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代诗文概说 被引量:2
1
作者 钟尚钧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9年第1期5-8,13,共5页
关键词 明代 中国 李贽 刘基 宋濂 散文 诗歌 公安派 高启 文学复古运动
下载PDF
古代诗歌中的草 被引量:2
2
作者 钟尚钧 《阿坝师专学报》 2001年第1期10-14,共5页
古代诗歌中的草 ,历史久远 ,内容丰富多样。草在诗歌中用途甚广 :( 1)以草起兴 ;( 2 )以草布景 ;( 3)借草抒情。诗人们借草来抒写离情别绪 ,反映其对故乡、朋友、情人的思念 ,在作品中最多。有些诗人借草来反映时间意识与生命意识 ,表... 古代诗歌中的草 ,历史久远 ,内容丰富多样。草在诗歌中用途甚广 :( 1)以草起兴 ;( 2 )以草布景 ;( 3)借草抒情。诗人们借草来抒写离情别绪 ,反映其对故乡、朋友、情人的思念 ,在作品中最多。有些诗人借草来反映时间意识与生命意识 ,表现他们的历史观和人生观。那些诗歌中意象是多种多样的。古代咏草的诗歌 ,可供我们学习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文学研究 诗歌 文学形象 "草" 作用 起兴 布景 抒情
下载PDF
读《古代汉语》有感
3
作者 钟尚钧 《中国大学教学》 1990年第5期18-19,共2页
余行达教授主编的《古代汉语》,由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了。这部由国家教委统一部署编写的全国师专古代汉语教材,知识系统,立论正确,观点新颖,语言简洁。
关键词 《古代汉语》 余行 知识系统 汉语语法研究 说文解字序 语法特点 马氏文通 修辞现象 程度副词 语法现象
下载PDF
钟、钟声与古代诗歌
4
作者 钟尚钧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01年第S1期14-16,共3页
钟在中国的历史特别古老而悠久。早期的钟,是帝王贵族的乐器,逐渐用于祭祀,后来进入山林寺庙。随着时代的变化,钟声的内涵具有了丰富性和多样性。钟声或昭示时间,或造成幽静境界,或显示一种庄严性,等等。诗人借钟声创造出多种多样的诗,... 钟在中国的历史特别古老而悠久。早期的钟,是帝王贵族的乐器,逐渐用于祭祀,后来进入山林寺庙。随着时代的变化,钟声的内涵具有了丰富性和多样性。钟声或昭示时间,或造成幽静境界,或显示一种庄严性,等等。诗人借钟声创造出多种多样的诗,表达思想,抒写感情,使其具有现实内容和人生意义,以及艺术品格或宗教品格。古代诗歌中的钟声,把我们的心灵牵引到历史的远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 现实 境界 变化
下载PDF
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略谈苏轼的散文
5
作者 钟尚钧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00年第z1期7-9,共3页
苏轼的散文,主要特点是随物赋形,如行云流水,文理自然,姿态横生.苏轼的散文,大体上分为议论文和记叙文.议论文有深刻独到的见解,雄辩的特色,能摆脱传统说法,自出新意,而又切合实际.记叙文不拘一格,情文并茂,多姿多彩,具有鲜明的个性.他... 苏轼的散文,主要特点是随物赋形,如行云流水,文理自然,姿态横生.苏轼的散文,大体上分为议论文和记叙文.议论文有深刻独到的见解,雄辩的特色,能摆脱传统说法,自出新意,而又切合实际.记叙文不拘一格,情文并茂,多姿多彩,具有鲜明的个性.他的游记散文,开拓了表现范围.带来了文体的新变化.他的小品文是明代小品文的前驱.他的<赤壁赋>是新体散文赋的佳作,标志着散文赋的成熟.他的传记散文能绘形传神,刻画人物的个性.苏轼还十分讲究意境的创造.苏轼散文的成功,得益于丰富的生活经验,广博的文化知识,有敏锐的思维能力和卓越的写作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 文体 意境
下载PDF
人似飞鸿踏雪泥——读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6
作者 钟尚钧 《阅读与写作》 2002年第9期12-12,共1页
宋仁宗嘉佑元年(1056)三月,二十一岁的苏轼,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离别故乡,去京城参加秋试。他们由阆中经褒斜,入凤翔,次长安,出关中。到河南时,马匹累死了,改为骑驴。到渑池县时,投宿佛寺,并在老僧奉闲舍中题诗壁上留念。五... 宋仁宗嘉佑元年(1056)三月,二十一岁的苏轼,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离别故乡,去京城参加秋试。他们由阆中经褒斜,入凤翔,次长安,出关中。到河南时,马匹累死了,改为骑驴。到渑池县时,投宿佛寺,并在老僧奉闲舍中题诗壁上留念。五年之后,苏轼首次出任外省官职,任凤翔签判,再次经过渑池时,奉闲老僧已死,当年题诗的墙壁已败坏坍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离别 怀旧 苏辙 故乡 苏洵 官职 关中 佛寺 长安
下载PDF
四园·诗·酒与陶渊明
7
作者 钟尚钧 《阅读与写作》 1998年第4期6-7,共2页
东晋末年的陶渊明写有较多的田园诗,因此人们称他为田园诗人、但是把他拘囿于田园范围之内,却是不全面的。陶渊明还写有言志诗、咏史诗、哲理诗、表述生死观的诗、反映社会不合理现象的诗,等等。然而,又不可否认,陶渊明最有代表性的、... 东晋末年的陶渊明写有较多的田园诗,因此人们称他为田园诗人、但是把他拘囿于田园范围之内,却是不全面的。陶渊明还写有言志诗、咏史诗、哲理诗、表述生死观的诗、反映社会不合理现象的诗,等等。然而,又不可否认,陶渊明最有代表性的、在文学发展史上地位最突出的作品是他的田园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 田园诗人 田园生活 咏史诗 哲理诗 言志诗 质性自然 代表性 自然美 作品
下载PDF
美景如画 词约意丰——范成大《横塘》赏读
8
作者 钟尚钧 《阅读与写作》 1998年第3期7-8,共2页
宋代诗人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别号石湖居士,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他二十九岁考中进士后,过了三十年的仕宦生活。晚年去职,归居石湖。范成大的诗,清丽精致,题材广泛,现实性强。其田园诗,从多方面描写农民生活,反映农村面貌,... 宋代诗人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别号石湖居士,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他二十九岁考中进士后,过了三十年的仕宦生活。晚年去职,归居石湖。范成大的诗,清丽精致,题材广泛,现实性强。其田园诗,从多方面描写农民生活,反映农村面貌,尤为人们所称道。《横塘》这首诗,是他入仕前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成大 横塘 三十年 石湖居士 田园诗 宋代诗人 苏州市 江苏省 中进士 题材
下载PDF
以少总多 意境深广——蒋捷《虞美人》词赏析
9
作者 钟尚钧 《阅读与写作》 1996年第12期9-9,共1页
诗词是以少胜多的艺术。作者反映社会生活,必须经过选择、加工、提炼,采撷最突出最典型的材料,摄取最生动最感人的部分。这种以点写面、以少总多的艺术技巧,蒋捷的《虞美人》词获得充分的体现。词云: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 诗词是以少胜多的艺术。作者反映社会生活,必须经过选择、加工、提炼,采撷最突出最典型的材料,摄取最生动最感人的部分。这种以点写面、以少总多的艺术技巧,蒋捷的《虞美人》词获得充分的体现。词云: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 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虞美人 蒋捷 艺术技巧 社会生活 少年 红烛 西风 江湖 赏析 民族意识
下载PDF
“点化”的运用
10
作者 钟尚钧 《阅读与写作》 1995年第3期39-40,共2页
“点化”,原指古代方士的点金术。《五灯会元》载灵照禅师有“还丹一粒,点化成金”之妙。后借指诗词创作吸收前人成句作加工创造的手法,又称“换骨”。葛立方《韵语阳秋》说:“诗家有换骨法,谓用古人意而点化之使加工也。”
关键词 成句 古人 语言材料 韵语阳秋 诗词创作 黄庭坚 葛立方 语句 运用 境界
下载PDF
妙用无穷的“对比”
11
作者 钟尚钧 《阅读与写作》 1994年第8期30-31,共2页
在文学作品中,经常运用对比手法。善与恶、美与丑、悲与喜、爱与恨、今与昔、盛与衰……一经对比,便泾渭分明,妍媸毕现,使作品的感情抒写得更为强烈,倾向性表现得更加鲜明,主旨更为突出,从而产生巨大的艺术感染力和震撼力。运用对比,在... 在文学作品中,经常运用对比手法。善与恶、美与丑、悲与喜、爱与恨、今与昔、盛与衰……一经对比,便泾渭分明,妍媸毕现,使作品的感情抒写得更为强烈,倾向性表现得更加鲜明,主旨更为突出,从而产生巨大的艺术感染力和震撼力。运用对比,在古典诗词中屡见不鲜。例如众所周知的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诗词 美与丑 爱与恨 文学作品 艺术感染力 善与恶 倾向性 无穷 杜甫 二十年
下载PDF
秦观词的艺术特点
12
作者 钟尚钧 《阿坝师专学报》 1993年第1期22-29,共8页
关键词 秦观 宋词 中国 婉约派 艺术特点 生平事迹 《好事近》 《浣溪沙》
下载PDF
佛道思想对古代诗歌的影响
13
作者 钟尚钧 《阿坝师专学报》 1992年第2期19-22,38,共5页
关键词 佛教 道德 中国 古代诗歌 宗教 唐代 宋代 文学评论
下载PDF
诗词艺术浅说(三则)
14
作者 钟尚钧 《阿坝师专学报》 1991年第13期8-15,共8页
关键词 审美特征 诗眼 色彩美 创作方法 开头 结尾 诗歌创作 词眼
全文增补中
略谈王安石的文学创作
15
作者 钟尚钧 《阿坝师专学报》 1990年第12期12-18,共7页
关键词 王安石 文学创业 中国 北宋 散文 诗歌 杂文
全文增补中
略谈黄轼的文学创作
16
作者 钟尚钧 《阿坝师专学报》 1989年第11期19-25,共7页
关键词 苏轼 文学创作 北宋 文学家 议论性散文 记叙性散文 诗歌
下载PDF
汉大赋的兴盛与泯灭
17
作者 钟尚钧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2期30-31,38,共3页
赋,起源于《诗经》,至《楚辞》扩大规模。在汉代,赋作大盛。其时,占据文学主流的是散体大赋。汉大赋的兴盛有种种原因:(1)文学的发展;(2)时代的需要;(3)统治者的提倡与奖励。至汉代后期,散体大赋日益脱离现实和人民,缺乏深刻的思想和真... 赋,起源于《诗经》,至《楚辞》扩大规模。在汉代,赋作大盛。其时,占据文学主流的是散体大赋。汉大赋的兴盛有种种原因:(1)文学的发展;(2)时代的需要;(3)统治者的提倡与奖励。至汉代后期,散体大赋日益脱离现实和人民,缺乏深刻的思想和真实的感情,失去了它的社会作用;又由于它的形式陈旧呆板,不能给读者以新的感受,因之失去了吸引力。至汉末,抒情小赋盛行,汉大赋就消失了它的辉煌。它终于因时代而兴,随时代而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源 汉代 汉大赋 文学发展 诗歌创作
下载PDF
诗才史笔众体兼擅-杜甫及其诗歌概说
18
作者 钟尚钧 《阿坝师专学报》 1996年第1期29-32,共4页
关键词 杜甫 诗歌 唐代 中国 现实主义 爱国主义思想 五七言律诗
下载PDF
夕阳芳草寻常物 解用都成绝妙词-李叔同《送别》笺说
19
作者 钟尚钧 《阿坝师专学报》 1996年第2期6-8,共3页
关键词 李叔同 《送别》 歌曲 歌词 中国 文学作品
下载PDF
略谈周邦彦的词
20
作者 钟尚钧 《阿坝师专学报》 1992年第1期15-21,共7页
关键词 周邦彦 宋词 中国 文学评论 《瑞龙吟》 《兰陵王·柳》 《点绎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