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乙烷干馏气单级水合分离的实验探究
1
作者 岳刚 刘玉 +5 位作者 刘国梁 秦永华 田宗明 刘晓雪 杜贞 郭绪强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11期41-45,共5页
利用水合物法开展对高乙烷干馏气的分离实验,探究气液比、温度和压力三种因素在气体分离上的影响。经过水合物的单级分离,水合物相中的烃类气体(甲烷/乙烷/丙烷)物质的量分数由79.12%增加至91.22%,其中的甲烷气体组成变化不大,乙烷和丙... 利用水合物法开展对高乙烷干馏气的分离实验,探究气液比、温度和压力三种因素在气体分离上的影响。经过水合物的单级分离,水合物相中的烃类气体(甲烷/乙烷/丙烷)物质的量分数由79.12%增加至91.22%,其中的甲烷气体组成变化不大,乙烷和丙烷的组成变化较大,回收率最大值能够提升至43.30%,提升干馏气的利用价值,减少资源的浪费,同时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馏气 水合物 气体分离 回收率
下载PDF
化工热力学课程案例式教学探索与实践
2
作者 孙强 郭绪强 《化工高等教育》 2024年第2期46-51,共6页
化工热力学课程概念抽象,不易于学习,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好,因此改进教学方法迫在眉睫。教学团队基于课程重点和难点内容,结合实际过程开发相关教学案例,并设计了问题导向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 化工热力学课程概念抽象,不易于学习,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好,因此改进教学方法迫在眉睫。教学团队基于课程重点和难点内容,结合实际过程开发相关教学案例,并设计了问题导向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热力学 教学案例 问题导向 理论联系实际
下载PDF
甲烷-水合物两相平衡体系气相水含量研究
3
作者 徐振 戴泽利 +3 位作者 王逸伟 孙强 陈建义 郭绪强 《低碳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3-118,共6页
天然气中的微量气态水在天然气开采、集输过程中可能与气体小分子形成水合物,造成管路堵塞,因此需要对天然气进行脱水处理。为了合理设计天然气最大容许水含量参数,准确测量和计算天然气-水合物相平衡时的气相水含量具有重要意义。在压... 天然气中的微量气态水在天然气开采、集输过程中可能与气体小分子形成水合物,造成管路堵塞,因此需要对天然气进行脱水处理。为了合理设计天然气最大容许水含量参数,准确测量和计算天然气-水合物相平衡时的气相水含量具有重要意义。在压力为3.44~6.00 MPa、温度为270.00~274.00 K的条件下,通过实验测量和模型预测研究了甲烷-水合物相平衡时的气相水含量。结果表明,相比于压力露点,常压露点和气相水含量体积比随温度和压力的变化都具有规律性,气相水含量随温度的降低和压力的升高而减小。在实验的基础上,基于热力学相平衡理论建立了甲烷-水合物相平衡时的气相水含量热力学模型,气相水含量体积比的模型预测值与实验值的平均相对偏差为2.33%。该实验方法实现了甲烷-水合物相平衡体系气相水含量的原位测量,建立的热力学模型相比于通过查图获得的甲烷-液态水相平衡时的饱和水含量再外推至水合物区的方法更快速和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合物 甲烷 相平衡 气相水含量 热力学模型
下载PDF
基于PR状态方程的粘度模型 被引量:31
4
作者 郭绪强 荣淑霞 +1 位作者 杨继涛 郭天民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56-61,共6页
基于pvT和Tμp图形的相似性。结合两参数PengRobison状态方程,建立了一个能够同时预测流体气、液相粘度的统一模型。该模型的特点是能够同时描述气、液相及超临界流体的粘度随温度、压力和组成的变化,并能... 基于pvT和Tμp图形的相似性。结合两参数PengRobison状态方程,建立了一个能够同时预测流体气、液相粘度的统一模型。该模型的特点是能够同时描述气、液相及超临界流体的粘度随温度、压力和组成的变化,并能够连续通过临界点。在宽广的温度、压力范围内,对22种烷烃及二氧化碳、氮气共计4250个数据点的粘度进行了计算,绝对平均误差为701%;通过引入vanderWals单流体混合规则,将PR粘度模型应用于明确烃类混合物及油气藏流体粘度的计算。三个二元烃类混合物2441个数据点的绝对平均误差为1571%;9种天然气及22种油藏原油粘度计算值的绝对平均误差分别为98%和1399%,计算结果优于现有的油气藏流体粘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状态方程 粘度模型 油藏 原油 流体粘度
下载PDF
特高压力下天然气压缩因子模型应用评价 被引量:34
5
作者 郭绪强 阎炜 +1 位作者 陈爽 郭天民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6期36-38,共3页
已有的压缩因子模型是否适用于特高压力区 (p >6 0MPa)内压缩因子的预测尚未明确 ,给特高压力油气藏储量的准确计算和开发方案的制定造成了一定的困难。用文献中纯组分和混合物及自测天然气压缩因子的实验数据对文献中的压缩因子模... 已有的压缩因子模型是否适用于特高压力区 (p >6 0MPa)内压缩因子的预测尚未明确 ,给特高压力油气藏储量的准确计算和开发方案的制定造成了一定的困难。用文献中纯组分和混合物及自测天然气压缩因子的实验数据对文献中的压缩因子模型进行了对比计算 ,重点为压力高于 6 0MPa的区域。结果表明 ,Dranchuk和Hall模型对 10个天然气样品压缩因子计算的总平均误差分别为 1.6 2 %和 1.6 8% ,而对特高压力区天然气压缩因子计算的总平均误差均为 1.7%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力 天然气 压缩因子 计算模型 气藏
下载PDF
油气藏流体-CO_2体系粘度的实验测定与计算 被引量:10
6
作者 郭绪强 阎炜 +2 位作者 荣淑霞 韩广河 陈爽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6-18,共3页
应用RUSKA落球式高压粘度测试装置 ,测定了某油藏原油在油藏温度下粘度随压力的变化 ,着重研究了CO2 注入量对该油样的减粘效果。实验结果表明 ,注CO2 对该油样的减粘效果明显 ,当注入的CO2 与原始油样的摩尔比为 0 33时 ,粘度为原始... 应用RUSKA落球式高压粘度测试装置 ,测定了某油藏原油在油藏温度下粘度随压力的变化 ,着重研究了CO2 注入量对该油样的减粘效果。实验结果表明 ,注CO2 对该油样的减粘效果明显 ,当注入的CO2 与原始油样的摩尔比为 0 33时 ,粘度为原始油样的 6 0 9%。但CO2 注入量继续增加油样粘度下降的幅度变缓 ,当CO2 注入量与原始油样的摩尔比为 2 0 0时 ,油样粘度为原始油样的 40 9%。用PR粘度模型对含CO2 明确组分体系和注CO2 油气藏流体体系的粘度进行了预测计算 ,对CO2 nC10 H2 2 二元体系 ,PR粘度模型的总均误差为 7 2 % ,对注CO2 油气藏体系 ,PR粘度模型的总均误差为 12 5 9%。结果表明 ,PR粘度模型可用于预测注CO2 油藏体系的粘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藏流体 粘度 测定 PR粘度模型 三次采油 原油 摩尔比 减粘效果 注二氧化碳
下载PDF
特高压天然气压缩因子的实验测定 被引量:6
7
作者 郭绪强 王峰 陈光进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93-397,共5页
针对海上和新疆油气藏压力高的特点,设计制造了一套特高压PVT实验装置,其最高工作压力为130MPa,最高工作温度为200℃。测定了3个气样,50~140℃,20~100MPa范围内的PVTZ值,共取得346个数据点,其中对比压力只大于15的数据为178个。
关键词 高压 压缩因子 测定 天然气 特高压 储藏量
下载PDF
油气藏流体-CO_2体系相行为的实验测定与计算 被引量:14
8
作者 郭绪强 阎炜 马庆兰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3期12-15,共4页
利用高压相平衡实验装置 ,对某油田F6 6A井和F30井的原油在油藏温度下注入不同量的CO2 (注入CO2 与油藏流体的摩尔比为 0~ 2 .0 0 )时的PVT关系进行了测定 ,共取得PVT数据点 16 5个 ,泡点压力点和体积系数点各 11个。实验结果表明 ,由... 利用高压相平衡实验装置 ,对某油田F6 6A井和F30井的原油在油藏温度下注入不同量的CO2 (注入CO2 与油藏流体的摩尔比为 0~ 2 .0 0 )时的PVT关系进行了测定 ,共取得PVT数据点 16 5个 ,泡点压力点和体积系数点各 11个。实验结果表明 ,由于原始油样的组分结构和组成不同 ,其注气体系相行为有较大的不同。F6 6A井油藏原油的饱和 (泡点 )压力随着CO2 注入量的增加近似呈线性增加 ,而F30井的饱和压力和CO2 注入量之间呈二次曲线关系 ,上升速度比F6 6A井缓慢 ,注气体系的体积系数的增加速度与CO2 注入量近似呈直线关系。对油藏流体中各组分进行适当组合合并为假组分后 ,用PR和SRK状态方程对所测注CO2 原油体系的相行为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 ,PR状态方程的预测精度优于SRK方程 ,但两者均不能用于计算高C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藏流体 二气体碳 相行为 测定 计算 注气
下载PDF
纯组分高压流体的粘度模型 被引量:6
9
作者 郭绪强 荣淑霞 +2 位作者 杨继涛 杨兰英 郭天民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8年第6期95-97,共3页
基于pVT和Tμp图形的相似性,并结合两参数PengRobinson状态方程,建立了一个能够同时预测纯流体气、液相粘度的统一模型。该模型能够同时描述气、液相及超临界流体的粘度随温度、压力和组成的变化情况。模型的纯组... 基于pVT和Tμp图形的相似性,并结合两参数PengRobinson状态方程,建立了一个能够同时预测纯流体气、液相粘度的统一模型。该模型能够同时描述气、液相及超临界流体的粘度随温度、压力和组成的变化情况。模型的纯组分参数已普遍化为对比温度、对比压力和偏心因子的函数。在较宽的温度、压力范围内(T=280~600K,p=0.1~100MPa),对22种烷烃、二氧化碳和氮气的粘度进行了计算,其相对平均误差为7.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 状态方程 粘度 模型 油气藏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特高压天然气压缩因子的实验测定 被引量:4
10
作者 郭绪强 王峰 陈光进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84-85,共2页
目前常用的通用压缩因子图对比压力的适用范围为小于 1 5的区域 ,且由于条件的限制 ,对比压力大于1 5的区域内相行为的实验报道较少 ,给特高压力油气藏储量的准确计算和开发方案的制定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弥补特高压力区域压力 体积 ... 目前常用的通用压缩因子图对比压力的适用范围为小于 1 5的区域 ,且由于条件的限制 ,对比压力大于1 5的区域内相行为的实验报道较少 ,给特高压力油气藏储量的准确计算和开发方案的制定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弥补特高压力区域压力 体积 温度压缩因子实验数据的不足 ,作者设计制造了一套特高压物性实验装置 ,其最高工作压力为 1 0 0MPa,最高工作温度为473K。用该装置测定了 3个气样 ,获得温度为 3 2 3~41 3K、压力为 2 0~ 1 0 0MPa范围内的压缩因子值 ,共取得 3 80个数据点 (其中对比压力大于 1 5的数据为 2 1 9个 )。实验结果表明 :对于所测定的体系 ,目前使用的通用压缩因子图的对比压力的适用范围可以外延使用至对比压力小于 2 2的区域 ,其误差没有明显的增加。图 2表 2参 2 (郭绪强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田 天然气 压缩因子 特高压 实验测定
下载PDF
填料床层的负荷性能图及绘制 被引量:5
11
作者 郭绪强 张连生 沈复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5-17,共3页
在对塔板和填料的流体力学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填料的负荷性能图,对其流体力学限制条件进行了讨论,并选出了各限制条件的计算模型,绘制了填料的负荷性能图。
关键词 填料 负荷性能图 塔板 床层 塔板 精馏塔
下载PDF
重油催化裂化污水中的轻烃对装置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绪强 杨国华 +2 位作者 张庆轩 倪化境 逯锋 《炼油设计》 1995年第5期41-43,共3页
对炼油厂重油催化裂化车间污水中轻烃的含量进行了现场测定.结果表明:污水中其它非烃化合物的存在使得中压下轻烃在污水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纯水中的溶解度.这部分轻烃随污水排放到水处理车间,一方面造成轻烃的损失,另一方面影响生产装... 对炼油厂重油催化裂化车间污水中轻烃的含量进行了现场测定.结果表明:污水中其它非烃化合物的存在使得中压下轻烃在污水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纯水中的溶解度.这部分轻烃随污水排放到水处理车间,一方面造成轻烃的损失,另一方面影响生产装置的安全.本文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装置 含油废水 轻质烃 溶解度 重油
下载PDF
T_0浮阀塔板与F_1浮阀塔板的性能对比 被引量:2
13
作者 郭绪强 刘爱贤 《炼油设计》 1997年第4期44-46,共3页
T0浮阀塔板是在广泛应用于石化行业中的T型浮阀塔板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实验室测定结果表明,T0浮阀塔板与F1浮阀塔板相比有更好的流体力学性能和机械性能。工业应用情况也表明,T0浮阀塔板具有优良的特性。
关键词 浮阀塔板 结构 流体流动 塔设备 石油化工
下载PDF
填料床层压力降新的计算模型 被引量:1
14
作者 郭绪强 张连生 沈复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4年第4期102-105,共4页
目前填料塔设计中,填料床层压力降多采用埃克特(Eckert)通用压降图进行计算。为便于计算机应用,本文对埃克特通用图进行了处理,提出了填料床层压力降与床层汽液相负荷之间的关系式,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软件。应用情况表明,... 目前填料塔设计中,填料床层压力降多采用埃克特(Eckert)通用压降图进行计算。为便于计算机应用,本文对埃克特通用图进行了处理,提出了填料床层压力降与床层汽液相负荷之间的关系式,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软件。应用情况表明,计算结果可靠,可为填料塔设计提供准确的压力降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降 填料塔 床层压力 计算
下载PDF
重油催化裂化污水中轻烃含量的测定
15
作者 郭绪强 杨国华 +2 位作者 张庆轩 倪化境 逯锋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6年第A00期128-130,共3页
对炼油厂重油催化裂化车间污水中轻烃的含量进行了现场实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污水中其它非烃化合物的存在使得中压下轻烃在污水中的溶解量远大于在纯水中的溶解量。这部分轻烃随污水排放到水处理车间,一方面造成轻烃的损失,另一方... 对炼油厂重油催化裂化车间污水中轻烃的含量进行了现场实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污水中其它非烃化合物的存在使得中压下轻烃在污水中的溶解量远大于在纯水中的溶解量。这部分轻烃随污水排放到水处理车间,一方面造成轻烃的损失,另一方面影响到生产装置的安全,值得现场技术人员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油 催化裂化 污水 轻烃 测定
下载PDF
高压流体气液相导热系数模型的建立
16
作者 郭绪强 陈光进 孙长宇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9年第3期75-79,共5页
对温度T、导热系数λ和压力p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建立了一个能够同时预测纯组分气液相导热系数的统一模型,它能够描述高压流体和超临界流体的导热系数随温度和压力的变化。在较宽的温度和压力范围内(T=80~1400K,... 对温度T、导热系数λ和压力p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建立了一个能够同时预测纯组分气液相导热系数的统一模型,它能够描述高压流体和超临界流体的导热系数随温度和压力的变化。在较宽的温度和压力范围内(T=80~1400K,p=0.1~350MPa),对油气藏流体中常见组分的气液相导热系数进行了计算,22个组分3263个数据点的拟合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2.53%。通过引入常规的状态方程混合规则,将模型拓展应用于混合物导热系数的计算,13种二元和三元混合物260个数据点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1.19%;对3个石油馏分22个点导热系数的预测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为8.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相 高压流体 导热系数 数学模型
下载PDF
CO_2置换CH_4水合物中CH_4的实验和动力学 被引量:31
17
作者 李遵照 郭绪强 +3 位作者 陈光进 王金宝 杨兰英 王婷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197-1203,共7页
在自行设计的反应装置中考察了2.8MPa和3.25MPa压力下,温度271.2、273.2和276.0K时CO2气体置换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体系CH4水合物中CH4的置换过程。实验数据表明,在反应的前50h,CH4水合物的分解速率较快,其后分解速率变慢。冰点以上CH4... 在自行设计的反应装置中考察了2.8MPa和3.25MPa压力下,温度271.2、273.2和276.0K时CO2气体置换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体系CH4水合物中CH4的置换过程。实验数据表明,在反应的前50h,CH4水合物的分解速率较快,其后分解速率变慢。冰点以上CH4水合物的分解速率较快。基于动力学数据,建立了SDS体系置换反应过程中CH4水合物的分解动力学模型和CO2水合物的生成动力学模型。计算得到CH4-CO2置换反应过程中CH4水合物的分解活化能为28.81kJ.mol-1,CO2水合物的生成活化能为68.40kJ.mol-1。数据表明,CH4水合物的分解可能受置换反应过程中水分子的重排控制,而CO2水合物的生成可能受CO2气体在水合物中的扩散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 CH4水合物 SDS 置换 动力学模型
下载PDF
二氧化碳置换法开发天然气水合物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6
18
作者 王金宝 郭绪强 +2 位作者 陈光进 李遵照 杨兰英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15-719,共5页
考察了温度在270.15-278.15K,压力在2.3-4.0MPa条件下应用CO2置换天然气水合物中CH4的置换过程。结果表明,温度和压力是置换反应速度和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温度和压力越高,越有利于反应的进行。而压力的影响没有温度的影响明显。同时,... 考察了温度在270.15-278.15K,压力在2.3-4.0MPa条件下应用CO2置换天然气水合物中CH4的置换过程。结果表明,温度和压力是置换反应速度和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温度和压力越高,越有利于反应的进行。而压力的影响没有温度的影响明显。同时,置换过程中进入水合物相的二氧化碳的摩尔量与气相中CH4增加的摩尔量的比率超过了1:1,这可能是由于纯水水合物的甲烷含气量并未达到理论含气量,置换的同时有部分二氧化碳分子进入水合物的空孔穴和游离水中,形成二氧化碳水合物和水溶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甲烷 天然气水合物 置换
下载PDF
建设本科主干特色专业,培养高素质石油石化人才 被引量:19
19
作者 张士诚 陈小宏 +3 位作者 胡品慧 吴长春 郭绪强 高秋香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3-75,共3页
石油大学依托优势学科,深化石油主干特色专业改革,打造了地质工程、石油工程、油气储运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等四个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储运、炼制与加工一体化的本科品牌专业;取得了显著的人才培养效益。培养的人才具有较宽的专业... 石油大学依托优势学科,深化石油主干特色专业改革,打造了地质工程、石油工程、油气储运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等四个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储运、炼制与加工一体化的本科品牌专业;取得了显著的人才培养效益。培养的人才具有较宽的专业面,较强的跨专业合作能力、国际合作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石油大学 石油石化人才 本科 专业建设 国际合作能力 实践教学 课程设置 毕业设计
下载PDF
水合物法分离丁辛醇弛放气中的丙烷丙烯 被引量:14
20
作者 孙强 郭绪强 +3 位作者 刘爱贤 刘祺凤 姜美玉 闻伟华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8-23,共6页
丁辛醇弛放气中(简称弛放气)含有较多的丙烷和丙烯,对其分离回收可用于制作液化天然气。水合物分离法能有效分离小分子气体混合物,今利用高压相平衡实验装置对水合物法分离弛放气以回收丙烷和丙烯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采用"压力搜... 丁辛醇弛放气中(简称弛放气)含有较多的丙烷和丙烯,对其分离回收可用于制作液化天然气。水合物分离法能有效分离小分子气体混合物,今利用高压相平衡实验装置对水合物法分离弛放气以回收丙烷和丙烯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采用"压力搜索法"测得弛放气在纯水及自来水中生成水合物的不同条件,进而分别在纯水、自来水以及在自来水中添加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的三种不同溶液体系中考察水合物法分离弛放气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相同温度下,弛放气在自来水中生成水合物的压力比纯水中稍低。当原料气中丙烷和丙烯的摩尔含量分别为12.80%和36.75%时,达到单级平衡后,三种不同溶液体系的水合物相中丙烷和丙烯的总含量均约在60%以上,丙烷的平均回收率为86.62%(最高为88.73%),丙烯的平均回收率为78.94%(最高为83.46%),说明水合物分离法能够有效回收弛放气中的丙烷和丙烯组分,具有广阔的工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合物 弛放气 分离 丙烷 丙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