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鸡湿热泄泻病证模型的建立
1
作者 赵增成 殷斌 +8 位作者 刘月月 黄中利 杨世发 王海挺 张荣岭 闫遵祥 宋士凯 衣云鹏 林树乾 《中兽医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0-14,F0002,共6页
中兽医病证模型是评价药效及研究中兽药作用机制的有效工具。为了建立鸡湿热泄泻病证模型,本研究以SPF雏鸡为试验动物,分别选取大肠杆菌CVCC1558标准株和09-29分离株,采用胸部肌内注射、口腔灌服、泄殖腔灌注3种不同方式,选择不同感染剂... 中兽医病证模型是评价药效及研究中兽药作用机制的有效工具。为了建立鸡湿热泄泻病证模型,本研究以SPF雏鸡为试验动物,分别选取大肠杆菌CVCC1558标准株和09-29分离株,采用胸部肌内注射、口腔灌服、泄殖腔灌注3种不同方式,选择不同感染剂量,进行大肠杆菌人工感染试验,观察各组鸡临床症状,进行体温、病理剖检、十二指肠黏膜组织病理学、血细胞计数等多项检查。结果显示,采用不同的感染方法,试验鸡表现出不同的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口腔灌服09-29菌株试验组无任何症状出现,其他各组鸡群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病症,其中口腔灌服或泄殖腔灌注大肠杆菌CVCC1558菌株2个组试验鸡表现为排黄绿色稀粪,体温升高,剖检表现为典型卡他性或出血性肠炎变化,无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病变,白细胞数增多,十二指肠黏膜肠绒毛上皮细胞脱落,无病鸡死亡,从病因、症状、病机等方面进行辨证分析,完全符合中兽医湿热泄泻的特征。采用肌内注射感染方式的3个组试验鸡虽然也出现排黄色稀粪、肠炎等湿热泄泻的表现,但发病鸡更多表现为精神极度沉郁以及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等全身败血症变化,死亡率高,全身症状明显,已表现为热入营血,并不符合单纯的湿热泄泻特征。试验表明,采用SPF雏鸡每只口腔灌服大肠杆菌CVCC1558菌株3 mL,或泄殖腔灌注大肠杆菌CVCC1558菌株3 mL,均可成功构建出鸡的湿热泄泻病证模型。该方法建立的病证模型完全符合中兽医湿热泄泻证的病因、病位、病机和证候特点,临床症状明显,剖检特征典型,病程时间长,模型稳定,重复性好,适用于鸡湿热泄泻证的中兽医防治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热泄泻 病证模型 大肠杆菌
下载PDF
一种替米考星高效双层包衣微丸的制备
2
作者 赵增成 刘在青 +11 位作者 肖建森 衣云鹏 林树乾 杨世发 刘月月 殷斌 宋士凯 张荣岭 闫遵祥 黄中利 王海挺 郭丽华 《中国畜禽种业》 2024年第5期116-121,共6页
为了克服替米考星水溶性差、味苦、生物利用度低的缺陷,将固体分散技术和包合技术相结合,采用熔融喷雾法,进行了替米考星高效双层包衣微丸的制备。主药为替米考星,辅料为共聚维酮、氢化蓖麻油、β-环糊精、聚乙二醇、聚氧乙烯氢化蓖麻... 为了克服替米考星水溶性差、味苦、生物利用度低的缺陷,将固体分散技术和包合技术相结合,采用熔融喷雾法,进行了替米考星高效双层包衣微丸的制备。主药为替米考星,辅料为共聚维酮、氢化蓖麻油、β-环糊精、聚乙二醇、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聚维酮、羟丙甲纤维素、聚丙烯酸树脂等。微丸由丸芯、速释药物衣层、掩味衣层组成。丸芯采用固体分散融熔法技术制备,替米考星以分子水平均匀分散在伴侣型复合辅料中,使生物利用度更高;速释药物衣层使释放速度更快;掩味衣层掩盖药物异味。该方法所制备的替米考星高效双层包衣微丸外观呈圆形,水溶性良好,无苦味,药代动力学试验表明口服给药体内吸收速度快、起效快、血药浓度高、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米考星 固体分散体 包合技术
下载PDF
黄白健脾口服液对犊牛湿热泄泻的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黄莉萍 张康 +3 位作者 王磊 张景艳 闫遵祥 李建喜 《中兽医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28-33,共6页
本试验旨在评价中兽药黄白健脾口服液对犊牛湿热泄泻的治疗效果。筛选符合犊牛湿热泄泻诊断标准的患病犊牛,并对其进行病原检测,给予黄白健脾口服液进行治疗。通过比较治疗前后犊牛的临床表现、血液生化指标变化及细胞因子水平变化,验... 本试验旨在评价中兽药黄白健脾口服液对犊牛湿热泄泻的治疗效果。筛选符合犊牛湿热泄泻诊断标准的患病犊牛,并对其进行病原检测,给予黄白健脾口服液进行治疗。通过比较治疗前后犊牛的临床表现、血液生化指标变化及细胞因子水平变化,验证黄白健脾口服液对犊牛湿热泄泻的治疗效果。病原检测发现,在犊牛粪便中检测到冠状病毒、隐孢子虫、轮状病毒、大肠杆菌K99、贾第鞭毛虫等5种常见的可导致犊牛腹泻的病原,其中冠状病毒的感染率最高,为34.78%,混合感染比例为39.13%,另有32.61%的病例未检测到这5种常见病原。经黄白健脾口服液治疗,46头湿热泄泻犊牛中19头病牛完全康复,20头病牛明显好转,总有效率为84.78%。治疗前发病犊牛血清尿素氮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尿酸、肌酐和IL-1β水平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总胆固醇、碱性磷酸酶、白蛋白及血磷、IL-10和TFF3水平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经黄白健脾口服液治疗后,肌酐、尿素氮和IL-1β水平极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总胆固醇、碱性磷酸酶、白蛋白及血糖、IL-10和TFF3水平极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综上,黄白健脾口服液对临床中犊牛湿热泄泻病例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作为治疗犊牛湿热泄泻潜在的补充或替代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牛 湿热泄泻 黄白健脾口服液 治疗效果评价
下载PDF
巴什拜羊OLA-DRB3基因多态性与绵羊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冷青文 闫遵祥 +1 位作者 李志远 剡根强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6-9,22,共5页
本研究旨在分析巴什拜羊DRB3基因遗传多态性与MO感染的相关性。采用PCR-RFLP方法分析巴什拜羊OLA-DRB3基因第2外显子多态性,并计算基因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和有效等位基因数等遗传参数;通过分析和差异性检验MO阴性和阳性巴什拜羊OLA-D... 本研究旨在分析巴什拜羊DRB3基因遗传多态性与MO感染的相关性。采用PCR-RFLP方法分析巴什拜羊OLA-DRB3基因第2外显子多态性,并计算基因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和有效等位基因数等遗传参数;通过分析和差异性检验MO阴性和阳性巴什拜羊OLA-DRB3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初步判定MO的抗性或易感性基因。结果表明:巴什拜羊OLA-DRB3第2外显子在第122、154、168和241碱基处表现出多态性;在Taq I、Pst I位点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根据基因杂合度和多态信息含量,表明巴什拜羊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在巴什拜羊的24种基因型中,HaeⅢBC(P<0.05)为MO抗性基因,HaeⅢDD(P<0.05)为MO易感基因型;Pst I A(P<0.01)和Pst I B(P<0.01)、HaeⅢC(P<0.01)分别是巴什拜羊MO易感和抗性相关等位基因。此结果可为绵羊抗病育种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什拜羊 MO OLA-DRB3 PCR-RFLP
下载PDF
一株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GSLY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康 张凯 +6 位作者 王磊 崔东安 张景艳 闫遵祥 马雪青 薛欢 李建喜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378-384,共7页
为了解甘肃地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流行情况及其分子特征,通过RT-PCR方法对甘肃地区某规模化养牛场的牛腹泻粪便样品进行了BVDV鉴定。将鉴定为BVDV阳性的牛腹泻粪便样品处理后接种到牛肾传代细胞(MDBK)进行病毒的分离,并通过RT-PCR、免... 为了解甘肃地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流行情况及其分子特征,通过RT-PCR方法对甘肃地区某规模化养牛场的牛腹泻粪便样品进行了BVDV鉴定。将鉴定为BVDV阳性的牛腹泻粪便样品处理后接种到牛肾传代细胞(MDBK)进行病毒的分离,并通过RT-PCR、免疫荧光检测及病毒基因序列测定对分离的病毒进行鉴定及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成功分离到一株牛源BVDV,命名为BVDV-GSLY株;BVDV-GSLY毒株接种MDBK细胞培养可导致明显的致细胞病变效应,说明该毒株为致细胞病变型(CP)BVDV毒株;5′-UTR和Npro PCR扩增结果为阳性且扩增片段与预期大小相符;免疫荧光试验结果表明,接种BVDV-GSLY毒株的MDBK细胞可与FITC标记的BVDV抗体反应产生明亮的特异性绿色荧光,而正常MDBK对照细胞中没有荧光,表明该分离物是BVDV;BVDV-GSLY毒株在MDBK细胞上连续传12代,其病毒滴度可达10^(7.8)TCID_(50)/0.1 mL;基于5′-UTR和Npro核苷酸序列对BVDV-GSLY毒株进行序列比对和遗传进化分析,发现BVDV-GSLY毒株与美国的SD1株亲缘关系最近,5′-UTR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5.5%,Npro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1.5%,系统进化树分析也表明,BVDV-GSLY毒株与SD1株位于同一分支,说明BVDV-GSLY毒株属于BVDV-1a基因亚型。本研究成功分离到一株CP型BVDV-1a亚型毒株,不仅丰富了BVDV的分子流行病学数据,也为甘肃地区牛病毒性腹泻病的防控及相关疫苗的研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BVDV-GSYL株 分离 鉴定 进化分析
下载PDF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Core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康 张璇 +7 位作者 闫遵祥 王磊 张凯 张景艳 罗永江 仇正英 薛欢 李建喜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819-1824,共6页
为制备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的Core蛋白及其多克隆抗体,根据Core蛋白的编码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利用RT-PCR扩增BVDV Core基因并定向插入Pet30a载体中,构建重组质粒Pet30a-Core,经酶切鉴定后转化大肠埃希菌TOP 10感受态细... 为制备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的Core蛋白及其多克隆抗体,根据Core蛋白的编码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利用RT-PCR扩增BVDV Core基因并定向插入Pet30a载体中,构建重组质粒Pet30a-Core,经酶切鉴定后转化大肠埃希菌TOP 10感受态细胞,筛选获得阳性重组菌,以IPTG进行诱导后成功表达出分子质量为20 ku的重组Core蛋白。将诱导表达的蛋白产物经融合蛋白的Ni柱亲和法进行纯化,利用纯化的重组蛋白免疫新西兰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并利用间接ELISA法测出多克隆抗体效价达到1∶512000。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证实,多克隆抗体可与细胞中的BVDV抗原发生反应,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特异性。本实验成功制备了BVDV重组Core蛋白的兔源多克隆抗体,为BVDV的检测及其Core蛋白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Core蛋白 表达 多克隆抗体
下载PDF
中药抗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张康 张凯 +6 位作者 王磊 罗永江 张景艳 吴开开 闫遵祥 薛欢 李建喜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9年第6期23-26,共4页
国内尚无用于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的特异性治疗药物,研制抗BVDV的治疗药物已成为当下兽医科研工作者的研究重点之一。研究证实,中药单体或复方可通过降低BVDV所致的细胞病变、抑制细胞内病毒增殖和调节机体细胞免疫等途径实现抗病毒... 国内尚无用于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的特异性治疗药物,研制抗BVDV的治疗药物已成为当下兽医科研工作者的研究重点之一。研究证实,中药单体或复方可通过降低BVDV所致的细胞病变、抑制细胞内病毒增殖和调节机体细胞免疫等途径实现抗病毒作用,但缺乏关于中药抗病毒的作用靶点及分子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综述单味中药及中药复方抗BVDV的研究概况,以期为创新研制高效的抗BVDV药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中药 单味 复方
下载PDF
畜禽温病常见证型及辨证论治
8
作者 赵增成 李桂明 +8 位作者 黄中利 刘月月 殷斌 衣云鹏 林树乾 李颖 闫遵祥 徐秀荣 崔西严 《中兽医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85-89,共5页
温病是外感温热邪气所引起的以发热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多种急性热病的总称,畜禽大多数传染性疾病均属温病范畴。本文依据传统中兽医温病学理论,按照卫气营血辨证方法,对畜禽温病的病因病机、常见证型、治法方药进行了分析归纳。卫分证发... 温病是外感温热邪气所引起的以发热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多种急性热病的总称,畜禽大多数传染性疾病均属温病范畴。本文依据传统中兽医温病学理论,按照卫气营血辨证方法,对畜禽温病的病因病机、常见证型、治法方药进行了分析归纳。卫分证发于疾病初期,以邪袭肺卫、卫气被郁为特征,主要包括以发热、微恶风寒为主要症状的卫外失司证和以咳喘为主要症状的肺失宣降证。若卫分证不解,热邪内入脏腑,影响脏腑功能,可发展为气分证,根据影响的脏腑不同,可表现为很多不同的证型,最常见的主要有热邪壅肺、肺胃热炽、肠腑热结、肠热下利、湿浊困阻中焦、湿热弥漫三焦等。营分证是热邪深入血脉病变的初期阶段,以营热伤阴、心神被扰为主要病变,热灼营阴、热入心包两种证型最常见。血分证是热邪深入血分的最危重阶段,以动血耗血为主要病机变化,常见证型为血热动血、气血两燔和血热动风。在疾病的恢复期,由于前期热邪伤津,津液尚未完全恢复,多表现为肺胃阴伤证。在温病防治中,必须根据疾病的不同病程阶段,依据病因、病位、症状、病机,首先正确辨明证型,针对不同证型,制定相应的治法和方药,方能取得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 温病 中兽医 辨证论治 卫气营血
下载PDF
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地区鼠类棘球蚴感染情况调查 被引量:1
9
作者 肖云霞 徐新龙 +4 位作者 尹小平 王安东 闫遵祥 段成任 徐军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04-1010,共7页
对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地区鼠类棘球蚴感染情况进行系统调查。选择阿拉山口口岸三个不同区域(野外区、城郊综合区和城区),2013—2014年连续2年采集鼠类样本;剖检、分离肝,对所有样本提取肝基因组DNA,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棘球蚴线粒体细... 对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地区鼠类棘球蚴感染情况进行系统调查。选择阿拉山口口岸三个不同区域(野外区、城郊综合区和城区),2013—2014年连续2年采集鼠类样本;剖检、分离肝,对所有样本提取肝基因组DNA,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棘球蚴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单位1(Cox1)、NADH脱氢酶(ND1)等基因并测序。剖检发现8份样品具有包囊,感染率为2.08%;分子鉴定发现有10份样品呈PCR阳性,感染率为2.60%,Cox1基因Blast分析中有8份样品与青海检测的苏俄多房棘球绦虫的相似性最高(登录号:JQ 690286.1),为85%;ND1基因Blast分析,另2份样品与多房棘球蚴相似性最高(登录号:AB 720065.1),为100%;统计学分析发现野外区、城郊综合区鼠类感染率分别为2.74%和2.38%,而城区未检测到病原体。阿拉山口口岸野外区野鼠棘球蚴感染率最高,易感鼠种为大沙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球蚴病 野鼠 阿拉山口口岸
下载PDF
滑液支原体醛缩酶的亚细胞定位及免疫原性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宇 祁晶晶 +4 位作者 刘婷 温政 闫遵祥 高崧 于圣青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80-789,共10页
【背景】滑液支原体(Mycoplasma synoviae,MS)感染能够引起鸡和火鸡的气囊炎、关节渗出性的滑液囊膜及腱鞘滑膜炎等。有研究表明,许多支原体中与代谢相关的酶类不仅分布在细胞质,也分布于细胞膜表面,通过结合宿主细胞的胞外基质蛋白,协... 【背景】滑液支原体(Mycoplasma synoviae,MS)感染能够引起鸡和火鸡的气囊炎、关节渗出性的滑液囊膜及腱鞘滑膜炎等。有研究表明,许多支原体中与代谢相关的酶类不仅分布在细胞质,也分布于细胞膜表面,通过结合宿主细胞的胞外基质蛋白,协助病原菌黏附入侵宿主细胞。已有报道牛支原体(Mycoplasma bovis)和鸡毒支原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的醛缩酶(Fructose-bisphosphate aldolase,FBA)分布在膜蛋白和胞浆蛋白中,而MS的FBA蛋白还未见相关研究。【目的】对MSFBA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原核表达、免疫原性分析及亚细胞定位检测,为进一步探索MS代谢相关酶类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分析软件PSORTb、SignalP 4.1 Server和TMHMM Server在线预测MSFBA的亚细胞定位、信号肽及跨膜区,并用BLASTn和MEGA 5.0进行同源比对及进化树分析;通过Overlap PCR点突变扩增MS的fba全基因序列,连接表达载体pET-28a(+)并进行原核表达及纯化,获得纯化后的重组MSFBA(rMSFBA)蛋白;用MS阳性血清进行Westernblot鉴定rMSFBA的免疫原性;用纯化的rMSFBA蛋白制备兔多克隆抗体,与MS全菌蛋白、膜蛋白及胞浆蛋白进行Western blot分析,同时对MS全菌进行悬浮免疫荧光分析,检测MSFBA的膜定位情况。【结果】生物信息分析预测MSFBA分布在细胞质中,无信号肽,无跨膜区,在MS种内相似性高达99%,与其他种属FBA相似性在61%-78%之间,进化树显示其与牛鼻支原体(Mycoplasma bovirhinis)、仓鼠支原体(Mycoplasm acricetuli)等的FBA蛋白进化关系较近,与精氨酸支原体(Mycoplasma arginini)、人型支原体(Mycoplasma hominis)等的FBA蛋白进化关系较远;表达rMSFBA蛋白并纯化,经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大小约为33kD;rMSFBA能与MS阳性鸡血清特异性结合,证实其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Western blot显示抗rMSFBA的兔血清能与MS全菌蛋白和胞浆蛋白反应,而与膜蛋白不反应,说明MSFBA蛋白分布于胞浆中;悬浮免疫荧光实验证实MS的细胞膜上未见FBA蛋白分布。【结论】首次报道了滑液支原体的FBA蛋白是一个高度保守的免疫原性蛋白,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MSFBA蛋白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分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液支原体 醛缩酶 原核表达 亚细胞定位 免疫原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