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80例;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47.35岁。诊断良性病变95例,恶性肿瘤5例。同步应用肿瘤检测仪阳离子微电流检测法与冷冻切片法、石蜡切片法进行比较诊断。仪器检测标本放入37℃恒温水浴锅中复温1~3 min取出,将探头置于组织上,仪器荧屏可见移动的红黑两条并行曲线。设定红线0μA为标准线,黑色曲线为检测线,判断标准:检测值<0μA为良性病变,>0μA为恶性病变,0~-3μA为交界性病变。检测后对病变组织标本分别编号,再与常规石蜡切片诊断对比分析。结果应用阳离子微电流检测法与冷冻切片法进行定性诊断,在100例甲状腺病变组织材标本中,仪器检测与冷冻切片诊断结果对比,良性肿瘤中有1例不符合(99/100),准确率99%;与石蜡切片诊断对比有2例不一致(98/100),符合率98%。结论手术中应用肿瘤检测仪阳离子微电流检测法对甲状腺良性与恶性肿瘤可快速做出认定,准确度高,与冷冻切片及石蜡切片诊断一致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微电流检测 冷冻切片 快速诊断
下载PDF
附睾胚胎型横纹肌肉瘤的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邢传平 李宁 曹晓哲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87-188,共2页
关键词 附睾胚胎型 横纹肌肉瘤 超微结构 电镜
下载PDF
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临床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邢传平 刘斌 +2 位作者 李宁 哈英娣 钱震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361-363,共3页
目的 :研究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MALT)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 :收集 2 4例原发于胃的MALT淋巴瘤 ,石蜡切片 ,HE染色 ,组织病理学观察 ,免疫组化S -P法检测。结果 :本组发病男女比为 2∶1,年龄 19~ 82岁 ,平均 5 1.5 6岁。术前... 目的 :研究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MALT)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 :收集 2 4例原发于胃的MALT淋巴瘤 ,石蜡切片 ,HE染色 ,组织病理学观察 ,免疫组化S -P法检测。结果 :本组发病男女比为 2∶1,年龄 19~ 82岁 ,平均 5 1.5 6岁。术前均作胃镜活检。形态学表现高恶性 3例 ,低恶性 2 1例中 2例临床为高恶性。结论 :胃MALT型淋巴瘤临床表现、胃镜与影像学检查不能与胃癌鉴别 ,正确诊断依赖病理活检。早诊断早治疗 ,包括外科治疗、放疗、化疗 ,同时辅以抗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ylon ,HP)治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 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淋巴瘤 免疫组化
下载PDF
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邢传平 刘斌 +1 位作者 李宁 苏勤军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343-345,共3页
目的:进一步认识肠道原发性NH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肠道淋巴瘤20例,应用多组织石蜡切片技术,免疫组化S-P方法标记观察。结果:20例中男16例,女4例,年龄12~78岁,平均53岁。临床表现以腹胀、下腹疼痛,腹内可触及包块为... 目的:进一步认识肠道原发性NH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肠道淋巴瘤20例,应用多组织石蜡切片技术,免疫组化S-P方法标记观察。结果:20例中男16例,女4例,年龄12~78岁,平均53岁。临床表现以腹胀、下腹疼痛,腹内可触及包块为主要症状。发生部位回盲部8例、小肠7例、结肠4例、直肠1例。形态表现MALT型淋巴瘤19例,其中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伴MALT型淋巴瘤表现6例;肠病型间变性T细胞淋巴瘤1例。结论:肠道淋巴瘤以MALT型最多见,临床上很难与肠癌鉴别,早期诊断依赖肠镜活检,预后与规范化治疗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非霍奇金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预后
下载PDF
先天性巨形色素痣伴发平滑肌瘤1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邢传平 曹晓哲 +1 位作者 李宁 高新宇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18-119,共2页
报告1例先天性巨形色素痣伴发平滑肌瘤的病例。患者,女性,20岁。出生时大部头皮呈黑色,随年龄增长,顶枕颞部头皮呈脑回状隆起增厚,枕部皮损处渐长出一拳头大肿物,全身散发小黑痣。病检在表皮真皮内见分化良好的痣细胞巢,枕部肿... 报告1例先天性巨形色素痣伴发平滑肌瘤的病例。患者,女性,20岁。出生时大部头皮呈黑色,随年龄增长,顶枕颞部头皮呈脑回状隆起增厚,枕部皮损处渐长出一拳头大肿物,全身散发小黑痣。病检在表皮真皮内见分化良好的痣细胞巢,枕部肿瘤组织由交错排列的平滑肌细胞构成,免疫组化平滑肌肌动蛋白阳性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 巨形 色素痣 平滑肌瘤 并发症
下载PDF
肾细胞癌的组织病理和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邢传平 钱震 +2 位作者 李宁 哈英娣 刘华福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5期607-611,共5页
目的:为了提高对肾细胞癌的认识,有利于治疗。方法:选择肾癌新鲜标本16例,其中透明细胞癌6例,颗粒细胞癌3例,嫌色细胞癌2例,集合管癌2例,乳头样癌2例,肉瘤样癌1例,常规光镜电镜观察。结果:肾癌组织类型多样,癌细胞... 目的:为了提高对肾细胞癌的认识,有利于治疗。方法:选择肾癌新鲜标本16例,其中透明细胞癌6例,颗粒细胞癌3例,嫌色细胞癌2例,集合管癌2例,乳头样癌2例,肉瘤样癌1例,常规光镜电镜观察。结果:肾癌组织类型多样,癌细胞形态不一,多呈实性巢状、管样或乳头状排列,间质少。不同类型细胞超微结构改变基本相同,仅脂滴、糖元和线粒体含量不同。结论:肾癌不同组织学类型与预后关系密切,组织发生可能来源于肾原基未分化干细胞。超微结构有助于低分化肾细胞癌的诊断及其远处转移性肾癌的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瘤 组织病理学 超微结构
下载PDF
手术中应用Na^+微电流检测技术快速检测乳腺肿瘤 被引量:1
18
作者 邢传平 刘斌 +1 位作者 李宁 钱震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0年第7期1309-1310,共2页
目的:探讨手术中快速定性检测乳腺肿瘤新方法。方法:选择手术中进行冷冻切片诊断的乳腺新鲜组织标本33例,同步应用Na^+微电流检测技术和冷冻切片技术进行诊断。设定检测标准良性病变Na^+微电流曲线值<0μA,恶性病变>0μA。组织标... 目的:探讨手术中快速定性检测乳腺肿瘤新方法。方法:选择手术中进行冷冻切片诊断的乳腺新鲜组织标本33例,同步应用Na^+微电流检测技术和冷冻切片技术进行诊断。设定检测标准良性病变Na^+微电流曲线值<0μA,恶性病变>0μA。组织标本放入37℃恒温水浴锅中复温1-3min,取出后吸净表面水分,将探头置于组织上,荧屏上出现红色黑色两条并行曲线,多点检测后取平稳黑色曲线值做出判定。检测后标本进行常规病理检查。结果:33例中Na^+微电流检测方法与冷冻切片、石蜡切片方法诊断不符合3例,符合率90.91%。结论:应用Na^+微电流检测方法术中可在几分钟内对乳腺病变定性进行检测,与冷冻切片方法同时应用可以互相印证诊断,但不能进行组织学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 乳腺 Na^+微电流检测 冷冻切片 病理诊断
下载PDF
阑尾类癌临床病理分析(附6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邢传平 刘斌 +1 位作者 苏勤军 杨艳丽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1年第1期100-103,共4页
目的:探讨阑尾类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收集6例阑尾类癌临床资料,结合免疫组化方法进行研究。结果:男性4例,女性2例,发病年龄14-57岁,平均33.60岁。发生部位近端2例,中段2例,末端2例。典型类癌3例,杯状细胞类癌1例,管状类癌1例,混... 目的:探讨阑尾类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收集6例阑尾类癌临床资料,结合免疫组化方法进行研究。结果:男性4例,女性2例,发病年龄14-57岁,平均33.60岁。发生部位近端2例,中段2例,末端2例。典型类癌3例,杯状细胞类癌1例,管状类癌1例,混合性类癌-腺癌1例。神经内分泌标记物Syn、CgA、NSE癌细胞均有不同程度表达。其中3例做了右半结肠切除术并化疗,随访10-36个月,均健在。结论:阑尾类癌组织形态特殊,诊断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与免疫组化标记结果确定。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与手术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期和治愈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类癌 组织病理学 免疫组化 诊断
下载PDF
原发性输卵管癌5例病理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邢传平 刘斌 +1 位作者 李宁 董亮 《人民军医》 2008年第5期311-311,共1页
关键词 输卵管癌 原发 病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