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2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RI影像组学预测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疗效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梁程 安小霞 +2 位作者 李瑞 曹亮 郭顺林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4-228,共5页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ocally advanced rectal cancer, LARC)患者术前行新辅助放化疗(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nCRT)已成为常规疗法,对于nCRT疗效的评估既往研究多集中于MRI图像肉眼观察、直肠镜及术后病理等,这些方法都存在各自...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ocally advanced rectal cancer, LARC)患者术前行新辅助放化疗(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nCRT)已成为常规疗法,对于nCRT疗效的评估既往研究多集中于MRI图像肉眼观察、直肠镜及术后病理等,这些方法都存在各自的局限性,对nCRT疗效的评估不足以指导临床对LARC患者个性化治疗。近些年随着影像组学的深入研究,发现影像组学在nCRT疗效的预测方面展现出良好的前景。因此,本文就影像组学预测LARC患者nCRT疗效及存在的不足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寻找更准确预测nCRT疗效的新方法,为临床制订后续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 新辅助放化疗 影像组学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MRI评估肝细胞癌消融治疗疗效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庞雅萱 殷亮 +3 位作者 张静 翟亚楠 王寅中 郭顺林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0-204,共5页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全世界第六大癌症,在中国发病率位居恶性肿瘤第四位。消融治疗具有对肝功能影响小、创伤小和并发症少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HCC。精准评估消融治疗后肿瘤的存活状态、局部复发及转移情况对于后...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全世界第六大癌症,在中国发病率位居恶性肿瘤第四位。消融治疗具有对肝功能影响小、创伤小和并发症少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HCC。精准评估消融治疗后肿瘤的存活状态、局部复发及转移情况对于后续治疗至关重要。MRI是评价HCC消融疗效的重要影像手段。近年来,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在肝癌MRI领域的研究日渐增多,并在消融治疗的预后预测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利用AI技术整合多模态数据,如将基因数据与影像数据相结合,是未来研究的关键突破之一。本文全面综述多模态MRI及基于MRI的AI技术在评估HCC消融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精准评估肿瘤残余及预测早期复发,为HCC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射频消融 磁共振成像 人工智能 疗效评估
下载PDF
光谱CT多定量参数对胃癌Lauren分型的诊断价值
3
作者 安小霞 梁程 郭顺林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13期2400-2405,共6页
目的:探究双层探测器光谱CT多定量参数术前对胃癌Lauren分型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48例术前在双层探测器光谱CT上行腹部增强检查且术后病理确诊为胃腺癌的患者,获取双层探测器光谱CT多定量参数及术后病理资料。按Lauren分型将入组病例... 目的:探究双层探测器光谱CT多定量参数术前对胃癌Lauren分型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48例术前在双层探测器光谱CT上行腹部增强检查且术后病理确诊为胃腺癌的患者,获取双层探测器光谱CT多定量参数及术后病理资料。按Lauren分型将入组病例分为三组,其中弥漫型17例,混合型21例,肠型10例。通过后处理软件得到碘浓度图及有效原子序数图,测量胃癌病灶及同层面腹主动脉期及静脉期的碘浓度及有效原子序数,计算标准化碘浓度及标准化有效原子序数。比较增强各期不同分型间各参数值的差异,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绘制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各参数的诊断效能,按约登指数为最大原则得出诊断阈值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结果:弥漫型胃癌的各项参数值均高于肠型及混合型胃癌,弥漫型与混合型、弥漫型与肠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混合型与肠型除动脉期标准化有效原子序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余各参数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期及静脉期碘浓度、标准化碘浓度、有效原子序数及标准化有效原子序数诊断弥漫型胃癌的AUC分别为0.758、0.819、0.739、0.861及0.889、0.825、0.832、0.881;诊断阈值分别为1.26、0.12、7.91、0.75及1.81、0.52、8.28、0.91;动静脉期碘浓度、标准化碘浓度中,静脉期AUC最大;动静脉期有效原子序数、标准化有效原子序数中,静脉期AUC最大。结论:双层探测器光谱CT碘浓度及有效原子序数可为术前鉴别胃癌Lauren分型提供更多信息,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双层探测器光谱CT Lauren分型
下载PDF
冠状动脉疾病炎症的无创评估研究进展
4
作者 雷丰 李瑞 +3 位作者 景梦园 唐阳阳 宋嘉敏 郭顺林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10期940-946,共7页
冠状动脉疾病是炎症介导的全身性疾病,炎症风险评估在疾病的早期预防和干预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本文综述了冠状动脉疾病中炎症的多种无创评估方法的研究现状,包括血检指标、影像学评价指标,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并探讨了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炎症 生物标记物 综述
下载PDF
肝癌的“双灌注”治疗 被引量:15
5
作者 郭顺林 王文辉 +4 位作者 王世杰 张皓 雷军强 陈辉 常香惠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0年第6期412-414,共3页
目的 :观察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加经肠系膜上动脉或脾动脉间接性门静脉内灌注化疗药物 ,即“双灌注”的疗效。方法 :92例肝癌患者 ,采用Seldinger's技术 ,经右股动脉插入5FRH型或Yashiro导管 ,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同时A组58例经... 目的 :观察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加经肠系膜上动脉或脾动脉间接性门静脉内灌注化疗药物 ,即“双灌注”的疗效。方法 :92例肝癌患者 ,采用Seldinger's技术 ,经右股动脉插入5FRH型或Yashiro导管 ,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同时A组58例经肠系膜上动脉 ,B组34例经脾动脉间接性门静脉内灌注化疗。结果 :“双灌注”治疗后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62 5% ,41 6 %和23 4%。A ,B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双灌注”治疗对肝肿瘤的主要供血血管进行了化疗药物灌注 ,是介入治疗的一种新方法 ,疗效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治疗性栓塞 肝动脉灌注
下载PDF
部分脾动脉栓塞后机体体液免疫的变化 被引量:13
6
作者 郭顺林 王文辉 +5 位作者 王世杰 张皓 雷军强 陈辉 赵季军 常香惠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观察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继发性脾功能亢进后机体体液免疫的变化。材料与方法: 32例肝炎、肝硬化、继发性脾功能亢进者,在 DSA引导下,把 5F RS型或 Yashiro导管选择性地插入脾动脉内, 1mm× 1mm× 1mm明胶海绵块 120~... 目的:观察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继发性脾功能亢进后机体体液免疫的变化。材料与方法: 32例肝炎、肝硬化、继发性脾功能亢进者,在 DSA引导下,把 5F RS型或 Yashiro导管选择性地插入脾动脉内, 1mm× 1mm× 1mm明胶海绵块 120~ 180枚与抗菌素和造影剂混合后,在透视监视下分次注入脾动脉。栓前、栓后 1、 3、 7、 14、 28和 56天分别抽血 3ml,测定血清中 IgG、 IgA、 IgE、白介素- 2和肿瘤坏死因子的含量。结果:栓塞后动脉期,脾动脉 5级以下分支未显影,实质期 70%~ 90%脾实质未显影。栓后不同时期,血清中 IgG、 IgA、 IgE、白介素- 2和肿瘤坏死因子含量无显著性变化。结论: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保留了部分脾脏组织,对机体体液免疫功能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性栓塞 抗体生成 脾功能亢进
下载PDF
腹膜后孤立性纤维性肿瘤1例
7
作者 安小霞 梁程 +2 位作者 李瑞 胡瑞 郭顺林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3期172-172,共1页
患者女,54岁。因“左侧腰背部不适10余年,发现腹膜后肿瘤4天”入院。CT:平扫(图1A)显示左肾后方见一类圆形占位,大小约52 mm×45 mm,与周围组织间隙尚清,其密度不均,内部多发小囊状低密度区;增强扫描轴位及冠状位动脉期(图1B,1E)实... 患者女,54岁。因“左侧腰背部不适10余年,发现腹膜后肿瘤4天”入院。CT:平扫(图1A)显示左肾后方见一类圆形占位,大小约52 mm×45 mm,与周围组织间隙尚清,其密度不均,内部多发小囊状低密度区;增强扫描轴位及冠状位动脉期(图1B,1E)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囊状低密度区未见强化,似分隔样改变,邻近脾脏及左肾受压推移;门脉期(图1C)及延迟期(图1D)呈持续性渐进性强化。拟诊为“腹膜后肿瘤”,行手术切除。术后病理检查肉眼所见腹膜后肿物,灰红灰褐色结节状组织一块,切面灰红,部分区域灰白,质软。镜下所见(图1F,1G)瘤组织边界尚清,瘤细胞短梭形,疏密不等,间质血管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肿瘤 孤立性纤维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胃癌CT检查价值的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郭顺林 田黎 +2 位作者 雷军强 王文辉 张安 《放射学实践》 2000年第4期246-247,共2页
目的 :通过对进展期胃癌术前CT表现的TNM分期 ,确定胃癌的治疗方案 ,避免盲目地手术探查。方法 :对88例胃癌患者进行普通CT扫描 ,对无周围器官和远处转移者进行手术 ,手术所见和CT表现进行对照。结果 :CT扫描对进展期胃癌的检出率为 10 ... 目的 :通过对进展期胃癌术前CT表现的TNM分期 ,确定胃癌的治疗方案 ,避免盲目地手术探查。方法 :对88例胃癌患者进行普通CT扫描 ,对无周围器官和远处转移者进行手术 ,手术所见和CT表现进行对照。结果 :CT扫描对进展期胃癌的检出率为 10 0 % ,TNM分期的准确率达 84.6% ,手术所见与CT表现的符合率为 90 .6%。结论 :进展期胃癌的术前CT检查能够准确地对胃癌进行CT分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CT 诊断 TNM分期
下载PDF
婴儿先天性巨结肠X线诊断 被引量:3
9
作者 郭顺林 雷军强 高明太 《放射学实践》 2000年第5期320-322,共3页
目的 :探讨婴儿先天性巨结肠的X线特征及其检查方法。材料和方法 :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 17例婴儿先天性巨结肠的X线表现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 :婴儿先天性巨结肠好发于直肠及乙状结肠的交界处。最典型的X线表现为狭窄、移行、扩张段并 2 ... 目的 :探讨婴儿先天性巨结肠的X线特征及其检查方法。材料和方法 :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 17例婴儿先天性巨结肠的X线表现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 :婴儿先天性巨结肠好发于直肠及乙状结肠的交界处。最典型的X线表现为狭窄、移行、扩张段并 2 4小时后均有不同程度的钡潴留。婴儿期先天性巨结肠的检查方法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结论 :X线检查是诊断婴儿先天性巨结肠的重要方法 ,绝大多数病例具有典型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先天性巨结肠 X线诊断
下载PDF
部分性脾栓塞对机体细胞免疫的影响
10
作者 郭顺林 田锦林 +2 位作者 王文辉 张皓 雷军强 《甘肃科技》 2002年第9期67-68,共2页
目的 :研究脾功能亢进病人进行部分性脾栓塞术后 ,对机体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 :32例脾功能亢进病人 ,在进行部分性脾栓塞术前后 ,采用免疫荧光法对其外周血中 T细胞亚群进行检测 ,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CD3+、CD4+、CD8+阳性细胞在术... 目的 :研究脾功能亢进病人进行部分性脾栓塞术后 ,对机体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 :32例脾功能亢进病人 ,在进行部分性脾栓塞术前后 ,采用免疫荧光法对其外周血中 T细胞亚群进行检测 ,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CD3+、CD4+、CD8+阳性细胞在术前术后无明显变化 ,NK细胞在术后 1周升高 ,以后逐渐下降。结论 :部分性脾栓塞术对脾功能亢进病人的细胞免疫无明显影响 ,NK细胞在术后 1周升高 ,可能与术后 1周脾无菌性坏死所产生的炎症反应较明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功能亢进 部分性脾栓塞 细胞免疫 免疫荧光测定
下载PDF
肝包虫病的CT和MR诊断 被引量:38
11
作者 雷军强 陈勇 +2 位作者 王晓慧 郭顺林 张兴强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91-293,共3页
目的探讨肝包虫病的CT和MRI表现。方法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肝包虫病42例,就其CT和MRI表现回顾性分析并就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本组肝细粒棘球蚴病占85.71%,蛋壳样或条带状钙化、"囊内囊"、"飘带征"等为其主要表... 目的探讨肝包虫病的CT和MRI表现。方法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肝包虫病42例,就其CT和MRI表现回顾性分析并就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本组肝细粒棘球蚴病占85.71%,蛋壳样或条带状钙化、"囊内囊"、"飘带征"等为其主要表现;肝泡球蚴病占14.29%,钙化、"小泡征"、"半岛征"及囊腔或液化、坏死等为其主要表现;MRT2WI显示囊壁及纤维间隔、飘带征等优于CT,但钙化显示逊于CT。结论CT和MR均可诊断肝包虫病,CT在综合诊断方面优于M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球蚴病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肝纤维化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30
12
作者 杨保智 郭顺林 +3 位作者 郭吉刚 王刚 张安 徐凤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65-569,共5页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对68例经病理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和20例正常志愿者行64层螺旋CT肝脏灌注扫描,应用肝脏灌注分析软件获得不同病理阶段的肝脏灌注参数:肝动脉...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对68例经病理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和20例正常志愿者行64层螺旋CT肝脏灌注扫描,应用肝脏灌注分析软件获得不同病理阶段的肝脏灌注参数:肝动脉灌注量(ALP)、门脉灌注量(PVP)、肝脏灌注指数(HPI)、血流量(BF)、血容量(BV)和渗透性(P),与病理作对照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计算所得时间-密度灌注曲线符合数据分析要求。正常对照组的ALP为(26.96±3.11)ml.100 ml-1.min-1,PVP为(102.84±5.56)ml.100 ml-1.min-1,HPI为(20.31±2.03)%,BF为(47.70±3.13)ml.100 ml-1.min-1,BV为(135.55±4.53)ml/L和P为(68.08±1.05)0.5 ml.100 ml-1.min-1。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组的ALP、PVP、HPI、BF、BV和P分别为:(28.73±4.09)ml.100 ml-1.min-1、(94.14±5.56)ml.100 ml-1.min-1、(22.42±2.07)%、(40.95±3.94)ml.100 ml-1.min-1、(123.80±7.21)ml/L和(68.59±1.39)0.5 ml.100 ml-1.min-1。统计结果显示肝纤维化组的PVP、BF、BV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随肝纤维化程度加重呈逐渐降低趋势,S3、S4期分别与对照组、S1期比较有统计学差异,S2期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HPI较对照组升高(P<0.05),且随肝纤维化程度加重逐渐增高,S3、S4期分别与对照组、S1期比较有统计学差异;ALP和P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64层螺旋CT肝脏灌注成像能够反映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的血流灌注改变,灌注参数的变化与肝纤维化的严重程度相关,对临床的早期诊断、治疗和疗效观察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肝纤维化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1H MRS在定量分析脂肪肝中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7
13
作者 白亮彩 郭顺林 +3 位作者 周怀琪 雷军强 窦郁 张毅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29-531,共3页
目的探讨1H磁共振波谱(1HMRS)定量检测脂肪肝的可行性。方法对B超筛选出的20例健康志愿者及18例弥漫性脂肪肝患者分别行常规MR平扫、1HMRS成像,得到水和脂质波峰,利用GEFunctool软件进行分析,测量各峰值与波峰下面积,与B超所得结果进行... 目的探讨1H磁共振波谱(1HMRS)定量检测脂肪肝的可行性。方法对B超筛选出的20例健康志愿者及18例弥漫性脂肪肝患者分别行常规MR平扫、1HMRS成像,得到水和脂质波峰,利用GEFunctool软件进行分析,测量各峰值与波峰下面积,与B超所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例超声诊断为脂肪肝患者在波谱成像时未出现明显脂峰,余1HMRS所得波谱曲线与B超声像图测量结果一致,正常组与病例组水峰无明显差异,而脂质峰有显著差异,并且病例组内脂峰也有差异。结论1HMRS可以对脂肪肝进行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波谱学 超声检查 脂肪肝 1H磁共振波谱
下载PDF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的临床应用价值(附32例报告) 被引量:26
14
作者 王文辉 田锦林 +1 位作者 郭顺林 常香惠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1年第2期98-100,共3页
目的:分析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32例病变(包括肺周围性结节29例,肺门1例,纵隔1例,胸膜1例)行CT引导下穿刺活检,采用COOK公司21G抽吸针和自动弹射活检枪,选择最佳层面、进针点、进针角度和深度,... 目的:分析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32例病变(包括肺周围性结节29例,肺门1例,纵隔1例,胸膜1例)行CT引导下穿刺活检,采用COOK公司21G抽吸针和自动弹射活检枪,选择最佳层面、进针点、进针角度和深度,作多点抽吸结合活检枪取材。结果:穿刺成功率为100%,肺部病变穿刺活检总阳性率为100%,气胸发生率为6%。结论:CT引导下肺部病变穿刺活检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安全可靠、为临床提供细胞学、组织学、病原学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活组织检查 针吸 CT 诊断
下载PDF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肝癌介入治疗前后应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1
15
作者 张毅 郭顺林 +3 位作者 雷军强 王文辉 白亮彩 赵茜静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6年第3期182-185,共4页
目的探讨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前后不同b值下瘤区组织的平均表观扩散系数(ADC)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对17例临床及影像学诊断为肝癌并行介入治疗的患者,术前及术后7天行常规平扫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比较不同b值下瘤区组织的... 目的探讨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前后不同b值下瘤区组织的平均表观扩散系数(ADC)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对17例临床及影像学诊断为肝癌并行介入治疗的患者,术前及术后7天行常规平扫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比较不同b值下瘤区组织的平均ADC值的变化。结果在b值为50和100s/mm2时术前术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在b值为300、500和700s/mm2时,术前术后的平均ADC值变化有显著性差异。当b值大于300s/mm2时,随着b值的升高平均ADC值逐渐升高,术后瘤区组织的平均ADC值较术前升高,在b值为1000和1300s/mm2时图像质量太差无法测量。结论对肝癌TACE术后疗效进行评价时,b值最好选择300~700s/mm2之间。DWI通过瘤区DWI图像、eADC图像、ADC图像信号的变化和平均ADC值可以反映TACE术后瘤组织内的微观及超微结构的变化,平均ADC值可以为其早期疗效的判断提供量化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栓塞疗法 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下载PDF
卵巢卵泡膜细胞瘤MRI表现与病理 被引量:24
16
作者 杨梅 郭顺林 +3 位作者 雷军强 殷亮 卢星如 翟亚楠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85-288,共4页
目的卵巢卵泡膜细胞瘤(OT)较少见,现探讨卵巢OT的MRI表现及病理特征。资料与方法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0例OT患者的MRI表现,并与其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病灶大小、囊实性与腹水的相关性。结果 MRI平扫病灶实体T1WI均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 目的卵巢卵泡膜细胞瘤(OT)较少见,现探讨卵巢OT的MRI表现及病理特征。资料与方法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0例OT患者的MRI表现,并与其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病灶大小、囊实性与腹水的相关性。结果 MRI平扫病灶实体T1WI均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表现为21例呈稍低信号夹杂少量高信号,2例呈高信号,7例呈高低混杂信号;增强早期病灶实性部分均轻度强化,延迟后强化程度增加。17例MRI见腹水,10例表现为少量盆腔积液。术中发现30例均有不等程度的腹水。腹水量与病灶大小无相关性(r=0.29,P>0.05),肿瘤MRI囊性变与腹水程度亦无相关性(r=0.25,P>0.05)。病理学细胞组成与病灶MRI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7,P>0.05)。结论 OT在T2WI上呈低信号的特征及增强模式可以反映其病理特征,有一定的诊断特异性,有助于OT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泡膜细胞瘤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外科
下载PDF
DWI、BOLD、DTI技术原理及在糖尿病肾脏疾病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7
作者 姚永杰 朱炳印 +3 位作者 郑玉荣 翟亚楠 朱道明 郭顺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03-806,共4页
糖尿病肾脏疾病由慢性微血管病变引起,是以肾小球硬化为主要病理特征的糖尿病严重并发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糖尿病肾脏疾病的进展。目前,MR功能成像可以检测水分子扩散状态和血氧含量,在糖尿病肾脏疾病的早期诊断中... 糖尿病肾脏疾病由慢性微血管病变引起,是以肾小球硬化为主要病理特征的糖尿病严重并发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糖尿病肾脏疾病的进展。目前,MR功能成像可以检测水分子扩散状态和血氧含量,在糖尿病肾脏疾病的早期诊断中有重要作用。本文对DWI、BOLD及DTI技术的原理及在糖尿病肾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脏疾病 扩散磁共振成像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 血氧水平依赖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双源CT全肝低剂量灌注成像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后肝血流灌注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3
18
作者 翟亚楠 李雷 +6 位作者 殷亮 郭奇虹 雷军强 郭顺林 张春雨 王海军 温晓晓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0期1894-1899,共6页
目的利用双源CT低剂量全肝灌注扫描技术观察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术前、术后肝实质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收集2014年10月-2016年5月期间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准备接受TIPS治疗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52例,TIPS术前... 目的利用双源CT低剂量全肝灌注扫描技术观察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术前、术后肝实质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收集2014年10月-2016年5月期间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准备接受TIPS治疗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52例,TIPS术前2 d及术后1周接受全肝灌注CT扫描,评价图像质量并利用后处理工作站观察灌注参数变化。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各参数之间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法。结果肝脏动脉灌注量(HAP)由术前(19.85±9.48)ml/(min·100 ml)升高为(29.36±13.65)ml/(min·100 ml),肝动脉灌注指数(HPI)由术前(54.32±19.60)%升高为(64.11±11.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161、-6.202,P值分别为0.003、0.029);而门静脉灌流量(PVP)由术前(19.75±10.60)ml/(min·100 ml)下降为(16.13±8.60)ml/(min·100 ml),总肝灌注量(TLP)由术前(36.14±16.61)ml/(min·100 ml)上升为(44.12±14.60)ml/(min·100 ml),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全肝灌注扫描平均有效辐射剂量为16.5m Sv。PVP、TLP、HPI与造影剂注射速率显著相关(r值分别为0.992、-0.903、-0.899,P值分别为0.001、0.036、0.038);HAP、PVP及TLP的变化与样本量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922、-0.943、-0.998,P值分别为0.026、0.016、<0.001);TLP与管电压、扫描次数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896、0.907,P值分别为0.039、0.033)。结论双源CT全肝低剂量灌注可用于观察TIPS术前、术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为术前及疗效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高血压 门静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门体分流术 经颈静脉肝内
下载PDF
PET/CT诊断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6
19
作者 翟亚楠 郭顺林 +2 位作者 周怀琪 王平 王海军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3-26,67,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当前研究PET/CT诊断宫颈癌盆腔及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文献的质量并合并分析其准确性。方法:收集当前研究PET/CT诊断宫颈癌盆腔及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文献,并根据QUADAS(Quality assessment of diagnostic accu-racy studi... 目的:系统评价当前研究PET/CT诊断宫颈癌盆腔及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文献的质量并合并分析其准确性。方法:收集当前研究PET/CT诊断宫颈癌盆腔及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文献,并根据QUADAS(Quality assessment of diagnostic accu-racy studies)质量评价标准评价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的质量,用MetaDisc软件对敏感性、特异性等进行合并分析和异质性检验并绘制SROC曲线。结果:共纳入9篇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宫颈癌患者346例(3979例淋巴结转移)。以淋巴结为单位合并分析:敏感度为0.58[95%可信区间(CI)0.51~0.65],特异度为0.98(95%CI 0.98~0.99),阳性预测值为0.686(0.464~0.852),阴性预测值为0.936(0.833~0.995),阳性似然比为21.5(7.20~64.24),阴性似然比为0.43(0.32~0.58),准确度为0.900(0.75~0.993),AUC值0.7724;以病人为单位合并分析:敏感度为0.54(95%CI 0.45~0.63),特异度为0.86(95%CI 0.98~0.99),阳性预测值为0.725(0.471~0.923),阴性预测值为0.765(0.615~0.886),阳性似然比为4.58(1.86~11.31),阴性似然比为0.52(0.34~0.80),准确度为0.756(0.620~0.0.897),AUC值0.8699。结论:PET/CT对宫颈癌盆腔及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具有中度诊断价值,可为制定治疗计划提供较为可靠的指导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淋巴转移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TACE治疗前后血清VEGF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18
20
作者 郭吉刚 郭顺林 +3 位作者 杜富会 王文辉 王莲初 常香惠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181-183,共3页
目的:研究肝细胞癌(HCC)患者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后外周血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其相关因素的探讨。方法: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定量检测28例HCC患者TACE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天、3天、5天、7天、14天... 目的:研究肝细胞癌(HCC)患者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后外周血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其相关因素的探讨。方法: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定量检测28例HCC患者TACE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天、3天、5天、7天、14天、28天的血清VEGF的含量,并在术前及术后1天测定肝功和外周血血小板数量。结果:TACE术后1天血清VEGF升高达峰值,之后逐步下降,术后14天又开始升高。术后1天肝功(ALT和AST)升高达峰值,以后下降。术后1天较术前血清VEGF的变化与相应肝功变化,外周血血小板数量变化及术中碘化油用量无相关性。结论:TACE术后外周血VEGF含量的变化,反映了HCC患者TACE术后肿瘤组织缺氧及肿瘤血管生成状况,依据VEGF分泌规律,TACE术后选择合适时机进行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有望提高TACE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细胞 化学栓塞 治疗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