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底层水体低氧物理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 1
-
-
作者
周锋
钱周奕
刘安琪
马晓
倪晓波
曾定勇
-
机构
河海大学海洋学院
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长三角海洋生态环境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出处
《海洋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2-38,共17页
-
基金
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8YFD09009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876026,41276031)
+3 种基金
浙江省特支人才计划(2020R52038)
“全球变化与海气相互作用”专项二期任务(长江口缺氧酸化预警监测)
浙江省财政一般公共预算项目(330000210130313013006)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SZ2001)。
-
文摘
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共同但有区别的作用引起了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富营养化,造成夏季底层水体低氧现象加剧,成为近海生态健康恶化的重要征兆。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在该海域低氧研究中获得的重要认识,分析了底层水体溶解氧的潮周期尺度、事件尺度和年际尺度的变化特征,重点从层化与物质输运角度,介绍了长江冲淡水、台湾暖流、海洋锋面、风和潮等过程影响底层水体中氧气消耗或补充的机制,揭示了本海域主要低氧现象分别位于长江口和浙江近海的特征,对比了两处低氧区形成与演变的异同机制。目前,对低氧形成机制的定性认识和多尺度变化特征的了解已经有较好的基础,未来需要从多学科交叉角度加强现场试验和定量研究,掌握低氧的长期演变趋势,研发底层水体低氧的预测预警技术,支撑我国河口近海的生态预警监测工作。
-
关键词
东海
长江口
低氧
动力
模型
-
Keywords
East China Sea
Changjiang(Yangtze River)Estuary
hypoxia
mechanism
model
-
分类号
P731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