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γ射线辐照水稻杂种一代的诱变和选择效果 被引量:5
1
作者 金庆生 裘伯钦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1992年第3期97-102,共6页
用^(137)Cs-γ射线辐照籼稻4个单交和2个复交组合的F_1代种子,以常规杂交处理作对照.结合育种实践,研究了M_2F_3代主要经济性状突变频率,有利性状变异率以及M_3F_4代的变异特点和选择效果。结果表明,辐照水稻杂种一代可提高变异率,6个组... 用^(137)Cs-γ射线辐照籼稻4个单交和2个复交组合的F_1代种子,以常规杂交处理作对照.结合育种实践,研究了M_2F_3代主要经济性状突变频率,有利性状变异率以及M_3F_4代的变异特点和选择效果。结果表明,辐照水稻杂种一代可提高变异率,6个组合M_2F_3主要经济性状突变频率平均比F_3提高6.24%;辐照复交杂种的突变频率大于辐照单交杂种。M_2F_3株高、每穗粒数和千粒重的变幅以及有利性状变异率大于F_3。单交组合M_3F_4性状变异小于F_4,复交组合M_3F_4性状变异大于F_4。表明辐照杂种F_1代性状的分离和稳定与配组方式和杂种的杂合程度有关。M_3F_4优良单株中选率比F_4平均提高0.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杂种一代 辐照 诱变 选择效果
下载PDF
FZL-1铸态铝合金性能及在汽车发动机上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金庆生 王峰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53-55,共3页
研究了FZL-1铸态铝合金的物理、力学和工艺性能,在JL462QJ、L368Q汽车发动机气缸盖上进行了实际应用试验。结果表明:FZL-1铸态铝合金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组织稳定性、工艺适用性、技术可靠性,完全满足汽车发动机气缸盖的生产技术要求。... 研究了FZL-1铸态铝合金的物理、力学和工艺性能,在JL462QJ、L368Q汽车发动机气缸盖上进行了实际应用试验。结果表明:FZL-1铸态铝合金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组织稳定性、工艺适用性、技术可靠性,完全满足汽车发动机气缸盖的生产技术要求。用FZL-1铸态铝合金代替ZL101铸造铝合金可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态铝合金 气缸盖 发动机
下载PDF
35MnVN、40MnVTi非调质钢温锻后的组织及耐磨性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金庆生 《金属热处理》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0-44,共5页
研究了35MnVN、40MnVTi非调质钢和45、40Cr调质钢经650℃温锻后的显微组织及耐磨性,分析了磨痕形貌。结果表明,在90kg负荷下的滑动摩擦磨损特性试验中,35MnVN钢的耐磨性与40Cr钢相当,40MnVTi钢稍差,45钢最次。
关键词 35MnVN 40MnVTi非调质钢 温锻 耐磨损性
下载PDF
ZF变速器齿轮用国产ZF钢渗碳热处理工艺试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金庆生 王锋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1-62,共2页
试验研究了甲醇和醋酸乙脂作为渗碳剂在炉内的碳势变化,为国产ZF钢编制了三种渗碳热处理工艺,结果表明,三种渗碳热处理工艺完全满足ZF变速器齿轮技术要求。
关键词 齿轮钢 渗碳
下载PDF
非调质钢35MnVN、40MnVTi温锻后的组织性能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金庆生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6-19,共4页
研究了非调质纲35MnVN、40MnVTi和调质钢45、40Cr经650℃温锻后的组织及力学性能,并探讨了其韧化机理。结果表明:四种试验材料经温锻后,其室温和低温冲击韧度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温锻工艺有强烈的韧化效果。本研究为寻求非调质钢的韧化... 研究了非调质纲35MnVN、40MnVTi和调质钢45、40Cr经650℃温锻后的组织及力学性能,并探讨了其韧化机理。结果表明:四种试验材料经温锻后,其室温和低温冲击韧度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温锻工艺有强烈的韧化效果。本研究为寻求非调质钢的韧化途径,从而拓宽非调质钢在温锻成型工作中的应用(替代调质钢)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锻 非调质钢 冲击韧度
下载PDF
超高产中籼新品种浙1500的选育、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6
作者 金庆生 裘伯钦 严文潮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255-256,共2页
浙1500是浙江农科院作物所采用籼粳杂交结合孤雌生殖法育成的超高产中籼新品种。1995~1997年先后在浙江的绍兴、金华、温州、衢州、杭州等市,以及江西、湖南、湖北、安徽、广西等省试种,普遍反映:具有杂交水稻的生长优... 浙1500是浙江农科院作物所采用籼粳杂交结合孤雌生殖法育成的超高产中籼新品种。1995~1997年先后在浙江的绍兴、金华、温州、衢州、杭州等市,以及江西、湖南、湖北、安徽、广西等省试种,普遍反映:具有杂交水稻的生长优势和增产潜力;具有株型理想、株高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稻 新品种 选育 特征 特性 栽培
下载PDF
早籼稻浙鉴21的选育、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7
作者 金庆生 严文潮 +3 位作者 吴伟 俞法明 王建中 楼再鸣 《浙江农业科学》 2005年第1期33-34,共2页
浙鉴 2 1是浙江省农科院选育的中熟优质抗病早籼稻新品种。表现株型紧凑 ,叶片挺直 ,分蘖力强 ,穗粒兼顾 ,结实率高 ,熟期适中 ,后期转色好 ,抗稻瘟病 ,米质优 ,适应性广等特点。 2 0 0 4年 9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适... 浙鉴 2 1是浙江省农科院选育的中熟优质抗病早籼稻新品种。表现株型紧凑 ,叶片挺直 ,分蘖力强 ,穗粒兼顾 ,结实率高 ,熟期适中 ,后期转色好 ,抗稻瘟病 ,米质优 ,适应性广等特点。 2 0 0 4年 9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适宜在浙江省绍兴、温州等同类型生态地区以及湖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籼稻 浙鉴21 选育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利用InDel标记鉴定浙优系列杂交稻籼粳属性和预测杂种优势 被引量:30
8
作者 王林友 张礼霞 +3 位作者 勾晓霞 范宏环 金庆生 王建军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243-1255,共13页
【目的】准确鉴定水稻材料的籼粳属性及利用遗传距离预测杂种优势,为开展水稻超高产育种和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提供基础。【方法】利用19对籼粳稻特异插入/缺失(Ins6rtion/Deletion,InDe1)引物,对12个浙优系列杂交稻及其双亲的籼粳... 【目的】准确鉴定水稻材料的籼粳属性及利用遗传距离预测杂种优势,为开展水稻超高产育种和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提供基础。【方法】利用19对籼粳稻特异插入/缺失(Ins6rtion/Deletion,InDe1)引物,对12个浙优系列杂交稻及其双亲的籼粳属性进行了InDe1分子标记鉴定,根据被检测水稻样品在多个InDe1位点上的籼型或粳型基因频率,参考卢宝荣的方法,将供试样品分别判定为"籼稻"、"偏籼"、"中间偏籼"、"中间偏粳"、"偏粳"和"粳稻"。采用Nei的方法求算1 3个亲本间(1个不育系和12个恢复系)的InDe1遗传距离,用UPGMA法进行遗传相似性聚类,用SPSS 17.0统计分析软件对InDe1条带赋值进行主成分分析,依据第一和第二主成分的特征向量的平均分量值作平面散点图。统计杂种F_1稻谷产量、每穗总粒数、每穴有效穗、结实率、千粒重及单穗重各产量性状的对照优势,以此分析InDe1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结果】(1)参试材料籼粳属性的判别:不育系浙04A被鉴定为"粳稻",8个恢复系被判定为"籼稻"或"偏籼",由其所配组的8个杂交组合被判定在"中间偏籼"到"偏粳"之间,证实了这8个组合为典型的籼粳交组合;另外4份恢复系被判定为"偏粳",所配组的4个杂交组合被判定为"粳稻"。(2)参试材料的聚类分析:当GS为0.350时,35份试验材料被分为"粳稻"和"籼稻"2个主群,GS为0.638时,粳稻主群又被划分为"粳稻/偏粳"和"中间偏粳"2个亚群。其中,粳稻/偏粳亚群包括不育系浙04A、4个粳粳交恢复系及粳粳交杂种F_1、3个粳稻对照种和粳稻秀水09;中间偏粳亚群包括8个籼粳交杂种F_1。籼稻主群则包括8个籼粳交组合的恢复系、3个籼稻对照种和籼杂组合汕优6 3。(3)InDe1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在以粳粳交、籼粳交组合整体作为分析对象时,InDe1遗传距离与稻谷产量、每穗总粒数、单穗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结实率呈显著负相关;仅以籼粳交组合为研究对象时,InDe1遗传距离仅与单穗重和千粒重呈显著正相关。【结论】供试的12个浙优系列中的8个组合被证实为典型的粳不/籼恢型籼粳交组合,这些组合的双亲间具有较远的遗传距离;InDe1遗传距离在不同类型品种间具有较好的杂种优势预测能力,可用于单穗重的优势预测,即随着InDe1遗传距离的扩大,杂种优势主要体现在单穗重的增加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INDEL 分子标记 杂种优势 籼粳交
下载PDF
水稻镉、铅、砷低含量基因型的筛选 被引量:37
9
作者 王林友 竺朝娜 +3 位作者 王建军 张礼霞 金庆生 石春海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3-138,共6页
筛选低重金属含量水稻品种或减少水稻对种植土壤中重金属的吸收是控制稻米重金属含量的最直接有效的办法。本研究采用ICP-MS法测定了78份水稻品种的糙米中镉(Cd)、铅(Pb)、砷(As)含量。同时比较其中的20份品种在3个试验点的糙米Cd,Pb,A... 筛选低重金属含量水稻品种或减少水稻对种植土壤中重金属的吸收是控制稻米重金属含量的最直接有效的办法。本研究采用ICP-MS法测定了78份水稻品种的糙米中镉(Cd)、铅(Pb)、砷(As)含量。同时比较其中的20份品种在3个试验点的糙米Cd,Pb,As含量。结果表明:水稻籽粒中Cd,Pb,As的积累存在着明显的品种差异,其中Cd和Pb积累的基因型明显较As积累的基因型丰富;相关性分析表明,糙米中Cd和Pb含量存在极显著相关性(P<0.01);筛选得到Cd,Pb含量低的基因型5个,Cd,As含量低的基因型1个,As,Pb含量低的基因型2个,Cd,Pb,As含量均低的基因型1个;土壤Cd,Pb,As含量对糙米Cd,Pb,As含量有较明显的影响;且糙米Cd,Pb和As含量对土壤环境的反应也各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基因型 筛选
下载PDF
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选育携有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23的水稻株系 被引量:23
10
作者 范宏环 王林友 +4 位作者 张礼霞 于新 王曦 金庆生 王建军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31-334,共4页
通过杂交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将亲本材料18113携有的水稻白叶枯病抗病基因Xa23导入亚种间恢复系H705和优质恢复系H706。利用EST标记C189检测目的基因,在18113/H705F3和18113/H706F3株系中,分别获得71和52份携有Xa23纯合基因型恢复... 通过杂交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将亲本材料18113携有的水稻白叶枯病抗病基因Xa23导入亚种间恢复系H705和优质恢复系H706。利用EST标记C189检测目的基因,在18113/H705F3和18113/H706F3株系中,分别获得71和52份携有Xa23纯合基因型恢复系。采用水稻白叶枯病Ⅳ型小种代表菌株浙173进行剪叶接种,分别鉴定出61和44份抗病株系,它们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准确率分别为85.92%和84.61%。研究结果表明,C189是检测Xa23基因的有效分子标记之一,不过,其假阳性的几率高于理论交换率的现象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白叶枯病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抗性基因 育种
下载PDF
空间诱变育成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水稻突变体浙101 被引量:16
11
作者 严文潮 孙国昌 +3 位作者 徐建龙 俞法明 毛雪琴 金庆生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15-419,共5页
早籼浙 92 4 8经卫星搭载诱变处理 ,种子的发芽率及当代植株的性状均没有明显的变化 ,但对秧苗的生长表现出一定的刺激作用 ;SP2 在株高、生育期、穗长、每穗粒数、千粒重、结实率及抗病性等性状上出现了较大的分离。经病区多代筛选培... 早籼浙 92 4 8经卫星搭载诱变处理 ,种子的发芽率及当代植株的性状均没有明显的变化 ,但对秧苗的生长表现出一定的刺激作用 ;SP2 在株高、生育期、穗长、每穗粒数、千粒重、结实率及抗病性等性状上出现了较大的分离。经病区多代筛选培育成的突变体浙 10 1,在熟期、抗病性和产量等性状上比原亲本有明显改良 ,2 0 0 1~2 0 0 2年经浙江省多点稻瘟病和白叶枯病联合鉴定 ,叶瘟平均级分别为 1.4和 1.7级 ,最高级为 5 .0级 ;穗瘟平均级分别为 1.6和 1.3级 ,最高级为 3.0级 ;抗谱频率分别为 70 %和 6 0 % ;对白叶枯病抗性平均级为 1.4级 ,最高级为 5 .0级。抗病性比原亲本和对照有显著提高。试验表明 ,浙 10 1是一个高抗稻瘟病兼抗白叶枯病的水稻突变体 ,可作为水稻品种改良的新抗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诱变育种 稻瘟病 白叶枯病 抗病育种 水稻 突变体 浙101品种
下载PDF
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测定粳稻品种的直链淀粉含量 被引量:33
12
作者 陆艳婷 金庆生 +4 位作者 叶胜海 张尧锋 祁永斌 王林友 张小明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49-153,共5页
应用近红外光谱法以稻谷、糙米、精米、糙米粉和精米粉为扫描材料分别建立了粳稻直链淀粉含量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采用光谱预处理的校正效果比不采用预处理的好,用偏最小二乘法(PLS)获得的粳稻稻谷、糙米、精米、糙米粉、精米粉的回归... 应用近红外光谱法以稻谷、糙米、精米、糙米粉和精米粉为扫描材料分别建立了粳稻直链淀粉含量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采用光谱预处理的校正效果比不采用预处理的好,用偏最小二乘法(PLS)获得的粳稻稻谷、糙米、精米、糙米粉、精米粉的回归模型和交叉验证结果为:最优校正决定系数(R2)和交叉检验均方误差(RMSECV)分别为0.8136、2.74,0.8864、2.56,0.8915、2.59,0.9261、2.26,0.9505、1.83,粉碎性样品的误差比整粒样品的误差小。育种实践中,低世代可选用糙米、高世代可选用糙米粉或精米粉作为扫描样本测定稻米直链淀粉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法 水稻 直链淀粉含量 快速测定
下载PDF
粳稻近缘品种的SSR分析 被引量:15
13
作者 鲍根良 小林麻子 +4 位作者 富田桂 金庆生 张小明 严文潮 叶胜海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1-24,共4页
选用38对SSR引物,对16个日本优质米品种越光及其近缘品种进行了SSR标记分析.结果表明,有8对引物在品种间表现多态性,多态性引物检出率为21.1%,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到2.25个等位基因.8个引物组合在一起,除了早喜光和日光2个品种不能区分外,... 选用38对SSR引物,对16个日本优质米品种越光及其近缘品种进行了SSR标记分析.结果表明,有8对引物在品种间表现多态性,多态性引物检出率为21.1%,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到2.25个等位基因.8个引物组合在一起,除了早喜光和日光2个品种不能区分外,其余品种均能有区别.多态性检出率亲本间为18.4%,越光及其衍生品种间为0~15.8%,表明近缘品种间多态性检出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卫星标记 水稻 近缘种 多态性 粳稻 SSR标记
下载PDF
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测定籼稻品种的蛋白质含量 被引量:30
14
作者 俞法明 陆艳婷 +2 位作者 严文潮 刘庆龙 金庆生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34-138,共5页
分别以稻谷、糙米、精米和精米粉为扫描材料,应用近红外光谱法建立了籼稻蛋白质含量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采用光谱预处理的校正效果比不采用预处理的好,用偏最小二乘法(PLS)获得的籼稻稻谷、糙米、精米、精米粉的回归模型和交叉验证结... 分别以稻谷、糙米、精米和精米粉为扫描材料,应用近红外光谱法建立了籼稻蛋白质含量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采用光谱预处理的校正效果比不采用预处理的好,用偏最小二乘法(PLS)获得的籼稻稻谷、糙米、精米、精米粉的回归模型和交叉验证结果为:最优校正决定系数(R2)和交叉检验均方误差(RMSECV)分别为0.772 10、.507,0.888 40、.379,0.911 6、0.336,0.951 0、0.258,稻谷的误差最大,粉样的误差最小。育种实践中,低世代可选用糙米、高世代可选用精米和精米粉作为扫描样本测定稻米蛋白质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法 籼稻 蛋白质含量 快速测定
下载PDF
利用等位基因特异扩增快速检测水稻香味基因 被引量:35
15
作者 陆艳婷 刘庆龙 +3 位作者 王俊敏 严文潮 俞法明 金庆生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43-246,共4页
水稻香味受隐性基因控制,杂合材料不表现出香味,因此在香稻选育中需要寻找一种快速、简便的香味基因检测方法。本试验通过等位基因特异扩增(ASA)方法对9个香稻和3个非香稻品种(品系),以及3个香稻/非香稻组合的F1的香味基因,进行快速检... 水稻香味受隐性基因控制,杂合材料不表现出香味,因此在香稻选育中需要寻找一种快速、简便的香味基因检测方法。本试验通过等位基因特异扩增(ASA)方法对9个香稻和3个非香稻品种(品系),以及3个香稻/非香稻组合的F1的香味基因,进行快速检测。结果显示,纯合非香稻可获得长度为585和355bp的两条带,纯合香稻可获得长度为577和257bp的两条带,杂种F1可获得长度为355、257和580bp左右的3条带。供试材料的分子检测结果与香味基因型完全相符,所用方法快速有效,可应用于香稻育种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香味基因 等位基因特异扩增
下载PDF
不同早籼基因型水稻的空间诱变效应研究 被引量:24
16
作者 严文潮 徐建龙 +2 位作者 俞法明 鲍根良 金庆生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74-178,共5页
本研究结果表明 ,空间搭载种子的发芽率、存苗率和结实率除迟熟品种外均低于对照 ,对秧苗的生长表现出刺激和抑制两种作用 ,生理损伤比地面γ射线处理的轻得多。空间搭载对杂种 1代处理的SP2 代单株有效分蘖的分离具有一定的稳定作用。S... 本研究结果表明 ,空间搭载种子的发芽率、存苗率和结实率除迟熟品种外均低于对照 ,对秧苗的生长表现出刺激和抑制两种作用 ,生理损伤比地面γ射线处理的轻得多。空间搭载对杂种 1代处理的SP2 代单株有效分蘖的分离具有一定的稳定作用。SP2 代在株高、分蘖和抽穗期等性状上出现了较大的分离 ,突变频率和诱变效率因不同基因型材料差异较大 ,而且一些性状的突变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在空间处理的SP2 代就出现较多综合性状优良的突变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籼基因型 水稻 空间诱变效应 突变频率 诱变效率
下载PDF
水稻卷叶突变体rl15(t)的生理学分析及基因定位 被引量:11
17
作者 张礼霞 刘合芹 +4 位作者 于新 王林友 范宏环 金庆生 王建军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2881-2888,共8页
【目的】对环境诱导卷叶突变体开展生理学特性分析,并对候选的突变基因开展初步定位,为下一步的基因克隆与功能分析提供研究基础。【方法】用60Coγ射线诱变粳稻品种日本晴(Nipponbare)种子,发现了一份叶片在晴朗天的正午时分高度内卷... 【目的】对环境诱导卷叶突变体开展生理学特性分析,并对候选的突变基因开展初步定位,为下一步的基因克隆与功能分析提供研究基础。【方法】用60Coγ射线诱变粳稻品种日本晴(Nipponbare)种子,发现了一份叶片在晴朗天的正午时分高度内卷的突变体,命名为rl15(t)(rolled leaf 15)。通过田间种植鉴定,对该突变体进行表型观察及主要农艺性状调查。采用不同温度和相对湿度处理rl15(t)和野生型,以揭示影响突变体叶片卷曲的环境因素。试验设置3个处理温度(24℃、29℃、34℃)和2个相对湿度(RH=60%或95%),在人工气候箱处理抽穗期的rl15(t)和野生型,以处理1.5 h后的剑叶测定叶片卷曲度(RLI)。自清晨6:00时至下午18:00时,每隔2 h用便携式气体交换系统Li-6400测定rl15(t)和野生型剑叶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等指标,同时用WP4露点水势仪测定剑叶的叶片水势,分析并比较突变体和野生型的上述生理表现的异同。将rl15(t)与野生型日本晴杂交,观察F1植株和F2群体的叶片表型,对F2表型分离进行χ2测验,分析突变体的遗传行为。以rl15(t)×珍汕97B的F2群体为材料,利用BSA法对候选基因进行定位。【结果】与野生型亲本日本晴相比,rl15(t)突变体植株变矮、分蘖减少、穗长变短、籽粒变小、生育期延迟;rl15(t)突变体叶片短窄且在阴雨天气或晴天的清晨和黄昏时表现为正常的平展或轻微内卷,但在晴朗天的正午时分表现高度内卷。温度和湿度梯度处理试验表明,rl15(t)突变体叶片卷曲行为受环境诱导,湿度是诱导突变体叶片卷曲的主要因素,高温可促进该表型的表现。rl15(t)突变体剑叶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等光合参数以及叶片水势在清晨和黄昏同野生型亲本较接近,但在正午时分均显著低于野生型;而rl15(t)突变体剑叶的水分利用效率(WUE)在清晨、正午时分和黄昏与野生型接近,但在其他时段显著高于野生型。rl15(t)与野生型亲本日本晴的F1表现叶片正常的平展,F2群体中平展叶与卷叶表型株符合3﹕1分离比,表明rl15(t)突变体的卷叶突变性状受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RL15(t)初步定位于水稻第10染色体长臂端SSR标记RM25302和RM25343之间,与两标记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8和2.0 cM。【结论】突变体rl15(t)的卷叶表型是受环境诱导的,候选基因定位于SSR标记RM25302和RM25343之间,该区段内未见同类表型基因的报道,推测RL15(t)可能是一个新的卷叶调控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Oryza SATIVA L.) 卷叶性状 生理学特性 基因定位 环境诱导
下载PDF
早籼稻空间诱变新品种“浙101”的选育 被引量:21
18
作者 严文潮 孙国昌 +4 位作者 俞法明 吴伟 徐建龙 刘庆龙 金庆生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98-400,共3页
早籼“浙9248”经卫星搭载诱变处理,SP2在株高、生育期、穗长、每穗粒数、千粒重、结实率、抗病性等性状上出现了较大的分离,经病区多代筛选培育获得早籼突变体“浙101”,在熟期、抗病性和产量等性状上比原亲本有明显改良。2003-2004年... 早籼“浙9248”经卫星搭载诱变处理,SP2在株高、生育期、穗长、每穗粒数、千粒重、结实率、抗病性等性状上出现了较大的分离,经病区多代筛选培育获得早籼突变体“浙101”,在熟期、抗病性和产量等性状上比原亲本有明显改良。2003-2004年浙江省两年区试平均每公顷产量7189.5 kg,比对照“嘉育293”增产3.7%,表现株型适中,穗、粒、重兼顾,茎秆粗壮,抗倒性强,抗稻瘟病等特点。2002-2004年经浙江省多点稻瘟病和白叶枯病联合鉴定,平均叶瘟0.8级,穗瘟1.5级,穗瘟损失率2.6%;白叶枯病4级,抗病性比原亲本和对照有显著提高。2005年10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浙江省第1个通过空间诱变技术选育成功的早籼稻新品种,适宜在浙江省及长江中下游稻区作早籼稻种植。该品种的选育成功表明空间诱变同步改良早籼稻多个性状的可能性与有效性,为改良水稻品种的抗性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稻 空间诱变 浙101 稻瘟病 白叶枯病
下载PDF
利用InDel标记鉴定水稻育种材料的籼粳属性 被引量:28
19
作者 王林友 张礼霞 +3 位作者 勾晓霞 祁永斌 金庆生 王建军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13-921,共9页
准确高效鉴定水稻材料的籼粳属性对于开展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有着重要意义。利用19对基于籼稻(9311)和粳稻(日本晴)全基因组DNA序列比对获得的差异片段而设计的特异插入/缺失(Insertion/Deletion,InDel)引物,对48份育种上常用... 准确高效鉴定水稻材料的籼粳属性对于开展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有着重要意义。利用19对基于籼稻(9311)和粳稻(日本晴)全基因组DNA序列比对获得的差异片段而设计的特异插入/缺失(Insertion/Deletion,InDel)引物,对48份育种上常用的籼稻、粳稻和中间型材料(品种)进行了InDel标记的籼粳属性分析,利用DNA样品在这19对InDel位点上的籼型或粳型基因频率,结合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确定了这些材料的籼粳属性,通过比对程氏指数法的籼粳鉴定结果检验了InDel分子标记法在水稻籼粳属性鉴定上的有效性。结果表明,InDel分子标记法与传统的程氏指数法的总体吻合率为89.58%,在典型籼稻或典型粳稻材料上两者的吻合率为100%;在具有复杂遗传背景的中间型材料上,InDel分子标记法比程氏指数法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因此,InDel分子标记法是真正鉴定籼粳的特异方法,比传统方法具有更高的灵敏性和准确度,可以用于籼粳属性鉴定及遗传分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DEL 分子标记 籼粳鉴定 水稻
下载PDF
利用空间诱变技术进行早籼稻新品种的改良 被引量:17
20
作者 俞法明 严文潮 +4 位作者 毛雪琴 金庆生 李小华 陈蕾 陆艳婷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49-954,共6页
利用卫星搭载2个早籼稻品系浙105和浙207干种子,进行空间诱变处理。回收后SP2-SP7逐代选择,以主要农艺经济性状改良为目标,结合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抗性筛选,获得一批突变品系;选用72对分布于水稻12条染色体上的SSR引物对5个变异株系与原... 利用卫星搭载2个早籼稻品系浙105和浙207干种子,进行空间诱变处理。回收后SP2-SP7逐代选择,以主要农艺经济性状改良为目标,结合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抗性筛选,获得一批突变品系;选用72对分布于水稻12条染色体上的SSR引物对5个变异株系与原种对照进行DNA分子检测。结果表明:空间诱变对水稻品种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生理损伤,SP1表型不分离,SP2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异,SP3起逐代选择获得农艺经济性状、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抗性变异株,从中选出得到明显改良的新品系;5个变异株系与原种之间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SSR多态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籼稻 空间诱变 性状 稻瘟病 白叶枯病 SSR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