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元统计学分析^(60)Co-γ射线辐照对川芎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1
作者 王艳 孟爱莲 +7 位作者 贾鑫 叶嘉伟 徐攀 张雁君 邱娅璐 何江 毛腾霄 高鹏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4期75-88,共14页
川芎挥发性成分是其主要活性成分之一,也是评价川芎药用品质的重要指标。为探究^(60)Co-γ射线辐照对川芎挥发性成分的影响,本研究以不同吸收剂量处理川芎样品,采用电子鼻结合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技术(HS-SPME-GC-MS),通过主... 川芎挥发性成分是其主要活性成分之一,也是评价川芎药用品质的重要指标。为探究^(60)Co-γ射线辐照对川芎挥发性成分的影响,本研究以不同吸收剂量处理川芎样品,采用电子鼻结合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技术(HS-SPME-GC-MS),通过主成分分析、线性判别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和聚类分析的多元统计学方法分析数据,以期了解川芎辐照前后挥发性成分的变化。电子鼻与GC-MS结果都表明:川芎气味主要由烷烃类、醇类、醛类、酮类贡献,10 kGy剂量以下的辐照处理对川芎挥发性气味成分影响不大;川芎经0 kGy(对照组)、3 kGy、7 kGy、10 kGy剂量辐照处理后,共鉴定出60种化合物,其中烃类23种,醇类12种,脂类10种,醛酮类4种,其他类11种;筛选到21种辐照前后的差异特征性指标物,它们在川芎挥发性成分中只占约12.92%,不是川芎的主要挥发性成分。经10 kGy剂量以下的辐照处理后,川芎中没有新生成的物质被鉴定出来。研究结果提示经10 kGy以下剂量处理川芎不会影响其主要挥发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 辐照 挥发性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技术 多元统计学分析
下载PDF
高能电子束辐照对黄精微生物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徐攀 许竞地 +2 位作者 陈谦 邱娅璐 高鹏 《食品与发酵工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7-72,共6页
为探究高能电子束辐照对黄精的影响,以未辐照样品为对照,研究不同剂量(2、4、6、8、10 kGy)电子束辐照对黄精微生物含量、水分、总灰分、浸出物及色泽、挥发性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经2 kGy剂量辐照,黄精中微生物总数降低至《中国药典... 为探究高能电子束辐照对黄精的影响,以未辐照样品为对照,研究不同剂量(2、4、6、8、10 kGy)电子束辐照对黄精微生物含量、水分、总灰分、浸出物及色泽、挥发性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经2 kGy剂量辐照,黄精中微生物总数降低至《中国药典》要求限度;随着剂量增加,辐照杀菌效果更好。辐照对黄精水分和总灰分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辐照剂量≥4 kGy时,黄精浸出物含量、色度黄蓝值(b^(*)值)和饱和度显著增加(P<0.05),但不影响总色泽。辐照对黄精主要挥发性成分无明显影响,但在一定剂量下,会加速芳香成分、氮氧化合物、甲烷物质及醇类、醛酮类化合物挥发;主成分分析及线性判别分析表明,2 kGy剂量辐照对黄精挥发性影响最小。综合分析,2 kGy剂量高能电子束辐照能有效杀灭黄精中的微生物,且对其水分、总灰分、浸出物、色泽及挥发性成分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 高能电子束 辐照 微生物
下载PDF
川芎指纹图谱的建立及60Co-γ辐照对其有效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邱娅璐 高鹏 +2 位作者 何江 陈谦 王艳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2023年第5期60-72,共13页
为了建立川芎指纹图谱,考察不同剂量60Co-γ辐照对川芎8种有效成分的影响,以川芎为材料,采用SHIMADZU Shim-pack GIST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对8种有效成分的标准品和对照品储备液进行分析。设定不同剂量(3 kGy、6 kGy、10... 为了建立川芎指纹图谱,考察不同剂量60Co-γ辐照对川芎8种有效成分的影响,以川芎为材料,采用SHIMADZU Shim-pack GIST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对8种有效成分的标准品和对照品储备液进行分析。设定不同剂量(3 kGy、6 kGy、10 kGy、15 kGy)60Co-γ辐照处理川芎,处理后样品通过液相色谱法得到指纹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对相似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川芎各成分相似度均大于0.988;在低于10 kGy的射线辐照处理后,川芎的8种有效成分含量无明显差异。结果表明该方法稳定可靠。该研究为辐照技术在川芎品质保障及川芎药材辐照标准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 60Co-γ辐照 有效成分 指纹图谱
下载PDF
藠头抗菌成分的复合酶法提取及其抑菌性能评估 被引量:1
4
作者 王艳 陈谦 +4 位作者 徐攀 郭佳 何江 邱娅璐 高鹏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5053-5061,共9页
目的 采用复合酶法提取藠头的天然活性成分,并研究其抑菌性能。方法 以提取到的藠头天然活性成分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的抑菌效果为评价指标,通过响应面设计获得果胶酶、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的最适复合酶添加量,并分析和评估藠... 目的 采用复合酶法提取藠头的天然活性成分,并研究其抑菌性能。方法 以提取到的藠头天然活性成分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的抑菌效果为评价指标,通过响应面设计获得果胶酶、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的最适复合酶添加量,并分析和评估藠头提取物的抑菌性。结果 当果胶酶的添加量为0.1%、纤维素酶的添加量为0.1%、木聚糖酶的添加量为0.5%时,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最好。经实验验证复合酶法提取的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的抑菌圈直径为(30.62±0.48) mm,与预测值(30.02 mm)相符。复合酶解法提取的藠头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的24h最低抑菌质量浓度为0.63%,最低杀菌质量浓度为1.25%;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24h最低抑菌质量浓度为1.25%,最低杀菌质量浓度为2.50%;对白色念珠菌的24 h最低抑菌质量浓度为0.63%,最低杀菌质量浓度为1.25%。在2倍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的藠头提取物胁迫下,大肠杆菌体内的丙二醛含量增加2倍,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这3个抗氧化酶活力降低,膜脂质过氧化加剧,细胞开始凋亡。结论 响应面法分析所得的复合酶法提取藠头提取物的工艺参数准确可靠,藠头提取物的广谱抗菌作用应用前景广阔,可以被开发成为天然食品防腐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藠头 抑菌性 大肠杆菌 响应面法 复合酶解法
下载PDF
重金属钴胁迫对植物的毒性效应及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伏毅 王巍 +2 位作者 邱娅璐 黄雪晴 卜舒文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2年第11期65-70,共6页
钴(Co)是锂电池阴极重要的金属元素,随着电动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Co的用量逐年增长,如果过量的Co释放到环境中,其重金属毒性会对植物、动物及人类造成威胁。文章阐述了Co胁迫对植物的毒性效应,从形态学、解剖学和生理变化等方面总结了C... 钴(Co)是锂电池阴极重要的金属元素,随着电动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Co的用量逐年增长,如果过量的Co释放到环境中,其重金属毒性会对植物、动物及人类造成威胁。文章阐述了Co胁迫对植物的毒性效应,从形态学、解剖学和生理变化等方面总结了Co胁迫对植物的负面影响。重点关注Co胁迫对植物DNA复制转录、光合作用、活性氧代谢平衡、氮素固化、渗透调节等方面的毒性机理,并对Co在植物体内的分布特征及与其他营养元素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总结。最后,提出了Co胁迫对植物毒性效应的下一步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重金属 污染
下载PDF
9种植物对钴的吸收转运特征研究
6
作者 伏毅 蒲磊 +3 位作者 卜姝文 王巍 黄雪晴 邱娅璐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5期82-84,共3页
[目的]探讨Co胁迫条件下植物对重金属Co的吸收转运特征。[方法]通过盆栽试验,分析田菁、紫花苜蓿、猪屎豆、毛苕子、大豆、绿花菜、番茄、红甜菜、空心莲子草9种植物在Co胁迫条件下对Co的吸收转运能力。[结果]Co胁迫条件下,各个植物地... [目的]探讨Co胁迫条件下植物对重金属Co的吸收转运特征。[方法]通过盆栽试验,分析田菁、紫花苜蓿、猪屎豆、毛苕子、大豆、绿花菜、番茄、红甜菜、空心莲子草9种植物在Co胁迫条件下对Co的吸收转运能力。[结果]Co胁迫条件下,各个植物地上部、根部Co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P<0.01),其中大豆(开8157)地上部Co含量增幅最大,是对照的26.5倍,增幅最小的是空心莲子草,是对照的5.7倍;空心莲子草根部Co含量增幅最大,是对照的567.4倍,增幅最小的是番茄,是对照的16.3倍。在Co胁迫处理条件下,除紫花苜蓿、大豆(丰豆5号)由于对照组根部Co含量低于检出值无法计算转移系数外,其他7种植物的Co转移系数均显著低于对照(P<0.05),其中转移系数降低最多的为空心莲子草,仅为对照的1.0%,降低最少的为田菁,为对照的48.5%,4个品种大豆的转移系数均极显著降低,均小于等于0.10。[结论]除紫花苜蓿、大豆(丰豆5号)外,其余7种植物在Co胁迫条件下地上部、根部Co含量显著增加,转移系数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植物 转移系数 吸收转运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