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优异常规粳稻亲本组合选配方法及其育种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杜灿灿 景德道 +7 位作者 胡庆峰 曾生元 李闯 钱华飞 余波 孙立亭 林添资 龚红兵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6-65,共10页
【目的】在了解表型与基因型差异的基础上同时对候选常规粳稻亲本进行分类,随后结合育种亲本选配四大原则进行优异亲本选配,为常规粳稻育种提供一种亲本组合选配方法。【方法】以江苏省自主选育水稻品种为材料,考察34个品种的42个表型性... 【目的】在了解表型与基因型差异的基础上同时对候选常规粳稻亲本进行分类,随后结合育种亲本选配四大原则进行优异亲本选配,为常规粳稻育种提供一种亲本组合选配方法。【方法】以江苏省自主选育水稻品种为材料,考察34个品种的42个表型性状,并利用41对SSR标记对以上34个品种进行基因型鉴定。通过表型值与基因型值分别计算欧几里得距离、遗传相似系数,采用Ward.D法、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农艺性状、品质性状的遗传相似性分析表明,大部分试验品种的遗传基础背景比较相近,但SSR标记的遗传相似性分析显示34个品种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39~0.95,表明江苏不同单位育成的品种遗传背景仍存在不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群间农艺性状、品质、等位基因差异与不同生态型不存在明显关系。AMOVA分析显示试验品种96.19%的遗传变异来源于群体内。【结论】不同聚类结果得到的类群不完全一致,将农艺性状、品质性状、SSR标记的聚类结果结合起来对亲本进行分类更有利于增加亲本选配的精确度、减少育种工作量、提高育种效率。本研究应用多种指标聚类方法进行常规粳稻亲本选配,在镇稻18号与盐稻11号组合中,选育出大量优异中间材料,并育成了不同生态型新品种镇稻23号、镇稻32号和镇稻33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粳稻 亲本组合选配 遗传相似性分析 聚类分析 AMOVA分析
下载PDF
基于BSA-seq的一个苗期黄化转绿突变体基因定位
2
作者 杜灿灿 曾生元 +10 位作者 景德道 胡庆峰 李闯 钱华飞 林添资 余波 孙立亭 周义文 杨军 韩华新 龚红兵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3-60,共8页
叶片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场所,叶色突变往往制约水稻具有充足的源,研究叶色突变体对选育高光效品种以及进一步解析叶色调控的分子机制均具有重要意义。以育种中间材料苗期叶片黄化转绿突变体gry为对象,对其进行主要农艺性状分析,... 叶片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场所,叶色突变往往制约水稻具有充足的源,研究叶色突变体对选育高光效品种以及进一步解析叶色调控的分子机制均具有重要意义。以育种中间材料苗期叶片黄化转绿突变体gry为对象,对其进行主要农艺性状分析,并对其突变性状进行遗传分析、基因定位。结果显示,该突变体3叶期前植株呈淡黄色至白色,4叶期变绿,除成熟期株高显著高于野生型以外,其他主要农艺性状均无显著差异。通过遗传分析确定该突变体的黄化转绿表型受隐性单基因控制。利用gry突变体与野生型的F_(2)群体构建混池,通过BSA-seq的ΔSNP-index和ED 2种算法进行基因定位,结果显示gry基因被定位在22.23~26.77 Mb区间内。在该区间内开发KASP标记对62个F_(2)黄化转绿单株进行验证与连锁分析,验证gry基因在21.18~25.30 Mb区间内。基于定位区间,结合基因注释数据库与水稻基因变异数据库推测候选基因为LOC_Os03g40020,测序表明该基因在第1768位发生单碱基T缺失,导致编码的氨基酸大量改变而产生功能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期黄化转绿突变体 BSA-seq ΔSNP-index算法 ED算法
下载PDF
水稻新品种镇稻14号的丰产稳产性及其利用 被引量:8
3
作者 钱华飞 周义文 +5 位作者 李闯 林添资 景德道 龚红兵 刁立平 盛生兰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2-53,共2页
以2008—2010年江苏省水稻新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为分析资料,采用高稳系数法,结合产量变异系数和适应度,对镇稻14号和对照淮稻9号进行比较,结果在2008—2010年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镇稻14号的平均产量分别为9 394.20、9 793.50... 以2008—2010年江苏省水稻新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为分析资料,采用高稳系数法,结合产量变异系数和适应度,对镇稻14号和对照淮稻9号进行比较,结果在2008—2010年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镇稻14号的平均产量分别为9 394.20、9 793.50、9 169.50 kg/hm2,比对照分别增产5.74%、9.87%、6.20%;高稳系数分别为89.78%、96.56%、93.70%,均大于对照;产量变异系数分别为4.23%、3.27%、2.89%,均小于对照;适应度分别为88.9%、100%、100%,均大于对照。镇稻14号是一个高产、稳产、丰产性好的迟熟中粳稻新品种,具有较好的广适性,增产潜力大,适宜在苏中、苏南及相应中高产地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稻14号 高稳系数 丰产 稳产
下载PDF
镇稻15号特征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钱华飞 景德道 +3 位作者 林添资 龚红兵 余波 盛生兰 《北方水稻》 CAS 2012年第1期67-68,共2页
镇稻15号是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早熟晚粳水稻新品种,2011年3月通过审定。该品种品质优良,抗性强,丰产稳产性好,产量潜力大,熟期适中。栽培中应注意适期播种、适时移栽密植、科学管理肥水、加强病虫草害的防治工作等。
关键词 镇稻15号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水稻镇糯19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10
5
作者 钱华飞 景德道 +7 位作者 周义文 林添资 余波 龚红兵 李闯 曾生元 张小明 盛生兰 《浙江农业科学》 2015年第11期1810-1812,共3页
镇糯19号是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和江苏丰源种业有限公司用武运粳21号与江2402杂交,经多年选育而成的水稻早熟晚粳糯新品种,该品种全生育期145.8 d,株高98.2 cm,具有产量高、综合抗性强、适应性广、后期落色好等特点,适宜在... 镇糯19号是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和江苏丰源种业有限公司用武运粳21号与江2402杂交,经多年选育而成的水稻早熟晚粳糯新品种,该品种全生育期145.8 d,株高98.2 cm,具有产量高、综合抗性强、适应性广、后期落色好等特点,适宜在江苏、安徽、湖北、上海及相邻地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镇糯19号 选育 栽培技术
下载PDF
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药物敏感性及相关因素调查 被引量:3
6
作者 钱华飞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第3期57-59,71,共4页
目的 调查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状,主要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探讨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收集和采集2011 年6-9 月住院患者和送检菌株,分析主要病原菌及药物敏感性和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纳入的调查对象为7281 例,发... 目的 调查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状,主要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探讨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收集和采集2011 年6-9 月住院患者和送检菌株,分析主要病原菌及药物敏感性和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纳入的调查对象为7281 例,发生医院感染158 例,感染发生率为2.17%,送检样本以G-菌感染为主,G+病原菌多药耐药率前2 位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G-病原菌多药耐药率前2 位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年龄、糖尿病、插管操作、使用呼吸机是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多药耐药菌是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应进行药敏试验确定敏感药物,高龄、糖尿病、插管操作和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发生医院感染风险高,强化预防护理措施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病原菌 药物敏感性 护理干预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优质抗病晚粳稻新品种镇稻17号的选育与应用
7
作者 钱华飞 林添资 +7 位作者 李闯 景德道 龚红兵 余波 周义文 曾生元 刁立平 盛生兰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0-111,共2页
镇稻17号是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中熟晚粳稻新品种。全生育期163 d左右,株高102 cm左右,有效穗为285万~300万/hm2,每穗总粒数140~145粒,结实率92%以上,千粒重26 g左右。植株生长青秀,灌浆速度快,熟相好。稻米品质达... 镇稻17号是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中熟晚粳稻新品种。全生育期163 d左右,株高102 cm左右,有效穗为285万~300万/hm2,每穗总粒数140~145粒,结实率92%以上,千粒重26 g左右。植株生长青秀,灌浆速度快,熟相好。稻米品质达国标二级优质稻米标准,食味品质佳。综合抗性较好,适宜江苏省太湖稻区东南部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选育 优质 抗病
下载PDF
晚收迟播对稻麦周年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20
8
作者 景德道 周为华 +8 位作者 钱华飞 林添资 余波 龚红兵 周义文 李闯 曾生元 张小明 盛生兰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566-1571,共6页
为给长江下游地区家庭农场稻麦高产高效栽培提供参考,选用江苏省淮南麦区6个主栽小麦品种扬麦16、扬麦18、扬麦20、镇麦9号、宁麦14和镇麦168和4个主栽水稻品种镇稻14号、淮稻5号、镇稻16号、镇稻18号为材料,设置11月1日、11月15日和11... 为给长江下游地区家庭农场稻麦高产高效栽培提供参考,选用江苏省淮南麦区6个主栽小麦品种扬麦16、扬麦18、扬麦20、镇麦9号、宁麦14和镇麦168和4个主栽水稻品种镇稻14号、淮稻5号、镇稻16号、镇稻18号为材料,设置11月1日、11月15日和11月29日3个小麦播期处理,探讨了晚收迟播对稻麦周年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播期为11月1日和11月15日时,稻麦周年产量较高,其中在11月15日播种时镇稻18、扬麦18周年粮食产量最高,达到1 5048kg·hm-2。小麦在11月15日和11月29日播种时稻麦周年经济效益明显高于11月1日播种,每公顷可增收1 000多元,其中在11月29日播种时镇稻18、镇麦9号周年经济收益最高,达到30 897.04元·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水稻 晚收 迟播 效益
下载PDF
Pigm特异性选择标记的开发及其在粳稻穗颈瘟抗性育种中的利用 被引量:17
9
作者 曾生元 李闯 +8 位作者 杜灿灿 孙立亭 景德道 林添资 余波 钱华飞 姚维成 周义文 龚红兵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53-461,共9页
【目的】Pigm是一个广谱的稻瘟病抗性基因,源自持久抗性品种谷梅4号,与Piz、Piz-t、Pi2、Pi9和Pi40等互为复等位基因但抗谱存在差异。为了更好地在分子辅助选择育种中利用Pigm基因,开发与Pigm特异性标记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在已有文... 【目的】Pigm是一个广谱的稻瘟病抗性基因,源自持久抗性品种谷梅4号,与Piz、Piz-t、Pi2、Pi9和Pi40等互为复等位基因但抗谱存在差异。为了更好地在分子辅助选择育种中利用Pigm基因,开发与Pigm特异性标记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在已有文献报道定位结果的基础上,通过随机测序获得了一段谷梅4号基因组的特异序列,并据此开发了一组用于筛选Pigm基因的分子标记,进一步选取江淮稻区3个不同生态型代表性粳稻品种作为受体,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结合对抗性基因的背景检测将Pigm基因导入受体品种。【结果】Pigm-4标记位于Pigm基因簇内部,与抗病功能元件Pigm R紧密连锁,对不同类型的品种检测发现该标记特异性强,且利用该标记可将Pigm与Piz、Piz-t、Pi2、Pi9以及Pi40区分开来。对受体亲本稻瘟病抗性基因的检测和接种结果分析发现江淮稻区粳稻品种虽然携带了Pib、Pi54、Pita、Pb1中的2~3个基因,但是对强毒力的稻瘟病小种抗性普遍不强,而3种代表性粳稻背景下导入Pigm基因均可显著提高其对穗颈瘟的抗性水平。【结论】Pigm可以作为抗稻瘟病粳稻育种的有利基因资源加以利用,而Pigm-4是分子标记辅助筛选Pigm的优异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gm 特异分子标记 粳稻 穗颈瘟 抗性
下载PDF
直播稻品种的筛选与育种策略 被引量:30
10
作者 景德道 余波 +8 位作者 钱华飞 盛生兰 林添资 胡春明 张继本 刁立平 龚红兵 周义文 李闯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4-27,共4页
通过目前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3个晚粳品种和3个晚粳品系的栽培比较试验,认为适宜直播栽培的粳稻品种除具备一般水稻良种应有的优良性状外,还必须具有相对较短的基部节间、较强的发芽势以及耐(抗)除草剂等性状。结合近年来直播稻的生产实... 通过目前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3个晚粳品种和3个晚粳品系的栽培比较试验,认为适宜直播栽培的粳稻品种除具备一般水稻良种应有的优良性状外,还必须具有相对较短的基部节间、较强的发芽势以及耐(抗)除草剂等性状。结合近年来直播稻的生产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育种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直播 育种 节间 发芽势
下载PDF
几个杂交稻组合的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龚红兵 周义文 +4 位作者 刁立平 景德道 林添资 钱华飞 盛生兰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5-28,共4页
以汕优63为对照,通过比较Ⅱ优084、Ⅱ优838、Ⅱ优725、粤优938、两优培九和丰优香占等6个组合对水稻主要病害的抗性、秧龄弹性以及对高温和涝害适应的能力,研究结果表明:6个组合中Ⅱ优084适应性最好,总体上强于汕优63;其次为Ⅱ优838和Ⅱ... 以汕优63为对照,通过比较Ⅱ优084、Ⅱ优838、Ⅱ优725、粤优938、两优培九和丰优香占等6个组合对水稻主要病害的抗性、秧龄弹性以及对高温和涝害适应的能力,研究结果表明:6个组合中Ⅱ优084适应性最好,总体上强于汕优63;其次为Ⅱ优838和Ⅱ优725,总体上与汕优63相当;粤优938、两优培九和丰优香占的适应性总体上不如汕优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 适应性 抗病性 高温 涝害 秧龄
下载PDF
水稻直播与移栽的比较及相应育种策略 被引量:25
12
作者 景德道 刁立平 +3 位作者 钱华飞 盛生兰 林添资 胡春明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8年第7期17-20,共4页
通过目前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3个晚粳品种和3个品系直播与移栽的比较试验,认为适宜直播栽培的水稻品种除具备一般水稻良种应有的优良性状外,还必须具有相对较短的基部节间、较强的发芽势以及耐、抗除草剂等性状。笔者结合近年来直播稻的... 通过目前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3个晚粳品种和3个品系直播与移栽的比较试验,认为适宜直播栽培的水稻品种除具备一般水稻良种应有的优良性状外,还必须具有相对较短的基部节间、较强的发芽势以及耐、抗除草剂等性状。笔者结合近年来直播稻的生产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育种和栽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移栽 直播 育种
下载PDF
江苏主栽粳稻品种的遗传与食味结构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龚红兵 曾生元 +9 位作者 李闯 左示敏 景德道 林添资 陈宗祥 张亚芳 钱华飞 余波 盛生兰 潘学彪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83-1093,共11页
利用SSR分子标记和主要食味性状分析江苏主栽粳稻品种的食味结构。50对SSR引物中有41对存在多态性,41对多态性标记在86个品种间共扩增出113个等位基因,每个标记的等位基因数目为2-6个,平均2.76个;多态信息含量(PIC值)变异范围为0.02-0... 利用SSR分子标记和主要食味性状分析江苏主栽粳稻品种的食味结构。50对SSR引物中有41对存在多态性,41对多态性标记在86个品种间共扩增出113个等位基因,每个标记的等位基因数目为2-6个,平均2.76个;多态信息含量(PIC值)变异范围为0.02-0.84,平均为0.48;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变幅在0.02-0.68之间,平均为0.37;遗传聚类分析可将86个品种分为3个类群。在正季长日照情况下,品种间直链淀粉及蛋白质含量在遗传聚类的I、II、III类中呈现出递减的趋势,食味分值则反之;而在短日照条件下,第II、第III大类型品种的直链淀粉及蛋白质含量较正季显著升高,食味值显著下降,而第I类型品种降幅不大;总体而言,江苏主栽粳稻品种的食味一般且遗传背景相近,拓宽遗传基础是培育环境钝感型优质食味粳稻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标记 粳稻 食味品质 遗传基础
下载PDF
播期和栽插密度对Ⅱ优084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3
14
作者 周义文 龚红兵 +6 位作者 李闯 胡春明 盛生兰 刁立平 林添资 景德道 钱华飞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2-33,共2页
研究播期和栽插密度对Ⅱ优084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指出Ⅱ优084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适宜播期为5月中旬,中上等肥力水平下的适宜栽插密度为24万穴/hm2。
关键词 杂交水稻 Ⅱ优084 产量构成因子 播期 栽插密度
下载PDF
江苏省多基因聚合对水稻稻瘟病抗性的效应分析及Pb1基因功能标记开发 被引量:10
15
作者 孙立亭 林添资 +9 位作者 景德道 余波 钱华飞 曾生元 李闯 姚维成 杜灿灿 胡庆峰 周义文 龚红兵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13-923,共11页
[目的]研究多基因聚合对水稻稻瘟病抗性的效应,并开发Pb1基因功能标记,为江苏省培育持久抗稻瘟病品种及提高其育种效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开发Pb1基因的功能标记,并结合Pita、Pib、Pi54、Pikm和Pizt功能标记检测2015─2017年参加江苏... [目的]研究多基因聚合对水稻稻瘟病抗性的效应,并开发Pb1基因功能标记,为江苏省培育持久抗稻瘟病品种及提高其育种效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开发Pb1基因的功能标记,并结合Pita、Pib、Pi54、Pikm和Pizt功能标记检测2015─2017年参加江苏省预试的703份常规粳稻材料的抗病基因,分析其聚合方式与稻瘟病抗性的相关性。[结果]在Pb1基因编码区上游926~1085 bp设计1个存在/缺失标记M1,其引物可扩增获得160 bp的片段。703份供试材料中,Pita、Pib和Pi54基因频率高于Pikm、Pb1和Pizt,虽然抗病频率(稻瘟病综合指数≤5.0的材料所占比例)在2015─2017年呈逐年快速升高趋势,但3年间达中抗及以上等级的材料所占比例均较低。不含抗病基因的材料11份,综合指数≤5.0的材料4份,抗病频率为36.36%;当所含抗病基因数≤3个时,随着含抗病基因数的增加,对应的材料数量、出现频率和综合指数≤5.0的材料数量均明显增加,当所含抗病基因数≥4个时,随着含抗病基因数的增加,对应的材料数量、出现频率和综合指数≤5.0的材料数量均明显降低。抗病基因数越多,抗病频率越高,当抗病基因数达6个时,抗病频率达100.00%,说明聚合的抗病基因数与抗病频率呈正相关。3个抗病基因聚合的最佳方式为:Pi54+Pib+Pb1或Pita+Pib+Pikm。4个抗病基因聚合的最佳方式为Pita+Pib+Pikm+Pizt或Pita+Pi54+Pib+Pb1。[结论]开发的Pb1基因功能标记可应用于水稻稻瘟病抗性育种,以提高选择效率。多基因聚合能提高水稻稻瘟病抗性,但抗性强弱取决于抗性基因间的互作效应,并不是简单的累加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 多基因聚合 分子标记 抗性育种
下载PDF
籼型三系恢复系镇恢084的选育及利用价值 被引量:13
16
作者 盛生兰 龚红兵 +3 位作者 周义文 林添资 张继本 钱华飞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9-21,共3页
镇恢 0 84是经常规杂交和低世代测恢并结合白叶枯病抗性鉴定筛选育成的籼型三系强优恢复系。该恢复系具有综合农艺性状优良、恢复力和配合力好、恢复谱广、品质优、抗病性强、制种产量高等优点 ,用该恢复系配制出的杂交组合已成系列。
关键词 恢复系 选育 利用价值 特征特性
下载PDF
早熟晚粳稻镇稻11号的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0
17
作者 景德道 刁立平 +7 位作者 林添资 胡春明 龚红兵 周义文 钱华飞 李闯 余波 盛生兰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4-95,共2页
介绍了早熟晚粳新品种镇稻11号的选育经过、产量表现和主要特征特性,并对镇稻11号的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粳稻 新品种 选育 栽培技术
下载PDF
一个水稻黄绿叶突变体ygl14(t)的鉴定及基因定位 被引量:9
18
作者 林添资 孙立亭 +5 位作者 景德道 钱华飞 余波 曾生元 李闯 龚红兵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16-226,共11页
为通过叶色相关基因的定位与克隆解析叶色变异的分子机制,本研究以从早熟晚粳稻品系鉴定出的一个黄绿叶自然突变体ygl14(t)为试验材料,利用ygl14(t)/9311的F2群体进行精细定位、候选基因预测、cDNA测序以及Real-time PCR。结果表明,ygl1... 为通过叶色相关基因的定位与克隆解析叶色变异的分子机制,本研究以从早熟晚粳稻品系鉴定出的一个黄绿叶自然突变体ygl14(t)为试验材料,利用ygl14(t)/9311的F2群体进行精细定位、候选基因预测、cDNA测序以及Real-time PCR。结果表明,ygl14(t)整个生育期均表现出黄绿叶;与野生型相比,ygl14(t)的色素含量显著下降,叶绿体发育异常,类囊体结构较松散、片层数目减少,净光合速率下降;株高和单株有效穗数显著降低,抽穗显著延迟。遗传分析及基因定位表明,ygl14(t)受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定位于第11条染色体短臂上的标记D-6和W1之间,两者相距40.8 kb,有6个候选基因。进一步序列分析发现,编码叶绿体信号识别颗粒cpSRP54基因Os11g0153600的第1个内含子与第2个外显子交界处的第2个碱基A变为T。cDNA测序证实,该基因第1个内含子未发生剪切,突变体ygl14(t)的编码区序列比野生型多了119 bp,造成第47位氨基酸开始错译。叶绿体发育、叶绿素合成及光合系统相关基因表达分析表明,除rpoC2表达下调,HEME表达无变化外,其他基因全部表达上调。综上所述,YGL14(t)影响叶绿体发育,可能反馈调控色素代谢及光合作用的结果,这为进一步开展高光效的分子育种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黄绿叶 可变剪接 叶绿体信号识别颗粒
下载PDF
杂交中籼稻II优42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0
19
作者 张继本 龚红兵 +6 位作者 周义文 景德道 林添资 盛生兰 刁立平 李闯 钱华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6066-6066,共1页
II优42在安徽省试验示范中,表现出高产、稳产、抗逆性强等优良特性。介绍了II优42的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水稻 Ⅱ优42 试验示范 栽培技术 安徽省
下载PDF
高温对大面积应用杂交籼稻组合结实率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龚红兵 周义文 +6 位作者 李闯 胡春明 盛生兰 刁立平 景德道 林添资 钱华飞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3-25,共3页
对当前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27个杂交籼稻组合进行高温处理,各组合的结实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降幅均达极显著水平,其中结实率降幅小于40%且结实率大于60%的组合有11个,仅占总组合数的40.7%。减轻和避免水稻生产中的高温危害,品种(组合... 对当前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27个杂交籼稻组合进行高温处理,各组合的结实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降幅均达极显著水平,其中结实率降幅小于40%且结实率大于60%的组合有11个,仅占总组合数的40.7%。减轻和避免水稻生产中的高温危害,品种(组合)的选择仍是关键措施之一。研究结果还表明:杂交组合的耐热性与配制组合的双亲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杂交籼稻 结实率 影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