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北高压变质带绿片岩中石榴石内文石包裹体的发现 被引量:11
1
作者 邱海峻 许志琴 +4 位作者 张泽明 杨经绥 杨天南 张建新 李海兵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617-624,共8页
苏北高压变质带位于苏鲁超高压变质带东南缘,露头多为绿片岩相的中—晚元古代云台岩群,典型的蓝片岩仅见于灌云县杨集的钻孔岩心中。本文通过拉曼光谱研究,在连云港地区的绿片岩内石榴石中发现文石(CaCO3)包裹体。文石呈细小包裹体残留... 苏北高压变质带位于苏鲁超高压变质带东南缘,露头多为绿片岩相的中—晚元古代云台岩群,典型的蓝片岩仅见于灌云县杨集的钻孔岩心中。本文通过拉曼光谱研究,在连云港地区的绿片岩内石榴石中发现文石(CaCO3)包裹体。文石呈细小包裹体残留于细粒半自形石榴石斑晶中。这些石榴石作为低扩散的刚性矿物,经历了多期变质变形作用,变质反应证据保存在石榴石的成分环带及包体矿物组合中。文石包裹体的存在证明苏北高压变质带北部的、即本区出露的这套岩系是早期经历了高压变质作用、晚期又叠加了绿片岩相变质作用的高压变质地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石 高压变质带 石榴石 苏北 绿片岩 拉曼光谱 文石包裹体
下载PDF
苏北盆地构造演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52
2
作者 邱海峻 许志琴 乔德武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117-1120,共4页
苏北盆地位于苏鲁造山带南侧、下扬子地台的东北部,盆地所处的特殊构造位置使其演化历史颇为复杂。总结了近年来苏北盆地构造演化研究方面的进展,如盆地基底、深部构造、形成机制、盆地与下扬子区构造演化之间的关系等研究的进展。对近... 苏北盆地位于苏鲁造山带南侧、下扬子地台的东北部,盆地所处的特殊构造位置使其演化历史颇为复杂。总结了近年来苏北盆地构造演化研究方面的进展,如盆地基底、深部构造、形成机制、盆地与下扬子区构造演化之间的关系等研究的进展。对近年来获得的新认识进行分析和归纳,提出了今后苏北盆地构造演化研究中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如盆地基底构造与浅部构造之间的关系、苏鲁造山带与盆地构造演化的联系、郯庐断裂对盆地形成的影响、盆地形成的动力学机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北盆地 构造演化 盆山耦合
下载PDF
苏北连云港地区蓝闪绿片岩相岩块的发现 被引量:6
3
作者 邱海峻 许志琴 +3 位作者 张建新 杨经绥 张泽明 李海兵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4-40,共7页
在苏北连云港地区 (红石咀、东西连岛及蟹脐沟 )发现以岩块、岩片形式出现的蓝闪绿片岩相岩石 ,其由石榴石、蓝透闪石、冻蓝闪石、阳起石、钠长石、多硅白云母、榍石及文石等矿物组成。石榴石变斑晶作为低扩散的刚性矿物 ,经历了多期变... 在苏北连云港地区 (红石咀、东西连岛及蟹脐沟 )发现以岩块、岩片形式出现的蓝闪绿片岩相岩石 ,其由石榴石、蓝透闪石、冻蓝闪石、阳起石、钠长石、多硅白云母、榍石及文石等矿物组成。石榴石变斑晶作为低扩散的刚性矿物 ,经历了多期变质变形作用 ,变质反应证据保存在石榴石的成分环带及包体矿物组合中。蓝透闪石、冻蓝闪石及文石包体的存在表明 ,本区出露的绿片岩相岩系属早期经历低温高压变质作用、晚期又叠加绿片岩相变质作用的高压变质地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变质带 蓝闪绿片岩相 蓝透闪石 冻蓝闪石 连云港 苏北
下载PDF
加拿大油砂资源状况和石油管线建设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邱海峻 任收麦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09年第5期36-37,共2页
加拿大油砂资源十分丰富,主要分布于阿尔伯塔省。截止2007年底,已开采油砂占探明储量的3%,油砂中天然沥青剩余探明储量为1727亿桶,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加拿大有三条输油主干线将原油从加拿大西部输送到国内其它地区和美国市场,分别是... 加拿大油砂资源十分丰富,主要分布于阿尔伯塔省。截止2007年底,已开采油砂占探明储量的3%,油砂中天然沥青剩余探明储量为1727亿桶,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加拿大有三条输油主干线将原油从加拿大西部输送到国内其它地区和美国市场,分别是恩布瑞吉管线、Kinder Morgan Mountain和Kinder Morgan Express-Platte管道。雄厚的油砂资源、加美两国间发达的管网设施和巨大的石油需求等因素表明,加拿大油砂开发目前所面临的困境是暂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拿大 油砂 资源 管线
下载PDF
加拿大油砂开发现状及其战略调整走向 被引量:1
5
作者 邱海峻 《国土资源情报》 2007年第11期33-35,共3页
加拿大能源极为丰富,主要包括石油、天然气、水电、铀和生物能源等,能源生产在其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这些资源中最为丰富的是油砂。据美国《油气杂志》2005年的最新统计,加拿大探明石油储量达到1789亿桶,其中95%的探明储量分布... 加拿大能源极为丰富,主要包括石油、天然气、水电、铀和生物能源等,能源生产在其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这些资源中最为丰富的是油砂。据美国《油气杂志》2005年的最新统计,加拿大探明石油储量达到1789亿桶,其中95%的探明储量分布在艾伯塔省的油砂资源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砂资源 加拿大 调整 开发 石油储量 生物能源 国民经济 能源生产
下载PDF
2009年加拿大油砂开发分析
6
作者 邱海峻 王越 +1 位作者 吴裕根 任收麦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0-12,共3页
加拿大油砂资源丰富,在北美能源格局中地位重要。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影响颇深,对加拿大油砂开发提出诸多挑战。本文对影响加拿大油砂开发的关键因素和2009年开发前景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从长期看,北美市场稳定增长的石油需... 加拿大油砂资源丰富,在北美能源格局中地位重要。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影响颇深,对加拿大油砂开发提出诸多挑战。本文对影响加拿大油砂开发的关键因素和2009年开发前景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从长期看,北美市场稳定增长的石油需求是主导因素,油砂开发前景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拿大 油砂 开发
下载PDF
萨哈林大陆架油气资源对外合作状况及建议
7
作者 邱海峻 车长波 +3 位作者 杨虎林 李玉喜 潘继平 王越 《国土资源情报》 2004年第11期44-46,40,共4页
关键词 对外合作 油气资源 状况 北部 鞑靼 亚洲大陆 东部 陆相 大陆架 太平洋
下载PDF
柴达木北缘超高压变质带形成与折返的时限及机制 被引量:108
8
作者 许志琴 杨经缓 +7 位作者 吴才来 李海兵 张建新 戚学祥 宋述光 万渝生 陈文 邱海峻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3-176,共14页
位于青藏高原北缘的祁连山加里东造山带的形成是阿拉善板块、祁连微板块及柴达木—东昆仑板块在加里东期间汇聚和碰撞的结果。祁连微板块和柴达木—东昆仑板块之间的柴(达木)北缘超高压变质带形成于495~440 Ma,是继南祁连洋壳向北俯冲... 位于青藏高原北缘的祁连山加里东造山带的形成是阿拉善板块、祁连微板块及柴达木—东昆仑板块在加里东期间汇聚和碰撞的结果。祁连微板块和柴达木—东昆仑板块之间的柴(达木)北缘超高压变质带形成于495~440 Ma,是继南祁连洋壳向北俯冲于祁连微板块下形成增生的柴北缘火山岛弧带之后,陆壳深俯冲的产物。柴北缘超高压变质带是在祁连微板块及柴达木—东昆仑板块之间的“正向陆内俯冲”向“斜向陆内俯冲”转化过程中“斜向挤出”机制下折返的,开始折返年龄为470~460 Ma,最后的折返时间为400~406 Ma。折返构造很好地保存在超高压变质岩石中,并且记录了广泛的退变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变质带 折返构造 退变质作用 俯冲 碰撞 柴达木北缘 造山带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断裂构造分期差异活动及其变形机理 被引量:79
9
作者 汤良杰 漆立新 +5 位作者 邱海峻 云露 李萌 谢大庆 杨勇 万桂梅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569-2583,共15页
本文的目的是探讨塔里木盆地断裂构造分期差异活动过程及其变形机理。在地震剖面解释、钻井资料和地质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编制塔里木盆地不同时期断裂系统图,提出控制塔里木盆地断裂构造形成和演化主要构造活动期次为:加里东早... 本文的目的是探讨塔里木盆地断裂构造分期差异活动过程及其变形机理。在地震剖面解释、钻井资料和地质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编制塔里木盆地不同时期断裂系统图,提出控制塔里木盆地断裂构造形成和演化主要构造活动期次为:加里东早期、加里东中期、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海西晚期、印支期、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加里东早期断裂活动受伸展环境制约,沿先存基底断裂带形成张性正断层。加里东中期、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断裂活动以逆冲作用为主,在塔东、塔中、塘古巴斯、巴楚和麦盖提地区最为发育。海西晚期断裂活动也是以逆冲作用为特征,并从早期断裂强烈活动的塔中、塘古巴斯、玛东等地区,迁移到塔北隆起和东部地区。印支、燕山和喜马拉雅期,前陆地区断裂构造发育,形成叠瓦冲断带、褶皱-冲断带、双重构造、盐相关构造等;但在盆内稳定区,断裂构造不发育,活动性弱。古生代断裂构造发育分布的控制机理,主要与区域大地构造环境的变化和构造转换、先存基底断裂带、大型区域性不整合、滑脱带等要素密切相关。区域大地构造环境的变化和构造转换主要受控于塔里木周缘洋盆的伸展裂解、俯冲消减和洋盆闭合的时限和强度。先存基底断裂带或基底构造软弱带往往控制着后期断裂的发育位置和展布方向。大型区域性不整合和滑脱带控制着断裂构造的发育和分布层位。中、新生代断裂构造发育分布的控制机理,与区域大地构造环境及其构造转换、区域构造位置有关。中、新生代塔里木断裂构造主要分为三种环境,即前陆构造环境、盆内稳定区构造环境和隆升剥蚀区构造环境。盆内稳定区断裂构造不发育,活动性较弱。中、新生代断裂构造主体发育在前陆构造环境中,主要受控于周缘造山带强烈隆升、挤压冲断、走滑-逆冲或逆冲-走滑作用,同时与喜马拉雅晚期盆-山耦合作用及滑脱层的发育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构造 分期差异活动 变形机理 先存基底断裂带 滑脱层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中国煤层气勘探开发战略接替区优选 被引量:59
10
作者 邵龙义 侯海海 +4 位作者 唐跃 鲁静 邱海峻 王学天 张家强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11,共11页
现阶段中国煤层气探明储量及产量的增长主要依靠沁水盆地南部和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等几个煤层气产业基地,急需寻找一批勘探开发战略接替区。为此,基于对我国煤层气资源、生储、保存、开发基础等条件的研究成果,总结了影响中国煤层气勘探... 现阶段中国煤层气探明储量及产量的增长主要依靠沁水盆地南部和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等几个煤层气产业基地,急需寻找一批勘探开发战略接替区。为此,基于对我国煤层气资源、生储、保存、开发基础等条件的研究成果,总结了影响中国煤层气勘探开发的8个普遍因素(资源丰度、煤层厚度、含气量、原始渗透率、埋藏深度、水文地质条件、煤系沉积环境和地形地貌)和4个关键因素(成因类型、稳定性、后期储层改造和煤体结构破坏程度)。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西北低煤阶区、东北中低煤阶老工业区和西南中高煤阶构造复杂区,是我国继华北地区之后煤层气产业持续发展的重点区;上述3个重点区的煤层气赋存主控因素分别是成因类型+煤层稳定性、成因类型+岩浆侵入对煤储层改造、煤层稳定性+煤体结构破坏程度,并以此建立了中国煤层气勘探开发战略接替区的优选评价体系。采用多层次模糊数学的方法对上述3个重点区的15个区块进行了评价,共优选出了8个有利接替区和7个较有利接替区,预测煤层气地质资源总量达1.8×10^(13)m^3;8个有利区分别为西北的准东煤田五彩湾—大井地区、吐哈煤田哈密—大南湖地区和陇东煤田,东北的依兰煤田、鹤岗煤田和珲春煤田,西南的川南煤田和水城煤田,它们是近期可以进行煤层气勘探和试验开发的目标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煤层气 勘探开发 战略接替区 有利区优选 勘探方向 主控因素 多层次模糊数学
下载PDF
苏鲁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的折返构造及折返机制 被引量:103
11
作者 许志琴 张泽明 +9 位作者 刘福来 杨经绥 李海兵 杨天南 邱海峻 李天福 孟繁聪 陈世忠 唐哲民 陈方远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33-450,共18页
苏鲁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的折返构造是由韧性剪切叠覆构造岩片组成,具NWW—SEE向剪切矢量及SEE向NWW的剪切指向,与折返构造伴随的高压和超高压退变质反应过程与石英从高温—中温—低温的组构模式吻合。150~100 Ma期间的伸展事件包含了... 苏鲁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的折返构造是由韧性剪切叠覆构造岩片组成,具NWW—SEE向剪切矢量及SEE向NWW的剪切指向,与折返构造伴随的高压和超高压退变质反应过程与石英从高温—中温—低温的组构模式吻合。150~100 Ma期间的伸展事件包含了北界韧性伸展转换性剪切带及莱阳盆地的形成、苏鲁高压—超高压变质带北部花岗岩侵位、折返面理弯曲形成背形构造及伴随的韧-脆性正滑构造。多学科的综合研究表明,240~220 Ma扬子板块巨量物质往北深俯冲于北中国板块之下,220~200 Ma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石整体快速折返,折返板片中保存的自上而下变质岩石单元序列与剪切叠覆构造岩片的物质组成序列基本一致。提出苏鲁高压—超高压变质折返板片呈上拱的舌形体,变形分解表明苏鲁高压—超高压变质板片是在“挤出”机制下折返及受后期伸展事件的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变质带 折返构造 折返机制 后折返伸展事件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北缘—南天山造山带盆-山耦合和构造转换 被引量:31
12
作者 汤良杰 邱海峻 +6 位作者 云露 杨勇 黄太柱 王鹏昊 谢大庆 李萌 蒋华山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95-204,共10页
文章探讨了塔里木盆地北缘和南天山造山带的盆-山耦合和构造转换过程。塔里木盆地属于典型的叠合盆地,经历了多期构造演化。研究表明,在地史时期中,塔里木盆地北缘和相邻南天山造山带经历了多期和复杂的盆山耦合和盆山转换过程,形成多... 文章探讨了塔里木盆地北缘和南天山造山带的盆-山耦合和构造转换过程。塔里木盆地属于典型的叠合盆地,经历了多期构造演化。研究表明,在地史时期中,塔里木盆地北缘和相邻南天山造山带经历了多期和复杂的盆山耦合和盆山转换过程,形成多种类型盆山耦合和转换方式。(1)按时间域可划分为:早古生代陆内裂陷盆地-早期伸展造山-晚期挤压造山耦合,晚古生代陆内裂陷盆地-弧后造山-晚期碰撞造山耦合,中生代陆内前陆盆地-挤压造山耦合,古近纪前陆盆地-挤压造山耦合,新近纪—第四纪再旋回前陆盆地-挤压造山耦合;(2)按深度域可划分为:深部地幔俯冲型盆-山耦合,地壳分层滑脱拆离型盆-山耦合,基底滑脱拆离型盆-山耦合,古生代伸展和逆冲推覆型盆-山耦合,中—新生代逆冲推覆型盆-山耦合;(3)按运动学和动力学可划分为:逆冲推覆型盆-山耦合和接触关系、重力滑脱型盆-山耦合和接触关系、走滑转换型盆山耦合和接触关系、深部岩浆上涌焊接型盆-山耦合和接触关系、鳄鱼嘴型盆-山耦合和接触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山耦合 盆山转换 塔里木盆地北缘 南天山造山带
下载PDF
内蒙古林西地区上二叠统林西组砂岩碎屑锆石的年龄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被引量:50
13
作者 韩杰 周建波 +1 位作者 张兴洲 邱海峻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58-269,共12页
林西地区林西组的主体岩性以碎屑岩为主,对其中代表性岩石组合——长石石英砂岩进行了年代学研究。50粒碎屑锆石样品的LA-ICP-MS U-Pb年代学测试结果显示2个主要年龄区间:(256±2~322±3)Ma,峰值年龄为279Ma±2Ma;(357... 林西地区林西组的主体岩性以碎屑岩为主,对其中代表性岩石组合——长石石英砂岩进行了年代学研究。50粒碎屑锆石样品的LA-ICP-MS U-Pb年代学测试结果显示2个主要年龄区间:(256±2~322±3)Ma,峰值年龄为279Ma±2Ma;(357±7~497±4)Ma,峰值年龄为441Ma±3Ma。另有3颗锆石的年龄分别为797Ma±6Ma、1413Ma±38Ma、1661Ma±24Ma。其中256 Ma±2Ma的年龄限定了林西组原岩年龄应为晚二叠世;第二组年龄(357±7~497±4)Ma,峰期年龄441Ma±3Ma,与东北地区的主要泛非期事件年龄一致,表明主要的物源区为东北地块(佳蒙地块)。而797Ma±6Ma、1413Ma±38Ma、1661Ma±24Ma等年龄反映了东北地块基底年龄的信息。这些年龄数据表明,林西组应为东北地块的一部分,并进一步限制了华北与西伯利亚两大板块的缝合线应位于林西组发育地区的南部,即西拉木伦河断裂,而拼合时代应晚于晚二叠世,可能为早三叠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碎屑锆石年龄 林西组砂岩 构造意义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多期改造-晚期定型复合构造与油气战略选区 被引量:16
14
作者 汤良杰 邱海峻 +4 位作者 云露 杨勇 谢大庆 李萌 蒋华山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4,共14页
受关键构造变革期制约,叠合盆地具有分期差异变形特征。从变形角度分析,塔里木盆地可以追溯出5期主要的构造改造作用,即加里东中期、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海西晚期、印支-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并影响塔里木盆地的发展演化历史。通过对... 受关键构造变革期制约,叠合盆地具有分期差异变形特征。从变形角度分析,塔里木盆地可以追溯出5期主要的构造改造作用,即加里东中期、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海西晚期、印支-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并影响塔里木盆地的发展演化历史。通过对塔北、塔中和库车已知油气聚集区解剖表明:古生代多期改造形成的断裂、褶皱、隆升、剥蚀和岩溶作用,对台盆区巨型海相碳酸盐岩古岩溶油气藏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中、新生代多期改造过程,对前陆褶皱-冲断带大规模油气聚集成藏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这些已知油气聚集区带都是在喜马拉雅晚期最终定型的,总体构成多期改造-晚期定型复合构造油气聚集模式。综合分析了塔里木新区分期差异构造变形特征,在此基础上,依据叠合盆地多期改造-晚期定型构造模式,对塔里木新区进行了区块评价和油气战略选区,认为巴楚隆起、麦盖提斜坡和西昆仑山前褶皱-冲断带是近期油气勘探突破的首选地区,塔东地区、塘古巴斯坳陷和阿瓦提断陷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期改造 晚期定型 复合构造 差异构造变形 油气战略选区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油气成藏模式 被引量:15
15
作者 李世臻 康志宏 +3 位作者 邱海峻 孟苗苗 冯志刚 李士超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87-398,共12页
塔西南坳陷构造复杂,具有东西分带、南北分段以及分期差异变形的特点,可划分为山前逆冲推覆构造带、和田—喀什凹陷带、麦盖提斜坡带、于田凸起4个二级构造单元。系统分析了寒武—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侏罗系4套烃源岩及其分布特征... 塔西南坳陷构造复杂,具有东西分带、南北分段以及分期差异变形的特点,可划分为山前逆冲推覆构造带、和田—喀什凹陷带、麦盖提斜坡带、于田凸起4个二级构造单元。系统分析了寒武—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侏罗系4套烃源岩及其分布特征,在储层、盖层分析基础上,初步指出该区发育7套有利储盖组合,认为断层、不整合面和渗透性地层为该区良好的输导体系。在以上成藏条件综合分析基础上,综合考虑油气来源、运移方式、储层特征等条件,对成藏模式进行分析和归类,将油气成藏模式划分2大类5种模式,分别是近源垂向运移山前逆冲推覆构造带成藏模式:外来推覆体型、楔状体型、原生体型,远源侧向运移斜坡带成藏模式:断展褶皱型和古岩溶型,并进一步预测了研究区有利油气勘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模式 烃源岩 储层 盖层 西南坳陷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内蒙古科右前旗大石寨组火山岩锆石LA-ICP-MS U-Pb年龄及其形成背景 被引量:29
16
作者 曾维顺 周建波 +1 位作者 张兴洲 邱海峻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70-277,共8页
对大石寨组火山岩的形成时代和形成背景的认识存在较大的分歧。对采自建组剖面底部英安岩样品中的锆石进行阴极发光照相、微区原位LA—ICP—MS微量元素分析和U-Pb测年。锆石U—Pb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锆石发育典型的岩浆震荡环带,高Th... 对大石寨组火山岩的形成时代和形成背景的认识存在较大的分歧。对采自建组剖面底部英安岩样品中的锆石进行阴极发光照相、微区原位LA—ICP—MS微量元素分析和U-Pb测年。锆石U—Pb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锆石发育典型的岩浆震荡环带,高Th/U(0.51~1.57),轻稀土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富集,具有强烈的正Ce异常和强烈的负Eu异常等特征,表明锆石均属于岩浆成因。22个分析点获得的谐和年龄为(314±1)Ma(MSWD=0.88),代表了大石寨组火山岩的形成时代。结合前人的资料,认为大石寨组火山岩为裂陷早期的产物,而晚古生代的沉积岩石组合为在这一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裂陷盆地性质的沉积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 U-PB年龄 大石寨组英安岩 古生代 内蒙古
下载PDF
中国油气资源勘探现状与战略选区 被引量:35
17
作者 乔德武 任收麦 +1 位作者 邱海峻 姜文利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7-196,共10页
从中国石油地质概况、油气勘探现状和战略选区进行分析总结,提出了中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的方向和重点。认为中国石油地质和构造条件复杂,勘探难度增大,油气资源战略选区把南海北部深水海域、松辽盆地及外围、东部及近海前古近系、青藏... 从中国石油地质概况、油气勘探现状和战略选区进行分析总结,提出了中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的方向和重点。认为中国石油地质和构造条件复杂,勘探难度增大,油气资源战略选区把南海北部深水海域、松辽盆地及外围、东部及近海前古近系、青藏高原含油气盆地以及非常规油气资源,作为基础性、公益性油气资源战略调查与评价的重点,应用新技术,获得了系列重要地质认识,实现了油气发现和突破。未来应围绕上述领域开展进一步的勘查和勘探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资源 勘探 战略 选区
下载PDF
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本巴图组碎屑锆石LA-ICP-MS U-Pb年龄及其意义 被引量:26
18
作者 郭晓丹 周建波 +1 位作者 张兴洲 邱海峻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78-290,共13页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本巴图组的野外地质特征、岩石类型、岩石组合、锆石年代学等进行了研究。镜下特征显示本巴图组砂岩主体为岩屑晶屑含砾砂岩;碎屑锆石阴极发光图像显示,它们多具有震荡生长环带或条痕状吸收.Th/U比值为0.06...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本巴图组的野外地质特征、岩石类型、岩石组合、锆石年代学等进行了研究。镜下特征显示本巴图组砂岩主体为岩屑晶屑含砾砂岩;碎屑锆石阴极发光图像显示,它们多具有震荡生长环带或条痕状吸收.Th/U比值为0.06~1.03(平均0.55),具有岩浆锆石的典型特点。应用LA—ICP—MS测年技术对本巴图组进行了碎屑锆石分析.其^206Pb/^238U年龄可以分为5组:①319~451Ma,峰期年龄为363Ma;②457~543Ma,峰期年龄为513Ma;③724-996Ma,峰期年龄为945Ma:④1031~1836Ma,峰期年龄为1572Ma;⑤2469-2505Ma,峰期年龄为2487Ma。年龄分布的意义:研究区本巴图组沉积的时间下限应为319Ma之后;457-543Ma发生泛非期构造热事件,沉积物源主要来源于佳~蒙地块;另外几组峰值年龄945Ma、1572Ma和2487Ma主要反映了佳-蒙地块基底的年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巴图组 碎屑锆石 年代学 构造背景 松辽盆地西部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塔河地区海西晚期火山岩构造特征与油气成藏 被引量:12
19
作者 汤良杰 黄太柱 +4 位作者 邱海峻 崔泽宏 万桂梅 金仙梅 杨素举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88-1197,共10页
通过地震剖面解释,根据断裂的切割层位将研究区火山岩断裂分为3类,即深层断裂、浅层断裂、火山岩内部微断裂。通过编制这3类断裂的平面展布图,对塔河地区火山岩断裂的性质、形成期次、分布特征及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认为深层断裂形成... 通过地震剖面解释,根据断裂的切割层位将研究区火山岩断裂分为3类,即深层断裂、浅层断裂、火山岩内部微断裂。通过编制这3类断裂的平面展布图,对塔河地区火山岩断裂的性质、形成期次、分布特征及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认为深层断裂形成于加里东期-海西期,以逆冲断层为主,走向呈NNE、NE、NNW3组,断裂主要分布于塔河火山岩发育区北部、西北部。浅层断裂形成于燕山期-喜马拉雅期,以正断层为主,断裂走向呈NE、NNE向,主要分布于盐边地带和东南部盐上火山岩分布区。火山岩内部的微断裂在顶部较底部发育,主要分布于塔河地区西部的火山岩中。根据火山岩储层和构造成因类型,将塔河地区火山岩划分为3种圈闭类型,即:构造裂缝和淋滤风化共同控制的圈闭、古凸起不整合遮挡和抬升淋滤风化共同控制的圈闭、埋藏溶蚀和构造裂缝共同控制的圈闭。分析了火山岩圈闭顶部的盖层条件和火山岩的油气成藏条件,认为三叠系底部柯吐尔组泥岩可形成有效的区域性封盖,塔河地区火山岩具有良好的油气成藏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构造特征 油气成藏 海西晚期 塔河地区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关键构造变革期不整合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8
20
作者 张宇航 汤良杰 +3 位作者 云露 谢大庆 邱海峻 蒋华山 《世界地质》 CAS CSCD 2012年第2期306-314,共9页
塔里木盆地自奥陶纪以来,先后经历了加里东中期Ⅰ幕、加里东中期Ⅲ幕、海西早期、海西晚期、印支期、燕山中期及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期等7次关键构造变革期,并且形成7个重要不整合界面,这些不整合具有各自不同的类型和特征。通过地震剖... 塔里木盆地自奥陶纪以来,先后经历了加里东中期Ⅰ幕、加里东中期Ⅲ幕、海西早期、海西晚期、印支期、燕山中期及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期等7次关键构造变革期,并且形成7个重要不整合界面,这些不整合具有各自不同的类型和特征。通过地震剖面识别、测井分析和岩心观察等手段分析,认为这些不整合面现今在盆地内主要表现为平行不整合、叠合不整合、褶皱不整合、断褶不整合、古岩溶和古侵蚀不整合。随着盆地的演化,这些不整合面在几何形态、空间位置和时间上不断发生变化。根据这些变化,认为塔里木盆地这些主要不整合在几何形态上具有叠合、复合特征,空间上具有分层、差异的特征,时间上表现为迁移特征。不整合与所经历的构造运动强弱,剥蚀时间长短,沉积时的气候、环境有着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构造变革期 构造作用 不整合特征 油气成藏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