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小麦地方品种籽粒硬度及其Puroindoline基因等位变异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丛花 王宏飞 +4 位作者 章艳凤 严勇亮 池田达哉 高田兼则 长峰司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56-1063,共8页
【目的】籽粒硬度是重要的小麦品质性状,了解新生疆小麦地方品种籽粒硬度的变异类型和分布,为新疆小麦品质育种提供遗传信息。【方法】利用单籽粒硬度仪(SKCS)和PCR扩增、酶切及DNA测序技术,结合改良的Friabilin提取及电泳分析方法,对10... 【目的】籽粒硬度是重要的小麦品质性状,了解新生疆小麦地方品种籽粒硬度的变异类型和分布,为新疆小麦品质育种提供遗传信息。【方法】利用单籽粒硬度仪(SKCS)和PCR扩增、酶切及DNA测序技术,结合改良的Friabilin提取及电泳分析方法,对105份新疆小麦地方品种的籽粒硬度及Pina和Pinb等位基因进行研究。【结果】新疆小麦地方品种以硬质类型为主,平均硬度值为63.5。新疆小麦地方品种Puroindoline基因共有9种突变型,分别是Pina-D1a/Pinb-D1a、Pina-D1a/Pinb-D1b、Pina-D1a/Pinb-D1p、Pina-D1k(null)/null、Pina-D1l/Pinb-D1a、Pina-D1r/Pinb-D1a、Pina-D1a/Pinb-D1ab、Pina-D1a/Pinb-D1ac和Pina-D1b/Pinb-D1p,其中Pina-D1r/Pinb-D1a为新发现的突变型。新疆小麦地方品种Puroindoline基因型以Pina-D1a/Pinb-D1p为主导类型,共有62份,占59.1%;其Pina-D1k(null)/null和Pina-D1a/Pinb-D1ab两种突变型与其地理来源和生态型密切相关,主要分布在南疆冬小麦中。Pina-D1a/Pinb-D1a(野生型)的硬度值显著低于突变型,Pina-D1k(null)/null的硬度值最高,但Pina-D1k(null)/null、Pina-D1a/Pinb-D1p和Pina-D1a/Pinb-D1ab的硬度值差异不显著。【结论】新疆小麦地方品种籽粒硬度及其Puroindoline等位变异和分布信息能为新疆小麦品质改良和引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小麦地方品种 硬度 PUROINDOLINE 等位变异
下载PDF
从分类和地理差异看亚洲栽培稻的耐盐性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尧忠 IDA +2 位作者 飞田哲 仙北俊弘 长峰司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6-11,共6页
在水稻发芽期,筛选耐盐性品种的最适NaC1浓度是1.5%。在这个浓度 下,调查了九个亚洲国家的306个品种的耐盐性。参照程氏形态分类法的稃毛标准 将参试品种分成籼和粳,籼稻品种比粳稻更耐盐。酯酶( Est)同工酶分析也印... 在水稻发芽期,筛选耐盐性品种的最适NaC1浓度是1.5%。在这个浓度 下,调查了九个亚洲国家的306个品种的耐盐性。参照程氏形态分类法的稃毛标准 将参试品种分成籼和粳,籼稻品种比粳稻更耐盐。酯酶( Est)同工酶分析也印证 了这一结果。酯酶同工酶的等位基因 Est-22、Est.32和 Est.41可以用来鉴别籼稻品 种,而Est.2°、Est-31和Est-4°可以识别粳稻品种。具有等位基因Est-22、Est-33和 Est-41的品种比具有Est-2°、Est-31和Est-4°的品种更耐盐。比较七个酯酶同工酶 酶谱的品种耐盐性,发现有70%的具有Est-22的品种在1.5%NaC1浓度下发芽率 超过50%。因此,等位基因N Est-22可能是品种耐盐性的一个标志。大多数马来西 亚的品种是耐盐的,其次为缅甸、中国和孟加拉的品种。大多数泰国、菲律宾和日 本的品种对盐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栽培稻 耐盐性 品种 地理差异 等位基因
下载PDF
新疆冬小麦地方品种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的地理分布及其新发现亚基的特性(英文)
3
作者 丛花 池田达哉 +3 位作者 高田兼则 谷中美贵子 藤卷宏 长峰司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576-1584,共9页
【目的和方法】为了揭示新疆小麦地方品种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的遗传多样性,对新疆北部地区(北疆)、东部地区(东疆)和南部地区(南疆)小麦地方品种HMW—GS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研究表明:新疆小麦地方品种HMW—G... 【目的和方法】为了揭示新疆小麦地方品种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的遗传多样性,对新疆北部地区(北疆)、东部地区(东疆)和南部地区(南疆)小麦地方品种HMW—GS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研究表明:新疆小麦地方品种HMW—GS等位变异的分布与其地理来源具有密切关系,除Glu-B1位点外,G2u—A1和Glu—D1位点等位变异在北部地区、东部地区和南部地区的分布频率存在显著差异。在Glu—A1位点,Glu—A1c编码的Null亚基出现的频率最高,其次是Glu—A1b编码的2^*亚基;但在北部地区,几乎所有品种都含有Glu—A1c编码的Null亚基,仅有1个品种含有Glu—A1b编码的2^*亚基。在Glu-81位点,新疆大多数小麦地方品种含有Glu—B1b编码的7+8亚基。在Glu—D1位点,新发现的等位基因Glu—D16p(t)编码的2.6亚基在东疆和南疆出现的频率较高,但在北疆出现的频率最低,分别为91%(东疆),61%(南疆),19%(北疆);等位基因Glu—D1bp(t)在南疆冬小麦地方品种中普遍存在。然而,北疆是以等位基因Glu—D1a编码的2+12亚基为主,其频率为83%。关于Glu—D1bp(t)的起源,推测可能是在南疆地区自然突变产生,然而由于南疆和东疆荒漠化造成的地理阻碍使其向北疆传播的概率较低,同时抑制了该基因向东亚地区的迁移。【结论】基于DNA序列的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Glu—D1bp(t)编码的2.6亚基与Glu—D1al编码的2.2^*亚基非常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差异 Glu-D1 Glu-B1 Glu-A1 等位基因频率 地区差异 制约因素 2.6亚基 氨基酸序列
下载PDF
水稻苗期对冷害抗性的遗传
4
作者 长峰司 杨大翔 《福建稻麦科技》 1993年第2期55-58,共4页
对水稻苗期对冷害(chilling injusy)的抗性进行了遗传分析。材料在5℃下处理4天。抗寒和低温敏感品种的正反交F_1植株均抗寒。抗寒和低温敏感植株在F_2代进行分离。F_2的分离与3:1的比率吻合。三种基因型;抗寒纯合体、分离杂合体及敏感... 对水稻苗期对冷害(chilling injusy)的抗性进行了遗传分析。材料在5℃下处理4天。抗寒和低温敏感品种的正反交F_1植株均抗寒。抗寒和低温敏感植株在F_2代进行分离。F_2的分离与3:1的比率吻合。三种基因型;抗寒纯合体、分离杂合体及敏感纯合体在F_3(F_2自交而得)的品系中按1:2:1的比率分离。这些结果表明对冷害的抗性是由一个记做Cts2(t)的显性基因所控制。用同样的F_2群体研究了冷害与低温失绿症的连锁关系。正常的与失绿的秧苗在F_2群体中按3:1的比率分离,但并未发现冷害与低温失绿症的连锁关系,表明对冷害的抗性和对失绿症的抗性是由不同基因所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Oryza sativa) 冷害 抗寒性 苗期 低温失绿症 基因控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