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薰衣草对牙科焦症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闫征斌 杨旭 +3 位作者 孙剑 刘昱新 张慧颖 满大鹏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10-712,共3页
目的:评价薰衣草气味对牙科焦虑患者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8月大庆油田总院门诊阻生牙拔除患者152例,对照组77例在无任何干扰下常规动力电钻拔牙,治疗组75例在薰衣草精油气味下动力电钻拔牙,2组治疗前均填写改良牙科焦虑量表(MDAS)... 目的:评价薰衣草气味对牙科焦虑患者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8月大庆油田总院门诊阻生牙拔除患者152例,对照组77例在无任何干扰下常规动力电钻拔牙,治疗组75例在薰衣草精油气味下动力电钻拔牙,2组治疗前均填写改良牙科焦虑量表(MDAS),术前、术中均监测血压,术后记录患者VAS评分。结果:数据分析显示,治疗组焦虑患者血压值,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焦虑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非焦虑患者与对照组非焦虑患者相比,各项数据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薰衣草气味可降低牙科焦虑患者的焦虑情况,对非焦虑患者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科焦虑症 薰衣草 改良牙科焦虑量表 视觉模拟疼痛评分表
下载PDF
小鼠牙胚的鸡胚培养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5
2
作者 闫征斌 田卫东 +3 位作者 刘磊 侯景秋 陈希哲 李志勇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32-234,共3页
目的 采用鸡胚建立一种新的小鼠牙胚体内培养模型。方法 取 15d龄的昆明胎鼠下颌第一磨牙牙胚 ,将其用钨丝固定于孵化 4~ 5d(翼芽期 )的鸡胚内 ,继续孵化 10d后 ,终止培养并取材 ,进行苏木精 -伊红染色 ,常规组织学观察。结果 小鼠... 目的 采用鸡胚建立一种新的小鼠牙胚体内培养模型。方法 取 15d龄的昆明胎鼠下颌第一磨牙牙胚 ,将其用钨丝固定于孵化 4~ 5d(翼芽期 )的鸡胚内 ,继续孵化 10d后 ,终止培养并取材 ,进行苏木精 -伊红染色 ,常规组织学观察。结果 小鼠牙胚在鸡胚内可继续生长发育 ,从帽状期进入到钟状末期 ,镜下可见分化成熟的成牙本质细胞、成釉细胞和分泌的基质。结论 以翼芽期鸡胚作为小鼠牙胚体内培养的宿主 ,可以保持其发育 ,再现牙齿形成过程中的细胞分化、形态发生的生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牙胚 鸡胚 体内培养
下载PDF
人乳牙牙髓基质细胞的分离培养与牙再生能力 被引量:5
3
作者 闫征斌 侯景秋 王天祥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7期5305-5308,共4页
背景:在牙组织工程和牙再生的研究中,寻找合适的种子细胞是当前的中心和热点。目的:分离培养儿童乳牙牙髓基质细胞,比较研究矿化诱导前后牙本质涎磷蛋白表达的差异。设计、时间及地点:观察性实验,于2006-12/2007-12在大庆油田总医院... 背景:在牙组织工程和牙再生的研究中,寻找合适的种子细胞是当前的中心和热点。目的:分离培养儿童乳牙牙髓基质细胞,比较研究矿化诱导前后牙本质涎磷蛋白表达的差异。设计、时间及地点:观察性实验,于2006-12/2007-12在大庆油田总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对象:选择8-10岁儿童8名,男4名,女4名,排除传染病及内分泌疾病史,乳牙排除牙体牙髓牙周疾病。牙髓取材于颌外门诊拔除的滞留乳磨牙。方法:通过组织块贴壁法获得乳牙牙髓基质细胞,并在含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中原代培养14d,消化传代后用添加有10-8mol/L地塞米松,50μmol/L左旋抗坏血酸,10nmol/L维生素D3,10mmol/Lβ-磷酸甘油钠的DMEM/F12培养基诱导培养14d,用不含添加成分的完全DMEM培养基培养作对照。主要观察指标: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和生长规律。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比较诱导前后牙本质涎磷蛋白的表达差异。结果:乳牙牙髓基质细胞呈成纤维细胞样贴壁生长,经矿化诱导14d后多数细胞由梭形转变成多角形和柱型,胞核大而圆,80%以上细胞的细胞质牙本质涎磷蛋白表达阳性。而未经诱导的细胞仍为梭形,仅有2%的细胞牙本质涎磷蛋白染色呈阳性。结论:乳牙牙髓基质细胞经矿化诱导培养后具有向成牙本质细胞分化的潜能,可以尝试作为牙再生研究新的种子细胞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牙 牙髓 基质细胞 细胞培养 成牙表型
下载PDF
下颌骨髁状突骨折发病情况及不同方法治疗后运动功能恢复256例半年随访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闫征斌 侯景秋 +1 位作者 刘磊 林云峰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8期113-113,137,共2页
目的总结髁状突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改善下颌运动功能的治疗要点。方法收集整理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和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医院口腔科1994/2003下颌骨髁状突骨折住院患者256例,对其性别,年龄,致伤原因,骨折合并伤、治疗方案... 目的总结髁状突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改善下颌运动功能的治疗要点。方法收集整理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和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医院口腔科1994/2003下颌骨髁状突骨折住院患者256例,对其性别,年龄,致伤原因,骨折合并伤、治疗方案及运动功能改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髁状突骨折患者主要为青年男性,病因以交通伤为主,坠跌伤居其次,多合并有其他创伤。下颌运动功能经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治疗方案,下颌运动功能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髁状突骨折 运动功能恢复 发病情况 治疗后 下颌运动功能 华西口腔医学院 随访 口腔颌面外科 治疗方案 临床特点 住院患者 大庆油田 黑龙江省 四川大学 收集整理 致伤原因 统计分析 改善情况 青年男性 骨折患者 手术治疗
下载PDF
第一鳃弓外胚间充质细胞体外培养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1
5
作者 闫征斌 侯景秋 +2 位作者 闫雪丹 王天祥 刘屹松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2期5983-5987,共5页
背景:在牙颌面的发育形成过程中,第一鳃弓作为过渡结构,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外对于第一鳃弓外胚间充质细胞的研究资料相对较少。目的:分离培养小鼠第一鳃弓外胚间充质细胞。方法:显微解剖E9.5胎鼠第一鳃弓,采用组织块... 背景:在牙颌面的发育形成过程中,第一鳃弓作为过渡结构,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外对于第一鳃弓外胚间充质细胞的研究资料相对较少。目的:分离培养小鼠第一鳃弓外胚间充质细胞。方法:显微解剖E9.5胎鼠第一鳃弓,采用组织块法和酶消化法对其进行原代培养,通过细胞形态观察、细胞生长曲线描记、计算细胞倍增时间和特异性标记物检测对其细胞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与结论:组织块法原代培养细胞的时间7~10d,上皮细胞成分较多,酶消化法原代培养细胞时间两三天,上皮细胞成分较少,两组细胞传代后细胞形态、细胞生长曲线、群体倍增时间无明显差异。特异性标记物CD57/HNK1、波形丝蛋白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呈均一表达。提示采用酶消化法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数量充足、纯度较高、满足实验要求的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鳃弓 分化 发育 外胚间充质细胞 牙再生
下载PDF
牙齿发育异常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2
6
作者 闫征斌 侯景秋 田卫东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2005年第1期35-37,共3页
牙齿的发育经历了牙板形成、蕾状期、帽状期和钟状期等连续的生理过程,受多种信号的网络调控,本文就牙齿发生发育各个阶段的信号分子异常表达所引起牙齿发育异常进行综述。
关键词 牙齿发育 信号调控 生长调节素类 牙板形成 蕾状期 帽状期
下载PDF
基因芯片在口腔医学基础研究的应用
7
作者 闫征斌 侯景秋 林云峰 《华西医学》 CAS 2005年第1期161-162,共2页
基因芯片可以一次性对大量序列进行检测分析 ,具有高通量、并行、快速等特点 ,在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对该技术近年来在口腔基础研究方面的应用及所取得成果进行综述。
关键词 基因芯片 差异表达 口腔医学
下载PDF
自锁托槽与传统托槽对牙周指数和牙龈卟啉单胞菌影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8
8
作者 石晶 刘昱新 +3 位作者 侯景秋 闫征斌 彭惠 常星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28-231,共4页
目的对比正畸患者粘接自锁托槽与传统托槽后牙周指数和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变化。方法将正畸患者30例按托槽类型分为2组,每组15例。试验组粘接Clippy自锁托槽,对照组粘接O-PAK传统直丝弓托槽。分别在矫治器戴入前,戴入后第1、3个月检查牙... 目的对比正畸患者粘接自锁托槽与传统托槽后牙周指数和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变化。方法将正畸患者30例按托槽类型分为2组,每组15例。试验组粘接Clippy自锁托槽,对照组粘接O-PAK传统直丝弓托槽。分别在矫治器戴入前,戴入后第1、3个月检查牙周临床指标(包括菌斑指数、牙龈指数、探诊深度),同时采集龈下菌斑样本,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样本中牙龈卟啉单胞菌和总细菌的数量,计算出牙龈卟啉单胞菌的构成比。结果治疗前试验组与对照组牙周指数、牙龈卟啉单胞菌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中,2组牙周指数、牙龈卟啉单胞菌构成比均随时间延长而升高(P<0.05);试验组在粘接矫治器后第1、3个月,牙周指数、牙龈卟啉单胞菌构成比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托槽对比,自锁托槽更利于口腔卫生维护,但仍会对口腔卫生造成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锁托槽 传统托槽 牙周指数 牙龈卟啉单胞菌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无托槽隐形矫治与传统固定矫治对牙周变异链球菌和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影响 被引量:52
9
作者 石晶 闫征斌 +1 位作者 侯景秋 彭惠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1-154,共4页
目的对比成人正畸患者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与传统固定矫治技术的牙周指数、变异链球菌和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变化。方法选择成人正畸患者30例,分为2组,实验组15例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对照组15例应用固定矫治技术。分别在矫治器戴入... 目的对比成人正畸患者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与传统固定矫治技术的牙周指数、变异链球菌和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变化。方法选择成人正畸患者30例,分为2组,实验组15例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对照组15例应用固定矫治技术。分别在矫治器戴入前,戴入后第1、3个月检查临床牙周指标[包括菌斑指数(PLI)、牙龈出血指数(SBI)、探诊深度(PD)],同时采集菌斑,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样本中变异链球菌、牙龈卟啉单胞菌和总细菌的数量,计算出变异链球菌和牙龈卟啉单胞菌的构成比。将临床牙周指数、变异链球菌和牙龈卟啉单胞菌构成比进行组间对比和组内不同时间点对比。结果治疗前实验组与对照组牙周指数、变异链球菌和牙龈卟啉单胞菌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中,实验组牙周指数、变异链球菌和牙龈卟啉单胞菌构成比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PLI和变异链球菌构成比随时间延长而升高(P<0.05),SBI、PD和牙龈卟啉单胞菌构成比未见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牙周指数、变异链球菌和牙龈卟啉单胞菌构成比均随时间延长而升高(P<0.05)。结论与传统固定矫治技术对比,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更利于口腔卫生维护,但仍会对口腔卫生有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托槽隐形矫治 牙周指数 变异链球菌 牙龈卟啉单胞菌 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人体脂肪基质细胞分离培养及其成骨潜能 被引量:22
10
作者 陈希哲 林云锋 +3 位作者 乔鞠 田卫东 闫征斌 李声伟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 :分离人体脂肪基质细胞并诱导培养其成骨表型。方法 :将脂肪抽吸术获取的人体脂肪进行机械分割 ,通过Ⅰ型胶原酶消化后得到脂肪基质细胞 ,在BGJb 培养基中原代培养 10d ,消化传代后用含体积分数 10 %FBS及 10 - 8mol/L地塞米松 ,50... 目的 :分离人体脂肪基质细胞并诱导培养其成骨表型。方法 :将脂肪抽吸术获取的人体脂肪进行机械分割 ,通过Ⅰ型胶原酶消化后得到脂肪基质细胞 ,在BGJb 培养基中原代培养 10d ,消化传代后用含体积分数 10 %FBS及 10 - 8mol/L地塞米松 ,50mg/L左旋抗坏血酸 ,10nmol/L维生素D3 ,10mmol/Lβ 磷酸甘油钠的DMEM /F12培养基中诱导培养 14d ,观察细胞形态 ,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并对其成骨表型进行鉴定。结果 :脂肪基质细胞呈成纤维细胞样贴壁生长 ,其中的成体干细胞经诱导培养后体积明显增大 ,胞核大面圆 ,胞浆丰富 ,群体倍增时间为 66h。Gomori萘酚磷酸酯法染色显示其胞浆内富含碱性磷酸酶颗粒 ,vonKossa染色表明聚集的细胞团能形成矿化结节。结论 :脂肪基质细胞中的成体干细胞经过矿化诱导培养后可向成骨细胞分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 脂肪基质细胞 细胞分离 细胞培养 成骨表型 成体干细胞
下载PDF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藻酸盐体内异位成软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磊 陈润良 +4 位作者 田卫东 闫征斌 陈希哲 李声伟 王涛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0-62,共3页
目的 探讨以藻酸盐为支架材料,经体外软骨向诱导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种子细胞,在体内异位 形成组织工程化软骨的可能性。方法 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组分离培养自 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传至第... 目的 探讨以藻酸盐为支架材料,经体外软骨向诱导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种子细胞,在体内异位 形成组织工程化软骨的可能性。方法 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组分离培养自 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传至第3代经转化生长因子β等诱导因子诱导10d后与藻酸钠复合,并滴加氯化钙使其成 凝胶状后注入大鼠背部皮下。对照组只注入藻酸盐。术后4周、8周取材进行苏木精-伊红、奥新蓝染色及透射电 镜观察。结果 实验组术后8周肉眼可见软骨形成,苏木精-伊红、奥新蓝染色发现有大量软骨形成,软骨内可见 细胞团,软骨细胞周围基质丰富,藻酸盐降解明显,未降解的藻酸盐松散的分布于软骨间。对照组未见软骨样组织 形成。结论 经软骨向诱导的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结合藻酸盐凝胶可在体内异位形成较理想的组织工程化软 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藻酸盐 软骨 组织工程
下载PDF
微植体支抗及其在正畸临床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12
作者 侯景秋 闫征斌 赖文莉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CAS 2004年第3期228-231,共4页
近年来,骨内种植体以其获得完全支抗而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但由于其在使用上的困难而一直未在正畸临床上广泛应用。本文介绍一种微型的骨内种植体,即微植体的植入方法、临床应用、施力的大小和方向,与其他骨内种植体的比较及其优缺点等。
关键词 微植体 骨内种植体 口腔正畸 支抗 舌侧矫治器
下载PDF
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多向分化潜能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志勇 田卫东 +5 位作者 刘磊 陈希哲 林云锋 闫征斌 陈玲 李声伟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2-154,共3页
目的研究绿色荧光蛋白(GFP)转基因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体外定向诱导下的多向分化潜能。方法取6周龄GFP转基因小鼠1只,用密度梯度离心法结合贴壁法体外培养获得GFP转基因小鼠骨髓MSCs有限细胞系(GFP_MSCs)。取第3代GFP_MSCs进行... 目的研究绿色荧光蛋白(GFP)转基因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体外定向诱导下的多向分化潜能。方法取6周龄GFP转基因小鼠1只,用密度梯度离心法结合贴壁法体外培养获得GFP转基因小鼠骨髓MSCs有限细胞系(GFP_MSCs)。取第3代GFP_MSCs进行体外多向分化诱导:成骨诱导后进行碱性磷酸酶增殖活性检测及茜素红钙盐染色;成脂肪诱导20d后进行油红O染色鉴定;成神经诱导6h后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神经元烯醇化酶(NSE)的表达。结果GFP_MSCs经成骨诱导后ALP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20d后茜素红染色可见有橘红色钙盐沉积;经成脂诱导后油红O染色阳性;经成神经诱导后,细胞形态由梭形转变为星状细胞,NSE染色呈强阳性表达。结论GFP转基因小鼠骨髓MSCs在体外诱导下具有多向分化能力,对GFP稳定表达无影响,可以作为研究MSCs多向分化潜能机制的一个有效示踪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荧光蛋白 转基因小鼠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多向分化潜能
下载PDF
初戴固定矫治器时青少年患者的心理变化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侯景秋 闫征斌 +2 位作者 张晔 彭惠 赖文莉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44-647,共4页
目的探讨初戴固定矫治器是否会对青少年错畸形患者产生一定的心理负面影响。方法选取150例青少年错畸形患者,分别在就诊当日(T1期)与固定矫治器戴入1周后(T2期)填写心理调查问卷,该问卷包含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调查患者的... 目的探讨初戴固定矫治器是否会对青少年错畸形患者产生一定的心理负面影响。方法选取150例青少年错畸形患者,分别在就诊当日(T1期)与固定矫治器戴入1周后(T2期)填写心理调查问卷,该问卷包含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调查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根据T1与T2期2个量表的评分,比较固定矫治器戴入前后患者的心理变化。结果129例患者完成了调查。女性患者T2期的焦虑与抑郁评分均较T1期有明显升高;非自愿就诊和拔牙矫治患者在T2期焦虑与抑郁评分升高,与T1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戴固定矫治器所引起的不适与不便可使青少年女性患者、非自愿就诊和拔牙矫治患者产生一定的焦虑与抑郁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矫治器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应用游离前锯肌瓣矫治半侧颜面萎缩的初步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田卫东 王栋 +5 位作者 刘磊 黄富国 谢倩 闫征斌 李逸松 李声伟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799-802,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前锯肌瓣矫治半侧颜面萎缩的可行性,并讨论前锯肌瓣的解剖、制作及手术中注意的问题。方法2001年9月~2004年7月,对3例严重半侧颜面萎缩患者采用游离前锯肌瓣移植术,其前锯肌瓣以胸背动、静脉为蒂,与颞浅动、静脉,颌外...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前锯肌瓣矫治半侧颜面萎缩的可行性,并讨论前锯肌瓣的解剖、制作及手术中注意的问题。方法2001年9月~2004年7月,对3例严重半侧颜面萎缩患者采用游离前锯肌瓣移植术,其前锯肌瓣以胸背动、静脉为蒂,与颞浅动、静脉,颌外动、静脉,舌动、静脉等吻合;术中同时解剖胸长神经,并与面神经上颊支吻合。游离肌瓣大小12 cm×8 cm^16 cm×12 cm。结果3例患者术后前锯肌瓣游离移植颜面部凹陷区后色泽血运均良好,肌瓣完全成活,面颊部丰满圆润,无明显突起或不平,颌面部切口愈合好,瘢痕不明显,肩部运动良好,无“翼状肩”。随访1~3年,患者外形恢复满意。结论应用游离前锯肌瓣矫治严重半侧颜面萎缩安全可靠,术后有利于改善患者外形。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前锯肌瓣 半侧颜面萎缩 矫治
下载PDF
儿童颌骨骨折对颌面部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家武 闫征斌 刘磊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CAS 2005年第1期74-75,78,共3页
儿童颌骨骨折可能会造成颌面部畸形,并与骨折的部位、程度﹑年龄以及治疗相关。本文探讨坚固内固定对生长发育的影响,试图找出合适的针对儿童颌骨骨折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儿童 颌骨骨折 面部 生长发育 治疗
下载PDF
糖尿病合并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观察及治疗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屹嵩 魏冰 +1 位作者 闫征斌 王天祥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20期40-41,共2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并发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比较糖尿病(77例)与非糖尿病(70例)患者颌面部间隙感染的疗程长短和治疗措施。结果:糖尿病患者颌面部间隙感染的疗程明显延长;应用高压氧治疗的患者,疗程缩短;联合降...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并发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比较糖尿病(77例)与非糖尿病(70例)患者颌面部间隙感染的疗程长短和治疗措施。结果:糖尿病患者颌面部间隙感染的疗程明显延长;应用高压氧治疗的患者,疗程缩短;联合降糖更能缩短糖尿病患者的疗程。结论:糖尿病并发颌面部间隙感染好发于中老年人,感染不易控制,反复发作,病程延长,治疗应控制感染和血糖并重,采取综合治疗,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颌面部 间隙感染 治疗
下载PDF
局部应用辛伐他汀对家兔下颌骨骨折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屹嵩 牛恒 +1 位作者 符增涛 闫征斌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研究局部应用辛伐他汀对家兔下颌骨骨折愈合的影响,为辛伐他汀在口腔颌面部骨折愈合的临床应用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4只成年雄性新西兰家兔,所有家兔均在左侧下颌骨体处做线性骨折模型后行钛板钛钉内固定,将实验家兔随机... 目的研究局部应用辛伐他汀对家兔下颌骨骨折愈合的影响,为辛伐他汀在口腔颌面部骨折愈合的临床应用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4只成年雄性新西兰家兔,所有家兔均在左侧下颌骨体处做线性骨折模型后行钛板钛钉内固定,将实验家兔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家兔下颌骨骨折区局部覆盖含有辛伐他汀的明胶海绵缓释膜,对照组骨折区局部覆盖不含辛伐他汀的明胶海绵缓释膜。分别于术后第2、4、8周处死实验动物,通过HE染色和免疫组化法分析辛伐他汀对家兔下颌骨骨折愈合的影响。结果实验组骨痂形成与改建速率快于对照组;术后2、4周实验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第8周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应用辛伐他汀能促进新骨的形成,加速骨折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伐他汀 下颌骨骨折 骨折愈合 骨形态蛋白-2
下载PDF
中度磨牙症患者软垫治疗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姜海英 闫征斌 +1 位作者 邱明 张兆龙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1年第8期1285-1286,共2页
目的:分析中度磨牙症患者软垫治疗前后颞下颌关节振动的特征,探讨软垫治疗磨牙症的效果。方法:收集20例中度磨牙症患者和20例临床无症状的志愿者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问卷调查和临床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磨牙症患者进行分级,用... 目的:分析中度磨牙症患者软垫治疗前后颞下颌关节振动的特征,探讨软垫治疗磨牙症的效果。方法:收集20例中度磨牙症患者和20例临床无症状的志愿者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问卷调查和临床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磨牙症患者进行分级,用BioPAK口颌功能诊疗仪记录试验对象颞下颌关节表面振动情况。结果:中度磨牙症患者的关节振动能量和振幅明显高于正常人;正常人关节振动的发生率为75%,中度磨牙症患者关节振动的发生率为100%;中度磨牙症患者经3个月软垫治疗后关节振动的发生率为80%。结论:中度磨牙症患者软垫治疗后关节振动的发生率降低,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牙症 颞下颌关节 振动分析
下载PDF
锂盐对兔下颌骨骨折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屹嵩 符增涛 +2 位作者 宋建强 牛恒 闫征斌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年第20期1982-1984,共3页
目的观察锂盐对家兔下颌骨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选择24只新西兰家兔,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于左侧下颌骨体制作骨折模型,行钛板内固定。实验组于骨折模型制作3 d后每天腹腔注射氯化锂(Li Cl),对照组给予相同剂量Na Cl。分别于术后2周、4... 目的观察锂盐对家兔下颌骨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选择24只新西兰家兔,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于左侧下颌骨体制作骨折模型,行钛板内固定。实验组于骨折模型制作3 d后每天腹腔注射氯化锂(Li Cl),对照组给予相同剂量Na Cl。分别于术后2周、4周、8周处死实验动物,采用HE染色观察骨折区组织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β-catenin的表达。结果实验组骨折区新骨形成明显快于对照组,且术后2周、4周实验组β-catenin的阳性表达率(56.7%、73.3%)高于对照组(35.0%、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周,β-catenin阳性表达率实验组(23.3%)与对照组(11.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锂盐可促进兔下颌骨骨折区新骨生成,缩短骨折愈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骨折 骨折愈合 锂盐 Β-连环蛋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