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常规遮盖治疗后远视儿童远期的屈光状态及视力演变 被引量:4
1
作者 闵晓珊 刘双珍 +1 位作者 李凤云 吴小影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1043-1045,共3页
目的:了解视力低常的远视儿童经常规遮盖法治疗后屈光状态的变化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对170例远视儿童予以配镜并常规遮盖治疗,随访1~9a,对比其视力及屈光度的变化情况。结果:矫正视力提高,等效球镜度降低,均有统计学意义,两者左右眼... 目的:了解视力低常的远视儿童经常规遮盖法治疗后屈光状态的变化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对170例远视儿童予以配镜并常规遮盖治疗,随访1~9a,对比其视力及屈光度的变化情况。结果:矫正视力提高,等效球镜度降低,均有统计学意义,两者左右眼对比有统计学差异。治疗前后远视和弱视程度的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左眼是否弱视与治疗前左眼的弱视程度、有无偏心注视、疗程、双眼视力差、是否有融合功能等因素有关;而右眼是否弱视与治疗前右眼的弱视程度、视力高低、疗程及治疗前后的球镜度、等效球镜度等因素相关。结论:弱视儿童采用完全遮盖疗法后可促进远视及弱视程度下降。影响弱视转归的关键因素在于治疗前弱视的程度、疗程,以及是否单眼偏心注视而导致双眼差别太大等,弱视治疗应强调促进双眼的平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遮盖治疗 远视 儿童 屈光状态 视力演变
下载PDF
影响远视儿童视功能发育的多因素分析
2
作者 闵晓珊 刘双珍 +1 位作者 李凤云 吴小影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04-607,共4页
目的:了解远视儿童中具有视力低常或内斜视等视功能障碍的患儿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90例有视功能障碍的远视儿童进行屈光度、同视机斜度和双眼视觉的检查并分析结果。结果:最佳矫正视力低常者170例和/或内斜视173例。具有同时视者61例,... 目的:了解远视儿童中具有视力低常或内斜视等视功能障碍的患儿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90例有视功能障碍的远视儿童进行屈光度、同视机斜度和双眼视觉的检查并分析结果。结果:最佳矫正视力低常者170例和/或内斜视173例。具有同时视者61例,具有融合功能者17例,具有黄斑及周边立体视者11例。视力与等效球镜度之间有直线相关关系(P<0.01),而斜度与等效球镜度之间无直线相关关系(P>0.05)。双眼视觉的影响因素是发现疾病的年龄、视力和斜度,立体视觉的有无与斜度、等效球镜度及视力有关。结论:视力低常及斜视是小儿就诊最常见的主诉。屈光不正与斜视对双眼视功能的损害发生得既早又久,视功能的立体视觉受损最严重。应广泛提倡早期幼儿视功能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视 双眼视觉 立体视 内斜视
下载PDF
3种常用验光法在青少年屈光检查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苏婷 闵晓珊 +4 位作者 刘双珍 李凤云 谭星平 钟燕妮 邓少灵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4-181,共8页
目的:使用视力筛查仪、电脑验光仪与视网膜检影等3种常用验光方法比较分析青少年屈光不正患者散瞳前后的检测结果。方法:对78例(156只眼)53~17岁青少年分别在自然瞳孔下应用Welch Allyn Suresight手持式视力筛查仪及NIDEK ARK-510A... 目的:使用视力筛查仪、电脑验光仪与视网膜检影等3种常用验光方法比较分析青少年屈光不正患者散瞳前后的检测结果。方法:对78例(156只眼)53~17岁青少年分别在自然瞳孔下应用Welch Allyn Suresight手持式视力筛查仪及NIDEK ARK-510A型自动电脑验光仪进行验光。充分睫状肌麻痹散瞳后,行视力筛查仪、电脑验光仪和视网膜检影3种验光法。结果:各方法散瞳前球镜代数值均低于散瞳后,数值更偏近视(P〈0.05);散瞳前视力筛查仪与散瞳后的检影验光比较,球镜值、柱镜值和散光轴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的一致性优于电脑验光与视网膜检影,但是所得数值偏近视倾向;散瞳前电脑验光与检影验光比较,球镜值和柱镜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散瞳后视力筛查仪与检影验光比较,球镜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散瞳后电脑验光与检影验光比较,柱镜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青少年验光,睫状肌麻痹散瞳后检影验光必不可少。自然瞳孔下,视力筛查仪验光优于电脑验光,尤其在判断屈光不正的性质方面(球镜值更准)。但是两者都有高估近视程度的倾向。散瞳后,电脑验光准确性高于视力筛查仪,可作为试镜的参考。充分睫状肌麻痹散瞳后视网膜检影验光结合主观试镜仍是检查屈光不正最为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不正 青少年 电脑验光仪 检影验光 Suresight自动验光仪 视力筛查仪 睫状肌麻痹
下载PDF
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视网膜厚度的变化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双珍 虞林丽 +1 位作者 吴小影 闵晓珊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384-386,共3页
目的:探讨视网膜厚度分析仪(retinalthicknessanalyzer,RTA)对弱视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RTA测量正常人6例11眼及弱视患者22例31眼,眼后极部视网膜厚度值及厚度地形图,所得数据经SPSS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结果:正常人平均视网膜厚度... 目的:探讨视网膜厚度分析仪(retinalthicknessanalyzer,RTA)对弱视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RTA测量正常人6例11眼及弱视患者22例31眼,眼后极部视网膜厚度值及厚度地形图,所得数据经SPSS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结果:正常人平均视网膜厚度为172.4±13.4μm,鼻侧较颞侧厚(P<0.05),其中黄斑上方为177.1±9.0μm,黄斑下方为169.9±11.0μm;鼻侧为180.5±1.3μm,颞侧为161.0±9.2μm。弱视患者平均视网膜厚度为176.4±7.4μm。在黄斑中心凹X5区,弱视明显厚于正常人。黄斑上方为178.7±20.2μm,黄斑下方为173.4±26.2μm;鼻侧为177.3±9.6μm,颞侧为173.4±6.2μm。结论:正常眼鼻侧视网膜明显较颞侧厚。弱视眼在黄斑中心凹X5区视网膜厚度明显较正常眼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厚度 弱视 远视
下载PDF
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 被引量:8
5
作者 向前 许雪亮 +3 位作者 谭浅 吴小影 闵晓珊 许惠卓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5-138,共4页
目的 :探讨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93例白内障随机分为两组 ,一组行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 ,另一组行常规大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 ,并对该两组病例... 目的 :探讨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93例白内障随机分为两组 ,一组行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 ,另一组行常规大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 ,并对该两组病例术后定期随访观察。结果 :术后裸眼视力小切口组明显高于常规大切口组。结论 :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裸眼视力好 ,恢复快 ,且该术式无需昂贵仪器 ,手术费用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缝线小切口 白内障囊外摘除 人工晶体植入术
下载PDF
TGF-β1在鸡形觉剥夺性近视眼中的表达及作用 被引量:4
6
作者 刘双珍 朱玉广 +3 位作者 吴小影 李凤云 闵晓珊 许惠卓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5-57,共3页
 目的 建立鸡的形觉剥夺性近视眼(FDM)模型,研究视网膜和脉络膜TGF -β1及其mRNA在FDM发展中的表达变化,探讨TGF- β1在FDM中的作用。 方法 取当日出生的来亨鸡 40只,随机遮盖一眼,另眼作对照。实验中测量双眼的屈光度与轴长,RT -PC...  目的 建立鸡的形觉剥夺性近视眼(FDM)模型,研究视网膜和脉络膜TGF -β1及其mRNA在FDM发展中的表达变化,探讨TGF- β1在FDM中的作用。 方法 取当日出生的来亨鸡 40只,随机遮盖一眼,另眼作对照。实验中测量双眼的屈光度与轴长,RT -PCR检测TGF-β1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分析TGF β1的活性。 结果 形觉剥夺可以导致眼球轴性延长,近视屈光度增加。去遮盖后双眼轴长差异减小,近视度下降。形觉剥夺降低视网膜TGF- β1和TGF -β1mRNA的表达,去遮盖后逐渐恢复。 结论 视网膜TGF- β1的变化可能与FDM的形成有关,TGF- β1可能参与眼球生长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觉剥夺性近视眼 TGF—β1 轴长 屈光度
下载PDF
左旋多巴联合卡多巴治疗儿童弱视的初步报告 被引量:5
7
作者 吴小影 刘双珍 +4 位作者 徐和平 黄佩刚 许惠卓 闵晓珊 谭星平 《眼科学报》 1998年第4期238-241,共4页
目的:探讨左旋多巴联合卡比多巴治疗儿童难治性弱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63眼)4.5~14岁经遮盖治疗未愈、视力稳定6月无变化的患儿予以左旋多巴(1.5mg/kg)、卡比多巴(0.38mg/kg)口服,每日3次,连续3月,观察视力、融合功能、立体视觉... 目的:探讨左旋多巴联合卡比多巴治疗儿童难治性弱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63眼)4.5~14岁经遮盖治疗未愈、视力稳定6月无变化的患儿予以左旋多巴(1.5mg/kg)、卡比多巴(0.38mg/kg)口服,每日3次,连续3月,观察视力、融合功能、立体视觉及网膜光敏感度、注视暗点的变化及药物的副作用。结果:服药3月,63眼弱视眼中视力提高者占88.89%(平均提高2.27±1.26行),10例融合功能改善,6例恢复立体视觉。视网膜光敏感度明显改善,19眼注视暗点消失,6眼缩小。基本治愈率42.86%,且副作用小。结论:左旋多巴联合卡多巴能有效地提高难治性弱视患儿的视功能,且副作用少。眼科学报1998;14:238~2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弱视 左旋多巴 卡比多巴 儿童
下载PDF
视网膜内源性NO在形觉剥夺性近视眼中的作用 被引量:3
8
作者 朱玉广 刘双珍 +3 位作者 吴小影 李凤云 闵晓珊 许惠卓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31-634,共4页
目的 :建立鸡形觉剥夺性近视 (form deprivationmyopia ,FDM)模型 ,探讨视网膜内源性NO在FDM发展中的变化及作用。方法 :取出生当日的来亨鸡 6 0只 ,分为A ,B两组 ,A组持续遮盖 3周 ,B组遮盖 2周后去遮盖 1周。随机遮盖一眼 ,另眼作对... 目的 :建立鸡形觉剥夺性近视 (form deprivationmyopia ,FDM)模型 ,探讨视网膜内源性NO在FDM发展中的变化及作用。方法 :取出生当日的来亨鸡 6 0只 ,分为A ,B两组 ,A组持续遮盖 3周 ,B组遮盖 2周后去遮盖 1周。随机遮盖一眼 ,另眼作对照。于实验前、1,2 ,3周 ,行视网膜检影和A超检查。NO酶法试剂盒测定视网膜和脉络膜组织的NO含量。RT PCR检测iNOSmRNA的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分析iNOS的活性。结果 :形觉剥夺使遮盖眼轴长增加 ,近视屈光度增加 ,去遮盖后双眼轴长差异减小 ,近视度下降。形觉剥夺降低视网膜和脉络膜组织NO含量、iNOS的免疫反应和iNOSmRNA的表达 ,去遮盖后逐渐恢复 ,去遮盖后 1周 ,iNOSmRNA的表达高于对照组水平。结论 :形觉剥夺可以建立近视眼动物模型 ,NO可能参与FDM的形成 ,未成熟动物的FDM是可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觉剥夺性近视眼 NO INOS
下载PDF
氩激光治疗早期Coats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许惠卓 刘双珍 +4 位作者 许雪亮 马雯 苏兰君 王平宝 闵晓珊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8期93-94,97,共3页
目的探讨氩激光治疗早期Coats病的临床疗效。方法9例患者经眼科临床检查诊断为Coa病,采用氩激光治疗,用蓝绿混合光或纯绿光,功率120~300mw,直径100~500μm,时间0.1~0.3s,每只眼光凝2~6次,随访3~15个月。结果6只眼视力有不同程度的... 目的探讨氩激光治疗早期Coats病的临床疗效。方法9例患者经眼科临床检查诊断为Coa病,采用氩激光治疗,用蓝绿混合光或纯绿光,功率120~300mw,直径100~500μm,时间0.1~0.3s,每只眼光凝2~6次,随访3~15个月。结果6只眼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2只眼视力维持原状,1只眼视力下降;只眼黄白色渗出完全吸收,3只眼部分吸收;7只眼扩张的毛细血管和微动脉瘤完全消失,2只眼部分消失。结论氩激光治疗早期Coats病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TS病 氩激光
下载PDF
实验性近视模型变迁的回顾及其评价 被引量:3
10
作者 文丹 刘双珍 闵晓珊 《医学与哲学(B)》 2006年第12期50-52,共3页
近视由于其危害性成为科研热点,而近视模型的出现使其研究得到突破。模拟人类近视发展的不同模型无论在近视形成机制还是在物种选择,以及研究部位的变迁中均体现出哲学与科学相结合的过程。汲取不同类型的模型优点,并同人类原型予以比较... 近视由于其危害性成为科研热点,而近视模型的出现使其研究得到突破。模拟人类近视发展的不同模型无论在近视形成机制还是在物种选择,以及研究部位的变迁中均体现出哲学与科学相结合的过程。汲取不同类型的模型优点,并同人类原型予以比较,对解读近视本质和病因治疗有深远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模型方法 形觉剥夺性近视 离焦性近视
下载PDF
Stargardt病的眼底表现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特征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雯 王平宝 +2 位作者 闵晓珊 许惠卓 苏兰君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00-102,共3页
目的 研究Stargardt病 (Stargardt’sdisease ,STGD)的眼底表现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fundusfluores ceinangiography ,FFA)的特征。方法 对 2 7例 5 4眼STGD患者进行视力、眼底及FFA检查。结果 STGD患者的视力在 0 .0 2~ 0 .10者 4 ... 目的 研究Stargardt病 (Stargardt’sdisease ,STGD)的眼底表现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fundusfluores ceinangiography ,FFA)的特征。方法 对 2 7例 5 4眼STGD患者进行视力、眼底及FFA检查。结果 STGD患者的视力在 0 .0 2~ 0 .10者 4 6眼 ,占 85 .2 %。眼底检查黄斑部均有横径为 1.5~ 3.0PD大小、呈青灰色并有金箔样反光的横椭圆形萎缩灶 ,其中 15例 30眼伴有眼底黄色斑点 ,占 5 5 .6 %。FFA检查黄斑部病变为透见荧光 ,其中 8例 16眼呈“牛眼”状 ;2 2例 4 4眼呈暗脉络膜背景 ,占 81.5 %。结论 FFA检查在STGD的诊断中极为重要 ,在病程的不同阶段可有不同FFA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RGARDT病 荧光素血管造影术 黄斑
下载PDF
弱视SFVEP和PVEP检查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明敏 夏朝华 闵晓珊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8年第12期2414-2415,共2页
【目的】比较传统图形翻转视觉诱发电位(pattern reversal visual evoked potential,PVEP)和空间频率视觉诱发电位(spatial frequency visual evoked potential,SFVEP)对弱视诊断的灵敏度,寻找在电生理方面较为客观敏感的诊断指标。【... 【目的】比较传统图形翻转视觉诱发电位(pattern reversal visual evoked potential,PVEP)和空间频率视觉诱发电位(spatial frequency visual evoked potential,SFVEP)对弱视诊断的灵敏度,寻找在电生理方面较为客观敏感的诊断指标。【方法】应用MEDCONOVA视觉电生理检测仪,对弱视眼分别做PVEP和SFVEP检查,统计分析检查结果,比较其对弱视诊断的灵敏度。【结果】受检30只弱视眼(其中单眼弱视14例14眼,双眼弱视8例16眼)中,PVEP检查,观测指标为P100波峰时及振幅。与仪器正常参考值比较,峰时及振幅均在正常值以外的6眼占20%,仅峰时延长的5眼占17%,仅振幅降低的8眼占27%,PVEP检测弱视灵敏度为63.33%。SFVEP检查,观测指标为F值(双眼所有空间频率振幅及相位对比的差异值)及3.2空间频率时的振幅。单眼弱视F值>1.99且空间频率3.2时振幅<2.0的13只眼占92%,双眼弱视F<1.71且空间频率3.2时振幅<2.0共14眼占87.5%;SFVEP检测弱视灵敏度为90%。【结论】SFVEP较PVEP对弱视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可用于对弱视进行早期筛查,并可结合其他传统检查方法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视/诊断
下载PDF
规模化白内障复明手术34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胡丕清 闵晓珊 《湖南医学》 2002年第2期149-150,共2页
白内障复明手术滞后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1].作者将接诊并确诊为白内障患者346例手术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关键词 白内障摘除术 白内障 人工晶体植入术 规模化白内障复明手术 临床分析
下载PDF
非线性光学显微镜观察肝脏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14
作者 常实 孙万新 +2 位作者 闵晓珊 王宪伟 汤恢焕 《激光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5期614-619,共6页
目的:了解非线性光学显微镜在肝纤维化成像及定量分析研究中的地位。方法:分别用前向二次谐波(SGH)及背向双光子荧光(TPEF)对肝脏标本的成纤维胶原(Ⅰ/Ⅲ)和肝细胞浆进行成像,将结果与传统的Masson’s三染色法进行比较。随后用非线性光... 目的:了解非线性光学显微镜在肝纤维化成像及定量分析研究中的地位。方法:分别用前向二次谐波(SGH)及背向双光子荧光(TPEF)对肝脏标本的成纤维胶原(Ⅰ/Ⅲ)和肝细胞浆进行成像,将结果与传统的Masson’s三染色法进行比较。随后用非线性光学显微镜对不同肝纤维化阶段的大鼠肝脏标本成像,并对图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用二次谐波成像的肝内成纤维胶原分布图较传统的方法更清晰,易于进一步定量分析;(2)双光子荧光信号可以清晰的显示肝细胞形态;(3)非线性光学显微镜得到的肝纤维化图像易于用软件进行定量分析。结论:非线性光学显微镜是研究肝纤维化进程的灵敏、准确、快速、简单、客观的新方法。其对肝纤维化的定量分析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光学 二次谐波 双光子荧光 肝纤维化 定量分析
下载PDF
青少年屈光不正患者扩瞳后验光结果与配镜处方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尹叶薇 潘宿 +2 位作者 李凤云 邓少灵 闵晓珊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973-1977,共5页
目的:比较青少年屈光不正患者扩瞳后电脑验光、扩瞳后试镜与配镜处方的差异,探讨青少年屈光不正验光配镜的重点和注意事项。方法:选取334例青少年屈光不正患者(包括212例近视和122例远视),进行扩瞳后电脑验光并试镜,恢复自然瞳孔后再试... 目的:比较青少年屈光不正患者扩瞳后电脑验光、扩瞳后试镜与配镜处方的差异,探讨青少年屈光不正验光配镜的重点和注意事项。方法:选取334例青少年屈光不正患者(包括212例近视和122例远视),进行扩瞳后电脑验光并试镜,恢复自然瞳孔后再试镜确定配镜处方。回顾性分析扩瞳后电脑验光、扩瞳后试镜和配镜处方之间的差异。结果:扩瞳后电脑验光和扩瞳后试镜之间,总体数据中球镜和轴向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近视组中球镜、柱镜和轴向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远视组中轴向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总体数据和远视组中,扩瞳后电脑验光、扩瞳后试镜与配镜处方的球镜和轴向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远视组中扩瞳后电脑验光和扩瞳后试镜的球镜均大于配镜处方,且扩瞳后试镜与配镜处方柱镜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近视组中扩瞳后电脑验光与配镜处方的球镜、柱镜和轴向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扩瞳后试镜与配镜处方的柱镜和轴向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Bland-Altman分析提示,无论屈光性质,扩瞳后电脑验光和扩瞳后试镜的球镜、柱镜存在较好一致性,二者之间的差异在临床上可以接受,而轴向的一致性则较差。Bland-Altman分析提示,总体数据和远视组中,扩瞳后电脑验光、扩瞳后试镜分别与配镜处方的球镜和轴向的一致性较差,柱镜则存在较好一致性。近视组中扩瞳后电脑验光、扩瞳后试镜分别与配镜处方的球镜、柱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轴向的一致性则较差。结论:扩瞳后电脑验光、扩瞳后试镜结果均不能作为配镜处方。扩瞳后电脑验光与扩瞳后试镜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二者的球镜、柱镜存在较好的临床一致性。扩瞳后电脑验光和扩瞳后试镜的轴向不具有一致性,二者与配镜处方的一致性也较差。所以复光试镜时要加强对轴向的反复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不正 青少年 电脑验光 扩瞳 扩瞳后试镜 配镜处方
下载PDF
近视患者前弹力层下激光角膜磨削术后Kappa角及角膜形态变化 被引量:2
16
作者 丁翌 张之佩 +2 位作者 闵晓珊 夏晓波 胡生发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2-168,共7页
目的:研究近视患者Kappa角与屈光度的分布情况及前弹力层下激光角膜磨削术(Sub-BowmanKeratomileusis,SBK)后患者Kappa角与角膜形态的变化规律,分析手术对角膜形态及双眼视近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在中南大... 目的:研究近视患者Kappa角与屈光度的分布情况及前弹力层下激光角膜磨削术(Sub-BowmanKeratomileusis,SBK)后患者Kappa角与角膜形态的变化规律,分析手术对角膜形态及双眼视近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行SBK治疗的134例(268只眼)近视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在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均采用OrbscanⅡz角膜地形图行Kappa角、角膜中央3 mm区曲率、角膜后表面Diff值检测。根据术前Kappa角的大小分为大K组(Kappa角≥5°,71只眼)和小K组(Kappa角<5°,197只眼)。对影响术后6个月Kappa角变化的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大K组Kappa角为(5.67±0.65)°,等效球镜度为(-4.84±2.32)D,术后Kappa角较术前减小(均P<0.01),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减小的幅度增大;小K组Kappa角为(3.51±1.08)°,等效球镜度为(-5.78±2.63)D,术后Kappa角较术前增大,术后6个月与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增大的幅度减小。2组术后角膜后表面Diff值均变大(均P<0.001),术后1个月至6个月Diff值呈减小趋势。2组术后1个月角膜中央3 mm区曲率均明显变小(均P<0.001),术后1个月至术后6个月,大K组曲率趋于稳定,小K组曲率呈增大趋势。2组患者术后6个月Kappa角的变化与角膜中央3 mm区曲率及角膜后表面Diff值的变化均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而均与角膜切削厚度呈正相关(r大K组=0.398,r小K组=0.218,均P<0.05),与术前屈光度呈负相关(r大K组=-0.283,r小K组=-0.233,均P<0.05)。结论:大Kappa角多出现在中低度近视患者中,术后Kappa角明显减小,而小Kappa角多出现在中高度近视患者中,术后Kappa角增大。近视患者经SBK后视近时双眼调节与集合功能重新调整以达到平衡,视近功能可能获得一定程度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KAPPA角 前弹力层下激光角膜磨削术 角膜曲率 角膜后表面Diff值
下载PDF
共同性斜视双眼视觉的临床研究
17
作者 熊飞 刘双珍 +2 位作者 吴小影 闵晓珊 李凤云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11期1148-1150,共3页
目的 观察恒定性非调节性内斜、恒定性外斜和间歇性外斜患者手术前后对双眼视觉的影响。方法 将5 2例 7~ 42岁符合标准的共同性斜视患者分为 3组 :恒定性非调节性内斜组 ,恒定性外斜组和间歇性外斜组。同视机测定远双眼视觉级别 ,《... 目的 观察恒定性非调节性内斜、恒定性外斜和间歇性外斜患者手术前后对双眼视觉的影响。方法 将5 2例 7~ 42岁符合标准的共同性斜视患者分为 3组 :恒定性非调节性内斜组 ,恒定性外斜组和间歇性外斜组。同视机测定远双眼视觉级别 ,《颜少明立体视觉检查图》测定近立体视锐度。观察术前、术后 5d、1个月、3~ 6个月的斜视度、远双眼视觉、近立体视锐度变化。结果  3组斜视手术前后对远双眼视觉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恒定性非调节性内斜组与恒定性外斜组近立体视觉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间歇性外斜组术前近立体视觉损害较其他两组轻 (P<0 0 5 )。结论 恒定性非调节性内斜、恒定性外斜对双眼视觉的影响一致。间歇性外斜组对远双眼视觉的影响与恒定性非调节性内斜组和恒定性外斜组一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性斜视 双眼视觉 临床研究
下载PDF
正常儿童中心30°、6°视野视网膜光敏感度的临床研究
18
作者 闵晓珊 刘双珍 +1 位作者 吴小影 夏晓波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37-138,共2页
目的 研究正常儿童中心视野视网膜光敏感度的特点。 方法 用国产QZSⅡ型自动视野计对30例(60只眼)5~9岁正视眼或屈光不正眼(可矫正至正常视力)的儿童进行中心30°、6°视野的测定。 结果 平均光敏感度... 目的 研究正常儿童中心视野视网膜光敏感度的特点。 方法 用国产QZSⅡ型自动视野计对30例(60只眼)5~9岁正视眼或屈光不正眼(可矫正至正常视力)的儿童进行中心30°、6°视野的测定。 结果 平均光敏感度(m ean sensitivity,MS)不受年龄、性别、眼别及屈光状态的影响。光敏感度(dB值)的分布以正常型为主。依正态分布法确定正常值区间:中心30°MS> 193 dB,中心6°MS> 225 dB。dB值的数量与分布异常未同时出现。 结论 正常儿童的视野分布表现为正常型,视野结果的判定应综合dB值的分布及中心30°、6°MS的大小等方面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野检查法 光敏感度 视网膜 儿童
原文传递
TGFβ1、iNOS在鸡FDM的表达及作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朱玉广 刘双珍 +3 位作者 吴小影 李凤云 闵晓珊 许惠卓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8-52,共5页
目的 建立鸡形觉剥夺性近视眼 (FDM )动物模型 ,研究视网膜和脉络膜TGF -β1和iNOS及其mRNA在FDM中的变化及作用。方法 出生一天的来亨鸡随机遮盖一眼 ,另眼作为对照。实验中分别行视网膜检影检测双眼屈光度 ,A超测量双眼眼轴长度。N... 目的 建立鸡形觉剥夺性近视眼 (FDM )动物模型 ,研究视网膜和脉络膜TGF -β1和iNOS及其mRNA在FDM中的变化及作用。方法 出生一天的来亨鸡随机遮盖一眼 ,另眼作为对照。实验中分别行视网膜检影检测双眼屈光度 ,A超测量双眼眼轴长度。NO酶法试剂盒测定NO的含量 ;免疫组化分析TGF -β1和iNOS的表达 ;RT -PCR检测TGF -β1和iNOSmRNA的表达。 结果 形觉剥夺使眼轴增长 ,近视屈光度增加 ,去遮盖后双眼轴长差异减小 ,近视度下降。形觉剥夺导致NO含量减少、TGF -β1和iNOS的免疫活性降低 ,TGF -β1和iNOSmRNA的表达下调 ;去遮盖后NO含量、TGF -β1和iNOS的免疫活性及TGF -β1mRNA的表达恢复正常。在去遮盖后 1周 ,i NOSmRNA的表达高于对照组水平。结论 TGF -β1和iNOS可能参与调控FDM的形成 ,TGF -β1和iNOS之间可能有相互作用 ,也可能受其它因子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GFΒ1 INOS FDM 形觉剥夺性近视眼 转化生长因子Β1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原文传递
双上和双下转肌麻痹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 被引量:10
20
作者 刘双珍 魏欣 +1 位作者 闵晓珊 吴小影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867-870,共4页
目的探讨双上转肌麻痹和双下转肌麻痹的临床特征和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根据患者不同情况进行个化手术治疗,并观察手术前后视力、眼位、眼外肌功能及代偿头位变化。结果23例双上转肌麻痹和双下转肌麻痹患者均有明显地垂直运动障碍并部... 目的探讨双上转肌麻痹和双下转肌麻痹的临床特征和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根据患者不同情况进行个化手术治疗,并观察手术前后视力、眼位、眼外肌功能及代偿头位变化。结果23例双上转肌麻痹和双下转肌麻痹患者均有明显地垂直运动障碍并部分伴低位眼上睑下垂及代偿头位,术前垂直斜度平均为38.3△±16.7△,经手术治疗后患者垂直斜视度平均为9.2△±9.2△,较术前改善29.1△±15.0△;其中17例(73.9%)患者垂直斜度<10△。治愈12例占52.2%;好转10例占47.5%;仅1例双下转肌麻痹患者经两次手术后上斜矫正40△但仍残留40△垂直斜度。结论双上转肌麻痹和双下转肌麻痹是临床上少见的两种眼垂直运动障碍性疾病,他们的诊断和治疗较为复杂,但通过仔细的眼外肌功能检查和个体化的手术治疗可获得良好的疗效,不但眼位偏斜明显矫正,假性上睑下垂和代偿头位获得明显改善,也为提高斜视性弱视眼视力和双眼立体视觉提供了有利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上转肌麻痹 双上转肌麻痹 斜视 手术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