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6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珊疏肝化瘀治疗卒中后抑郁经验总结
1
作者 赵中倩 金珊 方向 《新疆中医药》 2024年第2期20-22,共3页
卒中后抑郁作为卒中后较为常见和较难治疗的并发症之一,对患者、家庭及社会造成较大的负担。导师金珊结合多年临证经验,认为卒中后抑郁主要以肝郁血瘀为常见病因病机,其本在肝,其标在瘀,治疗可疏肝理气以解郁,活血化瘀以通络,合理施治... 卒中后抑郁作为卒中后较为常见和较难治疗的并发症之一,对患者、家庭及社会造成较大的负担。导师金珊结合多年临证经验,认为卒中后抑郁主要以肝郁血瘀为常见病因病机,其本在肝,其标在瘀,治疗可疏肝理气以解郁,活血化瘀以通络,合理施治则肝气得舒,气机得畅,气血得调,心神得宁,痰瘀得祛,脑窍得通,疾病得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抑郁 金珊 肝郁血瘀 疏肝化瘀
下载PDF
金珊从肝论治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经验 被引量:1
2
作者 郭亚萍 金珊 +3 位作者 方向 程艾婷 王洋洋 姜姗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3期73-75,共3页
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作为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疾病之一,目前社会对其重视程度逐渐提升。中医多根据其临床表现归为“癫狂”“狂证”“癫证”“郁证”“脏躁”等范畴”。金珊主任认为肝气郁结、心神不安是导致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的主要... 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作为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疾病之一,目前社会对其重视程度逐渐提升。中医多根据其临床表现归为“癫狂”“狂证”“癫证”“郁证”“脏躁”等范畴”。金珊主任认为肝气郁结、心神不安是导致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的主要病机。临证时以疏肝理气、重镇安神为主,同时根据不同兼证特点选取相应药物,配合适当的心理调护,临床疗效肯定。故文章通过医案采撷总结金珊主任对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中医病因病机的认识和疏肝理气同时佐以重镇安神之药的用药特点及其独特的辨治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 病因病机 辨证论治 疏肝理气、重镇安神 医案
下载PDF
新医科背景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医学生理学教学模式实践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小郁 蔺美玲 +7 位作者 汪江碧 陈红梅 龙瑶 金珊 冉艳丽 方泉 强时茸 李文广 《基础医学教育》 2024年第6期450-453,共4页
新医科建设背景下医学教育目标是以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为基础,着重培养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卓越医师。该研究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通过首次创新的IPA教学模式、注重教学中的课程思政教育、逻辑思维能力培养、情... 新医科建设背景下医学教育目标是以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为基础,着重培养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卓越医师。该研究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通过首次创新的IPA教学模式、注重教学中的课程思政教育、逻辑思维能力培养、情景教学运用及课程多元化评价等教学新探索,构建医学生理学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经过5年的探索和实践,以创新教学模式促学、促教、促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一流医学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理学 教学改革 学生发展 教学模式 新医科
下载PDF
生理学实验赋能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探索
4
作者 汪江碧 陈红梅 +7 位作者 张小郁 方泉 张伟 张楠 冉艳丽 金珊 李红芳 蔺美玲 《基础医学教育》 2024年第10期866-870,共5页
医学的发展要求医生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更需拥有持续学习、紧跟前沿的能力。医学生作为未来医疗事业的中坚力量,其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尤为关键,这是奠定终身学习习惯的基石。生理学实验教学聚焦于医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精心设计自... 医学的发展要求医生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更需拥有持续学习、紧跟前沿的能力。医学生作为未来医疗事业的中坚力量,其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尤为关键,这是奠定终身学习习惯的基石。生理学实验教学聚焦于医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精心设计自主学习策略,营造充满激励与挑战的学习环境,旨在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探索,高效利用资源,促进知识内化。同时,引入自我反思与同伴评价机制,构建闭环反馈系统,增强学习的针对性与有效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创新能力,从而提升了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学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自主学习 闭环反馈
下载PDF
基于《伤寒论》针药联用治疗肾性水肿探讨
5
作者 田振涛 何振 +3 位作者 于明杰 金珊 郭雨昕 刘宏岳 《国医论坛》 2024年第3期3-5,共3页
文章对《伤寒论》六经辨证中关于水肿药物治疗与针灸疗法相结合的条文进行归纳分析,并结合现代研究及临床,探讨经方联合针灸辨治肾性水肿的临床路径,为临床上针药并用治疗肾性水肿提供参考。
关键词 肾性水肿 《伤寒论》 中药 针灸 张仲景学术学说研究
下载PDF
基于HS-SPME-GC-MS分析三种茶坯窨制桂花茶的香气成分 被引量:3
6
作者 唐梦婷 廖献盛 +6 位作者 谷梦雅 李鹏春 洪雅萍 徐梦婷 金珊 叶乃兴 张见明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7-258,共12页
为探究3种茶坯窨制桂花后的香气差异,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感官审评和香气活性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对桂... 为探究3种茶坯窨制桂花后的香气差异,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感官审评和香气活性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对桂花红茶、桂花美人茶和桂花乌龙茶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窨制后3种桂花茶中共检测出726种共有香气成分,324种差异香气成分(P<0.05)。桂花茶以杂环化合物、萜类、酯类、烃类及酮类为主,占比78.73%。桂花茶中的关键呈香成分(OAV>10)为呋喃酮、α-紫罗兰酮、芳樟醇、柠檬醛、脱氢芳樟醇、月桂醇等。其中桂花红茶主要香气成分为芳樟醇、月桂烯、α-紫罗兰酮、β-紫罗兰酮、乙酸芳樟酯、苯甲醇、月桂醇等;桂花美人茶中主要香气成分为苯乙醛、柠檬醛、脱氢芳樟醇、芳樟醇、萜品油烯、α-紫罗兰酮、β-紫罗兰酮等;桂花乌龙茶主要香气成分为α-紫罗兰酮、吲哚、β-紫罗兰酮、月桂醇等。研究表明,桂花窨制能明显改善不同茶坯香气,赋予茶坯较浓郁持久的桂花香,其中以桂花红茶的品质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花茶 窨制 香气活性值 香气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下载PDF
小贯小绿叶蝉刺吸对青心大冇美人茶香气和滋味代谢物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李明金 朱艳宇 +2 位作者 何春梅 闫佳伟 金珊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8-257,共10页
为了探究小贯小绿叶蝉刺吸对青心大冇茶树品种制作的美人茶代谢产物的影响,采用感官审评、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UPLC-Q-TOF-... 为了探究小贯小绿叶蝉刺吸对青心大冇茶树品种制作的美人茶代谢产物的影响,采用感官审评、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UPLC-Q-TOF-MS)和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技术,对无叶蝉刺吸鲜叶和叶蝉刺吸鲜叶加工而成的美人茶的感官品质和代谢物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有叶蝉刺吸的美人茶品质较好。与无刺吸美人茶相比,有刺吸美人茶中黄酮和黄酮醇及其糖苷、酚酸、茶黄素、糖苷衍生物和单宁含量增加,氨基酸、糖类和脂质含量下降。基于气味活度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确定了香叶醇、芳樟醇、β-月桂烯、水杨酸甲酯和D-柠檬烯这5种特征挥发物。该研究从植物代谢组学角度揭示了有无叶蝉刺吸的美人茶代谢产物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人茶 小贯小绿叶蝉 刺吸 香气 滋味 代谢物
下载PDF
北苑贡茶茶树种质遗传多样性及其与青心乌龙茶树的亲缘关系 被引量:1
8
作者 刘财国 吕水源 +6 位作者 于文涛 潘宏英 王攀 严林华 朱艳宇 金珊 叶乃兴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35-943,共9页
为更好地发掘、保护和利用北苑贡茶茶树种质资源,采用EST-SNP分子标记技术对北苑贡茶种质遗传多样性及其与青心乌龙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筛选出49个多态性强的SNP位点,适用于鉴定北苑贡茶茶树种质基因分型以及分析其与青心乌龙的亲缘关... 为更好地发掘、保护和利用北苑贡茶茶树种质资源,采用EST-SNP分子标记技术对北苑贡茶种质遗传多样性及其与青心乌龙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筛选出49个多态性强的SNP位点,适用于鉴定北苑贡茶茶树种质基因分型以及分析其与青心乌龙的亲缘关系,并进行PCoA主成分分析、层级进化树构建和遗传距离分析。结果表明,北苑贡茶茶树种质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6个茶树种质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为0.021~0.137;北苑贡茶核心产地福建省建瓯市东峰镇的百年乌龙茶园为有性茶树-无性茶树混合种植的古茶园;青心乌龙茶树(中国台湾)、矮脚乌龙茶树(武夷山)与北苑贡茶的百年乌龙茶树种质亲缘关系密切。根据亲缘关系分析推测,青心乌龙茶树(中国台湾)、软枝乌龙茶树(中国台湾)和矮脚乌龙茶树(武夷山)可能均源自建瓯北苑贡茶产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苑贡茶 青心乌龙 茶树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不同烘焙次数对美人茶风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丁凤娇 李元朝 +6 位作者 柳紫琼 李鹏春 闫佳伟 袁雨薇 林进龙 李鹏铭 金珊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51-565,共15页
【目的】比较不同烘焙次数对美人茶风味品质的影响,为美人茶烘焙工艺优化及品质提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室内自然萎凋和室外日光萎凋2种方式制成的金萱和青心大冇美人茶为试验材料,采用感官审评和生化成分检测对不同烘焙次数的金... 【目的】比较不同烘焙次数对美人茶风味品质的影响,为美人茶烘焙工艺优化及品质提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室内自然萎凋和室外日光萎凋2种方式制成的金萱和青心大冇美人茶为试验材料,采用感官审评和生化成分检测对不同烘焙次数的金萱和青心大冇美人茶进行品质分析,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方法对烘焙美人茶的挥发性物质进行鉴定和分析。【结果】感官审评结果显示,随着烘焙次数的增加,2种美人茶汤滋味更醇厚,口感更顺滑;茶汤香气由开始的清香转为轻蜜香,再到蜜香,逐渐形成美人茶果蜜香和花蜜香的香气特征。生化成分测定结果显示,烘焙2次后,室外萎凋金萱和青心大冇美人茶中茶多酚含量分别由24.225%和20.461%下降至22.210%和19.015%;在室内和室外萎凋的青心大冇美人茶中,随着烘焙次数的增加,茶褐素含量由2.540%和2.801%下降至2.343%和1.967%;水浸出物和茶黄素含量在第2次烘焙金萱美人茶中显著增加(P<0.05)。挥发性物质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烘焙次数美人茶中共鉴定出151种挥发性物质,包括醇类35种、醛类25种、酯类29种、烯烃类21种、酮类17种和其他类24种。依据OPLS-DA分析,筛选变量重要性投影大于1(VIP>1)的物质为差异挥发性物质,在第1次和第2次烘焙金萱美人茶中分别筛选出18和19种差异挥发性物质,在第1次和第2次烘焙青心大冇美人茶中分别筛选出25和36种差异挥发性物质。其中香叶醇、苯乙醇、芳樟醇、(Z)-氧化芳樟醇(呋喃类)、二氢芳樟醇、苯甲醛和水杨酸甲酯是不同烘焙次数美人茶中的关键香气化合物,其含量的上升形成美人茶的蜜香和花果香。经2次烘焙后,金萱美人茶中的香气物质总含量增加1.3~2.5倍,青心大冇美人茶香气物质总含量增加1.2~1.8倍。【结论】烘焙有助于改善美人茶的香气品质,使其滋味更醇柔,口感更顺滑,整体风味品质得到明显提升,以烘焙2次后的美人茶品质更佳,蜜香更显,滋味更甘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人茶 烘焙 香气 滋味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下载PDF
茶树叶片黄化变异相关的CAB基因家族鉴定及关键基因挖掘
10
作者 钟思彤 张亚真 +6 位作者 游小妹 陈志辉 孔祥瑞 林郑和 伍慧妮 金珊 陈常颂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5-192,共18页
捕光叶绿素a/b结合蛋白(Light-harvesting chlorophyll a/b binding protein,CAB)基因家族成员在植物叶片黄化变异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铁观音(Camellia sinensis Tieguanyin)基因组数据对CAB基因家族进行了筛选,并进行了生物信... 捕光叶绿素a/b结合蛋白(Light-harvesting chlorophyll a/b binding protein,CAB)基因家族成员在植物叶片黄化变异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铁观音(Camellia sinensis Tieguanyin)基因组数据对CAB基因家族进行了筛选,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和表达模式分析;进一步以不同黄化、绿叶茶树品种(系)为材料,通过基因克隆和qRT-PCR,分析CABs基因的表达特性,结合叶色参数和叶绿素SPAD值的相关性分析筛选出与茶树黄化变异相关的关键CAB基因。结果表明,共鉴定到25个CAB基因家族成员,其氨基酸长度为167~337个,蛋白分子质量为18.5~37.1 kDa,大部分CAB成员属于稳定性蛋白和疏水性蛋白,并且亚细胞定位预测在叶绿体上;根据进化关系25个CAB家族成员分为13个亚家族,Lhcb1亚族的成员数量最多;启动子分析显示,CAB家族成员启动子中包含大量的光响应元件,还有其他与植物生长发育、激素和逆境胁迫响应相关的元件。从茶树中克隆Lhcb1亚家族成员,通过序列比对筛选出CAB1、CAB6和CAB7基因;表达分析显示,CAB1、CAB6和CAB7基因都具有组织表达特异性,在芽、叶和果实中表达量较高,并能响应多种逆境胁迫。qRT-PCR分析发现,CAB1、CAB6和CAB7基因在黄、绿茶树的叶片中具有一致的表达特性:与正常绿叶相比,黄化叶片中的CABs基因表达均显著下调;通过与叶色参数和叶绿素SPAD值的相关性分析,发现CAB1、CAB6和CAB7表达量与叶色参数a、b、L值以及叶绿素SPAD值均呈极显著相关(P<0.01),其中CAB1的基因表达量与叶色相关参数和叶绿素SPAD值的相关性最显著;烟草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CAB1在细胞核、细胞膜和叶绿体上均有分布。以上研究初步解析了茶树CAB家族成员的基本特征,挖掘出与茶树叶色变异紧密相关CAB基因,后续可作为候选关键基因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茶树叶色变异的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捕光叶绿素a/b结合蛋白 叶色黄化变异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下载PDF
清香型铁观音香气与滋味的化学品质解析
11
作者 何春梅 李明金 +4 位作者 李新月 叶乃兴 陈成聪 高水练 金珊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57-167,共11页
以清香型铁观音为实验材料,通过茶叶感官审评方法和感官属性定量描述分析,构建不同产地清香型铁观音香气及滋味品质风味轮;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检测、生化成分测定、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计量学统计分析等手段,明确形成清... 以清香型铁观音为实验材料,通过茶叶感官审评方法和感官属性定量描述分析,构建不同产地清香型铁观音香气及滋味品质风味轮;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检测、生化成分测定、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计量学统计分析等手段,明确形成清香型铁观音香气和滋味的成分组成;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探究香气和滋味成分与清香型铁观音香气和滋味属性的相关关系;通过呈味物质品评实验验证滋味成分与滋味属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清香型铁观音的感官品质具有地域特性,香气物质以萜类为主,其次是酯类;含水量、水浸出物含量、茶多酚总量和茶黄素含量是评价清香型铁观音滋味品质的主要生化因子。本研究结果揭示了清香型铁观音香气和滋味的地域特性,解析了清香型铁观音香气和滋味的化学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香型铁观音 香气 滋味 感官属性 关联分析 化学构成
下载PDF
茉莉花PAL基因家族的多基因组鉴定与表达分析
12
作者 张宇航 谷梦雅 +3 位作者 洪雅萍 林宏政 金珊 叶乃兴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3-414,共12页
为深入探究茉莉花PAL基因家族的功能及在香气成分形成中的作用,本研究以福州单瓣茉莉花、双瓣茉莉花和重瓣茉莉花基因组数据为基础,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JsPAL基因家族进行多基因组分析。结果表明,在单瓣茉莉花... 为深入探究茉莉花PAL基因家族的功能及在香气成分形成中的作用,本研究以福州单瓣茉莉花、双瓣茉莉花和重瓣茉莉花基因组数据为基础,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JsPAL基因家族进行多基因组分析。结果表明,在单瓣茉莉花、双瓣茉莉花和重瓣茉莉花全基因组中分别鉴定出4个、1个和4个PAL家族基因,JsPAL家族成员均具有丙氨酸-丝氨酸-甘氨酸(Ala-Ser-Gly)组成的三肽活性中心。共线性分析发现单瓣茉莉花、重瓣茉莉花和拟南芥的PAL基因间的共线性关系与双瓣茉莉花相比更强;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显示,JsPAL基因家族分布在2个亚家族中。JsPAL基因启动子区域存在大量与胁迫响应、激素响应、光响应和植物生长相关的顺式调控元件。荧光定量分析结果表明,JsPAL在茉莉花组织中存在特异性表达,多数JsPAL在花中的相对表达量高于其他组织;大多数JsPAL基因在福州单瓣茉莉花中的相对表达量高于双瓣茉莉花;福州单瓣茉莉花中SP_JsPAL2、SP_JsPAL4、MP_JsPAL1和MP_JsPAL3在其花朵预开放期(F3)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时期,双瓣茉莉花中DP_JsPAL1在F3阶段的相对表达量也较高;SP_JsPAL1和SP_JsPAL2与2-苯乙醇和苯乙醛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其中SP_JsPAL1还与苯甲醛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说明,JsPAL可能在茉莉花的发育中起重要作用,SP_JsPAL2、SP_JsPAL4、MP_JsPAL1、MP_JsPAL3和DP_JsPAL1可能对福州单瓣茉莉花、双瓣茉莉花的香气成分形成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SP_JsPAL1可能对福州单瓣茉莉鲜灵香气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茉莉花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 表达分析 多基因组
下载PDF
基于HS-SPME-GC-MS分析不同包揉方式安溪黄金桂乌龙茶香气成分
13
作者 任卫威 徐梦婷 +5 位作者 陈文贤 谷梦雅 曾珊珊 金珊 陈百文 叶乃兴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263-271,共9页
为探究不同包揉方式安溪黄金桂乌龙茶的香气品质特征,本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与质谱联用技术(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结合茶叶感官审评,对包揉和压... 为探究不同包揉方式安溪黄金桂乌龙茶的香气品质特征,本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与质谱联用技术(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结合茶叶感官审评,对包揉和压揉安溪黄金桂香气成分进行分析。感官审评结果表明,包揉安溪黄金桂花香明显带果香,压揉安溪黄金桂花香明显带蜜香。通过HS-SPME-GC-MS技术共检测出605种茶叶香气成分,以VIP>1,P<0.05为条件筛选出49个主要差异香气物质;结合香气活性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和香气特征影响值(Aroma character impact value,ACI)分析表明,压揉安溪黄金桂中苯乙醛和β-罗勒烯的OAV较高,是压揉安溪黄金桂呈现花蜜香气的特征香气物质;包揉安溪黄金桂中橙花叔醇、丁酸叶醇酯、异丁酸香叶酯和吲哚的OAV较为突出,是包揉安溪黄金桂花果香气的特征香气物质。本研究结果有助于阐明安溪黄金桂乌龙茶的香气品质特征,为安溪黄金桂生产及其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溪黄金桂 香气特征 感官审评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HS-SPME-GC-MS)
下载PDF
长期驱铜治疗的肝豆状核变性患儿生长发育情况观察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4
作者 龚成亮 方向 +1 位作者 金珊 孙正涛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7期79-82,共4页
目的观察长期接受驱铜治疗的肝豆状核变性(HLD)患儿生长发育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长期驱铜治疗的HLD患儿53例作为观察组,同期体检健康儿童53例作为对照组。收集受试者临床资料,采用Epiinfo7.5.3软件计算获得两组年龄别身高Z评... 目的观察长期接受驱铜治疗的肝豆状核变性(HLD)患儿生长发育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长期驱铜治疗的HLD患儿53例作为观察组,同期体检健康儿童53例作为对照组。收集受试者临床资料,采用Epiinfo7.5.3软件计算获得两组年龄别身高Z评分(HAZ)、年龄别体质量Z评分(WAZ)、年龄别BMI Z评分(BAZ)以评价儿童营养状况,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评价两组儿童心理行为情况。采用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HLD患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身高、体质量、BMI、HAZ、WAZ、BAZ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社交退缩、多动、攻击性、违纪评分及心理行为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抑郁、交往不良、体诉、强迫性、分裂样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服药依从性、家庭平均月收入是长期驱铜治疗HLD患儿HAZ、WAZ、BAZ的影响因素,父母文化程度、服药信念是HLD患儿心理行为的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服药依从性、家庭平均月收入是患儿身高、体质量及BMI水平的影响因素,服药信念、父母文化程度是患儿心理行为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儿童 驱铜治疗 生长发育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头针配合体针治疗脑型肝豆状核变性痉挛性肌张力障碍的临床研究
15
作者 郑晓钰 秦雨 +1 位作者 金珊 方向 《上海针灸杂志》 CSCD 2024年第5期516-520,共5页
目的观察头针配合体针治疗脑型肝豆状核变性痉挛性肌张力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脑型肝豆状核变性痉挛性肌张力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接受基础驱铜治疗,对照组加用口服巴氯芬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 目的观察头针配合体针治疗脑型肝豆状核变性痉挛性肌张力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脑型肝豆状核变性痉挛性肌张力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接受基础驱铜治疗,对照组加用口服巴氯芬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头针配合体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改良Ashworth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简易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MAS、ADL及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上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MAS、ADL及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针配合体针是一种治疗脑型肝豆状核变性痉挛性肌张力障碍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头针 肝豆状核变性 肌张力障碍 针药并用
下载PDF
miRNAs在特应性皮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16
作者 王素洁 朱莲花 +1 位作者 金哲虎 金珊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58-60,共3页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 AD)是一种以反复瘙痒及湿疹样皮肤损伤为典型临床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近年来已成为疾病负担较重的非致命性皮肤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1]).AD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表皮屏障缺陷、免疫失调及遗...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 AD)是一种以反复瘙痒及湿疹样皮肤损伤为典型临床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近年来已成为疾病负担较重的非致命性皮肤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1]).AD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表皮屏障缺陷、免疫失调及遗传易感性为当前的机制研究方向^([2]).微小RNA(MicroRNAs,miRNAs)是短的单链RNA分子,其在转录后水平上控制基因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MIRNAS 表皮屏障缺陷 免疫失调 表观遗传
下载PDF
脑型HLD冲动控制障碍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
17
作者 孙正涛 方向 +1 位作者 金珊 龚成亮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第10期105-109,共5页
目的 探讨脑型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 HLD)患者冲动控制障碍(impulse control disorders, ICD)临床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收集2023年4~10月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中心住院治疗的89例脑型HLD患... 目的 探讨脑型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 HLD)患者冲动控制障碍(impulse control disorders, ICD)临床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收集2023年4~10月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中心住院治疗的89例脑型HLD患者,根据明尼苏达冲动障碍访谈量表将其分为ICD组与对照组,评估患者神经功能(unified Wil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 UWDRS-Ⅰ)、肝脏功能(UWDRS-Ⅱ)、认知(minimum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睡眠(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焦虑(hamilton anxiety scale, HAMA)、抑郁(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服用药物依从性(eight-item moriskymedication adherence scale, MMAS-8);单因素和多因素前进法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患者ICD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44例患者存在ICD,其中表现为刻板行为、强迫性购物比例较高。ICD组UWDRS-Ⅰ、UWDRS-Ⅱ、PSQI、HAMD、HA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ICD组MMSE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ICD组较对照组发病年龄小、病程长(P<0.05),两组在受教育程度、吸烟史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受教育程度高是脑型HLD患者发生ICD的保护因素(P<0.05),UWDRS-Ⅰ评分高是脑型HLD患者发生IC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脑型HLD患者ICD表现为刻板行为、强迫性购物占比较高,ICD患者中存在焦虑、抑郁、认知障碍和睡眠障碍的比例明显偏高,受教育程度低、神经症状严重的脑型HLD患者更容易发生IC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冲动控制障碍 发生机制 危险因素 LOGISTIC模型
下载PDF
加州鲈白云病的病原及血液病理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7
18
作者 金珊 王国良 +2 位作者 赵青松 陈惠群 陈寅儿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4-188,共5页
从患白云病的濒死加州鲈体内分离到一株细菌 0 1314 1,经人工感染试验及API2 0NE系统鉴定 ,认为该病原菌为洋葱霍尔德氏菌 (Burkholcepacid)。血液生化指标检测显示 ,与健康鱼相比 ,患病鱼的血糖、总蛋白、尿素、肌酐、胆固醇、K+ 、N... 从患白云病的濒死加州鲈体内分离到一株细菌 0 1314 1,经人工感染试验及API2 0NE系统鉴定 ,认为该病原菌为洋葱霍尔德氏菌 (Burkholcepacid)。血液生化指标检测显示 ,与健康鱼相比 ,患病鱼的血糖、总蛋白、尿素、肌酐、胆固醇、K+ 、Na+ 、Cl-等指标以及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等血清酶类发生显著改变 ,说明经洋葱霍尔德氏菌感染后 ,加州鲈肝、肾、肌肉等重要组织已发生病变 ,机体正常生理功能严重失调。药敏实验结果表明 :复方新诺明、丁胺卡那霉素、磺胺甲基异唑、妥布霉素、林可霉素等 5种化学疗剂及五倍子、乌梅、五味子等 3种中草药对该病原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病原菌 感染后 正常 药对 体内 丁胺卡那霉素 加州鲈 白云病 洋葱
下载PDF
不同萎凋方式美人茶酶促加工阶段的香气变化
19
作者 丁凤娇 袁雨薇 +4 位作者 李元朝 林进龙 闫佳伟 李鹏春 金珊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69-482,共14页
为了探究室内自然萎凋和室外日光萎凋美人茶酶促加工阶段的香气变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美人茶酶促加工阶段过程样中收集的挥发物进行分析。利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 为了探究室内自然萎凋和室外日光萎凋美人茶酶促加工阶段的香气变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美人茶酶促加工阶段过程样中收集的挥发物进行分析。利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方法筛选差异挥发物。结果表明,两种萎凋方式的美人茶在加工过程不同阶段的差异挥发物具有相似性,其中正己醇、反-2-己烯-1-醇、顺-3-己烯-1-醇、香叶醇、异戊酸己酯、顺-3-己烯醇丁酸酯、丁酸己酯、N-丁酸(反-2-己烯基)酯、芳樟醇氧化物-呋喃型、芳樟醇等随着加工的进行,含量呈上升趋势,是形成美人茶香气品质的前期物质基础;而2-己烯醛、(E)-2-己烯基-2-甲基丁酸酯、(E)-3-己烯基丁酸酯、己酸乙酯和乙酸叶醇酯等物质含量随着加工的进行不断下降。挥发物测定结果表明,两种萎凋方式美人茶加工阶段的挥发性成分种类差别不大,主要是含量存在差别,多数挥发性成分含量在室外日光萎凋美人茶中更丰富。本研究旨在探讨美人茶在酶促加工阶段的香气变化规律,以期为美人茶的加工工艺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提高美人茶的风味品质和经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人茶 酶促加工 气相色谱-质谱法 香气 萎凋方式
下载PDF
海水网箱养殖大黄鱼弧菌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49
20
作者 金珊 王国良 +2 位作者 赵青松 郑天伦 陈寅儿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7-19,共3页
2000年5月~2003年11月,采用实地调查、取样及从各县水产技术推广站获取流行病学资料等方法,跟踪调查了浙江省沿海12个海水网箱养殖场大黄鱼弧菌病的发病情况,并对患病濒死大黄鱼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及病理学观察。研究结果表明:该病发... 2000年5月~2003年11月,采用实地调查、取样及从各县水产技术推广站获取流行病学资料等方法,跟踪调查了浙江省沿海12个海水网箱养殖场大黄鱼弧菌病的发病情况,并对患病濒死大黄鱼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及病理学观察。研究结果表明:该病发病率高、发病范围广,流行时间为6~10月份,7~8月份为高峰期,一般死亡率为30%~40%,最高可达80%以上。主要病原为溶藻弧菌(Vibrioalginolyticus)和哈氏弧菌(V harveyi),可引起大黄鱼肝、肾、脾等组织严重病变。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养殖密度过高、养殖环境条件恶化,夏季高温使得弧菌大量繁殖,在鱼体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损伤时,诱发了疾病的爆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网箱养殖 海水 弧菌病 流行病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