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复方的现代基础研究进展述评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洪军 李贤煜 +6 位作者 陈鹏 张晶晶 吴宏伟 郭非非 廖星 毕明刚 《中国科学基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7-395,共9页
中药复方的现代基础研究是中药现代化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文从中药复杂作用模式解析研究策略与方法、中药直接靶点发现技术与应用、系统生物学驱动的中药复杂作用解析三个方面,对中药复方的现代基础研究进行综述,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关键词 中药复方 现代基础研究 靶点发现 系统生物学 复杂作用解析
下载PDF
三层软磁镍超晶格薄膜的共振频率 被引量:2
2
作者 邱荣科 郭非非 刘忠菊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0-35,共6页
为了提高磁性薄膜的共振频率,采用量子格林函数方法研究了具有反铁磁性和铁磁性层间交换耦合的三层软磁镍超晶格薄膜的共振频率,并分析了各向异性、层间交换耦合、外磁场和温度对三层软磁镍超晶格薄膜共振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共振频率... 为了提高磁性薄膜的共振频率,采用量子格林函数方法研究了具有反铁磁性和铁磁性层间交换耦合的三层软磁镍超晶格薄膜的共振频率,并分析了各向异性、层间交换耦合、外磁场和温度对三层软磁镍超晶格薄膜共振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共振频率随约化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各向异性只能影响对应子层的共振频率,且各向异性越大,共振频率越高;层间交换耦合只能影响与其连接的子层的共振频率,且层间交换耦合越大,共振频率越高;当约化温度升高时,各向异性和层间交换耦合对共振频率的影响程度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间交换耦合 外磁场 温度 各向异性 共振频率 格林函数 薄膜 超晶格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瓜蒌薤白半夏汤临床精准定位及药效成分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张雯 吴宏伟 +4 位作者 于现阔 范建伟 苏瑞强 郭非非 杨洪军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EI CSCD 2018年第1期2-10,共9页
中药经典名方瓜蒌薤白半夏汤具有行气解郁,通阳散结,祛痰宽胸的功效,主治胸痹。采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初步探索瓜蒌薤白半夏汤的临床精准定位及发挥药效的成分,并阐述其作用机制。首先,通过TSMSP等中药成分数据库和文献收集瓜蒌薤白半... 中药经典名方瓜蒌薤白半夏汤具有行气解郁,通阳散结,祛痰宽胸的功效,主治胸痹。采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初步探索瓜蒌薤白半夏汤的临床精准定位及发挥药效的成分,并阐述其作用机制。首先,通过TSMSP等中药成分数据库和文献收集瓜蒌薤白半夏汤的780个化学成分,再用FAF-Drugs4数据库预测成分的ADMET特性,筛选得到的294个类药成分上传至BATMAN-TCM平台预测潜在的药物靶标,将打分值大于20的靶标导入DAVID数据库分别进行疾病富集、组织分布富集、功能通路富集等,最终用Cytoscape 3.5.1软件绘制"成分-靶点-通路-功能"网络图。本次研究发现,瓜蒌薤白半夏汤作用的部位主要在心脏和肝脏,其现代主治病症可能是以心肌梗塞为主的心血管疾病,作用机理可能与心率调节、心肌细胞存活、免疫炎症、血管平滑肌收缩、脂质代谢等5类过程有关,并得到了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甲基丁香酚等潜在的药效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蒌薤白半夏汤 网络药理学 临床定位 药效成分 心肌梗塞
下载PDF
补气药人参、黄芪防治心脑疾病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被引量:27
4
作者 周荣荣 李志勇 +2 位作者 郭非非 许海玉 唐仕欢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EI CSCD 2018年第1期18-23,共6页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补气中药人参、黄芪的主要活性成分、靶点及作用于心脑疾病的分子机制。通过中药整合药理学平台(TCMIP),筛选出人参和黄芪的成分、靶标信息,进行相关的GO基因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构建核心靶标网络图和"中药...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补气中药人参、黄芪的主要活性成分、靶点及作用于心脑疾病的分子机制。通过中药整合药理学平台(TCMIP),筛选出人参和黄芪的成分、靶标信息,进行相关的GO基因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构建核心靶标网络图和"中药-成分-关键药靶-通路"图。从人参、黄芪药对中筛选得到160个药物间共同靶标,463条药物-疾病核心靶标信息,其中62条共同靶标、131条潜在药物靶标、25条已知疾病靶标,主要涉及在线粒体能量产生、转化及氧化代谢等多条生物学过程信号通路。阐释了人参、黄芪功效及应用的异同点,并从成分-靶点-疾病角度初步揭示了人参、黄芪治疗心脑疾病具有补气功效共同作用机制,为深入研究中药功效的作用机制提供了示范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94网络药理学 人参 黄芪 心脑疾病 机制
下载PDF
基于“免疫-炎症”环节探究小柴胡汤“异病同治”系统性红斑狼疮和肾小球肾炎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4
5
作者 常梦丽 郭非非 +1 位作者 唐仕欢 杨洪军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2年第5期874-886,共13页
以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和肾小球肾炎(glomerulonephritis,GN)为例,从“免疫-炎症”角度分析小柴胡汤“异病同治”的机理。基于GEO公共数据库搜索疾病样本数据并获得差异基因,利用String平... 以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和肾小球肾炎(glomerulonephritis,GN)为例,从“免疫-炎症”角度分析小柴胡汤“异病同治”的机理。基于GEO公共数据库搜索疾病样本数据并获得差异基因,利用String平台获得蛋白互作网络,基于Cytoscape 3.8.0筛选获得核心靶点,将核心靶点数据上传至中药药效预测平台构建疾病网络。基于中药药效预测平台并利用z-Score模型,对比临床治疗SLE与GN的上市西药与小柴胡汤对疾病网络的扰动情况。利用Cytoscape 3.8.0的ClueGo插件对小柴胡汤干预SLE、GN以及小柴胡汤干预二者的交集靶点进行GO分析和KEGG分析。结果得到SLE疾病95个核心差异基因和GN疾病112个核心差异基因,通过中药药效预测平台的分析得到小柴胡汤干预SLE的潜在靶点82个,小柴胡汤干预GN的潜在靶点77个,二者的交集靶点38个。GO分析和KEGG分析结果显示,小柴胡汤异病同治的机理可能是通过参与I型干扰素信号通路、病毒过程的负调控、对γ-干扰素的应答、B细胞增殖调节等免疫炎症相关的生物过程介导胞质DNA感应通路、NOD样受体信号通路、丙型肝炎等信号通路来实现。综上,小柴胡汤可通过参与免疫和炎症相关的通路治疗SLE与GN,可为小柴胡汤干预SLE和GN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有助于准确定位小柴胡汤异病同治的干预环节,为其精准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柴胡汤 红斑狼疮 肾小球肾炎 异病同治 中药药效预测平台
下载PDF
基于网络稳健性的和血明目片潜在适应证预测 被引量:1
6
作者 席玉婕 高锦成 +1 位作者 郭非非 杨洪军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7期912-920,共9页
目的:基于药物干扰疾病网络稳健性的方法来预测和血明目片潜在的适应证。方法:使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医药综合数据库(TCMID)等数据库搜集和血明目片中的活性成分,利用BATMAN-TCM预测成分的潜在靶点;通过DisGeNE... 目的:基于药物干扰疾病网络稳健性的方法来预测和血明目片潜在的适应证。方法:使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医药综合数据库(TCMID)等数据库搜集和血明目片中的活性成分,利用BATMAN-TCM预测成分的潜在靶点;通过DisGeNET和HPO数据库获取相应的疾病蛋白靶标,基于靶点移除前后整体网络拓扑特征的变化评价药物靶点对于网络稳定性的影响,实现和血明目片干预不同疾病药效的预测。通过建立“中药成分-药物靶点-疾病蛋白”关联网络,从中筛选出潜在药物作用靶点并对其进行富集分析,考察和血明目片干预疾病可能的生物学过程和信号通路,最终从体外细胞实验的角度初步对药效进行验证。结果:搜集整理后得到和血明目片所含化学成分946个,预测高可信度靶点761个。通过考察药物扰动疾病网络稳健性,发现和血明目片对翼状胬肉、角膜炎、高眼压症、角膜新生血管化的疾病网络有较强的扰动作用。通过构建和血明目片干预不同疾病的“中药成分-药物靶点-疾病蛋白”异质网络,获得相应的潜在药物作用靶点,多项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和血明目片可能通过干预血管新生、白细胞迁移、脂多糖(LPS)应答、核因子κB转录调控、凋亡通路、氧化应激通路等过程来发挥作用。以上4种疾病潜在作用通路与和血明目片的潜在作用通路具有一致性,且体外细胞实验很好地证明了和血明目片对于治疗视网膜损伤具有一定的药效。结论:和血明目片具有“多组成、多靶标、多通路”的特点,对翼状胬肉、角膜炎、高眼压症、角膜新生血管化等4种适应证存在潜在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血明目片 网络稳健性 富集分析 潜在适应证
下载PDF
近二十年安宫牛黄丸研究现状的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白雪 郭非非 +1 位作者 佟琳 杨洪军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81-1392,共12页
安宫牛黄丸是中医经典良方,被誉为“温病三宝”之一,在临床使用广泛,疗效显著,但目前尚缺乏针对其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的文献计量学分析。该研究检索中国知网(CNKI)及Web of Science(2000—2022年)与安宫牛黄丸相关的国内外文献,运用文... 安宫牛黄丸是中医经典良方,被誉为“温病三宝”之一,在临床使用广泛,疗效显著,但目前尚缺乏针对其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的文献计量学分析。该研究检索中国知网(CNKI)及Web of Science(2000—2022年)与安宫牛黄丸相关的国内外文献,运用文献计量学软件CiteSpace 6.1对文献的关键内容进行可视化展示,并结合信息提取方法对安宫牛黄丸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以发现研究热点和趋势。共纳入中文文献460篇,英文文献41篇。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山大学分别是发表中文和英文文献量最多的研究机构。关键词分析显示中文文献侧重于脑出血、中风、神经功能、昏迷、脑梗死、颅脑损伤、临床应用等研究;英文文献侧重于脑缺血、中风、重金属、血脑屏障、氧化应激等机制研究。其中,中风、血脑屏障、氧化应激可能是安宫牛黄丸接下来的研究热点。目前安宫牛黄丸的研究仍处于发展阶段,需注重活性成分和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并开展大规模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为安宫牛黄丸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宫牛黄丸 研究现状 CITESPACE 文献计量学
原文传递
中药整合药理学计算平台的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150
8
作者 许海玉 刘振明 +8 位作者 付岩 张彦琼 于建军 郭非非 唐仕欢 吕传宇 苏瑾 崔如意 杨洪军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3633-3638,共6页
以中医药大数据为驱动,模型构建和生物信息技术为手段,该课题组开发一个网络版的中药整合药理学数据和计算平台。本平台以中医药大数据(中药方剂数据库、中药材数据库、中药成分数据库、疾病症状靶标数据库)为支撑,以人工智能、数据挖... 以中医药大数据为驱动,模型构建和生物信息技术为手段,该课题组开发一个网络版的中药整合药理学数据和计算平台。本平台以中医药大数据(中药方剂数据库、中药材数据库、中药成分数据库、疾病症状靶标数据库)为支撑,以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网络科学等为手段,构建满足个体需求的自助式服务平台。通过建立"中药方剂-化学成分-作用靶标-疾病靶标"多维度关联的有效工具,能够有效揭示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及其分子机制。中药整合药理学数据和计算平台在中药质量评价、中药临床重定位、中医原创思维揭示、方剂配伍的分子机制、中药新药研发等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药理学 中医药大数据 网络药理学 数据挖掘 网络靶标预测
原文传递
基于整合药理学的中药质量标志物发现与应用 被引量:47
9
作者 许海玉 侯文彬 +14 位作者 李珂 申业 唐仕欢 郭非非 张晶晶 吴宏伟 王萍 苏瑾 周荣荣 李亚卓 王岚 王磊 贡磊磊 杨洪军 刘昌孝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8,共8页
中药质量标志物是中药质量控制的新概念、新模式,将引领中药质量发展新方向。其中,如何表征中药整体质量属性及其生物学效应,是质量标志物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针对此关键科学问题,本文提出基于整合药理学的中药质量标志物发现与确证的... 中药质量标志物是中药质量控制的新概念、新模式,将引领中药质量发展新方向。其中,如何表征中药整体质量属性及其生物学效应,是质量标志物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针对此关键科学问题,本文提出基于整合药理学的中药质量标志物发现与确证的研究思路,即通过"化学指纹-代谢指纹-网络靶标-生物效应-中医功效"多维关联系统筛选候选中药质量标志物,在此基础上,基于"肠吸收-活性评价-数据挖掘"体系建立中药质量标志物与生物活性之间精确定量模型并明确其贡献度。以元胡止痛片和心速宁胶囊为案例,介绍基于整合药理学的中药质量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药理学 中药质量标志物 体外药理学 精确定量关联 成分敲除技术 生物效应 元胡止痛片
原文传递
淫羊藿黄酮类主要成分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增殖分化作用及机制的影响 被引量:36
10
作者 许静 张晶晶 +5 位作者 郭非非 李欣 张毅 杨洪军 吴宏伟 张琼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113-120,共8页
目的:探讨淫羊藿黄酮类主要成分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淫羊藿苷,淫羊藿次苷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的促进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预测。方法:采用全骨髓细胞贴壁法分离纯化SD大鼠BMSCs做原代培养。实验分为朝藿定A... 目的:探讨淫羊藿黄酮类主要成分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淫羊藿苷,淫羊藿次苷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的促进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预测。方法:采用全骨髓细胞贴壁法分离纯化SD大鼠BMSCs做原代培养。实验分为朝藿定A+成骨诱导培养基(1×10^(-8)mol·L^(-1))组,朝藿定B+成骨诱导培养基(1×10^(-8)mol·L^(-1))组,朝藿定C+成骨诱导培养基(1×10^(-8)mol·L^(-1))组,淫羊藿苷+成骨诱导培养基(1×10^(-8)mol·L^(-1))组,淫羊藿次苷组+成骨诱导培养基组及成骨诱导培养基组(空白组)6组。加入药物进行干预14 d后,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茜素红染色、细胞骨架染色、碱性磷酸酶定量分析,对淫羊藿5种黄酮类主要成分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作用进行药效学评价;在此基础上,基于BATMAN-TCM网络药理学研究平台,对相关靶点和通路进行预测分析,探讨其潜在作用机制。结果:BMSCs在作用浓度为1×10^(-8)mol·L^(-1)的药物浓度作用下诱导14 d,通过细胞骨架染色,各给药组均可明显观察到多角形成骨细胞增多;通过茜素红染色,各给药组可明显观察到大量的矿化结节的形成;通过碱性磷酸酶含量测定,与空白组比较,各给药组碱性磷酸酶含量升高,其中朝藿定C,淫羊藿苷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淫羊藿次苷组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同时网络药理学分析表明,5种黄酮类成分在促进增殖和分化方面共得到33个潜在作用靶点,并富集分析得到8条信号通路,其中activation of MAPK activity,estrogen signaling pathway已有实验报道。结论:淫羊藿黄酮类主要成分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淫羊藿苷,淫羊藿次苷均具有促进BMSCs向成骨方向分化的作用,其中朝藿定C,淫羊藿苷,淫羊藿次苷的作用效果显著,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从整体上阐释了多成分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实验验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 淫羊藿黄酮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细胞 分子机制 网络药理学
原文传递
中草药及其活性成分对人冠状病毒干预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11
作者 张宇实 丛伟红 +2 位作者 张晶晶 郭非非 李洪梅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63-1271,共9页
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导致的疫情还在逐渐扩大,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造成极大威胁,目前临床尚无针对其有效的治疗药物,多以对症治疗、预防干预为主,迫切需要尽快找到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临床上可考虑借鉴严重急性呼... 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导致的疫情还在逐渐扩大,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造成极大威胁,目前临床尚无针对其有效的治疗药物,多以对症治疗、预防干预为主,迫切需要尽快找到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临床上可考虑借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中东呼吸综合征(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MERS)的治疗方案,中草药在治疗SARS,MERS疾病的优势表现在早期干预、阻断疾病病程、减轻症状、缩短治疗时间、减轻并发症以及大剂量激素等引起的毒副作用等。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中医疫病范畴,其在医学观察期和临床治疗期推荐了中成药和处方;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通知,推荐在中西医结合救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使用"清肺排毒汤",中药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方面显示出良好临床疗效和巨大潜力。既往研究表明某些中草药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为抗病毒药物发现提供了来源。该文对中草药对人冠状病毒的干预作用进行了回顾和分析,期望对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药物筛选和临床治疗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人冠状病毒 2019冠状病毒肺炎 2019新型冠状病毒 SARS MERS 干预作用
原文传递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厚朴抗抑郁的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22
12
作者 王欢欢 吴宏伟 +6 位作者 李欣 张晓 许静 郭非非 张红 范建伟 杨洪军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62-169,共8页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厚朴抗抑郁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国知网,Sci Finder,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等数据库收集厚朴药材的主要化学成分;通过BATMAN-TCM数据库筛选出药物成分潜在作用靶标;基于HPO数...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厚朴抗抑郁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国知网,Sci Finder,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等数据库收集厚朴药材的主要化学成分;通过BATMAN-TCM数据库筛选出药物成分潜在作用靶标;基于HPO数据库筛选出抑郁疾病相关靶标;采用String数据库对药物成分潜在靶标与抑郁症靶标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筛选抗抑郁化学成分及其相关靶点,并通过David数据库对其结果进行功能富集分析。基于以上结果,采用Cytoscape v3. 5. 1软件网络化展现厚朴抗抑郁的"药物靶标-疾病靶标""化学成分-靶标-信号通路"的网络关系图,并通过网络拓扑分析从中筛选出关键靶标并对其进行"成分-靶标蛋白"的分子对接验证,进一步明确关键抗抑郁成分及其靶点。结果:从厚朴收集得到的138种化学成分中筛选得到16个与抑郁症相关的活性成分,涉及74个关键作用靶标;分子对接分析结果表明,与其他成分相比,16种活性成分中的α-衣兰油烯等10种挥发性成分与"药物靶标-疾病靶标"相互作用网络图中的5种关键靶标(degree排名前5)胰岛素受体(INSR),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鸟嘌呤核苷酸结合蛋白α抑制3(GNAI3),磷脂酰肌醇3-激酶受体1(PIK3R1),选择性受体B1(GNB1)均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并且该类成分与目前治疗抑郁症化药的直接靶标毒蕈碱型乙酰胆碱受体M2(CHRM2),5-羟色胺受体(HTR) 2B和HTR2C也均具有较好的亲和活力;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厚朴抗抑郁作用可能通过调节神经营养因子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钙离子信号通路,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等发挥作用。结论:该研究从网络药理学的角度初步揭示了厚朴抗抑郁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筛选得到16个与抑郁症相关的活性成分,可为抗抑郁药物的开发以及厚朴抗抑郁质量标志物的发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厚朴 网络药理学 物质基础 木脂素类 生物碱类 挥发性成分
原文传递
基于整合药理学的越鞠丸“异病同治”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张雯 唐仕欢 +4 位作者 张毅 李德凤 杨洪军 张艺 郭非非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352-1359,共8页
中药经典方剂越鞠丸具有理气解郁,宽中除满的功效,现用于抑郁症和胃肠道相关疾病的治疗。该文采用整合药理学的研究方法,对越鞠丸治疗抑郁症和胃肠道功能紊乱的作用靶标、信号通路进行预测,并探讨该方"异病同治"的分子机制。首先通过H... 中药经典方剂越鞠丸具有理气解郁,宽中除满的功效,现用于抑郁症和胃肠道相关疾病的治疗。该文采用整合药理学的研究方法,对越鞠丸治疗抑郁症和胃肠道功能紊乱的作用靶标、信号通路进行预测,并探讨该方"异病同治"的分子机制。首先通过Human Phenotype Ontology数据库收集疾病靶标,得到抑郁症的疾病相关靶标共计201个,胃肠道功能紊乱相关靶标共计474个,两者共同靶标95个。其次用整合药理学平台进行药物靶标、GO功能、KEGG通路、核心靶标网络和中药-成分-关键药靶-通路网络的预测和分析,得到ATP1A1,KRAS,PRKAA1等关键靶标,并富集到神经元凋亡过程(neuron apoptotic process)、神经营养因子信号通路(neurotrophin signaling pathway)、5-羟色胺能突触(serotonergic synapse)、一氧化氮合酶活性调节(regulation of nitric-oxide synthase activity)以及胆汁分泌(bile secretion)、胃酸分泌(gastric acid secretion)等与抑郁症和胃肠道功能紊乱相关的功能和通路,最终推测5-羟色胺能突触、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的调节可能是抑郁症和胃肠道功能紊乱的共同过程。该文基于整合药理学分析方法整体认识越鞠丸的作用特点,有助于阐明其对于抑郁症和胃肠道功能紊乱异病同治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鞠丸 整合药理学 抑郁 胃肠道功能紊乱 异病同治
原文传递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杜仲不同部位功效及物质基础比较研究 被引量:25
14
作者 郭非非 唐璇 +3 位作者 唐力英 卫军营 肖军平 杨洪军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800-1807,共8页
杜仲皮、杜仲叶和杜仲雄花均来源于杜仲,三者在成分构成、药理作用方面的差异尚不明确。然而阐明杜仲不同部位的作用功效差异对于杜仲产品的开发具有重大的意义,而这种差异功效对应的物质基础也为不同部位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为了探... 杜仲皮、杜仲叶和杜仲雄花均来源于杜仲,三者在成分构成、药理作用方面的差异尚不明确。然而阐明杜仲不同部位的作用功效差异对于杜仲产品的开发具有重大的意义,而这种差异功效对应的物质基础也为不同部位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为了探讨杜仲不同部位的作用功效差异,该研究以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为研究对象,采用化合物靶标预测和靶标分析的策略,探讨杜仲(皮)、杜仲叶和杜仲花在药理作用方面的差异。其次为了阐明导致不同部位功效差异的物质基础,该研究通过构建"成分-靶标-功能"的关联网络,挖掘特异性功效对应的不同部位特异性成分,探讨导致功效差异的物质基础。根据靶标预测以及功能分析,杜仲可能的药理作用集中在抗氧化、神经调控、血压调控、心肌收缩、抗凋亡等。而杜仲的不同部位作用存在差异,杜仲叶特异性地参与成骨细胞分化、骨矿化等涉及骨发育的过程,此外还可能通过调控维生素D的代谢影响钙的吸收进而影响骨发育等过程。杜仲叶还可能特异性地作用于雌激素受体参与的雌激素及雌二醇的应答等过程。而关于肝脏的保护功能,杜仲叶可能通过调控维生素A相关的通路来发挥作用。相较于杜仲叶而言,杜仲(皮)特异性的药理作用可能是与泌尿系统的发育相关。杜仲雄花特异性参与疼痛的感受、谷氨酸信号通路以及兴奋性突出后电位等过程有关的功能。基于"成分-靶点-通路"的层次网络发现,杜仲不同部位特异性的功效与其特异性的化学成分密切相关,其中杜仲叶中特有的苯丙素类、萜类、环烯醚萜类、黄酮类及其他类成分靶向作用于杜仲叶特异性的功能,而杜仲(皮)中的黄酮类成分以及杜仲花中的萜类成分则可能是发挥它们特异性功效的物质基础。该研究中针对于杜仲不同部位的作用预测为后续杜仲产品开发的侧重点和差异性提供了新的依据;同时基于差异化功效的物质基础研究也为杜仲差异化产品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 杜仲叶 杜仲皮 杜仲花 功效差异 物质基础 网络药理学
原文传递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质谱技术的葶苈大枣泻肺汤抗心力衰竭的有效成分发现及作用机制分析 被引量:16
15
作者 赵洁 王欢欢 +5 位作者 欧阳意 赖华清 郭非非 唐力英 吴宏伟 杨洪军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51-160,共10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高分辨质谱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葶苈大枣泻肺汤治疗心力衰竭(简称心衰)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文献查阅并结合BATMAN-TCM数据库对葶苈大枣泻肺汤中两味中药成分及药物靶标进行检索;以"heart failure&...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高分辨质谱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葶苈大枣泻肺汤治疗心力衰竭(简称心衰)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文献查阅并结合BATMAN-TCM数据库对葶苈大枣泻肺汤中两味中药成分及药物靶标进行检索;以"heart failure"作为关键词,利用GeneCards数据库,对心衰疾病的靶标进行搜集;基于药物与疾病的共同靶标利用STRING数据平台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分析,并通过Cytoscape软件进行网络拓补分析,最后得到核心靶标;基于核心靶标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建立"药物-成分-靶点-通路"分子网络。基于以上网络药理学研究结果,采用高分辨质谱技术对水煎汤剂进行分析,确证筛选出的活性成分;并采用AutoDock 4.2.6软件,对关键活性成分与相关靶标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共获得葶苈子85种成分,大枣49种成分,药物靶标1 078个,疾病靶标1 549个,共同靶标262个。经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及网络拓补分析后,获得核心靶标23个,活性成分33个,涉及19条信号通路(P<0.05)。质谱分析结果表明异香草酸,南葶苈素A,山柰酚-7-O-β-D-吡喃葡萄糖苷等18个成分在水煎汤剂中得到确认;分子对接分析结果表示异香草酸,南葶苈素A,山柰酚-7-O-β-D-吡喃葡萄糖苷等6个核心成分(度值排名前6)与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白细胞介素(IL)1B,蛋白激酶Bα(AKT1),肿瘤坏死因子(TNF)有较好的结合活性;复方整体干预治疗心衰的过程主要涉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低氧诱导因子-1(HIF-1),雷帕霉素靶体蛋白(mTOR)等信号通路。结论:该研究初步揭示了葶苈大枣泻肺汤抗心衰的有效成分及其作用机制,对于指导临床精准用药及葶苈大枣泻肺汤质量控制标志物的筛选、抗心衰活性成分的发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葶苈大枣泻肺汤 心衰 网络药理学 靶点 通路
原文传递
中药抗COVID-19药效预测分析平台构建及常用中药潜在作用分析 被引量:18
16
作者 郭非非 张雨绮 +6 位作者 唐仕欢 唐璇 徐核 刘中扬 霍蕊莉 李栋 杨洪军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257-2264,共8页
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有效中药发现,是临床治疗的迫切需求,研发药效预测计算工具,有利于发现有效中药。中药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药效预测分析平台(TCMATCOV平台),以SARS-CoV导致的小鼠肺炎模型的差异... 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有效中药发现,是临床治疗的迫切需求,研发药效预测计算工具,有利于发现有效中药。中药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药效预测分析平台(TCMATCOV平台),以SARS-CoV导致的小鼠肺炎模型的差异表达基因以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特异性上调的细胞因子为基础,构建用于表征COVID-19疾病网络模型;采用多靶标药物对于疾病网络扰动作用的定量评价算法,进行潜在药效预测。基于TCMATCOV平台对106种中药进行计算预测,扰动总分高的中药在临床常用抗COVID-19经典名方中占比较高,提示预测结果与中医临床实际用药之间存在较好的关联性;扰动总分大于1的中药五味以辛、苦为主,兼有甘味;归经以肺、心、脾、肝、胃经为主,兼有大肠、肾、膀胱经;四气随着扰动总分提高,温热类中药的比例逐渐提升。TCMATCOV平台作为一种中药方剂抗COVID-19潜在药效预测工具,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中药 药效预测 网络药理学
原文传递
中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复杂作用机制解析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7
作者 杨洪军 张晶晶 +3 位作者 李贤煜 陈鹏 郭非非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59-872,共14页
中药具有多成分、多靶标、多层次系统调节作用特点,解析中药复杂体系作用模式是中药现代化的核心方向之一.针对机体疾病的异质性、复杂性与多变性,需依托先进技术与方法对中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复杂作用机制,进行系统化与精细化解析.... 中药具有多成分、多靶标、多层次系统调节作用特点,解析中药复杂体系作用模式是中药现代化的核心方向之一.针对机体疾病的异质性、复杂性与多变性,需依托先进技术与方法对中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复杂作用机制,进行系统化与精细化解析.随着转录组、蛋白质组、代谢组、生物信息学等技术的发展,中药复杂作用解析从RNA、蛋白质、代谢物等多个层面系统全面拓展,也从时间-空间两个维度向单细胞尺度微观层面纵向延伸.因此,本文从直接作用靶标、系统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等多方面系统归纳总结了中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复杂作用机制解析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中医药复杂作用机制的现代化研究和心脑血管疾病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复杂作用解析 系统生物学 生物信息学 心脑血管疾病
原文传递
含白芷方剂组方规律及核心药对“白芷-川芎”分子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36
18
作者 苏瑾 唐仕欢 +4 位作者 郭非非 李德凤 张毅 许海玉 杨洪军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331-1337,共7页
该研究先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含白芷方剂的组方规律进行分析,获得核心组合药对"白芷-川芎",并对"白芷-川芎"的临床用药规律进行系统分析,然后运用整合药理学思维对核心组合药对"白芷-川芎"治疗头痛的分子机制进行探讨,旨在发... 该研究先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含白芷方剂的组方规律进行分析,获得核心组合药对"白芷-川芎",并对"白芷-川芎"的临床用药规律进行系统分析,然后运用整合药理学思维对核心组合药对"白芷-川芎"治疗头痛的分子机制进行探讨,旨在发现白芷的配伍规律及其干预头痛的分子机制,为白芷及其组方的后续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及参考。《中医方剂大词典》共收录含白芷方剂3 887种,涉及中药2 534味,将支持度设置为20%进行分析,共得到常用配伍组合16个,主治疾病15种,白芷常应用于治疗头痛,核心组合"白芷-川芎"在头痛的治疗中亦较为常用,与古籍记载相吻合。在整合药理学平台中建立"白芷-川芎"化学数据库,检索并添加头痛、偏头痛相关疾病靶标,构建"成分-靶标-通路"核心网络图,对"白芷-川芎"治疗头痛的分子机制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白芷-川芎"核心组合有37个化学成分与头痛治疗密切相关,这些成分可通过调节5-羟色胺,或作用于炎症相关靶标及嘌呤代谢、丙酮酸代谢、脂肪酸降解、碳代谢、糖异生等多条能量代谢有关通路来达到治疗头痛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芷 配伍规律 整合药理学 分子机制 头痛
原文传递
杜仲不同部位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52
19
作者 刘聪 郭非非 +3 位作者 肖军平 卫军营 唐力英 杨洪军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97-512,共16页
杜仲在我国有两千多年的用药历史,现代研究显示杜仲不同部位(皮、叶、花、种子等)包含多种化学成分,包括木脂素类、环烯醚萜类、酚酸类、黄酮类、萜类和甾体类、多糖类等成分,目前已有的报道,杜仲中共分离得到205种化合物,其药理作用主... 杜仲在我国有两千多年的用药历史,现代研究显示杜仲不同部位(皮、叶、花、种子等)包含多种化学成分,包括木脂素类、环烯醚萜类、酚酸类、黄酮类、萜类和甾体类、多糖类等成分,目前已有的报道,杜仲中共分离得到205种化合物,其药理作用主要有降压、降血糖、调节血脂、预防骨质疏松、抗炎、肝保护、抗肿瘤等,不同部位功效及机制不完全相同。该文对杜仲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及其机制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并对药材质量控制和炮制研究方面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杜仲深入研究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 不同部位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质量控制
原文传递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藏药大花红景天抗氧化应激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17
20
作者 范芳芳 郭非非 +6 位作者 张雯 张艺 杨洪军 张毅 李德凤 张静 张晶晶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789-1797,共9页
该研究利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对大花红景天抗氧化应激的物质基础及分子作用机制进行研究。首先考察大花红景天肠吸收液对过氧化氢(H2O2)所致H9c2心肌细胞存活率、形态、凋亡的影响,发现大花红景天肠吸收液可增加细胞存活率、维持细胞... 该研究利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对大花红景天抗氧化应激的物质基础及分子作用机制进行研究。首先考察大花红景天肠吸收液对过氧化氢(H2O2)所致H9c2心肌细胞存活率、形态、凋亡的影响,发现大花红景天肠吸收液可增加细胞存活率、维持细胞形态和减少细胞凋亡。在此基础上,运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从红景天中筛选出与氧化应激相关化合物133个,其中化合物靶点数目排名前20%的成分有26个,富集在43个与氧化应激功能和通路相关的核心靶点,并构建出"成分-靶点-通路-功能"网络图。结果发现,大花红景天通过红景天苷、没食子酸乙酯、儿茶素等主要成分干预细胞凋亡相关过程,如细胞死亡、一氧化氮代谢过程、氧化应激应答、线粒体机制、氧化还原过程及氧化还原相关酶的活性等生物学过程发挥H9c2心肌细胞免受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该研究揭示了大花红景天抗氧化应激的主要药效物质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反映出中药大花红景天多成分、多靶点、整体调节的作用特点,为大花红景天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后续系统实验研究提供了有利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花红景天 肠吸收液 网络药理学 氧化应激 药效物质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