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物联网的快速发展,接入网络的设备数量迅速增长,导致分布式拒绝服务(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DDoS)攻击往往具有攻击方式多样、迅速多变的特点。面对大流量且攻击方式多变的混合DDoS攻击,现有的基于统计分析的检测方法过于...随着物联网的快速发展,接入网络的设备数量迅速增长,导致分布式拒绝服务(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DDoS)攻击往往具有攻击方式多样、迅速多变的特点。面对大流量且攻击方式多变的混合DDoS攻击,现有的基于统计分析的检测方法过于依赖人为设置阈值,而基于机器学习的异常检测方法存在误报率和漏报率高等问题。因此,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和注意力机制的双通道融合检测模型DCFD-CA,该模型将统计特征样本分别输入基于CNN的局部特征提取通道和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全局特征提取通道,利用两个通道结构的差异化达到不同的效果,使用CNN可以抽象出局部特征值之间的相关关系,使用注意力机制可以对重要的特征分配更多的权重。为了融合两个通道的功能,首先对各通道输出的抽象特征进行归一化操作,然后利用堆叠方式融合两个不同通道的特征数据,最后通过三层神经网络进行检测分类。在CICIDS2017-DDoS、CICIDS2018-DDoS和CICDDoS2019公开数据集上进行实验,DCFD-CA模型的F1分数分别是0.9863、0.9996和0.9998,均优于SAE-MLP、Composite DNN等模型。展开更多
自私挖矿攻击是一种挖矿策略,存在基于工作量证明(PoW,proof of work)机制的区块链中。自私矿工通过延迟区块广播的时机来截取其他矿工的挖矿奖励,以此获得比正常情况下更多的收益。这种攻击对工作量证明机制的激励相容性造成了破坏。...自私挖矿攻击是一种挖矿策略,存在基于工作量证明(PoW,proof of work)机制的区块链中。自私矿工通过延迟区块广播的时机来截取其他矿工的挖矿奖励,以此获得比正常情况下更多的收益。这种攻击对工作量证明机制的激励相容性造成了破坏。近年来,自私挖矿这一攻击行为被研究者从许多角度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然而这一挖矿策略利用了工作量证明机制区块链在网络延迟方面存在的缺陷,使得采用这一挖矿策略的矿工在行为上与正常挖矿行为没有明显的区别,导致当前缺少可以有效检测出自私挖矿行为的方案。因此,提出了一种自私挖矿的检测方案,该检测方案创新性地利用了区块链中区块的高度和区块中的交易记录特征,可以做到对网络中的自私挖矿行为进行实时检测,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所提检测方案为生成的新区块定义了一个状态值,这个状态值与区块中包含的交易数量、支付给矿工的交易费用等数据有关。根据这些特征值间的数学关系,可以判断出该区块是否来自自私矿工。通过仿真实验测试了攻击者在不同算力下,该检测方案的检测情况。结果表明,所提检测方案在判断区块是否来自自私挖矿时,有86.02%以上的检测准确率,可以有效地对自私挖矿产生的区块进行检测。展开更多
文摘自私挖矿攻击是一种挖矿策略,存在基于工作量证明(PoW,proof of work)机制的区块链中。自私矿工通过延迟区块广播的时机来截取其他矿工的挖矿奖励,以此获得比正常情况下更多的收益。这种攻击对工作量证明机制的激励相容性造成了破坏。近年来,自私挖矿这一攻击行为被研究者从许多角度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然而这一挖矿策略利用了工作量证明机制区块链在网络延迟方面存在的缺陷,使得采用这一挖矿策略的矿工在行为上与正常挖矿行为没有明显的区别,导致当前缺少可以有效检测出自私挖矿行为的方案。因此,提出了一种自私挖矿的检测方案,该检测方案创新性地利用了区块链中区块的高度和区块中的交易记录特征,可以做到对网络中的自私挖矿行为进行实时检测,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所提检测方案为生成的新区块定义了一个状态值,这个状态值与区块中包含的交易数量、支付给矿工的交易费用等数据有关。根据这些特征值间的数学关系,可以判断出该区块是否来自自私矿工。通过仿真实验测试了攻击者在不同算力下,该检测方案的检测情况。结果表明,所提检测方案在判断区块是否来自自私挖矿时,有86.02%以上的检测准确率,可以有效地对自私挖矿产生的区块进行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