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极化电子离子对撞机计划 被引量:8
1
作者 曹须 常雷 +84 位作者 畅宁波 陈旭荣 陈卓俊 崔著钫 戴凌云 邓维天 丁明慧 龚畅 桂龙成 郭奉坤 韩成栋 何军 黄虹霞 黄银 Kaptari L P 李德民 李衡讷 李民祥 李学潜 梁羽铁 梁作堂 刘国明 刘杰 刘柳明 刘翔 罗晓峰 吕准 马伯强 马伏 马建平 马余刚 冒立军 Mezrag C 平加伦 秦思学 任航 Roberts C D 申国栋 史潮 宋勤涛 孙昊 王恩科 王凡 王倩 王荣 王睿儒 王涛峰 王伟 王晓玉 王晓云 吴佳俊 吴兴刚 肖博文 肖国青 谢聚军 谢亚平 邢宏喜 徐瑚珊 许怒 徐书生 鄢文标 闫文成 闫新虎 杨建成 杨一玻 杨智 姚德良 尹佩林 詹文龙 张建辉 张金龙 张鹏鸣 张肇西 张振宇 赵红卫 赵光达 赵强 赵宇翔 赵政国 郑亮 周剑 周详 周小蓉 邹冰松 邹丽平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9,共59页
轻子散射实验是探索核子与原子核结构的理想工具。中国电子离子对撞机(Electron Ion Collider in China,EicC)建议书设想在已开建的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High Intensity heavy ion Accelerator Facility,HIAF)的基础上,升级质子束流为2... 轻子散射实验是探索核子与原子核结构的理想工具。中国电子离子对撞机(Electron Ion Collider in China,EicC)建议书设想在已开建的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High Intensity heavy ion Accelerator Facility,HIAF)的基础上,升级质子束流为20 GeV的极化束流,并建造2.8~5 GeV极化电子束流,从而实现质心系能量为15~20 GeV的双极化电子-离子对撞。EicC设计的亮度为(2~4)×10^33cm^-2·s^-1,质子束流极化率达到70%,电子束流极化率达到80%。该装置除了能提供极化轻离子束流(例如:氦-3)外,也可产生非极化重离子束流(碳-12~铀-238)。EicC将聚焦核子海夸克部分子结构、原子核物质结构与性质、奇特强子态三个方面的物理研究。高亮度、高精度的对撞机有助于精确地测量核子结构函数并对核子进行三维成像,揭示强相互作用的动力学规律;原子核部分子分布包括核子短程关联以及原子核介质效应同样是该提案的重要科学目标;EicC能区接近重味夸克产生阈值,在研究重味强子谱方面拥有低背景的独特优势,有助于发现研究新的奇特强子态。质子质量起源问题也可以通过重味矢量介子的产生来研究。为了完成上述物理目标,我们将利用最先进的探测器技术建造接近全立体角覆盖的EicC对撞机谱仪。在准备EicC白皮书的过程中,我们得到世界各国专家的支持。EicC的物理与已有的实验和美国即将建设的EIC中的物理项目相互补充。EicC的建成及运行有望引领前沿的中高能核物理研究,使我国在加速器和探测器先进技术等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为我国核物理与强子物理以及相关科学领域提供大型综合实验平台与人才培养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离子对撞机 核子结构 核子质量 奇特强子态 量子色动力学 螺旋度 横动量依赖部分子分布 广义部分子分布 深度虚康普顿散射 深度虚介子散射 能量回收型直线加速器 极化度 自旋旋转器 三维成像
下载PDF
五夸克态Θ的手征夸克模型研究(英文)
2
作者 张宗烨 黄飞 +1 位作者 余友文 邹冰松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77-80,共4页
在手征夸克模型的框架下 ,研究了五夸克态uudd s的结构 .分别考虑了Jπ=(1/2 ) - 和Jπ=(1/2 ) + 的各四个组态 .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的模型 ,不论Jπ=(1/2 ) - 和Jπ=(1/2 ) + ,T =0的态的能量总是最低的 .但是最低态的能量的理论计算值... 在手征夸克模型的框架下 ,研究了五夸克态uudd s的结构 .分别考虑了Jπ=(1/2 ) - 和Jπ=(1/2 ) + 的各四个组态 .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的模型 ,不论Jπ=(1/2 ) - 和Jπ=(1/2 ) + ,T =0的态的能量总是最低的 .但是最低态的能量的理论计算值仍比Θ质量的实验值高 2 5 0— 30 0MeV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禁闭夸克态 夸克模型 手征对称性 高能物理
下载PDF
通过J/Ψ→NM衰变研究N~*时的核子极点效应(英文)
3
作者 沈彭年 梁伟红 邹冰松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6-98,169,共4页
研究了J/Ψ→p pπ衰变过程中核子极点图的贡献 ,特别是由离壳效应带来的贡献 .发现衰变宽度对形状因子是敏感的 .在通过用J/Ψ→ p pπ衰变研究N 时 ,核子极点图作为背景道的贡献是非常重要的 ;在通过J/Ψ→ p pη和 p pη研究N 时 ,... 研究了J/Ψ→p pπ衰变过程中核子极点图的贡献 ,特别是由离壳效应带来的贡献 .发现衰变宽度对形状因子是敏感的 .在通过用J/Ψ→ p pπ衰变研究N 时 ,核子极点图作为背景道的贡献是非常重要的 ;在通过J/Ψ→ p pη和 p pη研究N 时 ,核子极点图的贡献可忽略不计 ;在通过J/Ψ→p pω研究N 时 ,核子极点图有明显的贡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Ψ衰变 核子激发态 核子极点效应 离壳效应 核子极点图
下载PDF
重子谱现状及兰州CSR可开展的N研究项目(英文) 被引量:4
4
作者 邹冰松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67-175,共9页
概述了重子谱研究现状及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通过J/Ψ衰变开展重子谱研究的最新进展.探讨了在兰州CSR可开展的核子激发态研究项目.
关键词 重子谱 兰州CSR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 核子激发态 J/Ψ衰变 兰州重离子冷却储存环
下载PDF
核物理发展现状分析和建议 被引量:3
5
作者 邹冰松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51-353,共3页
对国内外核物理发展现状、前沿进行了简要分析和概括,对我国核物理发展优先资助领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 核子结构 核结构 高温高密核物质
下载PDF
正反重强子对构成的强子分子态能谱 被引量:2
6
作者 董相坤 郭奉坤 邹冰松 《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5-93,共29页
近二十年来,世界上众多高能物理实验发现了大量超出传统夸克模型的共振结构。为了理解这些性质奇特的共振结构,科学家们提出了很多方法和模型。其中,因为实验上发现的这些奇特态大多处在一对强子阈值附近,强子分子态的观点得到了很多关... 近二十年来,世界上众多高能物理实验发现了大量超出传统夸克模型的共振结构。为了理解这些性质奇特的共振结构,科学家们提出了很多方法和模型。其中,因为实验上发现的这些奇特态大多处在一对强子阈值附近,强子分子态的观点得到了很多关注。本文我们将以粲–反粲强子对为例来探究哪些系统可以形成分子态,进而给出粲–反粲强子分子态的能谱。我们考虑了所有由S波粲介子、粲重子以及窄的P波粲介子构成的粲–反粲强子对。我们假定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由介子交换主导,在最低阶近似下可简化为常数。通过求解常数相互作用的Bethe–Salpeter方程,我们可以找到振幅的极点进而确定该系统分子态的质量。最终我们发现,那些通过轻矢量介子交换在阈值附近产生吸引力的系统,会存在一个靠近阈值的极点。不同的系统,由于其相互作用强度不同,极点可能会处于能量复平面的第一黎曼面或者第二黎曼面,分别对应于束缚态或者虚态。我们总共发现了229个强子分子态。很多实验上发现的那些位于粲–反粲强子对阈值附近的共振结构可以很好地与我们的结果吻合。另外,我们需要强调所预言的一个ΛcˉΛc分子态,这个态可以很好地解释北京正负电子谱仪(BESIII)上测量的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子分子态 奇特强子态 隐粲系统 极点
下载PDF
Sigma-Meson from General Color Symmetry Model for Quantum Chromodynamics
7
作者 LÜXiao-fu LIU Yu-xin +2 位作者 ZOU Bing-song DING Hui-ming ZHAO En-gang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1997年第8期573-576,共4页
The property of σ-meson or f0(400-1200)is studied in the general color symmetry model(GCM)for quantum chromodynamics.With recent determined values of mσ,fσand fπin GCM,the isoscalarππS-wave amplitude is calculat... The property of σ-meson or f0(400-1200)is studied in the general color symmetry model(GCM)for quantum chromodynamics.With recent determined values of mσ,fσand fπin GCM,the isoscalarππS-wave amplitude is calculated without any free parameter.The T-matrix pole for f0(400-1200)is found to be 1011-i 284MeV,which is very close to the Particle Data Group value(400-1200)-i(300-500)Me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ameter. SYMMETRY MESON
下载PDF
Theoretical Prediction with Monte Carlo Simulation for pp → nK^+∑^+ through △^++* Resonance Production
8
作者 谢聚军 邹冰松 刘伯超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9期2215-2218,共4页
The pp → nK^+E^+ reaction is a very good isospin 3/2 filter for studying △^++* decaying to K^+E^+. The proton beam experiment with a scheduled 4π hadron detector at Lanzhou Cooler Storage Ring (CSR) will m... The pp → nK^+E^+ reaction is a very good isospin 3/2 filter for studying △^++* decaying to K^+E^+. The proton beam experiment with a scheduled 4π hadron detector at Lanzhou Cooler Storage Ring (CSR) will make the study of this reaction possible. Here, based on very limited available knowledge on the relevant ingredients for this reaction, we give theoretical prediction with Monte Carlo simulation for various observables for this reaction. This could serve as a reference for building the scheduled hadron detector and for identifying new physics in the following-on experiments at CSR. 展开更多
下载PDF
对3.9GeV附近0^(++)和2^(++)(类)粲偶素的理解
9
作者 纪腾 董相坤 +4 位作者 Miguel Albaladejo 杜孟林 郭奉坤 Juan Nieves 邹冰松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7期688-697,共10页
在过去的20年里,各个实验组在粲偶素能量区间(约3.1~4.5 GeV)观测到了大量的(类)粲偶素,这些粲偶素的发现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强子谱,也将传统的cc介子拓展到了奇特强子态领域.在3.9 GeV能量附近有许多(类)粲偶素的实验候选者,如:X(3915),Z... 在过去的20年里,各个实验组在粲偶素能量区间(约3.1~4.5 GeV)观测到了大量的(类)粲偶素,这些粲偶素的发现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强子谱,也将传统的cc介子拓展到了奇特强子态领域.在3.9 GeV能量附近有许多(类)粲偶素的实验候选者,如:X(3915),Z(3930),χc0(3930),χc2(3930)以及X(3960)等,然而它们的本质是什么依然存在争议.本文提出以下猜想:(1)J/φω中观测到的X(3915)与χc2(3930)是同一个态;(2) Ds+Ds-道中观测到的X(3960)是Ds+Ds-体系的S波强子分子态;(3)B+→D+D-K+过程里的JPC=0++组分与X(3960)具有相同来源,质量大约为3.94GeV,并非如《粒子物理综述》中所列来源于X(3915).通过对LHCb实验组在B+→D((s))+D((s))-K+过程以及Belle和BaBar实验组在双光子对撞过程给出的实验数据进行联合拟合,作者发现上述猜想与当前的实验结果都是一致的.本工作不仅对(类)粲偶素能谱提供了新的探索思路,也加深了研究人员对含粲强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rmonium(-like)states Hadronic molecules Heavy quark spin symmetry Exotic hadrons Hadron-hadron interactions
原文传递
Observation of e^(+)e^(-)→pppñπ-+c.c.
10
作者 麦迪娜 M.N.Achasov +566 位作者 P.Adlarson M.Albrecht R.Aliberti A.Amoroso 安美儒 安琪 白旭红 白羽 O.Bakina R.Baldini Ferroli I.Balossino 班勇 V.Batozskaya D.Becker K.Begzsuren N.Berger M.Bertani D.Bettoni F.Bianchi J.Bloms A.Bortone I.Boyko R.A.Briere A.Brueggemann 蔡浩 蔡啸 A.Calcaterra 曹国富 曹宁 S.A.Cetin 常劲帆 常万玲 G.Chelkov 陈琛 陈超 陈刚 陈和生 陈玛丽 陈申见 陈少敏 T.Chen 陈旭荣 X.T.Chen 陈元柏 陈卓俊 成伟帅 初晓 G.Cibinetto F.Cossio 崔佳佳 代洪亮 代建平 A.Dbeyssi R.E.de Boer D.Dedovich 邓子艳 A.Denig I.Denysenko M.Destefanis F.De Mori 丁勇 董静 董燎原 董明义 董翔 杜书先 P.Egorov 范玉兰 方建 房双世 方文兴 方易 R.Farinelli L.Fava F.Feldbauer G.Felici 封常青 冯俊华 K Fischer M.Fritsch C.Fritzsch 傅成栋 高涵 高原宁 高扬 S.Garbolino I.Garzia 葛潘婷 葛振武 耿聪 E.M.Gersabeck A Gilman K.Goetzen 龚丽 龚文煊 W.Gradl M.Greco 谷立民 顾旻皓 顾运厅 关春懿 郭爱强 郭立波 郭如盼 郭玉萍 A.Guskov 韩婷婷 韩文颖 郝喜庆 F.A.Harris 何凯凯 何康林 F.H.Heinsius C.H.Heinz 衡月昆 C.Herold M.Himmelreich 侯国一 侯颖锐 侯治龙 胡海明 J.F.Hu 胡涛 胡誉 黄光顺 黄凯旋 黄麟钦 黄麟钦 黄性涛 黄燕萍 黄震 T.Hussain N Hüsken W.Imoehl M.Irshad J.Jackson S.Jaeger S.Janchiv 纪全 姬清平 季晓斌 季筱璐 吉钰瑶 贾泽坤 姜侯兵 姜赛赛 江晓山 Y.Jiang 焦健斌 焦铮 金山 金毅 荆茂强 T.Johansson N.Kalantar-Nayestanaki 康晓珅 R.Kappert 柯百谦 I.K.Keshk A.Khoukaz P.Kiese R.Kiuchi R.Kliemt L.Koch O.B.Kolcu B.Kopf M.Kuemmel M.Kuessner A.Kupsc W.Kühn J.J.Lane J.S.Lange P.Larin A.Lavania L.Lavezzi 雷祚弘 H.Leithoff M.Lellmann T.Lenz 李翠 李聪 李春花 李澄 李德民 李飞 李刚 李慧 李贺 李海波 李惠静 H.N.Li J.Q.Li 李静舒 李井文 李科 L.J.Li 李龙科 李蕾 李明浩 李培荣 李素娴 栗帅迎 李腾 李卫东 李卫国 李旭红 李晓玲 李晓宇 梁昊 梁浩 梁浩 梁勇飞 梁羽铁 廖广睿 廖龙洲 J.Libby A.Limphirat 林创新 林德旭 T.Lin 刘北江 刘春秀 D.Liu 刘福虎 刘芳 刘峰 G.M.Liu H.Liu, 刘宏邦 刘怀民 刘欢欢 刘汇慧 刘建北 刘佳俊 刘晶译 刘凯 刘魁勇 刘珂 刘亮 刘露 刘美宏 刘佩莲 刘倩 刘树彬 刘桐 刘维克 刘卫民 刘翔 刘英 刘玉斌 刘振安 刘智青 娄辛丑 卢飞翔 吕海江 吕军光 陆小玲 卢宇 卢云鹏 Z.H.Lu 罗成林 罗民兴 罗涛 罗小兰 吕晓睿 吕翌丰 马凤才 马海龙 马连良 马明明 马秋梅 马润秋 马瑞廷 马骁妍 马尧 F.E.Maas M.Maggiora S.Maldaner S.Malde Q.A.Malik A.Mangoni 冒亚军 毛泽普 S.Marcello 孟召霞 J.G.Messchendorp G.Mezzadri H.Miao 闵天觉 R.E.Mitchell 莫晓虎 N.Yu.Muchnoi Y.Nefedov F.Nerling I.B.Nikolaev 宁哲 S.Nisar 牛艳 S.L.Olsen 欧阳群 S.Pacetti 潘祥 潘越 A.Pathak M.Pelizaeus 彭海平 K.Peters 平加伦 平荣刚 S.Plura S.Pogodin V.Prasad 齐法制 齐航 漆红荣 祁鸣 齐天钰 钱森 钱文斌 钱圳 乔从丰 秦佳佳 秦丽清 覃潇平 秦小帅 秦中华 邱进发 屈三强 K.H.Rashid C.F.Redmer 任旷洁 A.Rivetti V.Rodin M.Rolo 荣刚 Ch.Rosner 阮氏宁 桑昊榆 A.Sarantsev Y.Schelhaas C.Schnier K.Schoenning M.Scodeggio 尚科羽 单葳 单心钰 上官剑锋 邵立港 邵明 沈成平 沈宏飞 沈肖雁 施伯安 石煌超 石京燕 石勤强 师荣盛 史欣 师晓东 宋娇娇 宋维民 宋昀轩 S.Sosio S.Spataro F.Stieler 苏可馨 苏彭彭 粟杨捷 孙功星 H.Sun 孙浩凯 孙俊峰 孙亮 孙胜森 孙童 孙文玉 孙翔 孙勇杰 孙永昭 孙振田 谭英华 谭雅星 唐昌建 唐光毅 唐健 陶璐燕 陶秋田 M.Tat 滕佳秀 V.Thoren 田文辉 田野 I.Uman 王斌 王滨龙 王成伟 王大勇 王菲 王泓鉴王宏鹏 王科 王亮亮 王萌 王梦真 王蒙 S.Wang 王顺 王婷 王腾蛟 王为 王文欢 王维平 王轩 王雄飞 王小龙 王亦 王雅迪 王贻芳 王英豪 王雨晴 王亚乾 王铮 王至勇 王子一 魏代会 F.Weidner 文硕频 D.J.White U.Wiedner G.Wilkinson M.Wolke L.Wollenberg 吴金飞 伍灵慧 吴连近 吴潇 伍雄浩 Y.Wu 吴智 夏磊 相腾 肖栋 肖光延 肖浩 肖素玉 肖云龙 肖振军 谢陈 谢昕海 谢勇 谢宇广 谢跃红 谢智鹏 邢天宇 C.F.Xu 许创杰 许国发 许皓月 徐庆君 徐新平 胥英超 许泽鹏 严芳严亮 鄢文标 闫文成 杨海军 杨昊霖 杨洪勋 杨玲 S.L.Yang 杨涛 杨艳芳 杨逸翔 杨翊凡 叶梅 叶铭汉 殷俊昊 尤郑昀 俞伯祥 喻纯旭 余刚 于涛 苑长征 袁丽 S.C.Yuan 袁晓庆 袁野 袁朝阳 岳崇兴 A.A.Zafar 曾凡蕊 曾鑫 曾云 詹永华 张安庆 B.L.Zhang 张丙新 张丹昊 张广义 H.Zhang 张宏浩 张宏宏 章红宇 张杰磊 张敬庆 张家文 J.X.Zhang 张建勇 张景芝 张剑宇 张嘉伟 张黎明 张丽青 张雷 P.Zhang 张秋岩 张水涵 张书磊 张小东 X.M.Zhang 张学尧 张旭颜 Y.Zhang 张亚腾 张银鸿 张言 张瑶 Z.H.Zhang 张振宇 张子羽 赵光 赵静 赵静宜 赵京周 赵雷 赵玲 赵明刚 赵强 赵书俊 赵豫斌 赵宇翔 赵政国 A.Zhemchugov 郑波 郑建平 郑阳恒 钟彬 钟翠 钟鑫 周航 周利鹏 周详 周晓康 周小蓉 周兴玉 周袆卓 朱江 朱凯 朱科军 朱琳萱 朱世海 朱仕强 朱腾蛟 朱文静 朱莹春 朱自安 邹冰松 邹佳恒 《Chinese Physics C》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4期16-25,共10页
Using data taken at 29 center-of-mass energies between 4.16 and 4.70 GeV with the BESⅢdetector at the Beijing Electron Positron Collider corresponding to a total integrated luminosity of approximately 18.8 fb^(-1),th... Using data taken at 29 center-of-mass energies between 4.16 and 4.70 GeV with the BESⅢdetector at the Beijing Electron Positron Collider corresponding to a total integrated luminosity of approximately 18.8 fb^(-1),the process e^(+)e^(-)→pppñπ+c.c.is observed for the first time with a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of 11.5σ.The average Born cross sections in the energy ranges of(4.160,4.380)GeV,(4.400,4.600)GeV and(4.610,4.700)GeV are measured to be(21.5±5.7±1.2)fb,(46.3±10.6±2.5)fb and(59.0±9.4±3.2)fb,respectively,where the first uncertainties are statistical and the second are systematic.The line shapes of the pñ and ppπ^(-)invariant mass spectra are consistent with phase space distributions,indicating that no hexaquark or di-baryon state is obser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baryon channel hexaquark di-baryon states cross section measurement
原文传递
Search for the weak decayψ(3686)→■+c.c.
11
作者 麦迪娜 M.N.Achasov +568 位作者 P.Adlarson M.Albrecht R.Aliberti A.Amoroso 安美儒 安琪 白旭红 白羽 O.Bakina R.Baldini Ferroli I.Balossino 班勇 V.Batozskaya D.Becker K.Begzsuren N.Berger M.Bertani D.Bettoni F.Bianchi J.Bloms A.Bortone I.Boyko R.A.Briere A.Brueggemann 蔡浩 蔡啸 A.Calcaterra 曹国富 曹宁 S.A.Cetin 常劲帆 常万玲 G.Chelkov 陈琛 陈超 陈刚 陈和生 陈玛丽 陈申见 陈少敏 T.Chen 陈旭荣 X.T.Chen 陈元柏 陈卓俊 成伟帅 初晓 G.Cibinetto F.Cossio 崔佳佳 代洪亮 代建平 A.Dbeyssi R.E.de Boer D.Dedovich 邓子艳 A.Denig I.Denysenko M.Destefanis F.De Mori 丁勇 董静 董燎原 董明义 董翔 杜书先 P.Egorov 范玉兰 方建 房双世 方文兴 方易 R.Farinelli L.Fava F.Feldbauer G.Felici 封常青 冯俊华 K Fischer M.Fritsch C.Fritzsch 傅成栋 高涵 高原宁 高扬 S.Garbolino I.Garzia 葛潘婷 葛振武 耿聪 E.M.Gersabeck A Gilman K.Goetzen 龚丽 龚文煊 W.Gradl M.Greco 谷立民 顾旻皓 顾运厅 关春懿 郭爱强 郭立波 郭如盼 郭玉萍 A.Guskov 韩婷婷 韩文颖 郝喜庆 F.A.Harris 何凯凯 何康林 F.H.Heinsius C.H.Heinz 衡月昆 C.Herold M.Himmelreich 侯国一 侯颖锐 侯治龙 胡海明 J.F.Hu 胡涛 胡誉 黄光顺 黄凯旋 黄麟钦 黄麟钦 黄性涛 黄燕萍 黄震 T.Hussain N Hüsken W.Imoehl M.Irshad J.Jackson S.Jaeger S.Janchiv 纪全 姬清平 季晓斌 季筱璐 吉钰瑶 贾泽坤 姜侯兵 姜赛赛 江晓山 Y.Jiang 焦健斌 焦铮 金山 金毅 荆茂强 T.Johansson N.Kalantar-Nayestanaki 康晓珅 R.Kappert 柯百谦 I.K.Keshk A.Khoukaz P.Kiese R.Kiuchi R.Kliemt L.Koch O.B.Kolcu B.Kopf M.Kuemmel M.Kuessner A.Kupsc W.Kühn J.J.Lane J.S.Lange P.Larin A.Lavania L.Lavezzi 雷祚弘 H.Leithoff M.Lellmann T.Lenz 李翠 李聪 李春花 李澄 李德民 李飞 李刚 李慧 李贺 李海波 李惠静 H.N.Li J.Q.Li 李静舒 李井文 李科 L.J.Li 李龙科 李蕾 李明浩 李培荣 李素娴 栗帅迎 李腾 李卫东 李卫国 李旭红 李晓玲 李晓宇 梁昊 梁浩 梁浩 梁勇飞 梁羽铁 廖广睿 廖龙洲 J.Libby A.Limphirat 林创新 林德旭 T.Lin 刘北江 刘春秀 D.Liu 刘福虎 刘芳 刘峰 G.M.Liu H.Liu 刘宏邦 刘怀民 刘欢欢 刘汇慧 刘建北 刘佳俊 刘晶译 刘凯 刘魁勇 刘珂 刘亮 刘露 刘美宏 刘佩莲 刘倩 刘树彬 刘桐 刘维克 刘卫民 刘翔 刘英 刘玉斌 刘振安 刘智青 娄辛丑 卢飞翔 吕海江 吕军光 陆小玲 卢宇 卢云鹏 Z.H.Lu 罗成林 罗民兴 罗涛 罗小兰 吕晓睿 吕翌丰 马凤才 马海龙 马连良 马明明 马秋梅 马润秋 马瑞廷 马骁妍 马尧 F.E.Maas M.Maggiora S.Maldaner S.Malde Q.A.Malik A.Mangoni 冒亚军 毛泽普 S.Marcello 孟召霞 J.G.Messchendorp G.Mezzadri H.Miao 闵天觉 R.E.Mitchell 莫晓虎 N.Yu.Muchnoi Y.Nefedov F.Nerling I.B.Nikolaev 宁哲 S.Nisar 牛艳 S.L.Olsen 欧阳群 S.Pacetti 潘祥 潘越 A.Pathak M.Pelizaeus 彭海平 K.Peters 平加伦 平荣刚 S.Plura S.Pogodin V.Prasad 齐法制 齐航 漆红荣 祁鸣 齐天钰 钱森 钱文斌 钱圳 乔从丰 秦佳佳 秦丽清 覃潇平 秦小帅 秦中华 邱进发 屈三强 K.H.Rashid C.F.Redmer 任旷洁 A.Rivetti V.Rodin M.Rolo 荣刚 Ch.Rosner 阮氏宁 桑昊榆 A.Sarantsev Y.Schelhaas C.Schnier K.Schoenning M.Scodeggio 尚科羽 单葳 单心钰 上官剑锋 邵立港 邵明 沈成平 沈宏飞 沈肖雁 施伯安 石煌超 石京燕 石勤强 师荣盛 史欣 师晓东 宋娇娇 宋维民 宋昀轩 S.Sosio S.Spataro F.Stieler 苏可馨 苏彭彭 粟杨捷 孙功星 H.Sun 孙浩凯 孙俊峰 孙亮 孙胜森 孙童 孙文玉 孙翔 孙勇杰 孙永昭 孙振田 谭英华 谭雅星 唐昌建 唐光毅 唐健 陶璐燕 陶秋田 M.Tat 滕佳秀 V.Thoren 田文辉 田野 I.Uman 王斌 王滨龙 王成伟 王大勇 王菲 王泓鉴 王宏鹏 王科 王亮亮 王萌 王梦真 王蒙 S.Wang 王顺 王婷 王腾蛟 王为 王文欢 王维平 王轩 王雄飞 王小龙 王亦 王雅迪 王贻芳 王英豪 王雨晴 王亚乾 王铮 王至勇 王子一 魏代会 F.Weidner 文硕频 D.J.White U.Wiedner G.Wilkinson M.Wolke L.Wollenberg 吴金飞 伍灵慧 吴连近 吴潇 伍雄浩 Y.Wu 吴智 夏磊 相腾 肖栋 肖光延 肖浩 肖素玉 肖云龙 肖振军 谢陈 谢昕海 谢勇 谢宇广 谢跃红 谢智鹏 邢天宇 C.F.Xu 许创杰 许国发 许皓月 徐庆君 徐新平 胥英超 许泽鹏 严芳 严亮 鄢文标 闫文成 杨海军 杨昊霖 杨洪勋 杨玲 杨双莉 杨涛 杨艳芳 杨逸翔 杨翊凡 叶梅 叶铭汉 殷俊昊 尤郑昀 俞伯祥 喻纯旭 余刚 于涛 苑长征 袁丽 S.C.Yuan 袁晓庆 袁野 袁朝阳 岳崇兴 A.A.Zafar 曾凡蕊 曾鑫 曾云 詹永华 张安庆 B.L.Zhang 张丙新 张丹昊 张广义 H.Zhang 张宏浩 张宏宏 章红宇 张杰磊 张敬庆 张家文 J.X.Zhang 张建勇 张景芝 张剑宇 张嘉伟 张黎明 张丽青 张雷 P.Zhang 张秋岩 张水涵 张书磊 张小东 X.M.Zhang 张学尧 张旭颜 Y.Zhang 张亚腾 张银鸿 张言 张瑶 Z.H.Zhang 张振宇 张子羽 赵光 赵静 赵静宜 赵京周 赵雷 赵玲 赵明刚 赵强 赵书俊 赵豫斌 赵宇翔 赵政国 A.Zhemchugov 郑波 郑建平 郑阳恒 钟彬 钟翠 钟鑫 周航 周利鹏 周详 周晓康 周小蓉 周兴玉 周袆卓 朱江 朱凯 朱科军 朱琳萱 朱世海 朱仕强 朱腾蛟 朱文静 朱莹春 朱自安 邹冰松 邹佳恒 《Chinese Physics C》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1期19-27,共9页
Using(448.1±2.9)×10^(6)ψ(3686)for the weak baryonic decayψ(3686)→Λc+∑-+c.c..The analysis procedure is optimized using a blinded method.No significant signal is observed,and the upper limit on the branch... Using(448.1±2.9)×10^(6)ψ(3686)for the weak baryonic decayψ(3686)→Λc+∑-+c.c..The analysis procedure is optimized using a blinded method.No significant signal is observed,and the upper limit on the branching fraction(B)ofψ(3686)→Λc+∑-+c.c.is set as 1.4×10^(-5)at the 90%confidence lev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ak decay upper limit BESIII detector
原文传递
Molecular states in D_(s)^(*)+=^_(c)^(′,*)systems^(*)
12
作者 尼加提·亚力坤 董相坤 邹冰松 《Chinese Physics C》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12期16-30,共15页
The possible hadronic molecules in D_(S)^(∗)+Ξ_(c)(′,∗)systems with J^(P)=1/2−,3/2−,and 5/2−are investigated with interactions described by light meson exchanges.By varying the cutoff in a phenomenologically reasona... The possible hadronic molecules in D_(S)^(∗)+Ξ_(c)(′,∗)systems with J^(P)=1/2−,3/2−,and 5/2−are investigated with interactions described by light meson exchanges.By varying the cutoff in a phenomenologically reasonable range of 1−2.5 GeV,we find ten near-threshold(bound or virtual)states in the single-channel case.After introducing the coupled-channel dynamics of D_(+)^(s)Ξ_(c)-D_(s)^(+)Ξ′c-D_(s)^(∗+)Ξ_(c-)D_(s)^(+)Ξ_(c)^(*)-D_(s)^(∗)+sΞ′_(c)-D_(s)^(∗)Ξ_(c)^(∗)systems,these states,except those below the lowest channels in each JP sector,move into the complex energy plane and become resonances in the mass range 4.43−4.76 GeV.Their spin-parities and nearby thresholds are 1/2−(D_(s)^(+)Ξ′_(c)),1/2^(−)(D_(s)^(++)Ξ_(c)^(*)),1/2−(D_(s)^(∗+)Ξ_(c)),1/2−(D_(s)^(∗+)Ξ_(c)^(′)),1/2−(D_(s)^(∗+)Ξ_(c)^(∗)),3/2−(D_(s)^(∗+)(Ξc),3/2−(D_(s)^(+)Ξ_(c)),3/2−(D_(s)^(∗+)Ξ′c),3/2−(D_(+s)^(∗)Ξ_(c)^(∗)),and 5/2−(D_(s)^(∗+)Ξ_(c)^(∗)).The impact of theδ(r)-term in the one-boson-exchange model on these states is presented.SettingΛ=1.5 GeV as an illustrative value,it is found that 1/2−(D_(s)^(*+)Ξ_(c))is a stable bound state(becoming unstable if the coupling to lower channels is turned on),1/2−(D∗+sΞc)and 3/2−(D_(s)^(∗+)Ξ_(c))are physical resonances in cases where theδ(r)-term is included or excluded,and the other seven states are physical resonances or"virtual-state-like"poles near thresholds,depending on whether theδ(r)-term is included.In addition,the partial decay widths of the physical resonances are provided.These double-charm hidden-strangeness pentaquark states,as the partners of the experimentally observed Pc and Pcs states,can be searched for in the D(∗)Λ_(c)final states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NTAQUARKS chiral perturbation theory RESONANCE
原文传递
高能质子-核反应中N^*(1440)激发 被引量:4
13
作者 袁宏宽 邹冰松 +2 位作者 陈洪 姜焕清 杨永栩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961-966,共6页
在相对论的理论框架下 ,对高能质子在自旋为零、同位旋为零的原子核上的p +A(S =0 ,T=0 )→p′ +A′ +π反应进行了理论分析 .讨论了在入射质子上的N (14 4 0 )激发机制的特点 .以12 C靶核为例 ,计算了在入射能量为 2 .5GeV的情况下 ,通... 在相对论的理论框架下 ,对高能质子在自旋为零、同位旋为零的原子核上的p +A(S =0 ,T=0 )→p′ +A′ +π反应进行了理论分析 .讨论了在入射质子上的N (14 4 0 )激发机制的特点 .以12 C靶核为例 ,计算了在入射能量为 2 .5GeV的情况下 ,通过N (14 4 0 )激发及衰变产生单π的反应过程 ,并讨论了核扭曲效应对反应的影响和在我国兰州重离子冷却储存环上开展实验研究的意义和可能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子物理 高能质子-核反应 同位旋 散射截面 N^*(1440)激发
原文传递
核内核子费米运动对π核双电荷交换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庆承瑞 何祚庥 +1 位作者 邹冰松 姜焕清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46-51,共6页
本文考察了核内核子费米运动对π核双电荷交换(DCX)反应传统机制的影响,计算了^(14)C核到同位旋相似态的双电荷交换(DIAs DCX)反应在0~300MeV能区的0°激发函数,在100~300MeV的能区内能够很好地符合实验值,而在50 MeV附近,则比实... 本文考察了核内核子费米运动对π核双电荷交换(DCX)反应传统机制的影响,计算了^(14)C核到同位旋相似态的双电荷交换(DIAs DCX)反应在0~300MeV能区的0°激发函数,在100~300MeV的能区内能够很好地符合实验值,而在50 MeV附近,则比实验值小2~3倍。结果表明:仅用传统机制似乎不能完全解释DIAS DCX的低能反常行为,需要引入新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子 费米运动 π核 双电荷交换
原文传递
η_c和χ_c强衰变的有限顶角修正及α_s(m_c)的确定 被引量:1
15
作者 平荣刚 姜焕清 邹冰松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63-568,共6页
计算了ηc 和 χc 两胶子衰变宽度的有限顶角展开的修正 .通过数值计算 ,得到ηc,χc0 和 χc2 的零程近似的修正因子分别为 :γ =1 .3 2 ,1 .45和 1 .2 6,利用衰变宽度Γ( ηc→ 2g)抽出强耦合参数αs(mc) =0 .2 8± 0 .0 5,这个... 计算了ηc 和 χc 两胶子衰变宽度的有限顶角展开的修正 .通过数值计算 ,得到ηc,χc0 和 χc2 的零程近似的修正因子分别为 :γ =1 .3 2 ,1 .45和 1 .2 6,利用衰变宽度Γ( ηc→ 2g)抽出强耦合参数αs(mc) =0 .2 8± 0 .0 5,这个值与Γ(J/ ψ→ 3g)强衰变的顶角修正得到的结果一致 .而Γ( ηc→ 2g)的有限顶角修正没有Γ(J/ ψ→ 3g)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ηc XC 强衰变 粲砖克偶素 有限顶角修正 强耦合参数 数值计算 修正因子 强子物理学 衰变宽度
原文传递
加速器驱动的次临界系统生产^(233)U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曹须 何祚庥 +1 位作者 庆承瑞 邹冰松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37-444,共8页
加速器驱动的次临界系统(Accelerator Driven Sub-critical System,ADS)是加速器技术和核反应堆技术的结合,其主要目的是应对当今快速增长的放射性核废料处理需求.本文初步探讨了在ADS系统中利用232Th生产可裂变核233U的可能性,估计了... 加速器驱动的次临界系统(Accelerator Driven Sub-critical System,ADS)是加速器技术和核反应堆技术的结合,其主要目的是应对当今快速增长的放射性核废料处理需求.本文初步探讨了在ADS系统中利用232Th生产可裂变核233U的可能性,估计了所需加速器的性能及其生产233U的产率和效率.我们建议用Be做中子慢化剂和增殖剂,将反应堆的中子能量大部分控制在1keV–1MeV,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232U的含量.也可进一步利用重水做慢化剂高233U的纯度.所生产的233U既可经分离取后在热堆中燃烧,也可直接用于钍基熔盐堆的初始装料,发挥233U优异的热中子性能.我们的结果表明,在技术上和经济上利用ADS生产233U很可能是可行的.我们的结果还表明,如果这一ADS系统主要目的是生产233U,所选择的次临界堆的最佳是快中子堆,而不是慢中子堆或快慢结合堆.最后我们建议对钍基核反应堆、233U的取分离工和辐射防护等方面的课开展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器驱动的次临界系统 233U 核能
原文传递
电子-离子对撞机上开展核子及其激发态研究的建议
17
作者 谢聚军 何军 +3 位作者 陈旭荣 邹冰松 徐瑚珊 肖国青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9-125,共7页
核子及其激发态性质研究一直是中高能核物理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然而,到目前为止,对核子及其激发态内部结构的了解还处在初级阶段。首先介绍了核子及其激发态研究现状,指出了三夸克模型在描述核子特别是核子激发态内部结构方面存在很... 核子及其激发态性质研究一直是中高能核物理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然而,到目前为止,对核子及其激发态内部结构的了解还处在初级阶段。首先介绍了核子及其激发态研究现状,指出了三夸克模型在描述核子特别是核子激发态内部结构方面存在很大的缺陷。为解决传统三夸克模型的不足,有一种新的观点认为虽然独立的五夸克态不存在,但是核子及其共振态中存在可观的五夸克激发。这种五夸克图像提供了一个描述核子内部结构的新见解,给出了与经典三夸克图像相当不同的核子激发态谱预言,还有待实验检验。目前国内外正在论证的电子–离子对撞机(EIC)将是研究核子结构下一代最重要的加速器装置,被视为"超级电子显微镜"。由于EIC有较高的能量和亮度,特别是低本底等优势,可以开展核子及其激发态性质的研究以及新强子态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子及其激发态 电子-离子对撞机 五夸克图像
原文传递
S波Kπ散射以及动力学产生标量介子(英文)
18
作者 郭奉坤 平荣刚 +2 位作者 沈彭年 姜焕清 邹冰松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062-1066,共5页
考虑Kπ和Kη两个耦合道,用手征幺正方法研究了S波Kπ散射.结果表明,只用一个参数,1.2GeV以下的散射相移数据就可以得到很好的描述,并且散射长度也和实验值符合很好.此方法可以动力学产生标量介子κ,并预言其质量和宽度分别大约是752... 考虑Kπ和Kη两个耦合道,用手征幺正方法研究了S波Kπ散射.结果表明,只用一个参数,1.2GeV以下的散射相移数据就可以得到很好的描述,并且散射长度也和实验值符合很好.此方法可以动力学产生标量介子κ,并预言其质量和宽度分别大约是752MeV和594MeV.可以定性地产生对应于K*0(1430)的标量介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波Kπ散射 手征幺正方法 κ
原文传递
在手征么正模型中0^+重介子是否存在分子态结构(英文)
19
作者 沈彭年 郭奉坤 +1 位作者 姜焕清 邹冰松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870-873,共4页
在分子态结构的假设下,利用手征么正模型研究了D_0~*(2308)和B_0~*的可能结构.通过研究重子-赝标介子相互作用,找到了一些可能的分子态.结果表明:在带奇异数的系统中,存在一个质量为2.312±0.041GeV的DK束缚态,它可以被解释为实验... 在分子态结构的假设下,利用手征么正模型研究了D_0~*(2308)和B_0~*的可能结构.通过研究重子-赝标介子相互作用,找到了一些可能的分子态.结果表明:在带奇异数的系统中,存在一个质量为2.312±0.041GeV的DK束缚态,它可以被解释为实验上发现的D_(s0)~*(2317).与此同时,在非奇异系统中,存在一个与之对应的、质量为2.1GeV的宽度较大的态和一个对应的、质量为2A4GeV的宽度较小的态.这两个态应对应于D:.因此,分子态结构只能是D_0~*(2308)一个分量.计算结果还预言了一些B_(s0)~*和B_0~*态.其中质量为5.725±0.039GeV的B■束缚态可以被解释为B_(s0)~*(5725),而预言的B_0~*(5536)和B_0~*(5819)应为与B_(s0)~*(5725)相对应的非奇异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0 B0 重味手征么正模型 态的动力学产生
原文传递
K■强相互作用束缚态及K^+K^-原子态的研究
20
作者 张印杰 沈彭年 邹冰松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12-216,共5页
讨论了K■的强相互作用单介子交换势,发现当考虑动量平方项时,仅由单介子(ρ,ω,φ)交换势, 不足以构成束缚态.K+K-在库仑势的作用下可以形成束缚态,我们进一步计算了单介子交换势对 K+K-库仑势束缚态能级的影响以及K+K-束缚态衰变到... 讨论了K■的强相互作用单介子交换势,发现当考虑动量平方项时,仅由单介子(ρ,ω,φ)交换势, 不足以构成束缚态.K+K-在库仑势的作用下可以形成束缚态,我们进一步计算了单介子交换势对 K+K-库仑势束缚态能级的影响以及K+K-束缚态衰变到ππ和ηπ的宽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介子交换 K^+K^-原子态 衰变宽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