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心脏康复锻炼自我效能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邓文燕 程德梅 那润萍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56,共5页
目的 :评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心脏康复锻炼自我效能水平并分析影响因素,为制定PCI患者心脏康复锻炼计划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2年1月—10月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收治的241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 目的 :评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心脏康复锻炼自我效能水平并分析影响因素,为制定PCI患者心脏康复锻炼计划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2年1月—10月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收治的241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心脏康复锻炼自我效能量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康复知识和态度问卷、家庭复原力评估量表收集数据。结果 :PCI患者心脏康复锻炼自我效能得分为(41.16±8.41)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脏康复知识和态度总分、家庭复原力、冠心病病程、吸烟史、受教育程度、家庭月收入、直系亲属心肌梗死史是患者心脏康复锻炼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P<0.05),可解释心脏康复锻炼自我效能变异的54.1%。结论 :PCI患者心脏康复锻炼自我效能欠佳,尤其是心脏康复知识和态度较差、家庭复原力水平较低、冠心病病程短、家庭人均月收入低、受教育程度较低、无吸烟史及无直系亲属心肌梗死史的患者,医护人员应重视对这类患者的心脏康复自我效能的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自我效能 心脏康复锻炼 家庭复原力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自责归因行为的潜在类别分析与感知控制的关系研究
2
作者 邓文燕 程德梅 那润萍 《护士进修杂志》 2024年第17期1812-1819,共8页
目的探索冠心病患者自责归因行为的潜在类别,并探讨各类别在一般人口学资料和病理学资料的分布差异,分析各类别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自制的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心脏病自责归因量表(cardiac self-blame attributions scale,CSBA... 目的探索冠心病患者自责归因行为的潜在类别,并探讨各类别在一般人口学资料和病理学资料的分布差异,分析各类别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自制的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心脏病自责归因量表(cardiac self-blame attributions scale,CSBAS),修订版控制态度量表(conrtol attitudes scale-revised,CAS-R)对2021年8月-2022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213例冠心病患者进行调查。运用潜在剖面分析方法探讨自责归因行为的潜在类别。结果冠心病患者的自责归因行为可分为高性格自责组(16.4%)、低自责归因组(34.84%)和高行为自责组(48.8%)3个类别。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更小、初中文化水平的更可能进入“低自责归因组”,吸烟、直系亲属有冠心病家族史更可能进入“高性格自责组”;年龄更小更可能进入“低自责归因组”,高中或中专文化程度、冠心病病程较长、连续戒烟≥6个月、直系亲属有冠心病家族史、运动频次>3次/周更可能进入“高行为自责组”;直系亲属有冠心病家族史更可能进入“高行为自责组”(P<0.05)。冠心病自责归因3个类别在感知控制及各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高行为自责组患者的感知控制得分最高,其次是高性格自责组,最低是地自责行为组(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的自责归因有明显的分类特征,且每个类别患者的感知控制不同,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自责归因分类特点以及各项影响因素对不同类别患者的影响采取个性化的心理疏导及信息支持等干预措施,以提高冠心病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自责归因行为 潜在类别 感知控制
下载PDF
不同文化程度老年冠脉支架术后患者对双联抗血小板药物依从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那润萍 付莉 +1 位作者 孙俊平 林运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8年第11期1409-1411,共3页
目的探究不同文化程度的冠状动脉(冠脉)支架术后患者对双联抗血小板聚集治疗(DAPT)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入选经皮冠脉介入术(PCI)治疗的老年患者1423例,按文化程度分为: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及以上,共5组,PCI术后1年随访患... 目的探究不同文化程度的冠状动脉(冠脉)支架术后患者对双联抗血小板聚集治疗(DAPT)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入选经皮冠脉介入术(PCI)治疗的老年患者1423例,按文化程度分为: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及以上,共5组,PCI术后1年随访患者DAPT依从性情况。结果小学及以下文化患者完全依从占70.9%,初中文化患者占80.4%,高中学历患者占88.9%,大学及以上学历患者占95.8%(P<0.05);支架内血栓14例,均发生在不依从患者中,发生率为1%,其中小学学历的患者中血栓发生率最高,大学学历的患者最低。结论不同文化水平对冠脉支架术后患者DAPT依从性影响存在着显著差异,文化程度低的患者依从性较差,出现不良事件几率高,对其进行适宜的相关宣教,可提高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水平 冠脉支架术 双联抗血小板 依从性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伴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那润萍 孙俊平 朱红岩 《中国医药》 2011年第7期772-774,共3页
目的 观察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伴高脂血症的I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0年9月至2011年1月就诊于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的ACS伴高脂血症患者90例,完全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药物使用量:10 mg/d,n=42)和瑞舒伐他汀组... 目的 观察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伴高脂血症的I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0年9月至2011年1月就诊于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的ACS伴高脂血症患者90例,完全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药物使用量:10 mg/d,n=42)和瑞舒伐他汀组(药物使用量:10 mg/d,n=48),疗程均为1周,观察治疗前后各项主要血脂指标变化率、达标率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仪(TNF-a)及C反应蛋白(CRP)变化.结果 在降低TC、LDL-C、脂蛋白(Lp)(a)及升高HDL-C方面,瑞舒伐他汀组优于辛伐他汀组[TC:瑞舒伐他汀组治疗后(4.80±0.36)mmol/L、治疗前(6.80±0.27)mmol/L、变化率-29%,辛伐他汀组分别为(5.50±0.19)mmoL/L、(6.90±0.21)mmol/L、-21%;LDL-C:瑞舒伐他汀组治疗后(2.00±0.26)mmol/L、治疗前(4.50±0.10)mmol/L、变化率-56%,辛伐他汀组(3.30±0.27)mmol/L、(4.00±0.21)mmol/L、-18%;Lp(a):瑞舒伐他汀组治疗后(72±15)mmol/L、治疗前(115±21)mmol/L、变化率一37%,辛伐他汀组(101±24)mmol/L、(108±21)mmoL/L、-6%;HDL-C:瑞舒伐他汀组治疗后(0.98±0.05)mmol/L、治疗前(0.72±0.04)mmol/L、变化率+36%,辛伐他汀组(0.90±0.02)mmol/L、(0.80±0.05)mmoL/L、+13%].2组对肝、肾功能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舒伐他汀治疗组降低炎症标志物TNF-a和CRP水平强于辛伐他汀组[TNF-a:瑞舒伐他汀组治疗后(62+20)U/ml、治疗前(90±10)U/ml、变化率-31%,辛伐他汀组分别为(71±15)U/ml、(86±13)U/ml、-17%;CRP:瑞舒伐他汀组治疗后(2.7+1.6)mg/L、治疗前(4.8±1.8)mg/L、变化率-44%,辛伐他汀组(4.0±1.3)ms/L、(5.2±1.5)ms/L、-23%].2组患者治疗期间未出现明显的、难以耐受的不良反应.结论 瑞舒伐他汀(10 mg/d)可以更全面地调理ACS伴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异常,尤其是在升高HDL-C、降低LDL-C方面,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瑞舒伐他汀具有较强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高脂血症 瑞舒伐他汀 辛伐他汀
下载PDF
起搏器相关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那润萍 张京梅 +1 位作者 田轶伦 王龙 《中国医药》 2019年第3期338-341,共4页
目的探讨心脏起搏器相关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13例起搏器相关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装置置入或末次更换距发生感... 目的探讨心脏起搏器相关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13例起搏器相关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装置置入或末次更换距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时间,将患者分为早期组(<1年,7例)和晚期组(≥1年,6例),比较2组患者临床特征、治疗及转归的差异。结果 13例患者中出现全身症状者占92. 3%(12/13),出现局部症状者占38. 5%(5/13),心脏杂音占23. 1%(2/13)。血培养阳性者占76. 9%(10/13),葡萄球菌占30. 8%(4/13)。经胸超声心动图和/或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均发现赘生物,赘生物大小为(14±8) mm。早期组和晚期组性别、年龄、起搏器置入次数、易感因素、临床症状及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血培养阳性率、赘生物大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所有患者均完全清除原有装置。经静脉途径拔除电极导线的6例患者赘生物平均大小为(15±8) mm,经外科开胸拔除的7例患者赘生物平均大小为(14±8) 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860)。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至少随访36个月,未发现起搏器相关感染、死亡等不良事件。结论葡萄球菌是起搏器相关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常见致病菌。电极导线拔除术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心内膜炎 心脏起搏器 电极导线拔除术
下载PDF
认知行为干预对围生期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病人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那润萍 韩静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2799-2802,共4页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围生期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06年1月—2014年12月北京安贞医院急诊抢救室救治的29例围生期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15例和对照组1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给...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围生期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06年1月—2014年12月北京安贞医院急诊抢救室救治的29例围生期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15例和对照组1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认知行为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随访(24.0±0.2)个月,观察两组病人短期和长期临床症状及心理状态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出院前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为(39.33±6.57)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为(45.88±5.47)分;对照组病人出院前SAS评分为(44.17±6.86)分,SDS评分为(50.02±6.55)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病人依从性较好,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及时的药物治疗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可以改善病人的心理状况和心功能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生期心肌病 认知行为干预 心力衰竭 治疗 护理
下载PDF
综合医院急诊胸痛患者的心理状态及临床特征 被引量:10
7
作者 贺建华 李丛佳 +4 位作者 王文化 白树功 朱红岩 那润萍 刘欣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893-896,共4页
目的:评估胸痛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描述非心源性胸痛(non—cardiacchestpain,NCCP)的临床特征。方法:横断面研究。收集胸痛为主诉连续就诊的急诊患者711人,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iltonAnxietyRatingScale,HAMA)和汉密顿抑郁... 目的:评估胸痛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描述非心源性胸痛(non—cardiacchestpain,NCCP)的临床特征。方法:横断面研究。收集胸痛为主诉连续就诊的急诊患者711人,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iltonAnxietyRatingScale,HAMA)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DepressionRatingScale-17,HAMD一17)评估患者心理状态,比较NCCP与心源性胸痛的临床特点。结果:共231例同意合作的胸痛患者入选,年龄19~79岁,男性106。其中182例为NCCP,49例为有器质性心脏病者(心源性胸痛组)。胸痛患者焦虑抑郁平均分均高于正常界值(HAMA得分≥14;HAMD一17得分≥8),以焦虑症状更明显,NCCP组有明显焦虑症状的患者比例高于心源性胸痛组(64.3%VS.57.1%,P〈0.01)。与心脏病患者相比,NCCP组年龄较小[(48.1±11.7)岁VS.(55.5±10.0)岁,P〈0.01],≤45岁者较多(37.9%VS.16.3%,P〈0.01),胸痛发作时更易出现死亡恐惧(59.3%VS.40.8%)、害怕(69.8%VS.34.7%)、失控感(31.9%VS.10.2%)、过度换气(37.4%VS.16.3%)和手脚麻木(37.4%VS.14.3%)等伴随症状(Ps〈0.05);伴随症状成组出现(/〉4个)的比例更高(29.7%VS.10.2%,P〈0.01),发作时心电图正常、病程〉16月者更多(49.5%VS.30.6%,P〈0.05)。结论:急诊胸痛患者焦虑症状明显,其中大多数为非心源性胸痛,主要临床特征为年龄较轻、心电图正常、发作时常有特征性伴随症状,或特征性伴随症状成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 焦虑 抑郁 急诊医学 横断面研究
下载PDF
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伤口出血和下地活动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孙俊平 陶娟 +1 位作者 那润萍 康立惠 《中国医药》 2013年第6期859-860,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伤口出血和下地活动时间的影响。方法入选206例择期行PCI的冠心病患者,按照随机数秩次随机分为强化护理干预组(102例)和常规护理干预组(104例)。测定心率、...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伤口出血和下地活动时间的影响。方法入选206例择期行PCI的冠心病患者,按照随机数秩次随机分为强化护理干预组(102例)和常规护理干预组(104例)。测定心率、血压,观察穿刺点出血时间。比较2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出血和下地时间。结果2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出血时间强化护理干预组明显低于常规护理干预组[(3.6±1.3)h比(4.8±1.3)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护理干预组下地时间[(8.0±1.6)h]较常规护理干预组[(10.1±3.5)h]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护理干预不能降低伤口出血并发症,但可及时发现并处理出血并发症,从而缩短卧床时间,减少卧床制动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护理
下载PDF
他汀预处理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张铭 李志忠 +6 位作者 那润萍 张京梅 王苏 陶英 陈顺华 刘小慧 马长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335-1338,共4页
目的:探讨他汀预处理对经皮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随访期间的主要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05年9月北京安贞医院行PCI手术患者3893例,根据是否接受他汀预处理分为他汀预处理组(n=3361)和非他... 目的:探讨他汀预处理对经皮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随访期间的主要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05年9月北京安贞医院行PCI手术患者3893例,根据是否接受他汀预处理分为他汀预处理组(n=3361)和非他汀预处理组(n=532),比较两组一般的临床特征和人口学资料并进行随访,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他汀预处理对PCI患者的随访期间的MACCE的影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他汀预处理不能降低随访期间病死率和总MACCE事件(1.7%vs.1.3%;12.9%vs.8.9%,P>0.05),在校正年龄、性别等临床基线数据后,COX回归分析显示:他汀预处理组与非他汀预处理组比较,PCI患者随访期间死亡风险RR值为1.168(95%CI0.33~4.136,P=0.810)。结论:他汀预处理不能够降低随访期间总心脑血管事件和住院期间病死率的风险,随访期间死亡事件的独立的预测因素为年龄、射血分数<50%、三支冠状动脉病变、女性、血肌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他汀预处理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主要心脑血管疾病
下载PDF
主动脉夹层术后合并冠心病联合治疗一例
10
作者 孙俊平 那润萍 孙涛 《中国医药》 2011年第6期730-730,共1页
患者女,56岁,因胸痛1个月入院。胸痛呈刺痛,持续几秒钟至1d,伴出汗及夜间发作,与活动无关。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年。2007年因主动脉夹层在外院行升主动脉弓部人工血管置换+弓降部覆膜支架植入术。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冠状动脉硬化
下载PDF
路径式护理联合积极心理干预在急诊留观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6
11
作者 石柳 那润萍 《生命科学仪器》 2022年第S01期158-158,共1页
目的:观察路径式护理联合积极心理干预在急诊留观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留观急性心力衰竭患者76例(2020年8月至2021年10月),随机分为路径式护理联合积极心理干预的观察组(38例)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38例),观... 目的:观察路径式护理联合积极心理干预在急诊留观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留观急性心力衰竭患者76例(2020年8月至2021年10月),随机分为路径式护理联合积极心理干预的观察组(38例)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38例),观察患者焦虑情绪及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SAS评分低,满意度评分高,P<0.05。结论:急诊留观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路径式护理联合积极心理干预,能减轻患者焦虑情绪,提升满意度,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径式护理 积极心理干预 急诊留观急性心力衰竭 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