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5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服务管理及创新策略 被引量:1
1
作者 郑玉萍 《办公室业务》 2024年第14期166-168,共3页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知识与信息获取方式、渠道等发生了很大变化,高校图书馆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文章阐述了互联网与高校图书馆的关系,分析了高校图书馆读者在互联网背景下对服务需求特征的变化,以及针对这些变化,高校图书馆服...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知识与信息获取方式、渠道等发生了很大变化,高校图书馆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文章阐述了互联网与高校图书馆的关系,分析了高校图书馆读者在互联网背景下对服务需求特征的变化,以及针对这些变化,高校图书馆服务管理的创新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高校图书馆 服务创新
下载PDF
新疆中天山北坡断裂带不同海拔高度土壤温度分布特征 被引量:2
2
作者 宫恒瑞 郑玉萍 苗运玲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6期84-90,共7页
研究中天山断裂带从高山带到准噶尔盆地边缘整个过渡带的土壤温度分布特征有助于理解干旱区土壤环境特征,从而为土地利用、农业生产提供依据。本文选取新疆中天山断裂带海拔高度呈梯度分布的6个气象站2005年至2020年各层土壤温度的日观... 研究中天山断裂带从高山带到准噶尔盆地边缘整个过渡带的土壤温度分布特征有助于理解干旱区土壤环境特征,从而为土地利用、农业生产提供依据。本文选取新疆中天山断裂带海拔高度呈梯度分布的6个气象站2005年至2020年各层土壤温度的日观测数据,利用统计方法分析了不同地形、不同深度土壤温度随海拔高度的变化特征以及不同海拔高度土壤温度随深度的变化特征。分析表明:中天山北坡土壤温度变幅随海拔高度的降低而升高。不同地形的土壤最高温和最低温的年温差浅层大于深层,由浅至深年最高温度和年最低温度出现的时间逐渐推迟;年内中天山北坡不同海拔高度0~20 cm的土壤日平均温度曲线大致呈余弦函数曲线,320 cm深度的土壤温度基本呈正弦函数分布,较0~20 cm地温的最高和最低晚3个月左右。研究区土壤温度随海拔高度降低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海拔为3539~600 m高度范围,土壤温度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在600~441 m高度范围,土壤温度随着海拔的下降而下降;0~20 cm为土壤温度变化的活跃层,40 cm深度的土壤温度可称之为过渡层,320 cm深度称为土壤温度的稳定层,80~160 cm称为土壤温度的次稳定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天山北坡 海拔高度 土壤温度 分布特征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影响观察
3
作者 王乐 袁婧 +1 位作者 曾邕萍 郑玉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58-061,共4页
探讨中西医联用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0)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n=30)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临床... 探讨中西医联用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0)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n=30)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更高,关节疼痛、肿胀、压痛评分、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更低;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显著,它不但能使患者的肿胀症状得到很好的缓解,还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同时还能起到良好的抗炎作用,使炎性因子稳定在正常的范围内,加快关节功能的恢复,在临床上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临床疗效 血清炎症因子
下载PDF
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郑玉萍 侯淑玲 +1 位作者 刘阳 杨斌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58-261,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原发性胃肠恶性淋巴瘤预后的因素。方法:对104例原发性胃肠恶性淋巴瘤的一般情况、病理类型、分期、治疗效果与5、10年生存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具有下列因素的患者:年龄大于60岁;瘤体直径大于10cm;瘤体突破浆膜或浸... 目的:探讨影响原发性胃肠恶性淋巴瘤预后的因素。方法:对104例原发性胃肠恶性淋巴瘤的一般情况、病理类型、分期、治疗效果与5、10年生存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具有下列因素的患者:年龄大于60岁;瘤体直径大于10cm;瘤体突破浆膜或浸润周围脏器;病理分期Ⅲ、Ⅳ期;T细胞型;未接受手术治疗;初治未达CR,与其他患者对比并经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显示:二者的5年生存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除IPI指标外,肿块体积、病理分期与分型、临床分期、治疗手段以及初治效果,均是影响原发性胃肠恶性淋巴瘤预后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胃肠恶性淋巴瘤 病理因素 预后
下载PDF
乌鲁木齐近31年大雾天气气候特征分析 被引量:48
5
作者 郑玉萍 李景林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2-28,共7页
统计分析了1976—2006年乌鲁木齐大雾天气的气候特征,乌鲁木齐大雾多出现在夜间,持续时间以3小时之内为多。31年来年平均大雾日为29.5天,一年中大雾主要出现在冬季11月至次年3月;冬季大雾的持续时间最长。31年来大雾日随着年代的推移总... 统计分析了1976—2006年乌鲁木齐大雾天气的气候特征,乌鲁木齐大雾多出现在夜间,持续时间以3小时之内为多。31年来年平均大雾日为29.5天,一年中大雾主要出现在冬季11月至次年3月;冬季大雾的持续时间最长。31年来大雾日随着年代的推移总体呈逐渐减少的趋势,平均以1.9天/10年的速度减少,1990年代大雾日明显偏少,进入21世纪后大雾日又迅速增多。当气温为0^-10℃、相对湿度85%~95%、风速0~3m.s-1、气压910~925hPa时,出现大雾的频率最高;冬季大雾天气出现在逆温层底部距地高度低、逆温层厚度大、强度强的低空温度层结条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雾 气候特征 逆温层
下载PDF
近53 a乌鲁木齐农区霜冻变化特征 被引量:22
6
作者 郑玉萍 宫恒瑞 +1 位作者 曹兴 蒲洁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15年第1期52-57,共6页
利用乌鲁木齐市3个农区代表站1961—2013年逐日气温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异常分析、R/S分析等统计方法,对霜冻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3 a来农区终霜日提前了0.6-2.2 d/10 a,初霜日推迟了1.7-3.7 d/10 a,无霜期延长了2.4-5.1 d/10... 利用乌鲁木齐市3个农区代表站1961—2013年逐日气温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异常分析、R/S分析等统计方法,对霜冻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3 a来农区终霜日提前了0.6-2.2 d/10 a,初霜日推迟了1.7-3.7 d/10 a,无霜期延长了2.4-5.1 d/10 a;各农区特晚终霜冻发生频率为3.8%-7.5%,特早初霜冻北郊出现频率为1.9%,均出现在2000年以前;利用R/S法分析结果显示,各农区无霜期未来仍呈延长趋势。从近53 a来霜冻的变化特征和未来变化趋势来看对农业生产整体有利,但近年来终霜日偏迟、且强度较强的霜冻仍时有发生,对农业生产的危害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霜冻 特征 异常 HURST指数
下载PDF
乌鲁木齐冬季大雾与低空逆温的关系 被引量:35
7
作者 郑玉萍 李景林 +2 位作者 刘增强 陈洁 闫战江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07年第3期21-25,共5页
为了找出雾与逆温之间的联系和规律,为大雾预报提供参考依据,利用乌鲁木齐市2000年1月—2006年4月的地面、探空资料,对210个大雾日和1221个逆温日进行了统计特征分析。分析表明,乌鲁木齐市区逆温年发生频率为82%。一年中冬半年(10—3月... 为了找出雾与逆温之间的联系和规律,为大雾预报提供参考依据,利用乌鲁木齐市2000年1月—2006年4月的地面、探空资料,对210个大雾日和1221个逆温日进行了统计特征分析。分析表明,乌鲁木齐市区逆温年发生频率为82%。一年中冬半年(10—3月)平均月发生频率为92%,夏半年(4—9月)平均月发生频率为68%。大雾只出现在10月至次年4月,雾日平均每年32.7d。冬季强逆温是形成大雾的重要条件之一,各月大雾日数与逆温日数及逆温层的厚度值、温差值之间呈正相关;与逆温层的底高呈反相关;在同一个月中,当逆温层底高低、温差大和强度强的情况下,出现雾的几率大;从7a雾日逆温平均特征值与无雾日逆温平均特征值比较分析表明:雾日逆温存在底高低、顶高低、厚度厚、温差大、强度强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雾 逆温 特征分析
下载PDF
达坂城1961-2008年来风的气候特征及风能现状分析 被引量:19
8
作者 郑玉萍 李景林 +1 位作者 刘盛梅 杜敏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09年第6期29-33,共5页
分析了达坂城气象站1961—2008年风的气候特征及48a来风速最小年2008年的风能参数。结果表明:达坂城一日之中17—18时风速最大,07—08时最小;一年之中4—5月风速最大,9—10月最小;风速变化分4个阶段,其中1986—2008年风速呈减小趋势,特... 分析了达坂城气象站1961—2008年风的气候特征及48a来风速最小年2008年的风能参数。结果表明:达坂城一日之中17—18时风速最大,07—08时最小;一年之中4—5月风速最大,9—10月最小;风速变化分4个阶段,其中1986—2008年风速呈减小趋势,特别是2000年以来风速明显偏小,2008年出现了近48a来的最低值;一年之中以4—9月风速减小最为显著。2008年的风能参数达到了"风能较丰富"的指标,近期为风能资源偏少时期,特别是夏半年风能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特征 风能
下载PDF
乌鲁木齐近48a城市化进程对降水的影响 被引量:18
9
作者 郑玉萍 李景林 +1 位作者 赵书琴 顾建丽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42-448,共7页
利用1961-2008年乌鲁木齐市区和郊区、山区的降水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来揭示城市化进程对乌鲁木齐市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城市化进程有明显的增雨效应,市区呈现出降水量增加、降水强度增强、降水日数增多的趋势,且城市增雨效应... 利用1961-2008年乌鲁木齐市区和郊区、山区的降水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来揭示城市化进程对乌鲁木齐市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城市化进程有明显的增雨效应,市区呈现出降水量增加、降水强度增强、降水日数增多的趋势,且城市增雨效应在郊区也有较明显表现。48 a来市区年降水量递增率为32.4 mm/10 a,其中冬季和夏季降水量增加最明显,1985-2008年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平均降水量比1961-1984年城市化发展缓慢阶段增加了29%;平均降水强度每10 a递增0.31 mm/d,1日最大降水量各年代际平均值明显递增;48 a来市区冬季和夏季5.0 mm以上的降水日数增多显著。城市增雨效应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同时,也存在着夏季大暴雨引发城市积涝、洪水和冬季大雾天气增多引发低能见度天气和重度污染等方面的潜在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降水 乌鲁木齐
下载PDF
天津市水资源节约评价方法与实例 被引量:4
10
作者 郑玉萍 黄骁卓 +2 位作者 林健 薄永占 杨华 《中国水利》 2018年第17期13-17,共5页
天津市是我国典型的缺水城市,恰当准确地衡量城市节水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综合考虑天津市社会经济运行、产业类别划分、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因素的前提下,建立了由40个基础指标组成的四级水资源节约评价指标体系,构筑了... 天津市是我国典型的缺水城市,恰当准确地衡量城市节水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综合考虑天津市社会经济运行、产业类别划分、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因素的前提下,建立了由40个基础指标组成的四级水资源节约评价指标体系,构筑了三级判断矩阵,分别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天津市节水水平进行了分类评价,探讨了两种方法和结果的优缺点,并对指标体系、评价方法、评价结果的合理性、适用性和可推广性进行了进一步分析,以期为国内同类研究和水资源管理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市 水资源节约评价 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
下载PDF
小鼠视网膜神经细胞在不同培养模式中的形态表现 被引量:2
11
作者 郑玉萍 冯朝晖 +3 位作者 张璐琰 佘华宁 王肖华 熊全臣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11期2189-2191,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培养环境对小鼠视网膜神经细胞的影响。方法:分别培养新生小鼠的视网膜神经细胞和色素上皮细胞,并纯化培养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将纯化和未纯化的视网膜神经细胞分别与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接触和分层共培养,相差显微镜观察视... 目的:观察不同培养环境对小鼠视网膜神经细胞的影响。方法:分别培养新生小鼠的视网膜神经细胞和色素上皮细胞,并纯化培养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将纯化和未纯化的视网膜神经细胞分别与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接触和分层共培养,相差显微镜观察视网膜神经细胞在不同培养模式中的表现。结果:混合培养的视网膜神经细胞较纯化培养的神经节细胞生存时间长,突触联系多。与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共培养时,神经细胞的存活时间进一步延长,突触联系增多,但是神经细胞在与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分层和接触共培养的两种模式中,显示出了不同的细胞形态。结论:视网膜神经胶质细胞和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不但对神经节细胞具有滋养作用,细胞间的立体结构关系可能还影响着细胞的成熟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共培养
下载PDF
碘伏消毒导致颜面部严重过敏反应1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郑玉萍 易春梅 陈静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2期176-176,共1页
关键词 过敏反应 碘伏消毒 颜面部 过敏史 患者家属 水肿 患儿家属 皮肤擦伤 眼结膜 严重
下载PDF
乌鲁木齐市寒潮气候特征分析 被引量:25
13
作者 郑玉萍 宫恒瑞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15年第6期56-61,共6页
利用1961—2014年乌鲁木齐市4个气象站资料,分析了近53 a乌鲁木齐市的寒潮气候特征。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单站寒潮特征地域差异较大,寒潮频次由南部山区向北部平原逐渐减少;平均初寒潮日由南向北逐渐推迟,终寒潮日则相反;城区春季寒潮最... 利用1961—2014年乌鲁木齐市4个气象站资料,分析了近53 a乌鲁木齐市的寒潮气候特征。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单站寒潮特征地域差异较大,寒潮频次由南部山区向北部平原逐渐减少;平均初寒潮日由南向北逐渐推迟,终寒潮日则相反;城区春季寒潮最多,山区为秋季、谷地和平原则冬季最多;强寒潮及特强寒潮出现比例城区最大。乌鲁木齐市区域寒潮平均每年4.0次,出现在当年9月至次年5月,其中4月最多,区域强寒潮和特强寒潮春季发生频次最多。近53 a来区域寒潮以0.3次/10 a的速率递减,并在1976年发生了由多向少的突变,寒潮变化与气温、风速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潮 气候特征 变化趋势
下载PDF
乌鲁木齐南山中山带积雪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郑玉萍 宫恒瑞 +1 位作者 崔玉玲 万瑜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13年第2期29-33,共5页
利用1971—2011年乌鲁木齐小渠子气象站资料,对南山中山带40 a来的积雪特征及变化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南山中山带平均稳定积雪期为144 d;近40 a来出现的最大积雪深度为57 cm,年最大积雪深度出现在3月下旬的频率最大,平均... 利用1971—2011年乌鲁木齐小渠子气象站资料,对南山中山带40 a来的积雪特征及变化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南山中山带平均稳定积雪期为144 d;近40 a来出现的最大积雪深度为57 cm,年最大积雪深度出现在3月下旬的频率最大,平均积雪深度以2月最厚。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稳定积雪初日推迟、终日提前、稳定积雪期缩短的趋势。近40 a来最大积雪深度递增趋势主要是由于冬季降水量增加和降雪强度增强所造成;而随着气温的逐渐变暖则造成稳定积雪初日的推迟和终日提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雪 中山带 乌鲁木齐 南山 特征
下载PDF
基于SCI文献分析葡萄园艺学研究现状 被引量:3
15
作者 郑玉萍 郭大龙 《现代情报》 CSSCI 2010年第6期116-119,122,共5页
基于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数据库,对2001-2009年期间发表的葡萄研究论文进行检索,并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所获资料进行统计和趋势分析。对葡萄园艺学研究文献的年份分布、期刊分布、分类主题... 基于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数据库,对2001-2009年期间发表的葡萄研究论文进行检索,并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所获资料进行统计和趋势分析。对葡萄园艺学研究文献的年份分布、期刊分布、分类主题分布、作者分布等进行数据提取、计量分析。旨在了解该领域的进展情况,及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明确今后研究的重点和方向,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文献计量 研究趋势 SCI
下载PDF
自然因素对天津市地面沉降影响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郑玉萍 韩晔 +2 位作者 王巍 刘景兰 韩芳 《中国煤炭地质》 2014年第4期36-40,共5页
众所周知,引起天津市地面沉降的主要因素是地下流体的开采导致的地层压缩。实际上,自然因素引起的地面沉降在总沉降量中也占有一定比重。引起天津市地面沉降的自然因素包括构造运动、地震活动以及欠同结土的大面积分布。论述了天津市... 众所周知,引起天津市地面沉降的主要因素是地下流体的开采导致的地层压缩。实际上,自然因素引起的地面沉降在总沉降量中也占有一定比重。引起天津市地面沉降的自然因素包括构造运动、地震活动以及欠同结土的大面积分布。论述了天津市与地面沉降相关的地质环境背景,并对引起地面沉降的自然因素逐一分析。构造运动引起地面沉降量在沧县隆起、冀中坳陷构造单元为1.41~53mm/a,在黄骅坳陷为1.90~2.15mm/a,全市平均1.5mm/a;地震发生前后时间段内,是地震导致地面沉降量变化影响最大的时期;天津市欠同结土(第一海相层)分布区(外环线以东)软土引起平均沉降量1.0mm/a。该研究对地面沉降的防治工作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沉降 区域地质 影响因素 构造运动 地震活动 欠固结土 天津市
下载PDF
秋冬气候变化对乌鲁木齐冬小麦播期的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郑玉萍 张月华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08年第2期43-45,共3页
通过对1976—2006年秋冬气候条件分析,得出乌鲁木齐冬小麦冬前生长期间和越冬期间的气候条件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表现为气温升高、降水减少、冬前>0℃积温增加,越冬期初日后推,冬前生长期延长,越冬期间负积温减少。结果表明随着气候... 通过对1976—2006年秋冬气候条件分析,得出乌鲁木齐冬小麦冬前生长期间和越冬期间的气候条件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表现为气温升高、降水减少、冬前>0℃积温增加,越冬期初日后推,冬前生长期延长,越冬期间负积温减少。结果表明随着气候的变暖适当晚播更有利于冬小麦生长,冬小麦的适宜播种期应在传统播种期的基础上向后推迟一候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冬小麦 播种期
下载PDF
天津辛口镇分层地面沉降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1
18
作者 郑玉萍 韩晔 +2 位作者 王巍 王淼 陆阳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51-154,共4页
使用分层标对不同层位不同岩性地层进行地面沉降分层监测是进行地面沉降规律与机理研究的重要方法。以天津市西青区辛口镇分层标为例,对2005年-2009年地面沉降分层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研究区潜水-微承压、第Ⅱ、第Ⅲ含水层沉降量呈... 使用分层标对不同层位不同岩性地层进行地面沉降分层监测是进行地面沉降规律与机理研究的重要方法。以天津市西青区辛口镇分层标为例,对2005年-2009年地面沉降分层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研究区潜水-微承压、第Ⅱ、第Ⅲ含水层沉降量呈逐年减小趋势;潜水-微承压含水层及第Ⅰ承压含水层沉降量与本层地下水开采关系较小,其沉降量主要由介质弹性形变量组成;第Ⅳ承压含水层仍处于匀速沉降阶段,第Ⅱ、Ⅲ含水层削减开采量未对本层沉降起到抑制作用。研究结果可以为地下水开采布局调整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地面沉降 地下水位埋深 分层监测
下载PDF
乌鲁木齐市北部农区近53 a日照时数变化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郑玉萍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17年第6期40-45,共6页
基于1964—2016年乌鲁木齐市米东区日照时数资料,使用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乌鲁木齐市北部农区日照时数的时空变化特征,并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分析日照时数与各气象要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年日照时数平均每10 a递减95.5 h,1998年... 基于1964—2016年乌鲁木齐市米东区日照时数资料,使用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乌鲁木齐市北部农区日照时数的时空变化特征,并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分析日照时数与各气象要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年日照时数平均每10 a递减95.5 h,1998年后日照时数急剧减少,连续19 a均为负距平。(2)3—10月日照时数变化不明显,11月—次年2月日照时数显著减少。(3)4—10月大田作物生长季光照条件稳定,冬季设施农业生产季11月—次年3月的日照时数显著减少、寡照日数增多,光照不足严重影响设施农业生产。(4)近53 a雾日增加、低能见度发生频率增大、低云量增多是造成米东区日照时数剧烈减少的主要气象原因,米东区和主城区相比,局地气候特征更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鲁木齐 北部农区 日照时数 变化趋势 偏最小二乘回归
下载PDF
乌鲁木齐地区雷暴的气候特征 被引量:11
20
作者 郑玉萍 郭建林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09年第1期27-30,共4页
统计分析了乌鲁木齐地区4个代表站点1971—2007年的雷暴气候特征,结果表明:雷暴日山区多,市区和达坂城区少;37a来各地的雷暴日数随着时间的推移均呈逐渐减少趋势,各地雷暴平均活动期出现在4—9月,最多出现在7月,一日当中雷暴主要发生在... 统计分析了乌鲁木齐地区4个代表站点1971—2007年的雷暴气候特征,结果表明:雷暴日山区多,市区和达坂城区少;37a来各地的雷暴日数随着时间的推移均呈逐渐减少趋势,各地雷暴平均活动期出现在4—9月,最多出现在7月,一日当中雷暴主要发生在午后14时至前半夜02时,各地雷暴持续时间以30min之内为多,各地的雷暴活动方位以偏北方向为最少,山区的雷暴持续期最长。该研究为今后进一步做好本地区防雷减灾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暴 气候特征 防雷减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