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度洛西汀联合神经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 被引量:19
1
作者 金建慧 刘延青 +1 位作者 范愈燕 王李丽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9期678-681,共4页
目的:探讨度洛西汀联合神经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cervicogenic headache,CE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来我院疼痛科诊治的CEH病人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外周神经阻滞治疗,治疗组采用外... 目的:探讨度洛西汀联合神经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cervicogenic headache,CE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来我院疼痛科诊治的CEH病人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外周神经阻滞治疗,治疗组采用外周神经阻滞联合口服度洛西汀。治疗前后两组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睡眠质量(quality of sleep,QS)评分进行疼痛程度评分,评估临床治疗效果,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和Q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VAS和Q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度洛西汀联合外周神经阻滞可以有效改善CEH,联合治疗疗效优于单一治疗,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阻滞 颈源性头痛 度洛西汀
下载PDF
颈源性头痛误诊病例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金建慧 范愈燕 刘延青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1期874-875,共2页
颈源性头痛(cervicogenic headache,CEH)是1983年Sjaastad等[1]首次提出的,指由颈椎和/或颈部软组织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病损引起的,以慢性、单侧或双侧交替的头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疼痛性质是一种牵涉痛。部分患者伴有颈肩臂... 颈源性头痛(cervicogenic headache,CEH)是1983年Sjaastad等[1]首次提出的,指由颈椎和/或颈部软组织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病损引起的,以慢性、单侧或双侧交替的头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疼痛性质是一种牵涉痛。部分患者伴有颈肩臂部疼痛、僵硬、眩晕、恶心和呕吐等症状,严重者伴随注意力涣散、情绪低落和记忆力下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源性头痛 颈肩臂部疼痛 颈部软组织 临床综合征 牵涉痛 疼痛性质 误诊病例分析 HEADACHE 鉴别诊断 神经病理性疼痛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联合神经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3
作者 金建慧 罗芳 《中国医刊》 CAS 2022年第1期69-72,共4页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联合神经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1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就诊的60例颈源性头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神经阻滞组和冲击波联合神经阻滞组(联合组)...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联合神经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1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就诊的60例颈源性头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神经阻滞组和冲击波联合神经阻滞组(联合组),每组各30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1个月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颈部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评分、睡眠质量(quality of sleep,QS)评分以及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1个月后的VAS评分、ROM评分和Q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与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的VAS评分、ROM评分和Q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联合组显著低于神经阻滞组(P<0.05)。神经阻滞组有2例患者在首次注射药物后出现短暂性头晕,平卧休息30min后症状逐渐缓解至消失,2例患者在首次注射药物后出现短暂性血压不稳定。联合组有2例患者在首次进行冲击波治疗中出现短暂性恶心,1例患者在首次进行冲击波治疗中出现耳鸣伴心率加快,休息后症状均缓解。两组患者在后续治疗中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采用体外冲击波联合神经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安全有效,可显著缓解疼痛,改善颈部活动情况和睡眠质量,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阻滞 冲击波 颈源性头痛 颈部活动度 睡眠质量
下载PDF
草乌甲素片治疗带状疱疹急性期疼痛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金建慧 罗芳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08-514,共7页
目的:观察口服草乌甲素(bulleyacinitine A,BLA)片治疗带状疱疹急性期疼痛的疗效。方法:将带状疱疹急性期疼痛病人100例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两组病人均给予相同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 目的:观察口服草乌甲素(bulleyacinitine A,BLA)片治疗带状疱疹急性期疼痛的疗效。方法:将带状疱疹急性期疼痛病人100例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两组病人均给予相同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BLA。观察和记录两组病人治疗前、治疗后第1周、2周、3周、4周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睡眠质量(quality of sleep,QS)评分、治疗有效率以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的发生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后各时间点的VAS评分和Q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VAS评分和QS评分变化更为显著(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第1周、2周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PHN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结论:早期口服BLA对带状疱疹急性期的疼痛具有显著缓解作用,可以缩短疼痛时间,提高病人睡眠质量,降低PHN的发生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乌甲素 带状疱疹 疼痛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下载PDF
瞬目反射辅助诊断颈源性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金建慧 刘延青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11期837-840,共4页
目的:探讨瞬目反射(Blink reflex,BR)潜伏期在由颈椎病变引起的三叉神经痛病例中的特点及该检查的重要性。方法:采用神经电生理方法,对20例由颈椎病变引发的三叉神经痛病人进行BR检测,记录BR潜伏期的变化并与10例正常人群比较,同时采用... 目的:探讨瞬目反射(Blink reflex,BR)潜伏期在由颈椎病变引起的三叉神经痛病例中的特点及该检查的重要性。方法:采用神经电生理方法,对20例由颈椎病变引发的三叉神经痛病人进行BR检测,记录BR潜伏期的变化并与10例正常人群比较,同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疼痛程度评分。结果:此类由颈椎病变引发的三叉神经痛病人BR患侧三叉神经(主核)传导障碍,潜伏期R1(12.9±0.65)、R2(37.69±2.67)、R2'(38.88±2.74)较正常人群R1(10.85±0.75)、R2(32.3±2.04)、R2'(33.66±1.92)延长(P<0.05,n=20);药物治疗后患侧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治疗后VAS评分(2.0±1.5)明显低于治疗前(7.0±2.0,P<0.05)。结论:由颈椎病变引发的三叉神经痛病人BR的潜伏期较正常人群有延长,提示三叉神经传入通路功能可能存在障碍。将BR检查应用在由颈椎病变所致的三叉神经痛的辅助诊断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目反射 三叉神经痛 颈椎病
下载PDF
脑出血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误诊为丘脑痛1例
6
作者 金建慧 范愈燕 刘延青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2期960-960,共1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discherniation,LDH)是疼痛科的常见疾病,腰椎间盘退变是其基本发病机制。椎间盘在退变的基础上,发生纤维环破裂,髓核向外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从而引发一系列神经症状,如腰部疼痛、坐骨神经痛、下肢麻木...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discherniation,LDH)是疼痛科的常见疾病,腰椎间盘退变是其基本发病机制。椎间盘在退变的基础上,发生纤维环破裂,髓核向外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从而引发一系列神经症状,如腰部疼痛、坐骨神经痛、下肢麻木和肌力异常等[1]。本文报告1例LDH患者突发脑出血而被误诊为丘脑痛的病例,探讨误诊原因,遇到LDH合并脑出血时,应当对患者病情进行综合分析并加以鉴别诊断,减少LDH的误诊误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误诊原因 脑出血 丘脑痛 腰椎间盘退变 纤维环破裂 坐骨神经痛 LDH
下载PDF
离体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性突触传递的双脉冲易化和抑制 被引量:2
7
作者 金建慧 江潇 汪萌芽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同侧背根(iDR)和腹外侧索(iVLF)双脉冲电刺激(PPS)对脊髓运动神经元(MN)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的影响。方法:应用新生大鼠(7~14天龄)脊髓切片MN细胞内记录技术,对iDR和iVLF施加不同刺激间隔(ISI)的PPS,在MN观察iDR-EPSP和iVL... 目的:探讨同侧背根(iDR)和腹外侧索(iVLF)双脉冲电刺激(PPS)对脊髓运动神经元(MN)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的影响。方法:应用新生大鼠(7~14天龄)脊髓切片MN细胞内记录技术,对iDR和iVLF施加不同刺激间隔(ISI)的PPS,在MN观察iDR-EPSP和iVLF-EPSP的变化。结果:在69个记录到iDR-EPSP和(或)iVLF-EPSP的MN,对iDR或(和)iVLF给予ISI为30~150ms的PPS,主要诱发iDR-EPSP和iVLF-EPSP的双脉冲易化(PPF,P<0.01),也可在少数MN产生双脉冲抑制(PPD,P<0.01)。比较分析还显示iVLF-EPSP的PPF出现率高于iDR-EPSP(P<0.01),其PPF的双脉冲比值随ISI的延长而降低(P<0.01)。结论:通过给予iDR和iVLF不同脉冲间隔的PPS,MN的外周传入性和下行激活性突触传递均出现以PPF为主的短时程可塑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神经元 背根 腹外侧索 双脉冲易化 双脉冲 抑制
下载PDF
放散式冲击波联合偏振光照射治疗跟痛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李丽 白莺 +1 位作者 金建慧 刘延青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2期916-918,共3页
目的:观察放散式冲击波联合偏振光治疗跟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60例跟痛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观察组采用放散式冲击波和偏振光照射联合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偏振光照射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7 d... 目的:观察放散式冲击波联合偏振光治疗跟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60例跟痛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观察组采用放散式冲击波和偏振光照射联合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偏振光照射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7 d、14 d、28 d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VAS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治疗7 d、14 d、28 d VAS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散式冲击波联合偏振光照射是治疗跟痛症的一种有效方法,疗效优于单纯偏振光照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散式冲击波 偏振光 跟痛症
下载PDF
经皮神经电刺激联合苯甲酸利扎曲普坦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王李丽 金建慧 刘延青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5期353-355,360,共4页
目的:观察经皮神经电刺激联合苯甲酸利扎曲普坦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偏头痛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苯甲酸利扎曲普坦药物治疗组(A组);经皮神经电刺激仪治疗组(B组);经皮神经电刺激联合苯甲酸利扎曲普坦治疗组(C组)。每组... 目的:观察经皮神经电刺激联合苯甲酸利扎曲普坦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偏头痛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苯甲酸利扎曲普坦药物治疗组(A组);经皮神经电刺激仪治疗组(B组);经皮神经电刺激联合苯甲酸利扎曲普坦治疗组(C组)。每组各20例。观察各组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临床疗效的改善率。结果:C组治疗后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后疗效优于A组和B组(P<0.05),三组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经皮神经电刺激联合苯甲酸利扎曲普坦药物治疗偏头痛疗效优于二者的单独治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经皮神经电刺激 苯甲酸利扎曲普坦
下载PDF
对侧腹外侧索电刺激在离体脊髓运动神经元诱发突触反应的特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汤树森 金建慧 汪萌芽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6期391-394,398,共5页
目的:了解对侧腹外侧索(cVLF)至离体脊髓运动神经元(MN)突触传递的细胞电生理特性和介导递质。方法:应用新生大鼠(8~14d)脊髓切片MN细胞内记录技术,观察电刺激cVLF在MN所诱发的突触反应及其药理学特性。结果:在49个测试的MN上,观察到c... 目的:了解对侧腹外侧索(cVLF)至离体脊髓运动神经元(MN)突触传递的细胞电生理特性和介导递质。方法:应用新生大鼠(8~14d)脊髓切片MN细胞内记录技术,观察电刺激cVLF在MN所诱发的突触反应及其药理学特性。结果:在49个测试的MN上,观察到cVLF电刺激可在25个MN上诱发去极化反应(即cVLF兴奋性突触后电位,cVLF-EPSP),在2个MN上诱发超极化反应(即cVLF抑制性突触后电位,cVLF-IPSP),在3个MN上诱发cVLF-EP-SP复合cVLF-IPSP的反应。cVLF-EPSP具有刺激强度依赖性、膜电位依赖性、被TTX可逆性取消和双脉冲易化的特性。NMDA受体阻断剂APV(30μmol/L)、非NMDA受体阻断剂DNQX(1μmol/L)均可抑制cVLF-EPSP,并显现出cV-LF-IPSP成分,该成分主要对甘氨酸受体阻断剂士的宁敏感。结论:cVLF电刺激可在MN诱导谷氨酸能的cVLF-EPSP和甘氨酸能为主的cVLF-IPSP,介导对侧下行激活通路对MN功能的调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 运动神经元 对侧腹外侧索 突触传递 NM-DA受体 非NMDA受体 甘氨酸受体
下载PDF
慢性非癌痛的药物治疗新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金建慧 刘延青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1643-1646,共4页
慢性非癌痛(chronic non-cancer pain,CNCP)是指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的非恶性肿瘤引起的疼痛,包括背痛、骨关节痛、纤维肌痛和头痛等。它本身即为一类疾病,发病率高,严重影响人类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也增加了社会的经济负担。其治疗应... 慢性非癌痛(chronic non-cancer pain,CNCP)是指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的非恶性肿瘤引起的疼痛,包括背痛、骨关节痛、纤维肌痛和头痛等。它本身即为一类疾病,发病率高,严重影响人类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也增加了社会的经济负担。其治疗应遵循以疼痛机制为导向的个体化镇痛模式,在众多的治疗方法中,药物治疗是CNCP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治疗的基础,本文针对近年来CNCP药物治疗进展做一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非癌痛 药物治疗 进展
原文传递
离体脊髓运动神经元对腹外侧索双脉冲刺激的突触反应和长时程增强
12
作者 金建慧 江潇 汪萌芽 《生物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273-274,共2页
脊髓运动神经元(motoneuron,MN)是运动控制的"最后公路",脊髓作为运动控制的初级中枢,具有与某些运动技巧相关的学习记忆功能。
关键词 脊髓 运动神经元 双脉冲易化 长时程增强
原文传递
Neural circuits and temporal plasticity in hindlimb representation of rat primary somatosensory cortex:revisited by multi-electrode array on brain slices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丹丹 李震 +7 位作者 常颖 王蕊蕊 陈雪峰 赵振宇 曹发乐 金建慧 刘明刚 陈军 《Neuroscience Bulletin》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3期175-187,共13页
Objective The well-established planar multi-electrode array recording technique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neural circuits and temporal plasticity in the hindlimb representation of the rat primary somatosensory cortex (... Objective The well-established planar multi-electrode array recording technique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neural circuits and temporal plasticity in the hindlimb representation of the rat primary somatosensory cortex (S1 area) . Methods Freshly dissociated acute brain slices of rats were subject to constant perfusion with oxygenated artificial cerebrospinal fluid (95% O2 and 5% CO2) , and were mounted on a Med64 probe (64 electrodes, 8×8 array) for simultaneous multi-site electrophysiological recordings. Current sources and sinks across all the 64 electrodes were transformed into two-dimensional current source density images by bilinear interpolation at each point of the 64 electrodes. Results The local intracortical connection, which is involved in mediation of downward information flow across layers II-VI, was identified by electrical stimulation (ES) at layers II-III. The thalamocortical connection, which is mainly involved in mediation of upward information flow across layers II-IV, was also characterized by ES at layer IV. The thalamocortical afferent projections were likely to make more synaptic contacts with S1 neurons than the intracortical connections did. Moreover, the S1 area was shown to be more easily activated and more intensively innervated by the thalamocortical afferent projections than by the intracortical connections. Finally, bursting conditioning stimulus (CS) applied within layer IV of the S1 area could success-fully induce long-term potentiation (LTP) in 5 of the 6 slices (83.3%) , while the same CS application at layers II-III induced no LTP in any of the 6 tested slices. Conclusion The rat hindlimb representation of S1 area is likely to have at least 2 patterns of neural circuits on brain slices: one is the intracortical circuit (ICC) formed by interlaminar connections from layers II-III, and the other is the thalamocortical circuit (TCC) mediated by afferent connections from layer IV. Besides, ICC of the S1 area is spatially limited, with less plasticity, while TCC is spatially extensive and exhibits a better plasticity in response to somatosensory afferent stimulation. The present data provide a useful experimental model for further studying microcircuit properties in S1 cortex at the network level in vitr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nar multi-electrode array two-dimensional current source density imaging primary somatosensory cortex neural circuits long-term potentiation
原文传递
5-HT2C受体亚型参与易化大鼠内嗅区-海马通路的突触传递:平面微电极阵列记录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许燕 金建慧 +3 位作者 王燕 王蕊蕊 李震 陈军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59-268,共10页
本实验旨在运用64通道(8 × 8)平面微电极阵列记录技术(MED-64系统)探讨5-HT2C受体在调节内嗅区-海马突触传递和突触联系中的作用。将急性分离的大鼠海马脑片置于MED-64系统的电极平皿中,持续灌流通入95% O2和5% CO2混合气的人工脑... 本实验旨在运用64通道(8 × 8)平面微电极阵列记录技术(MED-64系统)探讨5-HT2C受体在调节内嗅区-海马突触传递和突触联系中的作用。将急性分离的大鼠海马脑片置于MED-64系统的电极平皿中,持续灌流通入95% O2和5% CO2混合气的人工脑脊液,孵育2 h后进行多电极阵列同步记录。选一个电极进行电刺激(刺激强度30~199 μA,正负双波脉冲,单波宽0.1 ms,频率0.1 Hz),其余63个电极作为记录电极。最佳有效刺激部位恰好位于前穿质通路(perforant path, PP)上,电刺激结果可以分别在海马CA1区和齿状回(dentate gyrus, DG)记录到兴奋性突触后场电位(field 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fEPSP)。我们以往研究结果已显示内嗅区-CA1和内嗅区-DG直接突触联系是由谷氨酸非NMDA受体所介导的兴奋通路。在稳定地诱导出网络fEPSP后,分别给予5-HT2C受体激动剂DOI和选择性拮抗剂SB242084,观察与计算fEPSP的反应幅值与斜率变化。同时利用双线性内插法计算出64个点的电流源(current source)与电流井(current sink),并将其转换为二维电流源密度(two-dimensional current source density, 2D-CSD)分布图。结果显示,结合fEPSP波的极相与2D-CSD成像,可见电刺激PP纤维在CA1区(腔隙分子层、锥体细胞层)和上部DG的分子层均发生突触兴奋引起的去极化,fEPSP为负向波,在空间上形成2D-CSD成像的电流井(蓝色区域)。同时,可在DG的颗粒细胞层和门部检测出正向波,形成2D-CSD成像的电流源(黄色区域),这反映了颗粒细胞在树突部位发生去极化后很快沿门向CA3传播电信号。在此基础上,给予5-HT2C受体激动剂DOI后,海马内有效突触联系(>基线20%的fEPSP)的空间网络范围显著扩大,突触传递效能显著增强。而相对应的是,给予5-HT2C受体的选择性拮抗剂SB242084,则海马内有效突触联系空间网络范围显著缩小,突触反应强度减弱。以上结果提示,内源性5-HT作用于5-HT2C受体可易化内嗅区-海马突触传递效能,扩大有效突触联系,引起突触反应的兴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TH2C受体 内嗅区-海马通路 突触传递 平面微电极阵列记录技术 大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